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岛版第五单元信息窗2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24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5单元 信息窗2 8加几

2024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5单元 信息窗2 8加几

当堂检测
7.填一填,画一画。
12
+2
+3
13
(选题源于课本练习应用)
当堂检测
8.
9
13
10
14
11
15
12
16
第1个加数是8,第2个加数依次加1, 它们的和依次加1。
(选题源于课本练习应用)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我学会了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的算式。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呢?
8 8 16 26
10
小试牛刀
2.下面计算“ 8+3 ” 的想法中, 不正确的是( ② )。 (填序号)
当堂检测
1.圈一圈,算一算。
(1)
8 7 15
(2)
8 5 13
当堂检测
1.圈一圈,算一算。
11 1
(选题源于课本练习应用)
14 4
当堂检测
2.填一填,算一算。
12 22
15 25
10
10
当堂检测
3.送小动物回家(连一连)。
当堂检测
4.细心筑起数字桥。
10
17
14
16
11
13

8 + 7 15
8 + 4 12
当堂检测
6.在( )填上合适的数。
8+( 5 )=13 8+( 4 )=12 8+( 6 )=14
9+( 6 )=15 9+( 8 )=17 9+( 7 )=16
谢谢 大家
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
五我爱读书
信息窗2 8加几
情景导入
图中同学们在做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你问我说

青岛版第五单元信息窗2教学设计

青岛版第五单元信息窗2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信息窗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2的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交流、善于合作和主动探究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活动一:观察情境,提出问题为了绿化校园,学校设计了不同形状的花坛,请看课本,这是一个长方形花坛(出示情境图1)。

如果要给它围上护栏,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问题1:给长方形花坛围上护栏,需要多少钱?问题2:给正方形花坛围上护栏,需要多少钱?(师板书)活动二: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一〉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1、要求需要多少钱,必须先算出什么?(先算长方形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请同学们猜想一下,长方形花坛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系?经过测量,长方形花坛的长是9米,宽是4米(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

我们把它画下来。

根据花坛的长和宽,你能求出花坛的周长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2、学生自主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1)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长方形花坛的周长(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3)全班交流分别让每一种做法的学生交流思路,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平面图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可能出现:第一种:9+4+9+4=26(米)第二种:9×2=18(米)4×2=8(米)18+8=26(米)第三种:(4+9)×2=26(米)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随时板书,并引导学生说出:第一种方法:把4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可以求出长方形的周长。

第二种方法:长方形的对边相等,9×2求出两个长,4×2求出两个宽,最后合起来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第三种方法:(9+4)是一个长和一个宽的和,还有同样的一个长和宽,共有2个长和宽的和,所以用9+4的和乘2,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信息窗二青岛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信息窗二青岛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信息窗二青岛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信息窗二青岛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信息窗。

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用字母表示数以及简单的方程式。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学习如何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并解决一些简单的方程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也能够理解和解决一些简单的方程式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以及能够解决简单的方程式问题。

难点在于理解方程式中的未知数和已知数的关系,并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一些具体的数学题目。

五、教学过程1. 引入:上课之初,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我会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有3个苹果,然后你给了朋友1个苹果,你还剩下几个苹果?通过这个简单的例子,我会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用字母表示未知数。

3. 练习:在讲解完之后,我会给同学们一些随堂练习的机会。

我会出一些简单的方程式题目,让同学们尝试用字母表示数并解决方程。

我会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4. 应用:我会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来巩固同学们的知识。

我会出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同学们运用所学的字母表示数和解方程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利用黑板和粉笔来进行板书设计。

我会将一些关键的概念和公式写在黑板上,以便同学们随时查看和理解。

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对今天的学习进行反思。

我会思考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以及是否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

如果有需要,我会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帮助同学们学习和理解。

同时,我也会鼓励同学们进行拓展延伸,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的部分,我采取了逐步引导的方法。

信息窗2教学设计

信息窗2教学设计

信息窗2:等式的性质(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1—65页。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学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天平这一直观教具,让学生观察天平两侧都加上或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仍然平衡,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等式性质,从而让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能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形如x±a=b的简单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索,使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学会用等式性质解方程。

2、在观察、操作、讨论的过程中,掌握等式的性质,能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x±a=b的方程。

3、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积极的数学兴趣;在利用等式性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方程的对称美和数学的严密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与检验习惯。

