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17等分除包含除比较
等分除、包含除比较练习
课小件公司
看图列式 图片告诉了 你什么?
每个篮子放2只。 共有8只苹果。 可以放几个篮子?
8÷2 = 4(个) 包含除
课小件公司
看图列式
图片告诉了 你什么?
共有9串。 每3串是一份。 可以分成几份? 9÷3 = 3(份) 包含除
课小件公司
看图列式
平均每人分4块,可以分给( 3 )人。 12 ÷ 4 = 3(人) 包含除
6÷3=2(个)
包含除
课小件公司
按题意列式
5个人一共做了20张贺卡。 平均每人做几张? 20÷5= 4(张)等分除 第一小组每人捐2元钱,一共 捐了12元。第一小组有多少人?
12÷2=6(人) 包含除
课小件公司
电影院售票处
8元/张
我有40元钱,可 以买几张票?
40÷8=5(张) 包含除
答:小兔能买5张。
课小件公司
课小件公司
读一读
8÷4=2 6÷3=2
8除以4等于2 12÷3=4 12除以3等于4 15÷5=3 15除以5等于3
6除以3等于2 10÷2=5
10除以2等于5
9÷3=3 9除以3等于3
课小件公司
平均分给
每猴分2个 可以分给几只猴? 包含除
每只猴分几个? 等分除
课小件公司
看图列式
图片告诉了 你什么?
课小件公司
按题意列式
有12只兔子,如果每个笼子 关4只,需要几个笼子? 12÷4=3(个) 包含除 妈妈买来8个苹果,平均分给 爷爷和奶奶,每人分得几个?
8÷2=4(个)
等分除
课小件公司
按题意列式
有10个圆片,每人分2个, 可以分给( 5 )人。 10÷2=5(人) 包含除
“等分除”和“包含除”引发的教学思考
“等分除”和“包含除”引发的教学思考作者:吴润洪来源:《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19年第05期我校一位青年教师在讲授青岛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时,有两道题让他犯难了。
题一:请画图表示12[÷]3。
以下是学生的几种典型画法:画法1:画12个圆圈,将每4个圈作1堆,共分为3堆。
画法2:画12个圆圈并将它们分为4堆,每堆3个。
画法3:画12个圆圈,3个3个圈起来。
单看画法1和画法2,更像乘法算式的图例,完全没有除法算式的痕迹。
如果判学生错,可课本上又有既可列出乘法算式又可列出除法算式的图示。
形如这样的“双关图”,课本上随处可见,这揭示了乘法与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那么学生这样作图也无可厚非。
题二:15[÷]3不但能表示将15等分成()份,每份是(),而且能表示15里面有()个()。
按照参考答案,第一层含义学生很容易想到,第二层含义理应是15里面包含(5)个(3),而非(3)个(5),多数学生在此处栽跟头。
就算教师细致解析后,仍有不少学生受乘法含义的负迁移影响,认为原式解读为15里面包含有3个5或5个3都说得通。
针对此争议,教师也是各执一词。
一、两种分法引起的分歧观点一:之所以出现上述分歧,归咎于教师教学时没有教会学生分辨“等分除”和“包含除”。
教师应沿用旧版教材的做法,将“等分除”和“包含除”分开讲授,而且要让学生严格区分,做到泾渭分明,绝不含糊其辞,这样分歧就会消除。
观点二:既然新教材没有将“等分除”和“包含除”区别开来,那么在教学中教师也不应自找麻烦,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
因此对于题一,各种画法均无不可,不同画法刚好体现了学生个性;题二中的“另类”填法,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不应全盘否定。
二、产生分歧的根本原因教师之所以相持不下,症结就在于教学重点不一致;而学生的回答千差万别,也归因于对除法的含义理解有偏差。
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管控分歧,统一意见,进一步厘清“除法的含义”的教学思路。
如何理解“数与代数”领域学习内容的一致性和阶段性
2022年版课标对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各领域设置若干学习主题,如“数与代数”领域设有“数与运算”“数量关系”两个学习主题,“图形与几何”领域设有“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两个学习主题,“统计与概率”领域设有“数据分类”“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三个学习主题。
主题的结构化整合体现了内容之间的关联,每一个主题具有一致性的学科本质。
关注学习主题内容的一致性,有助于引导学生逐步建立相关主题的知识结构,以核心概念为统领,建立内容之间的关联,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方法的迁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核心知识与方法,形成核心素养。
然而,对于主题内容学科本质的一致性的理解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际教学中,既要关注一致性,又要明确阶段性,需要处理好一致性与阶段性的关系。
以下仅就“数与代数”领域的两个学习主题谈一谈如何理解其一致性和阶段性。
一、一致性体现学习主题的学科本质一致性是2022年版课标针对具有共同学科本质的主题提出的,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主题的学科本质与核心内容。
在“数与代数”领域,之所以把2011年版课标中“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整合为一个主题——“数与运算”,是因为“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在本质上具有整体性和一致性。
整数、分数、小数都是对数量的抽象,其本质和表达方式具有一致性,都是用抽象的符号表达具体的数量,再用数字和计数单位的组合来表达。
