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的临床应用
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技术在学校结核密切接触者中筛查潜伏结核感染的应用
=0.07,P<O.01),但T.sPOT.11B结果不受BcG接种的影响,特异性优于髑T。 【关键词】结核;接触者追踪;结核菌素试验
2.咖: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士用皮内注射法
(Montous法,1908年)做佟T实验的接种和判定。 试剂为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5TU),成都生 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00720070101。注射部位
在左前臂背侧上1/3处,皮内注射0.1
表l御反应硬结平均直径[人数(%)]
IIll,聊试验
结果在72 h后测定,硬结平均直径=(横径+纵
同学院(金融管理学院)437名(54.4%);男生392
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检验,2种试验
方法的比较采用McNemaur检验,惭>O.75为一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致性较好,K卿口<O.4为一致性较差,P<0.05为
1.聊试验结果:803名学生中,聊反应硬结
平均直径<5、5一<lO、10一<15和≥20 mm,分别 为34.1%(274/803),16.8%(135/803),26.8%
P=O.28).Condusi蚰s
mte
of L1’BI in the coUege w鹊9.1%.During tlle latent TB scree血ng,雒∽ement between
T.SPOT.TB is
not
Wjth T.SPOT.TB positive results鹊山e standard for dia印08is of latent TB,the tests w酗low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4727(
2020)
06-0071-05
0.
13764/
cnk
i.
ncdm.
2020.
06.
016
DOI:1
j.
App
l
i
c
a
t
i
ono
fTub
e
r
c
u
l
ou
sI
n
f
e
c
t
i
ono
fTCe
l
l
sSpo
t
Te
s
ti
nC
l
i
n
i
c
a
lDi
agno
s
i
so
fTub
e
r
c
u
l
o
s
i
s
ZHANGXi
ao
Gme
通信作者:黄鹏,副教授,
E
Gma
i
l:
huangpengncu@163.
c
om.
72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 年 12 月,第 60 卷第 6 期
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新发展的 TGSPOT.
TB 具
有灵敏度高、特异 度 高、结 果 快 速 等 优 点,已 广 泛 地
应用 于 临 床 结 核 病 的 诊 断
性抗原刺激分泌 IFNGγ 的 T 淋 巴 细 胞 数 量 [13]. 目
前IGRA 的检 测 在 临 床 实 验 室 中 使 用 最 广 泛 的 检
测方法是 TGSPOT.
TB.
TGSPOT.
TB 检 测 的 基 本 原 理 是 采 用 ELI
T细胞斑点试验
Barsegian et al. J of Hospital Inf 2008;69(1):69-76
在接触结核的健康医务工作者和健康对照受试者中用TST和TSPOT.TB检测。155健康医务工作者中,TST阳性的27例,而T-
在经培养确诊的活动性结核受试者中,T-SPOT.TB的灵敏度为
87
96.6%。其中29例免疫力低下患者,T-SPOT.TB的灵敏度为
100%
在确诊病例(涂片或培养阳性)和临床诊断病例(有临床症状
30
和抗痨治疗有效)中,T-SPOT.TB的灵敏度为90.3%,并且不
受CD4细胞数量影响。
在经痰培养或肺部病变组织病理活检确诊的结核患者中,T-
140
SPOT.TB的灵敏度为92%。
在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外结核患者中,T-SPOT.TB的阳
32
性率94%。
在免疫力正常和免疫力低下的受试人群中,T-SPOT.TB的灵敏
186
度分别为94%和95%。所有受试者中,42%为肺外结核患者。
经培养确诊、抗痨治疗不超过2周的结核患者用T-SPOT.TB检测, 58 阳性率98%(57/58)。
Janssens et al ERJ 2007;30(4):722-8
Dominguez et al Clin Vacc Immunol 2008; 15;168-71
Chee et al J Clin Microbiol. 2008; 46(6):1935-40
T-SPOT.TB的临床意义
T-SPOT.TB高特异性
基于T淋巴细胞检测结核感染的原理
探讨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年 第18卷 第47期257投稿邮箱:sjzxyx88@·综合医学·探讨T 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马正军,马维兰,吉祥福(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0 引言结核病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主要由感染结核杆菌所致;该疾病具有较强传染性,且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升高。
结核菌感染后主要侵犯肺部,同时可对机体多脏器造成损伤,对患者健康造成影响[1]。
临床中,因结核感染起病隐匿,缺乏典型病症,其漏诊、误诊率较高,极易导致病情最佳治疗时机延误。