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1、谈话:同学们,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10-14亿年前的古老地层,繁衍着2600多种生物,其中不乏7000万至200万年前第三纪、第四纪的古老动植物种类,成为人类难得的生态王国。

这里生活着一种被称为“世界独生子”的动物,人们都称它们“仰鼻猴”、“牛尾猴”或“灰金丝猴”,因其数量最少,栖息地环境最窄,生态学资料最缺,被国际贸易公约列为濒危度最高的“E”级保护动物,这就是“黔金丝猴”。

出示:据央视国际频道2004年6月1日报道,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黔金丝猴数量已从1993年的600多只,增加到860多只。

提问: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2004年比1993年大约增加了多少只黔金丝猴?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出示问题“2004年比1993年大约增加了多少只黔金丝猴?”2、算一算,交流结果。

860-600=260(只)3、谈话并提问。

信息窗二(乘法结合律)-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二(乘法结合律)-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二(乘法结合律)-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乘法结合律的具体应用;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乘法结合律的应用;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三、教学内容1. 信息窗呈现教师打开信息窗,呈现“5 × 6 × 2 = ?”的题目,让学生看一遍后,结合上次课的重点,向同桌解释答案。

2. 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在理解上次课所学乘法交换律、分配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即“先算哪两个数都可以”。

以“2 × 4 × 5”为例,学生可以先算2 × 5,然后再乘4,或者先算4 × 5,再乘2,最后得出的结果都是40。

3. 拓展练习在巩固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以下练习:•2 × 3 × 4•6 × 7 × 2•8 × 5 × 9•3 × 5 × 7 × 2四、教学方法1.观察-感知法:通过呈现信息窗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的定义;2.听-说-看法:引导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口算、做习题等形式对知识进行巩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呈现信息窗题目“5 × 6 × 2 = ?”,让学生结合上次课所学乘法交换律、分配律的知识,向同桌解释答案。

2. 理解乘法结合律教师通过口头解释和举例说明乘法结合律的含义和特点,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口算练习加深理解。

3. 拓展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巩固乘法结合律的应用方法。

4. 总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然后进行问答环节,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六、课后作业完成课本练习题,巩固乘法结合律的应用方法。

七、板书设计乘法结合律先算哪两个数都可以例如 2 × 4 × 5先算2 × 5,再乘4先算4 × 5,再乘2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和应用还不是很理解,需要更多细致的引导和巩固。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信息窗二学案(青岛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信息窗二学案(青岛版)

第五单元走进商场——观察物体辨认一组正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学案班级姓名组别等级一.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正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并能根据确定方位看到的形状来想象物体的摆放方式。

2.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二.自主学习(一)看自学指导,自主学习。

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请举手示意。

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自学课本80—81页的内容,仔细观察主题图并思考:(比一比哪个组最认真,坐姿最端正。

)1.从不同方向看,各是什么形状?看到的是(),看到的是(),看到的是()。

2.如果车上有3箱,货物摆成这种形状,从不同方向看,各是什么形状?看到的是(),看到的是(),看到的是()。

(二)自学检测(要求:认真读题,书写规范,坐姿端正。

完成后,组长组织对桌交换,互相批阅,有疑惑提出来。

)1.摆一摆,看一看,分别是从哪个位置看到的?2.看一看,填一填。

三、合作探究1.全班交流,讨论解决出现的有代表性的问题。

2.学生同桌对改,对全对的学生给予表扬。

3.根据正确答案,组内交流一对一对改,会的学生教不会的。

让出现错误的学生说一下错的原因?如果说不出来,请其他同学帮助。

4.合作探究:如果车上有4箱,而且从正面看到的是,有几种摆法?(先小组内交流,后全班展示。

答案很多种,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对有创意的做法表扬鼓励。

)5.全班交流汇报,总结归纳辨认一组正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的方法。

四、当堂训练。

按照要求,认真规范完成训练题目。

完成后组长组织小组内互相检查并纠错,准备班内展示。

完成课本82—83页第3、5、7题(做到课本上),看谁做得又对又快?五、自我反思1.我的收获:。

2.我的易错点:。

信息窗二(百分数的应用)-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二(百分数的应用)-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信息窗二(百分数的应用)-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百分数的概念,能够将百分数转换为分数和小数;2.能够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问题;3.能够运用信息窗二思想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百分数的概念和应用;2.信息窗二思想在百分数应用中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百分数的相关知识,如什么是百分数,如何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和小数等等。

