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网络架构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架构设计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架构设计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架构设计主要包括前端用户界面、中间层服务和后端业务逻辑三个部分。
一、前端用户界面前端用户界面是电子政务平台的用户访问界面,通过用户界面可以进行各类政务服务的申请、查询、办理等操作。
用户界面设计应简洁美观,易于使用,能够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
用户界面可以包括以下模块:1. 登录与注册模块: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信息进行登录与注册。
2. 个人中心模块:用户可以在个人中心查看个人信息、修改密码、管理收藏、申请记录等。
3. 政务服务模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浏览政务服务的分类,点击进入具体的服务页面进行申请、查询等操作。
政务服务模块可以提供搜索、筛选等功能,方便用户快速找到所需服务。
4. 消息通知模块:用户可以在消息通知模块查看系统通知、政务服务进度等相关信息。
二、中间层服务中间层服务是连接前端用户界面和后端业务逻辑的桥梁,主要负责接收前端的请求,处理业务逻辑,并返回相应的结果。
中间层服务可以包括以下模块:1. 身份认证与权限控制模块:对用户登录状态进行验证,确保只有合法用户可以访问系统,同时进行权限控制,保证用户只能访问其有权限的功能。
2. 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根据前端的请求,调用相应的后端服务进行具体的业务逻辑处理,如申请办理政务服务、查询申请进度等。
3. 数据传输与接口模块:负责与后端服务进行数据传输和接口的调用,确保前端与后端的正常通信。
三、后端业务逻辑后端业务逻辑主要负责具体的政务服务的处理与管理,包括数据审核、数据存储、数据处理等。
后端业务逻辑可以包括以下模块:1. 数据管理模块:负责政务服务的数据管理,包括数据的录入、审核、存储等操作。
2. 数据查询与统计模块:提供数据查询与统计功能,方便管理人员对政务服务进行监管和分析。
3. 数据处理模块:根据业务逻辑对政务服务进行处理,生成相应的结果并返回给中间层服务。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电信)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电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的建设也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成为了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政府与公民沟通互动的重要平台。
在建设电子政务外网中,电信通讯网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政府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为了建设一个高效、便捷、安全的电子政务外网,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一、网络架构网络架构是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种合理的网络架构,能够为政府信息化建设提供可靠的网络服务,为公民提供高效的网络使用体验。
在网络架构的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政府的安全需求,采用安全加密技术,对网络传输数据进行保护和管理。
同时,也要注重灵活性,采用可扩展的网络架构,应对政府长期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二、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是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实际执行者,好的网络设备能够为政府信息化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建设电子政务外网需要选择性能稳定、可靠、灵活配置的网络设备,比如路由器、交换机等。
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网络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建立一个科学的网络设备管理体系,保证网络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三、网络服务网络服务是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网络服务能够为公民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网络环境,同时也可以提升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建设电子政务外网需要提供多种网络服务,比如在线业务申请、在线缴费、在线咨询等服务,这些服务需要建立在稳定可靠的网络基础之上,保证服务的高效、安全性。
四、安全管理网络安全是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建设电子政务外网需要采用高强度的安全协议,对网络传输数据进行保护和管理,同时需要对网络中的恶意攻击进行预防和打击,确保网络安全。
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高效的网络安全管理机制,定期检查和改进网络安全,保证网络的稳定和安全。
总之,电子政务外网是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一个高效、便捷、安全的电子政务外网对政府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建设电子政务外网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网络架构、网络设备、网络服务、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工作,保证电子政务外网的规模、性能、效率、安全等方面的综合质量。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课件
