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第2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59页).ppt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1600年
华夏文明的形成—早期国家——孕育雏形
二、从部落到国家
思考:关于 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说法?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 《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 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关于启继位的不同说法反映了从公天下的禅让制到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的转变并 非一帆风顺。
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 为中心的西南部
和各有自己的发展道路,而且区系间的关系也 是相互影响的。中原地区是六大区系之一,中
以鄱阳湖至珠江三角洲 一线为中轴的南方
原影✎响中各国旧地石,器各时代地重也要影人类响遗中址原分布。图”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以环太湖为中心 的东南部
华夏文明的曙光——石器时代——自主学习
修建村落等
辽河流域
彩绘陶器、栽培“粟”
红山文化
养猪较普遍
龙山文化 黑陶
种植水稻、养蚕缫丝技术
长江下游 良渚文化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特点: 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
父系氏族 社会
开启 文明古国时代
良渚古城
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300年)
让学生找出“文明”和“国家”究竟包含哪些要素。阅读
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
“万邦” 时代 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
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另一种说法:五帝则是黄帝、颛顼(zhuān xū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帝喾(kù颛顼 之子,尧之父)、尧、舜。尧舜时期,通过推举和考察的方式,民主推选部落联盟 首领的制度叫做“禅让制”。
2025届高考总复习一轮历史配通史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配套PPT课件 第1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
解析 根据材料“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吕不韦也依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商人地位有所提高。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之前,工 商食官,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春秋战国剧烈的社会变化,使得富国强兵成 为时代需要,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故选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2023湖南雅礼中学月考)据记载,姜太公至齐国修政,因其俗,“劝其女功, 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襁至而辐凑,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 而往朝焉”。这说明当时( D ) A.变法运动推动社会转型 B.分封制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C.“工商食官”格局被打破 D.齐国采用适宜政策取得霸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1.(2023广东深圳中学联考)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 和道德境界。老子主张抛弃所谓的圣贤智慧,人民将获得百倍的利益;抛弃 所谓的仁义名誉,人民将恢复孝慈的本性;抛弃贪取巧利之风,盗贼将会绝 迹。这表明两人( B ) A.积极为诸侯出谋划策 B.实现社会理想的途径不同 C.思想对立且辩论激烈 D.对礼崩乐坏现状深感忧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长期的战争和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 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逐渐增强,使带有民族歧视色彩的概念逐渐淡化,故选 D项;礼乐制度的土崩瓦解主要表现在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材料 主要强调的是民族关系的变化,排除A项;国家形态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国家 内部治理机制的建设,排除B项;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形态和历史传统的差 异都会导致民族之间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只会减弱而不会消失,排除C项。
高中课件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
3、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全面推行郡县制
(3)意义:
①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管理,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和政局稳定。
②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流官制取代世官制;
地缘国家取代血缘国家。)
③基层百姓成为编户齐民,国家因而掌握了稳定的赋税、徭役与兵源。
④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沿用,不断加
义中央集权制度。 西汉初年推行郡国并行制,王国权力逐渐增大威胁中央。汉景帝开始
“削藩”;汉武帝设立内外朝改革中枢体制、颁布《推恩令》与《附益之法》 加强中央集权。
东汉时期:“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加强监察制度。
【把握主线】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阶段特征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是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奠基时期。
一奠定基础。
(4)社会心理:人民渴望统一。墨子“非攻”代表平民要求
(5)秦的优势: 商鞅变法 ,使秦国从落后国家成为强国之一;秦王嬴政
雄才大略。
【研读教材】 知识梳理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2.概况:
(1)东灭六国: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混乱局面,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定都咸阳。
