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歌流派ppt详解
合集下载
中国现当代诗歌发展脉络简介ppt课件

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不去写诗, 他便错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
中国现当代诗歌发展脉络简介 及写作入门
一、定义
诗歌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 着的一种文体,它以高度凝练的语 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 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 定的节奏和韵律。
一、定义
现、当代诗歌:1917年五四新文 化运动以来的白话诗(新诗)和旧 体诗。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 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替新 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 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
蝴蝶
胡适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新诗的不足
‚新诗运动最早的几年,大家注重的 是‘白话’,不是‘诗’,大家努力的是 如何摆脱旧诗的藩篱,不是如何建社新诗 的根基。‛——梁实秋
1、语言极不讲究,词汇极端贫乏,缺 乏诗美。 闻一多
•
死水
•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繁星
五五
冰心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1921年7月, 创造社。早期 浪漫主义:郭 沫若等人成立 创造社,前期 的创造社具有 唯美抒情倾向, 后有冯乃超等 参加
天狗
郭沫若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 便是我了!
中国现当代诗歌发展脉络简介 及写作入门
一、定义
诗歌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 着的一种文体,它以高度凝练的语 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 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 定的节奏和韵律。
一、定义
现、当代诗歌:1917年五四新文 化运动以来的白话诗(新诗)和旧 体诗。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 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替新 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 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
蝴蝶
胡适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新诗的不足
‚新诗运动最早的几年,大家注重的 是‘白话’,不是‘诗’,大家努力的是 如何摆脱旧诗的藩篱,不是如何建社新诗 的根基。‛——梁实秋
1、语言极不讲究,词汇极端贫乏,缺 乏诗美。 闻一多
•
死水
•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繁星
五五
冰心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1921年7月, 创造社。早期 浪漫主义:郭 沫若等人成立 创造社,前期 的创造社具有 唯美抒情倾向, 后有冯乃超等 参加
天狗
郭沫若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 便是我了!
中国近现代诗歌 ppt课件

• 他的诗的风格清晰、纯朴、自然、表现形 式活泼自由,句式长短不一,韵律节奏随 意,但又有诗意浓郁的意境,是完全脱离 了旧体诗形式的自由诗。
《蕙的风》
• 是那里吹来,这蕙花的风—— 温馨的蕙花 的风?
• 蕙花深锁在园里,伊人满怀着幽怨。 伊底幽香潜在园外,去招伊所爱的蝶儿。
• 雅洁的蝶儿, 薰在蕙风里,他陶醉了; 想去寻着伊呢。
• 《女神》分为三辑,第一辑由诗剧《女神 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组成, 以现代的想象重构了古代传说故事。第二 辑是诗集的主体部分,《天狗》、《炉中 煤》、《地球,我的母亲》、《立在地球 边上放号》等都是郭沫若的名篇,标志着 “五四”诗歌所能企及的历史高度。其中 的《凤凰涅槃》是《女神》中的代表作, 也是现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诗 篇。
五.九叶诗派
