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波函数的统计解释2

合集下载

2.1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2.1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2
粒子在t时刻,出现在点( x, y, z )处的单位体积几率, 即几率密度为: w( x, y, z , t ) C ( x, y, z , t ) C ( x , y , z , t ) d 1 C 1
2 2
( x, y, zt )
2
令 ( x, y, z , t) C (x, y, z , t ), 在t时刻,在(x, y, z )点附近的体元 d内找到粒子的几率为 : dW ( x, y, z , t ) ( x, y, z , t ) d 几率密度是: w( x, y, z , t ) ( x, y, z , t )
(下一页)
1926年,德国物理学家玻恩(Born , 1882--1972) 提出了德布罗意波的统计解释,认为波函数体现了发
现粒子的概率(几率),这是每个粒子在它所处环境
中所具有的性质。
(下一页)
由此 , * 代表单位体积内发现一个粒子的 几率,因而称几率密度。 这就是德布罗意波函数的 物理意义。 玻恩提出的波函数与经典的波函数的意义完全不同的。 经典的波函数意味着有某种实在的物理量的空间 分布做周期性的变化,是可测量的。 玻恩提出的波函数一般是不可测量的。可测 量的 ,一般是 。它的含义是几率。
2 2 2
所以,归一化为: (x, y, z, t)d 1
对几率分布来说,重要的是相对几率分布。故
和 C描述的相对几率分布是完全相同的。
经典波的波幅如增加一倍,则相应的波动能量
将为原来的四倍,代表了不同的波动状态。
(下一页)
用电子双缝衍射实验说明概率波的含义 (1)入射强电子流 (2)入射弱电子流 • 概率波的干涉结果 波函数统计诠释涉及对世界本质的认 识争论至今未息。

量子力学讲义chapter2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培训讲学

量子力学讲义chapter2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培训讲学
➢Motivation: 物理上: • 势场在平衡位置附近展开 U(x)~k(x-x0)^2 • 任何连续谐振子体系无穷多个谐振子集合 • 辐射场简谐波的叠加 • 原子核表面振动,理想固体(无穷个振子) • 真正可以严格求解的物理势(不是间断势) • 描述全同粒子体系产生,湮灭算符
2020/7/31
• 将势场曲线正题右移a,波函数和能级怎么变?
2020/7/31
2020/7/31
2020/7/31
2020/7/31
2020/7/31
2020/7/31
一维方势阱偶宇称能谱图
2020/7/31
2020/7/31
一维方势阱奇宇称能谱图
2020/7/31
2020/7/31
具有不同的深度 但是宽度相同的方势阱(1)
nxNne1 22x2Hnx
Nn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2n
1/2 n!
2020/7/31
2020/7/31
2020/7/31
§2.5 一维谐振子
产生湮灭算符
2020/7/31
2020/7/31
2020/7/31
§2.5 一维谐振子
➢思考题: • 半壁振子(两种情况)(图)(暂缺)
2020/7/31
§2.5 一维谐振子
2020/7/31
§2.1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粒子性 颗粒性(V) 轨道(X)
➢波动性 物理量周期分布(V and X) 将”粒子分布”视为物理量 叠加性->干涉,衍射(V)
2020/7/31
2020/7/31
2020/7/31
2020/7/31
2020/7/31
2020/7/31
2020/7/31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有关实验:
子弹 水波 光波
}{ 双缝衍射
子弹:P=P1+P2 波:I≠I1+I2
电子
电子:
1。与宏观粒子运动不同。 2。电子位置不确定。 3。几率正比于强度,即
(rr , t) 2
结论: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波函数在空间某一点的强度(振幅绝对 值的平方)和在该点找到粒子的几率成正比。
数学表达: (r,t) | (r,t) |2
遮住缝1
遮住缝2
双缝都打开
遮住缝1
遮住缝2
双缝都打开
2.2 测不准原理
一. 宏观粒子运动状态确定,各种力学量同时具有确定值。但微观粒子的运动 从根本上讲不具有这种特点。
海森伯 1927年
共轭量
x px
t E
J
二.量子力学中的测量过程
1.海森伯观察实验
2.测量过程 被测对象和仪器,测量过程即相互作用过程,其影响不可控制和预测。
三.一对共轭量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值是微观粒 子具有波动性的必然结果。
并不是测量方法或测量技术的缺陷。而是在本质上它们就不可能同时 具有确定的值
(r , t)
c(
p,
t
)
p
(r )dpx
dpy
dpz
e
p (r )
1
(2) 2 3
i pr
§2.3 态迭加原理
测不准原理和态迭加原理是量子力学的两个基本原理,反映了微观粒子运动的根 本特性,是和量子力学对微观粒子描述的整个数学框架相一致的。
经典物理中,波的迭加只不过是将波幅迭加(波幅代表实际物体的运动 等),并在合成波中出现不同频率的波长的子波成分。微观粒子的波动性的迭加 性其实质是什么呢?