对此,我们对300 例疑似结核感染患者使用T-SPOT.TB 检查,分析其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研究筛选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诊的疑似结核感染患者300 例,其中男183 例,女117 例,年龄25-50岁,平均(39.7±5.3)岁,病程6个月至5年,平均(2.5±0.8)年。
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对300 例患者分别使用T-SPOT.TB 检查与痰涂片结合杆菌检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与研究。
1.2 方法。
T-SPOT.TB 检查:采用英国Oxford ImmunotecLimited 公司提供相关试剂盒,严格依照说明书进行检测操作;阳性结果:当阴性对照孔斑点数为5个,样本孔-阴性对照孔斑点数≥6个;若对照孔≥6个,则样本孔斑点数≥2倍对照孔。
痰涂片结核杆菌试验:使用萎-尼抗酸染色法进行痰涂片试验,对首次检测为阴性的标本,进行两次重复检查。
其中阳性:红色;阴性:蓝色。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Epidata3.1软件录入统计数据,采用SPPS 17.0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分析,采用t 检验各项研究计量资料,并采用(±s )表示,各项研究计数资料使用检验,用(%)表示,统计学有意义P<0.05。
2 结果2.1 分析T-SPOT.TB 检测结果。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的临床应用
.
14
潜伏结核感染(LTBI)
宿主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尚未发病、无活动性 结核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或细菌学证据的 一种特殊状态。
潜伏性感染者如不进行治疗,约有5-10%会发 展成活动性结核。
T-SPOT.TB阳性与密切接触有更好的相关性, 能更加准确地诊断LTBI。
当PHA对照孔结果为“不确定”且抗原A和抗原B孔结果都为“无 反应性”时,该实验结果被认为是“并不确定”,应当复查。
“有反应性”结果表明样本中存在针对结核杆菌特异的效应T细胞
“无反应性”结果表明样本中可能不存在针对结核杆菌特异的效应 T细胞
.
7
二、结果的判断(影响因素分析)
既往结核病史或影像学提示陈旧性肺结核、有结核 密切接触史或高潜伏性结核感染率可使其诊断活动 性结核病的特异性降低。
.
5
二、结果的判断
试验分四组:空白对照组、抗原组(ESAT-6和CFP-10)、阳性 对照组(植物血凝素PHA)。
通常正常结果,空白对照孔没有或有很少的斑点而PHA对照 孔斑点数超过20个。
空白对照孔斑点数超过10个时结果被认为是“不确定”。
当PHA对照孔斑点数少于20个时,检测结果被认为是“不确 定”。
.
10
四、评价(弊端)
目前尚无统一的界值用来鉴别潜伏结核感染及活动 性肺结核。
在 5岁儿童、近期暴露于结核杆菌者、免疫功能低 下者和需要二次检测者中使用的证据不足。
对标本要求高:室温保存和运输血液样本(1825℃),不能冷冻或冷藏;血液样本从采集到检测 不超过8小时。
结果需结合临床和其它检测进行判断,阴性结果不 能排除暴露或感染结核杆菌的可能性。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诊断肺结核的临床应用
c a r d i a c s u  ̄e y[ r J ] .L a n c e t , 2 0 0 5 , 3 6 5( 9 4 4 6 ) : 1 2 3 1 — 1 2 3 8 . [ 1 3 ]N i e k o l a s T L, Ya n g J ,B u c h e n C, e t 1.S a e n s i t i v i t y a n d s p e c i f i c i t y
抗结核治疗 , T . S P O T . T B阳性 患者每隔 3 0天复查 1 次T — S P O T . T B。比较各方法诊断肺结核 的敏感性 、 特异性 , 观察 T . S P O T . T B阳性患者 随访 3 0 、 6 0 、 9 0 、 1 2 0天 时 T — S P O T . T B阳性率变化 。结果 T — S P O T . T B诊 断肺结核 的敏感性 为 9 5 . 1 %, 均高于其他方法 ( P均 < 0 . 0 5 ) ; T — S P O T . T B、 痰涂 片结核 分枝 杆菌检测 、 B A L F结核 分枝 杆菌检测 、 肺组织 病 理诊断特异性分别为 9 1 . 3 %、 1 0 0 %、 1 0 0 %、 1 0 0 %, 明显高于 P P D试验 、 血清 T B — A B( P均 <0 . 0 5 ) 。T — S P O T . T B阳 性患者 1 2 7例 , 随访第 3 0 、 6 0 、 9 0 、 1 2 0天时 T . S P O T . T B阳性 率分 别 为 8 3 . 5 %( 1 0 6 / 1 2 7 ) 、 6 7 . 7 %( 8 6 / 1 2 7 ) 、 3 5 . 4 % ( 4 5 / 1 2 7 ) 、 1 0 . 2 %( 1 3 / 1 2 7 ) 。结论 T . S P O T . T B诊 断肺 结核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 关键词 : 肺结核 ; 结核感染 T细胞斑点试验 ; 结核杆菌 ; 诊断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临床研究进展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临床研究进展2.