2. 学习新内容•向学生介绍信息窗二的思想,并通过例子说明信息窗二的应用。

举例:有一张试卷,其中的每个题目的分值都不相同,而总分是100分。

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计算自己得了多少分呢?我们可以将试卷看成一张信息窗,“本题的得分”相当于信息,而“试卷总分”相当于窗户,这时我们可以利用信息窗二的思想,计算每道题目得分占总分的百分比,并将其累加起来,就可以得出自己的总分数了。

3. 实例操作•带领学生一起操作两道相关的实例。

例1:甲乙丙三车比赛,赛车共绕行了20圈,已知甲车绕了48%的圈数,乙车绕了42%的圈数,问丙车绕的圈数占总圈数的几成?解题思路:利用信息窗二的思想,将每个车所绕的圈数转化为百分比,然后将三个数相加,得到总的所绕圈数占总圈数的百分比,最后再转化为所占的比例。

例2:小明又写作业了,他现在完成了30%的作业,如果还需完成90页,请问他现在完成了多少页?解题思路:小明完成的作业占总作业的百分比为30%,即0.3,所以剩下的作业还有70%没有完成,即0.7。

那么完成的作业所占的页数为0.3乘以总页数90页,即27页。

4. 巩固练习•给学生分发百分数的相关练习题,让他们在班内完成。

四、教学亮点1.运用信息窗二的思想,有助于深入理解百分数的应用;2.通过丰富的例子和实例操作,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百分数的概念和应用方法;3.练习题能够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为今后的应用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布置将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与百分数相关的问题整理至少10道,并按照信息窗二的思想解决,明天上课前完成。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备课【单元目标确定的依据】课标要求: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生活经验理性化、数学化。

2.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操作、比较,逐步抽象出算理,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归纳新知。

教材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安排了3个信息窗和一个相关链接,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简单口算、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乘法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为后面学习四则运算和小数除法打下基础。

为了让学生对社会有更多了解,本单元教材选取了农业生产的素材来研究除法计算。

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社会经验。

学情分析:以前学生学过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并正确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联系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并体验不同的算法;经历除数是两位数的竖式计算及试商、调商的过程,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初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增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经历探索商不变的规律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性质。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探索除法算理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逐步形成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4.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学习难点:笔算除法的试商方法。

二年级数学下册 信息窗2整装待发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

二年级数学下册 信息窗2整装待发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

信息窗2 整装待发教学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熟练掌握笔算的方法,准确地进行计算。

2. 掌握估算的方法,会求近似数。

3. 养成认真、仔细和估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笔算和估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到了蜜蜂王国。

蜜蜂王国好玩吗?这节课,咱们继续看看蜜蜂王国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咱们一起看大屏幕。

活动二:解读信息窗师多媒体出示信息窗2的情境图。

师:这是一幅蜜蜂集体出去采蜜的情景,你能根据情景图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吗?学生看图讲故事。

师:谁愿意把你找到的数学信息告诉大家?学生交流自己发现的信息。

师板书:向北飞的有310只向东飞的有103只向南飞的有286只向西飞的有530只师:根据你发现的采花蜜的小蜜蜂只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独立思考一段时间,再举手交流。

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1. 向西飞的和向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2. 向西飞的和向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3. 向西飞的比向北飞的多多少只?……活动三:解决问题(一)师:大家提出的问题可真多呀!咱们先来解决“向西飞的和向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好吗?师:大家会列算式解答吗?学生独立思考后,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并用自己的方法算出结果。

学生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列出的算式并交流计算的过程。

(让学生说出自己计算的方法,可以用口算,可以用笔算,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学生说说算理,对于合理的算法,都要给予肯定,提倡用竖式计算。

)师板书:530 + 310 =8405 3 0+ 3 1 08 4 0师: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更容易理解?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用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解决“向西飞的比向北飞的多多少只?”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你会列式计算吗?学生独立找出信息并列式计算。

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学生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重点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

第五单元信息窗二角的度量(教案)-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三年级下册1

第五单元信息窗二角的度量(教案)-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三年级下册1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3、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4、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计量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方法,能正确测量几十五度角的度数。