•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九叶诗派”是 比较特殊的群体,之初它并无社团组织形 式。1979年 江苏人民出版社拟出版辛笛、陈 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湜、袁 可、嘉和、穆旦这九位诗人在20世纪40年代 的作品。评论界认为“九叶诗派”当年将 时代课题、民族忧患与个人经历有机给合。
• 着力呼唤一种“沉默中生长的力量”,在 艺术上,注意借鉴西方艾略特、叶芝、奥 登等现代诗派的某些表现手法,运用象征 与联想,幻想与现实的渗透,力求在诗中 体现智性与感性的融洽,达到人生与诗意 叠合的效果。因此有人称“九叶诗派”是 “中国式的现代主义”。
• 在“专心致志做情诗”上,汪静之是 “湖畔”诗派的代表。
汪静之
汪静之(1902-19961)安徽绩溪人,湖畔 诗派代表诗人。
• 1920年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在 “五四”思潮影响下,与潘漠华发起,邀冯 雪峰、魏金技、赵平复等组织晨光文学社, 次年与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组织湖畔诗 社。
现代诗歌小知识ppt课件

03
现代诗歌的技巧与手法
象征与隐喻
象征
通过具体的事物或形象来表达某 种抽象的概念或情感,增强诗歌 的暗示性和意蕴。
隐喻
将一个事物比喻为另一个事物, 以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诗 歌更加生动和形象。
意象的创造
意象
通过语言描绘出的具体形象或场景, 能够引发读者的感官体验和情感共鸣 。
创造意象的方法
创新性增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现代诗 歌将更加注重创新性,不断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和 形式。
跨界合作
未来现代诗歌的发展将更加注重跨界合作,与其 他艺术形式进行融合和创新,如音乐、绘画、舞 蹈等。
THANKS
感谢观看
把握诗歌情感
深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心境,
与作者产生共鸣。
思考诗歌意义
思考诗歌所传达的意义和思想 ,理解其深层含义和启示,提 升自己的审美和思考能力。
现代诗歌批评的标准
主题内容
评价诗歌的主题是否明 确、深刻,内容是否具 有现实意义和时代感。
语言技巧
分析诗歌的语言运用是 否精炼、生动,修辞手 法是否得当,意象是否
丰富。
艺术表现
评价诗歌是否具有独特 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 是否能够给读者留下深
刻印象。
社会价值
考虑诗歌所反映的社会 现实和问题,评价其社
会价值和影响。
现代诗歌的审美价值
个性表达
创新精神
现代诗歌注重个性表达,强调诗人独特的 情感体验和思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现代诗歌在形式、语言和主题等方面具有 创新精神,不断突破传统诗歌的限制和束 缚。
与古典诗歌的区别
表达方式
审美观念
现当代诗发展简介PPT课件

艾略特与庞德
T.S.艾略特和埃兹拉·庞德等诗人通过 创新诗歌形式和语言,为现代诗歌的 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对中国现当代 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社会的变革与现当代诗的兴起
民族危机与思想启蒙
20世纪初,中国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思想启蒙运动兴起,为现当代诗的发展 提供了社会背景和思想基础。
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
打破传统诗歌的束缚
现当代诗摆脱了传统诗歌的形式和内 容限制,更加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体 验,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推动文学现代化
丰富文学表达方式
现当代诗在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上不 断创新,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表达 手法和艺术风格,丰富了文学的表现 力。
现当代诗的发展与现代化进程相呼应, 促进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转型,为后 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 国诗人开始接触到西方的 诗歌理念和技巧,为现当 代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白话文运动的推动
白话文运动提倡用白话文 代替文言文,促进了诗歌 语言的通俗化和表达方式 的现代化。
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
象征主义和意象派是20世纪初西方 重要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它们强调 通过具象描写来表达内在情感和意象 ,对中国现当代诗产生了深远影响。
