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一等奖

合集下载

解方程教学设计一等奖 3篇

解方程教学设计一等奖 3篇

解方程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及检验的方法。

3、培养的分析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初步学会检验某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帮助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一、复习铺垫:1、教师:前面我们学了方程的意义,你还记得什么叫方程吗?(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怎样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2、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吗?(1)a+24=73(2)4x<36+17(3)234÷a>12(4)72=x+16(5)x+85(6)25÷y=0.63、教师:上节课我们还通过玩天平游戏认识了等式的基本性质,还记得等式的基本性质吗?4、新课引入:这节课,我们就来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去解简易方程。

(板书课题:解简易方程)在学习解简易方程前,我们先来认识两个概念----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二、探究新知: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1、看图写方程。

出示上节课用天平称一杯水的情景图。

(100+X=250)2、求方程中的未知数教师:那么方程中的x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交流后汇报:方法一: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50-100=150,所以X=150方法二:根据数的组成100+150=250,所以X=150方法三:100+X=250=100+150,所以X=150方法四:假如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100,那么也可得出X=1503、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

教师: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像上面,x=150就是方程100+x=250的解。

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辨析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一等奖说课稿

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一等奖说课稿

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一等奖说课稿1、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一等奖说课稿课题: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128页例6,“列方程解应用题”说课设计。

一、对教材的分析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在第七册学习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解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共分四个层次,首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其次教学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本课内容是第三个层次,第四是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比较。

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是第一次出现在全国统编教材上。

例6的内容,在算术中称为"和倍"和"差倍"问题,由于是逆向思考题,解法特殊,不易掌握,现在用方程来解,不仅思路较简单,而且这两类问题的思路统一,解法一致,既可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了解应用题的能力,是今后小学学习分数等应用题的基础,也是今后到中学继续学习代数方程解应用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必须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会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会用把两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已知条件看是否符合的方法进行验算;在教学解题思路的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在解题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初步的类推和迁移的能力及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数学论文《“列方程解应用题”说课设计》。

本节课的重点是正确设未知数和列出方程,关键要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是中学列代数方程解应用题的基础,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注意中小学教学的衔接。

本节课首先要考虑正确运用迁移原理,这对中、小学的学习都将具有积极作用。

在准备阶段的练习题中,不论是数量关系和解题的方法对学习例6都具有迁移的作用,利用这一原理可引导学生直接去做例6后的"想一想",这既能培养迁移推理能力,也能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案一等奖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案一等奖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案一等奖1、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有关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引入:1、在小学里我们学过有关工程问题的应用题,这类应用题中一般有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这三个量。

这三个量的关系是:(1)_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人们常规定工程问题中的工作总量为______。

2、由以上公式可知:一件工作,甲用a小时完成,则甲的工作量可看成________,工作时间是________,工作效率是_______。

若这件工作甲用6小时完成,则甲的工作效率是_______。

讲授新课:1、例题讲解: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

问:甲乙合做,需几小时完成这件工作?(1)首先由一名至两名学生阅读题目。

(2)引导Ⅰ:这道题目的`已知条件是什么?Ⅰ:这道题目要求什么问题?Ⅰ:这道题目的相等关系是什么?(3)由一学生口头设出求知数,并列出方程,师生共同解答;同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解题过程,形成板书。

2、练习:有一个蓄水池,装有甲、乙、丙三个进水管,单独开甲管,6分钟可注满空水池;单独开乙管,12分钟可注满空水池;单独开丙管,18分钟可注满空水池,如果甲、乙、丙三管齐开,需几分钟可注满空水池?此题的处理方法:Ⅰ:先由一名学生阅读题目;Ⅰ:然后由两名学生板演;2、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熟练运用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列方程;2、让学生学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与行程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借助“线段图”分析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体会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2、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与行程有关的实际问题过程中,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数学的关系。

一元一次方程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主题:一元一次方程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一、前言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设计一场寓教于乐、深入浅出的一元一次方程公开课,是每一位数学老师都面临的挑战。

本篇文章将围绕一元一次方程公开课的获奖教学设计展开讨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组成部分是什么?方程的解是什么意义?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通过逐步展示方程的解题步骤,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3. 一元一次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四、教学设计1. 导入环节:设计一个趣味性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并引出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2. 讲授环节:结合多媒体教学,通过形象化的图表和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题方法。

3. 实践环节: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4.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一元一次方程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五、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

