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知识框架图
(完整word)生物必修2知识点框架图,推荐文档
![(完整word)生物必修2知识点框架图,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d99b9c731126edb6e1a1083.png)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本章总概念图:二、各节子概念图:5.1.1基因突变5.2染色体变异5.3人类遗传病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列表比较四、染色体变异重难点解读(一)染色体变异的种类1.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包括:⑴缺失、⑵重复、⑶倒位、⑷易位四种类型。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都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使性状的改变。
如猫叫综合征,是5号染色体缺失造成的。
2.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有两种类型:⑴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如人类的21 三体综合症,是由于21 号染色体有3条造成的。
⑵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如单倍体、多倍体的形成等。
(二)染色体组的概念及判断1. 染色体组的概念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的一组染色体。
要构成一个染色体组,应具备以下条件:①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②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③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
2. 染色体组数目的判别①根据染色体形态判断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②根据基因型判断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
③根据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形态判断染色体组的数目=染色体数/ 染色体形态数(三)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主要区别1. 由配子发育形成的新个体,不管它含有多少个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
如蜜蜂的雄蜂、普通小麦的花粉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等。
2. 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新个体,体细胞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如蜜蜂的工蜂、果蝇、水稻等等。
区别的方法可简称为“二看法”:一看是由受精卵还是有配子发育成的,若是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若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二看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
(四)单倍体植株、多倍体植株和杂种植株的区别⑴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一般高度不育。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大全带图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大全带图](https://img.taocdn.com/s3/m/6721362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c.png)
(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 黄圆×绿皱 P:YYRR×yyrr ↓ ↓ F1: 黄圆 F1: YyRr ↓自交 ↓自交 F2:黄圆 绿圆 黄皱 绿皱 F2:Y--R-- yyR-- Y--rr yyrr 9 :3 : 3 : 1 9 : 3 : 3 :1 在F2 代中: 4 种表现型: 两种亲本型:黄圆9/16 绿皱1/16 两种重组型:黄皱3/16 绿皱3/16 9种基因型: 纯合子 YYRR yyrr YYrr yyRR 共4种×1/16 半纯半杂 YYRr yyRr YyRR Yyrr 共4种×2/16 完全杂合子 YyRr 共1种×4/16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 → 表现型)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知识框架图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知识框架图](https://img.taocdn.com/s3/m/0c4b60d758fb770bf78a55fc.png)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概念图汇编
一、本章核心概念:
主要:细胞膜,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中心体,溶酶体,液泡,细胞质基质,细胞质,细胞核,生物膜系统
次要:健那绿,细胞器膜染色质,核仁,核孔,核膜,糖被
二、本章总概念图:
三、各节子概念图: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3.1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方式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3。
2。
1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3.2。
2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运输方
式3。
2。
3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高中生物学科思维导图(人教版必修二)-高中生物必修二思维导图
![高中生物学科思维导图(人教版必修二)-高中生物必修二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3e0be006360cba1aa911da4b.png)
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实验结果很容易观察和分析。
如:高茎和矮茎;圆粒和皱粒人工传粉过程 人工去雄→套袋隔离→人工授粉→再套袋隔离相关符号意义P :亲本; F 1:子一代; F 2:子二代;♀ :母本;♂:父本;×: 杂交; 性状 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双眼皮) 、生理特征( B 型血)和行为方式(左撇子)①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基因)是成对存在的③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基因)中的一个结 论 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在 X 染色体上,证明了萨顿假说的正确性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隐性性状(如豌豆的矮茎)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显性基因 决定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隐形基因决定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性状分离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表现型 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基因型 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 DD 或 Dd,矮茎豌豆的基因型是 dd纯合子 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 、 dd 、YYRR 、 yyrr杂合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 Dd 、YyRr 、Yyrr 、yyRr 显性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分为相关概念实验过程及现象P 高茎×矮茎→F 1(全为高茎);F 1自交→F 2(高茎:矮茎 =3:1)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豌豆的特点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解释(提出假说)遗传因子 的发现分离定律的发现 过程及其内容自由组合定律的 发现过程及其内容萨顿的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关于果蝇 的实验证据验证(演绎推理)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设计测交实验: F 1 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推测后代高茎:矮茎 =1:1 实验验证:在得到的 64株后代中, 30株是高茎, 34株是矮茎,比例接 近 1:1,验证了以上解释的正确性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分离定律内容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实验过程及现象P 黄色圆粒×绿色皱粒→F 1(全为黄色圆粒);F 1自交→F 2实验过程及现象(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9:3:3:1)①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的基因型成分别是 YYRR 和yyrr,F 1 的基因型是 YyRr解释(提出假说)验证(演绎推理)自由组合定律内容②F 1形成配子时,每对基因彼此分离,不同对的基因自由组合。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思维导图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34123e2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61.png)
