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氟阳离子聚合物的合成及膜结构与性能研究
高性能含氟聚合物研究应用进展
别 用 于生 产耐低 温 的氟 醚橡 胶 。 含 氟单 体 主要 是 采 用 自由基 聚合 得 到 含 氟 聚 合 物 。近年 来在 可控 自由基 聚 合 和 阳离 子 聚合 方 面 取 得 一些 进 展 。 由于全 氟 聚 合 物 的 高结 晶态 或 高 的熔
融黏度 , 而导致 成 形加 工 上 的 困难 , 因而 限制 了更 广
n a t e d p o l y me r s . Ke y wo r d s Fl uo r i n a t e d p o l y me r s,Ap p l i c a t i o n,Ad v a n c e
0 引 言
膜 等领 域发 展 出一些 新 型 的单体 。如 : S o l v a y研 制 出 全 氟 烯 醚 单 体 MO V E (C F O C F 2 OC F =C F 2) ,
高性 能 含 氟 聚合 物 研 究 应 用 进 展
卿凤 翎
( 中国科 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 所 , 上海 2 0 0 0 3 2 )
文 摘 简要 论 述含 氟聚合物 合 成 方 法、 耐低 温 氟醚 橡 胶 、 含 氟特 种 油和 环 境友 好 含 氟聚 合 物 的近 期进 展, 同时介 绍 了我 国舍 氟聚合 物 的研 究和 生产现 状 , 并 对我 国含 氟聚 合物 的发展 提 出一些 建议 。 关键 词 含 氟聚合 物 , 应用, 进 展
Re c e n t Ad v a n c e s o f F l u o r i n a t e d Po l y me r s
Q i n g F e n g l i n g
( S h a n g h a i I n s t i t u t e o f O r g a n i c C h e m i s t r y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y o f S c i e n c e s ,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3 2 )
含氟聚合物的合成进展
含氟聚合物的合成进展王海蓉,张明祖,倪沛红*(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江苏省先进功能高分子材料设计及应用重点实验室,苏州 215123)摘要:含氟聚合物由于其优异的化学和物理性能以及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受到关注。
根据聚合反应单体结构不同,可以通过不同方法合成各种结构的含氟聚合物。
这些聚合方法主要是可控/ 活性 聚合,例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 RP)、原子转移自由基-乙烯基自缩合聚合(AT R-SCVP)、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 AF T)、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N M P)、活性阳离子聚合、活性阴离子聚合、氧阴离子聚合。
此外,常规自由基聚合及乳液聚合方法也受到青睐。
本文对近年来文献报道的不同含氟聚合物结构及其相关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含氟聚合物;可控/ 活性 聚合;常规自由基聚合;乳液聚合引言氟原子的电负性(3 98)在所有元素中最高,它具有除氢原子以外最小的范德华半径(0 132nm)和较高的C-F键能(540kJ/mo l)。
含氟聚合物由于具有独特的性质:既疏水又疏油的双疏性、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高、折射率和低介电常数低、摩擦系数和表面能低、良好的抗氧化性和耐侯性以及一定的生物相容性等[1~5],因而在航空、微电子工程、化学和汽车行业、光学、纺织工业以及生物医用材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6~11]。
Kr afft课题组对含氟聚合物,尤其是两亲性含氟聚合物的性能及其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11~15]。
通常,根据参加聚合反应的单体及其活性中心的不同,可以分为自由基聚合、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配位聚合等。
由于含氟单体数目和种类的多样性,文献报道的含氟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可以根据不同单体的结构采用不同的聚合机理。
1 可控/ 活性 聚合制备含氟聚合物可控/ 活性 自由基聚合反应是近年来高分子设计合成应用最广泛的聚合方法。
大多数烯类单体的聚合都可采用这类聚合方法。
可控/ 活性 聚合主要有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16,17]、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NM P)[18]、可逆加成 断裂链转移聚合(RA FT)[19]以及活性离子聚合等。
全氟磺酸离子膜的结构与应用研究进展
全氟磺酸离子膜的结构与应用研究进展全氟磺酸离子膜(PFSA)是一种具有高离子导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的聚合物膜。
它由聚四氟乙烯(PTFE)经过多步反应制备而成,具有高度致密的结构和极小的孔隙度,能够有效阻隔气体和液体的渗透。
在过去几十年中,PFSA膜在能源领域、电化学领域和环境领域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PFSA膜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研究热点。
PFSA膜作为质子交换膜(PEM)在燃料电池中充当质子传输通道,具有高质子传输速率、较低的质子传输损失和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通过控制PFSA膜的结构和成分,研究人员能够提高燃料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提高能源转换效率。
其次,PFSA膜还可以用作电解水制氢的阳离子交换膜。
在电解水制氢过程中,PFSA膜能够有效地将阳离子(如H+)传递到阴极,从而提高氢气的产率。
此外,PFSA膜还可以用作电解池中的离子传输介质,提高电解池的效率和稳定性。
此外,PFSA膜还广泛应用于电解质用于锂离子电池中。
PFSA膜具有良好的离子导电性能和嵌锂/脱锂能力,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中的电解质,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
此外,PFSA膜还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可以耐受较为严苛的环境条件。
除了在能源领域的应用,PFSA膜还可以用于气体分离和水处理等环境领域。
由于PFSA膜具有良好的渗透选择性和化学稳定性,能够有效地将特定的气体分离出来。
此外,PFSA膜还可以用于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去污性能。
目前,PFSA膜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提高离子传输速率、减小离子传输损失和提高化学稳定性等方面。
研究人员通过改变PFSA膜的结构和成分,合成更为优良的PFSA膜。
此外,研究人员还通过改变PFSA膜的表面形貌和表面性质,改善PFSA膜的分离和吸附性能。
综上所述,全氟磺酸离子膜(PFSA)具有优异的离子导电性能、化学稳定性和分离性能,广泛应用于能源领域、电化学领域和环境领域等方面。
随着对PFSA膜的研究不断深入,相信它将在更多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电解用全氟离子交换膜-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电解用全氟离子交换膜-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全氟离子交换膜是一种具有高度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的薄膜材料,广泛应用于电解领域。
它由全氟化合物制成,具有优异的离子选择性和传质性能。
全氟离子交换膜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性、耐腐蚀性和电导性能,能够在极端的环境条件下稳定运行。
电解是一种通过电解质的溶解来转化化学能为电能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全氟离子交换膜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能够在不同的溶液之间起到隔离的作用,防止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相互转移。
同时,全氟离子交换膜具有较高的离子传递效率和较低的内阻,使得电解过程更加高效和稳定。
全氟离子交换膜在电解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它被用于电解池中的阴极和阳极隔离,用于电解溶液的离子选择性传输,以及用于制备纯净的化学品等。
在电池和燃料电池领域,全氟离子交换膜可以作为离子传输介质,提高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
此外,在水处理、药物合成和化学工艺等领域,全氟离子交换膜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电解技术在现代化工和能源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全氟离子交换膜则是电解技术的核心材料之一。