详细描述
文化反思与诗歌的批判精神
在这一时期,现当代诗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反思,并 表现出强烈的批判精神。诗人通过诗歌揭示社会问题和文 化弊端,对传统观念进行挑战和质疑。代表诗人有顾城、 海子等,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深刻的文化思考和批判意识。
80年代至今的现当代诗
总结词
全球化与诗歌的跨界融合
详细描述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现当代诗开始呈现出跨界融合 的趋势。诗人借鉴不同文化和艺术形式,创造出更加丰 富多样的诗歌作品。代表诗人有韩东、尹丽川等,他们 的作品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特点。
T.S.艾略特和埃兹拉·庞德等诗人通过 创新诗歌形式和语言,为现代诗歌的 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对中国现当代 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社会的变革与现当代诗的兴起
民族危机与思想启蒙
20世纪初,中国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思想启蒙运动兴起,为现当代诗的发展 提供了社会背景和思想基础。
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
打破传统诗歌的束缚
现当代诗摆脱了传统诗歌的形式和内 容限制,更加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体 验,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推动文学现代化
丰富文学表达方式
现当代诗在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上不 断创新,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表达 手法和艺术风格,丰富了文学的表现 力。
现当代诗的发展与现代化进程相呼应, 促进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转型,为后 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 国诗人开始接触到西方的 诗歌理念和技巧,为现当 代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白话文运动的推动
白话文运动提倡用白话文 代替文言文,促进了诗歌 语言的通俗化和表达方式 的现代化。
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
象征主义与意象派
象征主义和意象派是20世纪初西方 重要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它们强调 通过具象描写来表达内在情感和意象 ,对中国现当代诗产生了深远影响。
详细描述
文化反思与诗歌的批判精神
在这一时期,现当代诗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反思,并 表现出强烈的批判精神。诗人通过诗歌揭示社会问题和文 化弊端,对传统观念进行挑战和质疑。代表诗人有顾城、 海子等,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深刻的文化思考和批判意识。
80年代至今的现当代诗
总结词
全球化与诗歌的跨界融合
详细描述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现当代诗开始呈现出跨界融合 的趋势。诗人借鉴不同文化和艺术形式,创造出更加丰 富多样的诗歌作品。代表诗人有韩东、尹丽川等,他们 的作品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特点。
2新月派与现代派PPT课件

雪花的快乐
❖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飏,飞飏,飞飏,——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飏,飞飏,飞飏,——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飏,飞飏,飞飏,——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新月派与现代派
一、从早期白话诗到新月派
❖ 1921年,当新诗基本上站住了脚跟,又面临着新的 内部危机和新的突破的内在要求。
❖ 周作人《新诗》:诗的改造,到现在实在只能说到 了一半,语体诗的真正长处,还不曾有人将他完全 的表示出来,因此根基并不十分稳固。
❖ 从1923年起,成仿吾、闻一多、穆木天等先后发表 文章,探讨充分发挥“语体诗的真正长处”之各种 可能性。
诗体”的兴起。它是在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短 歌、俳句和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飞鸟集》 的影响下产生的。