高中生物必修二 知识点整理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相对性状概念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如Aa (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分显性和隐形基因型+环境→表现型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杂交与自交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正确选用实验材料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裂减数分裂的概念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减数分裂的过程精子形成的过程(场所:精巢/睾丸)精原细胞曲细精管中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时期;四分体中的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中期: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 成4个子细胞精细胞(1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细胞)精子:由精细胞分化呈蝌蚪状,头部含有细胞核,尾长,能够摆动卵细胞形成过程(场所:卵巢)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卵细胞和极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不同点精子形成部位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过程有变形期子细胞数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卵细胞形成部位卵巢过程无变形期子细胞数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相同点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注意点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母方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高中生物学科思维导图(人教版必修二)
![高中生物学科思维导图(人教版必修二)](https://img.taocdn.com/s3/m/516b97bb770bf78a65295495.png)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2伴性遗传概念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这些基因控制的性状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人类红绿色盲症遗传类型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隔代遗传、交叉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类型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世代遗传外耳道多毛症遗传类型伴Y染色体遗传特点只有男性患病鸟类的性别决定方式雄性:ZZ(两条性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相同)雌性:ZW(两条性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不同)人类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特点受一对基因控制分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聋哑等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人类红绿色盲症、血友病等多基因遗传病特点受多对基因控制在群体中发病率高容易受环境影响举例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青少年型糖尿病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举例猫叫综合征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21三体综合征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性腺发育不良也叫特纳氏综合症,XO型,缺少一条X染色体监测和预防遗传咨询作出诊断→分析传递方式→推算后代发病率→提出对策和建议产前诊断如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基因诊断等病因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遗传系谱图分析先排除伴Y遗传父病子全病(患者全为男性)→伴Y遗传再判断显隐性三看出现比例“无中生有是隐性”→看女患者其父和子无病→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父和子皆病→最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有中生无是显性”→看男患者其母和女无病→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母和女皆病→最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若连续几代都得病→可能是显性遗传若患者男女比例相当→最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患者男多女少→最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患者女多男少→最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特例若出现此图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若出现此图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减数分裂概念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方式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场所精子是在睾丸的曲细精管中形成的;卵细胞是在卵巢中形成的过程(精原细胞)特征(精原细胞)MI前期①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②交叉互换: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中期点在板侧:成对的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次级精母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MII与有丝分裂过程相似,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2个相同的精细胞一个精原细胞最终形成4个精细胞,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染色体、DNA、染色单体变化曲线卵细胞的形成特点与精子的形成过程基本相同,染色体行为变化和精子形成过程完全相同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进行不均等分裂;第一极体进行均等分裂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消失)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相关概念图示物理模型构建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受精作用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配子的多样性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图示结果雌雄配子间结合方式16种,子一代基因型有9种,性状组合有4种性状分离比为9 : 3 : 3 :1Y_R_(1~9):Y_rr(10~12):yyR_(13~15):yyrr(16)结果①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细胞质遗传细胞质基因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基因能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并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特点只能通过母本遗传精子中几乎不含细胞质(精细胞变形形成精子的过程中脱落)卵细胞继承了卵原细胞绝大部分的细胞质意义①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②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十分重要实验名称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固定装片区别MI和MII的方法(二倍体生物)MI(有同源染色体)前染色体散乱分布,有联会现象中点在板侧:成对的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后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MII(无同源染色体)前染色体散乱分布中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②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实验者:格里菲斯基因的本质与表达2DNA的复制概念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时间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场所真核细胞主要是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原核细胞在拟核特点①半保留复制②边解旋边复制条件①模板:DNA的两条链②原料:4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产物两条完全相同的DNA分子保证①DNA分子的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基因的表达转录概念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场所真核细胞主要在细胞核,原核细胞在细胞质条件①模板:DNA的一条链②原料: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配U、T配A、C配G、G配C产物一个RNA分子(主要指mRNA)图示翻译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场所核糖体条件①模板:mRNA ②原料:游离氨基酸产物蛋白质特点一条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迅速合成出大量的相同蛋白质密码子(64种)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反密码子(61种)tRNA上可以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的3个碱基图示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中心法则两条途径间接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直接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③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④能量:ATP提供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和准确性③酶:RNA聚合酶④能量:ATP提供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分别为UAA、UAG、UGA③tRNA(识别和转运氨基酸)④能量:ATP提供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1变异突变基因突变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意义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染色体变异类型染色体的结构变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如21三体综合征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如三倍体无子西瓜染色体组形态上:是细胞中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功能上:是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一组染色体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多倍体概念由受精卵发育来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特点植株常常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单倍体概念由配子发育来的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特点植株长得弱小,高度不育无籽西瓜培育基因重组概念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而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重组意义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进化局限性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的现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只提供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生物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三倍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染色体联会发生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导致不能产生种子概念举例人、果蝇等绝大多数动物、玉米举例香蕉是三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诱导方法低温处理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抑制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诱导原理过程原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主要贡献论证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释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是由于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轨道相关概念主要内容基因频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基因型频率:一个种群中,某个基因型的个体数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新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2实验操作步骤染色试剂改良苯酚品红染液育种杂交育种概念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原理基因重组优点使分散在同一物种不同品种中的多个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体上缺点①育种时间长②局限于同一种或亲缘关系较近的个体实例用高产、不抗病和低产、抗病的小麦杂交获得高产、抗病的小麦诱变育种概念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的育种方法原理基因突变优点提高变异频率,加快育种进程,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缺点有利变异少,需处理大量实验材料(有很大盲目性)实例高产青霉菌的选育、“黑农五号”大豆品种的培育等基因工程育种概念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的育种方式原理基因重组工具限制酶(基因的剪刀)、DNA连接酶(基因的针线)、运载体(基因的运载体常用的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优点①能定向地改变生物遗传性状;②目的性强;③育种周期短;④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缺点技术复杂,安全性问题多实例转基因抗虫棉、胰岛素、白细胞介素等药物的获得多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数目变异优点操作简单,能较快获得所需品种缺点所获品种发育延迟,结实率低,一般只适用于植物单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数目变异过程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子代均为纯合子缺点技术复杂且需与杂交育种配合名称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三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精品PPT(共43张PPT)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三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精品PPT(共4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888e3b727d3240c8547efca.png)
32P
35S
大肠杆菌
子代噬菌体是否有放射性标 记?哪里有?
35S
32P
本课小结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DNA和RNA均有,DNA是遗传物 质 绝大多数生物DNA是遗传物质。少数生物只有RNA 一种核酸,RNA是遗传物质
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分析 (1)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 中有放射性的原因:
——转化因子
假如你是当时的科学家,应该怎 样设计实验来证明“转化因子” 是什么物质?
我是这样想的。。
艾弗里
•把DNA和蛋白质等分开 直接、单独研究他们的作用
结论
DNA是使R型菌发生稳定性遗传变化 的转化因子。 蛋白质不是。
艾弗里!你的DNA纯度不够 100%,还有0.02%的蛋白质。
容我想想。。。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实验探究过程
小结:
1928年 格里菲思 ——体内转化实验
1944年 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
DNA 是遗传物质。
1952年 赫尔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实验探究过程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实验探究过程
有些病毒(如烟草花叶病 毒),它们不含有DNA, 只含有RNA和蛋白质。 在 这种情况下,RNA和蛋白 质哪个起着遗传物质的作 用?