保山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云南保山 678000摘要: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作为临床上日益普遍的肺结核诊断方法,具有检测结果不受患者临床症状干扰,能排除接种卡介苗引发的假阳性结果,检测标本易于获得,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临床价值得到肯定;但是作为单纯的检测方法还存在不能确定结核发病阶段、发病部位及假阳性等问题,需要与其他检测方法联合应用才能提高检测效果;进一步运用该检测方法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非典型肺结核等结核相关疾病,提升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肺结核;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临床研究肺结核是一种肺部常见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致病因素是结核分枝杆菌,我国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对结核病的防治取得了巨大成效,但近年来结核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作为世界上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2019年新发结核病例83.3万人,结核病发病率为58/10万。
带菌患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大多数肺结核患者病程呈慢性过程,主要表现有低热、盗汗、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及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1.T-SPOT.TB的概念在疾病早期尽早尽快确诊对疾病治疗具有关键指导意义。
针对早期快速诊断,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又叫作结核感染干扰素释放试验,该检查方法的机理在于:结核分枝杆菌入侵人体后,T淋巴细胞会相应地留下印记,然后分离出T淋巴细胞,再进行培养增殖,同时通过特异抗原对其进行作用,使其分泌γ干扰素,再经过免疫染色后,进行斑点计数,计算干扰素的量,推算抗原特异性细胞的频率,判断是否存在结核感染。
该检测方法的标本需要采集患者的静脉血,因此摆脱了传统痰涂片、痰培养法受痰标本质量影响的弊端,并且不受机体免疫力及卡介苗接种的影响。
此法得到国内外专家的普遍认同,可以辅助早期诊断。
2.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目前肺结核主要通过症状体征,借助辅助检查,综合考虑为诊断提供依据。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阴性结果
空白对照
抗原A ESAT-6
抗原B CFP10
阳性对照 (PHA)
阳性结果
一个斑点=一个结核效应淋巴细胞
二 、Pa结rt 12核现 中T-感有 国SP检 结染O测 核T原T手 病理细段 疫不 情胞能 现斑满 状足点临试床需验求优 点
1、T-SPOT的高特异性
结核特异性抗原(ESAT-6、CFP-10)
涂片 镜检
• 耗时长4-8周 • 检出低50% • 肺外结核难 • 易受环境污染
细菌培养
接触史 临床症状 病原/病理
结核 诊断
X射线
抗体检测
• 特异性差 • 误诊肺炎、肺癌 • 肺外结核难
• 假阳/假阴性高; • 不能区分既往感染
和发病病人 • 卡介苗影响 • 2011WHO建议禁用
分子诊断
• 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 • 肺外结核难取样 • 易受外源性DNA污染
一 、Pa现rt 1有现 中检有 国检 结测测 核手手 病段 疫段不 情不能 现满 状能足满临床足需临求 床 需 求
假阴性
免疫力低下或HIV人群,新生儿、老弱人群、药物影响
假阳性
BCG接种人群,其他环境分支杆菌感染,交叉污染
难诊断
肺外结核感染、儿童结核感染、潜伏性结核感染等
医疗事故
无法排筛结核感染,造成生物制剂或移植手术治疗后病患免疫 力下降,引起结核,形成医疗事故
步骤3
结核特异抗原(ESAT-6/CFP 10)刺激结核特异的效 应T淋巴细胞使其分泌γ-干扰素,孵育。
步骤4
效应T淋巴细胞分泌的γ-干扰素与膜板预包 被的抗γ-干扰素抗体结合并固定在细胞周围
洗板,加入酶标二抗,孵育1h
洗板,加入显色液,观察结果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诊断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主要研究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3月期间在我检验中心接受检验的疑似结核病患者32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A、B、C、D四组,分别接受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结核菌素试验、结核干扰素试验以及结核干扰素酶免试验,比较四组患者的检出率。
结果:A组检验敏感性88.3%,特异性83.7%,PPV、NPV分别为74.4%195.3%,准确度83.7,LR+、LR-分别为6.16±0.28和0.14±0.29,各项指标均优于B、C、D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优于结核菌素试验、结核干扰素试验以及结核干扰素酶免试验,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结核诊断为了进一步研究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3年8月-2015年3月期间在我检验中心接受检验的疑似结核病患者322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3月期间在我中心接受检验的疑似结核病患者3224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临床表现、影像学或者病理学检查不支持结核、抗结核治疗无效、非结核性疾病导致、未经抗结核治疗病情改善患者[1]。
