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差异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51a80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b7.png)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两种方法论。
规范分析是通过制定一些规范准则或价值观来评判事物的好坏、正误的方法。
实证分析则是通过实证数据和经验事实来研究事物的原因和结果。
两种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的比较和分析。
首先,规范分析是基于一定的价值观念或理论框架来进行的。
它不仅仅是对事物的描述和解释,更着重于对事物的评判和规范。
规范分析主张通过制定一些规范准则,来评估社会现象和行为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它强调人们应当遵守某种规则、遵守某种社会价值观念,以达到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目标。
规范分析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道德和伦理研究。
通过对某种道德准则或伦理规范的规范分析,可以确定何为道德行为或伦理行为,进而指导人们的行为选择。
实证分析则是以实证数据和经验事实为基础进行的研究方法。
它关注事物的原因和结果,通过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来进行科学的解释和预测。
实证分析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社会科学的实证研究。
通过对社会现象和行为的实证分析,可以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科学的结论和建议。
实证分析注重对数据的科学处理和客观分析,以保证研究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在方法论上存在一些区别。
规范分析更加注重价值判断和规范准则的制定,而实证分析更加注重数据的搜集和分析。
规范分析是一种主观分析方法,依赖于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主观判断;而实证分析是一种客观分析方法,依赖于实证数据和经验事实。
此外,规范分析更加关注事物的应该是什么样的,而实证分析更加关注事物是什么样的。
两种方法在研究中有着不同的应用领域和价值。
规范分析可以指导人们的行为选择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是社会制度和规章制度的依据。
实证分析可以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影响因素,为社会政策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相互补充和交叉,两者结合运用可以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在实际研究中,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并不是孤立的,常常会相互交叉和结合。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dae7ec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7.png)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社会科学中常用的两种研究方法,它们在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论证逻辑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下面我将简要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含义和特点。
实证分析是指基于现实世界的实际观察和数据收集,通过统计学和实证研究方法来分析现象和问题。
它强调对事实的客观观察和记录,并试图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来进行统计和分析。
实证分析关注的是现象的描述、解释和预测,它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方法从事实层面上去发现规律和规则。
规范分析是指基于伦理、道德、法律等规范标准来进行的分析。
它关注的是现象和行为是否符合某种规范或标准,它的目标是研究如何遵循规范和标准来解决问题。
规范分析强调价值判断、规范制定和评估,它试图通过讨论伦理和社会价值来进行研究和决策。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在研究方法和论证逻辑上有很大的差异。
实证分析注重事实和证据的收集和分析,它依赖于实证研究方法和统计学的数据分析技术,通过观察和实证验证来达到科学的结论。
而规范分析则注重规范标准和价值判断,它依赖于伦理学、法学等规范制定和评估方法,通过判断现象和行为是否符合规范来进行决策和评估。
在研究设计上,实证分析通常采用大样本、问卷调查、实验设计等方法来收集数据,通过量化分析和统计推断来验证假设。
而规范分析则采用小样本、访谈、案例研究等方法来收集数据,通过质性分析和逻辑推理来推导结论。
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中,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实证分析可能忽略了背后的价值和道德考量,过分强调了客观分析和统计推断;而规范分析可能受到主观判断的影响,过分强调了伦理和道德标准。
因此,综合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并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伦理标准和社会价值,才能对问题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和决策。
总之,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社会科学中常用的两种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强调客观观察和数据分析,通过事实的验证来发现规律;规范分析则强调规范标准和价值判断,通过判断现象是否符合规范来进行决策。
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才能对问题进行全面、准确的研究和决策。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ee730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a.png)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强调
对现实的客观、实事求是的描述和解释,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来研
究社会现象的规律性和影响因素。
规范分析则以价值观念为基础,关注社
会科学研究的规范与价值问题,旨在提出规范建议和改善社会问题。
实证分析注重对社会现象进行客观、实事求是的描述和解释,通过严
格的科学研究方法来验证研究假设。
实证分析依赖于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以提供可靠的证据支持研究结论。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实证分
析可以揭示事实现象的规律性和影响因素,为社会决策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规范分析则以价值观念为基础,关注社会科学研究的规范与价值问题。
规范分析主要关注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价值和伦理。