政府数据集成
通过数据共享和集成,实现政府 部门间的信息互通和协同。
总结和展望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为政府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将在未来继续发挥重 要作用,推动政府服务水平的政府数据,为政府决策和公 共服务提供支持。
应用系统
为政府部门和公众提供各类在线服务和数据交 互的应用系统。
网络基础设施
提供连接各个政府部门和公众的网络通信基础 设施。
安全保障
确保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息和交互在网络中的 安全与保护。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的实施步骤
1
需求分析
了解政府和公众的需求,明确目标和功能。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的基本原则
1 开放性
允许多个部门、机构和系统之间的数据和服 务共享。
2 安全性
采用安全的技术和机制来保护政府与公民之 间的数据和交互安全。
3 可扩展性
能够适应未来需求的快速变化,并支持新的 技术和应用的集成。
4 用户导向
以用户为中心,提供用户友好的界面和便捷 的服务。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的组成要素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 PPT课件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是指在数字化时代推进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信息交流、 管理和服务的基础设施和组织结构。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的定义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是为了实现政府数字化转型而设计的一种系统框架,用于 支持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的信息互通和服务交互。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的重要性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的重要性在于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平台,使政府能够更高效地管理信息,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增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2
架构设计
设计网络架构和技术方案,确定系统组成及其关系。
3
系统建设
实施系统开发和部署,进行测试和优化。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介绍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介绍1. 引言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政府各部门的资源,通过电子方式提供公共服务和实现政务活动的一种行为形式。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Electronic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ystem)是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是实现电子政务的技术支撑。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其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关键技术和架构设计等内容。
2.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是由各种硬件、软件和网络等技术要素组成的综合系统,用于协调、管理和支持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业务流程和资源共享。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基本目标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并促进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
3.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3.1 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层是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底层支撑,包括硬件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
它提供了物理和逻辑的基础,并为上层应用层提供支持。
3.2 平台层平台层是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中间层,包括网络平台、中间件、安全系统等。
它提供了数据通信、业务流程管理、安全保障等基本功能。
3.3 应用层应用层是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核心层,包括各种业务应用和支撑系统。
它通过实现电子化的政务流程,提供公共服务、行政执法、决策支持等功能。
3.4 数据资源层数据资源层是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层,包括政府部门的各种数据资源。
它提供了各种数据的存储和管理,为政府决策和公共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4.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构建离不开一些关键技术的支持。
4.1 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为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提供了可扩展和弹性的基础设施。