三、教具准备:量角器、三角板、多媒体课件、简易的量角工具。

学具准备:一副三角板,量角器,探究单、作业单,彩纸。

四、过程:一、复习铺垫,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回忆一下,你都要学了哪些知识?数一数,下面的图中有几个角?你是怎样数出来的?(看来几个小角又能拼成更大的角),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角,一起去挖掘机的工作现场看看,你能发现什么?你在哪里发现了角?铲斗臂上形成了各种大小不同的角,关于铲斗臂上的这个角,你还想继续研究什么数学问题?这个角有多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本环节利用屏软件截取了挖掘机工作的视频,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自主测量合作探究1、猜想:师:先来猜想一下该怎样测量这个角的大小呢?指生回答。

2、回顾前知,方法引领:师:我们来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一条线段时,我们是怎样测量的?生回答。

师:我们选择了一厘米的线段为计量单位,看它包含几个一厘米,在测量图形的面积时,又是怎样测量的?指生回答。

师:我们选择了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为计量单位,看它包含几个1平方厘米,现在你想怎样来测量角呢?指生回答。

师:对,我们可以找一个小角,以它为度量的单位,看看这个角里边包含几个这样的小角,在我们的三角板中就有这样的小角,也可以自己来制作一个,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青岛五四学制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二》说课稿

青岛五四学制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二》说课稿

青岛五四学制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二》说课稿一、教材与教材分析1.1 教材背景•教材名称:青岛五四学制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二》•适用对象:四年级学生•数学内容:信息窗二是数学上册的一篇教材,主要涉及图形的分类与辨认、数形结合等数学知识。

1.2 教材特点•针对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进行编写,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

•通过图形的分类和辨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了解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及其特征,能够准确识别并命名各种图形。

•掌握图形的分类方法,能够根据特征将图形进行分类。

•学会使用图形的特征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2.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并归纳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掌握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及其特征。

•学会使用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和辨认。

3.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并归纳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4.1 情景导入法通过观察学生周围的物体,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并与实际物体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演示与讨论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参与,引导学生分析图形的特征,并进行分类和辨认。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4.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团队精神。

4.4 归纳总结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总结图形的特征和分类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阶段•利用黑板或投影仪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几何图形。

5.2 发展阶段•教师通过示范,将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并进行详细解释和讨论。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二》说课稿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二》说课稿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二》说课稿1. 教材背景介绍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二》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内容丰富,重点讲解了有关时间、数据和图形等方面的数学知识,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综合性的练习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 能够正确读取时间,并能够用时钟进行时间的设置和计算; - 理解并能够运用数据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能够观察和描述简单图形,并能够利用图形进行分类和比较; -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并解决简单问题。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 时间的读取和计算; - 数据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图形的观察、分类和比较。

教学难点为: - 数据统计中的频数和频率的理解; - 图形的分类和比较思维的培养。

4. 教学准备为了确保本节课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提前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信息窗二》教材; - 教师课件; - 数字钟表或计时器; - 数据统计卡片; - 图形卡片; - 相关图片或实物。

5. 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5.1 导入新知 - 让学生观察并回忆自己在每天早晨起床、上学、吃饭、做作业等活动中是如何使用时间的。

-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时间,时间又是如何记录和计算的。

### 5.2 学习时间的读取和计算 - 通过教师课件,展示不同时间的钟面图,并引导学生读取时间。

- 引导学生掌握小时和分钟的概念,并能够用数字钟表进行时间的设置和计算。

- 给学生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时间的读取和计算能力。

### 5.3 学习数据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一些简单的统计数据,如班级中学生的身高、家庭成员数量等。

- 解释频数和频率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 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相关练习,让学生掌握数据统计的基本方法。

第五单元信息窗 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青岛版

第五单元信息窗 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青岛版

第五单元信息窗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青岛版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观察物体的特征,进一步了解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基本概念。

2.能够用简单的文字、图形等方式描述物体的特征,培养其对物体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能力,准确描述其特征。

2.教学难点:用简单的语言和图形描述物体的特征。

教学内容
1.观察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2.用简单的文字和图形形象化描述物体的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1.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并让其描述这些物品的特征。

2.引导学生自己注意教室内的物体,并思考如何描述它们。

新课讲解
1.教师出示不同形状、颜色的物品,让学生进行观察,并问学生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这些物品的特征是什么。

