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流体力学第二章分子扩散..
环境水力学ch2-1
t=0
扩散质浓度分布
C
t1
t2>t1
O
X
O
X
讨论:
M c( x, t ) e S 4Dt
x2 4 Dt
当t0,x0,取极限可得:c=+∞,说明在初 始时刻,污染源投放点的浓度为+∞。
当t0,x≠0处,c=0,说明解满足初始条件。 扩散质浓度C(x,t)是以t为参变量的正态分布函 数。
环境水力学
第二章 分子扩散
第二章 分子扩散
第一节 分子扩散的费克定律 第二节 一维扩散方程的基本解
第三节 若干定解条件下分子扩散方程的解析解
第四节 随流扩散
第一节 分子扩散的费克定律 什么叫扩散现象?扩散遵循什么定律?
1、扩散现象
扩散是由物理量梯度引起的使该物理量平均
化的物质迁移现象。污染物质量由于分子无规 则运动从高浓度区到低浓度区的净流动过程称 为分子扩散,它是物质质量输移的方式之一。
直角坐标系中,分子扩散的费克定律表示为:
c qx D x
矢量表示: q Dc i j k 为哈密尔顿算子 x y z
c q y D y c qz D z
由于物质扩散方 向与浓度梯度增加的 方向相反,加负号是 为让污染物的质量通 量始终为正。
2
对于保守物质,任何时刻分布在扩散空间内的物质总 质量保持不变,即
c( x, t )dx M
代入可得:
x2 4 Dt
A0 1
c( x, t )
M e 4Dt
瞬时平面源一维扩散方程解析解
c( x, t ) M 4Dt
x2 e 4 Dt
环境水利学第2章 费克扩散(3)
)2
表示浓度分布对于平均浓度值的离散程度,2值愈大, 分布曲线愈平坦。
第四节 浓度分布的各阶矩
(3)三阶中心矩 m3 3 m0 表示曲线偏斜度:=0 左右对称; >0左右不对称,长尾伸向正轴方向; <0,长尾伸向负轴方向。
>0
=0
< 0
图 对浓度分布图形的影响
第四节 浓度分布的各阶矩
df 即θ=常数k1,因此有: 2f k1 。 d
以f的边界条件代入上式得k1=0,故上式变为: 它的通解为:
第三节 一维扩散方程的基本解
根据污染物质的质量守恒定律,有 0
m cdx ,推出k0=1 2
c( x, t )
m x2 exp( ) 4Dt 4Dt
为任何时刻源点浓度(坐标 原点与源点重合的情况下)
exp(u 2 )du ]
c0 x [ erf ( )] 2 2 4Dt
c0 c0 x x 即 :c( x , t ) [1 erf ( )] erfc ( ) 2 2 4 Dt 4 Dt
式中:erf(z)为误差函数,erfc(z)为余误差函数,即
erf ( z ) 2
m
第五节 一维扩散方程空间瞬时线源的解析解
现将初始条件改为:
c(x,0)=f(x),-∞<x< ∞
其中f(x)为任意给定的函数,亦即该初始分布是沿无限长 直线上给定的浓度为f(ξ),它的量纲为[ML-3],单位面积 上的质量为f(ξ)dξ。 位于ξ处由该微小污染 单元的扩散而导致在时 刻t位于x的浓度应为:
2
2
2 2 ( x 2 x x x )c( x , t )dt
第3章_分子扩散.
x x1, y y1 x x1, y y1
c0 x x1 x x1 c( x, y, t ) [erf ( ) erf ( )] 4 4 Dx t 4 Dx t y y1 y y1 [erf ( ) erf ( )] 4 Dy t 4 Dyt
z
y
2d
c qi D xi
负号表示扩散方向与浓度梯度方向相反,即从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扩散;
D为分子扩散系数[L2T-1]随溶质、溶液种类及温度压力条件而变化。见表3-
1。
2 分子扩散方程:Fick第二定律 浓度分布不均匀引起分子扩散,建立浓度随时空变化的关系式。
z
dz
dy
dx o y
x
在静止流体中取微 元六面体空间,中 心点浓度c(x,y,z,t), 扩散通量(qx,qy,qz)。 根据扩散质质量守 恒原理,分析各面 的扩散质通量
当Dx=Dy=Dz=D时,上式可变为:
3.2.2 瞬时分布源
瞬时投入的污染物质不是集中在一点,而是分布在一定的空 间范围之内。可考虑为若干集中源的叠加。 1 一维扩散问题