它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电解技术的提升和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全氟离子交换膜在电解领域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因此,深入研究全氟离子交换膜的性能和制备方法,对于推动电解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全氟离子交换膜作为电解领域的一种重要材料,具有独特的化学稳定性和离子传递性能。
它在电解领域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创新,为电解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全氟离子交换膜的前景将更加广阔,有望在能源、化工等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对本文要讨论的主题进行概述,介绍电解用全氟离子交换膜的基本情况,并阐明文章的研究目的。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全氟离子交换膜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其在电解中的应用领域和优势。
在2.1节中,将详细介绍全氟离子交换膜的定义,包括其由全氟化合物制成、离子交换功能以及膜的结构和性能。
全氟磺酸--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全氟磺酸--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应用基础研究1. 引言1.1 概述本篇文章旨在研究全氟磺酸-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基础。
全氟磺酸作为一种高性能离子液体,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而聚四氟乙烯作为一种极具化学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的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研究旨在探索将这两种材料结合起来,制备出更加优异性能的中空纤维复合膜。
1.2 文章结构本篇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实验方法、结果与分析以及结论与展望五个部分。
1.3 目的通过对全氟磺酸-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复合膜制备过程的深入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揭示其内在机理,并评估该复合膜在不同应用领域的潜力。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不同实验方法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展望。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理论和实践指导,以推动全氟磺酸-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复合膜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正文本研究旨在探索全氟磺酸--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基础。
针对该主题,我们将文章正文部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2.1 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的制备方法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制备的原理和方法。
首先,我们会简要介绍聚四氟乙烯材料的特性及其在膜技术领域的应用。
然后,我们会详细介绍中空纤维技术,包括相内非溶剂法、吸附法、相扩散法等常用的中空纤维制备方法,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2.2 全氟磺酸对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性能的影响这一部分将重点探讨全氟磺酸添加剂对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性能的影响。
我们会阐述不同添加剂含量对膜孔径、渗透性能以及化学稳定性的影响,并进行相关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此外,我们还将讨论全氟磺酸对膜表面亲水性的改善作用以及其对阻垢效果的影响。
2.3 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复合膜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复合膜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潜力。
具体包括该复合膜在反渗透、超滤、微滤等水处理过程中的性能及应用前景。
全氟磺酸离子交换重铸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第 8卷 第 4期 20 0 2年 1 月 1
电 化 学
EL EC F R0CHEM I RY Sr
V 0 . No. 18 4
No v.2 0 0 2
文 章编 号 :0 63 7 ( 0 2 0 .4 30 1 0 .4 1 2 0 ) 40 3 .6
格 昂 贵 、 解 性 能 和 高 温 ( 0℃ ) 作 特 性 差 【 - 5而 需 要 进 行 有 效 回 收 和 改 性 . 液 制 备 和 降 >8 工 1 1] 1 溶 重 铸 (eat g 技 术 作 为全 氟 磺 酸 离 子 交 换 膜 回 收 和 改 性 的 基 本 手 段 , 不 仅 可 以 改 变 原 有 rcsi ) n 它 薄膜的结构 , 同时 也 可 能 影 响 重 铸 薄 膜 的性 能 . 鉴 于 此 , 文 就 全 氟 磺 酸 离 子 变 换 重 铸 膜 的 有 本
5 ℃ 真 空 干 燥 2 后 0 4h
F Ⅵ1 5 与 Nain 1 膜 之 Ⅵ 10 f l2 o
显微 红外光谱 测试 结 果如 图 2 所 示, 图可 见 : Y 15 从 F M 1 0与
全 氟 磺 酸 离 子 交 换 膜 因其 良好 的离 子 可 透 过 性 、 学 性 能 、 热 性 能 以 及 化 学 稳 定 性 能 , 力 耐 在 未 来 洁 净 能 源 如 质 子 交 换 膜 燃 料 电 池 ( EMF 中获 得 了 广 泛 的 应 用 【- 0, 时 也 因 其 价 P C) 1 1] 同
收稿 日期 :0 20 —8 修 订 日期 :0 20 —2 2 0 —20 , 2 0 .40
* 通 讯 联 系 人 ,Te:(6 1 )7 0 6 1 E ma :l 13 13 cm l 8 —0 8 3 2 8 , — i fi 6 @ 6 .o ll u
氟表面活性剂和氟聚合物(Ⅰ)——性能、合成(生产)及应用概述
氟表面活性剂和氟聚合物(Ⅰ)——性能、合成(生产)及应用概述肖进新;邢航【摘要】介绍了氟表面活性剂和含氟聚合物的基本概念、类型与结构、重要物理化学性质、重要的工业生产方法以及在工业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简单介绍了它们目前遇到的环境安全问题及对策.【期刊名称】《日用化学工业》【年(卷),期】2016(046)001【总页数】8页(P13-20)【关键词】氟表面活性剂;含氟聚合物;C8氟表面活性剂;PFO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作者】肖进新;邢航【作者单位】北京氟乐邦表面活性剂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96;陇东学院-氟乐邦表面活性剂工程技术中心,甘肃庆阳745000;北京氟乐邦表面活性剂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96;陇东学院-氟乐邦表面活性剂工程技术中心,甘肃庆阳74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23.4表面活性剂是一类两亲性分子,由2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亲油(疏水)基团,最常见的是8个碳以上的烷基或烷基苯基;另一部分是亲水(疏油)基团,一般为离子或极性基团。
如十二烷基硫酸钠(C12H25SO4Na,简写为SDS)即为最常见的表面活性剂之一。
普通表面活性剂的疏水基团基本上是碳氢链,如前述的SDS,一般称为碳氢表面活性剂。
将普通表面活性剂分子中碳氢链上的氢原子全部或部分用氟原子取代,就称为氟表面活性剂[1-3]。
同样地,有机高分子主链或侧链中与碳原子直接共价键相连的氢原子用氟原子全部或部分取代的高分子聚合物,就称为含氟聚合物[4]。
氟表面活性剂是一种重要的特种表面活性剂,具有其他表面活性剂无法比拟的特殊性能,在目前所有表面活性剂中表面活性最高,因此也有人把它称为“超级表面活性剂”(super surfactant)[5]。
若将普通表面活性剂比作“工业味精”,氟表面活性剂就可称为“工业味精之王”。
本文概述氟表面活性剂和含氟聚合物的性能、合成(生产)及应用。
氟表面活性剂也叫氟碳表面活性剂、碳氟表面活性剂、含氟表面活性剂等,其英文名称主要有fluorinated surfactant,fluorocarbon surfactant,fluorosurfactant,polyfluorinated surfactant,F-surfactant等。