全部患者随机划入A、B、C、D四组,其中A组806例,男400例,女406例,年龄26-73岁,平均年龄44.6±16.5岁,发热待查220例,胸腔积液189例,肺部感染性病变196例,腹腔积液201例,病程5d-4个月;B组806例,男401例,女405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44.8±16.6岁,发热待查218例,胸腔积液196例,肺部感染性病变182例,腹腔积液210例,病程3d-4个月;C组806例,男403例,女403例,年龄26-74岁,平均年龄44.8±16.7岁,发热待查214例,胸腔积液195例,肺部感染性病变193例,腹腔积液204例,病程7d-5个月;D组806例,男402例,女404例,年龄28-73岁,平均年龄44.4±16.9岁,发热待查212例,胸腔积液191例,肺部感染性病变208例,腹腔积液195例,病程3d-6个月;四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spot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的临床应用
“有反应性”结果表明样本中存在针对结核杆菌特异的效应T细胞 “无反应性”结果表明样本中可能不存在针对结核杆菌特异的效应
T细胞
二、结果的判断(影响因素分析)
既往结核病史或影像学提示陈旧性肺结核、有结核 密切接触史或高潜伏性结核感染率可使其诊断活动 性结核病的特异性降低。
一、T-SPOT.TB的原理
外周血T-SPOT即利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 (ELISPOT)通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 原刺激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释放的γ-干扰素来 检测抗原特异性 T淋巴细胞的应答反应,从而 判断结核感染状态。
每一个斑点代表一个分泌细胞因子的T细胞, 记数斑点数量可以获得外周血中结核致敏的T 细胞数量。
二、结果的判断
试验分四组:空白对照组、抗原组(ESAT-6和CFP-10)、阳性 对照组(植物血凝素PHA)。
通常正常结果,空白对照孔没有或有很少的斑点而PHA对照 孔斑点数超过20个。
空白对照孔斑点数超过10个时结果被认为是“不确定”。
当PHA对照孔斑点数少于20个时,检测结果被认为是“不确 定”。
二、结果的判断
如果抗原A和/或抗原B有应答,检测结果为“有反应性”,参照 以下标准:
空白对照孔斑点数为0-5个时且(抗原A或抗原B孔的斑点数)(空白对照孔斑点数)≥6;
空白对照孔斑点数为6-10个时且(抗原A或抗原B孔的斑点数) ≥2×(空白对照孔斑点数);
检测结果为“无反应性”:不符合上述标准且PHA对照孔正常。 当PHA对照孔结果为“不确定”且抗原A和抗原B孔结果都为“无
有学者指出:
诊断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外周血T-SPOT.TB斑点形成 细胞中位数为442SFCs/10^6 PBMC 。
tspottb技术用于辅助诊断结核临床病例报道
T SPOT TB技术用于辅助诊断结核临床病例报道莫凌,孟成艳,张舒,金嘉琳,张文宏作者单位: 200040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通讯作者: 张文宏,Email: zhangwenhong@退修稿:0074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523102 )近年来,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一些症状不典型的结核病和肺外结核病,而目前可用于诊断结核病的方法有限,同时又缺乏快速敏感的实验室技术,为结核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带来困难。
ELISPOT (en zyme-li nked immu no spot assay,酶联免疫斑点法)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免疫酶技术,它是从单细胞水平检测分泌抗体细胞或分泌细胞因子细胞[1]。
由ELISPOT发展来的T SPOT TB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技术就是通过检测结核感染后T淋巴细胞分泌的特异性的细胞因子IFN- Y来诊断是否存在结核感染。
1.ELISPOT技术原理该方法源于Mahairas等在1996年发现的一段存在结核分枝杆菌中名为“ RD1 ”的基因序列[2],而在卡介苗菌株和大部分环境中的分枝杆菌基因中则缺乏RD1序列。
RD1编码产生两种蛋白:ESAT-6 和CFP-10 (culture filtrate protein ), ESAT-6 和CFP-10 作为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T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的细胞因子IFN- 丫。
根据这一原理,T SPOT技术利用结核杆菌感染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存在结核特异的活化T淋巴细胞,这些淋巴细胞在受到结核杆菌特异抗原刺激后分泌丫干扰素而设计的T细胞免疫斑点试验。
外周血单核细胞,结核特异的混合抗原A和混合抗原B (分别为ESAT-6和CFP-10的部分多肽片断),对照试剂一起加入预先包被抗丫干扰素抗体的微孔培养板进行培养。
当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存在针对结核杆菌的效应T淋巴细胞时,培养液中加入的结核杆菌特异混合抗原多肽A和B将刺激这些效应T淋巴细胞分泌丫干扰素。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诊断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诊断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诊断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择取我院感染科在近期接诊的37例患者组成A组,另择取同期接诊并明确诊断为肺结核的36例患者组成B组,对全部患者进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皮肤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和痰液或肺泡灌洗涂片,比较各类检查结果。