如35、0.35、35都是对数量的抽象,分别由数字符号3、5与数位或分数单位的组合来表达,数位或分数单位都可以理解为计数单位,从这个意义上说,整数、分数、小数具有一致性。
小学涉及的运算对象都是数,数的表达的一致性也体现在计算中。
如整数、小数中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分数中相同分数单位的数相加,都可以理解为对计数单位的累加,进而可以拓展到四则运算。
“数量关系”主题的重点在于解决具体情境中的问题,其一致性体现在数量关系模型的建如何理解4立和应用中。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解读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解读下面结合本册教材的学习内容,作一些具体分析和说明。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加与减”本单元主要包括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和加减法估算。
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加、减法的估算的实际意义,学习加减法估算,并培养估算的意识。
2、第二单元购物(元、角、分的认识)通过设计一系列学生熟悉的购物活动,学生能充分认识人民币,能解决一些与人民币有关的实际问题。
3.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第五单元“乘法口诀(一)”,第八单元“乘法口诀(二)”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九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
(二)空间与图形1.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从熟悉的生活入手,结合生活实例,通过观察、操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为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性打好基础。
2、第六单元“测量”(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二、本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本册教材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
下面结合具体学习内容,阐述本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教案在本课时中,我们将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并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我们将使用一些小数目的实物,让学生亲自进行平均分的操作,以此来帮助他们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认识平均分(二)。
(教材第44、第45页的内容)2.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的方式,进一步认识平均分的概念,并学会使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平均分的结果。
在本课时中,我们将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的方式,进一步认识平均分的概念。
我们将使用一些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学会使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平均分的结果。
认识平均分(三)。
(教材第46、第47页的内容)3.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并进一步掌握除法的相关知识。
在本课时中,我们将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并进一步掌握除法的相关知识。
我们将使用一些更加复杂的实物,让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平均分操作,并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初步认识除法。
(教材第48、第49页的内容)4.让学生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学会正确读写除法算式,并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在本课时中,我们将让学生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并学会正确读写除法算式。
我们将教授学生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并帮助他们建立起对除法的初步认识。
练八。
(教材第50、第51页的内容)5.让学生通过练,巩固对除法的理解,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课时中,我们将让学生通过练,巩固对除法的理解,并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将提供一些练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掌握除法的相关知识。
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材第52、第53页的内容)6.让学生学会使用乘法口诀来求商,并进一步巩固对除法的理解。
在本课时中,我们将让学生学会使用乘法口诀来求商。