❖ 这是一种即兴短诗,表现作者刹那感悟,寄 寓一种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这是一种诗歌 形式的探索,也表现了诗人捕捉自己内心世 界微妙情绪和感受的努力。
宗白华《夜》
❖ 一时间 觉得我的身躯 是一颗小星 莹然万星里 随着星流 一会儿 又觉着我的心 是一张明镜 宇宙的万星 在里面灿着
❖ 受到法国象征诗派“纯粹诗歌”观念的影响; 与20年代以李金发、穆木天等人为代表的早 期象征诗派、后期新月派有继承关系。
❖ 前期新月派提倡“新格律诗”,是在诗歌的 形式方面,对于五四以来的诗歌潮流的一次 反拨;早期象征诗派则从思维方式的角度, 向以胡适为代表的早期白话诗人发难。
❖ 穆木天1926年发表《谭诗》,提出“纯诗” 的观念,这包括两个方面:
中国新诗现代诗的.ppt

“中国新诗”派认为,“现代诗接受了现 代文化底复杂性,丰富性,而表现了同样的 复杂与丰富” ,因而, “现代化的诗是辨 证的(作曲线行进),包含的(包含可能溶 入诗中的种种经验),戏剧的(从矛盾到和 谐),复杂的(因此有时也是晦涩的),创 造的(诗是象征的行为),有机的,现代 的。”他们提出诗歌的新倾向:“纯粹出自 内发的心理需求,最后必然是现实、象征、 玄学的综合统一”,“综合”也因此成为 “中国新诗”派诗歌观念中的一个基本观念。
《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 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 的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
所谓现代生活,这里面包括着各式各样的独特的形态:汇 集着大船舶的港湾,轰响着噪音的工场,深入地下的矿坑,奏 着Jazz乐的舞场,摩天楼的百货店,飞机的空中战,广大的竞 马场——甚至连自然景物也和前代的不同了。
所谓现代的情绪(诗情)是“都市怀乡病”,是“乡愁” 带来的感伤的情调与思绪。
所谓现代辞藻,主要表现在文言词语入诗。 所谓现代的诗形,是诗的散文化。
2、现代派诗坛首领:戴望舒
1905年出生于杭州。 1950年在北京病逝。 先后出版诗集《我的记 忆》《望舒草》《灾难 的岁月》等。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它是胆小的,它怕着人们的喧嚣, 但在寂廖时,它便对我来作密切的拜访。 它的声音是低微的, 但是它的话却很长,很长, 很长,很琐碎,而且永远不肯休; 它的话是古旧的,老讲着同样的故事, 它的音调是和谐的,老唱着同样的曲子, 有时它还模仿着爱娇的少女的声音, 它的声音是没有气力的, 而且还挟着眼泪,夹着太息。
何其芳(1912-1977)
5中国现当代诗歌课件

他的诗以歌唱青春和爱情为主,善于借助景物委婉曲 折地表达细腻真挚的感情,具有一种独特的“幽婉” 风格。代表作有《我是一条小河》《蛇》《春的歌》 等。
4.左联诗歌统一战线(30年代)
(1)卞之琳——暗示中的哲理 是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中的代表诗人之一。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 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2)臧克家——泥土诗人 代表作:《老马》、《罪恶的黑手》。
代表作有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 顾城的《一代人》《远与近》等。 (2)80年代中后期:“新生代”(第三代)时期
1985年,诗坛进入“新生代”(第三代)时期。 标志性事件是1986年10月份由《诗歌报》《深圳 青年报》联合推出的“现代诗群体大展”。
(3)90年代:“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是这 一时期最有影响的两个诗派
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mu-cau”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 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 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 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 回来,母亲! (3)冯至——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在当时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徐志摩的诗,以轻盈飘逸、潇洒灵动著称。朱自
清形容他的诗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 代表作:《再别康桥》、《沙扬娜拉》 。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最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 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 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