0 x 0 t 0, c( x,0) c0 x 0
左半部各点初始浓度相 同,均为c0,右半部为 清水区(扩散区)。
C D 2 C t C 2C 2C D( 2 2 ) t x y C 2C D 2 t x
三维扩散 二维扩散
一维扩散
3.2 静水扩散方程的求解
• 分子扩散方程中,若扩散系数为常数,方程 可线性化。在简单的初边值条件下,可求得 解析解。对复杂条件下求解只能借助数值解 法。 • 扩散方程求解和污染源的存在形式密切相关: 空间上:点源、线源、面源、体积源(空间 分布源) 时间上:瞬时源、时间连续源(恒定、非恒 定)
分子扩散、层流扩散
【扩散理论】
环 境 流 体 力 学
分子扩散、层流扩散
授课教师:吴 巍 2013年9月10日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
引
言
离散(弥散) 紊流扩散
紊流时,流体微 团以时均流速运 行,而以脉动流 速扩散,即由于 涡流和脉动运动, 使扩散大为加快。 剪切流动中,由 于时均流速分布 的不均匀,引起 含有物质散开的 现象。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
层流扩散
层流中,dt时段内由于浓度c的变化,控制 体内扩散质的增加量:
c dx1dx2 dx3dt t
分子扩散
层流扩散
x1方向:
c Dm dx1dx2 dx3 dt x1 x1
c Dm dx1dx2 dx3 dt x2 x2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
分子扩散
2 分子扩散方程
流出 A 流入 x3 dx1 B′ D′ C′ dx2 流出 A′
x2方向:
流入
Qdx1dx3dt Dm
c dx1dx3dt x2
流出
Q Q dx2 dx1dx3dt x2 c c Dm Dm dx2 dx1dx3dt x2 x2 x2
A
dx1 B′
流出 A′ ′ dx3 D′ 流出
x3
流速分布均匀的层流
D C D x2 流入 x1 C′ 流入
dx2
流入 分子扩散 层流扩散 流出
cdx1dx2 dx3 cu1dx2 dx3dt
cu1 cu1 dx1 dx2 dx3d c Dm dx1dx2 dx3 dt x3 x3
环境水力学ch2-5
1、层流中的瞬时源
在动水环境中,分别讨论:
1)、三维扩散 2)、二维扩散 3)、一维扩散
1)、三维扩散
不可压缩流体三维层流随流扩散方程
c c c c 2c 2c 2c u v w D( 2 2 2 ) t x y z x y z
应用条件: 一维非离散(nondispersion)随流条件:u =常 数,v=w=0
q y vc
qz wc
式中: u,v,w为流速的三个分量; qx,qy,qz为对应的 质量通量;c为污染物的浓度,其量纲为[ML-3]。
随流分子扩散的质量通量
随流分子扩散是在流场中叠加一个浓度场,
这里流速场为:
质量通量为:
u u ( x, y , z , t ) v v ( x, y , z , t ) w w( x, y, z , t ) c c ( x, y , z , t )
lim 2
c(r , t ) 0
r x2 y 2 z 2
求解方法:
1.
2.
变量代换
叠加法
z
从物理意义上,可分解 为随流输移和分子扩散。
y
P(x,y,z)
x
u
ut
O
O1
一般解
m ( x ut) 2 y 2 z 2 c( x, y, z, t ) exp{ } 32 (4Dt) 4Dt
式中:c 为时均浓度(mg/L); m 为污染源的质量(g)。
2)、二维扩散
应用条件:
均匀流场: w=0,
u为垂线上的平均流速
u u 0 x z
定解问题:
c c 2c 2c u D[ 2 2 ] t x x z
《环境流体力学》第二章 旋转流体运动
对(2-1-15a)取旋度可得涡度方程,注意利用 Ω 0 ,做与无旋转流体类似的运算,得 t
旋转流体运动的涡度方程为
(ω 2Ω) (u )(ω 2Ω) (ω 2Ω) u (ω 2Ω) u t
p 2
Ψ
.
(2-2-1)
由连续性方程, u 1 d ,涡度方程可写成 dt
dˆi' Ω ˆi' , dˆj' Ω ˆj' , dkˆ ' Ω kˆ ' 0 .
