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 原创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4ae710a300a6c30c229f2a.png)
高一生物 SW-14-02-013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编写人:吴苹审核人:高一生物备课组编写时间:2014-04-21班级:组别:姓名:等级[学习目标]1、能说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和实验设计思路2、能说出DNA为什么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识链接]1、转化——是指受体细胞直接摄取供体细胞的遗传物质(DNA片段),组合到自己的基因中,从而获得供体细胞的某些遗传性状,这种变异现象,称为转化。
2、蛋白质和核酸对于高温的耐受力是不同的。
在80~100℃的温度范围内,蛋白质将会失活,DNA双链能够恢复,但蛋白质的活性却不能恢复。
3、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变。
科学家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同位素标记法也叫同位素示踪法。
(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研究光合作用的氧气来自水还是二氧化碳时都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4、离心——将样品放入离心机转头的离心管内,离心机驱动时,样品液就随离心管做匀速圆周运动,于是就产生了一向外的离心力。
由于不同颗粒的质量、密度、大小及形状等彼此各不相同,在同一固定大小的离心场中沉降速度也就不相同,由此便可以相互间的分离。
(分离各种细胞器时就用到了差速离心法)【预习提纲】预习课本P42-46,思考下列问题:1、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科学家对遗传物质是一个什么样的认识?2、两种肺炎双球菌在菌落、菌体荚膜和毒性上各有什么特点?3、格里菲斯做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是什么样的?4、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是什么样的?5、T2噬菌体是一种什么生物,它含有哪些成分?6、如果想用32P或35S来对噬菌体的DNA或蛋白质进行同位素标记,简单地说有几步?7、为什么选择32P或35S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DNA和蛋白质进行标记?用14C或18O同位素标记可行吗?8、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搅拌和离心的目的分别是什么?9、为什么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堂探究】探究一、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第四组小鼠最终是因为什么细菌而死亡的?2、S型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呢?你觉得有哪些可能?3、活的R型细菌会自发的转化为S型细菌吗?为什么?探究点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假如你是当时的科学家,应该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探究点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提出问题: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注入细菌细胞内的物质究竟是DNA还是蛋白质?做出假设:实验设计:(略)预期实验现象及结论:(以下空填“上清液”或“沉淀物”)你们小组分析的情况是,请完成下面的图解分析:【冥思清单】1、本节课科学家的实验选用了哪些实验材料?2、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都分别采用了哪些技术手段来实现他们的实验设计?3、虽然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方法不同,但是实验的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他们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什么?35S32P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上清液。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案)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cd224d852458fb770b5619.png)
第1节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识梳理一 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遗传物质是蛋白质 ——→遗传物质是DNA二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材料:健康小鼠;S 型肺炎双球菌(菌体 多糖类荚膜,菌落 , 毒性。
)R 型肺炎双球菌(菌体 多糖类荚膜,菌落 , 毒性。
)方法:将R 型活细菌与 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
现象:小鼠 ,并且从小鼠体内分离出 细菌,而且这些S 型活细菌的后代 。
结论: 。
推论: 。
方法: 对S 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了 和鉴定,将提纯的DNA 、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 的培养基中。
现象: 只有加入了 ,R 型细菌才能够转化为S 型细菌,并且 越高,转化就越有效;如果用 分解从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 ,就不能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结论: 。
三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材料:大肠杆菌;被35S 标记的T 2噬菌体(实质是标记了T 2噬菌体的 成分)被32P 标记的T 2噬菌体(实质是标记了T 2噬菌体的 成分)方法:分别用35S 或32P 标记的T 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详见教材P45图3—6) 现象1: 用35S 标记的一组感染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 中;用32P 标记的一组感染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 中;说明 。
现象2: 细菌裂解释放出的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 ,但却不能检测到 。
说明 。
结论: 。
四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材料:烟草;烟草花叶病毒(不含有 ,只含有 和 )方法:先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分离出RNA 和蛋白质,再分别将它们涂抹到烟草叶片上。
现象:从该病毒中提取的 不能使烟草感染病毒,但是, 能使烟草感染病毒。
结论: 。
五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因为 的遗传物质是DNA ,所以说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小结:遗传物质是蛋白质——→遗传物质是DNA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堂练习:教材P46例题:1、下列关于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遗传物质能贮存大量遗传信息B.遗传物质能准确复制,传递给下一代C.只有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D.人体内的遗传物质有两种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的A、B、C、D 4支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S型活细菌的DNA、DNA+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验结果发现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是()A.DNA B.DNA+DNA酶C.蛋白质D.多糖3、格里菲斯和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了()①DNA是遗传物质②RNA不是遗传物质③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④糖类不是遗传物质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③④课后作业:《学习与评价》P37同步测评。
高中生物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ecfc605376c66137ee06196e.png)
高中生物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课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主编:于燕审核巨小明审批层次 A 使用时间1、【学习目标】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3、3、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学习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自主学习】(所用时间:)【我的疑问】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1、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是,因为它是由多种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涵着遗传信息。