通过这个方法,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除法计算,并进一步巩固对除法的理解。
练九。
(教材第54、第55页的内容)7.让学生通过练,进一步巩固对除法的理解,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等分除”or“包含除”——余数概念教学引入方式的比较分析
后来 , 教师的极力暗示下 , 生终于 “ 在 学 发现 ” 余
数 比 除数 小 。 【 例二 】 案 有 9粒 豆 子 , 2 分 一 盘 , 果 怎 么 样 ? 每 粒 结
学 生分 豆 子 , 2粒 分 一 盘 , 果 分 4盘 , 余 每 结 还
子 里 , 盘 分 得 几 粒 ? 余 几 粒 ? 9粒 豆 子 平 均 分 每 还 把 在 2个 盘 子 里 , 盘 分 得 几 粒 ? 余 几粒 ? 生 说 分 每 还 学 豆 子 情 况 , 师依 次板 书 。 间 , 师还 不 断 追 问 : 教 期 教 为 什 么余 下 的 l 或 2粒 豆 子 不 再 分 7 … …学 生 感 到 粒 余 下 的 l 豆 子不 够 等 分 在 4个 盘 子里 , 下 的 2粒 粒 余
部 分 知 识 的学 习带 来 意 想 不 到 的收 获 。
( 东 省 烟 台市 芝 罘 区 文化 路 小 学 山 24 0 6 0 0)
教 月 小 版 0 8 学 3 学 刊 学 2 1 数 9, 1— 7
豆 子 数 ” 。
余数
终 于 “ 现 ” 数 要 比 除数 小 。 在 用 包 含 除 教 学 余 发 余 而
综 合 分 析 , 认 为 主 要 问 题 在 于 学 生 对 规 定 的 我 那 种 “ 对 ” 表 示 方 法 只 是 简 单 的 记 忆 , 有 真 正 数 的 没
理解 , 以才造成 了错误。 师在进 行教 学设计 时 , 所 教
要 考 虑 这 些 干 扰 因素 , 办 法 让 学 生 在 理 解 的 基 础 想 上 , 正 会 用 “ 对 ” 确 表 示 相 应 的位 置 , 时 也 为 真 数 准 同 后续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顺序来思考列数和行数位置比较好理解 , 同时不需要
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教案(通用18篇)
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教案(通用1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教案(通用18篇)教学工作计划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针对教学任务和目标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与分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与分析第一单元数据整理与收集1.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2.会数“正”字,知道一个“正”字代表数量(5),会列式计算.3.根据统计表,会解决问题.需要计算的一定要写出算式.例题: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1) 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超过1个“正”字的一定要列式计算)天气名称晴天雨天阴天天数(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 )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3) 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4) 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天.(5) 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天.(6)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2.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按份数分、求每份数——等分除】关系式:总数÷份数=每份数例题: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列式解答:(2)把一些东西按每份是多少分,求能平均分成这样的几份(即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每份数,就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按每份数分、求份数——包含除】关系式:总数÷每份数=份数例题: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列式解答:3、除法算式的读法,两种读法:从被除数开始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即“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商”.从除数开始读:“÷”读作“除”,“=”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即“除数除被除数等于商”.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例题:42÷7=6 42是(),7是(),6是();这个算式读作().5、求商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出商.例题:.直接口算:28÷4= 8÷8=25÷5= 72÷9= 49÷7= 35÷7=易错算式:45÷9= 54÷9= 16÷2= 18÷2=被除数相等的几组算式:4÷1= 4÷2= 6÷1= 6÷2= 8÷1= 8÷3= 9÷1= 9÷3= 12÷2= 12÷3= 18÷2= 18÷3= 24÷3= 24÷4= 36÷4= 36÷6=特殊的几个除法算式: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例:0÷2= 0÷9= 0÷100= 0÷9999= 0÷1543= 任何数除以1都得它本身.