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管理细则

合集下载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制造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制造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条件的通知【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工信厅科[2017]64号【发布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日期】2017.07.12【实施日期】2017.07.1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条件的通知(工信厅科[2017]6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进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我部制定了《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条件》。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

附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2017年7月12日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条件为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稳步有序、高标准统筹推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按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以下简称《指南》)和《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对拟升级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提出如下条件:一、创新中心建设领域应符合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领域总体布局要求。

二、创新中心应面向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突出协同创新取向,符合《指南》有关要求。

三、创新中心应以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为目标。

四、创新中心组建应符合的条件:(一)创新中心应是企业法人形态,采取“公司+联盟”等模式运行。

(二)创新中心的依托公司应是面向行业,由本领域骨干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单位以资本为纽带组成的独立企业法人,股东中应包括若干家在本领域排名前十的企业。

(三)创新中心的联盟应汇聚全国范围内,包括用户在内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并覆盖50%以上本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

工信部联政法〔2020〕101号文件重点任务推进落实分工方案【模板】

工信部联政法〔2020〕101号文件重点任务推进落实分工方案【模板】
持续推进
市市场监管局
认证认可处:韩雨泉
电话:********
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开放检验检测资源,加入青岛市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发挥现有公共研发平台作用,为制造业提供检验检测服务。支持开展相关仪器设备和共性技术研发,协助申报各级科技计划。
持续推进
市科技局
科技研发服务中心:
王德强
电话:********
2
定制化服务
深入推进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促进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充分发挥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作用,加快青岛人工智能国际客厅建设,建立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培育人工智能创新产品,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
打通产业链各环节,精准无缝对接用户需求,结合交互设计、特殊工艺、模块化制造、精益生产等,在高端装备、智慧家居、纺织服装、汽车等行业大力推广模块定制、众创定制、专属定制等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通过按需设计、按需制造、按需配送,满足用户碎片化个性化需求。
青岛证监局
公司处:高丽萍
电话:********
序号
任务
内容
推进落实措施
完成时限
责任
部门
联系人及
联系方式
10
其他创新模式
加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围绕制造业重大共性需求,采取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新模式,新创建一批市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强产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促进技术转移扩散和首次产业化应用。
完成时限
责任
部门
联系人及
联系方式
7
总集成总承包
鼓励制造业企业提高资源整合能力,支持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发展多种形式的工程总承包服务。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融合应用和创新发展,推动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升级,鼓励制造业企业提供一体化的系统解决方案,开展总集成总承包服务。支持制造业企业建设“硬件+软件+平台+服务”的集成系统,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系统集成服务。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24.03.21•【文号】财建〔2024〕16号•【施行日期】2024.03.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建〔2024〕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统称两部门)拟组织开展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以及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要求,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大力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新技改,打造一批重大示范项目,促进企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支持对象。

申报城市原则上应为地级市及以上城市,包括各省(区)的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市(州、盟),直辖市所辖区(县),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

鼓励地方与中央企业联合申报。

适当考虑东、中、西、东北地区发展基础差异,统筹合理布局。

二、支持内容支持城市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组织示范项目,“点”上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示范、“线”上开展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协同改造示范、“面”上开展产业集群及科技产业园区数字化绿色化改造示范,加快数智技术、绿色技术以及创新产品推广应用。

(一)“点”上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1.打造智能工厂。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关于新形势下加快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关于新形势下加快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关于新形势下加快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11.28•【字号】深府办规〔2023〕6号•【施行日期】2024.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正文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关于新形势下加快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深府办规〔2023〕6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深圳市关于新形势下加快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的若干措施》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11月28日深圳市关于新形势下加快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的若干措施为深入贯彻中央及省委、市委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技术改造在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引导企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主攻方向实施技术改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措施。