无定型含氟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气体分离膜领域的研究进展
2018 年第 2 期
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殗
专论与综述
有机氟工业 Organo - Fluorine Industry
·21·
檱殗
檱檱檱檱檱檱檱檱殗
无定型含氟聚合物的制备及其 在气体分离膜领域的研究进展
王汉利 单体美 王 磊
( 东岳集团山东华夏神舟新材料有限公司,含氟功能膜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 淄博 255000)
被 F 原子部分或全部替代,最早由美国杜邦公司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开发成功,是含氟聚合物的一 个最新品种。目前,无定型含氟聚合物产品的数量 还是相对有限的,主要局限于商业可获得的无定型 全氟聚 合 物,其 供 应 商 主 要 有 杜 邦、旭 硝 子 和 苏 威[11]。在含氟聚合物中,可以通过引入含侧链基团 的单体( 如六氟丙烯或全氟丁烯基醚) 来降低含氟 聚合物的结晶度,这些单体可以打破聚合物序列的 规律性,增加分子间距离。而通过引入体积庞大的 环状单体单元( 如二氧环戊烯) 更容易完全抑制聚 合物结晶,增加含氟聚合物的自由体积及玻璃化转 变温度 ( Tg ) 。 [12] 依 据 此 思 路,20 世 纪 80 年 代 末 期,一类新的无定型玻璃态全氟聚合物 Teflon AF ( 杜邦) 、CytopTM ( 旭硝子) 和 Hyflon AD( 苏威) 被 成功研发并实现商业化。这 3 种聚合物的化学结构 如图 1 所示,聚合物结构中的环状基团可以有效地 阻碍链的堆积,因而可防止结晶的形成,最终形成玻 璃化转变温度( Tg ) 可调的完全无定型聚合物[13]。
2 无定型含氟聚合物的制备
如前面所述,制备无定型含氟聚合物的关键就 是防止聚合物链的堆积、抑制结晶,依据此思路,无 定型含氟聚合物的制备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 含氟单体的合成———如合成体积较大的环状结构单 体; 另一个是聚合物的制备———引入体积庞大的环 状单体单元,可通过共聚和开环聚合反应实现。以下 重点介绍商业无定型全氟聚合物 Teflon 、Hyflon 和 CytopTM单体的合成及无定型含氟聚合物的制备。 2. 1 Teflon 、Hyflon 和 CytopTM单体的合成
全氟聚醚分子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全氟聚醚分子结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全氟聚醚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化学物质,其分子中的所有氢原子都被氟原子取代。
全氟聚醚由于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电绝缘性和抗溶剂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科研领域。
全氟聚醚的分子结构中含有一系列氟原子和醚键,这种特殊结构赋予了全氟聚醚许多独特的性质。
首先,由于全氟聚醚分子中氢原子被氟原子所取代,使得分子具有极强的惰性。
这种惰性使得全氟聚醚在常温下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不易被化学物质侵蚀,同时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其次,全氟聚醚的分子中的醚键(C-O-C)使其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
醚键在高温下不容易断裂,因此全氟聚醚常常可以在较高温度下使用,不易发生热分解和失效。
这使得全氟聚醚在高温环境下的运用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例如用作高温润滑剂和高温介质等。
此外,全氟聚醚还具有出色的电绝缘性和抗溶剂性。
由于其分子中的氟原子具有较高的电负性,全氟聚醚能够有效隔离电流,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领域。
同时,全氟聚醚也具有优良的抗溶剂性能,不易与常见有机溶剂发生反应和溶解,使其可以在潮湿或化学环境中长期稳定使用。
总之,全氟聚醚以其特有的分子结构和卓越的性能,在工业和科研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理设计合成方法,可以获得具有不同链长、分子量和结构的全氟聚醚,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氟聚醚在电子、化工、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对全氟聚醚分子结构的介绍。
首先,在引言部分中将概述全氟聚醚的重要性和研究背景,以及本文的目的。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全氟聚醚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其在化学结构上的特殊性质。
随后,将介绍全氟聚醚的合成方法,包括传统合成和新型合成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
在接下来的部分,将重点讨论全氟聚醚的分子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分子链的长度、聚合度以及取代基对其性质的影响。
全氟磺酸离子膜的结构与应用研究进展
近 30 多年来 ,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 (perfluoro2 相对较短 , 见图 1 ( 2) .- exchanged membrane , PFSIEM) 一直 子 结 构 和微观模型 , 其次综述 PFSIEM 在氯碱电
是国内外研究人员的热点课题之一. PFSIEM 是以 解 、燃料电池 、渗透汽化 、气体分离及光催化等领域
2 PFSIEM 在氯碱电解中的应用
离子膜法制碱是 PFSIEM 应用最早 ,是工业化 技术最成熟的领域. 目前能够生产氯碱电解用的离 子膜 有 美 国 杜 邦 ( Dupont ) 的 N900 - TX 系 列 及 N2000 - TX 系列 、日本旭化成 (ASAHI) 的 F4000 系 列和日本旭硝子 (ASA HI Glass) 的 F800 系列[2 ,8 ,9 ] . 离子膜法制碱与传统的石棉隔膜法和水银法相比具 有以下优点[10 ] :总能耗低 ,不用水银 、石棉等易污染 环境的物质 ,可以同水银法一样制得高纯烧碱 ,操作 运转方便 ,投资比隔膜法要小. PFSIEM 电解制碱基 本原理如图 6 所示 , PFSIEM (一般为全氟磺酸与全 氟羧酸离子复合膜) 把阴极槽和阳极槽两室分开避 免阴阳极产物混和 ,二次精制饱和食盐水泵入阳极 槽 ,氯 离 子 在 阳 极 氧 化 生 成 氯 气 ( Cl2 ) , 钠 离 子 (Na + ) 在电势作用下由阳极室通过离子膜 ,同时有 部分水分子随钠离子由阳极通过离子膜到阴极槽 (一般每个钠离子携带 3~5 个水分子) . 水泵入阴极 室电解产生氢气 ( H2) 和氢氧根离子 (OH - ) ,氢氧根 离子 (OH - ) 由于离子膜的排斥作用而不能通过 ,这 样便能在阴极产生高纯的氢氧化钠 ( NaOH) 溶液 , 氯碱浓度由阴极加入的水量来控制. 目前 ,氯碱电解 用的离子膜都是由聚四氟乙烯纤维加强全氟磺酸和 全氟羧酸复合膜 ,并且在膜的两个表面附有亲水性 涂层 ,其横截面如图 7 所示[9 ,11 ] . 磺酸层具有较高的 EW (equivalent weight) 值和含水率 ,电导性能好 ,保
有机氟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及其在涂料中的运用
有机氟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随着科学及人类生活的进步和改善,涂料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高温、腐蚀性强、污染度高等劣环境中,因而人们对涂料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氟系涂覆材料由于其优异的耐侯性、耐腐蚀性、耐热性、耐化学品性、防污性、斥水斥油性及低摩擦性等优良特性,而成为化工设各、海上平台、大型船舶防护等极端恶劣环境中使用的最高技术涂料。
特别是近年未,出现了可保持光泽10 年以上的交联型氟树脂涂料,使氟涂料正在建筑、重防腐、汽车涂装等领域取得惊人的发展,并由此引发了涂料市场的巨大变革,开始实现超长耐候性(可达30 年) 及大型被涂物的免维修等目标。
1 氟材料的结构特点氟涂料的优异性能,从分子结构而言,一般聚烯烃分子的碳链呈锯齿形,如将氢原子换成氟原子,由于氟原子电负性大,原子半径小,C —F 键短,键能高达500KJ / mol ,而且由于相邻氟原子的相互排斥,使氟原子不在同一平面内,主链中 C —C —C 键角由112°变为107°,沿碳链作螺旋分布,故碳链四周被一系列性质稳定的氟原子所包围。
由于是对称分布,整个分子呈非极性;又因氟原子极化率低,碳氟化合物的介电常数和损耗因子均很小,所以其聚合物是高度绝缘的,在化学上突出的表现是高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
另外,通常太阳能中对有机物起破坏作用的是可见光2紫外光部分,即波长为700~200nm 之间的光子,而全氟有机化合物的共价键能达544KJ / mol ,接近220nm 光子所具有的能量。
由于太阳光中能量大于220nm 的光子所占比重极微,所以氟系涂料耐候性极好。
全氟碳链中,两个氟原子的范德华半径之和为0. 27nm ,基本上将C —C —C 键包围填充。
这种几乎无空隙的空间屏障使任何原子或基团都不能进入而破坏C —C 键。
因此,其耐化学性极好。
2 含氟树脂涂料的发展过程及主要品种氟树脂的历史始于1938 年,美国的Plunket 博士发现四氟乙烯室温下聚合生成白色粉末。