量子力学 第二章 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

量子力学 第二章 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

x px
t E J
二.量子力学中的测量过程 1.海森伯观察实验 2.测量过程 被测对象和仪器,测量过程即相互作用过程,其影响 不可控制和预测。
三.一对共轭量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值是微观粒 子具有波动性的必然结果。
并不是测量方法或测量技术的缺陷。而是在本质上 它们就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值
i p
p2 2
对自由粒子:
2 E p
2

2 i 2 t 2
3.力场中运动粒子的波动方程 能量关系:
E p2 U (r , t ) 2
2 i 2 U (r , t ) t 2
4.三个算符
2 H 2 U 2
1。与宏观粒子运动不同。
2。电子位置不确定。
3。几率正比于强度,即 ( r , t )

2
结论: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波函数在空间某一点的 强度(振幅绝对值的平方)和在该点找到粒 子的几率成正比。
2 数学表达: (r , t ) | (r , t ) |
归一化:

2 (r , t )d | (r , t ) | d 1
3 2 i ( pr Et )
e

(r ) p
1 (2)

3 2
e
i pr
(r , t )


( r ) dp dp dp x y z c( p, t ) p
其中:
而:
i Et c( p, t ) c( p) e
而在晶体表面反射后的晶电子状态
状态的迭加。
p
为各种值的

2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

2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

第二章
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
三、波函数的归一化
由于粒子必定要在空间中的某一点出现,所以粒子 在空间各点出现的概率之和等于1,因而粒子在空间各点 出现的概率只决定于波函数在空间各点的相对强度,而 不决定于强度的绝对大小。换句话说,将波函数乘上一 个常数后,所描写的粒子的状态并不改变。
(r , t ) 与 C (r , t ) 表示同一个态。
2
概率密度
dW ( x, y, z, t ) 2 ( x, y , z , t ) C ( x, y , z , t ) d
§2.1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第二章
2
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
C ( x, y, z, t ) d 1

归一化
C
1


( x, y, z , t ) d
§2.1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第二章
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
自由粒子的波函数
Ae
i ( pr Et )
如果粒子受到随时间或位置变化的力场的作用,它的 动量和能量不再是常量,这时粒子就不能用平面波来描写,
而必须用较复杂的波来描写。一般记为:
(r , t )
描写粒子状态的波函数,它 通常是一个复函数。
c1 1 c2 2 cn n
cn n
n
§2.2 态迭加原理
第二章
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
二、波函数按平面波展开
以一个确定的动量 p 运动的自由粒子的状态用波函数
p (r , t ) Ae
i ( pr Et )
描写。按照态迭加原理,粒子的状态可表示为
波函数为
i (r , t ) A exp ( p r Et )

波函数的统计诠释

波函数的统计诠释

w
1 0 (x) dx
0
0 (x) dx .
33
0(x)
1/2
ex p1(2x2)
2
exp(2)d
w
1
exp(2)d
16%
0
经典允许区
.
34
n=10时线性谐振子的位. 置几率分布
35
习题 P52~53 1、3、4、5、7、8
.
36
2m 2
定态薛定谔方程
2 m 2d d2 2x(x.)1 2m2x2
(x)E(x)
27

m xx,
m
d2 d2
(2)
0
2E
首先考虑方程的渐近解
dd22 20,
~ e 2 / 2
.
28
因为波函数在无穷远处为有限,
~ e 2 / 2
2
e 2 H()
代入薛定谔方程,得
dd2H 2 2ddH(1)H0
n(r,t)n(r)eiEnt
(r,t) cn n(r)eiEnt
n
.
22
2.6 一维无限深势阱
在一维空间运动的粒子,其势场满足
U(x)
0
x a
x a
(1)阱外(xa, x -a)
因为势壁无限高,粒子不能穿透阱壁,按照波函数的统计解 释,在阱壁和阱外粒子的波函数为零。
0, xa
.
23
(2)阱内(a> x > -a)
c1 1c2 2 c1,c2是复数
含义:当粒子处于态 1 和态 2 的线性叠加态时,粒子既处 在态 1 ,又处在态 2 。
2 c 1 1 c 2 2 2 ( c 1 1 c 2 2 )c 1 (1 c 2 2 ) c 1 12 c 1 22 c . 1 c 2 1 2 c 1 c 2 1 2 11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2022年学习资料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2022年学习资料

