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教授们的趣事

合集下载

杨振宁轶事

杨振宁轶事

杨振宁轶事
1938年,杨振宁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在西南联大度过六年后,杨振宁发现自己对很多国外先进理论都缺少了解。

他曾对变形物体热力学做了很多研究,可等到他找到解决方法时,却发现外国科学家在十年前就解决了。

杨振宁决定去国外留学,1942年,他来到芝加哥大学就读物理系,将实验物理学作为主攻方向。

两年多的时间,虽然杨振宁凭借着勤奋努力学到了很多知识,但因为他动手能力较弱,一直没有很大的突破。

他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经常出错,东磕西碰,经常会摔破东西甚至引发爆炸。

老师和同学们都跟他开玩笑说:“实验室里凡是有爆炸的地方,就一定有杨振宁。


思前想后,他决定放弃实验物理而改读理论物理。

对于这个选择,无论是国内的导师还是他在美国的导师都非常反对,他们认为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好多年,选择放弃实在太可惜了。

杨振宁这样回答他们:“放弃不是停止追求,而是换一条更适合的路继续前进。


就这样,杨振宁在1949年进入著名的普林斯顿高等学院研究所,开始专心致力于理论物理学的研究工作。

也就在那时,快速发展的物理学中出现了一个新的领域——量子物理学。

杨振宁开始在这个领域做大量研究,1957年,他和李政
道共同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

这一理论在全球科学家的实践中得到证实,杨振宁和李政道也凭此获得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全球闻名的科学家。

都说成功来自于坚持,其实很多时候,适时的改变也是一种成功的基础。

西南联大及其教授们

西南联大及其教授们

著名校友
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邓稼先、彭佩云、 汪曾祺、邹承鲁、王希季、陈芳允、郭永怀、 屠守锷、吴讷孙、陈忠经、戴传曾、何兆武、 李长之、何其芳、吴大观、任继愈、吴庆恒、 叶笃正、谢 玮、黄 昆、王浩杨、 凤林景
教育成效
联大8年,前后任教的教授有朱自清、闻一多 等300余人,他们都是各个学科、专业的泰斗、顶 级专家。学生有8000人,毕业生3343人(19381946)。 联大师生担任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1949年) 2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54人(学生80人)、工程 院院士12人(全是学生),其中有杨振宁、李政 道2人获得诺贝尔奖(物理学奖);赵九章、邓稼 先等8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黄昆、刘东生、叶 笃正、吴征镒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宋 平、彭佩云、王汉斌等人成为国家领导人。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 焕,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祖母刘氏 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 宏富是汉族。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 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时, 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 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 南联大任教,1931-1933年在山东大学 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 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 史的研究。 沈从文读过两年私塾,正规教育仅 是小学,他的知识和智慧更多是自然和 人生这部大书给他的。他撰写出版了 《边城》、《长河》、《唐宋铜镜》、 《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 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专著。
王力(1900—1986),广西壮族自 治区博白县人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 翻译家、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 散文家和诗人,北京大学中文系一级教 授。1926年考进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1927年赴法国留学,获巴黎大学文学博 士学位。1932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 燕京大学、广西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 学教授,岭南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 中山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语言学系 主任。1954年调北京大学任教授,直至 去世。

西南联大的小故事

西南联大的小故事

西南联大的小故事
西南联大在办学过程中,师生们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同时也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小故事。

在长沙初创之始,三校为了更好的联合,出现了少有的谦让校权。

张伯苓对蒋梦麟说:“我的表你带着(天津话的意思即你代表我)。

”蒋梦麟则对梅贻琦说:“联大校务还请月涵先生多负责。

”这种互相谦让的精神,体现了三校合并的团结和合作精神。

在昆明办学期间,由于敌寇轰炸,联大师生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联大师生依然坚持教学科研不辍,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此外,联大师生在面对国家危难时,展现出了强烈的爱国精神。

他们不畏艰难险阻,投身科学研究,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些小故事充分展示了西南联大师生在艰苦条件下的坚韧精神和高尚情操,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西南联大教育救国的故事

西南联大教育救国的故事

西南联大教育救国的故事西南联大教育救国的故事1937年,日军侵略中国,国家危机四伏。

为了挽救国家危局,西南联合大学成为了救国的中心。

在这个大学里,有一位叫做李明的学生,他是一个热爱祖国的年轻人,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教师,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人才。

李明在西南联大学习期间,深受教育家陈独秀的影响,他认为教育是救国的根本。

在他的眼中,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才,提高国家的整体素质。

他深信,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家的现状,懂得如何为国家的未来做出贡献。

在西南联大,李明遇到了一位叫做王老师的教授,他是一位非常有爱心和耐心的老师。

王老师教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精神,他教育学生要有责任感,要有爱心,要有担当。

他告诉学生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让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在李明的心中,王老师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他的教育理念深深地影响了李明。

在他的眼中,王老师不仅仅是一位教授,更是一位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将会影响到更多的人。

在西南联大,李明学习了很多知识,他也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他们一起讨论国家的现状,一起思考如何为国家做出贡献。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让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在李明的心中,西南联大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地方,这里有很多优秀的教授和学生,他们都有着一颗热爱祖国的心。

在这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为国家的未来奋斗。

最终,李明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教师,他将自己在西南联大学习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和精神传递给了更多的学生。

他告诉他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让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他深信,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家的现状,懂得如何为国家的未来做出贡献。

在李明的心中,西南联大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地方,这里有很多优秀的教授和学生,他们都有着一颗热爱祖国的心。

在这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为国家的未来奋斗。

西南联大人物事迹素材

西南联大人物事迹素材

西南联大人物事迹素材西南联合大学于1937年创立,迄今已经有84年历史。

许多伟大的人物在这里留下深刻的印记,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西南联大人物事迹素材,引领我们认识西南联大的历史、人物和价值。

1. 周恩来周恩来是中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革命家。

他曾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任总理,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迫害。

但是,在他的一生中,周恩来一直秉持着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致力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周恩来在西南联大的时期更是建立了不少功勋。

他曾任第四区领导小组书记,为联大的整体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

周恩来还带领自己的群众学习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各种方式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对于他在西南联大的贡献,许多人仍然称赞不已。

2. 罗隆基罗隆基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和翻译家。

他在西南联大担任教师时,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联大人中最勤奋、最谦恭,也是最爱学生的老师之一”。

罗隆基的课程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他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们传达中国文化和文学的精髓。

此外,罗隆基在作家和翻译领域也有着卓越的成就。

他曾翻译许多英美文学作品,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以及亨利·詹姆斯的作品等。

这些翻译作品受到广泛的赞誉,为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 陶行知陶行知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他在西南联大担任教师时,颇受学生的欢迎。

他授课的方式十分特别,常常引用寓言故事和轶事,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向学生传达道德和人生哲理。

陶行知的著作《围城》是一本极具价值的作品,旨在帮助人们走出“鸡笼”和“独角戏”这样的陈旧思维模式。

这本书的关于人生、爱情和人际关系的思考,至今仍然受到读者的喜爱。

4. 黄炎培黄炎培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在西南联大是非常活跃的人物,在校内经常给学生们讲授关于孔子和儒家思想的课程。

他通过教育,帮助许多学生掌握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人生哲理。

西南联大的名人故事

西南联大的名人故事

西南联大的名人故事那西南联大可真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出了不少超厉害又超有趣的名人呢。