dt
dt
dt
(2-1-5)
所以,(2-1-4)成为
dr dx' ˆi' dy' ˆj' dz' kˆ 'Ω (xˆi' y'ˆj'z'kˆ ') . dt dt dt dt
(2-1-6)
由于 x', y'和z'只是简单的数,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在惯性坐标系和旋转坐标系中的两个观
度场与z无关。它最早于1916年由Proudman(1916)导出,1923年G.I.Taylor(1923)进行了实验
验证。我们把地转流的这一性质称为Taylor-Proudman定理。
2.3.3泰勒实验及其自然现象
Taylor的试验包括一个封闭的盛有流体的旋转的柱状容器,底部放有一个小的圆柱体(高 度仅为液体高度的一小部分)。这个容器以很高的频率旋转。一旦流体形成刚体自转,沿着 容器底部拖动小圆柱体。然后向流体喷射染料。在一个非旋转容器中,染料自由移动到流体 的任意位置。但是在旋转容器中,染料就象小圆柱体从流体的底部延长到顶端一样而转向越 过这个小圆柱(见图2-2)。这个假想的柱体就是泰勒柱。
(2-1-13)
2、环境水力学-迁移扩散理论-移流扩散及紊流扩散
对于一维扩散问题的解:
M C x, t e 4 Dt
x2 4 Dt
( x ut )2 M C exp 4 Dt 4 Dt
(2-90)
C的分布见图。
对二维问题的解为:
2 2 M x u t y C exp 4Dt 4 Dt
t
m
得
(2-94)
又令
ru 1 4D
代入积分式(2-94)
转化得
(2-95)
若时间的积分限 t ,则
r 0,故(2-95)式转化为 4 Dt
xu m exp( ) 2 2 1 2 D C ( x, y , z ) ( 2 ) d 3 0 exp 2 2 Dr
2C 2C 2C C C u D 2 2 2 t x x y z
(2-82)
上式就是一维恒定均匀流场三维扩散的随流扩散方程。
用解析法求解三维随流扩散方程很困难,一般情况 下只考虑一维随流扩散方程,下面就讨论一维流场三维 扩散的随流扩散方程的几种解答。
(2-92)
第一章
迁移扩散理论
一、分子扩散
二、移流扩散及紊动扩散 三、剪切流动的分散
紊动扩散欧拉(Euler)法
我们在上一节研究费克第二定律的过程中,就其分
析方法而言,实质上就是采用的欧拉法,即
对流场中给定的微小空间考察各种物理量的变化,
从“场”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从而得出微分方程。 在研究移流扩散方程的时候,仍然采用的欧拉方法,
面分子扩散问题中按照若干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得出了解析解答。
将置换解法应用到二维、三维扩散问题中来,一维流
环境流体力学第二章分子扩散
第五节 一维扩散方程的基本解
2.解析方法:如拉普拉斯变换、分离变量法和量纲分析法
量纲分析,物理方程中各项物理量的量纲之间存在的规律: 量纲和谐性,物理方程中各项的量纲应当相同; 任一有量纲的物理方程可以改写为无量纲项组成的方程而 不会改变物理过程的规律性; 物理方程中各物理量之间的规律性以及相应各量纲之间的 规律性,不会因所选的基本量纲不同而发生改变。
M 2 对于正态分布曲线(标准)有: M1 0, x 0, x 2 M
0
将瞬时点源的解代入M2,得距离方差:
M 1 2 x 2 M0 M x2 x c( x, t )dx x exp( )dx 2 Dt 4 Dt 4 Dt
2
第四节 分子扩散方程
推广到三维: 故有
c Q t
Q Dc
Fick定律:
c D2c t 用直角坐标表示
c 2c 2c 2c D( 2 2 2 ) t x y z
时变项
分子扩散项
扩散方程本质上是质量守恒定律在扩散问题上的体现
在扩散特性各向同性的液体中,在x、y、z三个方向上,D为常数。
x c x c x
i i i i i i
i
质量中心坐标x
表示浓度分布曲线重心距x坐标原点的水平距离,当曲线对称于c轴时x=0。
(2)浓度分布的距离方差2
2 x 2 ( x ) c( x, t )dx x
M0
i
2 2 ( x 2 x )c( x, t )dx x x
第四节 浓度分布的各阶矩
1、 浓度对距离的各阶矩定义
零阶矩 M 0 c( x, t )dx ci xi
流体力学 扩散理论
M exp(x12 )
4Dmt
4Dmt
比较,Dm=la/2=Nl2/(2t)
P l exp( x12 )
Dmt
4Dmt
——以Dm表示的分子在N次运动后到达x1处的概率
5
求在t时刻分子位于x1与x1+δx1之间的概率δP,分子到达x1后, 下一步仍有1/2机会前进,1/2机会后退,每一步距离为l,下一
t(s)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Y 2 (10-4m2) 0.06 0.23 0.53 0.93 1.44 2.00 2.59 3.19 3.78 4.38 Y 2 (10-2m) 0.24 0.48 0.73 0.97 1.20 1.41 1.61 1.78 1.94 2.05
步在x1与x1+δx1的范围的机会为(1/2)(δx1/l),则:
P [ D lm tex 4 p D x 1 2 m t( )]2 x l121 D m tex 4 p D x 1 2 m t( )x 1
分子沿x1作随机运动其概率密度(δP/δx1) 符合正态分布
标准差: 2Dmt
4.6紊动扩散——欧拉法
4.6.1紊流扩散方程
溶质浓度:c=c(x1,x2,x3,t) 层流移流扩散方程:
c t x 1 ( c1 ) u x 2( c2 ) u x 3 ( c3 ) u D m ( x 2 1 2 c x 2 2 2 c x 2 3 2 c ) F c
dt
dtv2(t0t)v2(t0t)
9
00
0
00
每一质点取两个时刻的流速的乘积来平均
tt
tt
dtdt 2 dt dt
环境流体力学第二章分子扩散..