2.1.1波动一粒子两重性矛盾的分析-能否认为粒子是由波组成?-比如说,电子是三维空间的物质波包,波包-的 小即电子的大小,波包的速度即电子的-速度,但物质波包是色散的,即使原来的物-质波包很小,但经过一段时间后, 会扩散-到很大的空间去,或者形象地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粒子将越来越“胖”,这与实验相-矛盾。
电子双缝实验-P1-P2-P12-薄金属片-电子枪-二二二三-磷探-打开-缝二打开-双缝齐开-测屏-二关闭 缝一关闭-段(相同)时间后每个探测器上的电子数目
2.1.1波动一粒子两重性矛盾的分析-能否认为波是由粒子组成?-粒子的单缝和双缝实验表明,如减小入射粒-子 度,让粒子近似的一个一个从粒子源射-出,实验发现,虽然开始时底片上的感光点-是无规则的,但只要时间足够长, 光点足-够多,底片上仍然会出现衍射条纹。如果波-是由粒子组成,那末,波的干涉、衍射必然-依赖于粒子间的相互 用。这和上述实验结-果相矛盾,实际上,单个粒子也具有波动性-的。
2.1.1波动一粒子两重性矛盾的分析-◆经典波动测是以场量(振幅、相位等)来-描述其运动状态,遵从经典波动 程,波-的能量和动量周期性分布于波所传播的空-间而不是集中在空间一点,即波的能量-动量是空间广延的。波与其 物质体系相-互作用时,可同时与波所在广延空间内的-所有物理体系相互作用,其能量可连续变-化,波满足叠加原理 “非定域”是波动-性运动的特性。
2.1.1波动—粒子两重性矛盾的分析-在经典物理中,粒子和波各为一类宏观体-系的呈现,反映着两类对象,两种 质形-态,其运动特点是不相容的,即具有粒子-性运动的物质不会具有波动性;反之具有-波动◆-综上所述,微观粒子既不是经典的粒子又不-是经典的波,或者说它既是量子概念的 子-又是量子概念的波。其量子概念中的粒子性-表示他们是具有一定的能量、动量和质量等-粒子的属性,但不具有确 的运动轨道,运-动规律不遵从牛顿定律;其量子概念中的波-动性并不是指某个实在物理量在空间的波动:-而是指用 函数的模的平方表示在空间某处-粒子被发现的概率。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01
02
03
概率幅
波函数描述了一个量子系 统在特定状态下的概率幅, 即系统处于某个状态的可 能性。
概率分布
通过平方模长计算,可以 得到系统处于某个状态的 概率分布,即波函数的模 长的平方。
叠加态
当一个量子系统同时处于 多个状态时,波函数描述 了系统在各个状态下的概 率分布。
波函数的期望值和方差
期望值
通过波函数,可以描述量子纠缠现 象,以及量子纠缠在信息传递和处 理中的应用。
量子密钥分发
波函数可以用于实现量子密钥分发, 提高通信安全性。
05 结论
对波函数统计解释的理解
波函数是描述微观粒子状态的函 数,它包含了粒子的所有信息。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认为,在多次 测量中,波函数的描述是有效的, 但在单次测量中,无法确定粒子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通过将波函数与可观测量 算符进行内积运算,可以 得到该可观测量在量子系 统中的期望值。
方差
方差描述了量子系统可观 测量的不确定性,即测量 结果偏离期望值的程度。
测量误差
由于量子系统的波动性, 测量误差与方差有关,方 差越大,测量误差越大。
波函数的测量问题
测量过程
测量不确定性
当对一个量子系统进行测量时,系统 会与测量仪器发生相互作用,导致波 函数发生塌缩。
量子纠缠是量子力学中的一种现象,指两个或多个粒子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关联 ,使得它们的状态是相互依赖的。
波函数可以用来描述纠缠态,即多个粒子之间的关联状态。例如,两个自旋处于 纠缠态的粒子,一个粒子的自旋状态改变,另一个粒子的自旋状态也会立即改变 。
04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的应用
在原子和分子物理中的应用

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

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
5
动量分布概率(1)
设子设有平出 动 面pr现 量波 px在的ixip点波的y函pjr概y数j附z率k为近p如,zk的何则为概表(|粒r率示)(子r。?) 的|2eip动|r /量(x,,y, z那) |2么表粒示子粒具
任意粒子的波函数可以按此平面波做傅立叶展开
(r )
1
(2)3
2
( p)eipr / d 3 p
*
(
p)
p
(
p)d
3
p
p
*
(r )

(r )d
3r
,

力学量用算符表示
A
*
(r )

(r )d
3r
20
三、力学量用算符表示(5)
力学量 A 的平均值为
A
*
(r )

(r )d
3r
其 问中 题,:Aˆ坐为标力r学的量平A均的值算符r 。
*
(r )r
(r )d
该如何理解波函数的物理意义?为此,人们
提出了波函数的统计诠释来作为对波函数物
理意义的一种理解。
4
量子力学的基本假定之一
基本假定Ⅰ:波函数假定 微观粒子的状态可以被一个波函数完全 描述,从这个波函数可以得出体系的所 有性质。波函数一般满足连续性、有限 性和单值性三个条件。 说明:波函数一般是粒子坐标和时间的 复函数,波函数的模方代表粒子空间分 布的概率密度。
量子力学
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 粒子的动量分布 不确定度关系——进一步讨论
1
简短回顾
1、自由粒子的波函数 既然粒子具有波动性,那么就应该用一
个反映波动的函数来加以描述。 由平面波公式 Asin(kxt)

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资料课件

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资料课件
特点
柱面波函数具有恒定的振幅和相位,并且传播方向与波数 k垂直。
应用
柱面波函数在声学、电磁学和天文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 用。
04
波函数的物理意义
波函数的粒子性
粒子位置与波函数的关联
波函数可以被视为一个概率幅,描述了粒子在空间中的概率分布 。
粒子动量与波函数的关联
波函数的傅里叶变换描绘了粒子的动量分布。
相干性是波动性质的重要表现之 一,它可以产生明暗相间的条纹
,即干涉现象。
波函数的对称性
波函数的对称性是指波函数在空间上的 分布是否具有某种对称性。
常见的对称性包括:轴对称、面对称、 旋转对称等。
波函数的对称性与其波动性质密切相关 ,不同的对称性会导致不同的干涉现象