它能够快速响应不同规模的业务需求,并提供高可靠性和高性能的计算资源。
4.2 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能够处理和分析大规模、多样化的数据资源,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电子政务系统的架构与安全性分析
电子政务系统的架构与安全性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数字化的进程,电子政务系统在各国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电子政务系统作为现代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处理政府与公民、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和业务流程。
然而,由于其特殊性和复杂性,电子政务系统的架构和安全性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电子政务系统的架构和安全性进行深入分析。
一、电子政务系统的架构电子政务系统的架构可以分为四个重要组成部分:前端接入层、应用服务层、数据服务层和基础设施层。
1. 前端接入层前端接入层是用户与电子政务系统之间的接口,包括用户端设备(如电脑、手机、平板等)、浏览器和应用程序。
用户通过前端接入层与电子政务系统进行交互,发送请求、填写表单、上传文件等。
2. 应用服务层应用服务层是电子政务系统内部的核心部分,包含各种应用服务和业务逻辑。
它负责处理用户请求、调用数据库和其他服务,以及生成响应。
3. 数据服务层数据服务层存储和管理电子政务系统的相关数据,包括用户信息、政府文件、公共数据等。
它提供数据访问和管理的功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 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层是电子政务系统的底层基础设施,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数据库等。
它提供系统运行和存储的物理支持,同时也承担着系统的安全保护责任。
二、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分析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是促使用户、政府和企业放心使用系统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电子政务系统安全性的关键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1.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身份认证是电子政务系统的第一道安全防线,确保只有合法用户能够访问系统。
常见的身份认证方法包括用户名密码验证、双重因素认证、指纹识别等。
访问控制则是基于用户身份和权限的权限管理系统,以确保用户只能访问其具有权限的资源。
2. 数据保护和隐私保护电子政务系统涉及大量的个人和敏感信息,如个人身份证号码、财务信息等。
保护这些信息的安全和隐私至关重要。
加密技术、数据备份、访问日志和审计、访问控制等措施都可以用于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从而防止信息泄露和不当使用。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架构设计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架构设计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体系架构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设计,它需要兼顾各方面的需求和要求,以便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服务。
下面将从概述、架构设计原则、功能模块和安全性等方面来详细介绍该体系架构的设计。
一、概述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是政府为了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而建设的一种综合性服务平台。
该平台整合了政府各个部门的服务功能,通过统一的接入点和统一的用户界面,为居民和企业提供便捷的服务。
其目标是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
二、架构设计原则在设计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体系架构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统一性:整合政府各个部门的服务功能,提供统一的接入点和用户界面,使用户可以通过一个平台完成各种服务需求2. 可扩展性:平台应具备较高的可扩展性,可以方便地接入新的服务模块和第三方服务系统,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3. 安全性:平台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数据传输应加密处理,用户身份认证应严格,保障用户信息的安全和隐私4. 便捷性:平台应提供简单、直观的用户界面,使用户可以轻松地使用各种服务,减少操作的复杂性和繁琐性5. 效率性:平台应具备较高的服务效率,提供高速、稳定的服务,保证用户能够快速完成各种服务需求三、功能模块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体系架构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统一身份认证:提供统一的用户身份认证功能,以确保用户的身份信息和安全性2. 综合服务门户:提供综合性的服务门户,包括政务信息查询、在线办事、在线申请等功能3. 业务处理引擎:用于处理各种业务的流程管理和数据交互,确保各种服务的顺利进行4. 数据集成与共享:实现政府各个部门的业务数据的集成和共享,确保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协同5. 第三方服务接入:支持第三方服务系统的接入,使得平台可以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内容6. 安全管理与监控:负责平台的安全管理和监控,包括安全策略的制定、安全事件的监测和反馈等7. 统计分析与预警:用于对平台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预警处理四、安全性在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体系架构中,安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政务已经成为现代化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政务服务,建设电子政务外网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方案,包括网络架构、安全保障、资源共享等内容。