就说闻一多先生吧。

他那可是相当有个性。

闻先生留着一把大胡子,这胡子可不仅仅是为了耍酷哦。

他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那叫一个激情澎湃。

有一次讲古代神话,他就像个说书先生一样,把那些神话故事讲得活灵活现,感觉那些神仙鬼怪都要从书本里跳出来了。

而且闻先生特别有骨气,面对当时的黑暗势力,那是坚决不屈服。

他发表演讲,痛斥那些坏蛋,就像一头愤怒的狮子。

他的最后一次演讲,那真是震撼人心,虽然知道危险重重,可他毫不退缩,真不愧是西南联大的脊梁式人物。

还有沈从文先生。

他呀,看起来就是个很质朴的文人。

沈从文的口音有点特别,带着湘西的那种韵味。

他讲课的时候,学生们可喜欢听了。

他经常给学生讲他老家湘西的故事,什么美丽的山水啦,奇特的风俗啦。

他的文字就像湘西的山水一样清澈动人。

据说有一次,他给学生的作文评语写得比学生的作文还长呢,特别认真细致。

而且他在西南联大的时候,还时不时地闹点小笑话。

比如说他在生活上有点迷糊,可能沉浸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有次找东西怎么都找不到,结果发现就在自己手里拿着呢。

再说说钱钟书先生。

这位可是个超级学霸,学问大得没边儿。

他在西南联大的时候,那才华就像光芒一样藏都藏不住。

钱钟书看书速度超快,而且过目不忘。

他和别人聊天的时候,不管聊到什么话题,他都能旁征博引,从中国的古籍到外国的名著,信手拈来。

他还特别幽默,有时候会调侃自己的同事或者朋友,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没有恶意,反而觉得他很有趣。

他在西南联大教书的时候,那些学生都特别崇拜他,觉得能听到他讲课简直是一种超级幸运的事情。

西南联大的这些名人啊,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他们的故事也一直流传下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呢。

西南联大人物事迹素材一百字

西南联大人物事迹素材一百字

西南联大人物事迹素材一百字1、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梁思成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

2、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祖籍福建闽县(福州),出生于浙江杭州。

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为“徽因”。

中国近现代杰出的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

3、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

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

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4、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

高考语文(冬季第三辑)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教授们的趣事素材

高考语文(冬季第三辑)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教授们的趣事素材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教授们的趣事•“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国民党军节节败退,武汉、南京、上海相继失守,平津告急。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南开大学的师生们在战火中辗转迁徙,最后来到云南昆明黄土坡的大普吉村,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称“西南联大”。

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三校师生分批返回平津,恢复北大、清华、南开大学三校。

在前后8年时间里,西南联大师生与云南各族人民同甘苦、共患难,结下了深厚友情。

值得一提的是,在那些享誉海内外的教授们身上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颇耐人寻味。

校长夫人卖米糕抗战期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一家的生活随着时局的动荡而愈发艰苦。

当时,梅校长家有五个子女:梅祖彬、梅祖杉、梅祖彤、梅祖彦、梅祖芬,孩子们都在求学读书。

梅校长的夫人韩咏华当时没有工作,全家都靠梅贻琦微薄的薪金来勉强糊口。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让丈夫一心科研和教育事业,韩咏华与赵瑞云及袁复礼的夫人、潘光旦的夫人合作,“研制”出一种上海式的米粉碗糕出售。

她们别出心裁,把这种米糕取名为“定胜糕”,取抗战一定胜利之意,并用红糖浆在米糕表面写上“定胜糕”的标签。

起初,她们把米糕批发给昆明“冠生园”糕点铺寄卖,可这种“二道手”的生意利润不大。

为了多赚些钱,夫人们分头行动,背着背篓,手提篮子直接在街上叫卖。

有一次,一个身穿旗袍、手提精致小包的贵妇人前来买米糕。

当她得知韩咏华就是大名鼎鼎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夫人时,十分敬佩地说:“清华大学校长夫人卖米糕,真是了不起啊!今后,我要邀约更多的姐妹来买‘定胜糕’让抗战早日胜利。

”打那以后,教授夫人们的生意还真红火了起来。

“特殊屏障”隔不开患难真情数学系教授华罗庚一家安在黄土坡上的一处简陋的房屋中,可是即便这样的陋室还是遭到了敌机的轰炸而倒塌,所幸一家人当时外出,躲过了一劫。

失去了住的地方,华罗庚一家只好在野外当“山大王”。

闻一多得知后,热情地邀请华罗庚一家到自己家中共居。

当时,闻一多租住的屋房是昆明地区典型的“一颗印”民居。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教授们的趣事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教授们的趣事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教授们的趣事作者:刘建/口述周海滨/整理来源:《人民文摘》2012年第11期“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国民党军节节败退,武汉、南京、上海相继失守,平津告急。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南开大学的师生们在战火中辗转迁徙,最后来到云南昆明黄土坡的大普吉村,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称“西南联大”。

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三校师生分批返回平津,恢复北大、清华、南开大学三校。

在前后8年时间里,西南联大师生与云南各族人民同甘苦、共患难,结下了深厚友情。

值得一提的是,在那些享誉海内外的教授们身上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颇耐人寻味。

校长夫人卖米糕抗战期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一家的生活随着时局的动荡而愈发艰苦。

当时,梅校长家有五个子女:梅祖彬、梅祖杉、梅祖彤、梅祖彦、梅祖芬,孩子们都在求学读书。

梅校长的夫人韩咏华当时没有工作,全家都靠梅贻琦微薄的薪金来勉强糊口。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让丈夫一心科研和教育事业,韩咏华与赵瑞云及袁复礼的夫人、潘光旦的夫人合作,“研制”出一种上海式的米粉碗糕出售。

她们别出心裁,把这种米糕取名为“定胜糕”,取抗战一定胜利之意,并用红糖浆在米糕表面写上“定胜糕”的标签。

起初,她们把米糕批发给昆明“冠生园”糕点铺寄卖,可这种“二道手”的生意利润不大。

为了多赚些钱,夫人们分头行动,背着背篓,手提篮子直接在街上叫卖。

有一次,一个身穿旗袍、手提精致小包的贵妇人前来买米糕。

当她得知韩咏华就是大名鼎鼎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夫人时,十分敬佩地说:“清华大学校长夫人卖米糕,真是了不起啊!今后,我要邀约更多的姐妹来买‘定胜糕’让抗战早日胜利。

”打那以后,教授夫人们的生意还真红火了起来。

“特殊屏障”隔不开患难真情数学系教授华罗庚一家安在黄土坡上的一处简陋的房屋中,可是即便这样的陋室还是遭到了敌机的轰炸而倒塌,所幸一家人当时外出,躲过了一劫。

失去了住的地方,华罗庚一家只好在野外当“山大王”。

闻一多得知后,热情地邀请华罗庚一家到自己家中共居。

西南联大的传奇故事

西南联大的传奇故事

自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教育史掀开了惊心动魄的一页。

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南开大学撤出的一千六百多名师生经过千里跋涉到达长沙,在拼凑而成的长沙临时大学继续他们的学业;可仅仅三个月,眼看长沙不保,一大批知名教授、学者又克服无数困难,带领学生辗转来到昆明。

在中华民族处于危亡关头,他们咬紧牙关,养育人才,创造了伟大的奇迹。

《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一书向人们展现了这段非凡的史实,读来令人感动不已。

闻一多步行入滇1938年2月19日,长沙临时大学的师生,在韭菜园圣经书院临时大学召开出发誓师大会,会后即告别了三湘大地。

临时大学师生入滇的路线有三条:大多数教师、家眷及部分女同学从长沙乘火车到香港,然后由香港渡海到越南海防,乘火车入滇;经济条件较好的男同学和少数女同学,由长沙乘火车到广西桂林,再由桂林乘汽车途经柳州、南宁、镇南关进入越南,转乘火车入滇——这一路人数最多;而最艰苦的一路,便是由湖南出发,徒步行走到昆明的"湘黔滇旅行团"了。