03
波函数的分类
平面波函数
定义
象。
波函数是一种复数函数,其模方 表示粒子在某个位置出现的概率
密度。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的重要性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是理解量子力学的基础之一,它提供了从概率角度描述粒子的方 法。
通过波函数的统计解释,我们可以计算出粒子在某个位置出现的概率,以及测量某 个物理量的期望值和方差等统计性质。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还与量子纠缠、量子计算等重要概念密切相关。
波函数与量子态的关系
描述量子态的函数
波函数是描述量子态的函 数,它可以表示出量子态 的叠加原理和相干性。
波函数的模平方
波函数的模平方可以表示 出某个物理量的概率分布 ,如位置、动量等。
测量问题
波函数与测量问题密切相 关,测量会导致波函数塌 缩,进而影响后续的测量 结果。
波函数与测量问题
测量导致波函数塌缩
06
结论与展望

量子力学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量子力学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波由粒子组成的看法仅注意到了粒子性的一面,而抹杀了 粒子的波动性的一面,具有片面性。
(2) 粒子由波组成
电子是波包。把电子波看成是电子的某种实际结构,是三维
空间中连续分布的某种物质波包。因此呈现出干涉和衍射等
波动现象。波包的大小即电子的大小,波包的群速度即电子
的运动速度。
3
§2.1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续3)
必须注意
称为几率密度(概率密度)
(1)“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用波函数描述,描写粒子的波是概 概波”,这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基本原理)。
知道了描述微观粒子状态的波函数,就可知道粒子在空间各 点处出现的概率,以后的讨论进一步知道,波函数给出体系的一 切性质,因此说波函数描写体系的量子状态(简称状态或态)
设粒子状态由波函数 (r , t) 描述,波的强度是
(r ,t) 2 *(r ,t)(r ,t)
则微观粒子在t 时刻出现在 r 处体积元dτ内的概率
dW (r ,t) C2 (r ,t) 2 d
这表明描写粒子的波是几率波(概率波),反映微观客体运
动的一种统计规律性,波函数 r,t 有时也称为概率幅。
实验上观测到的电子,总是处于一个小区域内。例如一个
原子内的电子,其广延不会超过原子大小≈1
0
A

电子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是粒子?还是波?
“ 电子既不是粒子也不是波 ”,既不是经典的粒子也不是 经典的波,但是我们也可以说,“ 电子既是粒子也是波,它 是粒子和波动二重性矛盾的统一。”
这个波不再是经典概念的波,粒子也不是经典概念中的粒子。
Chapter 2 The wave function and Schrödinger Equation

3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3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ψ ′ dτ
2
归一化后波函数
2
ψ=
ψ′
c
=
ψ′


ψ ′ dτ
2
1/ c = 1/ ∫ ψ ′ dτ 称为归一化因子。 称为归一化因子。 ∞
概率密度
w=ψ =
2
ψ′
2 2


ψ ′ dτ
四、波函数的性质
一般是复数(以后证明), ),不表示任何真实物 1.波函数ψ ( r , t ) 一般是复数(以后证明),不表示任何真实物 2 理量。 处的概率密度。 理量。 ψ 表示 t 时刻粒子出现在 r 处的概率密度。
子弹实验: 子弹实验:
水面波实验: 水面波实验:
光波实验: 光波实验:
电子实验: 电子实验:
双缝实验
通过晶体衍射
光衍射与电子衍射的对比 光栅衍射 电子衍射
I ∝ E 02
I = Nhν ∝ N
I大处 I小处 I=0
到达光子数多 到达光子数少 无光子到达
I ∝| ψ |
2
I∝N
电子到达该处概率大 电子到达该处概率小 电子到达该处概率为零 各电子路径、 各电子路径、终点均不确定
ψ 描写同一状态。 2. 2 (r , t ) = Aψ 1 (r , t ) A 是常数)与 ψ 1 (r , t ) 描写同一状态。 ( 是常数)
都没有归一化, 如果ψ 1 (r , t )和 ψ 2 (r , t ) 都没有归一化,则
w2 (r , t ) =
ψ 2 (r , t )
2
∫ψ
2
(r , t ) dτ
2
=
A ψ 1 (r , t ) 2
2
A

第二章 波函数与薛定谔方程

第二章 波函数与薛定谔方程

W
3.5
3



( x, y, z, t ) dxdydz
2
5、状态迭加——干涉项 i1 i 2 一般,为复函数,如1 10e , 2 20e 2 2 c11 c2 2 c1 1 c2 2 c1 1 c2 2
(8)
这就是薛定谔波动方程。它揭示了微观世界中物质运动 的基本规律,是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二、薛定谔方程的讨论 1、要求
⑴、对粒子的所有状态成立,波动方程系数不能含有状 态参量,如 x, p, L ……
(2)、必须满足迭加原理,即方程对于其解而言是线 性的,当1,2各为其解,则 a1 b2也是其解