2. 合作学习法:设计小组讨论和合作解题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的展示方式,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六、评价与反思1. 评价方式:通过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听取学生答疑情况和看学生课后作业,全方位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反思教学:及时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不足之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全国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一等奖《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全国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一等奖《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一、内容与内容解析继第四章《代数式》之后,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内容仍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数与代数”领域.从数学学科本身看,方程是代数学的核心内容,正是对于它的研究推动了整个代数的发展.从代数关于方程的分类看,一元一次方程是最基本的代数方程,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后续内容(其他的方程以及不等式、函数等)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基础,这是因为这些后续内容的学习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有很强的关联性和可类比性.本章内容是对一元一次方程作更系统、更深入的讨论,所涉及的实际问题要比以前学习的问题更复杂些,更强调模型化思想的渗透,对方程的解法更注重算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贯穿全章,是本章的教学重点.本节课学习内容主要包括:(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根)的概念;(3)判断一个数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4)尝试检验法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由此可见,一元一次方程作为章节起始课,承载着单元知识引领作用.基于教学内容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1.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2. 尝试、检验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思想和方法.二、目标与目标解析1. 进一步认识方程,感悟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2. 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模型,会根据简单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3. 通过观察、分类、归纳,经历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4. 根据解的概念能判断一个数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5.体验用尝试、检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思想和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从课程标准看,学生已经对方程有初步的认识,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景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简单的方程,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为进一步学习方程奠定了基础.列方程建立在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上,关键是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并将其用数学的符号语言正确表达,即建立问题的方程模型,因为有些问题中数量关系比较隐蔽,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分析有点困难,对每一个问题都要作具体分析,而不是简单的套用某一方法就可以完成,所以列方程要求较高.尝试、检验法作为解方程的一种方法,在教学可能会受到原有解方程知识干扰;在尝试、检验时如何确定未知数的较小取值范围,如何逼近方程的解,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处理的.本班学生基础、能力中等.因此本节课的难点为:1. 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模型,会根据简单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2. 体验用尝试、检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思想和方法.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根据问题诊断分析和学习行为分析,采取以下教学支持条件:策略1:在列方程环节中,通过5个问题串,本题中未知量是什么?怎么来表示这个未知量?根据那句话来列方程?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你能列出方程吗?来分散列方程教学难点.策略2:在归纳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环节中,由学生自己制定标准把得到6个方程进行分类,通过对比二元方程、二次方程,归纳得到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凸显了一元一次方程的的特征,也为后续的方程学习指明了方法.策略3:在“尝试、检验解一元一次方程”环节中,通过估计几年后教师年龄是女儿的2倍,来确定未知数的取值范围,让学生经历尝试、检验过程,体验尝试作为问题解决的一种有效策略.五、教学过程与目标检测设计:(一)师生对话引入新课1. 请两位同学做自我介绍,追问生1年龄,追问生2出生年份,求其年龄.2. 先猜测老师年龄,然后根据师生一段对话求出老师年龄.小明:我今年14岁,老师您几岁?老师:我年龄与你年龄的平均数再加11就是我的年龄.【设计意图】1.轻松的自我我介绍,可以缓和紧张的课堂气氛,通过自我介绍引出学生年龄问题,进而转到猜测老师的年龄. 2.在猜测老师年龄时通过太大、太小、接近了,来确定年龄的范围,为后续尝试、检验法做铺垫. 3.在计算老师年龄时一般会出现三种情况:凑的方法(尝试、检验法)、算术的方法、方程的方法.通过比较让学生感悟在数量关系相对复杂的情况下,相比列算式,列方程显得更直接、更自然,体现了方程的价值,从而引出课题“方程”.(二)合作讨论探究新知1. 根据下列问题中的条件,分别列出方程.(1)如图,天平左边放着3个乒乓球,右边放5.4克的砝码和1个乒乓球,天平恰好平衡,求1个乒乓球的质量.设1个乒乓球的质量为x克,那么可以列方程: .通过5个问题串来降低列方程难度.本题中未知量是什么?怎么来表示这个未知量?根据那句话来列方程?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你能列出方程吗?(2)一株小树苗,开始时高为40厘米,栽种后每周长高约5厘米,大约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设y周后树苗长高到1m,那么可以列方程: .(3)小杰买了单价分别为2元和1.2元的贺卡若干张,花了10.8元,问这两种贺卡各买了多少张?设单价2元的贺卡m 张,单价1.2元的贺卡n 张那么可以列方程: .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未知量,让学生明白未知量可用任何字母表示,但同一题中的字母表示相同的含义.(4)把一个面积为1125平方米的一块操场分割成如图所示的正方形和长方形两个部分,求正方形边长.设正方形边长为x 米,那么可以列方程: .(5)小明用温差法测量某山峰的高度,在同一时刻测得山脚温度为7.8℃,山顶温度为-2.1℃.已知该地区山峰的高度每增加100m ,气温大约降低0.6℃,问这个山峰的高度大约是多少米?设这个山峰的高度大约是y 米,那么可以列方程: .【设计意图】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模型. 2.一元一次方程是最基本的代数方程,其“特征”只有在方程背景下比较才能凸显出来,故相比教科书增添了二元方程和二次方程.2. 自己制定一个分类依据,把这六个方程分分类.(1)x x +=4.53 (2)100540=+y (3)8.102.12=+n m(4)1125202=+x x (5)1.2006.08.7-=-x (6)x x =++11214 生:按未知数的个数分,一元、二元;按未知数的次数分,一次、二次. 方程(1)、(2)、(5)、(6)同时具有一元、一次两个特征,我们把形如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引出今天的课题.再观察这四个方程两边的代数式,得到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三个特征(两边都是整式).【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制定标准把得到6个方程进行分类,通过观察、合作讨论、归纳得到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凸显了一元一次方程的的特征(一元、一次),也为后续的方程学习指明了方法.3. 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方程? 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1)05=x (2) x 31+ (3) y y +=42(4)m m -=+123 (5) x x-=43 (6) 321x y -= 【设计意图】通过追问(2)、(3)、(5)、(6)不是一元一次方程的缘由,加深对一元一次方程特征的理解,借此巩固一元一次方程概念.4.写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三)温故知新 再探新知1. 在小学方程学习中,我们还学习了什么?解方程就是求出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我们把这个值叫做方程的解.2. 判断下列x 的值是不是方程9234-=-x x 的解.(1)2=x (2) 3-=x【设计意图】方程“验根”是对“方程的解”的概念直接应用,由教学经验可知,学生会把未知数的同时代入到方程两边,得到错误的式子“922324-⨯=-⨯”.第(1)小题讲解中,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左边=右边”这一判断标准,并归纳总结判断一个未知数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步骤及表述格式.第(2)小题由学生参照格式完成,强化验根的程序.3. 写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使它们的解是x= - 2.【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深入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四)尝试检验 体验方法对于一些较简单的方程,先确定未知数的一个较小的取值范围,再逐一将这些可取的值代入方程进行尝试检验,能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的解.这种解方程的方法叫尝试检验法.它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1. 今年乐老师36岁、女儿9岁,几年后乐老师的年龄是女儿的2倍?今年老师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你们估估看几年后老师的年龄是女儿的2倍?10年?20年?跨度太大,15年?从而可以确定应在什么之间?如果设x年后乐老师的年龄是女儿的2倍.可列方程?方程的解因该是那几个整数中的一个?【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尝试、检验过程,如何确定未知数的较小取值范围,如何逼近方程的解.由老师的年龄问题自然的引到丢番图的年龄问题,借此介绍代数、方程的发展历程.2. 求出丢番图的年龄.上帝给予的童年占六分之一,又过了十二分之一,两颊长胡,再过七分之一,点燃起结婚的蜡烛.五年之后天赐贵子,可怜迟到的宁馨儿,享年仅及其父之半,便进入冰冷的墓.悲伤只有用数论的研究去弥补,又过了四年,他也走完了人生的旅途.因为年龄为整数,且必为6、12、7、2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为84,根据实际情况,年龄不可能达到168及以上,把84代入方程尝试、检验.【设计意图】这是一道悠久历史的名题,也是数学与文学结合的佳作,诗中并没有明确说出丢番图的寿命数字,但已隐含于诗中,利用方程可以求出其年龄,这当中蕴含着浓浓的数学文化.根据生平历程和年龄得到的方程相对较繁,利用整数解,感悟“尝试、检验”作为问题解决的一种有效策略.(五)回顾总结提升认识1. 一元一次方程是方程大家庭中最简单的一类,你觉得他简单在哪里?2. 比一元一次方程稍稍复杂的方程可能是什么方程?它复杂在哪?如果它的“次”“元”继续增加,又可能产生什么方程?3. 如果“元”“次”同时增加,还可能产生什么新的方程?你能写一个吗?【设计意图】从方程到一元一次方程得到概念,从一元一次方程到方程加以提升.4. 我们发现,从左到右,方程越来越复杂.同学们,我们不妨换个方向,如果从右往左看,感觉又会怎样呢?这是我们以后解方程思考的方向,当然解方程不可能象今天一样都去尝试,究竟如何解方程?这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设计意图】渗透解方程的基本思想方法,为后续的方程学习起到引领作用.(六)分层联系巩固必做:完成作业本《5.1一元一次方程》.选做:用自己的年龄编一道问题,并列出方程.查阅方程史实,了解方程发展历程.【设计意图】分层作业,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一元一次方程》的点评方程是数学的核心内容,是刻画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