PVDFPMMA和PVDFPMMATiO2共混体系结构与性能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PVDF/PMMA和PVDF/PMMA/TiO<,2>共混体系结构与性能研究姓名:李卫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材料学指导教师:张永明20090101PVDF/PMMA和 PVDF/PMMA/TiO2共混体系结构与性能研究摘要聚偏氟乙烯 ( PVDF作为一种氟碳热塑性塑料具有优异的耐候性, 抗污染性和化学稳定性, 被广泛用于涂料和户外保护膜。
但 PVDF 价格昂贵,加工困难,不易得到表面光滑、均匀的薄膜,因此常用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共混的方法对其改性。
本文制备了聚偏氟乙烯 PVDF/PMMA和 PVDF/PMMA/TiO2膜,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
本文将 PVDF 和 PMMA 共混, 采用熔融挤出吹塑法成型工艺制备了不同质量比例的 PVDF/PMMA透明膜。
通过对其结构和性能的研究表明: PMMA 的加入能够大大改善 PVDF 的微观结构,不但使结晶度降低,而且红外分析(IR和广角 X 射线衍射 (WXRD证实, 其中部分α晶型能明显地转变成β晶型; TGA 研究表明,共混体系的稳定性比纯粹的 PMMA 稳定性提高,但 PVDF 的热稳定性只有很少降低;流变性能研究显示, PMMA 含量在很宽的范围内体系扭矩变化不大, 为选择加工条件提供了依据;力学性能测试显示出共混膜很好的力学性能。
进一步在 PVDF/PMMA质量比为 70:30的体系上,添加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钛(TiO 2得到一系列不透明的 PVDF/PMMA/TiO2复合膜。
利用 DSC 、 TG 、ATR 、 XRD 、 Py-GC/MS等手段研究了复合膜的结构、形态、力学性能、加工性能、表面性能和透水性。
研究发现:PVDF/PMMA/TiO2共混体系中, TiO 2可以很好的分散在 PVDF/PMMA中;少量 TiO 2的加入可以提高其力学性能,改善其加工性能; TiO 2对 PVDF 的分解起了催第 I 页化作用,但 PVDF/PMMA/TiO2复合膜仍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全氟磺酸膜结构范文
全氟磺酸膜结构范文全氟磺酸膜是由全氟磺酸聚合物制成的,该聚合物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它的聚合单体包含全氟烯丙基磺酸。
全氟烯丙基磺酸是一种含有全氟烷基的磺酸物质,它的化学结构中的所有氢原子都被氟原子取代。
这种化学结构赋予了全氟磺酸膜许多独特的特性。
全氟磺酸膜通常具有薄膜结构,它的厚度一般在几十微米到几百微米之间。
这种薄膜结构可以使全氟磺酸膜具有较高的离子传导性能。
全氟磺酸膜的聚合单体中的磺酸基团可以形成质子或氢氟根离子,通过这些离子的传导来实现膜的离子传导功能。
同时,厚度较薄的薄膜结构可以减小膜的阻抗,提高离子传导效率。
全氟磺酸膜的分子结构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
全氟烷基的存在使得全氟磺酸膜对高温、强酸和强碱等化学试剂具有很强的抵抗能力。
这种化学稳定性使得全氟磺酸膜可以应用于各种恶劣环境下,如高温和腐蚀性气体和液体环境中。
此外,全氟磺酸膜的分子结构还赋予了它很高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因此可以在高压力和高速环境下工作。
全氟磺酸膜的性能还与其制备方法有关。
目前,常见的制备方法有物理压缩和化学合成两种。
物理压缩方法是将全氟磺酸聚合物分散在溶剂中,然后通过压力或电场等外力作用将聚合物分子紧密排列,形成薄膜结构。
化学合成方法则是通过化学反应将聚合物分子合成成膜。
无论是哪种制备方法,都需要考虑膜的离子传导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之间的平衡。
总之,全氟磺酸膜是一种具有高性能的离子交换膜,由全氟磺酸聚合物制成。
它的分子结构包含全氟烷基,使得它具有高化学稳定性和高热稳定性。
膜的结构一般为薄膜结构,具有较高的离子传导性能。
全氟磺酸膜的性能与制备方法密切相关,需要平衡离子传导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
全氟磺酸膜在能源领域、环境保护和化学工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指导教师:刘燕刚;张永明20050101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摘 要本文使用四氟乙烯合成了一系列交换容量不同全氟磺酸树脂采用溶液浇铸的方法制得了单层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和双IEC值膜层的全氟磺酸溶合膜PSAIMµç»¯Ñ§ÐÔÄÜÒÔ¼°»¯Ñ§Îȶ¨ÐÔTGA测试结果表明PSAIM膜中存在微观相分离,该膜具有三个热转变温度离子簇区和结晶区不同的成膜温度和溶剂对离子膜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使用溶剂参数较大的溶剂得到的膜的强度高提高成膜温度有利于制成高强度膜侧链的密度增大结晶的完善程度降低而且离子簇的衍射强度升高与之相对应溶胀度和膜电导率增大SEM研究表明溶合膜不存在明显的物理界面过渡层首次用溶合的方法制备出双层离子交换膜结果表明两种IEC值相差较大的膜相互溶合时溶胀度性能介于两种单层膜之间含水率而选择透过度比单层膜都小这是因为溶合产生新的过渡层影响了结晶和离子簇的形成全氟磺酸树脂溶合膜性能PREPARATION AND STUDY OF PERFLUOROSULFONICACID ION EXCHANGE MEMBRANE (PSAIM)ABSTTRACTA series of Perfluorosulfonated resin of different IEC was synthesized in lab via copolymerization of tetrafluoroethylene, perfluorosulfonated and perfluoro [2-(2-fluorosulfonylethoxy) propyl vinyl ether]. After that, kinds of perfluorosulfonic acid solution were made with different solvent. Then single-layer perfluosulfonic acid ionic membranes (PSAIM) and layer-cast membranes were made through solution-cast method.PSAIMs show excellent mechanical, electrochemical and chemical-resistant properties, which are comparable to that of Nafion® NR-112. Analysis of TGA shows the membrane has excellent thermo-stability, i.e. the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ups to ~400ºC. The DSC plot shows three transition temperatures that are respond to the amorphous region, ionic clusters and the crystallization phase respectively. Temperature and solvent have good influence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mbranes. The higher temperature and the solvent with larger solubility parameter result in the better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mbranes.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EC, the density of the pedants of the molecules increases. Then the degree of the crystallinity in the PSAIMdecreases and the perfection of the crystal becomes low. Simultaneously, the proportion of the amorphous region becomes high, and the intensity of the reflection of XRD increases. Consequently, the water content, linear expansion and conductivities of single-layer membranes increase, and permselectivity and stress strength decrease.The result of SEM shows that thermopressed bi-layer PSAIM has obvious physical interface. But bi-layer-cast PSAIM (B-PSAIM) has no such interfac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two layers combine at the molecular level.The B-PSAIM has new features that the single-layer PSAIM has not. When the combined membrane is