结果: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皮肤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比较显示,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的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其他检查。
结论: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诊断手段,应用该种诊断对肺结核进行诊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肺结核;诊断价值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全球约有1/3的人口受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在我国,肺结核的发病率较高,位居世界第二,且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既往肺结核的诊断多采取结核抗体、结核菌素皮试及影像学检查进行,其敏感性及特异性不高,易出现误诊、漏诊现象,从而导致患者错过最佳的临床治疗时机,进而加重患者的病情甚至引起患者死亡。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是一种通过检测是否存在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后分泌的特异性细胞因子干扰素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结核感染的诊断手段[1],目前该技术手段在临床应用较为普遍。
本文就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感染科在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接诊的37例非结核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组成A组,该组中男性20例、女性17例;者年龄21岁到62岁不等,平均年龄(50.5±15.7)岁;患者疾病情况,其中肺炎11例、慢支炎19例、肺脓肿7例。
另择取同期明确诊断为肺结核的36例患者组成B组,该组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23岁到64岁不等,平均年龄(51.3±14.9)岁;本组患者均符合肺结核诊断标准,且影像学检查及痰涂片显示阳性,同时伴有低热、咳痰、咳血等相关症状及体征。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骨与关节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骨与关节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观察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应用于骨结核与关节结核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骨科病区于2012年2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疑似骨结核与关节结核的患者127例,应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与结核抗体(LAM-IgG)试验对患者进行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NPV)、阳性预测值(PPV)、阴性似然比(-LR)、阳性似然比(+LR)等指标的差异,探讨两种诊断方法在骨与关节结核诊断中的意义。
结果: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灵敏度、特异度、NPV、PPV显著高于结核抗体试验(P<0.05),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中-LR显著低于结核抗体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R明显高于结核抗体诊断。
结论: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对骨与关节结核的诊断中有较好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是骨关节结核重要辅助诊断指标。
【关键词】骨与关节结核;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结核抗体(LAM-IgG)试验;诊断结核的患病人数近年来仍不断增加,除引起肺部结核类疾病外,结核杆菌也可侵入全身其他器官,骨结核与关节结核即是较多见的肺外结核。
骨结核与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早期缺乏特异性,经常发生误诊漏诊,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延误病情,患者的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甚至致残致畸[1]。