规范分析试图通过
研究人类社会行为与规范制度的关系,提出规范建议和改善社会问题。
规
范分析强调社会研究的应用性,旨在提供对社会的改进和创新的建议。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在研究方法和目的上存在一定差异。
实证分析更
加注重对事实的描述和解释,而规范分析更加关注价值问题和规范建议。
实证分析提供了客观、可验证的研究结果,规范分析则试图提供对社会决
策和政策的规范建议。
综上所述,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并
且在方法和目的上存在差异。
实证分析强调对现实的客观、实事求是的描
述和解释,规范分析则以价值观念为基础,关注社会科学研究的规范与价
值问题。
然而,在实际研究中,两者常常会相互结合,以提供全面的研究
结果和建议。
微观经济复习题部分答案--打印
![微观经济复习题部分答案--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b5d68b5bbe23482fb4da4c0a.png)
1、下列各项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B )A、失业B、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C、通货膨胀D、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2、简述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差异。
P3261)、实证分析:不涉及任何价值判断,只研究客观经济规律,考查经济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根据这些规律或关系对经济行为结果进行分析、预测。
具体讲着重说明经济现象是什么,有哪些可选择的方案,这些方案实施的结果是什么。
2)、规范分析: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相应的行为标准,研究经济理论或经济政策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或者规范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行为应该是什么,经济问题应如何解决等问题,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规范分析学以实证分析为基础,而实证分析也离不开规范分析的指导。
越是具体的经济问题,越需要更多的实证,越是高层次的问题,越需要更多的规范性。
3、怎样理解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谈谈你周末来校学习的机会成本,你为什么还愿意那么做?P1561.如果某产品零部件价格上升,将导致该产品(C )A.需求曲线左移,均衡价格下降;B.需求曲线右移,均衡价格上升;C.供给曲线左移,均衡价格上升;D.供给曲线右移,均衡价格下降2.能够使厂商通过降价让利扩大销售收入,实现"薄利多销"的产品一般是( B)A.农产品及生活必需品B.奢侈品C.低档商品D.所有商品3.需求法则表明,当羊肉价格升高时,会令羊肉(C )A.需求程度降低,需求曲线左移B.需求程度升高,需求曲线右移C.需求数量减少,需求曲线不变D.需求数量增加,需求曲线不变4、需求规律意味着,其他条件不变时(B)A.随着电脑价格升高,电脑需求减少B.随着电脑价格升高,电脑需求量减少C.随着入网费升高,电脑需求量减少D.随着入网费升高,电脑需求减少5、如果某种电脑市场价格降低,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其成因( C)A.另一种更新、更先进的电脑上市B.该电脑生产技术扩散C.该电脑在生活、工作中的用途越来越广D.该电脑生产材料价格降低6、西方经济学的开山鼻祖提出了著名的被称为“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这位经济学家是(C)A.卡尔••马克思B.大卫••李嘉图C.亚当••斯密D.约翰•穆勒7、一地区生产水泥的垄断厂商了解到其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2,则提价1%可能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大约为(A)A.-1%B.-2%C.-3%D.1%1当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时,则两种商品是( B )。
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78c28e6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78.png)
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两种分析方法。
虽然二者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在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
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主要关注于对社会现象进行价值判断和设想。
规范分析研究者的目标是推导出如何做事情(应该做什么)的规则或原则,以提供决策者或政策制定者参考。
规范分析通常从伦理、政治理论或法律等角度出发,对某种规范进行评估和建议。
例如,规范分析可以研究和评估一个政策是否符合民主原则,或者一个经济政策是否符合公平原则。
规范分析的结果通常是对当前社会现象进行批判或提出改进的建议。
实证分析(Empirical Analysis)则关注于对社会现象进行观察、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以验证或测试某种假设或理论。
实证分析研究者的目标是从实际现象中推导出普遍性的规律或趋势,并解释其背后的原因。
实证分析通常采用量化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实验设计或统计分析等,以获取可量化的数据,并通过统计分析等手段对数据进行分析。
例如,实证分析可以通过调查和分析大量的调查数据,来研究某一政策对就业率的影响。
实证分析的结果通常是通过数据和统计方法来支持或反驳某种假设或理论。
虽然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都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但两者并非孤立存在。
在实践中,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经常相互交织在一起。
如果我们只从规范的角度进行研究,我们可能无法预测或解释某种政策的具体效果;而如果我们只从实证的角度进行研究,那么我们可能无法提供明确的价值判断和建议。
因此,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综合应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两种分析方法。
规范分析关注于对社会现象进行价值判断和设想,旨在提供决策者参考;而实证分析关注于对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和收集数据,并通过统计分析等手段来验证或测试某种假设或理论。
两者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互为补充,综合应用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
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50c50e763231126edb11a1.png)
A. 增加; B. 不变; C. 减少; D. 不能确定
( C )4、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 )。
A: 满足程度 B: 边际效用 C: 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支出的价格部分