一、加大技改项目投资支持1.推动落地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

以更大力度吸引有新增投资意向的工业企业在深布局落地一批优质产能、重点项目,推动企业增资扩产、提质发展,对工业企业在深实施的总投资额达到5亿元及以上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审定总投资建设费用的10%给予资助,单个项目资助上限为1亿元。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区政府(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

以下均需各区政府(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负责,不再列出〕2.鼓励企业加大设备更新力度。

支持工业企业围绕扩大产能规模、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技术装备和产品更新换代、改善生产环境等方面加大技术改造投入,采用先进、成熟、适用的技术设备,淘汰老旧设备,对总投资额达到2000万元及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审定总投资建设费用的10%给予资助,单个项目资助上限为1000万元。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发布2021年制造业创新中心扶持计划申请指南的通知(2021)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发布2021年制造业创新中心扶持计划申请指南的通知(2021)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发布2021年制造业创新中心扶持计划申请指南的通知(2021)各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深入落实创新发展驱动战略,加快完善我市制造业创新体系,根据《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管理细则》,我局决定开展2021年制造业创新中心扶持计划项目申报工作,具体要求参见申请指南(见附件)。

我局从未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代理项目申报事宜,请项目单位按指南要求进行申报。

我局将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程序受理申请,不收取任何费用。

如有任何机构或个人假借我局工作人员名义向企业收取费用的,请知情者向我局举报。

特此通知。

附件:2021年制造业创新中心扶持计划申请指南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1年6月28日附件2021年制造业创新中心扶持计划申请指南一、支持对象已获批组建的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及筹建中的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

二、设定依据(一)《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打造制造强市的若干措施》(深府规〔2021〕1号)。

(二)《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管理细则》(深工信规〔2021〕1号)。

三、支持数量和资助方式(一)支持数量。

1.有数量限制,受专项资金年度总额控制。

2.筹建中的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可申请1次基础平台建设项目。

3.已组建的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可申请公共平台建设、前沿/共性技术研发、示范应用类项目和获得国家或省立项支持的制造业创新中心项目的配套资助。

申请项目总数不超过3个。

(二)资助方式。

1.基础平台建设项目。

采用事前资助方式,资助金额不超过经审核确定的总投入的50%,不超过1000万元。

项目建设期限不超过筹建期。

2.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面向制造业创新中心所属领域,搭建试验验证、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协同运用、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平台,提供制造业创新公共服务。

采用事前资助方式,单个项目资助金额不超过经审核确定的项目总投入的50%,不超过5000万元。

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关于印发《深圳市研究开发中心(工程中心类)管理办法》的通知

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关于印发《深圳市研究开发中心(工程中心类)管理办法》的通知

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关于印发《深圳市研究开发中心(工程中心类)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公布日期】2008.05.06•【字号】深科信[2008]137号•【施行日期】2008.05.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关于印发《深圳市研究开发中心(工程中心类)管理办法》的通知(深科信〔2008〕137号)各有关单位:为了加强和规范深圳市研究开发中心(工程中心类)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工程化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根据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有关规定,我局制定了《深圳市研究开发中心(工程中心类)管理办法》。

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二〇〇八年五月六日深圳市研究开发中心(工程中心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深圳市研究开发中心(工程中心类)(以下简称工程中心)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工程化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根据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所称的工程中心,是指依托本行业或者本技术领域内具有综合优势的企业(以下简称依托单位)组建具有较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试验条件,拥有优秀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和试验的专业科技队伍,与深圳市相关企业紧密联系,对本行业或本技术领域的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并能提供多种综合性技术服务的科技研究开发实体。

第三条工程中心的建设和运作经费主要来源于依托单位,政府对其前期启动和研发经费给予一定的资助,政府资助的资金主要用于购买仪器设备、软件等固定资产。

第四条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是工程中心组建和运作的指导部门,市财政部门是政府资助资金的监管部门。

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深圳市工程中心发展规划以及技术服务特性和产业发展需求发布年度《申请指南》。