旅行团由267名家庭贫困的男同学和11位中青年教师组成,配有4名军事教官及队医等。

他们将跨越湘、黔、滇三省,翻过雪峰山、武陵山、苗岭、乌蒙山等崇山峻岭,步行3600里。

出发之前,每人发给军装一套,绑腿、草鞋各一双,油布伞一把,限带行李八公斤——主要是路上必须的生活用品。

步行团的最高军事领导,是由湖南省主席张治中推荐的原东北军少将师长黄师岳。

闻一多、曾昭抡、李继侗、袁复礼四位教授与学校派出的指导员黄钰生共同组成辅导委员会。

初春阴雨绵绵,二百多名中国学子,脚踏草鞋,行进在泥泞的湘北大地。

头几天还有人打伞,可细雨似乎永无停止地下着,为了行走方便,大家将油布伞往背后一搁,不撑了。

棉衣湿透了,到宿营地拢一堆火烘干,第二天再穿。

走到桃源县小丘陵地带时,淡淡的薄雾在一望无际的山丘、桃林间飘忽。

学生们不由问道:"闻先生,当年陶渊明写的那个《桃花源记》,是不是就是这里?"闻一多莞尔一笑:"那是一个古代的传说故事,不一定真的是作者所见所闻。

沈从文西南联大趣事作文

沈从文西南联大趣事作文

沈从文西南联大趣事作文案例一: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

三门课我都选了,——各体文习作是中文系二年级必修课,其余两门是选修,西南联大的课程分必修与选修两种。

中文系的语言学概论、文字学概论、文学史(分段)……是必修课,其余大都是任凭学生自选。

诗经、楚辞、庄子、昭明文选、唐诗、宋诗、词选、散曲、杂剧与传奇……选什么,选哪位教授的课都成。

但要凑够一定的学分(这叫“学分制”)。

一学期我只选两门课,那不行。

自由,也不能自由到这种地步。

创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争论问题。

很多人认为创作不能教。

我们当时的系主任罗常培先生就说过:大学是不培养作家的,作家是社会培养的。

这话有道理。

沈先生自己就没有上过什么大学。

他教的学生后来成为作家的,也极少。

但是也不是绝对不能教。

沈先生的学生现在能算是作家的,也还有那么几个。

问题是由什么样的人来教,用什么方法教。

现在的大学里很少开创作课的,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教。

偶尔有大学开这门课的,收效甚微,原因是教得不甚得法。

教创作靠“讲”不成。

如果在课堂上讲鲁迅先生所讥笑的“小说作法”之类,讲如何作人物肖像,如何描写环境,如何结构,结构有几种——攒珠式的、桔瓣式的……那是要误人子弟的。

教创作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写”。

沈先生把他的课叫做“习作”、“实习”很能说明问题。

如果要讲,那“讲”要在“写”之后。

就学生的作业,讲他的得失。

教授先讲一套,放学生照猫画虎,那是行不通的。

沈先生是不赞成命题作文的,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但有时在课堂上也出两个题目。

沈先生出的题目都非常具体。

我记得他曾给我的上一班同学出过一个题目:“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有几个同学就这个题目写了相当不错的散文,都发表了。

他给比我低一班的同学曾出过一个题目:“记一间屋子里的空气”!我的那一班出过些什么题目,我倒不记得了。

沈先生为什么出这样的题目?他认为: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

我觉得先作一些这样的片段的习作,是有好处的,这可以锻炼基本功。

西南联大几位老师的趣事

西南联大几位老师的趣事

西南联大几位老师的趣事作者:胡邦定来源:《百年潮》2015年第11期我1942年进西南联大历史系,1946年联大结束离校,距今已近70年。

联大以大师众多著称,许多老师不仅学术上成就卓著,人格之高尚尤其令人崇敬。

今天回忆起来,仍不禁令人向往之。

仅举数例,以寄思考。

童心未泯、博爱诸生的金岳霖金岳霖先生1914年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留学,1921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

随后去英、德、法等国游学和做研究工作,1925年回国。

先后在清华和西南联大任教。

他和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一样,为了救中国而向西方学习。

他不满足于一门科学知识,而要掌握科学之科学,掌握建立和发展科学的正确方法,即哲学和逻辑。

他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工夫,把逻辑分析的方法运用于哲学研究。

他所著的被商务印书馆列为大学丛书的《逻辑》一书,在我国逻辑教学上起了重要作用。

金先生在联大开逻辑课,是文法学院一年级新生的公共必修课,这是一个大班,以我入学的1942年为例,就有三百来人,金先生上课总戴个呢帽和一副眼镜。

汪曾祺校友在他的《金岳霖先生》一文中说,金先生戴的眼镜是一片白、一片黑的。

因为金先生眼睛不好,有一个眼睛畏光。

这是他1939年上课时看到的情况。

后来金先生到英国讲学,眼睛治好了。

1942年我听金先生课时,就换成两个镜片都是茶色的,而不是一白一黑的魔镜了。

金先生怕风。

每次进教室,他都要根据气温的高低,把教室门或开或关,最反对只开一半。

他说这样风正好吹到讲课人身上,他受不了。

索性敞开,倒不会有邪风吹来。

金先生上课,有他自编的教材,但他并不照本宣科。

因为同学们可以自己看。

金先生上课有特点,不是一直讲下去,而是讲一阵停下来向同学提问。

金先生非常关爱学生,总是循循善诱,十分亲和。

而且谁学得较好,他似乎心中有数,从来不叫一知半解或拙于辞令的人起来答问。

因为大学生一般都二十来岁了,叫他站起来,却回答不上问题,岂不难堪?商学系有个姓徐的女同学,人长得很美,有的同学戏称她为蒙娜丽莎。

西南联大读书故事

西南联大读书故事

西南联大读书故事
1. 你知道吗,在西南联大,有个学生每天清晨都第一个到图书馆占位置,那股劲儿就像饿虎扑食一样,厉害吧!有一次他为了借一本珍贵的书,跟另一个同学争得面红耳赤,简直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啊!那认真的样子,真让人佩服。

2. 嘿,听说西南联大里有个女生,上课特别积极,每次都抢着回答问题,就像在赛跑一样冲在前面。

有一回教授问了个超难的问题,其他人都不敢吭声,就她站起来侃侃而谈,哇,真牛啊!
3. 还记得有位学长,在西南联大读书时总是挑灯夜战,那灯光就像是他的伙伴。

有次大家都睡了,他还在那苦读,真像个不知疲倦的战士,这种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4. 西南联大的那些老师也很有意思啊。

有个教授上课极为生动,就像个魔法师一样把知识变着花样地传授给学生。

有一次讲到兴奋处,手舞足蹈的,那场面可太欢乐了。

5. 有个学生特别爱和老师争论问题,那场面可火爆了,就像火星撞地球似的。

但老师也不生气,还很欣赏他呢!这种学习氛围多浓厚啊!
6. 咱再说说西南联大的那些考试,那可真是一场场残酷的战斗啊!有同学为了通过考试,简直是废寝忘食。

有一回考前,他紧张得不行,一直在那念念有词,像不像要上阵杀敌的士兵啊?
7. 西南联大还有个有趣的社团,他们的讨论就像一场激烈的辩论赛,每个人都争得不可开交。

有一次讨论一个学术问题,简直吵翻了天,但最后都收获满满,多有意思啊!
8. 在西南联大读书的日子,每天都充满了惊喜和挑战,就像一场奇妙的冒险。

这里的故事说也说不完,真希望我们也能体验一把那样的学习生活啊!这些西南联大的读书故事是不是很精彩?让人特别向往那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学习环境啊!。