【研读教材】 知识梳理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三、汉代政治制度的承袭与创新
4.监察制度:
(1)汉武帝时,,把全国分为13个州,每州设立刺史(中央派到地方监察
官,监察地方(郡守、国)
(2)设立司隶校尉。监察京师百官和京城周边的地方官。
5.选官制度:
(1)内容:地方官吏向中央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以德行和才能为主要标准。
汉兴,接秦之弊,自天子不能具钧驷(四匹毛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齐民无藏盖。
第0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优质课件(新教材)
考查方向:古史传说时代——神话传说的价值
上古传说往往是口耳相传的真实历史的曲折反映。
(2023·山东名校联盟联合检测·1)五帝时代指的是古史传说中夏代
以前的中国上古时代。根据文献记载,“五帝”的提法当始于西周或春秋时
期,目前所见关于五帝时代的文献都在晚商以后。东汉的《越绝书·宝剑篇》
*国家形成的标志为:一是阶级的存在,
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
(军队、法庭、监狱、政府)
根因:生产力发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阶级
分化
强制机关
国家
二、奴隶社会时期:夏、商、西周(早期国家)
态。
——摘自《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集萃》
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国家形成的标志为: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
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文化
一定规模
文明
概括
国家
命题点:中华文明的起源——新石器时代及其文化遗存
(2022·天津卷·1)考古研究表明,在今渤海至泰山之间的海岱地
重点关注:文明起源特点;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二重证据法;王位世
袭制;内外服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井田制;工商食官;敬
天保民;原始民主传统;早期国家特征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产生,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
人类遗址分布图
所谓“多元”,是在中华大地上各族体单元不同文化和习俗;
类遗址分布图
所谓“一体”,是迁徙、交流与融合结成一个有共同认知、传承的民族复合体。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第1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课件新人教版
民营手 工业
家庭手 工业
民间私人经营 民间消费
农户的副业
自己消费和交纳 赋税
流通方式 不在市场流 通
在市场流通 剩余部分出 售
地位 至明代前期占据主导 地位,代表我国古代 手工业发展水平
10 __明__中__叶___后占据
主导地位 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 生活中
2.主要成就 ①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
问题:土地兼并和集中,政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图解历史| 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
|辨析比较|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 (1)自然经济的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本 质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自耕农经济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农经济除 包括自耕农经济外,还包括以租种地主土地为生的佃农经济。三者的关系图示如下:
1
基础梳理 ·知识通关
一、发达的古代农业 1.农耕方式的发展 (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的人们用石刀、石斧砍树焚烧,用石犁翻土播种,依土地肥 力变化而迁徙。 (2)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出现 1 __青__铜__农__具____,但很少使用,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 耜和石锄、石犁。 (3)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 2 __铁__犁__牛__耕____耕作方式形成。
商鞅变法规定“废井田,开阡陌”,军功贵族土地所有制代替了氏族世袭贵 族土地所有制。土地买卖的出现,打破了世袭贵族土地所有制时期“田里不 废井 鬻”的惯例。农民摆脱了氏族土地所有制的残存影响,成为独立的小土地所 田,开 有者。商鞅变法使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进一步扩大,也使贵族依世袭身份而 阡陌 占有土地的所有制转变为通过买卖占有土地,成为军功贵族、商人、货币持 有者的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标志。至此,乡村的井田制和宗族组织彻底瓦解, 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以地主和农民为基本阶级的经济形态逐步完善
通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一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课件人民
诸侯争霸各国变法 分封制 宗恵南j 内外服制度王位世袭学在官府神权思想七" ………约公元前 i 1600年 勺公兀前](命) 2070年(夏门儒道创立“百家争薯/元前770年 ](春秋战国) 公元前1046年[(西周)i公元前 221年i个祝鰹再皮疗核主干知识6・诸侯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1)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进行直接干涉和控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势力增强,诸侯争霸战争自诸侯出”取代。
役。
7.诸侯权力:再次分封、设置官员、建立回武装、征派赋(2)原因:封国诸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周王无法对诸侯势力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2.目的[直接:解决之间在权力、土地和财产继承上的矛盾。
〔根本: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保证鉱王权的稳定。
提示:评价社会的进步与否,最主要的标准是生产力。
夏朝取代原始社指国家结构,即西周的“封邦建国”。
指社会形态,是以地主阶级剥削农民为经济基础的封建主义社会。
[图解历史]分封制的实质统治天下, 管辖王畿 管辖国邑 管辖食邑 服务食禄 Z 得田而耕,缴稅、服役X/是一种等级制度 士 质男庶民奴隶实 卿大夫(1)完善和巩固分封制,维护国统治望国内的稳定和团结,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2)影响深远,成为中国传统思想之一。