ψ(r, t)
它描写当粒子不受外力F (r , t )作用,因而E , P不变的 自由粒子运动。
Ae
i ( pr Et )
2、一般 F≠0, 在外力场中,势能 , V ( r , t )
波函数
(r , t )满足薛定谔方程和边界条件称为
• 1、经典波表示 y ( x, t ), E (r , t ), P(r , t )
2、定域的几率守恒 薛定谔方程是非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在非相对 论(低能)情况下,实物粒子(m 0 )没有产生和湮 湮灭的现象,所以在随时间演化的过程中,粒子数目保 持不变(即粒子数守恒)。 对于一个粒子来说,在全空间中找到它的几率之总和应 不随时间改变,即
d 3 (r , t ) d r 0 dt
p2 E 2m
(1)
m 是粒子质量,按照德布罗意关系,与粒子运动相联系 2 的波的角频率 和波矢 k( k ),由下式给出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在 t时刻, r 点,d τ = dx dy dz 体积内,找到由波函数
(r,t) 描写的粒子的几率. 其中C是比例系数.
(2) w(r,t) dw(r,t) / d c (r,t) 2
在 t 时刻 r 点,单位体积内找到粒子的几率,w称为
几率密度。
(3) w(t) dw(r,t) C (r,t) 2 d
粒子在某处出现的几率和该处波函数振幅的平方成正比
假设衍射波波幅用 (r,t)描述,与光学相似,衍射 花样的强度则用 (r ,t) 2描述,但意义与经典波不同。
(r ,t) 2的意义代表粒子出现在 r 点附近几率的大 小,确切地说, (r,t) 2 x y z 表示在 r 点处,
体积元 x y z 中找到粒子的几率。
在体积 V V内,t时刻找V到粒子的几率
在空间任何有限体积元中找到粒子的概率必须为有限值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2. 波函数的单值性 根据统计解释,要求波函数单值,从而保证
概率密度在任意时刻都是确定的。 3. 波函数的连续性
势场性质和边界条件要求波函数是连续的。
有限性, 单值性,连续性称为波函数的标准化条件。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 波动性 “可叠加性”:有“干涉”“衍射现象 不是经典的波 不代表实在物理量的波动
(2) 粒子性 整体性 不是经典的粒子 没有“轨道”概念
少女? 老妇?
四、物理对波函数的要求
1. 波函数的有限性
(1) dw(r,t) c (r ,t) 2 d
Ψ0e
Ψ e t x )
i
1
(
Et

Px
)
0
其中

2.1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2.1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P
电子源
P
O Q
感性是: 结论:衍射实验所揭示的电子的波动性是: 许多电子在同一个实验中的统计结果, 许多电子在同一个实验中的统计结果,或者是 一个电子在许多次相同实验中的统计结果。 一个电子在许多次相同实验中的统计结果。 波函数正是为了描述粒子的这种行为而引进的, 波函数正是为了描述粒子的这种行为而引进的,在此基础 正是为了描述粒子的这种行为而引进的 上,Born 提出了波函数意义的统计解释。
(x, y, z,t ) =

(x, y, z,t )
(2.1-5) (2.1-
则在t时刻, 点 体积内, 则在 时刻,r点,dτ体积内,找到由波函数描写的粒子的几率是: 时刻 体积内 找到由波函数描写的粒子的几率是:
几率密度
ω
(x, y, z,t ) = ψ (x, y, z,t )
2
(2.1-6)
由于粒子在空间总要出现 所以在全空间找到粒子的几率 应为一, 应为一,即: dτ=1, C∫∞|Φ(r,t)|2 dτ=1, 从而得常数C之值为: 从而得常数C之值为: C = 1/∫∞|Φ(r,t)|2dτ (r,t)| (2.1(2.1-3) (2.1(2.1-4)
归一化波函数
CΨ(r,t)所描写状态的相对几率是相同的 所描写状态的相对几率是相同的, Ψ(r,t) 和CΨ(r,t)所描写状态的相对几率是相同的,这 里的C是常数.因为在t时刻,空间任意两点r 里的C是常数.因为在t时刻,空间任意两点r1 和r2 处找到粒 子的相对几率之比是: 子的相对几率之比是:
描述,与光学相似, 假设衍射波波幅用 Ψ (r) 描述,与光学相似, 描述, 衍射花纹的强度则用 |Ψ (r)|2 描述,但意义与经典波 不同。 不同。 的意义是代表电子出现在r点附近几率的大小. |Ψ(r)|2 的意义是代表电子出现在r点附近几率的大小. 点处, 确切的说 |Ψ (r)|2ΔxΔyΔz 表示在 r点处,体积元 ΔxΔyΔz中找到粒子的几率 中找到粒子的几率。 ΔxΔyΔz中找到粒子的几率。 波函数在空间某点的强度(振幅绝对值的平方)和在这点找 波函数在空间某点的强度(振幅绝对值的平方) 到粒子的几率成比例. 到粒子的几率成比例. 据此,描写粒子的波可以认为是几率波, 据此,描写粒子的波可以认为是几率波,反映微 观客体运动的一种统计规律性,波函数Ψ(r)有时也称 观客体运动的一种统计规律性,波函数Ψ(r)有时也称 Ψ(r) 为几率幅。这就是首先由 Born 提出的波函数的几率解 为几率幅。 释,它是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它是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第4讲2波函数统计解释态叠加原理

