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师,究竟学什么
寻名师之实质,学教学之真谛
寻名师之实——我们应该向名师学习什么?向名师学习,是我们一线教师快速成长的一条捷径。
有的教师因学名师而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也成为了名师。
然而,绝大多数教师师在向名师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甚至依然是“涛声依旧”。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很简单,就是这些教师没有真正发现名师的“名”之实质,没有思考清楚应该向名师学习什么,从而令自己的学习“事倍而功半”。
那我们到底应该向名师学习什么呢?实践证明至少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向名师学习。
第一,抓住细节学“方法”现在,我们向名师学习最普遍、最直接的形式就是观摩名师的公开课,即学习名师是怎样上课的。
这也就令我们的学习较多地关注名师上课的形式——如何进行课前交流、如何进行新课导入、如何进行课堂展开、如何进行精彩提问与课堂生成等,并且在学习归来后进行的也多是停留在形式上的模仿性教学,没有突破,更不会创新。
其实,我们向名师学习——观摩名师课堂,应该通过课堂形式的细节——名师是怎样教的,深入挖掘名师是运用了什么教学方法。
因为,任何教学行为都是一定教学方法的体现。
这些细节“行为”是受特定内容与情境局限的,而其中所蕴含的教学方法却是可以举一反三适用于很多相似甚至迥异的教学内容。
例如,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草船借箭》一课时,曾提出了“到底是哪个问题困扰着王老师呢?(师板书: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生齐读)”这么一个问题。
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解答这个问题。
这是王教师的教学形式,也是细节。
从形式上看,与我们普通教师的日常教学并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如果再细细品味王老师引领学生解答这个问题的过程,就会发现蕴含其中的高超的教学艺术:一、以问题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学习;二、启发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三、指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来解决问题;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能够从课堂细节中领悟到这些教学方法,那我们就可以充分汲取王老师的教学智慧并在教学中自由地运用了。
名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7篇)
名师学习心得体会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
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名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名师学习心得体会1暑假期间我认真观看了“国培”名师教学光盘,受益匪浅。
里面不仅提到了教书育人的许多最新理论,还提供了一些真实的故事和优秀的案例。
名师们热爱教育、淡漠功名、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以及谦虚谨慎、友善宽容的教学态度,给我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我时常在思考:为什么他们的课堂总是那么丰满,他们的见解总是那么的深邃,他们的角度总是那么独特,他们的提问总是那么恰到好处。
反思自己的课堂,觉得差距真是太大了。
通过向名师学习,我深受启发并尝试教学实践。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认识实际,创设开放式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一个大的空间。
特别是要从教学的设计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求异求新,从不同的情景去发现问题,从不同的途径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因此,我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前提下,挖掘学习潜能,激励学生勇于探索、勇于竞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乐学、好学、会学。
二、设计思维练习,强化学生创新思维。
语文课要“以读为本”。
课堂40分钟是个常数,教师讲得多,问题多,留给学生读的时间就少了,学完了课文还读不通课文的学生不少。
这就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不读熟不开讲,要切准可读处,因此,我让学生读出感情,精心选择读的形式和方法,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引读等应根据读的内容和时机灵活运用,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读书状态。
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弄清课文的层次和顺序,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的,体会课文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又是怎样围绕中心来写的,如何安排详略等。
这些往往又都是作文中应解决的问题,这就把读与写结合起来了。
学习名师的十二字要诀
学习名师的十二字要诀作者:缪徐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19年第14期摘要:“识名师、择名师、悟名师、超名师”是学习名师的十二字要诀。
在明晰十二字具体含义的同时,还要理清彼此之间的关系:识名师是基础,择名师是前提,悟名师是关键,超名师是归宿。