西南联大的名人故事简介

西南联大的名人故事简介

西南联大的名人故事简介摘要:一、引言1.背景介绍:西南联大成立的历史背景2.文章目的:介绍西南联大著名人物及其故事,彰显办学精神二、西南联大著名人物及其故事1.茅以升:桥梁工程专家,主持设计钱塘江大桥2.邓稼先:物理学家,中国原子弹之父3.陈省身:数学家,拓扑学奠基人之一4.冯友兰:哲学家,著作《中国哲学史》5.王力:语言学家,主编《辞海》三、西南联大办学精神1.严谨治学:教授们的学术追求与教学态度2.艰苦奋斗:在战争环境下坚持办学的不屈精神3.爱国情怀:为国家培养人才,助力民族复兴四、结语1.西南联大人物故事的价值启示2.对当代教育的反思与借鉴意义正文:西南联大,全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成立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37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合并而成。

在短短八年的办学史上,西南联大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为我国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

本文将介绍几位西南联大的著名人物及其故事,以彰显西南联大的办学精神。

一、茅以升:桥梁工程专家,主持设计钱塘江大桥茅以升,我国著名的桥梁工程专家,曾任西南联大教授。

他在抗战时期主持设计了钱塘江大桥,成为当时国内第一座大跨度钢梁桥。

茅以升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地形、水文等条件,创新性地采用了空腹式双主塔结构,使得大桥在满足功能的同时,兼具美观与坚固。

钱塘江大桥的建成,极大地促进了西南地区的交通与发展。

二、邓稼先:物理学家,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他在西南联大求学期间,成绩优异,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并获得博士学位。

归国后,邓稼先领导了我国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工作,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邓稼先的带领下,我国原子弹于1964年成功试爆,奠定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三、陈省身:数学家,拓扑学奠基人之一陈省身,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曾任西南联大教授。

他在拓扑学领域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就,被誉为“拓扑学奠基人之一”。

小谈西南联大师生的“安贫乐道”

小谈西南联大师生的“安贫乐道”

小谈西南联大师生的“安贫乐道”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

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

中兴业,须人杰。

便一城三户,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竭。

————西南联大校歌1937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中国一流大学辗转长沙,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一学期后,又因战局吃紧,迁至西南重镇——昆明。

始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在艰苦的条件下,英才云集的西南联大仍培养了大批栋梁。

这也是此后七十年人们一直津津乐道其辉煌成就和办学精神的原因。

说起西南联大师生的精神,人们免不了想到“安贫乐道”这个词语。

“安贫乐道”出自典故《后汉书·杨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如何理解“安贫乐道”?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

这是古书上的解释。

那现代人对安贫乐道有什么看法呢?一名教师在他的博客中这样写道:“现今的大学之中,‘科研第一、学术第一’乃成共同的办学思想。

对于教师往往要求其‘潜心学问’,而教师的生活压力则无人问津。

我曾参加过一次会议,某领导痛斥下面坐着的老师都出去上课赚钱,而不是坐在书斋之中写论文、搞科研。

没有安贫乐道的精神,没下“十年磨一剑”的功夫!他在那里几近破口大骂,我看着他身上那件价格不菲的皮夹克和脚下穿着的国际名牌皮鞋,在心里掂量着什么时候我才能把我儿子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学费攒出来。

(初中学费24000,高中18000,大学24000.这是现下的价格,将来还不知道涨到什么程度,而且还没算补课费、生活费等)。

会议结束,同事大骂……”翻翻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早在古希腊,做哲学研究的几乎都是贵族。

他们不用愁吃喝,整天没事就在那里琢磨“人是从哪儿来的?”,“地球是怎么形成的?”等一些无关紧要的哲学问题。

而普通百姓的孩子多是会选择去学技术,先填饱肚子饿不着。

而像庄周老先生那样真正做到不在意物质,沉浸在对真理或是一种状态的追求中的芸芸众生实在不多。

西南联大人物故事作文

西南联大人物故事作文

西南联大人物故事作文在西南联大的校园里,有一位人物就像一颗璀璨的明星,他就是闻一多先生。

说起闻先生,那可真是有太多有趣又令人敬佩的事儿了,今天咱就先从他的胡子说起。

闻一多先生的胡子啊,那可是他的一个标志性特征。

那胡子就像一片茂密的森林,黑乎乎地长在他的下巴上。

这胡子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或者耍酷,它背后可有不少故事呢。

当时的社会环境那叫一个乱啊,国民党反动派到处搞独裁,迫害进步人士。

闻一多先生呢,那可是坚决反对这些黑暗势力的。

他留着那胡子,就像是一种无声的抗议。

有一次,国民党的一个官员来找他,想拉拢他,让他不要总是发表那些反对政府的言论。

闻先生就坐在那里,摸着他的胡子,不紧不慢地说:“我的胡子就像我的立场,坚定得很,不会因为一点小恩小惠就动摇。

”那官员看着闻先生的胡子,又听了这话,气得脸都红了,却又拿闻先生没办法。

有一回,学校里组织一个活动,大家都在讨论要表演什么节目。

闻先生就自告奋勇地说:“我可以演一出古代文人的戏。

”到了表演那天,闻先生往台上一站,他那标志性的胡子就引起了台下一阵哄笑和喝彩。

他也不恼,就开始表演起来。

他演的那个古代文人,那真是活灵活现啊,他的胡子仿佛都变成了那个角色的一部分,随着角色的喜怒哀乐而变换着姿态。

可是啊,这胡子也给他带来过一些小麻烦。

比如说,吃饭的时候,有时候饭菜的汤汁就会不小心沾到胡子上。

闻先生的夫人就会打趣他:“你这胡子啊,都快成了食物的小仓库了。

”闻先生就会笑着摸摸胡子说:“这胡子跟着我经历这么多事儿,沾点饭菜算啥。

”但是,在那些黑暗的日子里,闻一多先生的胡子也见证了他的勇敢。

他面对国民党特务的威胁,毫不畏惧。

他用他的笔,用他的演讲,用他的行动,不断地揭露反动派的丑恶嘴脸。

他为了民主,为了正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他倒下的时候,那胡子仿佛也在诉说着无尽的悲愤。

闻一多先生的胡子,就像是西南联大精神的一个小小缩影。

那是一种坚定、勇敢、充满激情的象征。

在西南联大的岁月里,有这样一位有着传奇胡子的先生,他的故事就像一首激昂的乐章,永远地回荡在校园的上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西南联大有趣的故事

西南联大有趣的故事

西南联大有趣的故事西南联大那可是个传奇的存在,里面有趣的事儿就像天上的星星,数都数不过来。

先说说联大的老师吧。

有位金岳霖先生,那可是个超级有趣的人物。

金先生常年戴着个大眼镜,眼睛在镜片后面总是透着一股特别的机灵劲儿。

他讲逻辑学,这课本来挺枯燥的,可到了他这儿就变得妙趣横生。

据说啊,金先生有个习惯,他养了一只特别大的斗鸡。

这斗鸡可不得了,金先生把它当宝贝似的,每天就带着这斗鸡在校园里溜达。

那画面,您想啊,一个大学教授,后面跟着一只雄赳赳气昂昂的大斗鸡,简直是联大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而且这斗鸡还特别有灵性,就跟金先生的小跟班似的,金先生上课的时候,它就在教室外面等着,下课了就又跟着金先生走,好像也在跟着学习逻辑学似的。