认祖归宗、孝顺长辈、恪守孝道等思想都与之有关系。
*嫡长子继承制原贝立子以贵不以长三个形式»家谱、宗祠、族规Array四个观念提示:不一定。
嫡长子指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
非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不一定小于嫡长子。
[思维导图]西周统治与三大政治制度的关系分封制珪舞2亦I统治卜理血缘纽带(里)政治表现(表)2八礼乐制度主题 1 凸显贵族政治特色——分封制西周分封诸侯的战略示意图(尹王宝召(sh&o )公爽(Shi 。
河 ©都城 •同姓的対国。
第1讲 第一篇: 中华文明的起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课件(统编版选必融合)
B.旧石器时代晚期 D.新石器时代晚期
D
2.(2024·黑吉辽高考·1)1921年,有学者在奉天(今辽宁)沙锅屯发掘了一
处穴居遗址,认为“此一奉天穴居之留遗,与彼一河南遗址,不特时代上大致同
期,且正属于同一的民族与文化的部类,即吾所谓仰韶文化者也”。这一判断的
主要依据应是该遗址出土了( A.骨制凿刀 B.燧石石器
B.南北地区间贸易往来较为频繁C.史
前文明存在远距离交流
D.凤凰咀遗存与大汶口文化同期
4.(2024·甘肃高考·1)新石器时代中期,大多数聚落出现结构复杂的“大房
子”,与众多中小型居址形成明显对比。“大房子”是部落公共活动中心,或
部落首领住宅兼公共事务场所。“大房子”的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 )
A.社会矛盾逐渐加剧 C.劳动分工更加明确
写作基本规范;熟悉高考题 术常识;进一步训练答题技
的特点和规律;
巧;建立考场应对策略;
复习方式:回归考点、由学 变考,仿真模拟,以及时政、 热点、周年等主题训练,学 生总结经验,查漏补缺,调 适状态 复习目标:达到高考应考的 最佳水平
如何备考
(二)认清现状:知晓隐患,提前避坑
一听就懂 一看就会 一做就错
一轮复习 备考重点:主干知识、构建网络
【高考复习六大模块】 上编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约170万年前~前2070~ 1840)★★★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 下编 世界史 世界古代史(约三四百万年前~前 3500~15世纪)★ 世界近代史(15世纪~20世纪初)★★ 世界现代史(20世纪初~至今)★
中原中心、共性特 征 、交流交融
1.(2024·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4)考古学者在某史前遗址发掘出1300余座墓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1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单元高效整合课件
D [根据材料可知,周朝金文及《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 中关于“华夏”一词的解释即源于中原地区服饰华美、疆域广阔、 文明道德兴盛的景象,反映了在礼乐文化下,周人本身的文化自信, 故 D 项正确。]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井田制
经济 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开
各国需要人才
不同点
实际问题的需要
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 发展人的个性,强调个体
目的
统治者服务
力量的发展
儒、墨、道、法等诸子百 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研
家出现,法家思想受宠, 究人与人类社会;经过中 不同点 历程
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儒 世纪的黑暗后,人文主义
学逐渐成为大宗
复兴
背景 战争频繁、处于分裂状态 主题 研究社会问题、研究人类本身 相同点
主政治 依托大河和农耕创造辉煌的文 依托海洋孕育灿烂的文明, 文化 明,文化具备多元化特征,但不 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和多元 特征 能改变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 方国家)之有希腊。”他这样说的依据是( ) A.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 B.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中西文化基础 C.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 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非常频繁
诸侯国在争霸称雄的战争中,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推行 军事 改革,富国强兵,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促进 方面 了新旧体制的更替;大国在争霸战争中相互兼并,实现了区
域性的局部统一,加快了全国统一的步伐
[针对训练] 2.(2019·南充一模)晋侯封桓叔于曲沃,桓叔好德,“晋国之众 皆附焉”,以至于曲沃封邑大于晋国国都。之后,曲沃三代封君攻 伐晋侯,终于“尽并晋地而有之”。这说明了( ) A.诸侯争霸导致社会转型 B.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 C.德治思想深入宗族内部 D.贵族政治已完全瓦解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2单元 中华文明的
②政治: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西 汉的稳定。
③思想: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满足加强中央集权的 需要。
(2)内容 ①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的主张。 ②为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 学说。 ③为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 (3)特点: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 想中,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提示】 观点一:赞同其观点。儒家学说正是符合了统治者 加强中央集权、安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的需要,才最终取得 正统地位。如孔子的“仁”的学说、“和为贵”,董仲舒宣扬的“天 人合一”“天人感应”及程朱理学等有利于统治者维护社会秩序。
观点二:不认同作者观点。儒家学说从创立就极力在道德上为 统治者和社会不平等作辩护,为中国提供了儒家生活方式的准则。 但在战国时期、秦朝、汉初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受统治者的欢迎, 相反经常受到打击。统治者采用什么思想作为统治思想与当时的政 治、经济状况有紧密联系,不完全取决于该思想本身。
(Hale Waihona Puke )农学: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4)医学 ①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②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辨证施治的方法, 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