关键词:认识;选择;领悟;超越;学习名师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5B-0074-03名师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引领作用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对于名师如何引领,教师(指有志于专业发展的教师,下同)如何学习,很多人一直都存在认识上的模糊以及行动上的迷惘。
本文拟就“如何学名师”这一话题谈几点肤浅认识。
一、识名师名师,顾名思义,是指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教師。
表面上看,理解名师的内涵十分简单,其实不然。
在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中,笔者就曾听到过这样的观点:特级教师是名师,正高级教师是名师,会写论文的教师是名师,基本功比赛或优课评比获得过大奖的教师是名师……这些观点不能说是错误的,但都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
为了化片面为全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梳理一下对“名师”的认识。
从“名”的范围看。
名师可以分为学校名师、县(区)名师、地(市)名师、省(区市)名师、全国性名师等几种类型。
一般的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在省内拥有一定的影响,可以把他们视为省级或地(市)级名师。
什么样的名师才能算得上国家级名师?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只有一些模糊的界定:去年,中国教育学会等6家单位联合推选过一批“当代教育名家”,入选的教师可视为国家级名师;国家有一个“万人名师计划”,入选教师可以视为国家级名师;此外,一些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已经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很大影响的教师也可以视为国家级名师,如,于漪、李吉林、斯霞、于永正、魏书生等。
从“名”的理由看。
有的名师是因为班主任工作做得好,有的名师是因为课堂教学效果好,有的名师是因为论文产量多、质量高,有的名师是因为教学比赛成绩显著,有的名师是因为学术报告深受欢迎,有的名师则是因为各方面都很突出。
应向名师学什么
!其他学 生向他投去 了惊 奇的 目光 , ” 此时 的吴老
师 显得 有 些 激 动 :什 么 , 折 出 了圆 的 四分 之一 , “ 你 能 把你 的 折 法介 绍 给 大 家 吗? 这 位 学 生 高 高 举 起 手 中 ” 的 圆形 纸 片 :我 把 它 对折 ,再 对 折 就 得 到 了 四分 之 “
备 好的长方形 、 正方形 、 圆形 纸片 , 折出 自己喜欢 的
1
图形的÷ , 并进行交流, 将折法贴在黑板上。 突然有
二
一
学行为。
一
个 学 生 喊 了 一 声 : 老 师 ,我 折 出 了 圆 的 四分 之 “
二 、 的是 对 教 学 环节 的有 效把 握 学 名 师 往 往 能 够 灵 活 地 把 握 课 堂 的教 学 环 节 , 能 用理 性 的 眼光 处 理 教学 内容 。 例如 , 名特 级 教 师 黄 爱华 执 教 “ 分 数 的认 识 ” 著 百
让学生练习了写百分号 , 更重要的是将学生所学的知
识 用到 了实 践 中 , 发 了学 生 的兴 趣 , 拓 了 学 生 的 激 开
思维, 为后续 教学作好 了铺垫 。 这种对课堂教学环节
的灵 活 把握 也正 是我 们 教师所 要 学 习的 。
三 、 的是 对 教 学评 价 的 巧 妙 运用 学
情与体验的双重过程 ; 在黄爱华老师的眼里 , 数学课
堂 应 充 满 生 活 气 息 … …学 习名 师 并 不 是 照 搬 名 师 , 而 应 该 结 合 自己 的 教 学 实 际 ,将 名 师 的教 育 教 学 理 念 进 行 深 化 延伸 , 此 为 支 撑 , 指导 我 们 平 时 的教 以 来
折 出 圆 形 的 二分 之 一 ,你 却大 胆 地 折 出 了 它 的 四分 之 一 。 能说 说 四分 之 一 是什 么意 思 吗? 这位 学生 兴 你 ”
学名师,做自己
学名师,做自己听魏书生老师讲学,看魏书生老师作课,我脑海中浮现出两句话:“生子欲如孙仲谋,其师当如魏书生。
”因此,我说:“为师当效魏书生。
”作为教师,魏书生表率性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以高尚的品行,良好的人格魅力,诚信的作风,教育和影响学生,全面关心学生成长,堪称师之楷模,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和学习。
小处入手、放眼未来、育人为本是魏书生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
他向盘锦市全体中小学生提出的课下“五个一分钟”要求,即每天一分钟“做家务、写日记、唱歌、踏步走、记忆力比赛”,正是从小处入手,育人为本,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目的。
这“五个一分钟”渗透到中小学生的生活细节中,涵盖了“德智体美劳”五个层面,体现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思想。
对于每个人一天的生活来说,一分钟时间是完全可以挤出来的。
如:我让我班一年级的小学生每天晚上抽出一分钟时间进行认字,把认会的字剪下来,第二天到校贴到自己的学习园地里(学习园地里有全班小学生的名字)。
一星期下来,有的学生居然认识了50个生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样学生就把无为的一分钟变成了有为的一分钟,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
这种习惯将使学生受用终生,同时体会到其中的无限乐趣。
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们会暗自庆幸:也许成功就是从这不起眼的一分钟开始的。
其实我们还可以挤出很多一分钟,如一分钟讲故事、一分钟朗读、一分钟讲演,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原来如此简单,知识可在点滴的积累与活动中不断丰富。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是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根本宗旨。