西南联大的学生宿舍也有故事。

那宿舍条件可差了,好多学生挤在一间小屋里。

有个学生晚上睡觉的时候,老是觉得有东西在咬他,一开始还以为是同屋的同学开玩笑呢。

结果有一天晚上,他实在受不了了,点着灯一看,好家伙,原来是老鼠在他的被子上开“运动会”呢。

这老鼠还不怕人,瞪着小眼睛看着他,好像在说:“这也是我们的地盘。

”于是啊,学生们就开始了和老鼠的“斗智斗勇”。

有的学生弄来一些捕鼠夹,可这些老鼠太狡猾了,经常把捕鼠夹上的诱饵吃了,还不被夹住。

后来有个学生想了个主意,他把自己舍不得吃的一点腊肉放在捕鼠夹上,这腊肉的香味可把老鼠们馋坏了,终于有一只贪心的老鼠被夹住了,学生们高兴得就像打了一场大胜仗。

联大的校园里还有很多自由的学术氛围下产生的趣事。

不同专业的学生经常聚在一起讨论问题,那场面可热闹了。

有一次,学物理的和学哲学的学生争论起来了。

学物理的学生说,这个世界都是可以用科学来解释的,那些哲学的东西都是虚的。

学哲学的学生可不服气了,就说物理只能解释表面的东西,深层次的意义还得靠哲学。

这两边谁也不让谁,从白天争论到晚上,最后都没个结果。

不过第二天,他们又像没事人一样,一起去图书馆看书了,这种学术争论在联大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大家都觉得这样的争论很有趣,能让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西南联大数学名师的“治学经验之谈”及启示