made from two membranes with greatly different IEC, many properties such as water content, linear expansion, permselectivity, and stress strength are more influenced by the layer with higher IEC. When the two layers have the similar IEC, the water content, the linear expansion and the conductivity of the combined membrane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single ones, but the permselectivity is lower. It is because that the combination changed the even structure of the main part of the PSAIM and greatly influenced the formation of the crystal and the clusters.KEY WORDS:perfluorosulfonated resin, ionic exchange membrane, layer-cast membrane, preparation, propertyⅢ#口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水^ⅫiJ“月:M‘1女∞{&*女,M¥^&*㈨∞指HFⅫ女m行"RI”*H褂∞m*。
燃料电池用阴离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
燃料电池用阴离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刘训道;王丽;李虹;张永明【摘要】综述了国内外燃料电池用阴离子交换膜的研究现状和性能水平.结合阴离子聚合物膜燃料电池(AEMFCs)在实际应用中所遇到的关键问题,讨论了各种材料结构对膜性能的影响和阴离子交换膜的发展方向.【期刊名称】《有机氟工业》【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9页(P33-41)【关键词】燃料电池;阴离子交换膜;结构;性能【作者】刘训道;王丽;李虹;张永明【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40;山东东岳集团,山东淄博256401;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40【正文语种】中文0 前言阴离子聚合物膜燃料电池(AEMFCs)是采用阴离子交换膜作为固体电解质的能量转换装置。
阴离子交换膜(AEMs)作为AEMFCs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阻隔离子膜两侧的燃料和氧化剂,另一方面还要起到支撑催化剂的功能[1-3]。
相比质子聚合物膜燃料电池(PEMFCs),AEMFCs最大的优势是在碱性条件下氧气和燃料的电极反应变快,从而使得一些非铂催化剂可以应用在膜电极中,大幅度降低燃料电池成本,另外能量转化过程中的水管理方式更为简便(水在阳极产生,阴极消耗),燃料(尤其是甲醇)渗透率低。
但目前相比于全氟磺酸类质子交换膜,AEMs的离子电导率较低,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较差,其性能还无法满足燃料电池应用过程中对离子膜的要求[4-6]。
近二三十年内商用Nafion®膜在 PEMFC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而AEMs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怎样提高其化学稳定性以及离子电导率仍然是当前离子膜研究领域急需解决的难题。
依据AEMs聚合物骨架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3大类:碳氢类、部分含氟类和全氟类AEMs。
本文主要介绍面向燃料电池应用的3类AEMs的研究进展以及它们的化学结构、基本性能和一般应用。
全氟磺酰树脂应用研究
全氟磺酰树脂应用研究毛向荣【摘要】全氟磺酰树脂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化学和电化学稳定性.文中详述了影响全氟磺酸树脂质子交换膜性能的主要因素、制备工艺及其替代物质,同时阐述了作为催化剂在有机合成、药物合成方面的应用.最后探讨了全氟磺酰树脂在各领域的综合应用,以提高回收利用率,降低成本.【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3(041)004【总页数】3页(P29-31)【关键词】全氟磺酰树脂;全氟磺酸膜;质子交换膜;固体超强酸【作者】毛向荣【作者单位】上海腕前化工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上海200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4.820世纪70年到杜邦公司推出了全氟磺酰树脂以来,其作为燃料电池隔膜、氯碱工业电解食盐的隔膜、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等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时作为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应用于有机合成、药物合成中。
1 全氟磺酰的结构与应用全氟磺酰树脂,由四氟乙烯 (TFE)与全氟磺酰烯醚单体(PSVE)共聚而成,各公司为了避免知识产权纠纷,开发各自独特的PSVE单体,其分子结构如图1。
图1 全氟磺酰树脂分子结构图Fig.1 Chemical structure of PEMFC全氟磺酰树脂是一种离聚体,分子有三部分组成:①与聚四氟乙烯相似的氟碳链骨架;②连接骨架与端基的侧链-OCF2-CF-O-CF2-CF2-;③磺酸基团。
全氟磺酰树脂中的氟碳主链形成憎水主体,为质子交换膜提供机械和化学稳定性。
同时磺酸基团形成的亲水离子簇,不仅为电化学反应提供质子通道,而且离子簇内部的基团和离子之间存在强的相互作用,因此离子簇对分子主链存在束缚作用,对树脂起到物理交联和增强作用[1]。
全氟磺酰树脂特殊的分子结构,使其拥有优异的性能,目前已在燃料电池和催化剂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2 燃料电池2.1 质子交换膜图2 燃料电池示意图Fig.2 PEFC schemati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PEMFC)是一种高效、无污染、低噪声、低维护成本的能量转换装置(图2)。
阳离子含氟核壳苯丙乳液聚合的制备和表征
mi r t g t h l ars ra e W ae o t c n l, h mia e i a c e ta d T g a i o t e f m. i u f c . t rc n a t ge c e c r ss n e t s n GA s d h w a e n i a l t t y s o t t u h t h
0 e c r-s elsr c u e p ril s ft e h l tu t r a tce .XPS su y f rh r idiae h tt e fu rn r u a e a tn e c f h o t d u t e n c t st a h o ie g o psh v e d n y o l
第2 卷第4 5 期
2 1 年 8 月 01
高 校
化
学
工
程
学 报
NO. 、0.5 4 ,1 2 Au 2 1 g. 01
J ura fCh mia gn eigof ie eUnv rie o n l e cl o En ie rn n s iest s Ch i
XU il n , W E Xi -a g, P - i ZHE Gu -o g N u fn IPiHu , NG -e g CHENG in Da fn , Ja g, YANG u -1 Zh o 1 "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氟阳离子聚合物的合成及膜结构与性能研究刘训道;陈晓红;王丽;李虹;张永明【摘要】高碱稳定性、高离子电导率的阴离子交换膜的设计与制备是近年来燃料电池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从分子设计出发,以在聚合物主链上引入稳定性优异的氟原子为基础,在侧基上进行功能性基团的嫁接,合成了吗啉、直链季铵、咪唑型的全氟阳离子聚合物,并将这些聚合物制成相应的阴离子交换膜.结果显示,所得3种阴离子交换膜在80℃水中的离子电导率为60.4~80.6 mS/cm.其中,直链季铵型阴离子交换膜在80℃下的电导率达到80.6 mS/cm.此外,在80℃,8 mol/L KOH水溶液中浸泡10 d后,离子膜的IEC和电导率分别保留了92.7%和93.2%,表现出优异的耐碱性能.【期刊名称】《膜科学与技术》【年(卷),期】2018(038)006【总页数】8页(P14-21)【关键词】全氟阳离子聚合物;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作者】刘训道;陈晓红;王丽;李虹;张永明【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40;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济南250022;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40;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淄博256401;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32.7阳离子聚合物是一类能够传导、交换阴离子基团的高分子功能材料,主要用途之一是制备阴离子交换膜(AEMs),用于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AEMFCs)和化工高效分离领域.AEMFCs是采用AEMs作为固体电解质的能量转换装置[1].