2、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脱氧核苷酸的化学组成包括、和。
脱氧核苷酸有种,每一种有一个特定的,这一认识本可以使人们意识到DNA的重要性,但对DNA分子的结构没有清晰的了解,所以遗憾的是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⑴肺炎双球菌菌落菌体毒性S型菌表面有多糖类的荚膜 R型菌表面粗糙无毒性⑵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A:活的无毒性的R型细菌老鼠→_______B:活的有毒性的S型细菌老鼠→_______C:灭活的S型细菌老鼠→ D:活的R 型 + 死的S型老鼠→ ⑶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自主学习:______ _____ _____ ___ __ __ _____只有加入,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并且的纯度越,转化就越有效。
如果用DNA 酶分解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能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艾弗里的结论: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四、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⑴T2噬菌体的生活方式是,其组成成分只有,侵染大肠杆菌后,在的作用下,利用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
高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优秀教学案例
![高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f03a7d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c.png)
本案例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提升和情感态度,激发学生持续进步的动力。
5.教学内容与过程的设计富有层次感
本案例在教学内容与过程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从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到作业小结,每个环节都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层次分明的知识结构。
高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生物学已成为高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案例以高中生物课程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DNA的结构、功能和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日常生活实例,认识到DNA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
4.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基本的生物学实验技能,如DNA提取、电泳分析等,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验和讨论等过程,主动探索DNA的结构和功能,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利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生物学现象进行解释和推理,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认识到生物学在人类社会和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高一生物导学案【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高一生物导学案【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https://img.taocdn.com/s3/m/db00835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f.png)
高一生物导学案【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习目标1.生命观念:通过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阐明DNA分子作为遗传物质所具有的特征。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与综合,理解转化实验与侵染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原理。
3.科学探究:尝试设计实验,探索生物的遗传物质。
4.社会责任: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新知探究一: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资料1:肺炎链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
肺炎链球菌的基因组是一个封闭的环状DNA分子,含有基因1500多个,此外,还有154个基因贡献了毒力。
在不同型的菌株间,其基因组的变异可达10%。
资料2: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研究肺炎链球菌的致病情况。
他选择两种不同类型的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实验过程如下图.【任务1】根据资料1、2,结合教材P43第二、三段文字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从菌体、菌落特征以及致病性三个方面,比较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特点?2.资料2中第一、二、三组对比,可说明什么?三、四组对比,又说明什么?3.通过分析资料2的实验过程,可以得出什么实验结论?4.结合资料1.2,尝试说明不同类型的肺炎链球菌能进行相互转化的原因?【知识拓展】1.菌落是指由单个微生物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团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
2.加热致死的作用原理:蛋白质、多糖等和核酸对于高温的耐受力是不同的。
在80-100℃的温度范围内,蛋白质、多糖等变性失活,DNA变性后双链解开;当温度恢复后,DNA双链能够重新恢复,但是蛋白质、多糖等空间结构无法恢复,其活性也就无法恢复。
新知探究二: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资料1:20世纪40年代,艾弗里及同事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破碎后,设法除去绝大部分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液。
资料2:艾弗里实验室首先用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与R型活细菌混合进行转化实验,获得成功。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ee927e28ea81c759f57810.png)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案【学习目标】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3.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学习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思考: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 ____和_______ __。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思考: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对蛋白质和DNA的认识水平如何2.当时认为遗传物质是哪种物质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一)格里菲思的实验(1928年,英国,格里菲思)1. 实验材料:小鼠、肺炎双球菌(S型、R型)菌落(光滑、粗糙)有无荚膜有无毒性S型细菌R型细菌2. 实验过程:①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现象是。
②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现象是。
③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到鼠体内,现象是。
④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现象是。
思考:1、对比分析第一、二组说明什么 2.在第四组中是谁导致小鼠死亡3、第四组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是怎样出现的4、什么使活R型细菌转化为活S型细菌(二)艾弗里的实验(1944年,美国,艾弗里)在肺炎双球菌中有蛋白质、DNA、荚膜多糖等物质,你可以和其他同学共同讨论寻找有效的方法,来证明哪一种成分是转化因子。
只有加入,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并且的纯度越,转化就越有效。