D: 满足程度小于他实际支出的价格部分
7、恩格尔曲线从( )导出
A、价格——消费曲线 B、收入——消费曲线
C、需求曲线 D、无差异曲线
8、使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 )
A、固定成本 B、隐含成本
C、会计成本 D、生产成本
C、通货膨胀 D、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4、 若某行业中许多生产者生产一种标准化产品,我们可以估计到其中任何一个生产者的需求将是:( )
A、 毫无弹性 B、有单元弹性
C、缺乏弹性 D、富有弹性
5、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食物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 )
A. 平均成本;B. 平均可变成本C. 边际成本D. 平均固定成本
( A ) 24.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垄断生产厂商能获得超额利润主要是因为:
A. 实行了卖方垄断;B. 实行了买方垄断;C. 对产品进行了创新;D. 都不对
( A ) 25. 在下列商品中,不可以采用“薄利多销”,通过降价来增加收益的商品是:
( X )26. 平均产量曲线可以和边际产量曲线在任何一点上相交。
( √ )27. 寡头垄断市场的最大特征就是寡头厂商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二、选择题(下列 各题中的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前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C ) 1. 在市场经济中,当鸡蛋的供给量小于需求量时,解决鸡蛋供求矛盾的下列办法中最有效的办法是:
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的区别
![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5ccc1deb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5f.png)
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的区别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两种分析方法,它们各具特点、适用于不同场景。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分析方法的定义、特点、优缺点以及应用场景,希望能对读者了解其区别和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提供参考。
一、规范分析法1.定义规范分析法,又称理论研究法,是通过基于理论模型、规则和原则的前提和假设,对所研究对象从理论层面进行理性推理和演绎,得出结论的一种分析方法。
2.特点(1) 基于理论模型:规范分析法依据某一科学理论体系,构建相关概念、变量、假说等数学模型,用形式化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
(2) 研究对象高度抽象:规范分析法较为常见的研究对象包括社会现象、组织行为、制度机制等,并且需要在定义过程中把握其本质、特征、属性等内容。
(3) 推理为主:规范分析法的核心思想是从已有的理论或知识出发,通过推理、演绎等方法,推论出具有普遍性和可操作性的理论结论。
3.优缺点(1) 优点:①高度抽象:规范分析法可以对社会现象、组织行为等复杂问题进行高度概括和理论分析,形成具备普遍意义的结论。
②实践指导:规范分析法能够为实践提供相关指导,让实际运营更具条理性和可操作性。
③适应性强:规范分析法常常包含多种较为通用的处理机制与算法,使得其在不同研究领域都能展现优异的性能。
(2) 缺点:①难于验证:规范分析法依据的是理论预设,结果虽然能露出一定的科学思考和感性理解,但这种理论上的结论并无法直接验证,容易被质疑。
②实证和归纳性不足:因为规范分析法缺乏真实世界情境中的数据线索,在解释和预测价值方面存在自身局限性。
二、实证分析法1.定义实证分析法,又称实际研究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实证数据,运用定量或定性方法对所研究对象进行客观细致的测量、观察与分析,并从中发现规律和关联,推断出结论的一种分析方法。
2.特点(1) 基于现实世界数据:实证分析法倡导的研究基础是真实、具体的实际情境,有时甚至需要采取现场访谈、实验等方法获取必要的数据。
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的区别
![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ba8ce06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19.png)
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的区别关键信息项1、定义与概念规范分析法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证分析法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目的规范分析法的研究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证分析法的研究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的研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证分析法的研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数据使用规范分析法的数据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证分析法的数据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价值判断规范分析法的价值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证分析法的价值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研究结果的可验证性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的可验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的可验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应用领域规范分析法的应用领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证分析法的应用领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规范分析法规范分析方法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它致力于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涉及到伦理、道德、社会价值观等方面的考量。
111 定义与概念规范分析法主要是从应然的角度出发,基于一定的伦理、道德、政治、法律等原则和规范,对经济现象、社会问题或政策进行评价和判断。
它强调的是理想状态下事物应该如何发展,以及应当遵循何种规则和标准。
课后参考答案-经济学基础 郭福春
![课后参考答案-经济学基础 郭福春](https://img.taocdn.com/s3/m/57d0d72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1.png)
经济学基础 <参考答案>第一章如何开启经济学之门一、单项选择题1.C2. D3. A4. B5. B6.D7.D二、问答题1.如何理解资源的稀缺性?稀缺性,是指一个经济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不能生产出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产品和服务。