相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AEMFCs最大的优势是在碱性条件下氧气和燃料的电极反应变快,从而使得一些非铂催化剂可以应用在膜电极中,大幅度降低燃料电池成本[2-3].AEMs作为AEMFCs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阻隔离子膜两侧的燃料和氧化剂;另一方面还要起到支撑催化剂的作用[4].但目前,相比于全氟磺酸类质子交换膜,AEMs的离子电导率较低,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较差,很大程度上制约了AEMFCs的商业化应用.因此,研发高性能AEMs是发展AEMFCs技术的首要任务[5].全氟磺酸离子聚合物(PFSA)的高电导率、优异的化学稳定性、机械性能以及独特的微观分相结构,在PEMFCs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6-7].近年来科研工作者也尝试用PFSA前驱体全氟磺酰氟聚合物(PFSO2F)与三甲胺、1,4 - 二甲基哌嗪、吡啶等反应,然后再与KOH阴离子交换来合成全氟聚合物基的AEMs[8-11].由于PFSO2F溶解性能差,反应程度难以控制,未反应的—SO2F基团会水解形成—SO3-,经KOH处理后会形成—SO3-K+,从而导致其电导率下降[12-13].另外,所得离子膜化学结构中季铵基团与砜基团(OSO)直接相连,—SO2—N+R3基团在碱作用下会发生降解,最终生成全氟磺酸质子膜,失去传导OH- 的能力,基于以上原因,不可溶的PFSO2F聚合物前驱体并不适合用来制备稳定性的AEMs[14-15].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分子设计出发,首先选用小分子氨与PFSO2F发生界面化学反应,将难溶的PFSO2F完全转化为溶解性能优异的全氟磺酰胺聚合物(PFSO2NH2),其在碱性条件下非常稳定.然后利用聚合物中—NH2与环氧基团间的反应,在全氟聚合物侧链上引入了一系列阳离子基团,得到了全氟的阳离子聚合物,并制备成不同结构的AEMs,包括吗啉型、直链季铵型、咪唑型AEMs,对系列AEMs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1 实验部分1.1 实验材料及仪器PFSO2F(909 g/mol),山东东岳神舟新材料有限公司;N, N - 二甲基甲酰胺(DMF,无水超干溶剂)、异丙醇、乙醇,百灵威试剂公司;二甲基亚砜(DMSO)、环氧氯丙烷(ECH)、乙腈、N - 甲基吗啉(NML)、氯化缩水甘油三甲胺(GCI)、1 - 甲基咪唑(MIm),Sigma - aldrich公司;高纯氨气(99.999%),浦江特种气体有限公司;核磁测试氘代溶剂,美国剑桥同位素实验室(CIL);Tokuyama® A201,Tokuyama公司.实验用水均为去离子水.未特别说明的试剂、溶剂均为分析纯,未进行任何处理直接使用.Perkin - Elmer Paragon 1000PC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伯金埃尔默股份有限公司;TAQ50热重分析仪(TGA)(N2氛围,升温速度10 ℃/min,温度范围,50~800 ℃),美国Perkin Elmer公司;MERCURYplus 400型核磁共振波谱仪(DMSO - d6为溶剂,TMS为内标物,室温下测量,质子共振频率为400 MHz),美国Varian, Inc.1.2 季铵中间体的合成通过ECH与NML之间的亲核取代反应来合成吗啉型环氧季铵盐(MGMC)(如图1所示).首先将0.432 mol NML和0.518 mol ECH溶解到12 mL乙氰中,然后加入到250 mL 干燥的三颈瓶中,室温下充分搅拌0.5 h后升温到45 ℃,反应55 h 后停止加热,将得到的大量白色固体抽滤,用无水乙醚充分洗涤3次,将得到的MGMC经过65 ℃真空干燥10 h处理后备用 (产率95%).按照同样的物质量配比利用ECH与MIm来合成环氧咪唑盐(MIMC).图1 MGMC 和MIMC 的合成路线Fig.1 Synthesis of MGMC and MIMC MGMC 的核磁数据:1H NMR (400 MHz, DMSO - d6),δ:2.75~2.95(2H,CH2),3.29~3.35(4H,CH,CH3),3.35~4.20(10H,5×CH2).MIMC 的核磁数据:1H NMR (400 MHz, DMSO - d6),δ: 3.64~3.94 (CH3, N 环), 3.98~4.34 (CH, CH-O,CH2, CH2-O), 4.37~4.58(CH2, CH2-N), 7.35~7.57 (2×CH, N环), 8.68~8.81 (CH, N环).1.3 聚合物的合成及膜制备1.3.1 PFSO2NH2的合成四氟乙烯与乙烯基醚磺酰氟共聚得到PFSO2F(2.0×105 g/mol),然后与过量氨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PFSO2NH2.取10 g PFSO2F 树脂放入盛有90 g无水DMF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过量液氨(50 mmol),室温下充分搅拌,直至树脂完全溶解形成透明溶液,如图2所示.上述PFSO2NH2透明溶液用去离子水沉淀、清洗、过滤,此过程反复多次直至淋洗液pH到中性.最终所得PFSO2NH2在真空烘箱中30 ℃下干燥24 h备用.1.3.2 全氟阳离子聚合物的合成及膜制备将不可溶的PFSO2F通过界面反应获得可溶解的PFSO2NH2,然后将纯化的PFSO2NH2溶解于DMF中,溶液质量分数为10%.PFSO2NH2∶MGMC按照等物质量比(1∶1)接枝聚合物PFSO2NH - MGMC - OH.取1 mmol MGMC加入到1 mmol PFSO2NH2 (质量分数10%) 的DMF溶液中,通氮气,在60 ℃下充分搅拌反应24 h后停止.去离子水中沉淀析出聚合物,反复洗涤3次,60 ℃下真空干燥得到接枝聚合物PFSO2NH - MGMC - Cl.将PFSO2NH - MGMC - Cl溶解于DMF中,配置质量分数5% 的膜液.采用溶液流延的方法,将膜液涂在水平的玻璃板上,50 ℃下24 h缓慢去除大部分溶剂后,缓慢升温至80 ℃ 和160 ℃下分别维持2 h,烘干溶剂,将玻璃置于去离子水中剥离膜.所获得的膜在2 mol/L KOH溶液中浸泡24 h和8 h后,更换一次碱液溶液,最终获得氢氧根型的阴膜PFSO2NH - MGMC - OH,在N2氛围下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膜表面残留碱液,至淋洗液pH为中性.PFSO2NH - MGMC - OH的合成路线如图2所示.按照同样的物质量配比将GCI和MIMC接枝到PFSO2NH2聚合物侧链上得到PFSO2NH - GCI - OH和PFSO2NH - MIMC - OH.图2 PFSO2NH - MGMC - OH、PFSO2NH - GCI - OH和PFSO2NH - MIMC - OH的合成Fig.2 Synthesis of PFSO2NH - MGMC - OH,PFSO2NH - GCI - OH and PFSO2NH - MIMC - OH1.4 聚合物及膜性能表征1.4.1 含水率和线性溶胀率含水率 (WU,%)是样品在溶胀前后的质量变化.将样品浸泡于一定温度下的去离子水中24 h,保证溶胀完全,将样品取出,迅速擦干样品表面的水,记录膜质量(Mw,g).然后将样品在80 ℃下充分烘干,记录样品质量(Md,g),WU由式(1)计算:(1)用线性溶胀率 (LER,%)来表征离子膜在吸水溶胀前后长度变化.将膜裁成2 cm长、1 cm宽的尺寸,浸泡于N2氛围下的去离子水中24 h充分溶胀,将膜取出,快速擦干样品表明的水分,快速记录吸水后湿膜的长度(Lw,cm).然后将膜在100 ℃下真空干燥2 h,记录干膜长度(Ld,cm).LER计算如式(2):(2)1.4.2 离子交换容量离子膜的离子交换容量(IEC,mmol/g)采用标准的酸碱返滴定法进行测定.在N2保护下,将一定质量的样品浸泡于100 mL 0.01 mol/L的 HCl标准溶液中48 h,将离子膜完成离子转化后,用0.01 mol/L的标准NaOH溶液中和HCl溶液,滴定过程中以酌酞作为指示剂,直至溶液pH呈中性,滴定结束,记录所用标准NaOH溶液体积,IEC值可以通过式(3)进行计算:(3)式中,M1,HCl和M2,HCl分别是滴定前后中HCl溶液的物质的量,mmol;mdry(Cl)是样品干燥后的质量,g.1.4.3 膜离子电导率阴离子电导率(ρ,S/cm)用交流阻抗法在Autolab PGSTA302电化学工作站上测定,测定频率范围是 1 Hz~1 MHz,膜和两片铂电极装在一个聚四氟乙烯池上,用螺丝压紧,然后置于去离子水中恒定30 min后,测试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为了避免空气中CO2的影响,测试过程中持续的通入N2保护,温度平衡后开始测试,每个样品重复测试3次.电导率ρ的计算如式(4):(4)式中,l为两电极之间的距离,cm;A为膜截面积,厚度×宽度,cm2;R为样品的阻抗值,Ω.1.4.4 耐碱性能将膜在8.0 mol/L的KOH溶液中80 ℃下浸泡10 d后,取样用去离子水清洗彻底后测量膜的IEC、电导率以及机械性能,整个过程在N2保护下进行.2 结果与讨论2.1 聚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PFSO2F与过量液氨在无水DMF中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PFSO2NH2.通过红外光谱对反应过程进行监控.在PFSO2F[图3(a)]和PFSO2NH2[图3(b)]的红外光谱中,PFSO2F中的—SO2F基团的特征峰出现在1 467、1 823和796 cm-1,与PFSO2F相比,反应后,这些特征峰没有出现,说明—SO2F基团与NH3完全反应,同时在3 304~3 437、1 547和922 cm-1位置出现了—NH2的特征峰,证明反应后生成了—SO2NH2基团.