全国初中数学优秀课一等奖教师教学设计: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全国初中数学优秀课一等奖教师教学设计: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全国初中数学优秀课一等奖教师教学设计: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解一元一次方程,这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一元一次方程是实际问题中常见的数学模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和方法,能够熟练地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方程的定义等相关知识,对于解方程有一定的基础。

但部分学生在解方程时,对于步骤的掌握还不够熟练,容易出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和方法,能够熟练地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和方法。

2.难点:解一元一次方程时的运算技巧,如何避免常见错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反馈评价法: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题步骤和实际应用。

2.练习题:准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通过示例演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和方法。

初一一元一次方程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初一一元一次方程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初一一元一次方程教案引言: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方程之一,也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知识点。

初一学生刚开始接触代数,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是为了培养他们的代数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本教案旨在帮助初一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方法。

3. 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3. 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

三、教学过程:1. 初步认识一元一次方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和实例分析的方式,引入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方程、代数式和未知数的概念,并明确一元一次方程的含义。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小明的年龄比小红大3岁,小红今年12岁,求小明的年龄。

”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教师依次介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移项、消元、求解。

通过示例讲解和学生参与,让学生掌握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

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题演示,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掌握整个解题过程。

3. 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教师选择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采用个别辅导、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要点与难点:1.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意义。

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3. 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2. 课后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检查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拓展与延伸:1. 深化理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帮助他们深化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和应用。

2. 进一步拓展:学生可以自学初二的二元一次方程,为高中阶段的代数学习打下基础。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精选3篇)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精选3篇)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精选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列方程解应用题》优秀教案范文(精选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1教学目的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采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及发现生活中的等量关系,总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3.培养学生的分析以及综合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4.通过调查数据和利用数据,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等量关系.教学准备调查表的各项内容,学生需提前一天认真调查,填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我也是洋里中心校毕业的,我很愿意与同学们交朋友,交朋友应相互了解,比如,我知道班长林端13岁,体育委员江莹莹14岁,你们猜猜,陈老师今年有多少岁?二、沟通整理,复习。

1、理一理,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及关键。

(1)让我用应用题的方式告诉你们:班长林端13岁,体育委员江莹莹14岁,他们岁数之和是陈老师的,陈老师今年多少岁?(板书)(2)你能用方程方法解答这一题吗?(反馈)今天,我们将通过了解陈老师,一起交朋友的办法来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板书课题:总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3)过渡:结合解的过程,回忆一下,列方程解应用题有哪几个步骤,并写在笔记中。

(4)反馈:谁来说说?(师简单板书各步。

)哪一步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划出第二步)(5)过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数量间相等关系,等量关系找到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陈老师有多个找等量关系的绝招,这些绝招就隐藏在陈老师的“自我介绍”中。

2、了解找等量关系的途径,优选方程方法。

(1)找等量关系,并写出来。

“自我介绍”副班长体重35千克,比陈老师体重的多5千克,陈老师体重多少千克?陈老师爱好种花,去年种了一批,大旱后死了三分之一,过冬时又死了6棵,最后还剩10棵,求去年种了多少棵?陈老师家门口有一长方形的鱼塘,周长24米,长7米,那宽多少米?陈老师节约用钱,去年还存了5000元,存期一年,利率2,今年取款时银行应多付我多少元?(2)生逐题回答等量关系,师生共同小结:找等量关系可以根据什么去找?(根据关键句或重点词句找等量关系;按照事理以及根据事情发展感变化的情况找等量关系;利用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找等量关系,小学数学教案《总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一元一次方程优秀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一元一次方程优秀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一元一次方程优秀教案引言:一元一次方程是初等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好一元一次方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份优秀的一元一次方程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数学思维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列式和解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并通过解方程得到准确答案。