如果用DNA酶分解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能否)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实验结论: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也就是说,是遗传物质。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1. T2噬菌体的介绍:(1)结构: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体内的病毒,它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是由构成,头部内含有。
(2)增值特点: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就会在自身的作用下,利用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进行大量增值。
3.1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导学案
![3.1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4ebe0ee87101f69e319511.png)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目标: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3. 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自学案: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1、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是,因为它是由多种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涵着遗传信息。
2、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脱氧核苷酸的化学组成包括、和。
脱氧核苷酸有种,每一种有一个特定的,这一认识本可以使人们意识到DNA的重要性,但对DNA分子的结构没有清晰的了解,所以遗憾的是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讨论:观察图3–1,总结几种脱氧核苷酸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练一练:结合当时人们对DNA的认识,判断下列哪种碱基不可能在DNA的结构中()A、CB、UC、TD、A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格里菲思的转化实验(体内转化)⑴实验材料:1928年,格里菲思以为实验材料。
⑵肺炎双球菌的类型:提示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单细菌大量繁殖后,便可肉眼看到的细胞群。
⑶格里菲思的实验过程及结果:①R型活细菌+小鼠→小鼠;②S型活细菌+小鼠→小鼠,并从小鼠体内分离出;③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小鼠;④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小鼠→小鼠,并从小鼠体内分出。
把这些细菌培养后发现,其后代也是,即这种形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⑷实验结论: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活性物质———。
2、艾弗里的转化实验(体外转化)为了弄清楚转化因子究竟是什么物质,艾弗里及其同事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了和鉴定。
⑴实验过程: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出、和等物质,然后将它们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导学案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7bbb28a5e9856a56126051.png)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同位素标记法”是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所采用的方法,也是目前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
2.能力目标:(1)分析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提高逻辑思维的能力。
(2)用“同位素标记法”来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习科学家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以及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
【学习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学习难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如何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自主学习】一、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2、核酸中含氮碱基可分和两类。
DNA中含氮碱基是(中文名及相应符号)、、、RNA的是、、、。
3、通常情况下,DNA是由条核苷酸链构成,RNA是由条核苷酸链构成。
4、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等。
5、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极少数的遗传物质是,所以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二、思考以下问题,拟出答题要点,准备课堂交流1、你认为遗传物质可能具有什么特征?2、你认为证明某一物质是遗传物质的可行方法有哪些?3、科学家是怎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三、认真阅读课文,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历程(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1、20 世纪20年代,为什么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2、20世纪30年代,科学界的新进展和遗憾是什么?(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格里菲斯的实验(1(2)实验过程:①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现象是。
②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现象是。
③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到鼠体内,现象是。
④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现象是。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1](https://img.taocdn.com/s3/m/de160b5d6529647d272852f0.png)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第1课时学生姓名:班级:组别: . 学习目标:(1)知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通过设计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提高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的能力。
学习重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学习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学法指导:观察、讨论学习内容:【学习导引】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生命之所以能够代代延续,主要是由于遗传物质绵绵不断的向后代传递。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让我们从20世纪20年代人们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物质的本质。
一、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任务一】阅读教材43页“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下第2段,比较两种肺炎双球菌:【任务二】观察教材43页“图3-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分析实验:第4组死亡小鼠体内出现S型活菌的原因是什么呢?【任务三】寻找转化因子:在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哪些物质?[实验设计]寻找转化因子二、艾弗里确定转化因子的体外转化实验【学习小结】:【课堂训练】:一、判断正误1.S型肺炎双球菌有毒性,R型肺炎双球菌无毒性。
( )2.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尸体中提取到的细菌全部是S型细菌。
( )3.格里菲思认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 )4.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促成R型细菌向S型细菌转化的物质是DNA。
