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章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章的主要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章的标题通常是“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以下是该章节的重要知识点:
1.秦的统一: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力得到增强,最终在公元前
221年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
国家。
2.秦朝的政治制度:秦朝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制度,设立了三公九
卿来管理国家事务,推行郡县制,统一法律、货币、文字和度
量衡等。
3.秦始皇的统治措施: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统治,如
焚书坑儒、修建长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等。
4.汉朝的建立和发展:汉朝继承和发扬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并采
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统治,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
5.汉武帝的统治措施:汉武帝通过实行推恩令、打击诸侯势力等
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并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措施加强
了思想控制。
6.秦汉时期的文化科技: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化科技的重要发展阶
段,如造纸术的发明、儒学的发展等。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章的主要知识点,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参考书籍或观看视频等方式进行深入学习。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精讲笔记
精讲笔记
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
• 知识点一 秦灭六国 • 1.背景:秦国经过 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 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嬴政即位之后,为灭亡六国进行 了充分的准备。 • 2.过程 • (1)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开始了统一 六国的战争。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先后灭掉了韩、赵、
• ②作用: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 也使不同地域的任命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 发展。 • (2)经济上
• ①措施:统一货币,以秦国 圆形方孔半两钱 作为标准货币。 统一 度量衡 制度。
• ②作用;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与发展。
• (3)交通上: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 的道路。开凿 灵渠 ,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 水运交通。 • (4)军事上: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西起 临洮 , 东到 辽东 的万里长城。 • 2.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 陇西 ,北至长城一带,南 达 南海 ,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 知识点一 西汉的建立 • 1.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 汉朝 ,定都( 长安 )
• 刘邦就是汉高祖。
• 2.汉初状况: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 (1)原因:由于秦朝的 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 • (2)表现:到处都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 锐减,大片的土地荒芜。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 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人民得不到温饱。
知识点三 文景之治
• 1.在位皇帝:汉文帝和 汉景帝 。 • 2.措施: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 (1)注重农业生产,提倡 以农为本 ,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 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总结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总结
一、主要内容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我国历史上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
包括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朝的崛起、丝绸之路的开通、以及秦汉时期的文化科技成就等。
二、重点与难点
1. 重点: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汉朝的政治、经济制度;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其影响;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
2. 难点:如何理解秦始皇统一六国对于中国历史的意义;丝绸之路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秦汉时期的文化繁荣及其背景。
三、知识结构
1. 政治
- 秦始皇统一六国
- 秦朝的政治制度
- 汉朝的政治制度
2. 经济
- 秦朝的经济政策
- 汉朝的经济繁荣
- 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影响
3. 文化
- 秦汉时期的文学艺术
- 秦汉时期的哲学思想
- 秦汉时期的史学成就
4. 科技
- 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
- 秦汉时期的数学、天文、医学发展
四、总结与思考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我国历史上秦汉时期的重要事件和成就,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对于中国历史的意义,汉朝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以及丝绸之路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可以了解到秦汉时期的文化繁荣和科技成就,这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2024)-2024_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 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项目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距今年代约170万年约110万—80 万年约100万—50 万年约70 万—20 万年约3 万年发现地点云南元谋湖北郧阳陕西蓝田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生产生活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群居生活;已经会使用火使用打制石器;开始制作骨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有爱美意识;与其他的原始人群交往,过着集体生活(遗址)地位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相关图片元谋人上门齿化石北京人使北京人复用的石器原头像山顶洞人复原头像易误警示1.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不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
2.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山顶洞人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