第五条市科技专家委员会受政府部门的委托,在工程中心的组建和运作过程中负责提供决策咨询意见。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打造制造强市的若干措施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打造制造强市的若干措施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打造制造强市的若干措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布日期】2021.03.01•【字号】•【施行日期】2021.03.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打造制造强市的若干措施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根基和综合实力的体现。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制造业迅猛发展、不断壮大,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当前,我市制造业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深圳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和实施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重大历史机遇,率先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圳样本,制定以下若干措施。

一、提升制造业发展能级(一)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

制定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方案,培育壮大万亿级、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突破3万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接近1万亿元,在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发挥集群发展促进机构作用,对参与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的机构,按国家拨付资金最高给予1∶1配套资助。

(二)培育接续发展的企业梯队。

实施“登峰计划”,力争到2025年,年度产值超1000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5家,500—1000亿元的达到5家,100—500亿元的达到40家。

对年度产值首次达到1000亿元、500亿元、100亿元的企业,分别给予2000万元、1000万元、3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支持企业扩产增效,对年度产值5亿元以上且达到一定增速的工业企业给予奖励。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5G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扶持计划操作规程》的通知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5G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扶持计划操作规程》的通知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5G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扶持计划操作规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布日期】2023.12.29•【字号】深工信规〔2023〕15号•【施行日期】2024.01.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5G 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扶持计划操作规程》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深圳市加快推进5G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深府规〔2022〕1号)和《深圳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深府规〔2023〕5号)等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我局制定了《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5G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扶持计划操作规程》,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年12月29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5G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扶持计划操作规程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工作职责第三章资助的项目类别、标准及费用范围第四章申报条件第五章资助项目的审核材料第六章项目扶持计划的组织实施第七章绩效评价与监督管理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深圳市加快推进5G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深府规〔2022〕1号,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规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5G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扶持计划的组织实施,提高《若干措施》政策效益及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水平,依据《深圳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深府规〔2023〕5号)、《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深工信规〔2020〕9号)等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组织实施的5G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扶持计划,是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组织实施项目扶持计划、制定项目扶持计划申报指南和对资助项目实行审核与核准工作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项目扶持计划的组织实施,应遵循职责明确、公开透明、程序规范、条件明确、标准清晰、绩效明显的原则;实行总额控制、自愿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专项审计、现场考察、征求意见、社会公示、部门核准、绩效评价、加强监督的闭合式管理模式。

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管理办法(试行)-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

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管理办法(试行)-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

附件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我市“十大行动计划” ,规范对深圳市十大制造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 )的建设和管理,依据《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 年)》、《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深圳市十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新中心是指经市政府批准布局,面向国家和深圳市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关键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商业化为重点,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组建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合作平台。

第三条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创新中心建设工作的统筹实施,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 的原则,推进创新中心建设。

第二章遴选和成立第四条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创新中心遴选,有计划的启动各创新中心建设。

创新中心的创建领域包括但不限于5G、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智能装备等)、精密制造(增材制造、微纳制造等)、石墨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精准医疗等领域。

第五条创新中心由在深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组织等单位牵头发起成立,组织结构由参与创建的各成员单位协商决定,为独立法人或法人联合体。

申请成立的创新中心应具备一定的条件:(1)创新资源整合能力。

能够整合包括用户在内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实验室、技术中心,以及人才、技术、标准、信息、资本等在内的各类创新资源和要素。

(2)技术研发扩散能力。

能够面向我市制造业发展重点领域,开展前沿技术研发,突破产业链关键技术屏障,打通技术研发、转移扩散和产业化链条,形成以市场化机制为核心的成果转移扩散机制。

(3)资本持续投入能力。

能够搭建社会资本投、融资平台,过孵化企业、种子项目融资等方式,将创新成果快速引入生产系统和市场,加快创新成果大规模商用进程。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5大工程实施指南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5大工程实施指南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5大工程实施指南在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中国以创新驱动发展策略为引领,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等5大工程的实施,旨在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水平,推动中国由一个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加速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国家发展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5大工程实施指南的背景2017年9月,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明确了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扩大高端制造业占比、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人才培养等目标,提出了将制造业在2015年基础上的规模和质量稳步提升,到2025年达到进入全球制造业中高端水平的目标,形成一批领先的、有特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创新中心等五大体系。