2.文学:汉赋 (1)特点: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 恢宏的文化气度。 (2)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 《二京赋》。
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 和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稳定了封建统治秩序。 (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 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儒 学以仁义为主,强调人伦关系,对于抵制宗教有一定的作用。
一轮复习: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60页).ppt
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春秋战国 1.政治:王室衰微,战争不断;奴隶制度走向崩溃,封建制度逐渐形成。
(公元前770 2.经济:铁器和牛耕出现;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年-前221年) 3.民族关系:华夏认同观念产生,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4.文化:百家争鸣;私学兴起,“学在官府”被打破。
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因为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 ③___社__会__分__工___:一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制陶、
采矿、冶炼等手工业劳动。 ④___科__技__发__展___:天文历法、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也逐渐发展起来。
知识点1 石器时代: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起源及特征
的中华文明
不同文化和习俗的“多元”;
所谓“一体”,则是结成一个有机的复合民族共同体的整体。
知识点1 石器时代: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史料实证】人类早期的生产生活
探究 根据史料一、二,分析新石器时代社会生产生活的基本特征,并分析成因。
史料一:
特征:①处于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生产工具有了改进;
②人们开始了农耕和定居生活;
渚,中华大地的文明火花如满天星斗一样璀早璨、,中这期些文典化型系代统表各有其根晚源期, 分别创造出灿烂的文化……诸文化之间黄的河互中动游和-仰交韶流文也化越来黄越河频中繁下,游越-龙来山越文化 密切,逐渐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圈”黄又河叫下做游“-大最汶初口的文中化国”辽。河上游-红山文化
——摘编自张清长俐江《下探游索-多河元姆一渡体文的化中华长文江明下起游源-良进渚程文》化
生产工具
使用打制石器
典型代表
元谋人、北京人
生活状态
①采集和渔猎;②迁徙 群居生活;③已学会用火
(通史版)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第1讲夏商周时期的中华文明课件人民版
(2)农业的发展 原始农业 刀耕火种,主要劳动工具是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 上古时代 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 千耦其耘,实行_井__田__制__,土地国有,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 商周时期 行生产
2.手工业的发展 青铜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成熟,被称为“_青__铜__时__代__”
纺织 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陶瓷 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成就
经营 方式
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产品主要是满足王室、官府和贵族 的生活需要;生产不计成本,产品不入市场;资金雄厚,规模较大,分 工细密
3.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商朝出现职业商人和货币;周朝实行“_工__商__食__官__”政策。
王位世袭制的产生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礼 记》 核心论点: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标志着社会财富和社会权力 的集中,即“家”的私有观念深化,表明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
知识点二 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目的 主要封国 分封对象
3.西周的礼乐制度 (1)含义:周礼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2)作用: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知识点三 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 1.农业的发展 (1)农业的起源: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北方以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 产为代表;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马、牛、羊、鸡、 狗等。
2.宗法制 (1)含义:利用_父__系__血__缘__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_统__治__秩__序__,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 ①分为大宗和小宗,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_相__对__的。 ②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 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会变革Βιβλιοθήκη 时空定位][阶段特征] 先秦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可分为两 个时期。 一、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1.政治:天下为家的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2.经济:以(西周)井田制为代表的土地国有制占统治地位,集体耕作;青铜时代; 工商食官。 3.科技文化:商代,我国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形成,贵族垄断了文化领域。
郡。县制
c.遗存:汉初 郡国并,七行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 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但仅为皇权体现,服 务于专制集权制度。