人是存在差别的,教育不可能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模型里脱出来的“坯”,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在对教师提出的“课上十条”要求中,我们看到,他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不备课不能上课”。
设计三类不同的教学目标,“留”三种不同的作业,这完全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差异的教育思想,目的是让不同的学生都行动起来,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
名师课读后感
名师课读后感
在读完名师课后,我深受启发,对教育和学习有了全新的认识。
名师课不仅仅是一堂课程,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传承和创新。
通过名师课,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也受益匪浅。
首先,名师课让我明白了教育的本质是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在名师课上,老师们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动力。
他们用生动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
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育理
念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意识到教育不应该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而
是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其次,名师课让我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
在名师课上,老师们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他们教
会学生如何高效地学习,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善于总结
和归纳。
通过名师课,我学会了很多学习方法和技巧,也明白了学
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积累和提升。
最后,名师课让我意识到了教育的使命和责任。
在名师课上,
老师们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肩负起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
责任。
他们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如何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通过名师课,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教师们不断地努力和奉献。
总之,名师课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感悟,让我对教育和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感谢名师课,让我收获满满,受益匪浅。
学习名师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1篇)
学习名师心得体会学习名师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1篇)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
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习名师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习名师心得体会篇1古语有言:“德薄者,终学不成,何谈为师矣?”教师要育人,首先要修身塑德。
执起教鞭要有孔夫子的形象,握起红笔要有博爱的胸怀!这样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信其道,则循其步。
”师德是教师之本,更是强市之魂。
几年来,我们一实验小学在冯校长的带领下,秉承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书香校园,让书籍陶冶学生的心灵,更用书籍铸造师德之魂。
老师们学名师,树高标,涌现出了一批默默奉献、爱生如子的师德楷模。
全国模范教师、省师德先进个人徐清芳老师,视学生如己出。
课堂上,轻松、高效的学习。
课堂下,教给学生为人处事的真谛,并用真爱去感化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立新是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残疾学生。
她左手畸形,手掌特别小,仅有的三根小指头还连在一起不能分开。
有些同学经常叫她"畸形儿"、"独臂大侠",使他很自卑,总是偷偷的把左手使劲儿的往袖筒里藏,生怕别人看见。
是徐老师帮她找回了自信,找到了快乐!立新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语文课上,老师让我领读课文,翻书时遇到了麻烦。
几个调皮的同学指手画脚的嘲笑我,我很伤心,感到无地自容却也无力反抗,只有掉眼泪的份儿。
正在这时,只听一声大喝:“笑什么笑?不许这样!你们拿同学的痛苦寻开心道德何在?良心何在?”更出乎意料的是徐老师把我的左手从袖子里拉出来,就像是拳击赛场上,裁判员攥紧了优胜者的手一样,高举过头顶,大声地说:“都看清楚了,她是不像你们那样两手健全,但她同样也是人!做人要讲团结、讲友爱,比道德、比廉耻。
我相信,几年后的高中录取通知书同样也会发到她这双手中!”听到这儿,我渐渐的抬起了头,可眼里却中雨变大雨了。