西南联大数学名师的“治学经验之谈”及启示

西南联大数学名师的“治学经验之谈”及启示摘要:西南联大是一所名师云集的高等学府, 为我国培育出了许多英才, 被海内外人士喻为“藏龙卧虎”之地.西南联大数学系的“数学三杰”——华罗庚、许宝禄、陈省身3位教授, 以及后起之秀钟开莱先生均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华罗庚先生讲课的主要特点是, 他总是尽力把题材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强调搞学问必须有“看家工夫”;强调“读书要从薄到厚, 再从厚到薄”.陈省身先生强调“数学为的是简单性”.许宝禄和钟开莱先生在教学中特别强调要“直观地理解数学”, 主张要把数学定理及其证明的“原始思想”告知学生.所获得的教益:认识到追求简单规律的重要性, 并以此作为研究数学的目标和兴趣出发点;学会使用直观、联想去理解数学并籍此去发现问题, 提出可以研究的题材;学会了重视“特例分析”、数学概括和抽象方法;向华罗庚、许宝禄先生学到了“不怕计算”和“乐于计算”的习惯并乐于从计算中发现规律和提炼一般性公式.关键词:西南联大; 治学经验; 治学方法; 见解; 启示.(一)西南联大是由北大、清华、南开3所大学, 在抗日战争年代迁移到昆明时, 联合而成的大学.那是一所名师云集的高等学府, 曾在艰难的8年岁月里(1938—1946) , 培育出了许多英才, 他们在各个学术领域里分别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中居于世界级的人物也为数不少.因此西南联大曾被海内外人士喻为“藏龙卧虎”之地.我有幸于1941—1945年间进入西南联大数学系学习.当年即闻知校中有“数学三杰”——华罗庚、许宝禄、陈省身3位教授.他们分别从英国、法国留学归国后, 锲而不舍地从事数学工作, 虽然都很年轻, 但成就已很出名, 而且也都在昆明熬过了清苦艰难的岁月.数学三杰的数学贡献是属于世界级的, 所以后来德国著名的斯普林格(Springer) 出版社曾相继出版了陈氏(1911—) 、华氏(1910—1985) 、许氏(1910—1970) 的数学文集.当年教师中还有一位后起之秀, 钟开莱讲师 (1917—) , 后来成为国际著名的概率论专家, 对马尔柯夫链、随机过程论做出了杰出贡献.现在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终身名誉教授.在大学时代, 我曾学习了华先生、许先生和钟开莱先生开设的4门课程.后来又和这3位老师有多年的接触联系.所以这篇回忆录似的文章, 主要是介绍华、许、钟3位有关治学的“经验之谈”和某些学术观点及科研与教学风格.还要谈到他们对我的影响.中国数学会与北京师大合办的《数学通报》专设“寄语数学青年”一栏, 曾邀我写过一篇“谈谈我的一些数学治学经验”的文章, 载该刊2000年5月号.在这篇文章中, 我曾写道:“积半个世纪的数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经历, 我的个人经验可概括为5句话:一是培养兴趣, 二是追求简易, 三是重视直观, 四是学会抽象, 五是不怕计算.”后来2001年我在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给研究生们讲演时, 还补充了一句话:“六是喜爱文学.”事实上我的上述一些经验, 正好是反映和证实了西南联大名师们对我的启示和教益所起的作用.(二)华罗庚先生丰硕的学术成就和贡献, 已在不少人的著作和纪念性文章中介绍过.尤其是王元著《华罗庚》一书, 对华先生在诸多数学分支中的卓越成果, 已有极为详尽的论述.这里我只想就宏观的角度来谈一些华先生的主要治学经验和他的各种有关观点以及教学与科研风格.我学过华先生讲授的“数论课程”和“近世代数课程”.他的讲课姿态很灵活, 虽然腿脚不灵 (因为他是跛子) , 却喜欢在黑板前边走来走去.他在黑板上写字不多, 而很注重讲问题的来龙去脉和论证思路, 有时也穿插讲点小故事.他爱讲的一句话是“卑人之无甚高论” (意思是, 他所论证的数学真理其实质是平庸无奇的) , 所以听他讲课我感到是一种愉快的享受.华先生并不看重考试, 他教我们2门课程时一次考试也没有.当然, 学生们对他这样的老师是由衷欢迎的.但他要求我们做一批他所指定的习题, 最后根据做题的表现状况打分数定成绩.这样, 无疑是体现了对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的尊重和鼓励.我想, 正因为华先生本人是自学成才的, 所以他看重人们的主动自觉性也就是自然的了.华先生讲课的主要特点是, 他总是尽力把题材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有时还对一些数学定理及其证明的妙处, 赞叹几句.我担任他的助教(助手) 期间, 他曾对我说过:“高水平的教师总能把复杂的东西讲简单, 把难的东西讲容易.反之, 如果把简单的东西讲复杂了, 把容易的东西讲难了, 那就是低水平的表现.”这些话曾成为我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座右铭, 因而居然能使我过去数十年间也一直享有“善于讲课”的美名.华先生具有爽朗直率、坚持求真的性格.记得有一次他讲近世代数课时, 他对大家说, 他在这次步行来校的路上, 才真正想通了“舒尔引理” (Schur's Lemma) 的妙处.一位著名的数学教授, 竟能在学生们面前无保留地表白对一个著名定理的理解过程, 真使大家更加敬重他的坦诚性格和求实精神.(三)凡是自学成才者, 常常有独到的经验和体会.华罗庚先生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范例.他的治学经验之一, 就是他所强调的搞学问必须有“看家工夫”.据他所说, 他有扎实的看家工夫主要是因为学习了3部有名的经典著作:一是克里斯托尔(Chrystal) 的《大代数》;二是兰道(Landau) 的《数论教程》;三是特恩波尔·爱德肯(Turnbull Aitken) 的《标准矩阵论》.从这些经典著作中他学到了计算技巧、分析功底和创建“矩阵几何”的基本工具.20世纪50年代前曾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的段学复教授对我说过, 据他所知华先生在青年时代精读兰道的数论巨著共作了6大本笔记, 可见其功夫之深.《标准矩阵论》这本老书, 曾由华先生传给了早年助教闵嗣鹤先生, 后来又由闵先生传给了我.至今保存在我家已有50余年了.从这本昏色发黄的老书中, 还可以看到当年身为名教授的华罗庚曾作过书中习题的痕迹.“直接攻读名家原著才能最有效地学到看家本事”, 这也是19世纪初叶欧洲杰出数学家阿贝尔 (Abel) 曾表述过的经验和见解.显然华先生成功的经历与阿贝尔的成才经验及见解是完全一致的.事实上, 正因为名家的原著往往包含有一系列创作原始思想, 并表述原始创作过程, 所以名著最能启发和诱导青年学子走向成才创新之路.华先生的治学经验之二, 就是他所常说的“读书要从薄到厚, 再从厚到薄”.所谓从薄到厚, 是指读数学书一定要做题, 要在笔记中补充书中的不足之处, 要补足定理论证的缺陷等等.这样就好像是“把薄书读成厚书了”.他还强调要把书中的内容要点和论证关键提炼出来, 使之成为直观上一目了然的东西.这样就会觉得书的题材内容之精髓部分只是很少一点儿, 而需要存入头脑记忆库的也就是这一点儿, 于是也就把厚书读成薄书了.“做科学研究就怕出错”, 但是华先生却认为从事探索性创作研究过程, 出差错并不可怕.他说:“只有庙宇里的菩萨一事不做才永不出差错.”这和法国已故分析学大师阿达玛(Hadamard) 的观点见解是不谋而合的,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阿达玛在其所著《数学领域中的发明心理学》一书中写到:“在数学中我们不怕出错误.实际上错误是经常发生的.”“就他自己而言, 所发生的错误往往比他的学生出现的错误还多.但由于他总是不断地加以改正, 故在最后的结果中, 就不会再留有这些错误的痕迹.”事实上, 数学创造性研究往往要经历“猜测—不断试证—不断纠错—确证真理”等步骤, 所以杰出的数学家们都有雷同的经验和见解也就不足为奇了.(四)在我担任华罗庚先生助手期间, 还未能体会到他们的科研工作的方法特点, 后来我自己也成为教授了, 科研工作也有些经验了, 通过回忆反思, 才理解到当年华先生的工作方法实际是和大数学家欧拉(Euler) 、高斯 (Gauss) 、庞卡莱(Poincaré) 十分相似的.他们都一致重视计算、观察、归纳和分析.事实上, 华先生曾不止一次地向我谈到过高斯和庞卡莱如何看重归纳法在发现真理中的作用.他曾说过:“只有对具体特例分析清楚了, 才能真正理解普遍定理的来源和实质.数学上许多抽象形式的普遍命题往往是通过诸特例的共性分析再由概括论证建立起来的.”归纳法发现真理, 演绎法(论证) 确立真理.可以说华先生当年的许多科研成果也必定是通过这种方法途径取得的.华先生还很强调“联想”在数学创造性研究过程中的作用.这里讲一个真实故事.1946年春云南省发生“昆明事变”之后不久, 我去昆明郊外华家探望时, 华先生见到我就对我说, 昆明城区响了几天枪炮声, 他只好闭院不出门, 天天在院子里躺在帆布床上仰视天空, 观赏一片片白云变幻, 忽使他联想到一个美妙的数学新思想, 真是一大收获云云.当时他正研究矩阵几何中的矩阵变换问题, 但他并未谈论细节.我知道那个时期是他科研的高产时期, 每年都有不少佳作寄往美国发表.他的好友徐贤修先生曾从美国来信告诉他, 已见华在美国一年里发表多篇论文的总页数多达一百数十页.上述故事容易使人联想到宋代文豪欧阳修.欧阳修曾说过, 他的佳作都是“三上文章”, 那就是在“马上”、“厕上”和“枕上”产生灵感后创作出来的文章.如此说来, 华先生的某些佳作也可称之为“枕上文章”了.(五)我在西南联大的最后2年, 陈省身先生已去了美国, 所以无缘听到他的讲课.后来抗日战争胜利了我到清华大学任助教, 有机会旁听了陈先生开设的“拓扑学”课程.课后他常和我们几个青年教师们闲谈, 有一次他引用了欧洲某位大数学家的名言, 说“Mathematics is for simplicity” (“数学为的是简单性”) .当时我对“简单性”一词还不甚理解, 很想真正弄明白它的真实涵义.很幸运, 那时我已教过2遍“初等微积分”, 使我已经开始领悟到“微积分基本定理——牛顿、莱布尼兹公式”之原理的简单性、表述的简明性和应用上的可换操作性, 我想这些不正是显示了数学模式的“简易性 (或简单性) ”特征吗?后来我又读了“微积分发明史”, 就更进一步懂得了“简易性”正是数学发展过程中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另一方面, 数学作为科学语言和解析工具还使得其它各门科学变得简单化.这样就从内外2方面想通了上述名言的涵义.事实上, 数学简单性意味着“规律性、协调性和形式上的统一性”.这些都是符合人的“美感”要求的.美学专家们甚至指出“简单性乃是美的标志”.阿达玛发展了庞卡莱的“数学发明心理学”, 已阐明了美的意识与人脑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深刻联系.由此看来, 追求简单性的意愿还有利于激发创造发明的心智能力.如果说, 以往50年间我能对数学科研与教学工作做了一些贡献的话, 那么就必须归功于“数学为的是简单性”这句名言对我的深刻启示力量.(六)西南联大时代数学系让许宝禄先生给我们开设了“微分几何”课程.第一次上课许先生就对我们说, 微分几何不过是微积分的一种应用而已, 而主要工具是泰勒级数展开, 再用一点儿初级代数计算.这些话多少曾对我产生了“负面影响”.其实, 这正是反映了许先生所主张的“良工示人以朴”的教学观点, 也和华罗庚先生常爱说“卑之人无甚高论”的观点一致.许先生和钟开莱先生一样, 在教学中特别强调“直观地理解数学”的重要性.他们都主张要把数学定理及其证明的“原始思想”告知学生.虽然不见得每堂课都能做到这一点, 但他们总是殷切地期望学生们能从直观上领悟数学命题的来龙去脉.其实, 这样做也有助于培养人的创造发明才能.对待教学与科研, 许先生很有独到之见.他有一些名言在学生中流传很广.他曾说:“教出状元来的老师是值得尊敬的, 至于做状元的学生那就没有什么了.”关于发表论文成果的事, 他说:“我不希望自己的文章因登在有名的杂志上而出名, 倒是希望杂志因为登了我的文章而使杂志出名.”他还说:“一篇论文不能因为获得发表就有了价值.其真正价值要看发表后被引用的状况来评价.”数学史上曾记述了19世纪挪威天才数学家阿贝尔, 因为在德国克列尔数学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而使该杂志名声大振.一百七十余年来这份杂志始终享有世界声誉.现今世界上尤其是科技发展水平不太高的一些国家的学者, 往往很重视在所谓属于“SCI”类刊物被索引的文章.我国有些高等院校甚至对教师们在这类杂志上发表论文给予高额金钱奖励.他们不知道收录进“SCI”的杂志并非全按纯学术水准来收定的, 而且每一种杂志上刊登的论文的质量也有“优、良、中、可”等区别.怎么能不加区别地就一律给予金钱奖励呢?至于科研论文成果的客观现实价值未经检验就给以立即奖励, 这岂不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吗?我在中年时代就在国外知名刊物发表了不少论文, 但数十年来还一直能被国际间学者多次引用的, 实在为数寥寥, 不过数篇而已.诚所谓“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由此反思, 还是觉得许先生的至理名言是有深远指导意义的.现今有些院校的领导出于好心很想用“金钱奖励法”激励青年学子多出论文, 重奖被“SCI”等检索性刊物收录了论文的作者, 这样做是否真正有利于出高素质人才和成果, 恐怕是值得商榷的!(七)有一次许宝禄先生和我谈到了英国的分析学大师哈代(Hardy) 和德国大数学家希尔伯特(Hilbert) .他认为一个大学数学专业生, 如果不知道哈代的贡献那是并无损失的, 但是如果不知道希尔伯特的重要贡献那就说不过去了.事实上正如大家所知, 物理学领域的“量子力学”的理论基础的建立, 必须应用希尔伯特空间算子理论.在变分法和积分方程理论中也有希尔伯特的重要贡献.上述许先生的谈话曾促使了20世纪50年代吉林大学的数学课程建设.当年吉林大学数学系系主任为王湘浩教授, 我是副主任.江泽坚教授是分析数学教研室主任.当我把许先生的观点告知王、江2位后, 我们3人便一致同意要为数学系高年级学生讲授“希氏空间理论”课.就这样, 我们通过教学相长的途径也使自己学会了在大学时代尚未学过的东西.钟开莱先生在西南联大时代开设了“概率论”课程.我抱有浓厚的兴趣学了这门课, 获益颇丰.1944年前后, 华罗庚先生曾应邀出差去重庆市解决了一个关于日军军用密码的破译问题.华先生以其卓越的慧眼很快识破日本军部所用密码的转换工具, 就是数论中的麦比乌斯(Möbius) 反演公式.这一令人惊喜的信息, 曾鼓舞了我跟钟开莱先生合作写成一篇应用麦比乌斯反演公式求解一类组合概率计算问题的短文, 发表于1945年美国数理统计年刊.后来我自己以及与海内外合作者又曾发表了数篇有关广义麦比乌斯反演的文章.饮水思源, 要感谢数十年前华、钟2位先生的知识传授与启示.数十年过去了, 至今回忆起来还清晰地能记得当年得益于诸名师的指点与启示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这里我乐于简要地概述我所获得的教益 (或启示) :(1) 认识到追求简单规律的重要性, 并以此作为研究数学的目标和兴趣出发点.(2) 学会使用直观、联想去理解数学并籍此去发现问题, 提出可以研究的题材.(3) 学会了重视“特例分析”、数学概括和抽象方法.由此还启发我最先提出了“数学抽象度分析法”, 成为现今数学方法学的研究课题之一.(4) 向华、许二师学到了“不怕计算”和“乐于计算”的习惯.十分乐于从计算中去发现规律和提炼一般性公式.和华先生相似, 我也十分重视显式构造, 这正好适应于我后来长期从事“函数逼近论”、“计算方法”与“组合分析”研究的客观要求.(5) 我对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以及文学的兴趣及爱好, 也是受到了华、许、钟3位先生的谈话启示和影响.这方面的详情细节我就略而不谈了.现今, 教育工作者都提倡青年学子们要向名师学习, 这是很好的.我认为最需要向名师学习的方面是, 他们的治学经验、治学方法和见解以及作为名师的求真精神与学者风范.传播数学,普及大众。

