鲁迅与青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与青年

摘要:鲁迅被誉为“青年导师”,他爱才若渴,对于青年总是怀着一颗积极的心,以至诚至正对待追随他的青年们,“俯首甘为孺子牛”。纵使失望,纵使被伤害,也仍会继续以自己的力量去支持和指导这些青年们。他知道青年是有弱点的,也会卑怯,会自私,但青年又是积极的,是未来的主人,是未来的创造者,所以他愿意站在青年的立场上,为青年说话,为青年建立一个健康有活力的成长社会,也时刻保持着一颗青年的心,怀着青年的激情去反抗,去斗争,去开拓。

关键字:鲁迅青年支持教诲

青年时期,不论在初中或者高中总能读到鲁迅的文章,学习鲁迅的精神,体味鲁迅对当时社会的讽刺与悲哀。鲁迅和青年是密不可分的,他在努力为青年创造一个积极的社会,“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从此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是他的希冀,他希望青年们可以健康的成长,去创造一个健康的未来。

鲁迅是一个对事情想的很深的人,对一些事情也十分过敏,他有弱点,有些情况下他会选择自我保护,但是对于青年人,他却是始终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坚决地为他们说话,对追随他的青年也是尽力的给予全面的支持。在北京国立女子师范大学事件中,学生们在反对校长的封建统治和奴性压抑的活动中遇到挫折,这时,鲁迅不仅在精神上给予帮助和指导,还和马裕藻等人联名在《京报》上发表宣言,坚决支持女师大学生,冒着遇刺的危险,毅然反对贾士钊,并因此被免去了职务,但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胜利了,被退学的许广平、刘和珍等人重新回到学校,杨榆荫的校长职务也被免去。鲁迅就是这样和青年们相处的,义无反顾地支持他们,也和他们越来越近。除了支持学生们的运动,鲁迅也在日常生活和事业前途上对青年予以帮助,青年们可以向鲁迅借钱,找鲁迅帮助找工作,托鲁迅发稿,更有甚者有一位“义子”在鲁迅家中白吃白住。在许广平的追记中,鲁迅帮助了一些青年作家,如一位叫许钦文的青年作家,他把自己的小说请鲁迅编定,出书之后,销路很好,立刻成了一位有名的作家。鲁迅就是这么对待青年们的,他爱青年,他了解青年的烦闷,了解青年对于一种新生活和新世界的奋斗,对于新青年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青年们有真正的青年气魄和青年精神。

但鲁迅不是盲目的一味的偏向青年,他的眼睛是雪亮的,他知道青年不能一概而论,虽然“有前进的”,但也“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很多。”他有被青年所利用,所构陷的经历。鲁迅曾为《莽原》社的一位叫高长虹的青年作家选集子,替他选定作品,校改了字句,已经成书,这位青年作家却反过来责怪鲁迅糟蹋了他的作品,把好的作品删掉了,只留下一些坏的。对于这样无理的责难,鲁迅从他曾帮助过的青年那里听到的岂止一两次。尽管如此,他依然愿意为青年奉献,愿意“甘为孺子牛”,但他也是有限度的,“如果连肉都要出卖,那自然更不行,理由自明,无须细说”。鲁迅了解青年的弱点,知道青年的弊端,知道青年人做事,由于经验的不足,难免会出现错误和幼稚,但他认为: “至于幼稚,尤其没有什么可羞,正如孩子对于老人,毫没有什么可羞一样。幼稚是会生长,会成熟的,只不要衰老,腐败,就好。倘说待到纯熟了才可以动手,那是虽是村妇也不至于这样蠢。她的孩子学走路,即使跌倒了,她决不至于叫孩子从此躺在床上,待到学会了走法再下地面来的。”他希望对于青年的弱点“加以解剖药治”,而不是不闻不问或诘难欺辱。

鲁迅因之对青年的教导和影响,被冠以“青年导师”“思想领导者”的称号,虽然他与青年亲近,给青年以指导,对于青年问题有积极的主张,但却排斥这个称号。在《写在<坟>后面》中写道“问题是在从此到那的道路,那当然不止一条,我可正不知道哪一条好,虽然至今有时也还在寻求。在寻求中,我就怕我未成熟的果实偏偏毒死了偏爱我的果实的人,而憎恨我的东西如所谓正人君子也者偏偏都矍铄。”对于青年,鲁迅虽在指导和支持,却不以导师之名自称,因为怕于读者有害,怕毒害了这些进步的青年,怕盲人瞎马,引入危途。鲁迅认为,导师“假如真识路自己早就进向他的目标,何至于还在做导师。”他号召青年们“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森林,可以辟成平地,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掘井泉的。”鲁迅对青年是积极鼓励的,“走罢,勇猛着,幼者呵”。鲁迅对青年是真诚期盼的“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之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小结:鲁迅对青年怀着美好期待和真挚热爱,他认为真诚勇敢的青年们更有能力改变这死气沉沉,“吃人”的社会,更有能力“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建立起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国家,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而老一辈的应该“让开道,催促着,奖励着,让他们走去,如果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这是鲁迅对青年的关爱。但鲁迅对青年也有失望的时候,“现在青年的精神未可知,在体质,却大半还是弯腰曲背,低眉顺眼,表示着老牌的老成的子弟,驯良的百姓”又如鲁迅曾记载的“我在广东,就目睹了同是青年,而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书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 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后来便时常用了怀疑的眼光去看青年,不再无条件的敬畏了”。《长明灯》里变坏的孩子,《闰土》里变迂的孩子,这些都是鲁迅对孩子们、青年们的担忧和失望,他希望这个社会“救救孩子”,也告诫青年们“不活的岩石泥沙,失错不是更少么? 我以为人类为向上,即发展起见,应该活动,活动而有若干失错,也不要紧。惟独半死半生的苟活,是全盘失错的。因为他挂了生活的招牌,其实却引人到死路上去! ”他劝导青年们成为“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的“独立的人”。

参考资料:

《论鲁迅与青年及其他》王雨海

《鲁迅评传》曹聚仁

《导师》鲁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