(2)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 ①含义:宗法制是利用 父系血缘的关亲系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②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
礼仪。 ③影响:周礼成为维护 等级制、度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
序的稳定。
④瓦解:春秋后期,出现了“ 礼崩乐坏”的局面。
3.经济文化成就: (1)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 井田制是基本土地制度;石器锄耕,主要使用木、石、 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掌握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 治虫灭害等技术。 (2)手工业: 青铜铸是造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创造了灿烂的 青铜文化;我国是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绢帛是商周贵族普遍的衣着材料。 ★4.国人暴动和西周的灭亡: (1)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贪财好利,为政暴虐,引发了“国人暴动”。 周厉王出逃,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 (2)西周灭亡: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pptx课件
6.从百家争鸣到思想专制。 秦朝崇尚法家。汉初尊奉道家无为而治。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思想和中国传统文
课标定向
考向定位
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
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 1.中华文明的起源及特征。
时空坐标
单元主旨 中华文明的起源、奠基和发展
1.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文化遗存数量多,分布广泛,遍布南北,从东到 西;主要集中在大江大河流域,尤其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奠定了多元一体的 发展基础。 2.中华文明的勃兴。 中华文明从远古开始,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 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3)夏朝的统治。①中央:夏王是最高的统治者。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 教的机构与职官。 ②地方: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 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必备拓补] 唯物史观认识古代早期国家的诞生 1.国家的实质:是一定阶级的统治机关。政府、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 机器,是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行使国家权力的工具。 2.国家的基本特征:按地域划分居民和公共权力的建立。 3.早期国家起源的突出标志:金属器具使用、贫富分化产生、文字成熟、城的出 现、礼制的初步形成等。
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早期国家的特征。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 3.夏、商、西周时期政治制度及特点。
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
特征。
知识点1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旧石器时代。(打制方法制作石器) 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 群居生活。元谋人和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 2.新石器时代。(打磨结合制作石器) (1)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典型器物是彩绘 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黄河下游出现了大汶囗文化;长江下游有河姆渡 文化,居民种植水稻,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2)距今约5000年:黄河流域进入龙山文化时期,代表器物是黑陶。在北方辽河上 游有红山文化,长江下游有良渚文化。这些文化遗址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 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一轮复习: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共63张PPT).ppt
展,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
思想文化: ①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文化认同,“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
精神,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②秦朝: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控制。 ③汉朝: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佛教
2)在北方辽河上游有红山文化。 3)长江下游有良渚文化。基本特征:它们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
模的祭坛和神庙。 4、原始社会组织 (:1)三个阶段:中国原始社会经历了约200万年,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
氏族社会三个阶段。
(2)原始人群时期: 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 (3)母系氏族社会: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
(2)国家管理:禹的儿子启继位。 ①王位传承: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②中央: 1)夏王是最高统治者。 2)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③地方: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 部族进行间接统治。
(3)文化: ① 文化遗存:河南洛阳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 ②历法:《夏小正》
四个维度:
政治: ①早期国家:开始出现,商周时期逐渐形成以分封制、宗法制为核心,以
“家国一体”为特征的国家治理制度。 ②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华夏认同观念产生,各国变法,国家由分裂
走向中央集权。 ③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核
心的封建政治制度基本建立。