3. 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2 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1. 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起源距今约2 万年,我国先民开始对一些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距今约1 万年,我国南北方都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贡献水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影响(1)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
(2)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地位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易误警示1. 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的共同点:使用磨制石器,处于新石器时代;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制作陶器,过定居生活。
2. 远古居民分布在大河流域的原因: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 稻作农业的繁荣(1)区域: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
历史七年级第三单元
以下是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 **秦朝的统治与统一**
- 秦始皇的统一措施: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修建万里长城等。
- 秦朝的暴政:焚书坑儒、严刑峻法、赋役繁重等,导致秦末农民起义。
2. **汉朝的统治**
- 西汉:汉高祖刘邦建立,初期采用郡国并行制,后逐步削弱王国势力。
汉武帝时期,改革政治、思想和文化,加强中央集权。
- 东汉:光武帝刘秀中兴,改革政治,加强监察。
3. **秦汉时期的文化与科技**
- 《史记》:司马迁著,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造纸术:蔡伦改进造纸术,促进文化传播。
- 医学:华佗、张仲景等人的贡献。
4. **民族关系的发展**
- 匈奴:与汉朝的战争与和亲,昭君出塞等。
- 西域: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5. **秦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 海上丝绸之路:与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的贸易往来。
- 与朝鲜、日本的交往:派遣使节、文化交流等。
6. **秦汉时期的特点**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朝实现大一统,汉朝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 政治制度上,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形成并加强。
- 经济上,小农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 思想文化上,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科技文化取得一定成就。
- 民族关系上,民族融合趋势加强,对外交往活跃。
以上为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的主要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目录
CONTENTS
单元概述知识点梳理重点与难点解析习题与答案复习建议
单元概述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01
02
04
03
知识点梳理
发现地点
云南省元谋县
距今年代
约170万年
主要特征:已会制造工具和使用火
北京市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发现地点
约70-20万年
距今年代
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过着群居生活
主要特征
发现地点:长江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半坡原始居民
主要特征: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蔬菜等,饲养动物
河姆渡原始居民
主要特征: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发现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村
01
02
03
04
05
06
炎帝和黄帝
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祖先,被尊称为“人文始祖”
炎帝:发明了农耕器具,教民种植五谷、蔬菜,被称为“神农氏”
黄帝: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被称为“轩辕氏”
尧、舜、禹
传说中的古代圣君,通过禅让制传承权力
尧:选拔贤能的舜作为继承人,开创了禅让制的先河
以孝顺和贤能著称,继承尧的帝位后,推行了许多有益于百姓的政策
舜
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建立了夏朝
复习建议
总结词:巩固基础
详细描述: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于历史事件、人物和时间等基本要素的理解和记忆。可以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制作知识卡片、背诵重点知识点等方式来巩固基础。
总结词:实践应用
详细描述:通过多做习题,可以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进行练习,同时注意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例如排除法、比较法等。在练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错题和经验教训,避免重复犯错。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人类社会的起源- 人类起源于非洲,并经过漫长的进化逐渐分布到世界各地;-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最早的社会形态,主要以狩猎、采集为生;- 新石器时代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生产时代,农业的发展使人们开始定居下来。
第二单元: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河流的孕育带来了古代文明的兴起,如黄河文明、亚历山大港等;- 埃及、印度、中国和美索不达米亚是世界四大古代文明;- 古代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政治制度、文化特点、科技成就等因素。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形成与发展- 夏、商、周是中国古代的三大朝代;-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是以封建制为主;-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中国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发明,如农具、青铜器等。
第四单元:汉代的繁荣与衰落-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 在汉代,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汉代的文化艺术也繁荣起来,如文学、音乐、绘画等。
第五单元:唐代的开放与繁荣-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 在唐朝,科技、商业和海上贸易得到了迅猛发展;- 唐代的文学、艺术和文化交流也达到了巅峰。
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科技与艺术- 发明和创造是中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特点,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 中国古代的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如绘画、陶瓷、雕刻等;- 古代科技和艺术的发展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七单元:古代中国与世界的交往-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通道;- 中国和周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频繁;- 中国在文化、艺术、宗教等方面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八单元:东亚的多元一体- 东亚地区具有多元的文化和社会制度;- 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在历史上互相影响和借鉴;- 东亚地区的多元一体性为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奠定了基础。
第九单元:环境与人类活动- 人类的活动对环境有着深远影响;- 需要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需要国际合作来解决。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第一单元: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1. 原始社会的特点:- 人类最早的社会形态,采集、打猎和渔猎为生。