三、教学准备1. 教材:教师需要准备与一元一次方程相关的教材资料。

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计算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性,如购物问题、运动问题等。

并与学生展开讨论,引发他们的思考和兴趣。

2. 概念讲解通过黑板上的示意图和公式,教师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基本形式。

帮助学生理解方程中未知数、系数和常数项的含义。

并通过一些例子加深学生的理解。

3. 解法讲解教师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包括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和常用的解法方法,如等式两边加减法、等式两边乘除法等。

通过讲解过程中的实例,帮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技巧和方法。

4. 练习演练教师安排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检查答案。

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巩固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5. 拓展应用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

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开展讨论等方式,加深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理解和掌握。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运用解方程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以及课后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

关注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程度、解方程的准确性以及解题思路的合理性。

列方程解决问题例4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列方程解决问题例4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三、巩固练习
解:设小明今年x岁, 则妈妈今年3x岁。
3x -x = 24 2x = 24
2x ÷2 = 24 ÷2 x = 12
12+24=36(岁)
答:小明今年12岁, 妈妈今年36岁。
妈妈今年旳年龄是小明旳3倍
3x
x
妈妈 比 小明 大 24岁
3x = x + 24
妈妈年龄 - 小来年龄 = 24岁
1.4x + x =108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总人数
2.4x =108
1.4x + x = 108 2.4x ÷2.4=108 ÷2.4
x = 45
108-45=63(人)
答:参加科技小组旳男有63人,女生有45人。
三、巩固练习
4.体育比赛中参加跳绳旳人数是踢毽子人数旳3倍, 已知踢毽子旳人数比跳绳旳人数少20人,跳绳、踢毽 子各有多少人?
桃树旳棵数+杏树旳棵数=总棵数
杏树旳棵数-桃树旳棵数=杏树比桃树多旳棵数
(1)解:设桃树有x棵,
(2)解:设桃树有x棵,
那பைடு நூலகம்杏树3x棵。
那么杏树3x棵。
3x + x =180 4x =180
4x ÷4=180 ÷4
x = 45 180-45=135(棵)
3x - x =90 2x =90
2x ÷2=90 ÷2
2. 学会列方程处理具有两个未知数旳实际问 题;
3. 熟练掌握列方程处理实际问题旳环节和书 写格式;
五、布置课外作业
1.P71第6、7题; 2.《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第39页内容。
3.《学练优》第40页内容。
课堂作业
1.根据题意写出等量关系,再列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之追及问题-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之追及问题-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之追及问题-教学设计一等奖《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之追及问题-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之追及问题-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的1、使学生会分析相向而行的同时与不同时出发的相遇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使学生加强了解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

教学分析重点:利用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根据相遇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寻找相遇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突破:同时出发到相遇时,所用时间相等。

注重审题,从而找到相等关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2、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是什么?3、慢车每小时行驶48千米,x小时行驶千米,快车每小时行驶72千米,如果快车先开0.5小时,那么慢车开出x小时后,快车行驶了千米。

二、新授1、引入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寻找相等关系,今天我们通过一例来学习如何寻找相等关系,和把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的`方法。

例(课本P216例3)题目见教材。

分析:(1)可以画出图形,明显有这样的相等关系:慢车行程+快车行程=两站路程设两车行了x小时相遇,则两车的行程的代数式分别为85x,65x,放入相等关系中,即可得出方程:85x+65x=450(2)再分析快车先开了30分两车相向而行的情形。

同样画出图形,并按课本讲解,(见教材P217~218)由学生完成求解过程,并作出答案。

解:略说明:(1)本题是相向而行的相遇问题,共同点是有一个相同的相等关系,即慢车行程+快车行程=两站路程。

不同点是一个同时出发,一个不是同时出发,所以所用时间不一定相等。

(2)不是同时出发的,要注意时间的关系。

三、练习P220练习:1,2。

四、小结1、相向而行的相遇问题,相等关系都是慢车行程+快车行程=两站路程。

2、相向而行的相遇问题中,要注意时间的关系。

五、作业1、P222 4.4A:13,14,15。

列方程解应用题【优质一等奖创新教案】

列方程解应用题【优质一等奖创新教案】

列方程解应用题【优质一等奖创新教案】班海数学精批——一本可精细批改的教辅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第1课时教学内容:白鹭和黑天鹅(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课本57—58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解x±a=b,ax=b的简易方程。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难点:应用方程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预习要求:1.回顾复习乘法分配律。

2.根据情境图,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试着用线段图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3.将课本例题补充完整,并试做指定习题检查预习:1.要求生写出乘法分配律的字母式子,并讲解。

2.解决问题时检查生画的线段图。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今天咱们一块来看一看一些珍稀鸟类,出示情境图,提问获得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白鹭和黑天鹅各有多少只?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1.与这个问题相关的信息有哪些?谁来说一说?2.根据提供的信息能写出相等的数量关系吗?3.如何列方程?生自己解决。

4.老师这有一个方法:我们先来画个线段图,看看黑天鹅的只数是多少?引导学生说出:先画黑天鹅,用一条线段表示黑天鹅的只数,白天鹅的只数是黑天鹅的4倍,那再画与黑天鹅相同的4条线段就是白天鹅的只数。

5.观察线段图,设谁为x呢?解:设黑天鹅有x只(板书)黑天鹅的只数×4=白天鹅的只数4x=604x÷4=60÷4X=15白鹭有多少只,怎么列方程?它们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白鹭的只数+多的只数=丹顶鹤的只数解:设白鹭有x只。