如何向名师学习
如何向名师学习作者:孔维清来源:《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2年第10期名师们的课堂教学常常因其精巧独特的设计、热烈融洽的气氛和扎实显著的效果而受到一线教师的追捧与膜拜。
他们在感叹名师课堂“气象万千,浑然天成”的同时,也在一心一意地进行着“描红”:照搬完整的教学设计,套用精彩的教学语言,然而教学效果却与名师们大相径庭。
有些教师也常抱怨:我用的是名师的设计和语言,为什么就达不到名师课堂的效果呢?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学习名师只知其形,不知其义,一味“描红”,差之千里。
“描红”是学习名师的起步,但不是终点,要真正汲取、内化名师课堂教学的精髓,就需要经历“描红”、“仿形”、“创新”的过程,方能实现教学能力的提升。
一、在“描红”中感受名师的教学态度纵观名师,虽然他们的课堂各具特色,但透视其中,他们无一例外地做到了“眼中有生”、“心中有生”,为学生生命成长而教。
名师们的课堂都能直面学生的生命存在,尊重学生的生命差异,都在用自己的教育行为开启学生的生命智慧,丰满学生的生命价值。
不论教学内容如何变换,他们都将学生视为课堂教学的起点与归宿,教学环节的设计、评价语言的运用、课堂意外的处理,无不处处体现“以生为本,以爱育人”。
因为他们眼中有了“生”,心中有了“生”,他们的教学张扬着生命活力。
反之,没有对眼前学生的充分认知与尊重,单一的模仿是毫无意义的。
因而对名师课堂的“描红”,起步不是循规蹈矩地搬用完整的教学设计,而是用心去感受名师们课堂教学背后所蕴含着的教学态度与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尊重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关注学生的学习力、思考力、合作力,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并鼓励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在学习实践中努力为学生积累经验,打开思路,获取收益,充实生命。
二、在“仿形”中借鉴名师的教学特色名师们的课堂环环相扣,妙趣横生,令人拍案叫绝,我们常常会被其精妙的设计所折服。
学习名师就是要善于“仿形”,借鉴不同名师的教学特色,领悟他们设计的思路与初衷,钻研他们设计的匠心所在,从深层次去发现他们存在的共性和差异,从整体上把握课堂教学的结构和走向,提炼出每节课的价值,从而借助名师课堂实例实现由“描”到“仿”的过渡。
向名师课堂学什么
每次参加教学观摩活动,聆听名师的课,都深受启发,原来课还可以这样上,原来课还可以上成这样,课堂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激情,学生是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
面对名师的课堂,我们感到他们课堂无论是领先的教学理念以及独特的教学设计,还是融洽的课堂气氛和精湛的教学技艺,都给我们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面对名师课堂,我们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学习呢?一、学的是理念折射我们经常能听见,在每次听评课后,听课教师经常说的是:今天这节课上老师用的方法真好;名师就是名师,课堂真是太流畅了;不愧为名校的学生,跟老师配合得这么好……这些评价反映出教师们的关注点还停留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并没有深入到教学理念的层次上。
我们学名师,首先应该学习他们的教育理念。
以教学为例,在张齐华老师的眼里,数学课堂应是充满诗意的;在刘松的眼里,数学课堂应充满欢乐与问题;在徐长青老师的眼里,数学课堂应充满激情与快乐;在刘德武的眼里,数学课堂应充满生活气息……学习名师,不是让我们照搬名师,而是让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将名师们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深化延伸,以此为支撑来指导我们平时的教学行为。
二、学的是独道处理名师他们不仅吃透教材,而且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是他们处理教材内容的独道之处,正因为对教材内容有着独到的处理,他们的课才出类拔萃。
如刘松老师执教“用字母表示数”用了4个游戏贯穿整个课堂,课堂充满了乐趣。
张齐华老师执教“用字母表示数”用了2个储蓄罐,引导学生明确不懂的数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用字母来表示,结果可以用字母来表示等。
最后,巧妙点拨,解释了a+5=a+5 ,左边是个算式,而右边则是结果,使人大开眼界,深受启发。
夏青峰老师执教“分数的意义”非常巧妙地解释了单位“1”既可以表示1个物体,也可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这个教学难点,让我们深受启发。
三、学的是真心关爱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明确地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呢?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
学名师 学什么
决 不 是 “ 课 成 名 ” “ 赛 成 名 ” 否 则 他 们 的 星 光 会 很 快 都 幸福 , 所有 听课 老 师 都 反躬 自省 , 慨 丛 生 ! 一 或 一 , 让 感
黯 淡 下 去 的 。 名 前 长期 、 成 丰厚 的积 累 , 名 后 的信 心 增 长 、 成 教 师 , 该 是 一 个有 情 有 义 的人 。 也许 , 试 教 育 的 枷 应 应
令 度 研 读 . 复 品 味 、 荚 咀 华 、 会 贯 通 , 理 论 来 引 领 实 佛 美 仑 美 奂 的艺 术 珍 品 , 人 赞 叹 不 已 。 反 含 融 用
践 . 实 践 来 丰 富 理论 。在 成 为读 书人 的 同时 , 厚 精 神 世 用 丰
厚 积 薄 发是 自然 规 律 。造 就 一 个 名 师 需 要 十 几 年 乃 至 尤 其 是 老 年 名 师 于 永正 对 待 学 生 如 自 己的 孙 辈 。 手 投 足 、 举 几 十 年 时 间 。 窦 桂梅 的脱 颖 而 出源 于 她 几 十 万 字 的读 书札