但是在2018年初,制造业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国内市场需求疲软,外贸市场竞争激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技术替代和人口结构变动带来的挑战不断增加,制造企业创新意识和竞争力普遍欠缺。

为此,为进一步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五大工程实施指南,旨在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服务化等方向发展,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制造业创新中心等5大工程实施指南的内容(一)制造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是由各省市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群体中申报、竞争产生的一批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研发机构或示范基地,旨在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等方向转型升级。

具体实施措施如下:1. 创新能力提升。

加强技术研发、创新链培育等方面的支持,积极引导和支持高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的技术创新。

2. 人才培养。

鼓励创新人才来到创新中心,建立人才培养机制,重点培养一批针对企业需求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人才。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扶持计划操作规程》的通知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扶持计划操作规程》的通知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扶持计划操作规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9.07.05•【字号】深工信规〔2019〕8号•【施行日期】2019.07.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软件业正文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扶持计划操作规程》的通知深工信规〔2019〕8号各有关单位:根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及配套政策措施的通知》(深府办规〔2018〕7号)、《深圳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深府规〔2018〕12号)、《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深府办〔2015〕20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国家标准委关于深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信软〔2017〕155号)等文件规定,结合工作实际,我局制定了《深圳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扶持计划操作规程》,现予印发实施,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19年7月5日深圳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扶持计划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圳市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及配套政策措施的通知》(深府办规〔2018〕7号)、《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深府办〔2015〕20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国家标准委关于深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信软〔2017〕155号)等有关政策,规范工业互联网扶持措施中各项扶持计划的组织实施,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强化绩效考核,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所称工业互联网专项扶持计划的资金由市级财政预算安排,适用于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工信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工业互联网应用项目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工业互联网服务体系建设、工业互联网测试验证环境建设、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培育、工业互联网及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奖励、省级以上重点项目配套七个扶持方向的扶持计划。

工信部印发《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考核评估办法(暂行)》

工信部印发《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考核评估办法(暂行)》

上海信息化84工信部印发《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考核评估办法(暂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考核评估办法(暂行)》(以下简称“《评估办法》”),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考评内容、材料、程序、结果等做了明确规定。

《评估办法》共26条,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

《评估办法》指出,考评对象是已运行满一年的创新中心。

考评分为年度考核与定期评估,年度考核每年进行一次,定期评估一般三年进行一次,评估当年不进行考核,考评内容主要包括建设和运行情况。

考评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类。

对考评结果为优秀的创新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予以奖励。

考评结果为不合格的创新中心整改期为一年,期满后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专家现场检查整改结果。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对检查再次未通过的创新中心予以调整。

创新中心存在弄虚作假、违法违规行为的,按有关法律规定予以处理。

《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底我国将实现“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具体包括建成5个左右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遴选10个左右跨行业跨领域平台、推动30万家以上工业企业上云、培育超过30万个工业APP等内容。

《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18年工作计划》同期印发。

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作启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28号),进一步推动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技术、模式、业态等创新和应用示范,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18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以。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办法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办法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规范广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运行和管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工信部科〔2016〕273号)、《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条件》(工信厅科〔2017〕64号)、《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考核评估办法(暂行)》(工信厅科〔2018〕37号)等要求,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培育建设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第三条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面向制造业创新发展重大需求,立足于共性技术研发、工程化攻关及成果转化三个定位,汇聚各方创新资源,突出协同创新取向,以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为重点,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自愿组合、自主结合,以企业法人形式建立的新型创新平台。