M x F( , )0 c Dt Dt
M x c( x, t ) f( ) 4 Dt 4 Dt
c ( x, t ) x =f ( ) M 4 Dt 4 Dt
式中:f为待定函数,在上式中写上4π和4,目的是使最终的 解较为简明; M是全部污染物的质量,量纲是[M]
确定待定函数f
第五节 一维扩散方程的基本解
Q ( x, t ) [Q ( x, t ) Q ( x, t ) c( x, t ) x ] x x t
Q c 0 x t
Fick定律:
Q D c x
c 2c D 2 t x
二阶线性抛物 型偏微分方程
如将Q(x,t)作为热通量(即热流密度),c(x,t)作为热浓度(即温度),以 热扩散系数a(或导温系数)代替分子扩散系数D,变为热传导傅里叶方程。 分子扩散与热传导是数学形式相同的两个过程。
进一步令 (h ) df ,有 2h f:
dh
d 0 dh
df dh f 2h ln f ln h
1 2
df 2h f k1 即θ =常数k1,因此有: 。 dh
ln A
以f的边界条件代入上式得k1=0,故上式变为:
2 df h 2h f 0 它的通解为: f k0e dh
令染液投入点为坐标原点
0
x
第五节 一维扩散方程的基本解
1.定解条件 一维分子扩散方程:
c 2c D t x 2
瞬时点源或称瞬时无限平面源在无界空间的定解条件下的 解析解。定解条件在数学上表达为: (1)初始条件: c(x,0)=M(x)
( x)
x 0 0 x 0
2
表示浓度分布对于平均浓度值的离散程度,2值愈大, 分布曲线愈平坦。
流体力学与传热:第二章 吸收第三次课
2.总传质速率方程
速率=总总推阻动力力=总传质系数 推动力 总推动力=主体浓度 平衡浓度
气相:N
=
A
p
1
pe
Kg p
pe
Ky(y
ye )
Kg NA
液相:NA=ce
1
c
Kl
ce
c
Kx
(xe
x)
Kl
Kg,Ky,Kl,Kx—气、液相总传质系数; pe ,ce—分别为气液相的平衡分压及平衡摩尔浓度。
❖ 以液相及气相为推动力的传质速率方程:
液 相 :N A
D Z
Co c Bm
c A1 c A2
气 相 :N A
D RT Z
P
pBm
pA1 pA2
❖ p 、co 称为漂流因子,其值大于1。
pBm c Bm
有主体流动存在的传质速率大于单纯的分子扩散 反映主体流动对传质速率的贡献。
❖ 描述吸收过程的传质:气相中的A不断溶解,B 不能进入液相。
NA
D RTZ G
P pBm
p
pi
令: D RTZ g
P pBm
=k
g
N
=
A
p
1
pi
kg
p pi
ky ( y yi )
kg
k y Pk g
9
➢ 液膜内传质速率方程
NA
D Zg
c0 cB,m
(ci
c)
令:D
Zg
co cBm
=kl
N A= ci
1
c
kl
ci c
kx (xi x)
NA Ky ( y ye ) Ky (mxe mx) (4)
第二节 传质机理与吸收速率
A
K X (x x)
*
注意:
吸收系数的单位:kmol/(m2.s.单位推动力)
吸收系数与吸收推动力的正确搭配 阻力的表达形式与推动力的表达形式的对应
吸收速率方程的适用条件
各种吸收系数间的关系 气膜控制与液膜控制的条件
一、 吸收塔的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
(一)物料衡算 任务:计算给定吸收任务下所需的吸收剂用量 L 或吸收 剂出口浓度 X1。 组分分析:混合气体通过吸收塔的过程中,可溶组分不 断被吸收,故气体的总量沿塔高而变,液体也因其中不 断溶入可溶组分,其量也沿塔高而变。但是,通过塔的 惰性气体量和溶剂量是不变的。
扩散通量 :
dc A J (D D E ) dz
2)流动界面 气液两相和液液两相间的界面
NA
D AB P ( p pi ) Z G RT PB m
NA
D C (c i c ) z L c sm
六、吸收速率方程式
吸收速率: 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吸收的溶质A的摩尔数, 单
分离变量后积分
N
DP p B 2 dp B p B1 RT pB
DP pB2 NA ln zRT p B1
p A1 p B 1 p A 2 p B 2
p A1 p A 2 p B 2 p B 1
p B 2 p A1 p A 2 DP NA ln ( ) zRT p B1 p B 2 p B1
Y
L/V A (L/V)’ A’ (L/V)min
Y1
C
Y- Y*
Y2
o
B
Y*=f(X) X
X2
X1
X1’
X1,max
最小液气比(L/V)min
环境流体力学(第二章)