2. 网络架构2.1 外网接入方式为了实现电子政务外网的访问,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外网接入方式。
目前常见的外网接入方式包括专线接入、VPN接入和云接入。
根据实际需求,我们选择安全可靠、成本较低的专线接入方式。
2.2 网络拓扑结构电子政务外网的网络拓扑应该是可靠、高效的。
我们建议采用双机房双线路的设计,以保证网络的高可用性。
同时,为了提高网络的性能,可以考虑使用负载均衡设备进行流量分发。
3. 安全保障在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安全保障措施:3.1 防火墙为了保护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我们需要在网络边界上部署防火墙设备。
防火墙可以监控和过滤网络流量,阻止潜在的威胁。
3.2 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为了及时发现和阻止入侵行为,我们建议在电子政务外网中部署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通过监视网络流量和分析行为模式来识别潜在的入侵。
3.3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为了保护系统资源和数据的安全,我们需要实施完善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机制。
这可以通过使用强密码、双因素认证和访问控制列表等方式来实现。
4. 资源共享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还包括资源共享的部分。
资源共享可以提高政务办公的效率,避免信息孤岛的问题。
4.1 共享数据中心为了实现资源共享,我们建议建立共享数据中心。
共享数据中心可以集中存储和管理政务数据,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互通。
4.2 电子文档管理系统为了方便电子文档的管理和共享,我们建议建立电子文档管理系统。
这可以帮助政府部门实现电子文件的自动化管理、搜索和共享。
5. 系统监控与运维为了保证电子政务外网的稳定运行,我们需要进行系统监控与运维工作。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架构设计
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架构设计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是一个集合了政务服务、公共信息和行政管理的综合性平台,通过实现“一网通办”和“一次办成”的目标,让公民、企业等各类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各种政府信息和公共服务,提高政府行政服务水平,促进信息化进程。
本文将从系统架构设计方面来介绍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构成和实现方法。
一、整体系统架构图1.1 系统总体架构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整体架构主要由前端、业务接口、中间层和数据层等四大模块组成。
前端模块主要负责网站前端开发,包括网站的设计、编码和交互;业务接口模块主要负责接收请求和分发请求;中间层模块主要负责数据整合和逻辑处理等工作;数据层模块主要负责数据存储和处理,提供对外数据访问接口。
1.2 模块详细介绍前端模块:前端模块主要负责网站前端开发,包括网站的设计、编码和交互等。
前端主要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来实现页面显示和交互请求。
业务接口模块:业务接口模块主要负责接收请求和分发请求。
接收请求部分主要负责接收用户的请求,采用HTTP协议来实现数据传输。
分发请求部分主要负责根据请求转发到指定的后台服务器。
中间层模块:中间层模块主要负责数据整合和逻辑处理等工作。
数据整合部分主要负责从不同的数据源获取数据,并将其整合成一个可供后续处理的数据池。
逻辑处理部分主要负责对数据的处理和逻辑运算等操作。
数据层模块:数据层模块主要负责数据存储和处理,提供对外数据访问接口。
数据存储部分使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存储。
数据处理部分主要使用Java等后端技术进行实现,提供对外数据访问接口。
二、实现方法2.1 采用微服务架构为了更好地实现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构建,我们可以采用微服务架构的方式来实现平台的构建。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将一个应用程序拆分成许多小型服务,并将这些服务独立部署和运行,每个服务都能够独立提供一种或多种服务。
2.2 整合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为了能够更好地支持电子政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的数据处理和存储,我们可以采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来辅助我们完成数据的处理和存储。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 ④ 办公业务信息资源数据库。包括各类应用数据库和应用系统,是一 项最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电子政务的核心部分。政府电子政务数 据库采用统一的数据格式,统一的服务规范,统一的工作程序,以及 统一的应用系统,为政府电子政务提供后台服务。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 3) 要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包括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基本单位信 息资源体系、重点业务系统信息资源体系等。要发挥信息资源 的效益,关键在于各信息资源的互联和交换。因此,必须对信 息资源进行整合,一般包括对上述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全面信息 资源整合等。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 (5) 以标准化建设作保证