( )二、选择题1.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2.注射后能使小白鼠因患败血病而死亡的是()A.R型肺炎双球菌B.加热杀死后的R型肺炎双球菌C.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D.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细菌混合3、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后来被艾弗里证实了它的化学成分,它是()A、DNAB、蛋白质C、多糖D、脂质4.在艾弗里确定转化因子的体外转化实验中,实验设计思路最关键的是( )A.要区分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B.要分离DNA和蛋白质C.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D.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5.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个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 )A.3和4B.1、2、3和4C.2、3和4D.1、3和4。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公开课(优质课比赛)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公开课(优质课比赛)](https://img.taocdn.com/s3/m/a01ba62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44.png)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公开课(优质课比赛)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研究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能力目标:通过对科学家探究过程的分析,进行探究实验一般思路的研究。
3.情感目标:体验遗传物质的探索之旅,认同科学的实验是发现真理的重要手段。
研究重点和难点1.透彻的剖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准确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预案(课前独立完成)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XXX和XXX)1.结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由构成,头部含有_。
__。
2.与大肠杆菌的关系:___。
___。
3.增殖特点: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体内的物质合成自身成分,进行增殖。
4.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步骤:先标记_________→再标记→用已标记的_________去侵染未标记的→短时间保温→搅拌离心→窥察放射性的分布6、实验过程:(填“有、无”)亲代噬菌体(沉淀物)大肠杆菌内35子代噬菌体___S35S标记___S35_____32P标记___P32___P32_____7、实验结论:噬菌体侵染细菌时,_________进入细菌的细胞中,而____________仍留在外面。
因而,子代噬菌体的各类性状,是通过亲代的_______遗传的。
_______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资。
四.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资1.RNA是遗传物资的实验证据:⑴提取烟草花叶病毒的__。
__不能使烟草感染病毒;⑵提取烟草花叶病毒的__。
__能使烟草感染病毒。
2.生物的遗传物质:⑴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1⑵极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
探究案(课堂交流协作完成)◆合作探究(讨论、展示答案)一、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一)选材、方法1、为何挑选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为什么用S和P分别对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标记?用C和O同位素标记可行吗?3、如何标记T2噬菌体?能否直接用含有S和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1、搅拌和离心的目的分别是什么?2、本实验过程中强调“短时间保温”,目的是什么?3、离心后沉淀物与上清液各有什么成分?(三)实验结果中放射性物资阐发:351、用S标记噬菌体的一组实验,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这是为什么?322、用P标记噬菌体的一组实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原因是:(四)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较实验思路相同点实验原则实验结论办法不同不同能否证明蛋白质点不是遗传物资3、生物的遗传物资归类:23532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以下生物的遗传物质分别是什么?植物、人体细菌烟草烟草花叶病毒T2噬菌体流感病毒SARS病毒①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遗传物资都是_____②无细胞结构的生物(即病毒)遗传物质都是__________③_____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______,因此__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338029e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7.png)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案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学习目标1.阐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说明自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
4.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认同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基础学习】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断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①蛋白质是由多种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②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组合方式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③没发现其他大分子有类似的结构特点。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发现:①DNA是由许多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②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有种;③每种脱氧核苷酸都有特定的碱基。
二、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肺炎链球菌能引起人的肺炎和呼吸系统的疾病。
对小鼠也有极大的杀伤力,使小鼠患肺炎,并发败血症死亡。
S型细菌R型细菌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无多糖类的荚膜菌落表面光滑表面粗糙毒性有无荚膜是某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包围的一层胶状物质。
无荚膜的肺炎链球菌,感染人体或动物体后,容易被吞噬细胞吞噬并杀灭。
有荚膜的肺炎链球菌可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有利于细菌在宿主体内生活并繁殖。
推断:已经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
蛋白质不能作为遗传物质的证据:①蛋白质不能进行自我复制②蛋白质在染色体中的含量往往是不固定的,分子结构也不稳定③蛋白质不能遗传给后代关键思路:把S型细菌的各种物质分开,的、直接的观察它们的作用。
实验结论:。
在80-100 ℃的温度范围内,蛋白质失活,DNA双链解开;当温度恢复至室温后,DNA双链能够重新恢复,但蛋白质的活性无法恢复。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方法:选材的原因:①结构简单,细菌是细胞生物,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和外壳,易于观察因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②繁殖快,细菌20-30min就可繁殖一代,病毒短时间内可大量繁殖。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改一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改一](https://img.taocdn.com/s3/m/7f3e67f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42.png)
准备教材和笔记本。边观看边做记录。
4.学习方式和环节:
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教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些条件”、“哪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学习、分析科学家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
解释“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通过对科学家揭示DNA是遗传物质过程的分析,领悟科学发现的过程和方法
导学案13
1.课题名称:
人教版高一年级生物学必修2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学习任务:
(1)说出经典实验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体验科学探索的艰辛,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是不断深化、不断发展的过程。
(2)说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含义。
(3)说明自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1课时 导案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1课时 导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630461af1ffc4ffe47ac60.png)
白城实验高中一年级生物学科导学案编制人刘丹编号B231-1 审批人包科领导使用日期班级小组学生姓名评价。
课题:§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型: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及原理和过程。
2.通过重演科学家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3.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学习重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预习案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1.现根据学案教材助读中问题提示,思考并回答,遇有疑难,查阅教材,并从教材中勾画出要点,加深理解。
2.完成时间20分钟。
【知识准备】染色体在遗传上有重要的作用,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这两种物质中,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动植物的遗传物质是;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教材辅助】(认真阅读教材42-43页“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完成自主预习1内容)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1.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它的化学组成包括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它有 4 种,由含氮碱基决定。
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⑴过程①注射无荚膜的R型活细菌小鼠不死亡。
②注射有荚膜的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小鼠体内可分离出S型活细菌。
③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活菌小鼠不死亡。
④注射R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出 S型活细菌后代也是S型活细菌。
⑵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活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将无毒的R型活菌转化为了有毒的S型活菌。
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是如何进行实验的?a.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结果:多数细菌为R型活细菌、同时有少数活的S型活细菌。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3b593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39.png)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DNA的定义和结构特点。
2. 让学生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DNA的定义、结构特点和作用。
难点:DNA的双螺旋结构和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DNA模型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细胞核、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引出DNA的概念。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DNA的结构特点。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DNA的双螺旋结构,并用模型展示。
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DNA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DNA的作用和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绘制DNA结构示意图。
2. 写一篇关于DNA在遗传中的作用的小短文。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DNA的复制过程。
2. 让学生理解DNA复制的意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DNA的复制过程。
难点:DNA复制的条件和机制。
八、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DNA复制模型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九、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DNA 复制的概念。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DNA的复制过程。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DNA复制的条件和机制,并用模型展示。
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DNA复制的重要性,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DNA复制的作用和意义。
十、课后作业:1. 绘制DNA复制过程示意图。
2. 写一篇关于DNA复制在生物繁殖中的作用的小短文。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十一、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DNA的变异类型。
2. 让学生理解DNA变异的意义。
十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DNA的变异类型。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7cc8e9482fb4daa58d4bf5.png)
第三章第1节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同位素标记法”是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所采用的方法,也是目前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2、分析证明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
重 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难 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如何理解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预习案一、预习目标预习证明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并了解实验的设计思路,以及实验的过程和原理。
二、预习内容1、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20世纪20年代的主导观点:____________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1928年,英国 格里菲思)两种肺炎双球菌比较实验过程及现象①_________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②S 型细菌小鼠体内小鼠死亡,鼠体内有_______③加热杀死S 型细菌小鼠体内小鼠 __________④结论: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T 2噬菌体的介绍:噬菌体是一种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它的外壳是蛋白质,头部内含有DNA ,它侵染细菌后,就会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进行大量的增殖。