经济: ①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青铜铸造业发达,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②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化,小
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
2021/5/23
12
二、从部落到国家
知识梳理
2.夏朝的建立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再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
家夏朝。
(2)统治: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
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
职官,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对其他地方主要通
过控制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
2
学习重难点
重点: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的形成。 难点:夏、商、西周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
2021/5/23
3
2021/5/23
目录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 遗存 从部落到国家 商和西周
4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知识梳理
1.旧石器时代 (1)概念:旧石器时代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遗址:代表性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 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 (3)生活: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元谋人、 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
A.完成了从部落联盟到成熟国家的转变 B.统治的区域和官僚机构已经初见规模 C.诸侯之间的部落联盟关系已彻底消失 D.以分封制为框架的国家制度雏形出现
解析:材料中的“官百”“分封”“是君主(册封者)与诸侯(受封者)的关 系”“诸侯之长”等表明夏朝作为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已经进行了国家政 治制度的初步建构,即以分封制为框架的国家制度雏形出现,D项正确。夏朝还 不是一个成熟的国家,A项错误,排除;分封诸侯属于血缘政治而不是官僚政治, B项错误,排除;C项中的“彻底消失”与史实不符,排除。
A.炎黄二帝热衷发明 B.中华文明起源于山东 C.该陶器是黄帝作品 D.先民已掌握制陶和酿酒技术
解析:题干中的图片是考古学家在距今约4000多年的山东龙山文化 遗址发现的陶杯图,该陶杯是一件酒器。由此可知我国的先民已掌 握制陶和酿酒技术。故选:D。
(通史版)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第2讲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课件人民版
(2)基本主张
①孔子 a.政治思想:提出“_仁__”与“_礼__”的学说;推行“德治”;注重政治与人 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b.教育思想:创办私学;主张“_有__教__无__类__”;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c.编订典籍:整理“六经”,包括《_诗__》《书》《_礼__》《易》《_乐__》《春秋》。 ②孟子ab..发提挥出孔“子民“为德贵治,”社思稷想次,之提,倡君“为_轻仁__”政__的”学学说说。。 ③荀子ab..天深人入关讨系论上儒,家强“调礼“”天的行思有想常,”认,为提学出习“的制最天高命目而标用是之把”握。“礼”。
“士”的崛起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 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 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 阶层形成。——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核心论点:诸侯争霸、社会大变革推动了士阶层的崛起,士阶层的崛起促进了百家争鸣 的兴起,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3.诸子思想的意义 (1)_儒__家__思__想__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2)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 2 000 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诸子思想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奖励耕战;加强_中__央__集__权__
加强_君__主__集__权__、厉行赏罚、 _奖__励__耕__战__;“事异则备变”
立乃至秦统一全国起到了重要作 用;汉代以来,其_法__治__思想被吸 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 政权的工具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一编中国古代史第一板块第一单元中
(2)老子
①历史地位: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 道家 学派的创始人。
②哲学思想: a.认为“ 道 ”是世界万物的本原;还提出“天法道,道法
自然”的思想。
b.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③政治思想: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
④影响: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 人的 思维方式 、道德人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②西方: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产生了重大影响。
知识点二
1.科技
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
夏朝
出现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春秋战国 使用硫磺和硝石,为火药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战国 出现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
战国
2.汉字
(1)起源:刻画在早期陶器上的简单符号被认为是中国文字 的起源。
孔子提倡“ 为政以德 ”,以“礼”治国的同时, 政治主张 逐步改良政治 敬而远之 材施教 主张“ ”和启发诱导; 教育思想 “当仁不让于师”