– 电子政务系统不仅需要内部互联,而且需要与其他网络相联。因此, 标准化是电子政务建设自身发展的要求,是实现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 的前提。
电子商务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 ② 政府办公业务网 (外网) 。是本单位办公业务网与其他政府部门以及 上级部门和下级单位进行互联的广域网。其主要功能是实现与各管理 部门已经建立的信息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互联,具有授权机制下的信 息共享,以保证政府部门在开展业务中从该网上获取业务信息。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 ③ 政府公众信息网 (因特网) 。是政府与公众沟通的信息渠道,政府通 过它向社会发布信息,公众与政府网站进行双向沟通。这一网络与前 两种网络不进行任何物理联接,独立形成一个网络系统。其主要功能 是实现政府信息浏览、电子邮件服务,同时,通过建设本单位主网站 或主页,在网络上开展面向公众的信息和信息服务。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 1) 政府信息网络平台亦称统一的网络中心。要设计合理的网络 平台,搞好网络中心机房建设和适应管理需要设立各网络工作 站的建设,做好相应的系统软件配置和域名规划。
第二讲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电子政务的网络结构电子政务的功能
电子政务的几种工作模式 (用图形表示)
政 府 部 门 内 部
部门协同网上办公 行政管理网络化
在线事务处理
网上信息双向互动
政 府 与 用 户 G to C
G to G
办公自动化
公文电子化
网上信息单向流动
网上信息发布
2.2 电子政务的功能结构
政府间以及政府部门间的电子政务应用
• • • • • • 电子政策法规管理 电子公文的传输和管理 电子司法档案管理 电子培训 电子财政管理 电子绩效评估
典 型 的 省 市 级 电 子 政 务 体 系 结 构
( )
2.1.3 地方电子政务网络格局
一、统一的办公业务内网
要实现电子政务的办公业务的顺畅流通,必须利用统一 网络平台。对于各部门已经建设的业务系统和网络,应当按 照统一规划和标准,抓紧调整,逐步规范和完善,实现原有 系统与统一网络平台的互联互通;新建的业务系统,原则上 要利用统一的网络平台。
政府公务员(E)
政府公务员(E)
2.3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和实施
• 2.3.1 系统规划 • 2.3.2 系统开发
2.3.1 系统规划
目标: 功能:
实现策略: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绝大部分委托IT企业进行开发 即外包。组建项目内部团队 ,不同外包方式的选择 : 早期外包 、晚期外包 、部分外包 组织和实施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开发,一般应成立由管理人 员、技术专家在内的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并组成由技 术雄厚、人员稳定的开发队伍和有关政府部门工作人 员相结合的工作小组。
2.1.3 地方电子政务网络格局
二、统一的数据库建设
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工作内 容。 各分系统除实现本系统内部的业务活动外,还作为提供 和获取共享信息的交换节点,通过中心数据库交换平台,实 现各分系统间跨部门的共享功能。 做好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充分协调、有效使用建立统 一的共享机制。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电信)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电信)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电信)一、概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现代化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电子政务的重要环节之一,外网建设承担着着重要的作用。
本方案旨在针对电信领域,提出一套完整的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以实现信息共享、高效办公、数据安全等目标。
二、方案设计2.1 网络架构设计为适应电子政务的需求,我们建议采用三层网络架构,即边界层、汇聚层和核心层。
边界层连接公网和内网,负责信息的进出;汇聚层负责连接各个部门的网络,实现内外网的互通;核心层则是网络的核心,承载重要服务的访问。
2.2 外网接入设计在外网接入方面,我们建议采用多线接入的方式,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根据实际需求,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提供专线接入,确保网络的高速传输和数据的安全性。
2.3 安全策略设计为确保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性,我们制定了以下安全策略设计:- 防火墙设置:在边界层设置防火墙,过滤恶意流量和非法访问。
- 访问控制策略:根据部门和人员的不同权限,设置相应的访问控制策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 网络监控和日志记录:通过网络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和安全事件,并记录相关日志,以便进行安全审计和调查。