西南联大教授的那些事儿

西南联大教授的那些事儿

决 心踏 过 泥泞 与坎 坷 ,和 授 的切 身利 益得 到 了应 有
中 国 日后 的科技 水 平会 大 全 国亿万 民众携 手 共创 花
打折扣 ,“ 两弹一星”等航
红柳绿 的 明天 。
的尊 重 ,教授 们 当然 非 常
珍惜 手里的工作 。
天 事业 的发 展会 受到 直接
西南 联大 的教授 能在
联大教授还潜 心学术研 究 ,
写 出了大批 高 水准 的学术 论 文和 专著 。 毫不夸 张地 说 ,没有 西 南联 大培 育 的
联 大 教 授 们 深 知 这 一 点,
那 些人 才 ,没有 西 南联 大
奠定 的雄 厚 的 科 研 基 础 ,
他们 不 愿 坐享 太 平 ,而 是
文 /傅 国涌
联 大 的重 要组 成
物 价 飞 涨 , 虽然 国 民政府 每 月都
给 教 授们 加 工 资 ,但 杯水
的教 授 讲 师 ,正
在 缓 慢 地 陷入 精
神和 肉体 两方 面 的饥 饿 状
车 薪 ,教授 们 的生 活水 平 像青蛙跳塘 一样 急落而 下 。 语 言 学家 王 力 后来 回 忆 说 : 时每 到 月底 都 要 那
形 复杂 、资 源相 对 丰 富 的
大 国,选 择抗 战必 然会 出 现这 样 一种 局 面 : 战必 不
亡 ,开战必败 ,战久 必胜 。
“ 教授 治校 ”体 制 的核心 自 然是 校 务会 议 ,其 成 员全 部是 联 大教 授 ,没有 所 谓 的 “ 行政人 员” 。西 南联大 比较 充分 地保 证 了教 授们 对 学校 事务 的管理 权 ,教
作 为抗 战 时期 中国最 杰 出的大 学,西 南联 大 不 乏大 师级 人 物 ,然 而 ,在

西南联大著名教授

西南联大著名教授

西南联大著名教授△陈寅恪在为父亲守灵的那些晚上,陈寅恪常常斜躺在走廊的藤椅上,一句话不说,两眼怒睁,看着茫茫黑夜。

每次亲友来吊唁,陈寅恪必一一还礼,或鞠躬,或叩首,虽极度疲倦,礼数不减分毫。

陈寅恪原本就有眼疾,丧礼上频繁的弯腰和低头,诱发了视网膜脱落,导致右眼视力急剧下降。

经同仁医院大夫检查,确诊为右眼视网膜剥离,急需手术治疗,不可延误,但手术后,要相当一段时间来休养。

得知情况后,陈寅恪选择不做手术,宁可失明,也要离开沦陷区。

11月3日,背负国仇家恨的陈寅恪,隐瞒教授身份,携妻带女,离开北平。

有人奉日军之命,开出优厚条件,请陈寅恪到已沦陷的上海教书, 被他严词拒绝。

他说,我和父亲一样,同日寇不两立。

为躲避日寇迫害,陈寅恪出走香港,不久,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香港沦陷,陈寅恪一家,被困在九龙。

在困居九龙的日子里,陈寅恪一家,几无下锅之米。

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君葆,指派了两名职工,携米十六斤、肉罐头七罐,前往陈宅救济。

两位职工回来报告,陈寅恪先生一家,已经挨饿三天了。

为了买到一点食物,陈寅恪典衣卖物,最后竟然到了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程度。

有个叫松荣的日本学者,因仰慕陈寅恪的学问,遂写信给日本军部,求他们照顾一下。

随后,日本宪兵来到陈家,送去好多袋面粉。

宪兵们拼命往屋里搬,陈寅恪和夫人,就拼命往屋外拖,誓死不吃日军的面粉。

陈家两父子,秉持的是同一种骨气。

这种骨气,自古及今,一以贯之,每到民族危难时,便在中华大地驰骋纵横,乃至聚沙成塔,众志成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南开学生胡淑珍,清华教授陈寅恪,以及和他们相似的一众师生,终将于这个大时代,汇聚在四季如春的昆明,上演震撼世界的传奇。

按下启动按钮的人,是三位校长:清华梅贻琦,北大蒋梦麟,南开张伯苓。

△ 梅贻琦卢沟桥事变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所高校合并,在长沙组建临时大学。

1938年春,又迁至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的成就,源自三位校长的团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国民党军节节败退,武汉、南京、上海相继失守,平津告急。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南开大学的师生们在战火中辗转迁徙,最后来到云南昆明黄土坡的大普吉村,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称“西南联大”。

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三校师生分批返回平津,恢复北大、清华、南开大学三校。

在前后8年时间里,西南联大师生与云南各族人民同甘苦、共患难,结下了深厚友情。

值得一提的是,在那些享誉海内外的教授们身上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颇耐人寻味。

校长夫人卖米糕
抗战期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一家的生活随着时局的动荡而愈发艰苦。