例:3÷1= 8÷1= 5÷1= 10÷1= 666÷1= 10000÷1=牢记:0不能作除数.因为除数为0没有意义.6、解决问题:等分除和包含除要分清楚.等分除: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等分除——按份数分,求每份数】包含除:求一个数(通常为大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通常为小数)?即求“大数里包含几个小数”.【包含除——按每份数分,求份数】例题,填空:☆☆☆☆☆☆☆☆☆☆☆☆☆☆☆☆☆☆☆☆☆☆☆☆如图,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还表示()里有()个().7、一句口诀可以写出几个算式?乘数相同的9句只能写出一个乘法和一个除法,分别是: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除了这9句,其他的乘法口诀都能写出2个乘法和2个除法.例如:用“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解计算的算式是()试卷中的典型题目:第二轮“填空题”第4题:“五六三十”这一乘法口诀,能写出()道除法算式.第二轮“判断题”第2题:计算3×8与24÷8时,都用同一句乘法口诀.()第二轮“判断题”第5题:每一句乘法口诀都对应唯一的一个除法算式.()第四轮“填空题”第6题:计算“8×9”与“72÷8”时,都用口诀().第五轮“填空题”第9题:被除数是42,除数比商大1,除数是().运用的乘法口诀是().8、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逆运算:商×除数=被除数.9、补充内容:口算时要注意特殊的数字0.(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例:(2)0乘以任何数都得0;例:(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例:(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 例: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轴对称图形: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2、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对称轴两边的部分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相同、方向相反即能够完全重合 .3、画对称轴时要用虚线.对称轴是竖直方向的,图形左右对称;对称轴是水平方向的,图形上下对称.4、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菱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它们的对称轴各有几条,务必牢记: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菱形有(2)条对称轴.牢记:平行四边形、普通三角形、直角梯形、普通梯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5、画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二、平移:1、什么是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2、平移的特点:形状、大小、方向都没有改变.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3、生活中的平移:拉抽屉、拉窗户、电梯、传送带、缆车、伸缩门、拉小提琴、人和交通工具沿直线行驶等.……三、旋转:1、什么是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2、旋转的特点:形状、大小没有改变,但方向发生了变化.3、生活中的旋转:风扇、交通工具的车轮、各种旋转的游乐设施、开门、坐秋千、开锁等.……四、针对性练习:(一)填空:1、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车身的运动是( )现象.2、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3、小明向前走了3米,是( )现象.4、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 )图形,这条直线就是( ).(二)判断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 )2、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 )3、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4、火箭升空,是旋转现象. ( )5、树上的水果掉在地上,是平移现象 ( )(三)选择1、教室门的打开和关闭,门的运动是( )现象.A.平移 B旋转 C平移和旋转2、下面( )的运动是平移.A、旋转的呼啦圈B、电风扇扇叶C、拨算珠第五单元混合运算1、牢记四则运算儿歌,看到算式先按儿歌中的三种类型分类,再按各自的运算法则计算.别忘了要用尺子画出第一步.儿歌说明:(1)同级运算无括号: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同级运算的类型:包括:连加,连减,连乘,连除,加减混合,乘除混合.