(2)闻一多——忧国忧民的诗人 《也许》《七子之歌》《死水》《一句话》
以郭小川、贺敬之为代表的“政治抒情诗” 以闻捷、李季、严阵等为代表的“生活抒情诗” 以李瑛、公刘、顾工等为代表的“军旅诗” 引领了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成为当时的诗歌主流。 贺敬之代表作:《回延安》、《桂林山水歌》 郭小川代表作:《乡村大道》、《甘蔗林——青纱 帐》、《秋歌》
4.左联诗歌统一战线(30年代)
(1)卞之琳——暗示中的哲理 是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中的代表诗人之一。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 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2)臧克家——泥土诗人 代表作:《老马》、《罪恶的黑手》。
代表作有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 顾城的《一代人》《远与近》等。 (2)80年代中后期:“新生代”(第三代)时期
1985年,诗坛进入“新生代”(第三代)时期。 标志性事件是1986年10月份由《诗歌报》《深圳 青年报》联合推出的“现代诗群体大展”。
(3)90年代:“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是这 一时期最有影响的两个诗派
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mu-cau”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 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 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 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 回来,母亲! (3)冯至——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在当时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徐志摩的诗,以轻盈飘逸、潇洒灵动著称。朱自
清形容他的诗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 代表作:《再别康桥》、《沙扬娜拉》 。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最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 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 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
(2)闻一多——忧国忧民的诗人 《也许》《七子之歌》《死水》《一句话》
以郭小川、贺敬之为代表的“政治抒情诗” 以闻捷、李季、严阵等为代表的“生活抒情诗” 以李瑛、公刘、顾工等为代表的“军旅诗” 引领了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成为当时的诗歌主流。 贺敬之代表作:《回延安》、《桂林山水歌》 郭小川代表作:《乡村大道》、《甘蔗林——青纱 帐》、《秋歌》
《中国现代诗歌》课件

现代诗歌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与意义
促进跨文化交流 与理解
反映时代变迁与 社会现实
传承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
激发创作灵感与 艺术想象力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PPT
多样化的题材:现代诗歌的题材更加广泛,包括社会、人生、自然等多个领域,展现出更加多 元化的特点。
独特的艺术表现:现代诗歌在艺术表现上更加注重个性化和独特性,通过意象、象征、隐喻等 手法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融合中西文化元素:现代诗歌在创作过程中融合了中西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语 言特点。
北岛及其作品
诗人简介:北岛,原名赵振开,中国现代诗人,朦胧诗派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品:《回答》、《一切》等。
作品风格:北岛的诗歌语言简练、质朴自然,常常以意象和隐喻来表达内心感受, 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学成就:北岛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也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第五章