记 、 育 随笔 和所 听 的 1 多 节 课 , 就 是 她 的积 累 。 名师 湾 教师 方 素 珍 , 以满 腔 热情 与学 生融 为一 体 , 所 有 学 生 教 千 这 她 让
三 、 追 求 卓越 学
名师课堂,我们学什么
名师课堂,我们学什么作者:来源:《黑龙江教育·中学》2021年第01期研讨团队:刘正生名师工作室研讨人:哈尔滨市双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刘正生哈尔滨市双城区万隆乡中心校张石磊哈尔滨市双城区兰棱中心校孙丽丽哈尔滨市双城区新兴中心校王敬波哈尔滨市双城区第七小学沈士娟刘正生:京剧大师梅兰芳说,学唱戏必须从学会听戏开始。
青年教师的成长可以从模仿开始,我们应该从两节名师课堂学什么呢?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张石磊: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
”细思之,我们倡导了十几年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语文课程理念与老先生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脉相通的。
在《三打白骨精》一课的教学中就有这样的例子。
徐老师在预习单上设计了“问题银行”这一题目,有意引导学生在课前阅读中思考、质疑;紧接着在课中筛选问题,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作者为什么不写“一打白骨精”或“五打白骨精”,而是写“三打白骨精”;最后在师生的合作学习中解疑、释疑。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了。
他们不断地借助教材、借助读书经验、借助生活体验,与自己、与同学、与老师以及文本作者进行着深度对话,并开展了扎实的言语实践和朗读训练。
最重要的是,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在“导”而不是在“教”;学生是在主动“质疑”而不是被动“问疑”。
其实,无论课程标准怎样修订,无论教材怎样改变,我们思维的原点和终点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一生的发展。
只要我们在课堂上能像徐老师那样有效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并将学习与他们的兴趣、爱好、认知等特点结合起来,让学习真正发生,学生的核心素养就会得以提升,个性就会得以发展,创造力也会得以激发和培养。
沈士娟:要验证学生的学习是否发生,我觉得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雾在哪里》这节课中有这样一个学习过程:刘老师为了引导学生辨析同音字“暗”与“岸”,先是引导学生在句子中读准字音;接着是借助图形理解字义;然后是观察例字、书写例字;最后是做游戏组词,记住同音字。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不认识到认识,由不理解到理解,由不会读到表演读,我们看到了学生真实的学习历程和学习发展。
向名师学什么?
向名师学什么?
谷冀豫
【期刊名称】《基础教育论坛(小学版)》
【年(卷),期】2012(000)012
【总页数】2页(P59-60)
【作者】谷冀豫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感受名师的为人为学为师——我从名师毛蓓蕾身上学到的 [J], 陈光全;
2.基于名师网络工作室的联学助教的思考与初探——以福建省小学音乐刘静波名师网络工作室为例 [J], 刘静波
3.集教学、科研与培训为一体的名师团队——记甘肃省特级教师王延学和他的名师工作室 [J], 南轩
4.名师引领:助推学本教学笃定前行——河南省长葛市学本教学改革大写真 [J], 王菊芬
5.学名师学什么怎么学——听名师授课后之所感 [J], 伍爱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名师,做明师
学名师,做明师作者:明芬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人物》2021年第06期茨威格曾说:“在一个人的命运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人生的使命。
”令我倍感幸运的是,在2019年,从教小学语文不满三年的我有幸被招進“东湖高新区彭爱芬语文名师工作室”成为正式学员,这对于我而言,仿佛就是在茫茫教学路途中遇到了一座明亮的灯塔,且这座灯塔以教学之名曰“本真”,而点灯人呢,正是工作室导师——彭爱芬老师。
在以后的日子里,随着和师父的不断相处,我逐渐开始感受到,师父之所以为名师,是必然的,因为她那精深的专业能力和真挚的美好内心铸就了她是真正的“德艺双馨”,一种油然而生的情感令我敬之,且爱之。
每次和师父接触,都会让我回味并且反思: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该如何先去做一个优秀的“明白之师”?师父彭爱芬极为和善,笑盈盈的面庞总能燃起你心里的灯火,我非常喜欢坐下来聆听她的款款话语。
直至今天,我仍记得第一次见到她时的情景。
那时的我,以为已是特级教师、荣誉等身的彭老师一定十分严肃、不苟言笑,甚至开口便是浓浓学术味的名师“派头”。
踌躇中,我迎头看到彭老师,她穿着一件整洁的黑色羽绒服,端庄灰色的围巾暖暖地绕在脖子上,一张没有涂抹任何化妆品的脸是那样的白净,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健康又温和的气息。
我还没来得及上前打招呼,只见她先微笑了,一双特别有神的眼睛仿佛也会笑,素净的眸子像阳光一般投向我。
我一时紧张,想客气地称呼一声“彭老师好”,却又觉是否略显生分,不曾想她却先张了口:“明老师好呀!”“您太客气了,您叫我小明就好!”“可以,可以!小明,我们师徒能在一起学习,就是缘分嘛!”急切中的我看着她那笑盈盈的模样,心里的石头仿佛落了地,也不知怎的,我很自然地就朝着她缓缓叫了一声“师父”。
她笑了,我也笑了。
师父不但为人十分好,语文专业能力更是令人叫绝。
在我的印象中,任何一篇课文,不论几年级第几课,亦不论哪一种文体,只要让师父看一看,她便能精准地告诉你该如何把握重点和难点,如何突破教学。
从高中数学名师成长经历中学习什么