2.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和图形形象化描述这些物品的特征。

练习环节
1.在黑板上出示物品的图像,并让学生自己描绘物品的特征。

2.让学生互相交流,相互检查自己的描绘。

巩固环节
1.让学生去教室内寻找物品,观察其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和图形形象化描述。

2.教师对学生的描述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评估
1.观察学生在描绘物品特征时的表现和方法,评估其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随堂闭环测试。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能够准确观察物体的特征,并能用简单的语言和图形形象化描述描述物体的特征。

教学效果比较明显,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

青岛版《观察物体信息窗2》教学

青岛版《观察物体信息窗2》教学
记录。
物体观察的实践应用
01
02
03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体, 如家具、电器、玩具等, 了解其功能和设计原理。
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在科学实验中,观察各种 实验器材和实验现象,分 析实验结果。
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在绘画、雕塑等艺术创作 中,观察现实中的物体或 人物,以获取灵感和素材。
物体观察的拓展知识
分析学生反馈
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整理和分析, 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对教学的
期望。
调整教学策略
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及时调整 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
教学效果。
感谢观看
THANKS
小组合作学习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观察、讨论物体的特征和性质。 通过小组内的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04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目的: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时间安排:5分钟。
知识讲解与示范
• 目的:让学生了解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学生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他 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判断是 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对比
将本班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往届学生 或同年级其他班级进行对比,以评 估教学效果的优劣。
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学方法的反思
01
回顾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分析其优点和不足,思考
青岛版《观察物体信 息窗2》教学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 • 教学反思
目录
01
教学目标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2:蟹池》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2:蟹池》

参加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青岛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2:蟹池山东省高密市井沟镇呼家庄小学王化聚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81——P86。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及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立体图形的基础。

教学重点是: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水产养殖场中蟹池的场景。

包含的信息有两个三角形的蟹池及其平面示意图等。

旨在引导学生提出有关蟹池面积的问题,展开对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学习。

教学目标:1、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经历探索三角形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推理和概括能力,渗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谈话: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张大爷家的蟹池。

张大爷家有两块蟹池,(观察情景图及1号蟹池的示意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1、猜想:(1)要求1号蟹池的面积就是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请你猜一猜三角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哪几部分有关系?(2)怎样找到三角形的面积与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3)小组交流(4)小结:同学们有了很好的推导公式的初步想法,不管你转化成什么图形,都是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找到图形间的联系,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2、验证:(1)选择你们喜欢的三角形按照转化的思路来研究。

小组中分工合作,明确本组的研究步骤,互相帮助。

比一比,看那个小组的方法多,动作快!(2)学生小组讨论,动手操作。

教师巡视参与指导。

(3)学生汇报成果,教师深化点拨:A例如两个相同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师提问: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锐角三角形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锐角三角形的哪一部分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锐角三角形的哪一部分有什么关系?每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锐角三角形的面积?谈话:对于这种拼法有困难的同学可以阅读课本82页中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信息窗二(垂直)-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二(垂直)-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二(垂直)-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自主理解并画出垂直方向的信息窗;2.能够解决本课所涉及的基本数学问题;3.能够独立运用垂直方向的信息窗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点1.合理运用垂直方向的信息窗;2.解决能够涉及基本数学问题。

三、教学难点1.在应用垂直方向的信息窗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会面临困惑;2.学生很难在一开始就理解垂直方向的信息窗。

四、教学过程1. 自由提问阶段教师可以在此阶段询问学生有哪些数学问题需要解决。

2. 信息窗教学阶段1.带领学生初步理解信息窗;2.加深学生对垂直方向的信息窗的认识;3.给学生举例并一步步解释。

3. 解题教学阶段1.深入解释各种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案;2.教导学生如何使用信息窗;3.完成一些基本的课堂练习。

4. 学生练习1.进行学生个人练习;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关键问题。

5. 课堂讨论1.在课堂上讨论学生遇到的问题;2.教师给出不同问题的解决方案。

6. 总体练习1.全班同学一起练习;2.学生独立完成一个综合性的数学问题。

五、教学方法1.演讲式讲授;2.互动学习;3.实践。

六、作业布置1.按照教师要求解决一组数学问题;2.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记录此次课程的部分内容。