为了寻找快速准确的骨结核与关节结核的早期诊断方法,我院特进行了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与结核抗体检测诊断的对比实验,以期为未来骨结核与关节结核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骨科病区于2012年2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疑似骨结核与关节结核的患者127例,其中男49例,女51例,年龄范围16~80岁,平均年龄(31.1±4.2)岁;所有患者入院主诉症状均为颈、胸背、腰背部疼痛及下肢活动受限、关节肿痛或活动受限等。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发表时间:2019-02-20T11:05:59.01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10期作者:裴新发张学志[导读]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灵敏性及特异性均高,是结核筛检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黑龙江省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 150030【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疑似结核患者194例,采用(T-SPOT.TB)试验和结核菌素试验(TST),比较两者对结核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
结果 T-SPOT.TB实验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显著高于TST,而假阴性率及假阳性率显著低于TS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灵敏性及特异性均高,是结核筛检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结核;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应用价值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世界1/3的人口感染结核分支杆菌,每年新增有结核病患者800万例,其中死亡200万[1]。
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控制结核传播的关键。
目前临床常采用结核菌素(TST)对结核病进行筛查,但其存在假阳性率较高,易受到患者自身免疫状况影响。
结核菌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T-SPOT.TB)是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一种,是近年来产生的新的检测技术。
笔者通过对该院收治的疑似结核患者分别采用T-SPOT.TB试验和TST实验,并将两种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现做如下报告: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疑似结核患者194例,其中男性103例,女性91例,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44.7±6.2)岁。
1.2方法1.2.1T-SPOT.TB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步骤进行操作。
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液5ml,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目的通过对比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病的诊断筛查中是否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8月的可能为结核患者120例,分别进行T-SPOT.TB检测和TST检测,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0.0统计分析T-SPOT.TB检测及TST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等相关指标。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T-SPOT.TB检测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88.8%、假阴性率为16.7%、假阳性率为13.3%;TST检测的灵敏度为70.0%、特异度为70.0%、假阴性率为30.0%、假阳性率为30.0%。
T-SPOT.TB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明显高于TST检测,而假阴性率、假阳性率明显低于TST检测。
说明T-SPOT.TB检测具有相对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比TST更加准确,更适合临床上结核病的筛查诊断。
标签: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结核病诊断;应用价值结核病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导致的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病,常见于肺部[1]。
WHO统计在2011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达870万人,其中140万因结核病致死。
目前临床上对于结核病的筛查常使用结核菌素实验(TST),该方法假阳性率比较高,容易造成误诊。
而WHO在2004年的报告中指明结核病诊断率只有37%[2]。
有研究认为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因此本文拟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8月的可能为结核患者120例,其中男73例,女47例,年龄29~53岁。