2.4 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支撑电子政务外网的正常运行,我们提出以下基础设施建设措施:- 主机设备:选用高性能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
- 存储设备:采用高可靠性的存储设备,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光纤布线:在机房内部进行光纤布线,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
- 机房环境:建立符合标准的机房环境,如温湿度控制、防火等措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实施计划3.1 前期准备在实施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需求调研、方案设计、预算评估等。
同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明确各方责任和配合事项。
3.2 设备采购与建设根据方案设计,进行设备的采购和建设工作。
基于网络安全技术的电子政务网络架构设计
基于网络安全技术的电子政务网络架构设计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成为了各国政府争相推行的重要项目之一。
作为一种依托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行政管理方式,电子政务旨在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和行政效率,实现政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而电子政务的核心则在于建立一个高效稳定的信息化网络架构,保障政务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从基于网络安全技术的角度探讨现代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架构设计,以期为政务实践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路和经验。
一、电子政务的网络架构设计的基本要求任何一个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架构设计都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要求:1. 安全可靠:网络架构必须考虑到政务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采取先进的安全技术,确保政务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以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等安全威胁。
2. 可扩展性强:政务网络架构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以便于根据政务发展需求的不同阶段进行系统的扩展和升级,满足挑战和变化。
3. 功能完备:政务网络架构必须具备完备的功能性,在信息管理、业务流程、各类数据分析等各方面都具有高通性,以满足政务管理的需求。
4. 管理有效:通过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实现政务网络架构的实时监控、报告、修复和管理,保持网络和系统的高效运行。
5. 文化适应性:政务网络架构必须遵循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适应当地的文化、语言、习俗等特征,使政务服务更贴近民众需求。
二、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模型和网络结构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架构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网络模型的设计,二是网络结构的设计。
1. 网络模型的设计网络模型是政务网络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政务网络模型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到应用程序的部署情况、服务器的配置、网关的布置等。
根据网络基础设施、业务场景和动态变化的特点,政务网络模型可分为以下几种模型:(1)分层模型:即将网络的不同部分按照所属层次进行划分,具有优良的分离性,便于网络管理。
(2)星形模型:是一种集中式的网络模型,以集中的方式管理和控制网络,适合小型政务系统。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
市工商局
行
业
管
理
与
监
区县政府
区县工商局
管
省劳动厅 市劳动局
区县劳动局
21
关注点2-MPLS VPN
集中式互访
内部服务器10.0.1.1
工商 10.0.1.0/24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前置机160.0.1.1/24
MCE
公共前置VPN子接 口
前置机160.0.2.1/24
共享资源网站入口 160.0.3.1/24
Internet
CE
PE
PE
政务外网
Internet vpn子接口
PE CE
门户网站 160.0.3.1
Internet vpn子接口
10.0.1.0/24
税务
对外发布门户网站
Internet vpn子接口
PE 注释: • 所有对公众提供访问的WEB服务器 放到一个Internet VPN,政务外 网出口防火墙作为CE设备 • 此方式适合门户网站采用ISP分配 的地址 • 优势:实现简单,一个大的VPN DNS规划简单 • 劣势:政府部门访问政务外网门 户网站产生迂回路由,增加 24 防火墙负担
政务网
PE
PE
前置机 160.0.2.1/24
CE 10.0.1.0/24
内部服务器 10.0.1.1
税务
CE 10.0.1.0/24 财政
注释: • 职能部门前置机分别为独立的
VPN • 优势:采集的信息数据在政务外
网上以VPN的方式传递,保障了 数据的安全性,通过RT的灵活控 制,实现不同职能部门前置机的 受控互访 • 集中式和分布式不是对立的,而 是互补的关系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政务的目标是将政府与公民、企业和其他政府机构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数字化和在线化。