X+9=25X+9-9=25-9X=16注意书写格式:(1)先写“解:设……”(2)列出方程(3)解方程(4)检验并写出答语注意最后的x= 不写单位6.小结:①回顾今天学过的方程和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②我们要注意什么?注意:我们要选合适的未知数为x,一般把一份的设为x便于表示另一个数。

解方程一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解方程一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解方程一教学设计引言解方程是数学中重要且基础的内容,它不仅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也在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解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就需要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方程以及方程的基本概念;2. 学生能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和方法;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2. 准备了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题目,包含包含变量的正数、负数和零;3. 准备了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用实例引入方程的概念,例如:小明今年的年龄是x岁,明年年龄将会是几岁?教师带领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并引出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必要性。

步骤二:引入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10分钟)教师通过板书的形式向学生介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例如:找到方程中的未知数,将已知条件转化成运算式,整理方程,逐步解开方程中的括号并合并同类项,最终求出未知数的值。

步骤三:解题实例演示(15分钟)教师选取几个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实例,向学生展示解题过程。

通过逐步演算,让学生理解解方程的思路和方法,并注意解方程中各个步骤的重要性。

步骤四:学生练习(20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供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可以通过随机抽查的方式对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答案进行检查,及时纠正错误的思路和方法,确保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能力。

步骤五:实际问题应用(15分钟)教师将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呈现给学生,例如:小明爸爸今年的年龄是30岁,而他的年龄是父亲年龄的1/3,那么小明今年几岁?通过解方程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的解方程的知识。

步骤六: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重点强调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总结解题的一般性规律和技巧。

初中一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

初中一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初中一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一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内容:教材第94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4题数学教案-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要求:使学生学会用方程解答数量关系稍复杂的求两个数的(和倍、差倍)应用题能正确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学会用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已知条件来检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和检验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果园里有梨树42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梨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板演)2、根据下列句子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杨树和柳树一共120棵杨树比柳树多120棵杨树比柳树少120棵3、出示线段图:梨树:如果梨树的棵树用x表示桃树的棵数怎样表示4、出示条件: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5倍根据这个条件你可以知道什么如果公鸡的只数用x表示那么母鸡的只数可以怎样来表示5、在括号里填上含有字母的式子(练习二十一第1题)6、交流:板演你是根据怎样的数量关系来解答的7、导入:在四年级时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应用题谁来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怎样的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出示课题)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果园里梨树和桃树一共有168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梨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1)齐读(2)这道题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边问边画出线段图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把个数量看做一份用线段图来表示我们先画梨树桃树的棵数有这样的`几份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这道题的问题(3)“梨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意思这道题要求的数量有两个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做比较简便(4)下面我们就以小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这道题用方程来做学生讨论(5)交流(6)通过讨论和同学们的交流你们会解这道题了请做在自己的作业本上(7)方程解好了下面要做什么了你准备怎样检验(把问题作为已知数进行检验)生说师板书齐答2、教学想一想现在我们把第一个条件改一下变成“果园里的桃树比梨树多84棵”你能列方程解答(出示改编题)一生板演其余齐练集体订正提问:设未知数时你是怎样想的你是根据什么来列方程的3、请同学们比较这两道题在解答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会不同因此你认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4、小结从刚才的两道题可以看出如果两个数量有倍数关系就可以把1份的数看做x几份的数就是几x;把两部分相加就是它们的和两部分相减就是它们的差我们可以根据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来解答三、巩固练习1、练一练校对:你是根据个条件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的2、只列式不计算一个自然保护区天鹅的只数是丹顶鹤的2.2倍(1)已知天鹅和丹顶鹤一共有96只天鹅和丹顶鹤各有多少只(2)已知天鹅的只数比丹顶鹤多36只天鹅和丹顶鹤各有多少只3、选择正确的解法明明家鸡的只数是鸭的3倍鸡和鸭一共56只鸡和鸭各有多少只(1)解:设鸡和鸭各有x只x+3x=56(2)解:设鸡有x只鸭有3x只x+3x=56(3)解:设鸭有x只鸡有3x 只x+3x=56商店里苹果的重量是梨的3.6倍苹果比梨多26千克苹果和梨各有多少千克(1)解:设梨有x千克苹果有3.6x千克3.6xx=26(2)解:设梨有x千克苹果有3.6x千克3.6x+x=26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感觉到今天学的应用题有什么特点那你有些收获呢还有什么疑问老师有个疑问想请你们帮我解决:为什么今天学的应用题用方程来做比较好而复习题用算术方法做比较好呢说明同学们掌握得不错五、作业:练习二十一/2—5。

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和目标在初中数学学习中,解一元一次方程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助于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代数打下基础。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的方式,培养学生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特别是基于等式两边相等性质的变形解法。

这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学生要能够理解并掌握。

三、教学过程和方法1. 导入(5分钟)引入课题,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通过几个生活中的例子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2. 概念解释(10分钟)通过PPT或示意图给学生展示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定义和形式。

解释方程等式两边相等的意义。

3. 解题方法讲解(20分钟)介绍基于等式两边相等性质的变形解法,包括常见的变形规律和解法步骤。

通过几个例题的实际解答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

4. 拓展练习(15分钟)给学生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简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5. 归纳总结(10分钟)让学生总结和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6. 练习巩固(15分钟)通过更难一些的习题,让学生通过试错法找出解题思路,并进行练习。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评价和改进实施本教学设计之后,可以通过几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包括作业评分、课堂讨论与问答、小组合作等。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进行教学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同时,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也为学生今后学习数学和相关学科打下基础。

初中数学 教学设计: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全省一等奖

初中数学 教学设计: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全省一等奖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复习回顾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1.认真审题,找出能够表达题目含义的等量关系;2.分析等量关系中,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适当设未知数;3.将等量关系中,其余的未知量用含的代数式表示,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4.解这个方程;5.检验答案是否合理、正确(不必写出来)。