添加标题
20世纪70年代:朦胧诗派 的崛起与新诗的复兴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20世纪20年代:新月诗派、 现代派等流派的出现
添加标题
20世纪40年代:抗战诗歌 的繁荣与新诗的成熟
添加标题
20世纪60年代:地下诗歌 与先锋诗歌的探索
20世纪80年代以后:现代 诗歌的多元化发展与繁荣
现代诗歌的特点
自由形式:不受格律限制,自由表达情 感
价值
课件封面
课件内容
课件大纲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课件目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课件总结
第三章
中国现代诗歌概述
现代诗歌的定义
现代诗歌的概念
现代诗歌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神》为新诗奠定了浪漫主义的基 础,成为名副其实的“新诗”。
《女神》 创造新我 创造自由体形式
《天狗》 内容上:小我——大我 形式上:自由诗体
新月诗派:
20年代初期,闻一多、徐志摩、 朱湘等人创办《新月》《诗刊》, 由此得名,又称“新格律诗派”。
《也许》体现了闻一多的“三美” 主张。
象征诗派:
中 国 现 代 诗 歌(流派) (汇总《中国现代诗歌散文》 选修前五个单元所涉及的诗歌流 派)
现当代诗歌流派
白话诗派: 1917年胡适发表白话诗,提出“诗
体大解放”主张,倡导不拘格律、不拘 平仄、不拘长短的“胡适之体”诗歌。
1920年胡适的《尝试集》出版,这 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第一部白话 新诗集,视为区分新旧诗的界碑。
初期白话诗派以胡适、刘半农等为代表。 刘半农主张写“真”诗,重视真情实感。
《一个小农家的暮》体现了他的诗歌主 张,也体现了初期白话诗的共同特点。
真实、自然是这首诗歌最动人之处,它 实现了“于自然界中见到真处”的审美 理想。
自由诗派:
以郭沫若、成仿吾、穆木天、王独清、 冯乃超等为代表。
代表初期新诗最高成就的是浪漫主义 诗人郭沫若。
他们第一次将中国知识分子的个人意识最大 限度地融入了人民的意识。
《九叶集·序》“在艺术上,他们力求智性与 感性的融合,注意运用象征与联想,让幻想 与现实相互渗透,把思想、情感寄托于活泼 的想象和新颖的意象,通过烘托、对比来取 得总的效果。”
《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的命运》“ ‘九叶’ 诗派的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本质特征,决定 了他们的诗兼有自由诗与格律诗双重美的形 式。”
《雪》:“土地”——苦难意象——民 族的不幸——无限的哀愁。
写实性意象、主观抒情,与象征暗示的 手法结合,创造出悲天悯人的朴实而宏 大的诗境。
七月诗派 1937年《七月》杂志创刊,由此得
名,有胡风、艾青、邹荻帆、鲁藜、绿 原、曾卓、牛汉等。把诗歌当作射向敌 人的有力武器,质朴自然、粗犷奔放是 七月诗人共有的艺术特色。
诗人抗拒“主流诗歌”语言系统中的表述 方式,拒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律,不讲究押韵,通过奇崛的长 短句式来呈现内在的节奏,形成突兀、冲撞、 紧张的效果。
舒婷《神女峰》同样体现出朦胧诗人对于现 实的理性思考。
顾城《一代人》以象征性意象、大跨度思维 跳跃,唤起读者的联想空间,是朦胧诗的代 表作。
新边塞诗派: 80年代后,出现了昌耀以咏唱西部为主的
“新边塞诗派”。
《河床》整体上展示出了一种沉郁顿挫的 大生命的庄重与阔大,一种雄浑、粗犷、原始、 古朴、凝重的西北高原的生命之美。
《蛇》:现代诗歌的意象特征; 外冷内热的情感表现方式。
《预言》:感觉意象
现实主义诗潮
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 北,民族危机深化,《新诗歌》创 刊,号召歌唱“反帝反日”,倡导 诗歌的大众化,出现一批具有现实 主义意义的作家作品。
以艾青、臧克家、田间、蒲风、 穆木天等为代表。
艾青的“土地”系列意象:表达对民族 生存的现实关怀,饱含对灾难中的人民 和祖国的赤子之爱。
《春》 自然界的春天——青春生命的
矛盾痛苦、期待迷惘 真诚写出了自己也是那个时代
年轻人共同的复杂感受。
1942年2月投笔从戎,24岁的穆旦 响应国民政府“青年知识分子入伍”的 号召,以助教的身份报名参加中国入缅 远征军。
“20世纪40年代,一个有良心的知 识分子所尝到的各种矛盾和苦恼的滋味, 惆怅和迷惘,感情的繁复和强烈形成诗 的语言的缠扭,紧结。”(郑敏)
“井”:深沉孤独而灵魂丰富、坚韧而 高洁的人,内敛而理性的、苦难而崇高 的生命形态。
在40年代特殊背景下,这样的人激励大 家顽强应对民族的苦难。
“井”“稻束”:意象平凡而新奇, 普通而深沉,具有理性的内涵,体现出 九叶诗派扎根现实的、感性与理性相结 合的本质特征。
穆旦是“四十年代最早有意识地 倾向现代主义的诗人”
朦胧诗派: 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胧诗出现,
标志着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复苏。 以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