稀缺是经济问题产生的基础,满足需求是经济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稀缺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人们有着共同的需求;二是人的需求在升级变化。
依据马斯洛欲望需求层次理论,经济资源以及用它们生产的产品的增长永远赶不上人类欲望的无限增长。
因此经济学要解决的是如何实现个人选择平衡、社会的协调发展,让经济学成为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
2.如何理解“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原因是机会成本的存在。
鱼和熊掌这两样东西,如果必须要二选其一的话,那么选择了任意一个,就意味着需要付出代价放弃另外一个。
放弃即意味着机会成本的产生。
机会成本是由选择产生的——一种经济资源往往具有多样用途,选择了一种用途,必然要丧失另一种用途的机会,后者可能带来的最大收益就成了前者的机会成本。
2.简述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
实证分析是指排除了主观价值判断,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做客观分析,只考虑经济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来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该方法主要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的客观事实,加以描述、解释,是什么就是什么,实事求是,并且对经济的事实描述是可以检验和证伪的。
规范分析是指以一定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标准,作为决策和制定政策依据。
分析问题依据是一定价值观念,得出结论无法通过经验事实进行验证。
规范分析方法主要特点是在进行分析前,要先确定相应准则,然后再依据这些准则来分析判断研究对象目前所处状态是否符合这些准则。
如果不符合,那么,其偏离程度如何,应当如何调整等。
三、实践参与3人一组,在本市找5家奶茶店(也可以是餐饮店、水果店、杂货店等,所选店铺必须是同业),调查询问店铺的选址原因,分析店铺老板做出选择时的理性,重点要分析清楚店铺老板选址时是如何权衡取舍的。
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的区别
![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712be395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b.png)
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的区别第一篇: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的区别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的区别实证分析简言之就是分析经济问题“是什么”的研究方法.。
侧重研究经济体系如何运行,分析经济活动的过程、后果及向什么方向发展,而不考虑运行的结果是否可取。
实证分析法在一定的假定及考虑有关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前提下,描述、解释或说明已观察到的事实,对有关现象将会出现的情况做出预测。
客观事实是检验由实证分析法得出结论的标准。
樊刚指出实证研究作为一种经济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从经济现象的分析、归纳中,概括出一些基本的理论前提假设作为逻辑分析的起点,然后在这些基于现实得出的假设基础上进行逻辑演绎,推导出一系列结论,并逐步放松一些假设,使理论结论更加接近具体事实。
”规范分析法是研究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的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来探讨达到这种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的步骤。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具体的经济分析都不可能离开人的行为。
在实证分析法中,关于人的行为的社会认识是其分析的基础,完全的客观主义是不存在的。
从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除少数经济学家主张经济学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纯实证分析以外,基本一致认为经济学既是实证的科学,又是规范的科学,因为提出什么问题来进行研究,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突出强调那些因素,实际上涉及到个人的价值判断问题”。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实证分析这个方法论术语,在一些学者看来,马克思经济学在方法论上强调的只是规范分析。
其实,马克思主张的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分析方法,就是规范与实证有机结合的方法。
马克思的历史分析方法可以说就是一种实证分析方法,是“动态实证”。
马克思十分重视对事实的分析。
在《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中他说:“物理学家是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确实,最少受干扰的地方考察自然过程的,或者,如有可能,是在保证过程以其纯粹形态进行的条件下从事实验的。
举例说明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的区别
![举例说明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0d439bff856a561252d36f7f.png)
举例分析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的区别摘要: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是现代经济学两个重要分支,如果解决的是“是什么”问题,则是实证经济学,反之,如果解决的是“应该是什么”,则为规范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中的意见分歧主要集中于对不同行为的成本收益的价值判断的差异上。
正因为如此,其分析结果带有较浓的主观色彩;而实证经济学是就事论事,所以分析结果是客观的。
这里的“价值判断”,通俗地讲就是对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的认定。
如果经济理论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则为规范经济学;反之,如果不涉及好坏,仅仅是就事论事,那么就是实证经济学。
“实证”,就是实例证明。
实证经济学研究社会的经济活动和过程是如何运行的,以及为什么这样运行。
是指描述、解释、预测经济行为的经济理论部分,因此又称为描述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种重要运用方式。
从原则上说,实证经济学是独立于任何特殊的伦理观念的,不涉及价值判断,旨在回答“是什么”、“能不能做到”之类的实证问题。
它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一般化的理论体系,用来对有关环境变化对人类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做出正确的预测。
对这种理论的解释力,可以通过它所取得的预测与实际情况相对照的精确度、一致性等指标来加以考察。