6。

最后写答案。

)2.行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是什么?路程=速度×时间。

3.相遇问题或追及问题中所走路程的关系?(1)相遇问题:双方所走路程之和=全部路程;(2)追及问题:快速行径路程=慢速行径路程。

(同地不同时)二、例题讲解甲乙两地间的路程为375km,一辆轿车和一辆公共汽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沿公路相向而行。

轿车的平均速度为90km/h,公共汽车的平均速度为60km/h,他们出发后多少小时在途中相遇?(1)本题是路程问题,从路程上分析,等量关系是:轿车行驶的路程+公共汽车行驶的路程=375(2)①两车同时出发,相遇时,两车所行驶的时间相同,这个时间正是题目要求的问题。

设两车出发后h相遇,则轿车行驶了90km,公共汽车行驶了60km。

有关行程问题可借助“线段图”(如教科书图)分析。

②根据以上等量关系,列方程:9060375x x +=(3)请同学们写出本题的求解过程。

共同探讨在上述问题中,如果公共汽车先出发后轿车再出发,其他条件均不变,那么,轿车出发后多少小时两车相遇?此问题的等量关系仍是:轿车行驶的路程+公共汽车行驶的路程=375设轿车出发后小时两车相遇,画示意图。

列方程:9060(0.5)375x x ++=解方程,得=答:轿车出发后小时两车相遇。

例2 一项工作,小李单独做需要6 h 完成,小王单独工作需要9 h 完成。

如果小李先做2 h 后,再由两人合作,那么还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完成?三、课堂练习课本习题四、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探究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行程问题,不同的问题,所建立的等量关系不同,我们可以借助“线段图”帮助寻找等量关系,一般地行程问题有一些等量关系。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教案标题: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应用问题中所涉及的概念,能够准确地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2. 掌握列方程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准确地建立对应的方程式;3. 能够解答列方程解应用题并得出正确的解答;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应用题的概念和分类;2.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3. 解答典型的列方程解应用题。

三、教学重点:1. 掌握将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的能力;2. 掌握列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四、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问题老师出示一道应用题的具体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列方程来解决问题。

Step 2 了解应用题的概念和分类通过让学生讨论和举例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应用题的概念和分类,并与学生共同总结出应用题的一般特点。

Step 3 讲解列方程的方法和步骤1. 分析问题:学生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和要求,归纳抽象出问题中所涉及的变量和关系。

2. 建立方程:根据所分析得到的变量和关系,利用数学语言将其转化为一个或多个方程。

3. 求解方程:解方程,得到变量的值,即是题目要求的答案。

Step 4 解答典型的列方程解应用题老师出示一些列方程解应用题,根据步骤3的方法,引导学生一起解答这些问题,并纠正他们在解答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错误。

Step 5 总结与拓展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要点,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这一方法,提高解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系统化的讲解,让学生获得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问题导入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六、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应用题的教材、白板、黑板、多功能投影仪等。

2. 学生准备:教材、作业本。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答题的准确性和解题的思路等进行评价。

方程应用题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方程应用题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方程应用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方程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方程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0分钟)通过一道简单的方程应用题引入本课内容,如:小明班级总人数比小红班级总人数多15人,两个班级总共有80人,求小明班级有多少人?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方程解决这个问题。

2. 知识讲解(20分钟)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方程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

首先,将问题中的未知数设定为x,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建立方程,然后解方程得到未知数的值,最后回答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多个例题,让学生熟悉方程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在每个例题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建立方程,然后一步步解决问题。

3. 练习与巩固(30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可以采用个人练习、小组练习或者全班合作的形式进行。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

4. 拓展与应用(20分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和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作业的批改和课堂的讲解,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建议,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六、教学资源本课教案所需的资源包括教材、练习题和课堂黑板。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导入新知识、知识讲解、练习与巩固、拓展与应用的教学过程。

《《列方程解应用题》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2)

《《列方程解应用题》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2)

教学目标1、学生能准确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有关面积问题;2、能准确结合实际进行根的取舍;3、培养学生运用方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解决有关面积的实际问题及准确进行根的取舍教学难点结合实际进行根的取舍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式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说明一、引入新课二、新课讲解: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 (强调:列方程与列方程组的不同 )例1、有一块长25c m ,宽15cm的长方形铁皮 ,如果在铁皮的四个角上裁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 ,然后把四边折起来 ,作成一个底面面积为231cm2的无盖盒子 ,求这个盒子的容积 .学生独立分析并解决 ,派代表板书 .(此题的结果会出现取舍根的问题 ,激发学生独立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结合板书引导学生体会 ,要检验得到的两根是否都是原方程的解以及要明确是否符合实际:各长度均大于0等 .加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准确结合题意画出草图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说明练习:P129 -2 P137 -16 (对于面积注意整体考虑:将阴影面积平移到一侧 ,得到完整的两矩形 ,就可以得到面积 )P130 -3 P14、15 (引导学生画出草图 ,来解决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课堂小结1、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列方程2、方程根的取舍:符合实际意义 .3、解题技巧:有关方程的实际问题要注意整体考虑;对于图形问题要结合草图辅助 .课后作业白皮板书设计课题:例1、课后反思本课教学反思英语教案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写作是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形式, 它与其它技能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 写作教案具有重要地位.然而, 当前的写作教案存在" 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都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习作的评价和语法错误的订正上,无视了语言的输入.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拟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本单元情感目标融入其中,即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教授语法时,应注重通过例句的讲解让语法概念深入人心,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定语从句,一个清晰的脉络能为后续学习打下根底.此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主要将安妮的处境以及她的精神做一个简要概括,下一个课时那么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在此教案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再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案效果,才能防止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在教案中任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说〞英语这个环节还有待提高,大局部学生都不愿意开口朗读课文,所以复述课文便尚有难度,对于这一局部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待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一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一等奖《初中一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初中一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一等奖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一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析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2、学生会找出应用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用方程解“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分析应用题等量关系,并会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一)写出下面各题的式子。