为了实现电子政务的有效实施,建设一套稳定高效的电子政务外网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提出了一套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包括网络架构、安全措施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政府部门搭建一套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外网,提高政务办公效率,促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
二、网络架构1. 外网接入:政府部门可通过政府网关接入互联网,实现与公民和企业之间的互通。
政府网关应具备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支持动态负载均衡和流量调度功能,以保障外网的稳定和可靠性。
2. 服务器设备:建议采用分布式架构,将服务器设备部署在多个地理位置,提供分布式的服务和资源。
服务器应采用高性能硬件设备,保证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3. 数据中心:政府部门应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用于存储和管理各类政府公共服务的数据。
数据中心应具备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采用灾备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以及业务的连续性。
4. 冗余备份:建议在各关键节点和设备上进行冗余备份,以防单点故障导致系统瘫痪。
同时,备份数据应存储在不同的地理位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安全措施1. 防火墙:在外网接入环节和服务器设备之间设置防火墙,实施访问控制和流量过滤,保护政府系统免受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的侵害。
2. 数据加密:政府部门应采用安全的传输协议和加密技术,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特别是对于涉密数据和个人隐私信息,应采用更高级别的加密算法进行保护。
3. 访问控制:通过建立准入控制机制和身份认证体系,限制对外网系统的非法访问。
政府部门应采用强密码策略、动态口令和多因素认证等措施,加强对用户身份的验证和访问的管控。
4. 安全审计:政府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安全审计机制,监测外网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安全事件。
安全审计日志应定期备份和归档,便于事后溯源和追责。
电子政务内网网络架构(城域网)设计课件.
4
广域网(纵向网)接入节点设计
2
网 络 技 术 专 业 教 学 资 源 库
网 络 工 程 规 划 与 设 计
图1 电子政务内网网络拓扑结构图
3
任务二 网络架构设计
网 络 技 术 专 业 教 学 资 源 库
子任务一 广域网(纵向网)设计 子任务二 城域网(横向网)设计
网 络 工 程 规 划 与 设 计
网 络 工 程 规 划 与 设 计
16
子任务二 城域网(横向网)设计
网 络 技 术 专 业 教 学 资 源 库
网 络 工 程 规 划 与 设 计
图3
17
子任务二 城域网(横向网)设计
网 络 技 术 专 业 教 学 资 源 库
(2)市(州)直单位的接入方式设计 市直单位可视情况配置路由器或者3层交换机,设备应当尽量能 够支持MPLS VPN及NAT功能。 该网络设备的一个以太网接口接内部局域网,另一个以太网口连 接运营商链路汇接至各城域网汇聚节点。
网 络 技 术 专 业 教 学 资 源 库
覆盖范围的设计
在省、市、县3级区域范围内,实现 电子政务内网向各级党政部门、直属 单位局域网的横向延伸和接入 各级城域网也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 接入层。广域网的各级节点设备同时 兼做本级城域网的核心层设备 由于互联单位较多,不能将互联单位 局域网直接接入网络核心。在各单位 接入层设备与核心层设备之间添加一 层汇聚设备,网络结构清晰简单
教师点评(参见“课堂教学讨论 任务单__互联单位与网络核心之间的 接入方式__教师用”)
网 络 工 程 规 划 与 设 计
14
子任务二 城域网(横向网)设计
网 络 技 术 专 业 教 学 资 源 库
4、党政单位接入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省厅网络
CE
P P P
CE P
B市局网络
PE
PE
B省厅网络
CE
CE
A市局网络
为了支持端到端QOS, 每个LSP通过EXP域可 以支持多达8种不同等 级的业务
为了支持端到端QOS, 每个LSP通过EXP域可 以支持多达8种不同等 级的业务
PE在去掉报文Label时,把标 签的EXP域映射到IP报文携带的 IP优先级标记上。这样原来由 标签携带的服务类型信息现在 由IP优先级标记携带
13
关注点2-MPLS VPN跨域
对ASBR压力也比较大,但可以通过ASBR扩容来解决,没有PE设备跨域VPN路由维 护问题,因此适用范围较广;
14
关注点3-端到端QOS
在IP网络上,为了对不同业务 提供不同的服务,主要是利用 IP报文头部的TOS域来进行标记。 根据TOS域来决定报文的转发 行为 PE在给报文加Label时,把IP报 文携带的IP优先级标记映射到 标签的EXP域,这样原来由IP携 带的服务类型信息现在由标签 携带 由于P路由器不会检查内层 MPLS标签,所以这个IP报文携 带的IP优先级标记也必需映射 到外层标签的EXP域。
关注点2-MPLS VPN
接入方式-MCE
政务外网
公网子接口 前置VPN子接口
注释: • 路由多实例设备(MCE)通过多个 子接口上联到PE设备,其中公网子 接口用于其余用户访问门户网站, 纵向VPN子接口用于纵向系统访问, 前置VPN子接口用于访问前置机。 路由多实例完成安全隔离的功能。 纵向用户访问公网通过纵向VPN子 接口,此时需要PE设备VRF表设置 多条静态路由指向发布公众服务的 PE设备,缺省路由指向Internet网 关PE。 纵向用户访问政府资源共享业务通 过纵向VPN子接口访问。 前置服务器和门户网站各分配两个 IP地址,公有IP用于政务外网互访, 私有IP为纵向网中地址,用于设备 维护,前置服务器和门户网站两网 卡间不能启用路由协议 PE完成NAT多实例操作
PE
PE
政务外网IP 160.0.1.1/28
PE PE
政务外网
Internet访问流量
维护数据流
注释: • CE
公网子接口
纵向VPN子接口