课题:探究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提出问题:烟草花叶病毒不含DNA,只有
RNA和蛋白质,如何确定其遗传物 质是什么?
作出假设: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设计实验:思路: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区
分开,直接地、单独地去观察他们各自 的作用,从而判断谁才是遗传物质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大全-带图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大全-带图](https://img.taocdn.com/s3/m/df9fcc2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4.png)
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从简单到复杂)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2、翻译: (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翻译) (2)过程:(看书) (3)条件:模板:mRNA 原料:氨基酸(20种) 能量:ATP 酶:多种酶 搬运工具:tRNA 装配机器:核糖体 (4)原则:——半保留复制 材料:大肠杆菌 方法:同位素示踪法 二、DNA的复制 场所:细胞核 时间:细胞分裂间期。(即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3.基本条件:① 模板:开始解旋的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即亲代DNA的两条链); ② 原料:是游离在细胞中的4种脱氧核苷酸; ③ 能量:由ATP提供; ④ 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过程:①解旋;②合成子链;③形成子代DNA 特点:①边解旋边复制;②半保留复制 6.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7.精确复制的原因:①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8.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简记:一所、二期、三步、四条件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和结论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和结论[ 注射活的无毒R型细菌,小鼠正常。[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注射活的有毒S型细
生物必修二知识框架图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知识框架图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48858d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51.png)
⽣物必修⼆知识框架图⾼中⽣物必修⼆知识点总结⾼中⽣物的学习需要有⼀个知识点框架图来对整体的思路进⾏梳理,⼀个好的思维导图框架对于⽣物的学习也是⾮常帮助的。
⾼中⽣物必修⼆知识框架图⽣物必修⼆知识点总结⼤全第⼀章遗传因⼦的发现第1、2节孟德尔的豌⾖杂交实验⼀、相对性状性状:⽣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理⽣化特征或⾏为⽅式等。
相对性状:同⼀种⽣物的同⼀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DNA分⼦上有遗传效应的⽚段)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对同源染⾊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与杂合⼦纯合⼦:由相同基因的配⼦结合成的合⼦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地遗传,不发⽣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如AA的个体)隐性纯合⼦(如aa的个体)杂合⼦:由不同基因的配⼦结合成的合⼦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地遗传,后代会发⽣性状分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5、杂交与⾃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交:基因型相同的⽣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指植物体中⾃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杂交(可⽤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实验材料:①豌⾖是严格⾃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然状态下⼀般是纯种;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3)对实验结果进⾏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即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结构框架图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结构框架图](https://img.taocdn.com/s3/m/b528364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9.png)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结构框架图(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资料、初中资料、高中资料、大学资料、文言文、中考资料、高考资料、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materials, ju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se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university materials, classical 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 examination material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aterials, synonyms, antonym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结构框架图大部分同学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都是非常的困难的,那么如何才能学好高中生物呢,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结构框架图是什么样的呢,本店铺整理了相关信息,期待会对大伙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概念图汇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概念图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80a5785dd88d0d233d46af7.png)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二、本章总概念图: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三、各节子概念图: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2节 染色体变异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3节 人类遗传病
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概念图汇编——
目录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2节 染色体变异 第3节 人类遗传病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第3节 伴性遗传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3节 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一、本章核心概念: 主要: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正交,反交,杂 交,自交,F1,F2,测交,相对性状,性状分离,遗传因子 次要: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遗传因子,隐性遗传因子,杂 合子,纯合子,基因型,表现型,假说-演绎法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1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第2节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第3节 DNA的复制 第4节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1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二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三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概念图汇编
一、本章核心概念:
主要:细胞膜,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中心体,溶酶体,液泡,细胞质基质,细胞质,细胞核,生物膜系统
次要:健那绿,细胞器膜染色质,核仁,核孔,核膜,糖被
二、本章总概念图:
三、各节子概念图: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3.1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方式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3.2.1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3.2.2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运输方
式
3.2.3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