1、比的3倍多15。

2、比的4倍少2。

3、2个与34的和。

4、5个与0.6的3倍的差。

(二)解答复习题少年宫舞蹈队有23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多15人。

合唱队有多少人?(学生独立解答)23×3+15=69+15=84(人)答:合唱队有84人。

二、新授教学(一)导入新课(改复习为例4)少年宫合唱队有84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多15人。

舞蹈队有多少人?1、比较:例4与复习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多15人”这句话没有变。

不同点:复习题已知舞蹈队人数求合唱队人数。

例4是已知合唱队人数求舞蹈队人数。

2、教师说明:例4就是我们以前见过的“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今天我们学习用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师板书:列方程解应用题(二)教学例41、画线段图分析题意。

2、看图思考:舞蹈队人数和合唱队人数有什么关系?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舞蹈队人数的3倍加上15正好等于合唱队人数。

(根据:合唱队人数比舞蹈队人数的3倍多15人)4、列方程解答。

教师板书:解:设舞蹈队有人。

答:舞蹈队有23人。

5、思考:还可以怎样列方程?(或)引导:例题的方法最简单,解题时要用简单的方法解。

(三)变式练习少年宫合唱队有84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人数的4倍少8人,舞蹈队有多少人?三、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在学习中你有什么感想?四、巩固练习(一)只列式不计算。

1、图书室有文艺书180本,比科技书的2倍多20本,科技书本。

2、养鸡厂养母鸡400只,比公鸡的2倍少40只,公鸡只。

(二)学校饲养小组今年养兔25只,比去年养的只数的3倍少8只。

去年养兔多少只?(三)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86厘米,底是38厘米。

它的腰是多少厘米?五、课后作业(一)地球绕太阳一周要用365天,比水星绕太阳一周所用时间的4倍多13天。

水星绕太阳一周要用多少天?(二)买3枝钢笔比买5枝圆珠笔要多花0.9元。

每枝圆珠笔的价钱是2.6元,每枝钢笔的价钱是多少钱?六、板书设计列方程解应用题例4、少年宫合唱队有84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多15人。

舞蹈队有多少人?解:设舞蹈队有人。

答:舞蹈队有23人。

2、初中一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一等奖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

1、让学生自己解答复习题。

果园里有桃树45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

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2、口答下面各题。

(1)学校科技组有女同学X人,男同学是女同学的3倍,男同学有多少人?男女同学一共有多少人?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多少人?(2)育民小学五年级有学生X人,四年级学生的人数是五年级的1.2倍,四年级有学生多少人?四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二、新课。

1、教学例6。

(1)出示例6:果园里有桃树和杏树一共有180果,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

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让学生读题,说出已知条件,教师画出线段图(暂不标出X)问:要求的是什么?(桃树和杏树)要求的未知数有两个,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应先设哪一个为未知数为X?为什么?(设桃树为X棵,因为根据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可知杏树为3X棵。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线段图上标注X,如下图:问:这道题数量间有什么样的相等关系?(桃树的棵数加上杏树的棵数等于180)让学生列出方程:x+3x=180如果有学生列出:(180-x)÷3=x或(180-x)÷x=3指出列成x+3x=180比较容易思考。

而后面两种解法都需要逆思考。

当学生解出X=45后,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做完了没有,还要做什么,使学生明确:求出X,只求出了桃树的棵数,题还没有做完,还要求杏树的'棵数3X是多少。

求杏树的方法有两种:3×45或180-45看课本的检验,让学生说出两个检验式子的含义和作用。

指出:这样的检验比先检查方程,再把X的值代入方程检验,更有效,更简便。

(2)练习:把例题中的第一个条件改成”果园里的杏树比桃树多90棵“着重引导学生分析:改变一个条件,原来的解答哪些地方可以不动?哪些地方需要改,怎样改?(使学生明确:桃树和杏树的倍数关系没有变,所以设桃树的棵数为X,杏树的棵数用3X表示;因为现在题目给出它们的相差关系,即:杏树的棵数-桃树的棵数=90,所以列出的方程就是:3X-X=90)学生自己解答,并进行检验。

小结:列方程解答像上面这种已知两个倍数关系求两个数的应用题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题里有两个未知数,可以先选择一个设为X,另一个未知数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列出方程。

2、解方程,求出X后,再求另一个未知数。

3、通过列式计算,检验两个得数的和及倍数关系是否符合已知条件。

三、巩固练习。

1、P126页做一做。

使学生明明确:它们的数量关系与例题相同,都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不同的是:例题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是整数,这里是小数。

2、做练习三十一的第1~5题。

课后小结:3、初中一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一等奖练习内容:练习二十九第6~13题练习要求: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答两、三步应用题的方法。

练习重点:分析和寻找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练习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练习二十九第6题)让学生把得数写在课本上,订正时,指名学生说得数,集体订正。

3.2+4.80.15×39.6÷64.3-0.49-2.84×0.250.6÷0.515×0.40.86-0.32.独立完成练习二十九第7题。

3.长方形的周长是48米,长是宽的2倍,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二、指导练习1.练习二十九第9题。

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这道题与第7题有什么区别。

使学生明确:第7题有两个未知数,先要把其中一个设为x,另一个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再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这道题只有一个未知数,把它设为x,就可以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2.练习二十九第10题。

让学生思考第10题中根据哪个条件看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后,再解答。

3.练习三十一第13题。

可让学生看插图,帮助学生理解两人的出发地点,行走方向及7分后两人的位置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为:甲走的米数+乙走的米数+300=860,然后让学生列方程解答。