收集患者的家族病史、过往疾病史等相关资料。
本次实验均已将全部实情告诉患者。
1.2方法1.2.1 T-SPOT.TB检测方法根据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的T-SPOT.TB试剂盒的说明书上的步骤进行。
首先采集5 ml的外周静脉血,注意用肝素锂抗凝,分离出单个核细胞(PBMC)。
T细胞斑点试验联合腺苷脱氨酶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T细胞斑点试验联合腺苷脱氨酶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摘要】本文通过对T细胞斑点试验和腺苷脱氨酶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发现二者联合运用在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T细胞斑点试验能够检测结核感染,而腺苷脱氨酶在结核性胸膜炎中有特异性表现。
结合二者可提高准确性和敏感性。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联合方法在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完善诊断方法,有必要深入研究和应用该联合检测手段,并探讨其在未来的潜在研究方向。
T细胞斑点试验联合腺苷脱氨酶作为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重要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T细胞斑点试验、腺苷脱氨酶、结核性胸膜炎、诊断、应用价值、联合应用、临床研究、优势、探讨、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病重要的临床类型之一,表现为胸膜受累并伴有胸腔积液。
目前,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依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传统的检测手段如涂片、抗酸染色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寻找一种快速、准确、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对结核性胸膜炎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T细胞斑点试验和腺苷脱氨酶是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结核病诊断的新技术。
T细胞斑点试验通过检测患者的T细胞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反应,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
而腺苷脱氨酶是一种在结核感染时释放增加的特异蛋白,其测定可以辅助结核病的诊断。
通过结合使用T细胞斑点试验和腺苷脱氨酶进行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为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提供更好的指导。
本研究旨在探讨T细胞斑点试验联合腺苷脱氨酶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T细胞斑点试验联合腺苷脱氨酶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估该联合检测方法对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以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T—SPOT—TB(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诊断结核感染的临床应用探讨
【 关键词 】 酶联免疫 吸附测定 ; 分枝杆菌 ; 结核 ; 诊断
【 中图分类号】 R2 51
1 概 述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 — 57 (01 4 09 — 2 07 81 21 )2 — 0 8 0
数大于空 白对 照的 2倍 , 结果判 为阳性。T—S O 1 B的实 P TT 验结 果 用 每 16 P MC 0 B s中 斑 点 形 成 细 胞 (so f m n p t o ig r cl , F s el S C )的数 目来描述 ,即 S s F—C/ 0 B s s16P MC 。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
学 术 探 讨
Ac d mi t d a e c su y
9 ・ 8
C ieejunl0 eh o e in n tn pamay hns o ra f tnm dc e ad e oh r c i h
T—S O T—T ( 核 感 染 T细 胞 斑 点 试 验 ) P B 结 诊 断 结 核 感 染 的临 床 应 用 探 讨
阴性结果 意义 :排 除结合感 染 ,排 除结 核病 ,帮助 临
百万个 淋 巴细 胞 中的 一个 活 化 细胞 的细胞 因 子分 泌 。由 E 1P T发展来 的 T—S O LS O P T—T ( 核感染 T细胞 斑点试 B 结 验 )技术就是通过检 测结核感染 后 T淋 巴细胞分 泌的特异 性 的细胞 因子 IN一 F 来诊 断是 否存 在结 核感 染 ,是诊 断结 核感染 的最新方 法 ,为结 核分支 杆菌 免疫学 诊断 提供 了更
加敏感 与特异 的手段 ,具有临床应 用价值 。相关 研究表 明,
床鉴别诊 断。阳性结 果意义 :结 核感染 ,结 合 临床综 合判 断 ,怀疑结核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进行疗效评估:治疗有效则T-SPOT.TB斑点 数减少甚至阴性。
目前尚无统一的界值用来鉴别潜伏结核感染及活动 性肺结核。