+和+,-和-,×和×,÷和÷+和-,-和+,×和÷,÷和×例:脱式计算.23+6+18 97-34-28 2× 3 ×8 81÷9 ÷332+11-8 53-24+38 2× 8÷4 72÷ 8×4(2)两级运算无括号: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也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两级运算的类型:包括: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和+, +和×,×和-,-和×÷和+, +和÷,÷和-,-和÷例:脱式计算.5× 6 +44 54 + 5 ×9 3× 7-16 100-9×345÷9+80 36 + 56÷7 64÷ 8-8 64-40 ÷8(3)算式当中有括号: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有括号的类型:×( + ),( + )÷,×(-),(-)÷ .例:脱式计算.6×(7 + 2)( 14+35 )÷7 (24-18)×9 (82-18 )÷82、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重点、难点,也是易错点).窍门: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中,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这个数,其他的照写.当需要替换的是低级运算(即加法或减法),另一个是高级运算(即乘法或除法),需要先算低级运算(即加法或减法)时,必须加上小括号.例:把下面的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6×7=42 42-15=2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36÷4=9 12+9=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7×8=56 32+56=8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15+9=24 24÷3=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调括号不能忘)100-64=36 36÷6=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调括号不能忘)43-36=7 21÷7=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调括号不能忘)书上的典型题目:49页第3题、51页第6、9题、52页第14题.务必在书上再写一写、练一练. 试卷中的典型题目:第五轮“填空题第12题”:把下面的每组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写在横线上.(1)42÷7=6 21-6=15(2)23+12=35 35÷5=7第三轮“填空题第2题”:在计算15+(78-26)时,先计算()法,再计算()法. 第三轮“判断题第2题”:在计算混合运算时,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第四轮“填空题第5题”:在6×4÷8中,应该先算()法;在16÷(6+2)中,应先算()法.第五轮“填空题第2题”:计算12+15÷3时,应先算()法,再算()法,结果是().家庭卷(一)“判断题第1题”:66-27-18与66-(27+18)的运算顺序不相同,但结果相同.()家庭卷(一)“判断题第5题”:12+18=30,30÷6=5列成综合算式是12+18÷6.()3、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要想好先算出什么,再算什么.)可以列分步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例1:妈妈买回3捆铅笔,每捆8支,送给妹妹12支后,还剩多少支?分步算式:先算____________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算式:例2:学校买来80本科技书,分给六年级35本,剩下的分给其它5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分到多少本?数学书上的重点题型,需要好好看看.54页例题和“做一做”、55页—56页练习十三第1、2、3、4、6、7、8题.(需要重点复习,在书上再写一遍解答过程,下周一老师检查.)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1、有余数的除法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2、余数与被除数的关系:余数是被除数里的一部分,即平均分完后剩下的不能再继续分的那一部分.3、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牢记:最大的余数比除数少1,最小的余数是1.例题:( )÷8=6……( ),求被除数最大是,最小是.首先明确:此题中除数和商都是固定的,余数最大决定被除数最大;余数最小决定被除数最小.根据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原则,余数最大应是7,最小应是1.再由公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知道被除数最大应是6×8+7=55,最小应是6×8+1=49.练习1:□÷8=6……☆,☆最小是(),这时的被除数是最小的(列式计算求被除数:).☆最大是(),这时的被除数是最大的(列式计算求被除数:).练习2::43÷7=()…( ) ,有三种不同的提问方法,要灵活掌握.余数可能是()余数最大是()余数最小是()竞赛试卷中的典型题目:填空题:第二轮“第一大题第8小题”:在一道被除数是36的除法算式中(限于表内除法),商比除数小,商是().第三轮“第一大题第9小题”: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和上都是7,余数是4,被除数是().第三轮“第三大题第3小题”:□÷7=4……★,这道题的余数最大是().