⑴结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由 构成,头部含有_ __。
菌落(光滑、粗糙) 有无荚膜 有无毒性 S 型细菌 R 型细菌 R 型活细菌 加热杀死S 型细菌 小鼠体内_______,鼠体内分离出___________⑵与大肠杆菌的关系:___ ___。
⑶增殖特点: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 体内的物质合成自身成分,进行增殖。
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RNA 是遗传物质的证据⑴提取烟草花叶病毒的__ __不能使烟草感染病毒;⑵提取烟草花叶病毒的__ __能使烟草感染病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
学校: 姓名:
考纲要求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
教学目标
(1)知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同位素标记法”是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所采用的方法,
也是目前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2)分析证明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教学难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如何理解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基础自查(课前复习)
一:DNA 是遗传物质
1、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科学家: )
实验材料: ①R 型——菌体 荚膜,菌落表面 , 毒性
②S 型——菌体 荚膜,菌落表面 , 毒性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中含有 ,将无毒的 转化为 。
2、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科学家: )
实验过程:(右图)
实验结论:____才是使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即 是遗传物质。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科学家: )
实验材料:
(1)实验过程:上层清液(放射性)甲组:含35S的噬菌体→与混合培养→保温、搅拌、离心
沉淀()
上层清液()乙组:含32P的噬菌体→与混合培养→保温、搅拌、离心
沉淀(放射性
(3)实验结论:
二、RNA是遗传物质
三、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生物类型所含核酸遗传物质举例
细胞生物真核生物酵母菌、玉米、人原核生物细菌、蓝藻
非细胞生物大多数病毒T2噬菌体
极少数病毒SARS病毒、艾滋病病毒
自主检测:
1.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尸体中提取到的细菌全部是S型菌。
()2.格里菲斯认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是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
( )
3.艾弗里实验证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 )
4、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 )
5、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
6、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
( )
考点探究(课中讨论)
考点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集中突破:
1、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设计关键思路?
2、在没有小鼠的情况下如何区分肺炎双球菌的种类?
3、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实质?
1、随堂练习:【例1】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考点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对实验材料的思考:
①如何实现DNA和蛋白质的彻底分离?(增殖过程)
②如何说明某物质是遗传物质?((亲子代之间的联系)
③如何区分、追踪DNA和蛋白质?((方法、标记物质))
④如何标记噬菌体(生活方式)
提问:能否直接利用含32P、35S的培养基分别培养标记噬菌体?
能否将35S(标记蛋白质)和32P(标记DNA)同时标记在同一噬菌体上?
2、实验过程:
①保温的目的:
②搅拌的目的:
③离心的结果:上层清液:
沉淀:
④放射性物质的走向分析:
甲组(蛋白质)含35S的亲代噬菌体→上层清液
说明:
乙组:(DNA)含32P的亲代噬菌体→沉淀
说明:
证明了DNA进入了大肠杆菌,但是并未证明DNA进入了子代噬菌体,
还需检测
⑤误差分析
用32P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层清液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保温的作用)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的原因?(搅拌的作用)
随堂练习:【例2】若一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
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B.只有35S
C.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D.只有32P
考点三、生物的遗传物质
1、实验材料:烟草花叶病毒(RNA病毒)
2、实验过程:(利用烟草花叶病毒设计实验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用词和箭头简单表示)
3、实验结论:
随堂练习:【例3】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总结:一、DNA是遗传物质
1、格里菲思的转化实验
2、艾弗里的转化实验
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二、RNA是遗传物质
三、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堂检测】
1、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死亡的小鼠体内只存在着S型活细菌B.死亡的小鼠体内只存在着R型活细菌C.死亡的小鼠体内S型活细菌的出现是两种细菌细胞融合的结果
D.死亡的小鼠体内S型活细菌的出现是R型活细菌转化的结果
2、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胞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3、某研究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一段时间后离心分离,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A.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C.沉淀、上清液、沉淀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4、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③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④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⑤甲型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⑥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⑦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⑦D.③④⑤
5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从2009年3月底开始,墨西哥、美国等国接连爆发大规模甲型H1N1流感疫情,并迅速蔓延至北美地区以外的国家,全球拉响防疫警报.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常见的流感病毒都是RNA病毒,同时提出疑问: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下面是兴趣小组为探究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设计的实验步骤,请将其补充完整.
(1)实验目的:.
(2)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液,胚胎干细胞,DNA水解酶和RNA水解酶等.
(3)实验步骤:第一步:把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分成相同的A、B、C三组,
第二步:取等量的猪胚胎干细胞分成三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分别把A、B、C三组处理过的核酸提取物注射到三组猪胚胎干细胞中;
第三步:将三组猪胚胎干细胞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从培养好的猪胚胎干细胞中抽取样品,检测是否有甲型H1N1流感病毒产生.
(4)请预测结果及结论:①
②
③若A、B、C三组均出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则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既不是DNA也不是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