七、教学反思此次课程中,部分学生不容易理解垂直信息窗,且完成数学问题时较为困难。

更有甚者是一些学生对此次课的内容毫无学习热情。

下一次课程中,教师将更加注重课程设计,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认知上的问题,使其真正掌握垂直信息窗的应用。

教孩子学习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二的教案

教孩子学习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二的教案

教孩子学习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二的教案。

第一步:了解学习目标在制定任何教案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学习目标。

对于学习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二,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帮助孩子掌握以下知识:1.了解事物的基本属性及其相似与不同之处;2.能够通过观察发现事物的特征和规律;3.能够通过对比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二步:选择教学资源在制定教案之前,我们需要选择最适合的教学资源。

对于学习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二,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教学资源:1.讲义和练习册;2.视频和多媒体资源;3.图片和实物。

第三步:确定教学策略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习,我们必须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

在学习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二时,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教学策略:1.以实物为例:将实物放在孩子面前,引导他们自己观察、比较、分析并记录,最后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点评等方式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2.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习知识,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掌握知识的能力;3.探究学习: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孩子展开思考,探究自己的发现,并在班级中进行交流和分享,达到提升孩子自主学习水平的目的。

第四步:充分准备在制定教案之前,我们必须充分准备。

对于学习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二,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熟悉讲义和练习册;2.制作所需实物或教学道具;3.准备好多媒体资源。

第五步:实施教案在成熟的教案下,我们要按照计划逐步实施。

教学的过程中,要准备充足,并且关注学生的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通过合适的方式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性;2.不要仅仅是讲解,应该采用多种方式来引导孩子学习;3.更重要的是,教学应该注重思考,采取启发式的教学策略,创造空间,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第六步:反思和评估在教学之后,我们需要进行反思和评估。

我们应该考虑以下问题:1.教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吗?2.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是什么?该如何处理?3.孩子是否掌握了知识?通过反思,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教学的优点和不足,并且在将来更好地教孩子学习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二。

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2教学案2(精品)

最新审定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2教学案2(精品)


教师精讲总 与 结试商的过程方 法 学
372÷62= □ 62)37 2 □□□ □
(千克)
再计算并验算。 92 ÷ 23 = 345 ÷ 23 =
把 62 看作 60 试商,商是 6
864 ÷ 32 = 656 ÷ 41 =
6×62 得 372
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设 学生小结试商的方法:除
学生验算后进行小

组交流、讨论,除 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可以怎样试商?
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 先把这个两位数看成一个 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 商,然后再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拓展应用 2、先说说把下 面各题的除数分别 看作几十来试商,


标 自主练习:5、6、7 检
结合现实情境,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试商方 法,明确商的位置,为学习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除 法打下基础。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

教师精讲与点拨
学生活动
备注
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良好 学习习惯。
重点 与 难点 教具准备 情境图、多媒体课件
重点:学习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掌握合理的试商方法。

作 业 设 计 教 后 反 自主练习:5

课题 主备人 授课时间 知识 三 维 教 学 目 标 与 技能 过程 与 第


课型 新授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审核人 2 课时 共 2 课时 序号
板书设计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先把这个两位数看成一 个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然后再进行计算。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二课堂教案实例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二课堂教案实例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二课堂教案实例。

二课堂教学法基于中国传统教学和21世纪信息化技术的融合,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它通过课前演讲、课堂互动、课后评价等环节,让学生在更加自然的场景下学习。

所以在信息窗二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教案实例:一、预习环节学生提前在家中完成作业,包括了解阅读课本规定相关知识,并通过网络查阅材料相关的知识点,收集相关图片资料,以更好的展现本次活动和课程内容。

同时,学生们还可以把他们了解到的知识在二课堂上分享给大家,并互动学习其他人的资料。

二、课堂互动在课堂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课堂演讲、角色扮演、课堂练习等活动,以便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一)小组讨论老师可以把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谁是最好的信息窗活动主持人,并给出自己的理由。

这有助于让学生们理解谁是最适合主持这项活动,同时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

(二)角色扮演在课堂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例如,让学生们扮演窗口主持人,指导他们如何组织活动,并让学生们使用自己学习的信息表达思路。

(三)课堂练习学生通过现场实践练习、模拟、调研等方式,学生能够全面加深理解所学知识以及获取更多实践经验和技能。

三、课后评价学生在课后可以参加在二课堂上完成的练习和课堂总结等活动,并使用课后工具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以便更好地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优势。