在 5岁儿童、近期暴露于结核杆菌者、免疫功能低 下者和需要二次检测者中使用的证据不足。
对标本要求高:室温保存和运输血液样本(1825℃),不能冷冻或冷藏;血液样本从采集到检测 不超过8小时。
外周血T-SPOT即利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 (ELISPOT)通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 原刺激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释放的γ-干扰素来 检测抗原特异性 T淋巴细胞的应答反应,从而 判断结核感染状态。
每一个斑点代表一个分泌细胞因子的T细胞, 记数斑点数量可以获得外周血中结核致敏的T 细胞数量。
结核特异性抗原——早期分泌靶向抗原(ESAT-6)和 培养滤过蛋白(CFP-10)
原理 结果的判断 临床应用 评价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机体后被巨噬细胞吞噬,但 不能完全将其清除,巨噬细胞凋亡后释放出大 量特异性抗原,并递呈给特异性的CD4、CD8T 细胞,使其激活并释放大量γ-干扰素。
大量研究表明结核抗原特异分泌γ-干扰素的T 细胞可作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一种可靠标志 物。
结果需结合临床和其它检测进行判断,阴性结果不 能排除暴露或感染结核杆菌的可能性。
不能确定病变部位。
国外文献报道应用ELISPOT方法检测活动性肺结核 的敏感性可达到 78% ~100%, 特异性可达到80% ~100%。
国内学者研究应用ELISPOT方法检测活动性肺结核 的敏感性为83%~98.8%,特异性65%~100%,阴性 预测值81.8~91.6%,阳性预测值45.3~67.9%。
T-SPOT.TB的实验结果也有用每10^6 PBMCs中斑点形成细胞 (SFCs)的数目来描述,即SFCs/106PBMCs。
如果抗原A和/或抗原B有应答,检测结果为“有反应性”,参照 以下标准:
空白对照孔斑点数为0-5个时且(抗原A或抗原B孔的斑点数)(空白对照孔斑点数)≥6;
空白对照孔斑点数为6-10个时且(抗原A或抗原B孔的斑点数) ≥2×(空白对照孔斑点数);
以652SFCs/10^6PBMC为界值时,诊断活动性结核病 的特异性达95%。
宿主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尚未发病、无活动性 结核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或细菌学证据的 一种特殊状态。
潜伏性感染者如不进行治疗,约有5-10%会发展 成活动性结核。
T-SPOT.TB阳性与密切接触有更好的相关性, 能更加准确地诊断LTBI。
诊断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外周血T-SPOT.TB斑点形成 细胞中位数为442SFCs/10^6 PBMC 。
排除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外周血T-SPOT.TB斑点形成 细胞中位数为124SFCs/10^6 PBMC。
以72SFCs/10^6 PBMC为界值时,诊断活动性结核病 的敏感性为71.9%,特异性76.4%,ROC曲线下面积为 0.810。
既往结核病史或影像学提示陈旧性肺结核、有结核 密切接触史或高潜伏性结核感染率可使其诊断活动 性结核病的特异性降低。
只与外周血中结核特异性抗原刺激产生的效应T细 胞有关,与感染部位无关。
与年龄、机体免疫状态、HIV感染、营养不良的程 度无关。
抗结核治疗后效应T细胞消失,可使斑点数减少或 使结果呈阴性。
有学者提出:抗原A或B斑点数全20者对临床诊 断活动性结核感染的意义更大 。
back
潜伏性结核感染的斑点数有可能高于活 动性结核,因此T—SPOT.TB难以区分 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性结核感染。其原 因可能有两点:
(1)潜伏性结核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良好,少量的 抗原刺激就激发出活跃的保护性免疫;
(2)活动性结核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大量的抗原 刺激也不足以激起有效的细胞免疫。
研究证明:T.SPOT.TB的斑点数越多,发生活动 性结核的可能性越大,而且短期内有过结核接 触史的患者T—SPOT.TB的斑点数较多时更有意 义。
通常正常结果,空白对照孔没有或有很少的斑点而PHA对照 孔斑点数超过20个。
空白对照孔斑点数超过10个时结果被认为是“不确定”。
当PHA对照孔斑点数少于20个时,检测结果被认为是“不确 定”。
当空白对照孔斑点数为0-5个并且(抗原A或抗原B斑点数)减 去(空白对照孔斑点数)等于5-7时,此结果被认为是“灰 区”,应当利用所有可利用相关的的临床信息进行判断。必 要时可进行复查。
与是否排菌无关。
活动性结核与潜伏性结核感染的鉴别 “菌阴”结核患者的辅助诊断 肺外结核的鉴别诊断 结核发病风险的预测 免疫力低下或受抑制患者的结核病诊断 区别结核感染者与BCG接种者 抗结核疗效的监测
敏感性及特异性高:不受卡介苗接种及环境分 枝杆菌影响,不受机体免疫状态影响。
应用广泛:在活动性肺结核、肺外结核、结核 性浆膜炎、潜伏性结核感染及免疫抑制的结核 患者均能检测。
检测结果为“无反应性”:不符合上述标准且PHA对照孔正常。 当PHA对照孔结果为“不确定结果被认为是“并不确定”,应当复查。
“有反应性”结果表明样本中存在针对结核杆菌特异的效应T细胞 “无反应性”结果表明样本中可能不存在针对结核杆菌特异的效应
T细胞
由结核杆菌基因组RD1区相同的操纵子编码的 蛋白,只存在于结核分枝杆菌群(包括人型、牛 型和非洲型分枝杆菌)及其它几种致病性分枝杆 菌(如堪萨斯分枝杆菌,Szulgai 分枝杆菌,海 分枝杆菌)中,是T 细胞的靶抗原,能诱导皮肤 迟发型超敏反应并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产生γ干扰素。
试验分四组:空白对照组、抗原组(ESAT-6和CFP-10)、阳性 对照组(植物血凝素P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