第4讲2波函数统计解释态叠加原理

振荡着。拒绝服从经典定律,按与高斯定律截然
不同的波定律分布,呈波样状。
返回
几率进入物理学
• 被晶体发射的电子在照相底片上留下痕迹。这些痕迹形成的分 布曲线,玻恩建议称为德布罗意波。电子波决定电子射中照相 底片上的某点的几率,因此玻恩建议给它取个更恰当的名称- 几率波。
• 经典物理学中,从未遇到几率这个名称。牛顿公式不能直接应 用于气体分子的运动。
• 状态在经典和量子力学中的解释 • 态迭加原理内容 • 与经典波的叠加原理的区别 • 电子的衍射解释 • 态迭加原理的应用和推论
返回
状态在经典和量子力学中的解释
• 经典粒子的状态
• 描述:坐标和动量 • 因果律:已知初始的坐标和动量便可知以后任一时刻的。 • 轨道:粒子的轨道运动与其在任时刻确定的坐标和动量
返回
描述波的函数
• 回顾电子的行为:电子的衍射说明电子波不是由 粒子形成;再回顾玻尔理论遇到的困难—无法解 释电子的跃迁过程(光谱产生的过程)。
• 解决办法:电子的行为用波函数表示。这波函数 的自变量为电子的坐标和时间。因为由该波函数 应该可以得到粒子的状态。
• 定义—复函数(r,t)(波粒二象性) • 例子—自由运动的粒子
• 用几率法则、统计法则描述气体运动,确信深藏在这些法则后 面的是牛顿力学的精确定律。
• 几率法则:不可能设想每一瞬时所有分子都具有相同的速度。 对于一个分子而言的不规则性当应用于大数量分子时则转化为
规则性。
• 统计法则:分子运动不存在不规则性,每一次碰撞,每一个分 子的个别运动都可以用牛顿定律表述出来。
• 与经典的区别:用统计性完全确定这个状态。 • 和经典力学不同,量子力学用一个分布来描写系统的行为,

第二章波动力学基础

第二章波动力学基础

第二章波动力学基础§2.1波函数的统计解释按照德布罗意的观念,和每个粒子相联系的,都有一个波。

怎么理解粒子性和波动性之NJ的联系,这是量子力学首先碰到的一个根本问题。

b5E2RGbCAP能否认为波由粒子所组成?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粒子束的单缝或双缝等实验表明,若减小入射粒子流的强度,让粒子近似地一个一个地从粒子源射出,实验发现,虽则开始时底片上的感光点是无规则的,但只要时间足够长,感光点足够多,底片上仍会出现衍射花样。

这说明,粒子的衍射现象与是否有其他粒子无关。

如果波由粒子组成,波的干涉、衍射等现象必然依赖于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这和上述实验结果矛盾。

实际上,单个粒子也有波动性。

p1EanqFDPw那么,能否认为粒子由波所组成.比方,是否可以认为粒子就是波包?答案也是否定的。

以自由粒子为例。

对于自由粒子,由于不受外力场的作用,粒子的能量E和动量P均为常矢量。

按德布罗意关系(1.4.1>和(1.4. 2>式,和自由粒子相联系的波的频率。

,波矢k均为常数及常矢量。

因此和自由粒子相联系的波是平面波。

即<2.1.1)DXDiTa9E3d 其振幅A与坐标无关。

因此它充满全空间。

若认为自由粒子由波组成,则一个自由粒子将占据整个空间,这当然是不合理的。

而且,自由粒子的德布罗意波的相速度是k的函数,按§1.4,必然存在色散。

如果把自由粒子看成是个物质波包,即使在真空中,也会因为存在色散而使粒子自动解体。

这当然与实际情况不符。

RTCrpUDGiT在历史上,对波粒二象性和波函数的解释,一直是有争议的。

即使到现代,也仍然有不同观点。

而且持不同观点的人有些还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但被物理学家们普遍接受的波函数的解释是玻恩(M. Barn>提出的统计解释。

他认为,粒子在衍射或干涉实验中所揭示的波动性质,既可以看成是大量粒子在同一个实验中的统计结果,也可以认为是单个粒子在许多次相同实验中显示的统计结果。

2.1波函数的统计解释详解

2.1波函数的统计解释详解

Chapter 2 The wave function and Schrödinger Equation
2.1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The Wave function and its statistic explanation
2.3 薛定谔方程
The Schrödinger equation
2.4 粒子流密度和粒子数守恒定律
★ 描述自由粒子的波是具有确定能量和动量的平面波
Chapter 2 The wave function and Schrödinger Equation
P (r , t ) Ae
反例:i)自由粒子平 面波,占据整个空间 ii)色散 群速度: 相速度: apter 2 The wave function and Schrödinger Equation
The linear harmonic oscillator
2.8 势垒贯穿
The transmission of potential barrier
2
Chapter 2 The wave function and Schrödinger Equation
§2-1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重点: 微粒的状态由波函数完全描写 难点: 波函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
波粒二象性的正确解释
Chapter 2 The wave function and Schrödinger Equation
1)疏密波的观点(波由粒子组成) 如水波,声波,由物质的分子密度疏密变化而形 成的一种分布。 这种看法是与实验矛盾的,它不能解释长时间单 个电子衍射实验。 电子一个一个的通过小孔,但只要时间足够长, 底片上仍可呈现出衍射花纹。这说明电子的波动性 并不是许多电子在空间聚集在一起时才有的现象, 单个电子就具有波动性。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波函数是量子力学中描述粒子状态的数学函数。

它包含了粒子的可能位置、动量等信息,但并不直接表示物理实体。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是指通过波函数计算出的统计规律,用来预测大量粒子的行为。