4.思考题。

这道思考题可以这样想:从第一个条件可以判断小明所跑路程的2倍比爸爸跑的路程长;从第二个条件可以判断妈妈所跑的路程的2倍比爸爸跑的路程短。

由上面两个判断可以推出小明跑的路程的2倍比妈妈跑的路程的2倍长,也就是小明比妈妈跑的路程长。

三、课堂练习练习二十九第8、11、12题。

4、初中一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一等奖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9页例7及练习三十二的第1~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知道用方程解应用题和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区别,并能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的特点灵活选择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

1、用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一班有45人,二班比一班多3人,二班有多少人?如果一班有X 人,二班有多少人?2、找出下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商店运来500千克水果,其中有8筐苹果,剩下的是梨,梨有300千克,每筐苹果有多少千克?让学生说出:8筐苹果的重量+梨的重量=运来水果总重量8X+300=500运来水果总重量-8筐苹果的重量=梨的重量500-8X=300运来的水果总重量-梨的重量=8筐苹果的重量二、新授。

1、出示例7。

(1)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后,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先列方程解答,再用算术方法解答。

(2)指名说出自己列方程解答的过程(先说出题目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说出所列方程和解答)。

板书:解:设每副乒乓球拍X元。

总钱数-3副乒乓球拍的钱数=找回的钱数30-3X=1.8X=30-1.8X=28.2÷3X=9.43副乒乓球拍的钱数+找回的钱数=付出的钱数3X+1.8=30总钱数-找回的钱数=3副球拍的钱数30-1.8=3X(3)指名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用算术方法解答的,并说明分析过程,教师把分析解答的步骤写在黑板的右侧。

先求3副球拍多少元,再求每副球拍多少元。

(30-1.8)÷3=28.2÷3=9.4(元)最后写答。

2、引导学生比较。

问:看上面用两种方法解答应用题的过程,想一想用方程解应用题与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自由发言,讲出自己的意见。

再引导学生看黑板: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未知数用X表示,并参加列式。

而算术解法未知数不参加列式。

两种方法的解题思路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得出:用方程解题时是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用算术方法解题时是根据题里已知数和未知数间的关系,确定解答步骤,再列式解答。

指导阅读课本上的内容。

补充说明:无论是用方程解答还是用算术方法解答,都要依据四则运算的意义进行列式;都要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

三、巩固练习。

1、P129页做一做。

订正时要学生结合自己的两种解法,说说解题思路。

指出:以后解答应用题时,除了题目中指定解题方法以外,都可以根据题目中数量关系的特点,灵活选择解题方法。

2、练习三十二的第2题。

3、练习三十二的第1题。

四、小结:今天我们把用方程解和用算术解应用题进行了比较。

说一说这两种解题方法有什么不同?今后在解答应用题时,要认真审题,学会根据题里数量关系的特点选择解答方法,提高我们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5、初中一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一等奖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一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内容:教材第94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4题数学教案-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要求:使学生学会用方程解答数量关系稍复杂的求两个数的(和倍、差倍)应用题能正确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学会用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已知条件来检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和检验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果园里有梨树42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梨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板演)2、根据下列句子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杨树和柳树一共120棵杨树比柳树多120棵杨树比柳树少120棵3、出示线段图:梨树:如果梨树的棵树用x表示桃树的棵数怎样表示4、出示条件: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5倍根据这个条件你可以知道什么如果公鸡的只数用x表示那么母鸡的只数可以怎样来表示5、在括号里填上含有字母的式子(练习二十一第1题)6、交流:板演你是根据怎样的数量关系来解答的7、导入:在四年级时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应用题谁来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怎样的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出示课题)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果园里梨树和桃树一共有168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梨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1)齐读(2)这道题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边问边画出线段图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把个数量看做一份用线段图来表示我们先画梨树桃树的棵数有这样的几份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这道题的问题(3)“梨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意思这道题要求的数量有两个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做比较简便(4)下面我们就以小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这道题用方程来做学生讨论(5)交流(6)通过讨论和同学们的交流你们会解这道题了请做在自己的作业本上(7)方程解好了下面要做什么了你准备怎样检验(把问题作为已知数进行检验)生说师板书齐答2、教学想一想现在我们把第一个条件改一下变成“果园里的桃树比梨树多84棵”你能列方程解答(出示改编题)一生板演其余齐练集体订正提问:设未知数时你是怎样想的你是根据什么来列方程的3、请同学们比较这两道题在解答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会不同因此你认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4、小结从刚才的两道题可以看出如果两个数量有倍数关系就可以把1份的数看做x几份的.数就是几x;把两部分相加就是它们的和两部分相减就是它们的差我们可以根据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来解答三、巩固练习1、练一练校对:你是根据个条件说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的2、只列式不计算一个自然保护区天鹅的只数是丹顶鹤的2.2倍(1)已知天鹅和丹顶鹤一共有96只天鹅和丹顶鹤各有多少只(2)已知天鹅的只数比丹顶鹤多36只天鹅和丹顶鹤各有多少只3、选择正确的解法明明家鸡的只数是鸭的3倍鸡和鸭一共56只鸡和鸭各有多少只(1)解:设鸡和鸭各有x只x+3x=56(2)解:设鸡有x只鸭有3x只x+3x=56(3)解:设鸭有x只鸡有3x 只x+3x=56商店里苹果的重量是梨的3.6倍苹果比梨多26千克苹果和梨各有多少千克(1)解:设梨有x千克苹果有3.6x千克3.6xx=26(2)解:设梨有x千克苹果有3.6x千克3.6x+x=26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感觉到今天学的应用题有什么特点那你有些收获呢还有什么疑问老师有个疑问想请你们帮我解决:为什么今天学的应用题用方程来做比较好而复习题用算术方法做比较好呢说明同学们掌握得不错五、作业:练习二十一/2—56、五年级下册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原通用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第24页例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