当时,梅校长家有五个子女:梅祖彬、梅祖杉、梅祖彤、梅祖彦、梅祖芬,孩子们都在求学读书。

梅校长的夫人韩咏华当时没有工作,全家都靠梅贻琦微薄的薪金来勉强糊口。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让丈夫一心科研和教育事业,韩咏华与赵瑞云及袁复礼的夫人、潘光旦的夫人合作,“研制”出一种上海式的米粉碗糕出售。

她们别出心裁,把这种米糕取名为“定胜糕”,取抗战一定胜利之意,并用红糖浆在米糕表面写上“定胜糕”的标签。

起初,她们把米糕批发给昆明“冠生园”糕点铺寄卖,可这种“二道手”的生意利润不大。

为了多赚些钱,夫人们分头行动,背着背篓,手提篮子直接在街上叫卖。

有一次,一个身穿旗袍、手提精致小包的贵妇人前来买米糕。

当她得知韩咏华就是大名鼎鼎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夫人时,十分敬佩地说:“清华大学校长夫人卖米糕,真是了不起啊!今后,我要邀约更多的姐妹来买‘定胜糕’让抗战早日胜利。

”打那以后,教授夫人们的生意还真红火了起来。

(在当时的情况下,夫人人积极的生活态度,不被困难所压倒让人钦佩)
“特殊屏障”隔不开患难真情
数学系教授华罗庚一家安在黄土坡上的一处简陋的房屋中,可是即便这样的陋室还是遭到了敌机的轰炸而倒塌,所幸一家人当时外出,躲过了一劫。

失去了住的地方,华罗庚一家只好在野外当“山大王”。

闻一多得知后,热情地邀请华罗庚一家到自己家中共居。

当时,闻一多租住的屋房是昆明地区典型的“一颗印”民居。

所谓“一颗印”就是当时昆明人形容一般平民百姓的住房像印章那样狭小的代名词。

这套住房两层楼,楼下为炊房,堆放杂物,楼上住人。

华家搬来后,闻一多腾出稍大一点的一间给华罗庚。

由于中间没隔墙,生活上总有些不方便。

闻一多只好挂几条花花绿绿的床单隔开。

华罗庚幽默地对闻一多说:“闻兄,你在室内挂屏风,我们两家人好似住进宾馆了。

”一席话,逗得两家人围在一起捧腹大笑。

后来,华罗庚回到北京,当他得知闻一多、李公朴在昆明遭特务暗杀的消息后,悲伤地翻出当年的照片,痛哭不已。

教授当街卖画
1941年2月的一天夜晚,龙院村惠家大院的一间破旧小屋里传出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物理学教授赵九章的二女儿诞生了。

小女孩的降临为小屋平添了许多欢笑,也给这狭窄的陋室增添了杂乱。

仅十来平方的小屋既是一家四口的居室,也是赵教授的书房。

室外破旧的门柱上贴着赵教授亲笔书写的一副楹联:上联是“宁静致远”,下联是“淡泊明志”。

生孩子原本是人世间一件大喜事,可赵教授却整天愁眉苦脸说啥也高兴不起来。

战乱时期的生活是十分艰苦的,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衣衫破烂,生活上更是营养不良。

赵教授看着孩子们日日受苦,心里很难过,最终他含泪卖掉了一幅家传珍宝——赵子长临摹的山水画。

据说,赵子长是明永乐年间进士,曾任山西太原巡抚。

有一次,他去五台山巡游,画下了这幅蓝天白云、白塔、汾河山水美景图,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全国解放后,赵教授曾为卖掉这幅祖传真迹而捶胸顿足:“我对不起祖先,我是罪人,罪人啊!”
教授黑夜遭劫
西南联大的教授们经常往返于城边的家和学校之间。

那时,虽说通了公路,但他们仍无车可乘或没钱坐车,进城主要靠开动“双腿11路”。

当时社会治安很乱,回来晚了还会遭遇土匪抢劫。

1943年5月的一天傍晚,清华大学物理学教授、无线电研究所所长任之恭,就在路上遇到了抢劫。

两个土匪不但抢走任教授的交通工具——一辆破烂自行车,而且还把他身边的财物洗劫一空。

为了防止他呼救,土匪将任教授的双手反绑,口中塞上毛巾。

土匪走后,任教授反绑着双手一步一滑地走回家中。

夫人见状大吃一惊,忙将丈夫身上的绳子解开,取出口中的毛巾,急问出了什么事。

任教授幽默地调侃说:“土匪是要钱不要命,我是要命不要钱。

他们搜走了我身边的一块怀表和那辆破旧自行车,然后将我绑起扬长而去。

试想,如果当时我这个文弱书生反抗,还有小命回来向夫人请安吗?事情经过就是这样,还望夫人发落。

”妻子一听无奈地说:“都啥时候了,还开这种玩笑。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娃娃头”杨振宁
西南联大在昆明的8年时间,是数学系教授杨武之家最为困难时期。

杨教授家的人口多,有5个孩子需要抚养、教育。

那时,杨教授的大儿子杨振宁17岁,已经是西南联大学生,其他4个弟妹都还小。

为减轻父亲的负担,杨振宁主动当起“娃娃头”。

为鼓励弟妹们多念书,他制定了一些颇为吸引人的规则:一天之中,谁念好书、认真完成作业、听母亲的话、帮忙做家务、不打架、不捣乱,就给谁记上一个红点,反之就要记黑点。

一周下来,满三个黑点的继续罚做家务,星期天不准休息;满三个红点的会受到奖励,由杨振宁骑自行车带去昆明城看一场电影。

这种“奖惩”办法还真见效,弟妹们从此乖乖听话,再也不敢打闹生事。

由于杨振宁当“娃娃头”出了名,西南联大教授的孩子们都喜欢到杨家来,听杨振宁讲英译的故事《金银岛》《最后的摩西根》《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

更为有趣的是,杨振宁还发明了一个简单的幻灯机,制成遭到飞机轰炸人们“四处逃难”“哭爹叫娘”等土电影,增加孩子们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艰苦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并没有使联大教授们意志消沉。

在严谨而紧张的科学研究之余,体育、音乐、桥牌、舞会等活动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最爱。

清华三所墙外有一个排球场,只要不下雨,几乎每天各室或各所之间都组织排球赛。

场上男女混打,拉拉队喊声震天,分外热闹。

无线电研究所在公用的图书馆内安装了一个柜式收音机和电动唱机,由爱好音乐的陈绍玲主持,经常举行唱片音乐会。

除此之外,所内还组织歌咏队,不定期举办歌咏比赛,获奖者予以鼓励。

所谓获奖,一无钞票二无物品,仅是手持一张书本大的奖状而已。

每当圣诞节来临,教授们都要到附近山上采来松树枝,做成圣诞树挂上各色彩灯。

当彩灯点亮、壁炉燃起时,大家一起唱圣诞歌、跳起欢快的舞蹈。

前方将士抗战英勇杀敌,后方的文弱书生也不甘落后。

戴芳澜和夫人郑淑媛、段洪章和夫人许桂岚、俞大发和夫人陈绍熙、娄成后和夫人祝宗岭几个家庭联合起来,自编自演节目《黄河大合唱》《大刀进行曲》《我们在太行山上》等抗日名曲,极大地鼓舞了师生们的士气。

如今,西南联大曾居住过的大普吉村已经今非昔比,许多旧址都因岁月的流逝而不复存在。

仅存的只有教授们居住过的惠家大院门楼、华罗庚旧居等少数遗址。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教授们团结友爱、忠于事业、忠于国家的无私献身精神,将永远铭记在后人心中;他们克服困难、乐观顽强的生活态度,值得后人们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