设O点右面有一点p,p到O点距离为x,到某个污染微元的距离 为ξ ,在指定时刻p点的浓度c(x,t)应该等于左面各微小污染源扩 散到p点的浓度dc的迭加,根据瞬时平面源一维扩散解,任意 一个微小污染源扩散到p点的浓度dc为
dc( , t )
c0 d 4 D t
exp(
2
4D t
)
由左半部无限多个微小面源引起的p点浓度
积分一次可得
可使方程满足边界条件
M c( x, t )dx
M f ( ) Dt d Mf ( )d Dt
解这个积分需要用到积分表;因此我们需要代换变量去掉指数
里的1/4,我们引入
得到
进行坐标代换并且解 查阅积分表可得
可得:
瞬时源的一维规律扩散符合高斯正态分布规律
c2 2 c2 必须 Dy 2 0 t y
c1 2c1 Dx 2 0 t x
一维扩散方程
c1 ( x, t )和c2 ( y, t )各自满足瞬时点源一维扩散方程的解
M x c1 ( x, t ) exp( ) 4 Dxt 4 Dxt
2
M x2 c2 ( y, t ) exp( ) 4 Dy t 4 Dy t
c Fz Dz z
c 2c 2c 2c DX 2 Dy 2 Dz 2 t x y z
扩散浓度时空关系的基本方程: 2c 2c c 二维
D 2 2 t x y
c 2c 2c 2c D( 2 2 2 ) D 2 c t x y z
M x c(x , t) exp ( 2 ) 2σ A 2π σ
2
1、环境水力学-迁移扩散理论-分子扩散
∂C2 ∂C = C 1 ∂y ∂y 2 2 ∂ C2 ∂ C = C 1 2 2 ∂ y ∂ y
∂C2 ∂C1 ∂ 2C1 ∂ 2 C2 C1 + C2 = Dx C2 + Dy C1 2 ∂t ∂t ∂x ∂y 2 ∂C2 ∂C1 ∂ 2 C2 ∂ 2C1 0 C1 − Dy + C2 − Dx = 2 2 ∂y ∂x ∂t ∂t
其中
(2-44)
M =∫
∞
−∞
∫ ∫
−∞
∞
∞
−∞
C ( x, y, z , t )dxdydz
瞬时分布源的扩散
(1) 一维起始无限分布源的扩散
在一条长管中,
①左端x≤0,充满了污染液体,污染浓度为C0, ②管子的右端x>0,装满清水。 ③在t=0时,突然启开隔离污染液体和清水的闸板。 ④扩散只在x方向的一维展开。
(2)瞬时平面源的二、三维扩散
若有一瞬时点源投放于一无限宽阔的平面上,质量为M,将 坐标原点取在源上,物质通过原点的二维空间(xoy平面) 扩散,其浓度在xoy平面上的分布应当符合二维扩散方程:
∂ 2C ∂C ∂ 2C = DX 2 + Dy 2 ∂t ∂x ∂y
卡斯若及雅格(Carslaw,Taeger) 曾经做出理论推导,认 为扩散作用在各个方向是各自独立,互不干扰的。数理统 计理论指出,独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符合“机率乘法规 则”。所以浓度的二维分布: C(x,y,t)= C1(x,t) ·C2(y,t) (2-41)
由费克第一定律: Fx = − Dx 于是上式可改写为:
∂C ∂x
Fy = − Dy
∂C ∂y
∂C Fz = − Dz ∂z
2、环境水力学-迁移扩散理论-移流扩散及紊流扩散
x
ut2
4Dt
y2
z2
(2-92)
(2)时间连续点源的移流扩散
恒定点源=瞬时点源叠加
时间连续源仍然可以看作是无限多瞬时点源md 的迭 加,m为单位时间投放物质的强度,同样采用动坐标系, 引用纯扩散的时间连续源的积分式的浓度分布函数式:
C
M
4D 3 / 2
t 0
t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2
exp
r2
设问题满足一维随流扩散方程
C C 2C t u x D x2
令 x ut,C C,t,其中u为常数。
1, u
x t
于是
C C C 2C 2C x x , x2 2
C C C u C C
t t t
t
(2-83) (2-84)
C C C , x x
)
d
(2-96)
可以证明,当 时
0
exp
(
2
12 2
)d
e21
2
(2-97)
于是得时间连续点源三维移流扩散的浓度公式为:
C(x, y, z) m exp[ u (r x)]
4 Dr
2D
(2-98)
在源下游较远的区域,(2-89)式中r值可以下列近似 关系代替:
r
x2
y2
z2
(1
y2 x2 2x2 )x
C t
ux
C x
uy
C y
uz
C z
2C D( x2
2C y2
2C z2 )
(2-81)
对大多数实际问题,水流具有明显的主流方向,其uy、
uz可以忽略不计,并且设沿主流x方向的流速 ux u ,u
环境水利学第2章 费克扩散(2).