10.0.1.0/24 税务
门户网站分配两个IP地址,一个 为纵向网私有地址,用于加入纵 向VPN,进行维护。一个为政务 外网IP地址,用于提供公共服务, 门户网站主机两网卡间不能起路 由协议 27
为保证安全性,前置机与内部 服务通过网闸进行数据交换 各业务部门数据通过前置机上 传到资源共享中心的数据库中 优势:采集的信息数据在政务 外网上以VPN的方式传递,保障 了数据的安全性 22
前置机160.0.4.1/24
FW CE 10.0.1.0/24
• • •
内部服务器10.0.1.1
税务
关注点2-MPLS VPN
省直
林业厅
水利厅
省直
(CE)
(CE)
GE FE
(CE)
(CE)
GE FE
(CE)
(CE)
FE
GE
(PE)
(PE) (P)
(PE)
城域网 广域网
(P)
2.5G RPR
GE
(P)
(P)
(P)
CPOS 地市州
EI
(P) (PE)
地市州
(P) (PE)
(P)
(PE)
N×2M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
华为3Com技术有限公司政府技术部
1
目录
1、电子政务建设概述 2、网络架构详细分析 3、政务网络案例分析
2
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定位
G2C G2G
公众(自然人)
电子政务
政府部门
政府员工
G2B公司ຫໍສະໝຸດ 法人)G2E3目录
1、电子政务建设概述 2、网络架构详细分析
广域网架构分析
城域网架构分析 局域网架构分析
B C A D 拥塞
带宽共享,为提高带宽利用率,建立公平机制 公平算法是全局的、基于整个环网级别的 通过监测流量、反压机制实现 带宽管理可保证高优先级数据和控制无阻塞 可通过设置节点的权重,实现加权公平
19
关注点1-RPR环网
Wrap绕回方式,在故障边节点处 自动环回。 特点:速度快,基本无数据丢失, 缺点是浪费带宽。 Steering抄近方式,更改拓扑,重 新计算路由。 特点:速度慢,带宽利用高,但可 能有数据丢失。
3、政务网络案例分析
4
广域网建设的关注点
关注点1: MPLS VPN实现纵向业务系统的隔离
关注点2: MPLS VPN跨域问题的解决
关注点3:端到端的QOS部署,实现关键业务的带宽保障
关注点4:广域网流量统计分析,提供广域网优化科学依据
5
关注点1-MPLS VPN
省直 国土厅
11
关注点2-MPLS VPN跨域
要求ASBR设备为每个跨域的VPN分配子接口,因此可以可以实现跨域的流量监管,实现 对每个VPN的计费,但是对ASBR压力非常大,并且PE设备需要维护跨域VPN的路由,可 管理性和可扩展性较差;
12
关注点2-MPLS VPN跨域
对ASBR压力最小,但由于需要建立PE间跨域的LSP,因此可管理性也比较差。
地市州
地市城域网汇聚 N×2M
(CE) (CE)
县国土 县林业
(CE)
林业局 水利局
(PE)
(PE)
XX县
(CE)
县水利
国土局
XX县
6
关注点1-MPLS VPN
省工商
内部服务器
省税务
内部服务器
10.0.1.0/24
10.0.1.0/24
MCE/PE
CE
PE
PE
政务网
PE
纵向VPN子接口
纵 向 网 络 : 业 务 运 作 , 行 业 管 理 与 监 管
横向网络:信息共享,跨部门协作
纵向网络结构
省政府
横向网络结构
省工商局
省劳动厅
市政府
政务网 MPLS VPN
市工商局
市劳动局
区县政府
区县工商局
区县劳动局
21
关注点2-MPLS VPN
集中式互访
内部服务器10.0.1.1
工商 10.0.1.0/24
分布式互访
工商信用服务器 10.0.1.1
注释:
工商 10.0.1.0/24
• •
职能部门前置机分别为独立的 VPN 优势:采集的信息数据在政务外 网上以VPN的方式传递,保障了 数据的安全性,通过RT的灵活控 制,实现不同职能部门前置机的 受控互访
前置机 160.0.1.1/24
前置VPN子接口
MCE
PE MCE/PE CE
10.0.2.0/24 地市工商
10.0.2.0/24 地市税务
7
关注点1-MPLS VPN
省厅
RT
HUB
IMPORT 100:1
PE
EXPORT 200:1
RT
IMPORT 200:1 EXPORT 100:1 RT IMPORT 200:1 EXPORT 100:1
A市局
PE
•
集中式和分布式不是对立的,而 是互补的关系
政务网
前置VPN子接口
PE CE CE
PE
前置VPN子接口
前置机 160.0.2.1/24 内部服务器 10.0.1.1
10.0.1.0/24 税务
前置机 160.0.3.1/24
10.0.1.0/24 财政
内部服务器 10.0.1.1
23
关注点2-MPLS VPN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DNS 纵向VPN子接口
10.0.1.0/24 MCE
公网子接口 门户网站 160.0.1.1
PE设备必须执行 NAT转换 对外发布门户网站 公网子接口
CE
Internet
PE PE PE
PE 注释:
政务外网
• •
对于防火墙接入,可采用公网子 接口 对于MCE/PE接入,可采用VRF全局 静态路由的方式,此方式的最大 问题是部署的问题,也可以设置 一条全局缺省路由指向连接 Internet的PE设备,通过这台PE 设备中转流量 如果采用ISP分配地址,DNS设计 26 复杂
C市局
B市局
10
关注点1-MPLS VPN
某部门省厅连接在PE1上,各地市局分别连接到PE2、PE3上。由于BGP/MPLS VPN是由PE与CE接口的VRF上配置的相应RT来决定路由关系的,因此在省厅和 各市局连接的PE相应VRF上配置RT值使该VRF可接收来自其余市局的路由,即 省厅和各市局完全处于对等状态,相互之间完全可以交互路由信息。 优点:无单点故障,无性能瓶颈。 缺点:无法做到集中控制,安全性不高。
PE
SPOKE
RT IMPORT 200:1 EXPORT 100:1
PE PE
SPOKE SPOKE
C市局
B市局
8
关注点1-MPLS VPN
某部门省厅连接在PE1上,各地市局分别连接到PE2、PE3上。由于BGP/MPLS VPN是由PE与 CE接口的VRF上配置的相应RT来决定路由关系的,因此在省厅连接的PE1相应VRF上配置 RT值使该VRF可接收来自A市局、B市局、C市局的路由,并将自己的路由发送到A市局、B 市局、C市局。在各市局PE上配置RT,使市局只能与省局交换路由而不能与其他市局直 接交换路由。 优点:省局集中控制VPN内的通信,可通过路由过滤的方式禁止市局间的直接通信,保 障VPN内的可控性和安全性。如在A局病毒爆发时,可在省厅处通过路由将该市局隔离, 避免病毒蔓延。 缺点:一是省局成为单点故障,一旦省局连接的PE1发生故障,各市局间将不能正常通 信。二是市局间数据交换集中在省厅所在PE上,增加了PE的压力。 由于目前各部门纷纷采用数据大集中的数据交换模式,市局间的数据交换比较少,因此 比较适合采用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