从高中数学名师成长经历中学习什么作者:赵雄辉来源:《湖南教育·下》2012年第10期为了探索高中数学教师的成长规律,为年轻数学教师的成长提供经验与启示,张家界市一中杨建军老师申报了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专家型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特点与成长启示》,并获得批准立项。
一年多来,课题组的老师们先后访谈了张思明、冯跃峰、张志华、熊跃农、胡如松等高中数学名师,并将访谈的结果发表在《湖南教育》(下旬刊)上。
阅读这些访谈材料,我不仅很钦佩这些老师所取得的成绩,而且感到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们的成长经历中有不少可供年轻教师借鉴的经验,也让我们更加明了成为一个优秀的高中数学教师要努力的方向。
一、数学老师首先要喜欢数学,要能长期坚持开展初等数学解题研究在所有访谈的数学名师中,他们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数学,并且长期开展初等数学解题研究。
张志华老师从小就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冯跃峰老师也是从小就喜欢数学,对“数”特别敏感,喜欢严密的逻辑推理,尤其对民间的智力难题着迷,玩数学扑克是他少年时代的拿手戏,他在做学生时买不到《待定系数法》一书,就借来一本,工工整整把全书抄下来。
熊跃农老师也曾经花了45天把朋友的一本《怎样列方程解应用题》全书抄了一遍。
可见他们对数学的热爱和真诚。
数学教师要善于解数学题目,这是自然的职业要求。
正如熊跃农老师所说:“数学教师只有通过解题实践,才能熟悉所教内容,形成数学能力;才能灵活驾驭教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解题指导。
当学生遇到解题困惑时,才能把自己解题时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惑、所获等通过解题实践生动、鲜活、艺术地表达出来,与所教学生分享,才能对教学对象给予适时的启发、恰到好处的点拨和简练精当的指导。
否则,只能是生硬地将参考书上的解答或问题的正确答案展现给学生,少了许多过程性的指导和情趣,从而也就缺少了师生互动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条重要的培养途径。
学名师心得体会8篇
学名师心得体会8篇学名师心得体会篇1几节课听下来,真切的感受到了教学真的是一门艺术,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
听完几位老师的优质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但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
这样不仅引导学生积累了诗句,又使学生在诗句中感受到了四季不同的特点,为学生学习新课打好了扎实的基础。
第二、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
这几位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这点。
由此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写出了像“窗户是房子的眼睛,地球是宇宙的眼睛”这样优美生动的诗句。
第三、注重引导学生朗读。
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学习中还穿插着齐读、开火车读、示范读,进而激发同学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的爱的精神,层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
很多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
老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的纠正文字的发音,潜移默化的教导学生字音要读准的习惯。
还有的老师一直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精力的好习惯。
第五、亲切的评价语言。
几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有的老师老师运用“你最聪明、你会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是个宝、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等来鼓励学生。
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
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通过此次活动,我对语文教学应是动情去读去感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培养学生去有意识的修辞炼句,善于发现、善于反省和领悟情感。
这些能力的习得需要语文老师去教,去想方设法的教,多种形式,但要求实效。
我想我是应该阅读更多的书,更努力地钻研教学这门学问了,还要从心底爱上这门课。
学名师心得体会篇220××年11月18日下午,有幸参加了xxx市教研员培训活动,我聆听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xxx主任的《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的设计与实施》报告。
学名师,究竟学什么
师们 站得 更 高 ,看 得更 远 。对 于 教龄 超过 十 五 年的 教师 而言 ,他们 能 从整 体 上较 好地 把 握教 材 脉 络 ,
理 清 各 章节 的重 难 点 ,但很 多时候 ,恰恰 由于 传统
师起 了 很好 的示 范 作用 。然而 ,在 学 习名 师课 时一 味照 搬 ,盲 目模 仿 ,会 忽 略 自身 的素质 ,失去 自身
成 员和 实验 学 校 ,撰 写研 究心 得 和 实验 总 结 。教师 通过 总 结 交流 ,通 过 反思 ,提 高 反 思能 力 ,更 好地
促进 专业 成长 。
每 次 公 开 课 、 优课 评 选 ,为 数 不 少 的 教 师 展 开名师名课 “ 网络 大 搜 索 ” , 下载模仿名师 “ 一 招
■● ■■■ ■●● ■■■ ●● ●●● ●■ ■■■ ■■■ ■■● ■■● I
圆匾墨圆
l e a c ne r Ue v e l o pm e n t 0 nl m
在课 题 研究 过程 中 ,我 们 精心 组织 各 类总 结 交