第五轮“第三大题第3小题”:□÷6=7……□,被除数最大是().判断题:(1)在除法算式中,商一定小于被除数.()第二轮“判断题第4题”(2)在除数是5的有余数除法中,余数一定小于4.()第三轮“判断题第3题”(3)在除法算式中,商一定比除数大.()第四轮“判断题第1题”(4)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如果除数是6,余数最大是6.()第四轮“判断题第3题”(5)○÷□=7……5,□里最大能填6.()第五轮“判断题第3题”(6)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要比商小.()家庭卷(一)“判断题第1题”. (7)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一样,除数越大,余数越小.()家庭卷(二)“判断题第2题”.4、笔算除法的过程与方法:(1)先写除号“厂”(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面,除数写在除号的外面左侧.(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差为0.如果有剩余,就表示除不尽,差就是余数.(6)比较余数是否小于除数.如果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就说明出错了,商小了,需要再增加.只有余数小于除数,才说明是对的.5、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比除数小.一定要养成计算完比较余数和除数的好习惯.6、牢记除法算式中的数量关系:没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逆运算:商×除数=被除数有余数的除法:首先要明确余数是被除数的一部分,即平均分完后剩下的不够再分的那一部分.所以在解决问题中,余数的单位与被除数的单位相同.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逆运算: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除数=商7、除法的验算方法: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8、解决问题:(1)至少问题(即“进一法”):商+1例题:38个去划船,每条船限坐4个,一共要几条船?38÷4=9(条)……2(人)分析:余下的2人需要再加1条船,所以用“商+1”9+1=10(条)答:一共要10条船.练习:有27箱菠萝,王叔叔每次最多能运8箱.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2)最多问题(即“去尾法”):例题:做一件成人衣服要3米布,现在有17米布,最多能做几件成人衣服? 17÷3=5(件)……2(米)分析:余下的2米布不能做一件成人衣服,所以舍去.答:能做5件成人衣服.练习: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试卷中的典型题目:第五轮“填空题第7题”:二(1)班38名同学一起去阅览室看书,每5人共用一张桌子,至少需要()张桌子.(3)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按规律排列”的问题.例题:少年宫有一串彩灯,按1红,2黄,3绿排列着,请你猜一猜第57个是6什么颜色?……分三步解答:第一步→先圈出第一组,计算每组个数.根据1红、2黄、3绿可知,求彩灯每组个数,列式为:1+2+3=6(个)第二步→照这样排列下去,算一算89个彩灯里,一共有几组零几个.列式为:57÷6=9(组)……3(个)第三步→分析得出:第57个已经有像上面的这样6个一组的9组,还多余3个;这3个就是第10组的,再按1红,2黄,3绿排列下去,第3个就是黄色的.要简要写出分析结果,即:第57个是第10组第3个,是黄色.牢记解题窍门:如果计算完除法没有余数,就是这一组的最后一个;如果有余数,就是下一组的第几个,余数是几,就是第几个.练习1:按照上面的彩灯排列规律,第36个是什么颜色?第47个是什么颜色?练习2:将彩旗按红、黄、蓝、绿的顺序依次悬挂起来,一共21面彩旗.想一想,第12面彩旗是什么颜色?最后一面彩旗是什么颜色?数学书上的重点题型,需要好好看看.67页例题5和“做一做”、69页第1、2题、71页第9、10题,都是属于“进一法”和“去尾法的问题.68页例题6和“做一做”、69页第4题、70页第5、6题都是属于按规律排列的问题.另外,70页第7题、71页第11题,也是易错题型,有难度,需要多加练习,熟练掌握解题方法.以上题目都是重点,需要好好复习,要求在书上再写一遍解答过程,下周一老师检查.)试卷中的典型题目:第四轮“选择题第3题”:一串彩灯按照2黄、1白、3红、2黄、1白、3红、2黄……的顺序排列,第42只彩灯是()色. ①黄②白③红家庭卷(二)“选择题第5题”:校园的操场上有65辆自行车,每9辆放到一个车棚里,至少需要()个车棚?①6 ②7 ③8第六单元《有余数除法》竞赛卷中有4个相关题目,如下:填空题第6题:一张桌子坐8人,50个客人可以坐满()张桌子.填空题第7题:23个苹果全部装进箱子里,每个箱子装5个,至少需要()个箱子.填空题第8题:2015年3月10日是星期二,18天后是星期().选择题第4题:三(1)班42名同学乘车去春游,每辆面包车可坐8人,至少能坐满()辆车,至少需要()辆车. ①5 ②6 ③7选择题第5题:按照2颗星、3朵花、1面小旗为一组依次重复下去,第40个图形是()①星②花③小旗解决问题第4题:一共有39只小动物,大房间住8只,小房间住5只.(1)如果都住大房间,至少需要几间房?(2)如果都住小房间,最多可以住满几间?会有剩余的小动物吗?(3)还可以怎样安排住房呢?第五轮“第五题解决问题第4题”:一个星期有7天,七月份有31天.(1)七月至多有几个星期,还多几天?(2)如果7月8日是星期三,那么7月27日是星期几?家庭卷(二)第七题解决问题第4题:我们50人一起去曲阜游玩.大马车限乘8人,小马车限乘6人.(1)都坐大马车,至少需要几辆车?(2)都坐小马车,至少需要几辆车?第六单元《有余数除法》竞赛卷第七题第5题:同学们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买来的水果数量如下:桃子28个、苹果35个、鸭梨29个.