老师也可以通过这些评估工具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帮助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二课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更加自然和便捷的环境下,更好地学习到所学知识,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相信,在信息窗二课堂教学法的应用下,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培养专注力、提高综合素质、培育未来的科技人才。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二课程教案设计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二课程教案设计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二课程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任何一堂课的核心,也是教师制定教案的首要任务。

在“信息窗二”这个单元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学会应用基本的计数方法,并能够理解数据分析的过程和推理方法。

二、教学要点在“信息窗二”这个单元中,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的读法和写法——教师要注意让学生掌握基本数字的读法和写法,并能够在不同语境下运用。

2、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师应该采用生动的场景和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

3、图表的制作和分析——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图表来帮助学生理解数据分析的过程和推理方法,并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

三、教学方式在“信息窗二”这个单元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通过创造生动的情境,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应用。

2、问答式教学法——教师应该把知识点转化为问题,通过问答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3、课堂互动式教学法——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四、教学步骤在“信息窗二”这个单元中,教师的教学步骤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导入——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到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和用途。

2、讲解——教师简单地讲解数字的读法和写法,以及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并带领学生一起完成一个小型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实验。

3、制图——教师向学生介绍简单的图表制作方法,并帮助学生制作一个具体的图表。

4、数据分析——教师让学生通过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并通过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

5、总结——教师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信息窗二”这个单元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1、日常评估——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
信息窗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2的内容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交流、善于合作和主动探究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观察情境,提出问题
为了绿化校园,学校设计了不同形状的花坛,请看课本,这是一个长方形花坛(出示情境图1)。

如果要给它围上护栏,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问题1:给长方形花坛围上护栏,需要多少钱?
问题2:给正方形花坛围上护栏,需要多少钱?(师板书)
活动二: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一〉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要求需要多少钱,必须先算出什么?(先算长方形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请同学们猜想一下,长方形花坛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经过测量,长方形花坛的长是9米,宽是4米(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

我们把它画下来。

根据花坛的长和宽,你能求出花坛的周长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2、学生自主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长方形花坛的周长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分别让每一种做法的学生交流思路,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平面图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可能出现:
第一种:9+4+9+4=26(米)
第二种:9×2=18(米)
4×2=8(米)
18+8=26(米)
第三种:(4+9)×2=26(米)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随时板书,并引导学生说出:
第一种方法:把4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可以求出长方形的周长。

第二种方法:长方形的对边相等,9×2求出两个长,4×2求出两个宽,最后合起来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第三种方法:(9+4)是一个长和一个宽的和,还有同样的一个长和宽,共有2个长和宽的和,所以用9+4的和乘2,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教师在学生充分交流后用课件演示。

然后让学生再互相说一说这种方法的思路。

3.自我优化
师:你喜欢那种做法?说说理由。

(学生认为哪种简便就用哪种)
4.计算需要多少钱
师: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求出了花坛的周长是26米,根据图上的信息,就能计算出需要多少钱了,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可以自己选择一种护栏来计算。

集体交流,板书:26×8=208(元)
〈二〉练习巩固:
刚才,同学们自己尝试学会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老师想考考大家,有信心吗?(课件出示练习题)
活动三:探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为了美化校园,学校还设计了一个正方形花坛。

(出示情境图)
如果也要给这个花坛围上护栏,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选择其中一种护栏,求出购买这种护栏需要多少钱吗?
2.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的做法:
生1:(7+7)×2=28(米) 28×8=224(元)
生2:4×7=28(米) 28×8=224(元)
3.全班交流。

(1)让不同做法的学生谈想法。

(2)你喜欢哪种方法?能具体说一下吗?
4.引导学生说出: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直接用边长乘4就可以求出正方形的周长。

活动四:尝试练习
练习一:课本自主练习1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做法,可以让用第三种做法的学生说说理由。

练习二:你能很快地说出下面长方形的周长吗?
小黑板出示长方形图形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举手回答
(2)让计算比较快的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小结:同学们都能选择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真了不起。

活动五:回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在生活中有许多关于周长的有趣问题,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我在学生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彻底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独立解题的能力。

让学生总结所学,并谈总结最感兴趣的收获,这个过程既假声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诱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的收获不仅是知识,还包括能力方法,情感等,学生体验了学习的乐趣,也
会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