炼、芒克、食指等为代表。
重视对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的揭示, 艺术上多用象征及蒙太奇手法,意象 组合奇异,大跨度跳跃,具有表达的 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因而被称为“朦 胧诗”。
食指:“开辟一代诗风的先驱者”,《这是 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写在史无前例的狂热年 代,却没有任何空话、套话,冷静客观中流 露出深沉的忧患意识,体现出朦胧诗派冷峻 思考的意识和风格。
邹荻帆《无题》通过虚拟一种死后 的情景表达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体现出 七月诗人的战斗性特色。
九叶诗派: 形成于40年代后期,代表诗人辛笛、
穆旦、郑敏、杜运燮、陈敬容、杭约赫、 唐祈、唐湜、袁可嘉等。也被称为“现 代主义诗派”“中国新诗派”,提出 “新诗现代化”的主张。
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9人诗歌 合集《九叶集》,便称为“九叶诗派”。 “ ‘九叶诗派’的出现,是中国现代主 义诗歌达到高峰时期的标志。”
刘士杰《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的命运》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诗坛上,‘现代 诗派’无疑担当了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 来的角色。”
它“上承浪漫主义诗歌、初期象征派诗歌 和‘新月派’诗歌之传统,下开‘九叶派’ 诗歌之先河。”
它“标志着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已经进入成 熟阶段”。
冯至是在现代诗派和九叶诗派 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作用 的诗人,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 出的抒情诗人”。
象征主义诗潮兴起于19世纪80年代 法国,最早源于1857年波特莱尔的诗集 《恶之花》。
中国象征诗派开创者是李金发,诗 歌有着非常突出的主体意识、内视意识 和内省意识,多用象征、暗示、隐喻等 手法。
李金发被称为“诗怪”,代表作 《弃妇》《有感》等。
《有感》: 如残叶溅/血在我们/脚上,/生 命便是/死神唇边/的笑。
现代诗派: 30年代,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派崛起,
还包括卞之琳、何其芳、冯至、废名、施蜇 存、林庚、李广田等人。卞之琳、何其芳、 李广田合著《汉园集》而被称为“汉园三诗 人”。
追求诗歌形式和内容的平衡,表现自己 和隐藏自己的适度,吸收西方艺术和继承中 国传统的统一;既避免自由诗派的直白,又 避免象征诗派的晦涩。使中国的现代主义诗 歌进入了一个自觉创造的时期。
《女神》 创造新我 创造自由体形式
《天狗》 内容上:小我——大我 形式上:自由诗体
新月诗派:
20年代初期,闻一多、徐志摩、 朱湘等人创办《新月》《诗刊》, 由此得名,又称“新格律诗派”。
《也许》体现了闻一多的“三美” 主张。
象征诗派:
中 国 现 代 诗 歌(流派) (汇总《中国现代诗歌散文》 选修前五个单元所涉及的诗歌流 派)
现当代诗歌流派
白话诗派: 1917年胡适发表白话诗,提出“诗
体大解放”主张,倡导不拘格律、不拘 平仄、不拘长短的“胡适之体”诗歌。
1920年胡适的《尝试集》出版,这 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第一部白话 新诗集,视为区分新旧诗的界碑。
初期白话诗派以胡适、刘半农等为代表。 刘半农主张写“真”诗,重视真情实感。
《一个小农家的暮》体现了他的诗歌主 张,也体现了初期白话诗的共同特点。
真实、自然是这首诗歌最动人之处,它 实现了“于自然界中见到真处”的审美 理想。
自由诗派:
以郭沫若、成仿吾、穆木天、王独清、 冯乃超等为代表。
代表初期新诗最高成就的是浪漫主义 诗人郭沫若。
他们第一次将中国知识分子的个人意识最大 限度地融入了人民的意识。
《九叶集·序》“在艺术上,他们力求智性与 感性的融合,注意运用象征与联想,让幻想 与现实相互渗透,把思想、情感寄托于活泼 的想象和新颖的意象,通过烘托、对比来取 得总的效果。”
《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的命运》“ ‘九叶’ 诗派的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本质特征,决定 了他们的诗兼有自由诗与格律诗双重美的形 式。”
《雪》:“土地”——苦难意象——民 族的不幸——无限的哀愁。
写实性意象、主观抒情,与象征暗示的 手法结合,创造出悲天悯人的朴实而宏 大的诗境。
七月诗派 1937年《七月》杂志创刊,由此得
名,有胡风、艾青、邹荻帆、鲁藜、绿 原、曾卓、牛汉等。把诗歌当作射向敌 人的有力武器,质朴自然、粗犷奔放是 七月诗人共有的艺术特色。
诗人抗拒“主流诗歌”语言系统中的表述 方式,拒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律,不讲究押韵,通过奇崛的长 短句式来呈现内在的节奏,形成突兀、冲撞、 紧张的效果。