而规范经济学研究是指那些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提出某些分析和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以此树立起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经济政策制定的依据。
在西方经济学看来,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因而在对其多种用途上就必然面临选择问题,选择就存在一个选择标准,选择标准就是经济活动的规范。
可以看出,规范经济学要解决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现在上至国务院下至普通的老百姓非常关心我国的GDP 和人均GDP,因为这两个数字。
前者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后者反映老百姓生活的富裕程度。
从实证角度看,这些数字的统计归纳过程就是实证分析的过程,如果对某些数据有怀疑还可以重新检验。
具体数字是客观的,在统计过程中不涉及道德问题,只回答是什么。
从规范分析的角度来研究,首先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确定一个合理的经济增长率,确定一个反映人民生活水平小康的标准。
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比较分析
![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5e705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1.png)
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比较分析会计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它涉及到很多不同的方面。
其中最重要的是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
这两种研究方式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其独特的地位和重要性,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主要比较和分析这两种研究方式的异同点。
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的目的和方法。
规范会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开发和制定会计准则和规则,以便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该研究方法基于相关理论和规范,旨在制定详细的准则,以帮助企业制定符合规定的财务报告。
规范会计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和行业调研等方法。
实证会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理解企业的会计实践,探讨财务和会计信息的价值和质量,并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制定出有关策略和推荐。
该研究方法基于实证研究方法,采用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帮助企业了解生产、消费和市场等方面。
实证会计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等。
从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上看,规范会计研究主要是一种归纳研究方法,它从普遍的理论、法规和规章入手,向个别企业进行推导检验。
实证会计研究则更多地是一种演绎研究方法,它从各种实证数据入手,从多个个别样本进而逐渐形成普遍的理论和推论。
因此,这两种研究方法的差异主要在于研究对象是否是规范或实证,以及研究方法是否从归纳到演绎的不同程度。
从研究内容上看,规范会计研究更加注重会计的法律法规、规范和制度等方面。
在研究中,通常会探讨会计政策是否符合法规、是否存在做假账等问题。
而实证会计研究则更多地注重企业的财务状况、成长和市场等方面。
在研究中,通常会探讨会计报告是否和实际情况一致、是否存在企业利润不真实等问题。
总之,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的差异在于目的和方法不同,研究内容也略有差异。
然而,两种研究方法在进行会计研究和分析时,都是不可或缺的。
规范会计研究可以帮助企业制定符合规定的财务报告,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而实证会计研究则可以让企业深入了解和解决实践中的财务问题,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
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的区别
![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dfaf553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4.png)
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的区别一、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规范分析是对制度本身的研究,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保证人们在履行职责时能够依据一定的规则。
如果我们所研究的制度和道德规范相冲突,就会产生问题。
如:“救人的人不被救”,但这种行为很可能损害救人者的利益,因此这种行为不能做;“救人”“被救”的人有相同的道德标准,那么他们可以为了这样的标准而牺牲自己的利益,也就没有冲突。
二、根本区别1.提出者不同规范分析是对制度本身的研究,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保证人们在履行职责时能够依据一定的规则。
如果我们所研究的制度和道德规范相冲突,就会产生问题。
如:“救人的人不被救”,但这种行为很可能损害救人者的利益,因此这种行为不能做;“救人”“被救”的人有相同的道德标准,那么他们可以为了这样的标准而牺牲自己的利益,也就没有冲突。
实证分析是通过观察事物而后把结果记录下来,并且要调查产生结果的原因,是否遵循了规则。
如某个电影节目是否公正,是不是很多评委都偏向大牌明星等等,从而得出最终结论。
2.研究的目的不同如某个电影节目是否公正,是不是很多评委都偏向大牌明星等等,从而得出最终结论。
目的在于解决问题。
实证分析是通过观察事物而后把结果记录下来,并且要调查产生结果的原因,是否遵循了规则。
3.主体不同规范分析以组织内部人员为研究对象,如:“你该怎样为病人服务”,“该对病人提供哪些帮助”。
主要由管理人员进行。
实证分析以组织外部人员或组织成员为研究对象,如:“作为某省代表参加全国文艺汇演,你应该”。
主要由被试者本人进行。
4.对结果判断的方式不同规范分析根据人们行为是否合乎规范来判断其是否履行职责。
如:“做好事”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一般依靠社会舆论的压力,以及社会道德标准的强制性;而做好事,并不是做任何好事都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实证分析根据事物产生的现状与预期之间差距的程度来确认它是否满足客观需求,即根据科学知识去判断。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be96d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a.png)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可以定义为用统计分析来评估假设的定量方法。
它被广泛应用于探究不同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求解相关问题。