1.概率解释:波函数的模的平方表示在一些空间点找到粒子的概率。

例如,对于一维运动的粒子,在其中一时刻,波函数的模的平方在一些位置上的积分就给出了粒子在该位置出现的概率。

这一概率解释使得波函数的统计解释与经典物理中的概率概念有了相似之处。

2.叠加解释:波函数的叠加原理使得多个波函数之间可以相互叠加。

这意味着多个波函数所代表的可能状态同时存在,并以一定的概率进行叠加。

这种叠加解释可以用来解释干涉和衍射等现象,这些现象是波粒二象性的体现。

3.线性解释:波函数的时间演化可以通过薛定谔方程进行描述。

根据薛定谔方程,波函数的演化是线性的,即满足叠加率和线性性质。

这一线性解释意味着多个波函数之间可以相互干涉和叠加,形成新的波函数。

4.统计解释:波函数可以用来确定粒子的期望值和方差等统计量。

例如,位置算符对应的期望值可以表示粒子的平均位置,动量算符对应的期望值可以表示粒子的平均动量。

通过对波函数进行数学计算,可以得到这些统计量,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5.状态解释:波函数可以表示粒子的状态,包括其位置、动量和自旋等特征。

通过对波函数进行适当的测量,可以得到特定的物理量。

测量过程会导致波函数的坍缩,从而使得粒子的状态变为测量得到的特定值。

这一解释与量子力学的测量原理密切相关。

需要注意的是,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并不是完美的,它依赖于量子力学中的一些基本假设和数学工具。

例如,波函数的坍缩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且测量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只能给出概率分布等统计规律,而无法提供关于单个粒子行为的具体预测。

总而言之,波函数的统计解释通过描述波函数的数学属性,从而预测大量粒子的行为。

它包括概率解释、叠加解释、线性解释、统计解释和状态解释等多个方面,为我们理解量子力学中的粒子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物理和数学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Ψ (r , t ) 和 CΨ (r , t ) 所描写状态的相对几率是相同的,这 里的 C 是常数。因为在 t 时刻,空间任意两点 r1 和 r2 处找到粒
子的相对几率之比是:
C ( r1 , t ) C ( r2 , t )
2
( r1 , t ) ( r2 , t )
对值平方可积的函数。

∫∞ |Ψ (r , t)|2 dτ 是没有意义的。
∞,
则 C 0,

注意:自由粒子波函数
i ( r , t ) A exp ( p r Et )
•不满足这一要求。关于自由粒子波函数如何归一化问 题,以后再予以讨论。
(3)归一化波函数
▲ 玻恩的解释:
我们再看一下电子的衍射实验
P
电子源
P
O
Q
衍射实验事实:
感 光 屏
Q
(1)入射电子流强度小,开始显示电子的微粒 性,长时间亦显示衍射图样; (2) 入射电子流强度大,很快显示衍射图样.








明纹处: 电子波强(x,y,z,t)2大 暗纹处: 电子波强(x,y,z,t)2小
例: 已知一维粒子状态波函数为
1 2 2 i ( r , t ) A ex p a x t 2 2
求归一化的波函数,粒子的几率分布,粒子在何处 出现的几率最大。 解:
(1).求归一化的波函数


2 ( r , t ) dx A
2


(r , t )
2
( r , t ) ( r , t )
*
则微观粒子在t 时刻出现在 r 处体积元dτ内的
几率
dW (r , t ) C (r , t )
2
d
这表明描写粒子的波是几率波(概率波),反映微 观客体运动的一种统计规律性,波函数 r , t 有时 也称为几率幅。 按Born提出的波函数的统计解释,粒子在空间中 某一点 r 处出现的概率与粒子的波函数在该点模的 平方成比例。
波由粒子组成的看法仅注意到了粒子性的一面,而抹杀 了粒子的波动性的一面,具有片面性。
(2) 粒子由波组成
电子是波包。把电子波看成是电子的某种实际结构,是三维
空间中连续分布的某种物质波包。因此呈现出干涉和衍射等 波动现象。波包的大小即电子的大小,波包的群速度即电子 的运动速度。 什 么 是 波 包 ? 波 包 是 各 种 波 数 ( 长 ) 平 面 波 的 迭 加 。 平面波描写自由粒子,其特点是充满整个空间,这是 因为平面波振幅与位置无关。如果粒子由波组成,那么自由 粒子将充满整个空间,这是没有意义的,与实验事实相矛盾。 实验上观测到的电子,总是处于一个小区域内。例如一个 0 原子内的电子,其广延不会超过原子大小≈1 A 。
★ 描述自由粒子的波是具有确定能量和动量的平面波
i A exp ( p r Et )
描写自由粒子的 平 面 波
称为 de
Broglie 波。此式称为自由粒子的波函数。
•如果粒子处于随时间和位置变化的力场中运动,他 的动量和能量不再是常量(或不同时为常量)粒子的 状态就不能用平面波描写,而必须用较复杂的波描写, 一般记为:
d ( x, t) dx
2

a

2 a xe
2
a x
2
2
0
x 0
由于
d ( x, t) dx
2 x0
0
故 x 0 处,粒子出现几率最大。


只有当几率密度 ( r , t ) 对空间绝对可积时,才
能按归一化条件


2 (r , t ) d 1
进行归一化。
电子出现的概率大 电子出现的概率小
2
可见,波函数模的平方 处附近出现的概率成正比。
r ,t
与粒子 t 时刻在 r
1926年,玻恩(M.Born)首先提出了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波函数在空间中某一点的强度(波函数模的平 方)与粒子在该点出现的概率成比例。
设粒子状态由波函数 ( r , t ) 描述,波的强度是
e
a x
2 2
dx A
2