③深远影响: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 成完整的 儒家思想 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二)“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 背景 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思想文化:出现私人讲学,形成了一些思想流派 流派 特点 影响 主要有道家、法家、墨家、儒家等流派 互相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
思想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 则。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
③中庸:为恰当地协调礼与仁的关系,提出中庸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链接选修——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选修 4) 1.背景:春秋时期,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诸侯争霸和礼崩乐坏使人际关系 紧张。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2.主张 (1)政治 ①礼:主张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 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②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 对政府向百姓收重税。 ③中庸:为恰当地协调礼与仁的关系,提出中庸思想。
【易混辨析】 中国古代的三种治国思想
【图解历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孔子的思想体系
信息提取: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特别是“仁”的思想不断发展,成 为后世继承发扬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图证历史】 从甲骨文至篆文的演变 信息提取:上面图片反映了我国的汉字向着简单化、实用性发展的趋势。
【构图解史】 古代手工业
第2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知识点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 1.春秋时期的大变革,王室衰微,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国,打着“_尊__王__攘__夷__”的旗号 进行争霸战争。 2.战国时期的大变革:各诸侯国积极开展变法运动,其中以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影响最 大。
知识点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 1.农业 (1)农业生产模式: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铁犁牛耕”,著名水利工程有芍陂、都江堰、 郑国渠。 (2)小农经济产生 ①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 ②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③地位:_自__耕__农__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近代以后,小农经济成为阻碍生产力发 展的因素之一。
(2)教育 ①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提出“有教无类”。 ②教学目标上主张培养学生“成人”“成君子”;教学方法上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学 思结合;教学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经典(《诗》《书》等)、政事和治 国本领。 ③晚年整理《诗》《书》《礼》《乐》《易》《春秋》。其后世弟子根据孔子言论编纂了《论 语》。
自耕农的历史地位及特点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 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都对 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 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2)基本主张
①孔子 a.政治思想:提出“_仁__”与“_礼__”的学说;推行“德治”;注重政治与人 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b.教育思想:创办私学;主张“_有__教__无__类__”;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c.编订典籍:整理“六经”,包括《_诗__》《书》《_礼__》《易》《_乐__》《春秋》。 ②孟子ab..发提挥出孔“子民“为德贵治,”社思稷想次,之提,倡君“为_轻仁__”政__的”学学说说。。 ③荀子ab..天深人入关讨系论上儒,家强“调礼“”天的行思有想常,”认,为提学出习“的制最天高命目而标用是之把”握。“礼”。
③统一度量衡,国家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 (2)军事: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
①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3)政治②废除世卿世禄制。
③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 (4)社会习俗① ②“ 禁止 塞父 私子 门兄 之弟 请共”居。,推行“分异”令。
3.影响——秦国崛起 (1)政治:打破了贵族世袭制,加强了秦军的战斗力,新兴的军功地主成为维护秦国封建 统治的重要支柱;秦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2)经济: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3)军事: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 基础。
4.春秋战国时期的科技文化 (1)科技 ①天象观测: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的记录。 ②天文著述:《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 星表。 ③科技成果:战国时期出现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④数学成果: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九九乘法口诀,发明筹算计算法。
(2)绘画艺术 战国时期出现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帛画《人物龙凤图》造型准确,主次分明, 线条流畅,色彩绚丽,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3)文学成就 ①《_诗__经__》: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 500 年的诗 歌,分风、雅、颂三部分。 ②楚辞: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代表作为《离骚》。
2.其他学派 学派 代表
道家 法家
老子 庄子 李悝 商鞅
韩非
主要内容
历史影响
道是世界的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 崇尚_自__然__,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