它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被认为是十分重要的方法。
一般而言,实证分析包括对数据收集,分析,分类和推断等步骤,比如调查方法、实验方法以及抽样方法。
实证分析有助于量化我们的结果,使我们的解释更具可信度,并协助我们探索不确定的解释模型。
它允许我们测量和比较数据,并借此来证明我们的观点,甚至可以得出统计显著性支持的结论。
它也有助于识别错误的理论或假设,因为它能够界定出具有可信性的假设。
另一方面,规范分析也是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旨在从案例中获得深入理解,从而发现总体模式。
与实证分析不同,规范分析的重点不在重复度和统计总体的测试,而是对特定案例的深入描述,有助于理解特定情况下事件的背景和细节。
因此,规范分析方法是一种有力的研究策略,能够探究复杂的社会现象的原因。
通常,规范分析是以文字叙述的形式进行,例如采访、文档研究、实地调查等;这意味着它可以在很多方面支持和结构认知理论。
规范分析也可以用来检验实证分析中无法测量或无法估计的因素,例如社会规范、伦理观念、政治制度等,这有助于开发更真实而准确的了解社会问题。
综上所述,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都是重要的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客观现实,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检验各种假设。
由此可见,这两种研究方法是社会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0c8fc63195f312b3069a58c.png)
三、 边际分析
边际分析是指运用边际概念对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 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所谓边际,是指 自变量发生微小变动时因变量的变化率,即增量与增 量之比。运用边际分析研究经济问题可从静态分析进 入动态分析、从常量分析进入变量分析、从一般的总 量分析进入增量分析,从而能从发展变化中更加深刻 地认识经济现象的本质。
在计划经济制度下,规范分析用得较多,经济学不需 要考虑消费者偏好和投资者意愿,它常常告诉政府“应 该做什么”。市场经济制度下,个人和家庭消费什么、 怎样消费都时刻在发生变化,随机因素和不确定性随时 在影响经济变量的变化方向,仅仅根据逻辑推演所得的 结论来告诉政府“应该做什么”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不住 的,此时应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五、 模型分析
模型与模型方法在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经济 模型是指用来描述同研究对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 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它将经济理论用变量的函数关 系来表示。一个经济模型可用文字说明(如叙述法、 散文法),也可用数学方程式表达(如代数法),还 可用几何图形表达(如几何法、画图法)。
经济现象包括各种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在一些假 定前提下,舍掉若干次要因素或变量,将可以计量的 复杂现象简化和抽象为数量不多的主要变量,再按照 一定的函数关系将这些变量编成单一方程或联立方程 组,从而构成一个模型。通过模型,可以将各种经济 现象概括地描述出来;借助模型,可以预测经济行为 的后果或分析一个社会经济制度的特征。
谢 谢
观 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项目
一、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在方法论上,经济学有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区别。 规范分析主要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或社会经济 问题“应该怎样解决”。这种方法依据对经济事物的社 会价值判断,来规范经济政策措施和经济行为后果的可 取性。当经济理论将因果分析与价值判断结合一起时, 这种理论就称为规范经济学。规范经济学试图回答另一 类问题,即经济体(或其一部分)应该如何运转。
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的区别
![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0afc5c4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6.png)
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的区别好嘞,以下是为您创作的关于“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的区别”的内容:咱们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这两个家伙。
它们看起来有点相似,但是实际上可大不一样呢!先来说说规范分析法吧。
这就像是一个有自己想法和标准的老师,它会根据一些既定的价值观、道德观或者社会的期望,来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比如说,在讨论环境保护这个问题的时候,规范分析法可能会说:“我们应该减少碳排放,因为这对地球的未来有好处,这是我们的责任!”它更侧重于给出一些理想的、应该遵循的规则和建议。
而实证分析法则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样。
它就像一个好奇的探险家,只关心事实到底是什么。
它通过观察、实验、收集数据这些手段,来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还是拿环境保护来说,实证分析法可能会去测量不同地区的碳排放量,研究这些排放量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具体关系,然后得出一些实实在在的结论,而不是直接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给大家讲个我亲身经历的事儿吧。
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关于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讨论。
有人用规范分析法提出,应该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拥堵,让城市更宜居。
这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对吧?但另一些人用实证分析法研究了这个城市的交通流量数据、道路状况以及人们的出行习惯后发现,仅仅限制私家车数量可能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还需要优化道路规划和信号灯设置等。
从这个例子就能看出,规范分析法更倾向于从价值判断出发,给出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而实证分析法则是基于实际的数据和观察,来揭示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咱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这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用处。
比如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规范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目标和方向,告诉我们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理想状态;而实证分析法则可以为政策的制定提供实际的依据和可行性分析,让政策更加科学合理。