流 会 ,如单 元 教学 设 计 交流 会 ,集 体备 课 交流 会 ,
展 ,教 师们 的教 学 目标更加 清晰 。”
发 ” 的 典 范 。几 十 万 字 的 读 书 札 记 、教 育 随 笔 和
一
千 多节 的 听课 笔记 积 累 ,为 名师 窦桂 梅 积淀 了 力
量 。8 年 时 间完 成 1 O 0 篇 “ 中学 语文 教例 品评 ” 、几 十 篇 有关 教学 思路 设 计 的文 章 、4 O 多篇 “ 别出心 裁 读 课文 ”专栏 文 章 、几十 篇 教案 设计 、5 0 讲 “ 阅读
名师是什么
名师是什么简介名师一直是教育界和社会各界所追求和推崇的对象。
他们不仅能够掌握深厚的学科知识,还具备循循善诱的教学技巧和对学生的独特洞察力。
究竟什么是名师?名师的标准是什么?名师对学生教育和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本文将对名师的定义和特征进行探讨,分享名师对学生教育的重要作用。
名师的定义和特征名师的定义名师是指在教学领域具备出众才能和卓越成就的教育工作者。
他们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名师的特征下面是名师常见的特征:1.深厚的学科知识:名师熟练掌握自己所教授的学科知识,能够将抽象复杂的概念和理论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形式。
2.教学技巧高超:名师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育技巧,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3.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名师能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对学生有独特洞察力:名师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难题和困惑。
5.铸造学术传承:名师不仅注重自身的学术成就,还积极培养后继者,推广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为学术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名师对学生教育的重要作用名师在学生教育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下是名师对学生教育的重要影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名师通过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式的改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案例和实践经验的分享,名师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批判思维能力名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批判思维能力。
他们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素质提升名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素质提升。
究竟向名师学什么
究竟向名师学什么130123■张海生每次优质课评选,总有教师展开“网络大搜索”,下载名师名课,模仿其“一招一式”来组织教学,启发学生……可教学效果却相去甚远。
诚然,名师课堂呈现出的先进教学理念和精湛教学技艺,以及独特的教学设计和融洽的课堂气氛,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然而,一味照搬,盲目模仿,也会忽略自身的优势,失去自身的教学风格。
齐白石老人曾告诫弟子说:“学我者生,似我者亡。
”我们学名师,究竟学什么呢?循厚积薄发的经历。
历数名师的成长历程,无一不是厚积而薄发的典范。
几十万字的读书札记、教育随笔和一千多节的听课笔记,这是一位名师的积淀;8年时间完成100篇中学语文教例品评、几十篇有关教学思路设计的文章、四十多篇“别出心裁读课文”专栏文章、几十篇教案设计、50讲“阅读教学艺术”,这也是一位名师的成长历程和成功经验。
一线教师不能只惊羡名师的光鲜,不能只模仿名师的精彩课例和先进理念,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名师成名前长期、丰厚的积淀。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学习名师应该循着名师的成长经历,静下心来“厚积”,来等待“薄发”之机。
持潜心坚守的心态。
“名由实生,故久乃大”,名师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练过程。
在历练的过程中,有“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苦学,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清思,更有“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跋涉……在无为之中有所作为才能成名师。
学习名师应该学习他们“沉得下去接地气,静得下来做研究”的心态。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17岁开始在乡村小学做教师,潜心教育实践和探索。
29岁辞掉教育局长职务,谢绝到城市学校任教的邀请,默默守望乡村教育,苦心实践24年,终成力作《给老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等,至今这些著作仍被誉为“教育学的活教材”。
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是由于他们潜心教学,研究教学艺术,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艺术及其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静心研究、不懈追求的结果。
秉卓尔能群的品质。
草根教师仰视名师无可厚非,但若名师“相轻”就有失名师品质。
向名师课堂学什么
成这榉 , 课堂充满了欢乐 , 也充满 I 数学课堂应充满生活气息……学