第一节 基本概念
3.示踪物质 是一种理想的质点: ➢ 与水的密度相同; ➢ 可看作水质点的一部分,而与水流作同步运动; ➢ 在扩散输移中不发生化学过程、生化过程和其它
的物理过程的反应,亦具有保守性。对具有保守 性的物质,也称为保守物质。第二节 费克定律和扩散方程
一、费克定律
静止的水体中存在分子的不规则运动,从而使在水中的微 粒也作不规则的运动,这个现象早已在1826年为布朗的 著名实验证实。
费克(Fick)扩散(分子扩散): 由于水的分子运动而使水中的污染物质发生扩散
除了在静水中,分子扩散是使污染物质发生扩散的唯一 原因外,它还存在于一切流动的水体中。
第二节 费克定律和扩散方程
费克定律: 1855年德国生理学家费克(Fick)提出 静水中的污染物由于分子扩散作用,在单位时间内按一定方 向通过一定面积的污染物质量与该方向的浓度梯度成正比。
+
s(qr
(
rr
,
t
)
×
rn)dS
0
式中:n为面积元dS的外法线单位矢量。应用高斯定理
则得:
qr × nr dS
s
r
v × q dV
( v
c t
+
× qr ) dV 0
因为体积是可以任意取定的,故有
第二节 费克定律和扩散方程
c
•
q
t
q Dc
c D 2c t
用直角坐标表示
c t
第二章 费克扩散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浓度、稀释度、示踪物质 1.浓度
定义:在单位体积的水中含有的污染物质量
或
式中:v1是一个尺寸非常小但仍包含有大量分子的特征体积
流体的介质扩散和弥散现象
流体的介质扩散和弥散现象介质扩散和弥散是流体力学中重要的现象之一,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地球科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流体介质扩散和弥散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际应用。
1. 介质扩散的概念与原理介质扩散是指溶质在溶剂中自由运动并蔓延的过程。
其基本原理是遵循浓度梯度的自发传播。
当浓度梯度存在时,溶质会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直到浓度均匀分布。
这种自发传播的过程是由粒子之间的碰撞和相对运动引起的。
2. 介质弥散的概念与原理介质弥散是指微小颗粒在流体中的扩散过程,其中颗粒间的距离大于分子扩散的尺度。
弥散现象主要由于流体中颗粒间的碰撞和颗粒与流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相较于介质扩散,介质弥散通常发生在粒径较大的颗粒和相对稳定的介质中。
3. 介质扩散与弥散的区别介质扩散和弥散的区别主要在于扩散发生的尺度和过程。
介质扩散主要发生在分子尺度,其过程受到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和碰撞影响。
而介质弥散发生的尺度较大,通常发生在颗粒尺度,其过程受到颗粒与流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碰撞影响。
4. 介质扩散与弥散的应用4.1 化学反应介质扩散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控制介质扩散的速率,可以调节化学反应的速度和产物分布。
例如,气体扩散在电池、燃料电池等能源转换装置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其效率和性能。
4.2 生物系统介质扩散在生物系统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体内的营养物质通过介质扩散在细胞膜和细胞之间传递。
同时,生物体内的废物也可以通过介质扩散排出。
介质扩散在生物呼吸等过程中的应用,对维持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3 地球科学地球科学中的介质弥散现象主要指岩石中流体、矿物质等的扩散过程。
弥散过程的研究对于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等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介质弥散现象也在石油勘探与开采、土壤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结论介质扩散和弥散现象是流体力学中的重要内容,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地球科学等领域。
本文通过对介质扩散和弥散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际应用的介绍,希望能够加深对这一现象的理解,并促进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流体力学——3-1,3-2扩散方程及其基本解
C D 2C t
或