第四条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应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创新发展和重点行业转型升级的重大共性需求,以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技术创新和社会资本相结合、资源整合与人才发展相结合、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攻克解决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瓶颈,转化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和标准,积累储备一批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建设发展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基地,培养造就一批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加快形成发展的新动力,为推动广东制造由大变强提供战略支撑。

第五条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培育、建设、管理与考核评估等,统筹协调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相关工作。

第二章培育与建设第六条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应结合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领域总体布局,符合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实施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要求,紧紧围绕广东省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重点行业转型升级需求,在广东省内建设。

深圳关于率先实现5G基础设施全覆盖及促进5G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深圳关于率先实现5G基础设施全覆盖及促进5G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深圳市关于率先实现5G基础设施全覆盖及促进5G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2019年是5G元年,我市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要求,牢牢把握5G发展的战略性机遇,加快5G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产业快速发展,把深圳打造成为全球5G发展高地,始终走在5G时代的最前列。

为率先实现我市5G基础设施全覆盖和独立组网,推动我市5G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措施。

一、统一认识、抢抓机遇,举全市之力推动5G产业高质量发展5G (第五代移动通信)具有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等优异性能,是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的制高点,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未来竞争优势的重要引擎。

加快5G发展,对于壮大实体经济,加速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提升民生服务水平,以及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深圳发展5G产业具有较好基础及先发优势,2018年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3万亿元,约占全国行业规模六分之一,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85.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六成,产业支柱地位明显。

同时,深圳拥有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在G网络设备、关键元器件、应用场景、终端等领域都具有较强竞争力。

全市上下应充分认识到推动5G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要坚持独立组网路线,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以应用示范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关键,将我市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核心技术领先、应用场景丰富、产业竞争力较强的世界级5G产业标杆城市;要统一思想、抢抓机遇,将5G建设任务分解到各有关部门、各区,明确责任主体、共同推动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

二、统筹规划、开放共享,率先建成全球领先的高质量、全覆盖5G通信网络加强统筹协调和规划布局,强化集约建设和资源共享,全面推进5G网络建设,提升5G 基础设施供给水平。

力争到2019年底,建成5G基站1.5万个,实现重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到2020年8月底,累计建成5G基站4.5万个,率先实现全市5G网络全覆盖,5G基站建设密度全国领先。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工业设计发展扶持计划操作规程》的通知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工业设计发展扶持计划操作规程》的通知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工业设计发展扶持计划操作规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9.06.13•【字号】深工信规〔2019〕5号•【施行日期】2019.06.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工业设计发展扶持计划操作规程》的通知深工信规〔2019〕5号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工业设计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深府〔2012〕137号),规范工业设计发展扶持计划资金的组织实施,结合工作实际,我局制定了《深圳市工业设计发展扶持计划操作规程》,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19年6月13日深圳市工业设计发展扶持计划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工业设计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深府〔2012〕137号),切实增强企业设计创新能力,促进工业设计高质量发展,规范工业设计发展扶持计划资金的组织实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根据《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深府办规〔2016〕149号)等规定,修订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所称工业设计发展扶持计划资金由市级财政预算安排,适用于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工业设计中心认定、工业设计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工业设计领军企业认定、工业设计重大活动、知名工业设计奖五大扶持方向。

第三条工业设计发展扶持计划资金根据不同事项情形采用相应资助方式,包括事前资助、事后资助、直接奖励等。

第四条工业设计发展扶持计划资金遵循公开公正、依法依规、突出重点、绩效管理、科学分配的原则。

第五条工业设计发展扶持计划资金以提升工业设计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完善工业设计创新支撑体系,推动深圳工业设计高端化、品牌化和国际化发展,实现工业设计与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等领域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第二章支持对象、方向、方式、范围和标准第六条工业设计发展扶持计划资金扶持的对象,为在深圳市(含深汕特别合作区)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从事工业设计的企业或机构(以下简称申报单位)。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附件1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为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组织实施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加快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特制订本指南。