反应后S—F键被S—N键取代,OSO移动到1 388 cm-1处.同时侧链上面的C—O—C(989 cm-1)键没有发生变化[16-18].通过以上光谱测试结果可以证明,亲核取代反应只发生在聚合物侧链上的—SO2F基团与NH3之间,没有其他基团参与反应[19].由于MGMC、GCI、MIMC和PFSO2NH2在DMF中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因此选择 DMF为溶剂,温度控制在60 ℃左右,等物质的量进行反应,反应路线如图2所示.通过红外光谱对反应过程进行监控.通过对比反应前后PFSO2NH2的红外谱图,反应后在PFSO2NH - MGMC - OH[图3(c)]、PFSO2NH - GCI -OH[图3(d)]、PFSO2NH - MIMC - OH[图3(e)]中没有出现—NH2基团以及环氧基团的特征峰(924和764 cm-1),说明环氧基团与—NH2发生了反应.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峰,比如,吗啉环中的季铵基团 (1 470 cm-1)、直链季铵基团(1 478 cm-1)[20-22]、咪唑的骨架伸缩振动峰(1 573和754 cm-1)、侧链上—CH3和—CH2的基团弯曲振动峰(2 873 cm-1)、—OH(3 100~3 500 cm-1)以及S—N键的振动峰(1 388 cm-1).图3 PFSO2F (a)、PFSO2NH2 (b)、PFSO2NH - MGMC - OH (c)、PFSO2NH - GCI - OH(d)和PFSO2NH - MIMC - OH(e)的红外吸收光谱图Fig.3 FTIR spectra of PFSO2F (a), PFSO2NH2 (b),PFSO2NH - MGMC - OH (c),PFSO2NH - GCI - OH (d) and PFSO2NH - MIMC - OH(e)此外,通过1H NMR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如图4所示,位于δ=8.8处的峰位归属于PFSO2NH2的质子峰[图4(a)].在化学位移为3.8处出现了PFSO2NH -MIMC - OH 中咪唑环上甲基3个H的特征峰,δ=7.7和9.2归属于咪唑环上亚甲基的H特征峰,另外侧链脂肪族上的OH、CH和CH2中H的特征峰各自出现在4.2、4.5、5.5、4.3处[图4(b)].在化学位移为3.2处的特征峰归属于—N+(CH3)上的质子,—NH—的位移移动到8.3, OH、CH和CH2中H的特征峰各自出现在5.8、3.7、4.0和3.2处[图4(c)].在4.4~4.5、3.81~4.12、3.31~3.72和3.10~3.30处新出现的特征峰分别归属于PFSO2NH - MGMC - OH侧链上的OH、CH、CH2和CH3脂肪类质子[图4(d)].以上这些结果可以证明,反应后生成了PFSO2NH - MGMC - OH、PFSO2NH - GCI - OH、PFSO2NH - MIMC - OH阳离子聚合物.相比之前报道的采用固 - 液非均相反应制备的AEMs,本合成过程在均相溶液中进行,反应充分并且反应程度可以通过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来进行控制[23-24].图4 PFSO2NH2 (a)、PFSO2NH - MIMC - OH (b)、PFSO2NH - GCI - OH (c)和PFSO2NH - MGMC - OH (d) 的1H NMR谱图Fig.4 1H NMR spectra of PFSO2NH2 (a),PFSO2NH - MIMC - OH (b), PFSO2NH - GCI - OH (c) and PFSO2NH - MGMC - OH (d) in DMSO - d62.2 膜的电导率、含水率和溶胀度AEMs的离子电导率是直接反映OH-传输速度快慢的一个参数,对最终的燃料电池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对不同离子膜的电导率、含水率和溶胀度进行了测试,并与文献中报道的全氟碱膜进行对比,如表1所示.所得3种离子膜表现出类似的IEC,其范围在0.90~0.95 mmol/g内,80 ℃下离子电导率在60.4~80.6mS/cm之间,两者数值相比文献报道均得到大幅提高.通过对比发现,得益于较高的IEC以及含水率,最终所得到的PFSO2NH - GCI - OH在水中的电导率也最高,达到了80.6 mS/cm.而由于吗啉环中的O原子透过吗啉六元环或者化学键吸引了大部分电子,阻碍了季铵基团的解离,使得PFSO2NH - MGMC - OH最终的电导率较低[25].2.3 膜的热稳定性聚合物膜材料的热稳定性能,特别是在高温下功能基团的稳定性将直接决定这种材料能否应用于燃料电池中.图5给出了3种离子膜和以及商业离子膜A201的TGA 热分析谱图,它们是在N2氛围下记录的,温度范围为70~650 ℃.从图中可以看出,A201热稳定性能较差,在50 ℃就发生明显的热降解.相反,3种离子膜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在200 ℃以上才出现降解,完全满足燃料电池中的使用条件.离子膜表现出类似的降解过程,主要分为3个明显的阶段:其一是发生在180~270 ℃左右,主要是聚合物侧链上接枝功能基团的断裂;其二是发生在270~400 ℃左右,侧链上CF基团的降解;其三是发生在400 ℃,主链四氟乙烯骨架的降解[26-27].对比3种离子膜,吗啉型离子膜的热稳定性最差,直链季铵的热稳定性能最好.表1 不同膜在80 ℃下的基本性能(误差5%)Table 1 Properties of various membranes at (80±1) ℃(error is 5%)膜IEC/(mmol·g-1)ρ/(mS·cm-1)WU/%溶胀率/%参考文献PFSO2NHMGMCOH0.9060.414.28.1本研究PFSO2NHGCIOH0.9580.622.512.3本研究PFSO2NHMIMCOH0.9170.318.69.1本研究MNafionTMG0.815015-a[12]NafionDMP+OH--45b~60-[8]a.无数据;b.70 ℃下进行测试.图5 PFSO2NH - MGMC - OH、PFSO2NH - GCI - OH、PFSO2NH - MIMC - OH和A201的TGA谱图Fig.5 TGA patterns of PFSO2NH - MGMC - OH,PFSO2NH - GCI - OH, PFSO2NH - MIMC - OH and A2012.4 膜的化学稳定性AEMs良好的化学和物理稳定性决定了燃料电池的输出功能以及使用寿命.降解处理过程中的膜化学结构通过红外光谱进行监控.如图6所示,3种离子膜在强碱溶液中都没有在1 063 cm-1位置发现—SO3-基团的特征峰,说明离子膜化学结构中没有发生酰氟基团的水解,同时侧链上的CH3、CH2、S—N以及功能基团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进一步证明所得离子膜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侧链上—CF2CF2—全氟链段上的—NH—基团与环氧季铵中间体接枝反应形成功能基团后,引入的CH3、CH2和NH供电子基团可以有效地降低主链CF2CF2基团和侧链上OSO的拉电子效应,从而使得离子膜具有较高的碱稳定性[28-29].图6 PFSO2NH - GCI - OH(a)、PFSO2NH - MIMC - OH(b)和PFSO2NH - MGMC - OH(c)在8 mol/L KOH溶液中80 ℃下浸泡10 d后的红外谱图Fig.6 FTIR spectra of PFSO2NH - GCI - OH(a),PFSO2NH - MIMC - OH(b) and PFSO2NH - MGMC - OH membranes(c) after being immersed in 8 mol/L KOH at 80 ℃ for 10 days对不同离子膜经过浓碱浸泡后的IEC、电导率以及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如表2所示.经过老化处理10 d后,PFSO2NH - MGMC - OH的IEC、电导率及拉伸强度分别损失了 10.2%、9.6%及25%;相反,PFSO2NH - GCI - OH的IEC仅损失了6.3%.说明离子基团在所选取的测试条件下能够保持稳定,抗碱稳定性能良好并且维持了较好的离子电导率(93.2%)及机械强度(19.2 MPa).综上所述, PFSO2NH - GCI - OH结构中只有一个活泼H原子(β碳原子上),可以有效地降低亲核取代反应和霍夫曼降解反应的概率,从而可以增加其抵抗 OH-进攻的能力,从而使得PFSO2NH - GCI - OH 具有较高的碱稳定性.表2 不同膜样品在 8 mol/L KOH溶液中80 ℃ 下浸泡 10 d后的性能Table 2 Properties of membranes before and after being immersed in 8 mol/L KOH at 80 ℃ for 10 days膜损失IEC/%损失ρ/%拉伸强度/MPa降解前降解后PFSO2NHMGMCOH10.29.611.28.4PFSO2NHGCIOH6.36.821.319.2PFSO2NHMIMCOH8.98.315.213.1注:IEC、ρ均在80 ℃水中进行测试.3 结论成功合成了3种类型的全氟阳离子聚合物和相应的AEMs.与之前文献报道的具有类似结构的AEMs的性能相比,所得3种离子膜的电导率得到大幅提高,最高电导率达到了80.6 mS/cm(80 ℃,水).此外,3种离子膜表现出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能和热性能.比较3种离子膜性能,直链季铵型的PFSO2NH - GCI - OH展现出了最优异的综合性能,具有较高的电导率、优异热稳定性、耐碱性能和机械性能.所得全氟阳离子聚合物及其AEMs有望在燃料电池等领域得到应用.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 范永生, 陈晓,王保国.基于交流阻抗法的离子交换膜电阻研究[J]. 膜科学与技术, 2011, 31(2):14-18.[2] 伍艳辉, 张海峰, 谭惠芬, 等.季铵化壳聚糖 - 聚乙烯醇阴离子交换膜的性能[J]. 膜科学与技术, 2011, 31(1): 41-46.