C 2C 2C 2C Dx 2 Dy 2 Dz 2 t x y z 2C 2C 2C C D 2 2 2 t x y z 分子扩散方程(费克第二定律)
若扩散发生在二维空间,扩散方程可简化为
第三部分(1)
扩散理论
§1 几个基本概念 §2 分子扩散的费克定律,分子扩散方程 §3 移流扩散方程 §4 紊动扩散
§2 分子扩散的费克定律,分子扩散方程
两种不同物质通过它们的分子运动而互相渗透的现象称为 分子扩散。
物质的分子扩散可以借助四种推动力发生:浓度梯度、温度梯 度、压力梯度或其他作用力梯度。由这些不同原因而引起的扩 散分别称为:浓度扩散、温度扩散、压力扩散和强制扩散。
二、分子扩散方程——费克第二定律
为建立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式,在静止流体中 取微元六面体,分析污染物扩散量的变化规律。 设微元六面体边长分别为dx,dy,dz, 中心点坐标(x,y,z), 单位扩散量 F 在三个坐标上的分量分别为 Fx ,Fy,Fz z dz o x y dy z x dx y
C Fz Dz z
C 2C 2C 2C Dx 2 Dy 2 Dz 2 t x y z
若污染物扩散为各向同性,即Dx=Dy=Dz=D,上式可改写为
2C 2C 2C C D 2 2 或者 2 t y z x
实际问题中,污染物扩散过程中分子扩散所占的比重通常很小 ,就分子扩散本身而言,除了微观的化学与生物反应外,在环境 问题中并没有直接的重要意义。但是在许多情况下,环境中的污 染物扩散与分子扩散有类似之处,其研究可借用分子扩散的基本 思想。
一、费克(Fick)第一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分子扩散方程
推广到三维: 故有
c Q t
Q Dc
Fick定律:
c D2c t 用直角坐标表示
c 2c 2c 2c D( 2 2 2 ) t x y z
时变项
分子扩散项
扩散方程本质上是质量守恒定律在扩散问题上的体现
在扩散特性各向同性的液体中,在x、y、z三个方向上,D为常数。
c 2c 2c 2c D( 2 2 2 ) t x y z
在扩散特性各向异性的液体中
c 2c 2c 2c Dx 2 Dy 2 Dz 2 t x y z
第五节 一维扩散方程的基本解
第三节 一维扩散方程的基本解
& 扩散方程的定解条件(初始条件、边界条件)。 & 解的形式:解析解、数值解。 & 污染源(按空间):点源、线源、面源、有限分布源、不存在 绝对的点源、无限长线源、无限大面源,只是一种近似处理。 & 污染源(按时间):瞬时源、时间连续源(事故排放、正常排 放)。 & 瞬时源是指污染物在瞬时内排放入水域,实际上一种近似,如 热核武器试验的核污染或者油轮事故突然泄漏的油污染。 & 连续源又分为恒定和非恒定源。 & 污染物扩散:根据水域是几维,对应一维、二维、三维扩散方 程。
M0
i
2 2 ( x 2 x )c( x, t )dx x x
M0
2 M 2 2x M1 x M0 M0
M2 2 2 x x M0
2 x i ci xi
c x
i i
i
x c x ( ) c x
i i i i i i i
M x F( , )0 c Dt Dt
M x c( x, t ) f( ) 4 Dt 4 Dt
c ( x, t ) x =f ( ) M 4 Dt 4 Dt
式中:f为待定函数,在上式中写上4π和4,目的是使最终的 解较为简明; M是全部污染物的质量,量纲是[M]
确定待定函数f
第五节 一维扩散方程的基本解
d df ( 2h f ) 0 边界条件由原来的c(,t)=0, c(,t)/x=0 dh dh
f(∞)=0,df(∞)/dh0
c 2c D 2 t x
设变量 h
则有c( x, t )
x 4 Dt
M f (h ) 4 Dt
d2 f df 2h 2f 0 2 dh dh
c M t 2
f [ f (h ) h ] h 4 Dt 1
2c M 1 2 f D 2 =2 x 4 t h 4 Dt c 2c df d 2 f -D 2 =2f +2h + 2 =0 t x dh dh d df ( +2h f )=0 dh dh -u e du =
变化量: c( x, t ) xt
t
一维输移的控制体:两个具有单位面 积的平行面与x轴垂直
单位时间进入x面的扩散质通量为:Q(x,t) 从(x+△x)面出去的通量为:
Q ( x, t ) Q ( x, t ) x x
第四节 分子扩散方程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有:单位时间流入的污染物质量-流出的 污染物质=污染物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相等,即:
一滴红墨水在玻璃杯中的扩散
分子的扩散系数D与介质与物质本身的特性有关,又与温 度和压力有关。
第三节 费克定律
某些物质在水中的分子扩散系数( cm2· s-1,水温为20℃)
物 质 氧 二氧化碳 一氧化氮 扩散系数D
1.80×10-5 1.50×10-5 1.51×10-5
物 质 醋酸 甲醇 乙醇
扩散系数D
第五节 一维扩散方程的基本解
第三节 一维扩散方程的基本解
• 集中投入的情况,在t=0时刻,在原点瞬时投入质量为M
的扩散质,分析以后任意时刻在无界空间中的浓度分布,