再比如写一篇关于教育改革的论文,如果只是用规范分析法说“我们应该改变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可能会显得有点空洞。
微观经济学试题1
![微观经济学试题1](https://img.taocdn.com/s3/m/9c7530fc7f1922791688e891.png)
1、经济学可定义为:)(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D、人们靠收入生活下列因素除哪一项外均保持不变)(2、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A、个人收入B、其余商品价格C、个人偏好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3、保持所有其它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A、失业B、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D、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C、通货膨胀4、若x 和y 两产品的交叉弹性是-2.3,则()A、两者是替代品B、两者是正常品C、两者是劣质品D、两者是互补品5、已知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函数为:D=30-P,市场供给函数为:S=3P -10,如果对该商品实行减税,则减税后的市场均衡价格()B、小于10 A、等于10 C、大于10 D、小于或对于106、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B、消费者收入A、消费者偏好C、所购商品的价格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7、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A、实际所得B、主观感受C、没有购买的部分D、消费剩余的部分8、使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A、固定成本B、隐含成本C、会计成本D、生产成本9、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与()有关A、规模报酬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D、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C、要素的边际生产10、在一般情况下,厂商得到的价格若低于以下哪种成本就停止营业()A、平均成本B、平均可变成本C、边际成本D、平均固定成本1、C2、A3、A4、D5、B6、A7、B8、B9、C 10、B1、通过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说明哪三个概念?这三个概念是:资源的有限性、选择、机会成本。
(2 )边界以外无法达到的组合意味着资源的有限性(1 分)边界上各种组合的存在意味着选择的必要(1 分)边界线向下意味着机会成本(1 分)。
2、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哪些?①可替代性。
可替代程度大Ed 大;可替代程度小Ed 小(1 分)②本身用途的广泛性。
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的区别
![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e8d1f11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d.png)
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的区别咱们在学习和研究各种问题的时候,经常会用到不同的分析方法,其中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就是比较常见的两种。
那这俩到底有啥不一样呢?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
先来说说规范分析法。
这就像是咱们生活中的“应该怎样”。
比如说,咱们觉得小学生应该每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这就是一种规范的看法。
它更多地基于价值判断、道德标准、社会理想这些东西。
打个比方,有个学校觉得学生们应该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综合能力,于是制定了相关的规定和计划,这就是从规范分析的角度出发的。
规范分析法常常会告诉我们,这个事情要做到什么样才是好的、对的。
它就像是一个指南针,给我们指出一个理想的方向。
但是呢,它可没有实实在在地去验证这个方向到底能不能走得通。
再瞅瞅实证分析法。
这可就实在多啦!它就像是个“侦探”,通过观察、实验、收集数据这些手段,来搞清楚事实到底是咋回事。
比如说,想知道某个新的教学方法是不是真能提高学生的成绩,那就用实证分析法,实实在在地去做个实验,收集学生成绩的数据来分析。
有一次我去一个学校调研,就碰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儿。
这个学校正在讨论要不要给高中生增加一门艺术鉴赏课。
支持的老师用的是规范分析法,说高中生应该提高艺术修养,这样对他们的全面发展有好处。
反对的老师呢,则用实证分析法,说学校的课程安排已经很紧张了,增加这门课可能会影响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和成绩。
然后他们就决定做一个小实验,选了两个水平差不多的班级,一个班增加艺术鉴赏课,另一个班保持不变,过了一段时间后对比两个班的成绩和学生的综合表现。
从这个例子就能看出来,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各有各的用处。
规范分析法能给我们一个美好的愿景和目标,让我们知道努力的方向;实证分析法则能帮我们脚踏实地地验证这个方向是不是可行。
规范分析法有点像是在做“美梦”,想象着一个完美的世界。
比如说,我们认为社会应该完全公平,人人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机会。
但这只是我们心中的理想状态,实际情况可能复杂得多。
简述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差异
![简述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72263b3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c.png)
简述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差异1、简述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差异。
2、简述商品需求弹性的五种情况。
3、简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内容。
4、怎样理解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5、简述纳什均衡的完整定义。
、简述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差异。
答案要点:实证经济学不讲价值判断。
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只描述不评价)(2.5分)规范经济学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2.5分)2、简述商品需求弹性的五种情况。
答案要点:①Ed=0,需求完全无弹性。
价格如何变化需求都不变化。