了激情 ,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获 l 习名师 , 不是让我们照搬名师 , 而
取了知识。 面对名师的课堂 , 我们 I 是让 我们结合 自己的教学 实际 ,
有把堵车的时间计算在 内,这是我 感到他们的课堂无论是领先的教 I 将名师们 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 内 的疏忽和轻率啊 !如果在座的有一 学理念 以及独特的教学设计 , l ,以此为支撑来指导我们平时 还 化
参 学 因此, 篓 应 I 一 整 的 , 整 是 么 同 兴 勃 地 出 } 示’ 与 习 我们学习名师, 个 体 }想 体 什 学一… 勃 讲一 4表 是 象 致 … ~ 了 一 。的 1 。 一 ‘
。
该 习 们 如 用 己 爱 形 ? 过 习使 生 白 单l 同 们 约 匾 鼓 掌 学 他 是 何 自 的 心l状 通 练 ,学 明 了 意 。 学 不 而 地 起 和 情 感 学 的 如 长 老! “既 以 示1 物 ,可! 。 老 趁 说 一 : 们 真 来 染 生 。 徐 青 位 l 可 表 个 体也 来 吴 师 机 了 句“ 还 ” 你 师 教解 问 的 略一 , 以 示 多 体 成 整 ,是I别 折 吗试 看’室 热 执 “决 题 策 ”课我l表 许 物 组 的 体这 有 的 法 ?试 ! 里 ’ 教
很充分, 们通常花大 他 量的 力用 I 还没有想到恰如其分的 精 后, 评价 I 错误的角 度人手, 启发诱导 学生积
名 们 往 课 环 预 的 评 常 在 生 答 问 错 ,“’“”这 从 正 师 往 对 堂 节 设l点 , 常 学 回 完 题l误变害为利 。 种 纠 ’
来 注 堂 预 和 学 节甚I 。 确课 点 难 难 它 极 维,启 智,出 结 印 关 课 的 设 教 细 , 语 的 ,堂 评 就 在 的I 思 开 心 得 的 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名师,究竟学什么
作者:张海生
来源:《师资建设》 2013年第3期
□文/山东省博兴县锦秋街道办事处清河学校张海生
每次公开课、优课评选,为数不少的教师展开名师名课“网络大搜索”,下载模仿名师“一招一式”组织教学,而教学
效果却相去甚远。
诚然,名师课堂呈现出的先进教学理念和独特教学设计,还有融洽的课堂气氛和精湛的教学技艺,
给一线教师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然而,在学习名师课时一味照搬,盲目模仿,会忽略自身的素质,失去自身的教学
风格。
齐白石老人曾告诫弟子说:“学我者生,似我者亡。
”那我们学名师,究竟学什么呢?
一、循厚积薄发的经历
历数名师的成长历程,无一不是“厚积而薄发”的典范。
几十万字的读书札记、教育随笔和一千多节的听课笔记积累,为名师窦桂梅积淀了力量。
8年时间完成100篇“中学语文教例品评”、几十篇有关教学思路设计的文章、40多篇“别出
心裁读课文”专栏文章、几十篇教案设计、50讲“阅读教学艺术”,记录并展示了名师余映潮的成长历程。
笔者认为一线
教师不能只惊羡名师成名后的光鲜,不能只模仿名师成名后所展示出来的精彩课例、先进理念,重要的是关注名师成
名前长期、丰厚的积累。
学习名师应该循着名师的成长经历,静下心来“厚积”,期待“薄发”之机。
二、持潜心坚守的心态
“名由实生,故久乃大”,名师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练过程。
在历练的过程中,有“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苦学,有“躲
进小楼成一统”的清思,更有“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跋涉。
学习名师应该学习他们“沉得下去接地气,静得下来做研究”的心态,这是我们应从名师成长历程中汲取的。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17岁在乡村小学做教师,潜心进行教育实践和探索。
29岁辞掉教育局长,谢绝到城市学校任教的邀请,默默守望乡村教育,苦心实践24年,终成力作《给老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等经典之作,至今这些著作仍被被誉为“教育学的活教材”。
名师们的教学
理论及其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静心研究,不懈追求的结果。
三、秉卓尔能群的品质
真正的名师、大师要有“卓尔”的能力和魅力,但更应该有“能群”的气度和魄力。
《荀子·君道》:“君者,何也?能
群也。
”名师从来不是“孤独的行者”,在他的成功路上除了自己的努力和坚守外,一定要有强大团队的支撑。
江苏教师
刘东升“数学课学生讲题”“学生反思小论文”等研究得到了很多老师推崇和借鉴,他借助于网络平台,集合了众多的“同行者”。
数学特级教师符永平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的专业引领作用,组织和带动了南通整个教师队伍专业
水平的提升。
在这些名师身上体现出来的是“能群”的合作品质,在另一个层面上更显“卓尔”的魅力,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四、建追求卓越的精神
卓越是一种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为了这种境界,名师在教学中的付出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名师
大都像艺术家对待心爱的艺术品一样对待自己的课堂教学,非常专注、用心。
透过名师课堂,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研
究教材上的深度、广度,在教学设计中的创新、精细,在教学实施中的把握、调控。
追求卓越是一种人生价值观,俗
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好兵”,不想成为名师的教师也很难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在学习名师的路上,名师是“范本”,我们是“学生”。
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说:“学生如果把老师当做一个范本,而非敌手,他就永远不能青出于蓝。
”因此,学习名师不能止于表面的模仿,更重要的是循其经历、持其心态、秉其品质、建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