这是扩散方程的最基本的解。 • 是在静止水域中的扩散,而且是瞬时集中源与坐标原点重 合的一维扩散方程的特解。因为扩散方程是线性的,在线 性的边界条件下,可用这个特解式叠加来构造其他定解条 件下的解。 -x 0 x
(1)浓度分布的距离均值(数学期望)
M1 x M0
x c x c x
i i i i i i
i
质量中心坐标x
表示浓度分布曲线重心距x坐标原点的水平距离,当曲线对称于c轴时x=0。
(2)浓度分布的距离方差2
2 x 2 ( x ) c( x, t )dx x
第三节 费克定律
费克定律: 1855年德国生理学家费克(Fick)提出
静水中的污染物由于分子扩散作用,在单位时间内按一定方向通过单位面 积的扩散输送的物质与该方向的浓度梯度成正比。各向同性的介质。
对一维扩散,费克定律可表示为:
c Q x
用等号 Q D c
x
一维费克扩散示意图
x
式中:Q是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扩散物质,也称为通量; C是扩散物质的浓度。 c x :x方向的浓度梯度。
Q ( x, t ) [Q ( x, t ) Q ( x, t ) c( x, t ) x ] x x t
Q c 0 x t
Fick定律:
Q D c x
c 2c D 2 t x
二阶线性抛物 型偏微分方程
如将Q(x,t)作为热通量(即热流密度),c(x,t)作为热浓度(即温度),以 热扩散系数a(或导温系数)代替分子扩散系数D,变为热传导傅里叶方程。 分子扩散与热传导是数学形式相同的两个过程。
第五节 一维扩散方程的基本解
2.解析方法:如拉普拉斯变换、分离变量法和量纲分析法
量纲分析,物理方程中各项物理量的量纲之间存在的规律: 量纲和谐性,物理方程中各项的量纲应当相同; 任一有量纲的物理方程可以改写为无量纲项组成的方程而 不会改变物理过程的规律性; 物理方程中各物理量之间的规律性以及相应各量纲之间的 规律性,不会因所选的基本量纲不同而发生改变。
令染液投入点为坐标原点
0
x
第五节 一维扩散方程的基本解
1.定解条件 一维分子扩散方程:
c 2c D t x 2
瞬时点源或称瞬时无限平面源在无界空间的定解条件下的 解析解。定解条件在数学上表达为: (1)初始条件: c(x,0)=M(x)
( x)
x 0 0 x 0
D是比例系数,称为分子扩散系数,量纲为[L2T-1]
一般约为10-6~10-5cm2· s-1 。 公式中的负号 费克定律第一定律
费克定律第二定律 三维的费克定律: Q Dc 哈密顿算子
i j k x y z
第三节 费克定律
c Q D x
说明:只要存在浓度梯度,必然产生物质的扩散
2
M(x)表示质量M集中于微小容积
内。相对概念。例如把一小桶颜色 水倾注到大河里,可以认为起始浓 度集中于微小体积内。
狄拉克(Dirac) 函数
物理含义: 当t=0时,在通过x=0处且与x轴垂直的平面上,污染物质量 为M,它位于x=0处以无限大的浓度强度浓缩在无限小的空间 (2)边界条件:c(,t)=0, c(,t)/x=0
第二章 分子扩散
第三节 费克定律
第一节 费克定律
一、费克定律
静止的水体中存在分子的不规则运动,从而使在水中的微 粒也作不规则的运动,这个现象早已在1826年为布朗的 著名实验证实。分子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费克(Fick)扩散(分子扩散): 由于水的分子运动而使水中的污染物质发生扩散 除了在静水中,分子扩散是使污染物质发生扩散的唯一 原因外,它还存在于一切流动的水体中。
0.88×10-5 1.28×10-5 1.00×10-5
氨 氯
氢
1.76×10-5 1.22×10-5
5.13×10-5
酚 甘汕
尿素
0.84×10-5 0.72×10-5
1.06×10-5
氮
氯化氢 硫化氢 硫酸
1.64×10-5
2.64×10-5 1.80×10-5 1.73×10-5
葡萄糖
蔗糖 食盐 氢氧化钠
2
表示浓度分布对于平均浓度值的离散程度,2值愈大, 分布曲线愈平坦。
第六节 浓度分布的各阶矩
M 2 对于正态分布曲线(标准)有: M1 0, x 0, x 2 M
0
将瞬时点源的解代入M2,得距离方差:
M 1 2 x 2 M0 M x2 x c( x, t )dx x exp( )dx 2 Dt 4 Dt 4 Dt
第四节 浓度分布的各阶矩
1、 浓度对距离的各阶矩定义
零阶矩 M 0 c( x, t )dx ci xi
i
一阶矩 M xc( x, t )dx x c x ii i 1
i
二阶矩
M2
x 2c( x, t )dx x 2ci xi
i
π定律(布金汉定律):任何一个物理过程,包含有k+1个有 量纲的物理量,如果选择其中m个作为基本物理量,那么该物 理过程可以由[(k+1)-m]个无量纲数所组成的关系来描述。
第五节 一维扩散方程的基本解
从物理概念上分析,浓度c是M、D、x、t的函数 假设有函数: F(c,M,D,x,t)=0 方程线性 一维 扩散中,浓度的量纲 [ML-1],浓度c应与M除以某一特征长度成 正比。 Dt 是一个合适的特征长度 利用π定律,选c、D、t为基本变量,可得:
进一步令 (h ) df ,有 2h f:
dh
d 0 dh
df dh f 2h ln f ln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