一、背景(一)全球制造业发生深刻变革制造业是技术创新最活跃的领域。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愈行愈近、蓄势待发,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不断涌现,交叉融合。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带来制造模式、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和产业分工格局不断变革。

全球制造业创新体系也随之转变:创新载体从单个企业向跨领域多主体协同创新网络转变,创新流程从线性链式向协同并行转变,创新模式由单一技术创新向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转变。

以具有跨界、融合、协同特征的新型创新载体为核心的全球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正在形成。

为顺应全球制造业创新体系和创新模式的一系列变革,发达国家着眼于全面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加快建设新型制造业创新载体。

如,美国积极构建制造业创新网络,英国加紧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都是力图弥补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断层,促进实验室技术向实际产品转移转化。

这些计划强调构建以新型创新载体为关键节点的协同创新网络,积极构建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

我们要深刻洞察这一变革趋势,将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上,否则就有可能再次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未来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二)我国制造业站上新的历史起点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体系,积累了较强的产品和技术基础,已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创新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但传统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已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亟需实现三个深刻的转变:一是打造新型创新链,实现由引进技术为主向自主创新的转变。

技术引进是后发国家在工业化中前期实现追赶发展的主要途径。

关于全面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的实施意见

关于全面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的实施意见
37•对本政策规定的奖励资金仅规定幅度范围,未规定明确标准的,由职能部门会同财政局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奖 励标准。除另有约定外,本政策条款所涉奖励资金按年初预算安排发放,若超过预算,则按比例下调兑现标准。
38.企业享受上述政策条款需符合企业综合评价、研发投入及企业综合贡献有关要求,具体按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
17•鼓励企业上台阶。对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达到1亿元、5亿元、10亿元、20亿元的非石油化工类企业,分别 给予企业核心团队5万元、8万元、15万元、20万元奖励。对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达到10亿元、20亿元、30亿元、 40亿元的石油化工类企业,分别给予企业核心团队5万元、8万元、15万元、20万元奖励。鼓励小微企业上规升级, 对上一年度首次纳入规上企业库的(包括"小升规”、"月进规"企业),给予最高5万元奖励。对规下样本企业年度营 业收入增速超过平均增速且正增长,根据市级权重高低最高给予一次性奖励2万元。
二、推动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提质发展
&做大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对新纳统的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企业,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
9.培育数字经济骨干企业。对首次进入全省电子信息百家重点企业、全国电子信息百强名单的数字经济核心制 造企业,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I。o万元奖励。
10.鼓励打造数字工厂标杆企业。对获评市级数字工厂标杆、
34.鼓励实施绿色化改造。对企业经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的减碳、减排、节水、资源循环再生利用等绿色化改造项 目,设备(技术)投资额50万元(含)以上的,给予8%、最高20万元奖励。
十、支持军民融合发展
35.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H-、附则
36•同一主体的同一事项或参照同一奖励依据的项目,原则上不重复享受市级和区级各项奖励扶持政策,级别提 升的给予补差奖励,区级各项同类政策就高不重复享受,具体按资金管理办法执行。除另有约定外,实行"一企一策 "或"一事一议"等政策的企业,原则上不再享受本政策。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6.08.19•【文号】工信部科〔2016〕273号•【施行日期】2016.08.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工信部科〔2016〕27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以下简称《指南》),现就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提出以下意见:一、重要意义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源动力和主引擎。

