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测量与量表编制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测量与量表编制基础

这章节主要是探讨测量工具,精确的观察离不开高质量的测量工具。测量的过程就是对定性的观察资料进行量化的过程,是定量的基础,是在定性观察的基础上对观察现象进行数字化的量度。那怎么制造出教育现象的测量工具呢?这也是本章节探讨的重点。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是比纳—西蒙智力量表,后来经过不断的修订,不断积累经验。在教育研究中经常涉及到研究学生的心理因素,所以要借用心理学量表来研究教育现象。所谓测量就是依据某种法则,给观测对象的某种特征赋予符号或数字的过程。我们所知道的研究问题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变量,而这些变量就是测量的内容。测量的要素包括:测量对象、测量内容、测量法则、数字或符号。如“中国高等教育发达程度”的测量中包含了测量的对象—中国,测量内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测量法则—以15%和50%为界,数字或符号—“1、2、3”或精英,从中可以发现测量对象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被试。

对于变量的可操作常常会出现一些困难,例如调查对象不愿意说真话;或调查对象不知道怎么说等,这些都以被调查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关,还有就是待测量变量所代表的概念没有固定、明确的内涵,如“科学素养”。文中针对这些测量困难,提出了可以通过测量另一个与之相关的可以观察的现象,再根据可观察对象与不能直接测量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而获得,如测量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就是通过对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进行测量而获得。可以看出,测量就是用数字将测量的变量与可观察现象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这个过程叫

变量的可操作化过程。文中说到,变量的可操作化就是将不能直接测量的变量通过可测量的指标转化为可测量的变量的过程。所以涉及到上个章节的概念框架,尽量要让概念可操作化,这样有利于收集到更加精准的数据。这节谈到了指标,所谓指标就是可以直接测量的内容,它与测量对象熟悉的生活经验、教育背景等紧密联系,与具体的行为相联系,就是在测量的时候尽可能用行为来表示态度。第四讲主要讲的是:指标与潜在变量的关系;指标与理论的关系;指标数量与维度的关系;量表及量表记分。对于指标与潜在变量的关系举了美国在评估高校国际化水平使用的测量指标有5个,来说明使用能够全面反映潜在变量性质的一组“指标”来完成对潜在变量的测量。变量的可操作性定义产生于已有的相关理论,如抑郁量表的指标就是根据心理学研究结论:“抑郁”心理特征为生理特点、情绪、社会交往态度与能力来显示。指标数量与维度的关系,抑郁量表中20个指标可以按照反映“抑郁”心理特征的三个方面分为三组,这三组就是抑郁量表的三个维度,也就是说量表的维度就是量表编制所依据的相关理论所包含的变量范围。对于客观性变量,一般不需要多个指标,如对于“性别”变量,不需要用“爱扎辫子”、“爱穿花衣服”等一系列指标,这样子可以避免误差大。量表与记分这小节,知道了量表是由多个具有一定的理论结构的指标或题目构成的试图揭示不能直接测量的变量水平的工具。第五讲是关于量表编制过程,主要有以下步骤:根据变量,寻找理论;根据理论,寻找维度;开发指标;指标排序;量表的测试和量表的移植。这六个步骤作者也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可以比

较容易掌握,觉得这章节对于以后涉及到的研究调查需要制作量表的时候有很大帮助。第六讲就是介绍了几种经典的量表,如总加量表,量表的总分即是所以题目得分的累加,注意的是总加量表更多情况应用于客观性的题目,而非态度的题目,例如关于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测量量表。李克特量表是目前科学研究中最常用。最直观易行的量表结构类型,实际上是对总加量表的发展,是总加量表的特殊形式,答案不是2个选择,而是5个或7个奇数选项。鲍嘠德社会距离量表,该量表是根据不同指标间的强度结构构成的。语义差异量表主要特点就是一次性集中测量被试对某个群体或复杂概念在诸多方面的评价、理解的测量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