如果一个果篮里要装3个桃、4个苹果和5个梨.这些水果可以装成几个这样的水果篮?第三轮“第七题解决问题第4题”:饼干每箱40块,苹果每箱36个.每人分5块饼干,4个苹果.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第四轮“第七题解决问题第5题”:王阿姨装水果篮,每篮放4个苹果、2个桃和3根香蕉.现在有20个苹果、12个桃子和18根香蕉,最多可以装几篮?8、锯木头问题.牢记次数和段数的关系:次数+1=段数段数-1=次数例题:王叔叔把一根木条锯成4段用12分钟,锯成5段需要多长时间?如图,锯成4段只用锯3次,也就是锯3次要12分钟.那么可以知道锯一次要:12÷(4-1)=4(分钟)而锯成5段只用锯4次,所需时间为:4×(5-1)=16(分钟)练习:第四轮试卷中的判断题第5题.把10米长的木料锯成2米长的小段,需要锯5次.()写出理由或列式计算: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1、明确学过的五个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是我们学过的五个计数单位,分别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上表示.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计数单位都是大写的.牢记: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2、牢记数位顺序表里的五个数位:(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第五位是()位.(2)明确数位与位数的对应关系:一个两位数,最高位是()位;一个三位数,最高位是()位;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位;一个五位数,最高位是()位.3、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万以内数的读法: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万位上是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续两个“0”就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读数儿歌:从高位、开始读,末尾0、都不读,中间不管几个0,统一都读一个0.例:牢记读作必须是大写.7438读作() 3604读作()4900读作() 5002读作()1050读作() 10000读作()万以内数的写法:写数时,也要从高位写起,几个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字也没有就写“0”占位. 写数儿歌:从高位、开始写,对号入座写清楚,哪位没有0占位.例:牢记写作必须是小写.三千八百六十四写作()一千零七十写作()三千零五()一万()九千()九千九百九十九()八千三百()4、用给出的数字排列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窍门:“最大”遵循“从大到小“的排列原则;“最小”遵循“从小到大”的排列原则.例1:用4、1、9、7四个数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特殊情况——如果有“0”时:“最大”仍遵循“从大到小“的排列原则;最小也是遵循“从小到大”的原则,但0又不能放在最高位,所以应把除0以外的最小的数放在最高位,然后接着排0,后面的数还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例2:用2、8、0、5四个数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试卷中的典型题目:第三轮“判断题第4题”:有两个0的四位数中,只读一个0. ()第四轮“填空题第9题”:用4、2、0、0组成的四位数中,一个零都不读出来的是(),只读一个零的是().提醒:要按顺序写全所有答案.家庭卷(二)“判断题第5题”:读万以内的数,最多只能读出一个零来.()第五轮“选择题第6题”:从5、8、0、7中选出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其中最小的三位数是(). ①587 ②507 ③750家庭卷(一)“填空题第2题”:一个四位数,个位上是6,最高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读作().5、数的组成:就是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例1:2647=()+()+()+()5803=()+()+()9030=()+()例2:下面各数中的7表示什么?易错点:大小写混淆.窍门:几个几→“个”后面是计数单位,应大写;前面是计数单位的个数,应小写.137() 2070() 9758() 7326()试卷中的典型题目:第三轮“填空题第4题”:由3个千和5个百组成的数是(),它比5000少().第四轮“填空题第4题”:3608读作(),3在()位上,表示(),6在()位上,表示(),8在()位上,表示().家庭卷(二)“填空题第3题”:由3个千、2个百组成的数是(),比这个数小1000的数是().家庭卷(二)“填空题第4题”:3407是()位数,最高位是()位,4在()位上,表示(); 7在()位上,表示(). 3在()位上,表示().6、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①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例:940○1899 想:三位数<四位数②位数相同时,就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反之就小;例:1350○2365 想:数位相同,比较千位1<2③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上的数字,依次类推.