a
2
1
归一化常数
归一化的波函数
A a/


1/ 2
(r , t ) a /


1/ 2
e
1 2 2 i a x t 2 2
(2)几率分布: ( x , t ) ( x , t )
2

a

e
a x
2
2
(3)由几率密度的极值条件
(r , t )
dW (r , t ) d
2 C (r , t )
必 须 注 意
称为几率密度(概率密度)
(1)“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用波函数描述,描写粒 子的波是几率波”,这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假设 (基本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知道了描述微观粒子状态的波函数,就可知道粒 子在空间各点处出现的几率,以后的讨论进一步知道, 波函数给出体系的一切性质,因此说波函数描写体系 的量子状态(简称状态或态) (2)波函数一般用复函数表示。
在体积 V 内,t 时刻找到粒子的几率为: W(t) = ∫V dW = ∫Vω( r, t ) dτ= C∫V |Ψ (r,t)|2 dτ
(2) 平方可积
由于粒子在空间总要出现(不讨论粒子产生和湮灭情况), 所以在全空间找到粒子的几率应为一,即: C∫∞ |Ψ (r , t)|2 dτ= 1, 这即是要求描写粒子量子 从而得常数 C 之值为: 状态的波函数Ψ必须是绝 C = 1/ ∫∞ |Ψ (r , t)|2 dτ
如水波,声波,由物质的分子密度疏密变化而形成的一 种分布。 这种看法是与实验矛盾的,它不能解释长时间单个电子衍 射实验。实验上发现即使让电子一个一个的通过小孔,但只 要时间足够长,底片上仍可呈现出衍射花纹。这说明电子的 波动性并不是许多电子在空间聚集在一起时才有的现象,单 个电子就具有波动性。 事实上,正是由于单个电子具有波动性,才能理解氢原 子(只含一个电子!)中电子运动的稳定性以及能量量子 化这样一些量子现象。
(r , t )
• 3个问题?
(1) (2) 是怎样描述粒子的状态呢? 如何体现波粒二象性的?
描写粒子状态的 波函数,它通常 是一个复函数。
(3)
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波呢?
(二)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电子小孔衍射实验
P
电子源
P
O Q
X
感 光 屏
Q
v
a
P
1
0 I
电子单缝衍射实验
▲ 两种典型的错误的看法 (1) 波由粒子组成

电子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是粒子?还是波?
“ 电子既不是粒子也不是波 ”,既不是经典的粒 子也不是经典的波,但是我们也可以说,“ 电子既 是粒子也是波,它是粒子和波动二重性矛盾的统一。” 这个波不再是经典概念的波,粒子也不是经典概念 中的粒子。
经典概念 中粒子意 味着
经典概 念中波 意味着
1.有一定质量、电荷等“颗粒性”的属性; 2.有确定的运动轨道,每一时刻有一定 位置和速度。 1.实在的物理量的空间分布作周期性的 变化; 2.干涉、衍射现象,即相干叠加性。
2
可见,Ψ (r , t ) 和 CΨ (r , t ) 描述的是同一几率波,所以波函 数有一常数因子不定性。 由于粒子在全空间出现的几率等于一,所以粒子在空间各点出现 的几率只取决于波函数在空间各点强度的相对比例,而不取决于 强度的绝对大小,因而,将波函数乘上一个常数后,所描写的粒 子状态不变,即 Ψ (r, t) 和 CΨ (r, t) 描述同一状态。
(三)波函数的性质
(1)几率和几率密度 根据波函数的几率解释,波函数有如下重要性质:

在t 时刻r点,dτ= dx dy dz体积内,找到由波函数 Ψ (r,t)描写的 粒子的几率是:d W( r, t) = C|Ψ (r,t)|2 dτ, 其中,C是比例系数。
在 t 时刻 r 点,单位体积内找到粒子的几率是: ω( r, t ) = dW(r, t )/ dτ = C |Ψ (r,t)|2 称为几率密度。
第二章 波函数 和 Schrodinger 方程
§2.1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一)波函数 (二)波函数的解释 (三)波函数的性质
(一)波函数
微观粒子因具有波粒二象性,其运动状态的描 述必有别于经典力学对粒子运动状态的描述,即微 观粒子的运动状态不能用坐标、速度、加速度等物 理量来描述。这就要求在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时, 要有创新的概念和思想来统一波和粒子这样两个在 经典物理中截然不同的物理图像。 德布罗意指出: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可用一个复 函数 ( r , t ) 来描述,函数 ( r , t ) — 称为波函数。

这与经典波不同。经典波波幅增大一倍(原来的 2 倍),则相应 的波动能量将为原来的 4 倍,因而代表完全不同的波动状态。经 典波无归一化问题。
归一化常数

若 Ψ (r , t ) 没有归一化,∫∞ |Ψ (r , t )|2 dτ= A (A 是大于零的常数),
则有 ∫∞ |(A)-1/2Ψ (r , t )|2 dτ= 1
2 若 ( r , t ) ( r , t ) 对空间非绝对可积时,需用所谓
δ函数归一化方法进行归一化。
注意:对归一化波函数仍有一个模为一的因子不定性。
若Ψ (r , t )是归一化波函数,那末exp{iα}Ψ (r , t )也是归一化波 函数(其中α是实数),与前者描述同一几率波。 也就是说,(A)-1/2Ψ (r , t )是归一化的波函数,与Ψ (r , t )描写同一 几率波, (A)-1/2 称为归一化因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