- 采取原始共产主义的方式,没有私有制和阶级。
- 社会组织以家族为基本单位。
2. 奴隶社会的特点:- 农业的发展导致奴隶社会的出现。
- 社会分工明确,奴隶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
- 出现了城邦和国家,建立了法律和制度。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的劳动和社会1. 农业的发展:- 先秦时期,农业生产得到了改善,出现了农业工具和灌溉设施。
- 秦汉时期,开发了灌溉技术和土地收归制度,农业生产大幅提高。
2.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和商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以丝绸、瓷器、铁器等为代表。
- 商业活动逐渐发展,出现了货币交换和市场。
第三单元:古代希腊和罗马1. 希腊城邦的兴起:- 希腊城邦是由一个城市和其周围的领土组成的政治单位。
- 具有独特的政治制度,民主政治在希腊得到了发展。
2. 罗马帝国的兴衰:- 罗马城邦逐渐扩大成为一个庞大而强大的帝国。
- 建立了法律和行政制度,实行分封制。
第四单元: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思想1. 古代科技:-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 这些发明对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古代思想:- 孔子提出了儒家思想,倡导仁爱和道德行为。
- 道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第五单元:中世纪欧洲1. 欧洲封建社会:- 封建制度是中世纪欧洲的主要社会制度。
- 贵族和教会拥有土地和权力,农民和奴隶为其劳动。
2. 教会的影响:- 教会在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 教成为主流宗教,影响了人们的和价值观。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历史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对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会有很大的帮助。
希望这份文档能够对你有所启发!。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梳理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梳理(一)嘿,小伙伴们!咱们一起来梳理一下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的知识哟!先来说说秦统一六国。
那秦始皇嬴政可厉害啦,他凭借着强大的实力和策略,把六国一个一个都拿下了,实现了大一统。
这可是个了不起的大事儿!统一后的秦朝,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统一货币、度量衡,让大家买东西、做买卖都方便多啦。
再讲讲秦始皇的那些大工程。
长城知道不?那可是个超级大的防御工程,为了抵御北方的敌人,耗费了好多人力物力呢。
还有灵渠,把长江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这交通一下子就便利了不少。
秦朝的统治也不是一直顺风顺水哟。
秦始皇去世后,秦二世继位,那叫一个昏庸无道,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
终于,陈胜、吴广忍不住啦,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发起了大泽乡起义。
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给后面的起义开了个好头。
接着说刘邦和项羽。
这俩人在秦末可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刘邦呢,比较会用人,也懂得收买人心;项羽呢,力大无穷,打仗特别猛。
他们俩争天下,最后刘邦赢啦,建立了汉朝,称为西汉。
西汉初期,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让老百姓好好种地、过日子,经济慢慢就恢复起来了。
到了汉武帝的时候,那可不得了!他推行了好多厉害的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把汉朝治理得井井有条,国力强盛。
怎么样,小伙伴们,这一单元的历史是不是很精彩呀?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梳理(二)亲爱的小伙伴们,咱们又见面啦,今天一起来瞅瞅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的知识哟!秦朝啊,那可是个很有故事的朝代。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觉得自己功劳大大的,自称始皇帝。
他还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上推行郡县制,把权力牢牢地握在自己手里。
文字也统一啦,以前六国的文字各不相同,交流起来多麻烦,现在都用小篆,方便多了呢!不过秦朝的法律可严啦,动不动就惩罚,老百姓压力山大。
这也导致了后来的农民起义。
话说回来,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影响力可不小。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一:统一国家的建立1. 秦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定都咸阳(在今陕西咸阳)公元前207年秦王向刘邦投降。
秦朝灭亡2. 西汉: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在今陕西西安)3. 新:公元8年,王莽夺权都城:长安4. 东汉:公元25年刘秀建立定都洛阳二:巩固国家统一措施秦:1.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大夫2.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共36个郡3.统一了文字(大篆-小篆-隶书)货币(圆形方孔铜钱)度量衡(秦的一尺长23.1cm 一升为202毫升一斤250克)4.发布焚书令和焚书坑儒5.派蒙恬攻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6.修筑长城7.开发南疆地区8.秦朝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汉:1.文景之治: 1.轻徭薄负 2.奖励农耕 3.提倡节俭 4.以德化民2.汉武帝的大一统:1.政治: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实行推恩令2.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设立太学,使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3.经济:把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中央统一制造五铢钱,抑制大商牟取暴利,增加财政收入。
4.军事: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反击匈奴3.张骞两次出使西域:1.公元前138年,他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西行,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走廊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历时13年,其中两次被扣留。
2.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完成了通西域的“凿空之举”。
4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阳关玉门关—西亚—欧洲5黄河的治理:1.汉武帝时期,黄河下游决口,十几个郡遭受洪灾,汉武帝下令治理黄河。
经过这次治理,八十多年没有出现水灾。
2.西汉末年黄河水患严重起来,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修河,修筑了千余里的黄河大堤,在今后的八百多年里,黄河没有改道。
6.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物,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
三:人民的反抗1. 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九百多个穷苦人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初一历史第三单元主要学习什么内容?在单元测试之前,同学们应该如何进行复习?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同学们要做好复习咯。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复习提纲一、知识梳理1.光武中兴(1)新朝: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王莽的施政更加剧了社会动荡,引起各地农民起义,其政权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2)东汉建立: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刘秀就是光武帝。
(3)“光武中兴”:刘秀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2.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原因: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