(1分)②0<ed<1,需求缺乏弹性。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 bdsfid="75" p=""></ed<1,需求缺乏弹性。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主要是生活必需品(1分)③Ed=1,需求具有单位弹性。
价格变动的比率 =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1分)④1<ed<∞,需求富有弹性。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 bdsfid="79" p=""></ed<∞,需求富有弹性。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主要是奢侈品(1分)⑤Ed=∞,需求有无限弹性。
价格为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
(1分)3、简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内容答案要点:在短期生产中普遍存在这么一种情况:假定技术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连续增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2分)当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数值时,边际产量递增;(1分)当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某一特定值时,边际产量最终会递减。
(2分)4、怎样理解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答案要点:机会成本是指:把某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
(2分)含义: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要放弃其他东西。
—项选择的机会成本也就是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的区别写作模式[五篇]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的区别写作模式[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924be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06.png)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的区别写作模式[五篇]第一篇: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的区别写作模式1、不限于所给文献,请总结出经济管理研究中常使用的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区别?答:经济管理研究中常使用的实证研究方法是在分析经济管理问题时,撇开对社会经济管理活动的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是运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求证中检验假设”的方法,基于与经济行为有关的假定前提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
与实证研究相对的是规范研究,规范研究是常常从价值判断出发,并从逻辑的角度概括出最优的经济管理范式是什么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
它提供一个判断衡量的标准,强调经济管理中“应该是什么”,具有根据某种原则规范经济管理行为的性质。
这两种研究方法的区别之处在于:1.研究方法和作用不同。
实证研究以统计分析为主,强调通过经验证据,并采用了归纳、分析、比较、综合与数学等定量的研究方法得出推论,为解释和预测经济管理行为的后果提供了新的概率框架,拓宽了经济管理研究领域。
具有科学性和务实性的特征。
而规范研究建立在若干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演绎和逻辑推理,强调价值判定,可以帮助解释现实中的经济管理现象,并规范经济管理行为。
2.研究目的和发展趋势不同。
实证研究的目的在于预测经济管理行为的后果。
实证研究方法更注重在研究过程中将理论联系实际运用。
实证研究方法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不具备对实务的规范指导作用。
具体来说,经济管理研究中实证研究说明和回答的问题是:经济管理是什么?经济管理的现状如何?通过实施可供选择的若干方案,将会带来什么后果。
而规范研究的目的在于解释和引导经济管理现象,更注重从逻辑性方面概括指明经济管理“应该怎样”,提供一个判断衡量的标准。
具体来讲,经济管理研究中规范研究和回答的问题是:经济管理应该是什么或者社会面临的经济管理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并说明方案的好坏,分析采用某种方案是否应该,是否合理,以及对作出这样选择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要点:
①Ed=0,需求完全无弹性。价格如何变化需求都不变化。(1分)②0<Ed<1,需求缺乏弹性。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主要是生活必需品(1分)
③Ed=1,需求具有单位弹性。价格变动的比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1分)④1<Ed<∞,需求富有弹性。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4、怎样理解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
答案要点:
机会成本是指:
把某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2分)
含义:本也就是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3分)
5、简述纳什均衡的完整定义。
答案要点:
给出对方的策略,你所选策略是最优的(至少不比其它策略差),如果每个局中人都是这样,那么所构成的策略组合(对局),就称为纳什均衡。(5分)
1
2、简述商品需求弹性的五种情况。
3、简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内容。
4、怎样理解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
5、简述纳什均衡的完整定义。
、简述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差异。
答案要点:
实证经济学不讲价值判断。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只描述不评价)(2.5分)规范经济学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2.5分)
主要是奢侈品(1分)
⑤Ed=∞,需求有无限弹性。价格为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1分)
3、简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内容
答案要点:
在短期生产中普遍存在这么一种情况:
假定技术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连续增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
(2分)
当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数值时,边际产量递增;(1分)
当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某一特定值时,边际产量最终会递减。(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