当前,我国产业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不足、创新成果产业化不畅的问题依然存在,现有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已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亟需在发挥已有各类创新载体作用的基础上,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瞄准制造业发展薄弱环节,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国家制造业创新平台和网络,形成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节点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动我国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一)总体思路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按照《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围绕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核心任务,有效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按照“一案一例一策”方式,统筹推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汇聚创新资源,建立共享机制,发挥溢出效应,打通技术开发到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应用的创新链条,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形成制造业创新驱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切实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管理细则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布日期】2021.03.30•【字号】深工信规〔2021〕1号•【施行日期】2021.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管理细则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培育和组建第三章建设和运行第四章管理和支持第五章考核和评估第六章监督和检查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深圳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规范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根据《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工信部科〔2016〕273号)、《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条件》(工信厅科〔2017〕64号)、《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考核评估办法(暂行)》(工信厅科〔2018〕37号)、《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办法》(粤工信规字〔2020〕4号)、《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打造制造强市的若干措施》(深府规〔2021〕1号)和《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深工信规〔2020〕9号)等文件,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在深圳市行政区域(含深汕特别合作区,下同)内成立、建设和运营的深圳市、广东省、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第三条本细则所称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是指面向国家和深圳市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行业组织等主体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以企业法人形式在深圳市行政区域内成立、建设和运营的新型创新载体。

原则上一个领域只支持一个制造业创新中心。

第四条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应以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集成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为核心,以建立健全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为手段,打通技术、组织、商业、资本之间的分割与壁垒,汇聚整合资源,突出协同配合,突破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瓶颈,转化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和标准,积累储备一批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建设发展一批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基地,培养造就一批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加快形成发展的新动力,推动实现深圳市制造业转型发展新跨越。

第五条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以下简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统筹推进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管理和考核评估等工作,并按照国家和省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的工作部署推进国家、广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第二章培育和组建第六条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按照以下程序开展:(一)组织申报。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创建通知,符合条件的单位,本着自愿的原则,按照要求准备申报材料,提交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二)申报审核。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技术、产业、管理、财务等领域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综合评审、组织现场答辩;必要时,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考察。

(三)结果公示。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根据综合评审、现场答辩及现场考察结果,提出拟被列为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筹建名单,并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官方网站上公示。

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书面确认列入筹建计划的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进入培育阶段。

(四)列入筹建。

列入筹建计划的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应于自列入计划起1年内注册成立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实体依托企业,落实中心运营场地,修改完善中心建设方案,完成中心筹建工作。

列入筹建计划起1年内未能完成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实体注册的,申报创建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牵头单位需于筹建期届满1个月前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提出延期筹建的申请。

经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研究批复同意延期后,在半年内完成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实体依托企业注册工作。

延期筹建半年内仍未完成筹建工作的,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撤销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筹建资格。

(五)组建审核。

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注册成立实体依托企业并完成筹建相关工作后,由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实体依托企业将组建方案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审核。

(六)批复组建。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对组建方案进行审核。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批复同意正式组建的,进入建设期。

第七条申报创建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单位需符合以下条件:(一)牵头单位须是长期从事某领域研究开发且有持续的研发投入,在该领域有核心竞争力,具备雄厚的科研资产和经济实力,有承担并较好完成国家或行业重点研发项目经验的企业、科研院所或高校。

牵头单位为企业的,原则上近三年年均销售收入不低于5亿元;(二)牵头单位要有整合产学研合作基础资源的能力,有较强的技术转移和扩散能力,有较丰富的成果转化和商业化经验;(三)牵头单位要有完善的研究开发平台,有先进的科研基础设施、仪器装备,以及研发高端人才,具备为技术创新发展提供支撑的能力;(四)参与建设的单位应包含相关行业领域内若干家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主体;(五)被列入严重失信名单或联合惩戒名单的单位,不得成为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牵头单位或成员单位。

第八条申报材料应包含明确清晰的建设方案。

建设方案内容包括:申报单位情况,创新中心发展方向和目标,运行机制和经营机制,技术专家委员会,组织架构和管理团队,组建资金情况,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汇聚的创新平台数量,中长期研发项目计划(包括成果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应用目标、经费筹措计划、研发投入等),成果转化收益预算,吸引可持续投资和实现市场化自主商业运营的进程计划等情况。

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组建资金(注册资本)不低于3000万元。

第九条申请组建的实体依托企业应满足以下条件:(一)拥有代表本领域先进水平的研发力量,设立专家委员会,负责对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发展方向、技术路线、建设规划、项目计划等提供咨询意见;(二)有固定的研发队伍,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三)有独立的办公场地、优良的研发试验场地和先进的研发试验仪器设备;(四)各股东成员单位完成注册资金全额缴纳。