想;回到_小__国__寡__民__社会
_精__神__自__由__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
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
化产生重要影响
“尽地力之教”;严刑峻法 对中国_专__制__主__义__政__治__体制的建
2.手工业 (1)手工业技术的发展:春秋时期人们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2)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①特点: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 家庭手工
②影响:对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 业
市场发育 私营手工 ①概况: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蓬勃兴起
业 ②特点:民间私人经营;主要产品供民间消费
奖励耕战;加强_中__央__集__权__
加强_君__主__集__权__、厉行赏罚、 _奖__励__耕__战__;“事异则备变”
立乃至秦统一全国起到了重要作 用;汉代以来,其_法__治__思想被吸 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 政权的工具
学派 墨家
代表 墨子
主要内容
历史影响
主张“兼相爱、_交__相__利__”;提出_非__攻__、_尚__贤__、汉代以来,墨家学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3.诸子思想的意义 (1)_儒__家__思__想__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2)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 2 000 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诸子思想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3.对后世的影响 (1)孔子所创始的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并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 面。孔子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中国文化的化身和象征,“孔学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之大、之 远,超过了我国古代任何一个学派。孔子学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2)孔子对世界的影响:一是亚洲许多国家接受了儒家文化,儒家学说成为这些国家传统 文化的组成部分,如朝鲜、韩国、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国;二是法、德等欧洲国家的 思想家们也从儒家思想中得到了很大启发。
3.商业 (1)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商业兴起,官营局面被打破,出现了许多经济实力强大的大商人 和商业中心。 (2)商业城市: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 (3)商业政策: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_抑__商__”政策开始出现。
知识点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1.孔子和早期儒学 (1)社会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剧烈变化。 ①政治:诸侯争霸,宗法分封制破坏,士阶层活跃。 ②经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井田制瓦解。 ③文化:学术下移,私学兴起。
尚同、节用等主张;对认识论和逻辑学贡献大 派逐渐湮没失传
对百家争鸣的评价 春秋战国时期,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这场伟 大而深刻的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充当了变革的舆论制造者和鼓吹者,二是充当 了变革的设计者,三是充当了变革的实践者,四是充当了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
信息提取:商鞅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人们应该按照社 会现实的需要进行政治改革,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遭到守旧派的强烈反对。为此, 商鞅与守旧的群臣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为其变法革新奠定了理论基础。
【知识拓展】 孟子“仁政”思想与孔子“仁”思想的区别
(1)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即“爱人”。 (2)孟子从孔子的“仁”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的施政纲领,即“仁政”。
核心论点:自耕农对封建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秩序的长期安定,对文化科学技 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耕农是个体小生产者,经济地位极不稳固,两极分化 极为显著。 (3)土地制度的演变 ①井田制瓦解:春秋各诸侯国进行了税制改革,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②土地私有制确立: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
★链接选修——商鞅变法(选修 1) 1.背景 (1)政治格局:宗法制瓦解、战国七雄形成。 (2)经济: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 (3)阶级关系① ②新 各兴 国地 先主 后阶 进级 行要 变求 法社 。会变革。 (4)思想文化: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
2.措施(强国之术) (1)经济① ②废 奖井 励田 耕, 织开 ,重 阡农 陌抑,商以。法律形式承认土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 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 某些手工业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白寿彝主编《中国通 史》第一卷 核心论点:传统手工业技艺世代传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官府的立法保护和人身干涉; 手工业市场狭小且竞争不足;手工业者为防止技术外流而采取保密措施。
2.官营手工业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为满足最高统治者皇帝、皇室成员、 贵族以及封建政府的特殊需要而设立的,如铸钱、织造、陶瓷、营缮、造船、军器、火 药等;另一部分是重要的国计民生物资,由于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官府为取得这部 分利益而实行官营,这既包括盐、酒、茶等生活必需品,也包括铁、金、银、铜、铅、 锡等生产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