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的权力膨胀。
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想亲自行使君权,就依赖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
如此反复循环,形成了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2)影响: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3.黄巾起义: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起义军头裹黄巾,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
由于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
二、重难讲解“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的比较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复习提纲一、知识梳理1.张骞通西域(1)原因: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西汉初的西域,小国林立,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
匈奴从西域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
汉武帝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七年级上册历史三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三单元知识点一、秦汉时期的政治。
1. 秦统一六国。
- 原因:- 人民渴望统一: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战乱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统一安定的生活。
- 商鞅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 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嬴政重用人才,如李斯、尉缭等,制定了正确的统一战略。
- 过程:公元前230 - 221年,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 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 政治上:- 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叫郡守,县的长官叫县令或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 经济上:-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 文化上:- 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隶书。
这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 交通上:-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开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 军事上:-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3.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 背景: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但到汉武帝时,面临着王国问题、匈奴威胁等诸多问题。
- 措施:- 政治上:- 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思想上:- 经济上:- 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 军事上:- 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2024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2024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必背知识点一、秦统一中国1. 秦灭六国时间: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政治:秦始皇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地方: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 统一措施文化:统一文字为小篆,消除了文字上的差异,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经济: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和度量衡不一的状况,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交通: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并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军事:命大将蒙恬反击匈奴,修筑长城以抵御外敌。
二、秦末农民起义与西汉建立1. 秦的暴政表现: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残酷的刑罚,导致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激化。
结果:引发了秦末农民起义,其中以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为开端。
2. 陈胜、吴广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具有首创精神。
3. 刘邦建立西汉时间: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初期政策:汉初统治者面临经济萧条的局面,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如解甲归田、释奴为民、轻徭薄赋等。
三、文景之治与汉武帝大一统1. 文景之治时期: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
政策: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定的局面。
2.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政治:颁布 “推恩令”,设立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历史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历史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的知识点梳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的秦朝和汉朝,包括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的统治措施、汉朝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以及汉武帝的改革等内容。
二、主要知识点1. 秦朝的统一:讲述了秦朝如何通过战争和政治手段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2. 秦始皇的统治措施:重点讲述了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如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等,以及这些措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汉朝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介绍了汉朝的政治体制,包括三公九卿、郡县制等,以及汉朝的经济制度,如均输法、平准法等。
4. 汉武帝的改革:讲述了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如实行察举制、推行儒学教育等,以及这些改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重点历史事件及人物1. 秦始皇的生平和统治:了解秦始皇的出生背景、统一六国的经过以及其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改革措施。
2. 汉武帝的改革:了解汉武帝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实行察举制、推行儒学教育等。
四、难点解析本单元的难点主要在于理解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改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以及如何评价这些影响。
同时,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也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进行。
五、易错点辨析1. 秦朝的焚书坑儒:需要明确焚书坑儒的目的和影响,理解其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的必要性。