第三章建设和运行第十条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构建科学的运行和管理体制,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有效机制,探索高效协同创新模式。

第十一条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应制定规范的资金使用流程,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按要求严格执行财务规章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

第十二条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投入应满足基本运行需要,自主开展各类经营活动。

第十三条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应加强前沿、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扩散。

开展前沿技术研发,突破产业链关键技术屏障;开展共性关键技术和跨行业融合性技术研发,突破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供给瓶颈;建立以市场化机制为核心的成果转移扩散机制,加快创新成果大规模商用进程。

第十四条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应加强对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实现技术和服务外溢,向外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委托研发、标准制定和实验验证、检验检测、企业孵化、人员培训、市场信息服务、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价、咨询等公共服务。

第十五条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应加强知识产权储备和保护,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共性技术知识产权战略储备,支撑和保障制造业创新中心发展。

建立市场化运营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与信息共享、联合保护、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管理制度。

第十六条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应加强与国内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

通过项目合作、人才引进、技术引进、参股并购、专利交叉许可等形式,促进行业共性技术水平提升和产业发展。

第十七条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应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实现股东资源开放共享。

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覆盖股东的科研创新网络平台。

第十八条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应积极跟踪、收集、分析国内外本领域发展信息,定期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报送行业创新发展情况和趋势。

第十九条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应积极承担广东省和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建设任务,打造支撑本领域创新发展的核心节点。

支持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广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第四章管理和支持第二十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对筹建中的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及已组建的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广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项目建设给予支持,支持项目纳入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扶持计划。

第二十一条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扶持计划资金纳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预算管理。

资金可用于筹建中的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基础平台建设项目,以及已组建的各创新中心的公共平台建设、前沿/共性技术研发、示范应用等项目资助和获得国家或省制造业创新中心项目的配套资助。

第二十二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定期发布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扶持计划项目申请指南,筹建中的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牵头单位和已组建的各制造业创新中心实体依托企业可按照申请指南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申请材料。

第二十三条筹建中的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牵头单位只可申请1次基础平台建设项目。

已获批组建的各制造业创新中心实体依托企业每年度可申请深圳市制造业创新中心扶持计划的项目总数不超过3个。

同一项目不得重复申请市级财政资金资助。

第二十四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申报项目进行专家评审、现场考察,初步确定拟支持的项目单位、项目总投入和资助金额。

已获国家或省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立项支持的项目不再进行审核。

各类支持方式如下:(一)基础平台建设项目。

采用事前资助方式,资助金额不超过经审核确定的总投入的50%,不超过1000万元。

项目建设期限不超过筹建期。

(二)公共平台建设类项目。

采用事前资助方式,单个项目资助金额不超过经审核确定的项目总投入的50%,不超过5000万元。

项目建设期一般不超过3年。

(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类、示范应用类项目。

采用“事前立项、事后资助”方式(先列入扶持计划,在项目完成经验收通过后,按扶持计划予以资助),单个项目资助金额不超过经审计的项目总投入的50%,不超过3000万元。

项目建设期一般不超过3年。

(四)获国家或省立项支持的项目。

制造业创新中心的项目获得国家或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立项支持的,在资助资金到位后可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申请配套资助。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按不超过1:1的比例对已拨付到位的国家或广东省资助资金给予配套。

国家、省和深圳市的支持资金总额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50%。

已获得市级财政资助的项目不再重复资助。

第二十五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拟支持的项目汇总形成扶持计划,征求各相关单位意见并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官方网站上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公示期不少于7个工作日。

第二十六条经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下达扶持计划。

第二十七条对列入扶持计划的创新中心项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按照下达计划与项目单位签订项目合同书,明确项目建设内容、建设目标以及技术指标或产出成果,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