舒婷《神女峰》同样体现出朦胧诗人对于现 实的理性思考。
顾城《一代人》以象征性意象、大跨度思维 跳跃,唤起读者的联想空间,是朦胧诗的代 表作。
新边塞诗派: 80年代后,出现了昌耀以咏唱西部为主的
“新边塞诗派”。
《河床》整体上展示出了一种沉郁顿挫的 大生命的庄重与阔大,一种雄浑、粗犷、原始、 古朴、凝重的西北高原的生命之美。
《蛇》:现代诗歌的意象特征; 外冷内热的情感表现方式。
《预言》:感觉意象
现实主义诗潮
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 北,民族危机深化,《新诗歌》创 刊,号召歌唱“反帝反日”,倡导 诗歌的大众化,出现一批具有现实 主义意义的作家作品。
以艾青、臧克家、田间、蒲风、 穆木天等为代表。
艾青的“土地”系列意象:表达对民族 生存的现实关怀,饱含对灾难中的人民 和祖国的赤子之爱。
《春》 自然界的春天——青春生命的
矛盾痛苦、期待迷惘 真诚写出了自己也是那个时代
年轻人共同的复杂感受。
1942年2月投笔从戎,24岁的穆旦 响应国民政府“青年知识分子入伍”的 号召,以助教的身份报名参加中国入缅 远征军。
“20世纪40年代,一个有良心的知 识分子所尝到的各种矛盾和苦恼的滋味, 惆怅和迷惘,感情的繁复和强烈形成诗 的语言的缠扭,紧结。”(郑敏)
“井”:深沉孤独而灵魂丰富、坚韧而 高洁的人,内敛而理性的、苦难而崇高 的生命形态。
在40年代特殊背景下,这样的人激励大 家顽强应对民族的苦难。
“井”“稻束”:意象平凡而新奇, 普通而深沉,具有理性的内涵,体现出 九叶诗派扎根现实的、感性与理性相结 合的本质特征。
穆旦是“四十年代最早有意识地 倾向现代主义的诗人”
朦胧诗派: 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胧诗出现,
标志着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复苏。 以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
炼、芒克、食指等为代表。
重视对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的揭示, 艺术上多用象征及蒙太奇手法,意象 组合奇异,大跨度跳跃,具有表达的 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因而被称为“朦 胧诗”。
食指:“开辟一代诗风的先驱者”,《这是 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写在史无前例的狂热年 代,却没有任何空话、套话,冷静客观中流 露出深沉的忧患意识,体现出朦胧诗派冷峻 思考的意识和风格。
邹荻帆《无题》通过虚拟一种死后 的情景表达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体现出 七月诗人的战斗性特色。
九叶诗派: 形成于40年代后期,代表诗人辛笛、
穆旦、郑敏、杜运燮、陈敬容、杭约赫、 唐祈、唐湜、袁可嘉等。也被称为“现 代主义诗派”“中国新诗派”,提出 “新诗现代化”的主张。
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9人诗歌 合集《九叶集》,便称为“九叶诗派”。 “ ‘九叶诗派’的出现,是中国现代主 义诗歌达到高峰时期的标志。”
刘士杰《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的命运》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诗坛上,‘现代 诗派’无疑担当了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 来的角色。”
它“上承浪漫主义诗歌、初期象征派诗歌 和‘新月派’诗歌之传统,下开‘九叶派’ 诗歌之先河。”
它“标志着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已经进入成 熟阶段”。
冯至是在现代诗派和九叶诗派 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作用 的诗人,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 出的抒情诗人”。
象征主义诗潮兴起于19世纪80年代 法国,最早源于1857年波特莱尔的诗集 《恶之花》。
中国象征诗派开创者是李金发,诗 歌有着非常突出的主体意识、内视意识 和内省意识,多用象征、暗示、隐喻等 手法。
李金发被称为“诗怪”,代表作 《弃妇》《有感》等。
《有感》: 如残叶溅/血在我们/脚上,/生 命便是/死神唇边/的笑。
现代诗派: 30年代,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派崛起,
还包括卞之琳、何其芳、冯至、废名、施蜇 存、林庚、李广田等人。卞之琳、何其芳、 李广田合著《汉园集》而被称为“汉园三诗 人”。
追求诗歌形式和内容的平衡,表现自己 和隐藏自己的适度,吸收西方艺术和继承中 国传统的统一;既避免自由诗派的直白,又 避免象征诗派的晦涩。使中国的现代主义诗 歌进入了一个自觉创造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