2. 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同样需要理解其历史背景和影响,认识到这一政策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影响。
六、考点分析本单元的考点主要包括: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统治措施、汉朝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汉武帝的改革等。
这些知识点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并能够运用。
七、学习方法和策略对于本单元的学习,建议采用以下方法和策略:1. 深入阅读教材:通过阅读教材,全面了解本单元的知识点,形成对秦汉历史的整体认识。
2. 重点突破:针对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理解其背后的历史逻辑和意义。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重点表格
知识点一:古代人类与工具的关系1. 旧石器时代的工具:石器、骨器等2. 新石器时代的工具:陶制品、石器、玉器等3. 金属时代的工具:青铜器、铁器等知识点二:古代社会的发展1. 旧石器时代:人类开始使用简单的石器工具,过着游牧的生活。
2. 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使用陶器和农耕工具,逐渐过渡到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
3. 金属时代:人类开始使用铜器、青铜器和铁器,社会出现国家和城市,生产技术得到飞速发展。
知识点三: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1. 相传黄帝在战胜蚩尤后,创立了中华文明。
2. 盐池女娲补天,创造了人类。
3. 燧人氏的发明:制火、制器物等。
知识点四:古代我国的发展成就1. 农业:我国古代发展了种植和养殖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2. 工艺:我国古代雕刻、织布、铸造等工艺技术颇为发达。
3. 商业:我国古代商业活跃,有“丝绸之路”等贸易路线。
知识点五:古代我国的思想1. 易经:有关阴阳、五行等思想的典籍。
2. 《诗经》:记录了古代先民的生活和思想。
3. 儒家、道家、墨家等不同的思想流派。
知识点六:古代我国的政治组织1. 郡县制度:我国古代政治区划制度。
2. 封建制度:宗法制社会、官僚制度。
3. 帝国制度:我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知识点七:古代我国的社会制度1. 农奴制度:在古代我国,有部分人被迫成为土地所有者的奴隶。
2. 身份等级制度:古代我国有明显的社会等级划分,贵族、士、农民和奴隶等身份有明显差别。
3. 家族制度:古代我国以家族为单位,家族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个人。
知识点八:古代我国的科学技术1. 农业技术:古代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如灌溉、耕作工具等,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 工艺技术:古代我国的陶瓷、织布、冶炼等工艺技术颇为发达,大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3. 医学技术:古代我国的医学技术也非常发达,有许多古代医学著作留存至今,显示了古代医学方面的卓越成就。
知识点九:古代我国的艺术1. 书法:古代我国的书法艺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具有独特的魅力。
历史七年级第三单元知识点
一、夏、商、西周、东周四大朝代1.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7世纪)-传说中由禹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具备王朝特征,实行世袭制。
2.商朝(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商汤建立,都城为商丘,实行世袭制;-经济以农耕为主,盛行青铜器。
3.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周武王建立,都城为镐京,实行分封制;-社会贵族化,勤劳勇敢的贵族成为统治阶级。
4.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镐京被纣王烧毁,逃到洛邑;-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二、春秋战国时期1.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地区实行封建制度,领主与各诸侯争霸;-孔子为该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2.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七大国家争夺霸权,百家争鸣时期;-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流派兴起。
三、秦朝1.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由秦始皇统一六国而建立,首都咸阳;-实行郡县制,开凿运河和修筑长城;-推行法家思想和统一的文字和度量衡标准。
四、文化变革1.金文和铁器的使用广泛化;2.青铜器的逐渐失去实用性,成为封建贵族的象征;3.孔子的儒家思想在社会上产生重要影响;4.墨子、庄子等其他思想家的思想对社会产生了影响。
五、重要历史事件1.纣王烧毁镐京,东周分为东周和西周;2.春秋时期的战国七雄争霸;3.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
六、相关的历史名词1.禅让制:周厉王禅位给弟弟成王,奠定了封建制度的基础;2.三纲五常:封建礼仪制度的基本原则,强调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义务和责任;3.黄河流域文明:包括夏、商、西周三大朝代,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中央政权。
以上是历史七年级第三单元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对中国古代的重要朝代和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变迁。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要学习了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历史及其文化特征。
以下是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1. 商朝的兴起和神权思想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周朝的分封制度与天子的尊崇地位;
3.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和百家争鸣思想;
4. 秦朝的统一和法家思想的盛行;
5. 汉朝的文化繁荣和礼仪制度的规范;
6. 三国时期的政治分割和文化交融;
7. 隋唐时期的繁荣和科举制度的建立;
8. 宋朝的经济发展和文化花开;
9. 元朝的统一和文化多元化;
10. 明朝的农业改良和文化复兴;
11. 清朝的封建统治和科举制度的衰落;
12.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和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第三单元听写(秦汉)
1.秦朝建立的时间公元前221年;灭亡的时间公元前207年。
2.秦朝维护统一的措施: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统一道路,焚书坑儒…(选三项即可)
3.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在地方上设立郡县制
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大泽乡起义。
5.巨鹿之战(BC207)领导项羽;率先进入咸阳的是刘邦
6.西汉建立三要素:时间公元前202年;都城长安;建立者刘邦
实行的措施休养生息。
7.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称作文景之治
8.汉武帝消除郡国势力推行推恩令;监督地方豪强设立刺史。
思想上,采取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经济上,统一铸币(五铢钱);盐铁专营;平抑物价。
9.刘秀被称作汉光武帝,创立东汉;他统治时期被称作光武中兴
10.东汉后期交替专权的是外戚和宦官。
1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宗教性质的农民大起义黄巾军起义。
12.公元前138年出使西域的是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13.公元前60年,中央在西域设置的管辖机构是西域都护府,都城设在乌垒,其管辖范围包括今天新疆及更远的地方。
14.东汉时期出使西域的人是班超,他派甘英出使大秦。
15.东汉改进造纸术的是蔡伦,他的纸被称作蔡侯纸。
16.张仲景写的书叫《伤寒杂病论》
17.华佗的发明麻沸散和五禽戏
18.《史记》作者是司马迁,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9.佛教的起源地印度;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西汉末年传入中国。
20.文景之治时期的措施以农为本;以德化民;勤俭治国;注重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