[3] 王秀琴,林晓燕,朱爱梅,等.交联型聚芳醚基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膜科学与技术,2018,38(2):1-8.[4] Marino M G, Melchior J P, Wohlfarth A, et al.Hydroxide, halide and water transport in a model anion exchange membrane[J]. J Membr Sci, 2014, 464:61-71.[5] Ran J, Wu L, He Y, et al.Ion exchange membranes: New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J]. J Membr Sci, 2017, 522: 267-291.[6] Schmidt-Rohr K,Chen Q.Parallel cylindrical water nanochannels in Nafion fuel-cell membranes[J]. Nat Mater,2007, 7: 75-83.[7] Mauritz K A,Moore R B.State of understanding of nafion[J]. Chem Rev, 2004, 104(10): 4535-4586.[8] Jung M J, Arges C G, Ramani V. A perfluorinated anion exchange membrane with a 1,4-dimethylpiperazinium cation[J]. J Mater Chem, 2011, 21 (17): 6158-6160.[9] Arges C G, Jung M S, Johnson G, et al.Anion exchange membranes (AEMs) with perfluorinated and polysulfone backbones with different cation chemistries[J]. ECS Trans, 2011, 41(1): 1795-1816.[10] Salerno H L, Beyer F L,Elabd Y A. Anion exchange membranes derived from nafion precursor for the alkaline fuel cell [J]. J Polym Sci, Part B: Polym Phys, 2012, 50(8): 552-562.[11] Salerno H L,Elabd Y A.Anion exchange membranes derived from nafion precursor for the alkaline fuel cell: Effect of cation type on properties[J]. J Appl Polym Sci, 2013, 127(1): 298-307.[12] Kim D S, Fujimoto C H, Hibbs M R, et al.Resonance stabilized perfluorinated ionomers for alkaline membrane fuel cells[J]. Macromol, 2013, 46(19): 7826-7833.[13] Vandiver M A, Horan J L, Yang Y, et al.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erfluoro quaternary ammonium anion exchange membranes[J]. J Polym Sci, Part B: Polym Phys, 2013, 51(24): 1761-1769.[14] Bosnjakovic A, Danilczuk M, Schlick S, et al.An attempt to generate anion exchange membranes by amination of the perfluorinated 3M precursor leads to the hydrolysis of the precursor[J]. J Membr Sci, 2014, 467: 136-141.[15] Hillman D M, Stephens S H, Poynton S D, et al.The reaction between Nafion sulfonyl fluoride precursor membrane and 1, 4-dimethylpiperazine does not yield reliable anion-exchange membranes[J]. J Mater Chem A, 2013, 1(4): 1018-1021.[16] Perusich S A.FTIR equivalent weight determination of perfluorosulfonate polymers[J]. J Appl Polym Sci, 2011, 120(1): 165-183.[17] Greso A J, Moore R B, Cable K M, et al.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a Nafion® sulfonyl fluoride precursor via in situ sol-gel reactions[J]. Polym,1997, 38(6): 1345-1356.[18] Holappa J, Nevalainen T, Savolainen J, et al.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hitosan N-betainates having various degrees of substitution[J]. Macromol, 2004, 37(8): 2784-2789.[19] Perusich S A.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of perfluorocarboxylate polymers[J]. Macromol, 2000, 33(9): 3431-3440.[20] Kaneko Y, Iyi N, Matsumoto T, et al.Synthesis of rodlike polysiloxane with hexagonal phase by sol-gel reaction of organotrialkoxysilane monomer containing two amino groups[J]. Polym, 2005, 46(6): 1828-1833.[21] Lim S H,Hudson S M.Synthesis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a water-soluble chitosan derivative with a fiber-reactive group[J]. Carbohydr Res, 2004, 339(2): 313-319.[22] Matsui K, Tobita E, Sugimoto K, et al.Novel anion exchange membranes having fluorocarbon backbone: Preparation and stability[J]. J Appl Polym Sci, 1986, 32(3): 4137-4143.[23] Tuckerman M E, Marx D,Parrinello M.The nature and transport mechanism of hydrated hydroxide ions in aqueous solution[J]. Nature, 2002, 417(6892): 925-929.[24] Li N,Guiver M D.Ion transport by nanochannels in ion-containing aromatic copolymers[J]. Macromol, 2014, 47(7): 2175-2198.[25] Dang H S,Jannasch P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nion-exchange membranes tethered with different hetero-cycloaliphatic quaternary ammonium hydroxides[J]. J Mater Chem A, 2017,5(41):21965-21978.[26] Jalili J, Borsacchi S,Tricoli V.Proton conducting membranes in fully anhydrous condition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Effect of Nitrilotris(methylenephosphonic acid) incorporation into Nafion- and poly(styrenesulfonic acid)[J]. J Membr Sci, 2014, 469: 162-173.[27] Almeida S H,Kawano Y.Thermal behavior of nafion membranes[J]. J Therm Anal Calorim, 1999, 58(3): 569-577.[28] Liu X, Gao H, Chen X, et al.Poly(tetrafluoroethylene-co-perfluorovinyl ether sulfonamide) for anion exchange membranes[J]. Polym Chem, 2016, 7(16): 2904-2912. [29] Liu X, Gao H, Chen X, et al.Synthesis of perfluorinated ionomers and their anion exchange membranes[J]. J Membr Sci, 2016, 515: 2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