例:5940○5230 想:位数相同,都是四位数,千位上的数字也相同,就比百位,9>2.比大小儿歌:比大小、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数位相同从左比,数字大的数就大.数字相同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来.试卷中的典型题目:第二轮“填空题第5题”:将下列算式填在合适的()里.先写出得数,再根据得数大小排列算式.18÷2 36÷6 24÷3 56÷8 35÷7()<()<()<()<()第三轮“选择题第2题”:下面的数中,比2500大,比3500小的数是().用“排除法”①3499 ②2500 ③4000家庭卷(一)“选择题第2题”:下列数中,比6000小,比3500大的是().用“排除法”①5098 ②6001 ③30507、明确几个“最大”和“最小”的数:牢记位数必须是大写.位数两者和两者差一位数 1 9 10 8两位数109 89三位数100 999 1099 899四位数1000 9999 10999 8999五位数10000 99999 109999 89999 …………………………试卷中的典型题目:第一轮“填空题第(1)题”:一千里面有()个百.第一轮“填空题第(3)题”: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位,这个数是()位数.第一轮“填空题第(4)题”: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他们相差().第四轮“填空题第3题”:一个数从右向左数第四位是()位,第三位是()位.家庭卷(一)“填空题第1题”: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二位是()位,第五位是()位.家庭卷(一)“填空题第5题”:100张1元是()元,100张100元是()元.家庭卷(一)“判断题第4题”: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它比最大的四位数多1.()家庭卷(二)“判断题第6题”:最大的两位数比最小的三位数少1.()8、近似数:与准确数很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条件中都是准确数,问题中出现“大约”“可能”“大概”等词语就是求近似数.(1)能正确地区分近似数和准确数.近似数前面都由修饰的词语.如“大约”“可能”“大概”“左右”等.(2)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找准一个数的近似数.四舍五入法:数位上是0、1、2、3、4的舍去,5、6、7、8、9的进上.(3)四舍五入的数位不同,近似数就不同.四舍五入“个”位→近似数是整十数.如:65≈70 42≈40 237≈230 879≈880四舍五入“十”位→近似数是整百数.如:536≈500 891≈900 1549≈1600四舍五入“百”位→近似数是整千数.如:1174≈1000 6943≈7000 2055≈2000……9、整百、整千的加减法,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1)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 200+300= 3000+6000= 600-400= 9000-5000=1400-400= 2600-2000=(2)进位、退位加减法:70+50 = 800+900= 140-70= 1100-200= 3500-1900= 5000-2600=10、用估算策略解决问题.试卷中的典型题目:第一轮“填空题第(6)题”:同学们观看展览,一共去了1021人,大约是()人. 1021:个位1舍去≈1020 十位2舍去≈1000 百位0舍去≈1000 这3个答案都对.第一轮“填空题第(7)题”:公园一天卖出门票495张,大约是()张.495:个位5进上≈500 十位9进上≈500第四轮“选择题第4题”:下面最接近3000的数是().①3100 ②2999 ③3010第五轮“填空题第5题”:一台电视机的价格是3908元,一架钢琴的价格5007元,买一台电视机和一架钢琴,大约需要()元.问题中有“大约”,必须四舍五入“估算”.格式要规范,分三步:①用原数列式写“≈”.②在下面写出四舍五入后的数.③最后计算.家庭卷(一)“填空题第3题”:2014年仁川运动会中,中国代表团总人数是1328人,其中运动员897人,约()人;工作人员有401人,约()人.家庭卷(二)“填空题第8题”:一本故事书297页,已经看了203页,大约还剩()页没看.第四轮“第七题解决问题第3题”:下面是一~四年级个年级人数统计情况:一年级285人、二年级352人、三年级290人、四年级320人.(1)哪个年级的人数最多?哪个年级的人数最少?(2)估算一下:哪两个年级同时去看电影能坐下?第五轮“填空题第8题”:由数字3、7、0、8组成的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这两个数大约相差().第三轮“第六题解决问题第3题”:妈妈给明明的卧室换一张床(1999元)和一个柜子(599元),她带了3000元去购物,买了上面的床和柜子,大约花了多少钱?剩下的钱再给明明买一辆自行车(680元),还够吗?第五轮“第五题解决问题第2题”:两个旅游团一起乘游轮观光旅游,一团有六百多人,二团有七百多人,这艘游轮最多可以载1500人,能坐下吗?数学书上用估算解决问题的重点题型,需要好好看看.可以在书上再写一写解题过程.96页例13(可准确计算、也可估算);98页第5、6题;99页第8题. 11、学会用算盘表示数.算盘儿歌:算盘四周叫做框,根根小棒叫做档,一根横梁分上下;梁的上面是上珠,梁的下面是下珠;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第八单元克、千克1、本学期学了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2、称较轻物品的质量时,用(克)作单位;称较重物品的质量时,用(千克)作单位.3、一个两分的硬币约是()克.()袋500克的盐约是1千克.4、克和千克之间的的换算:1千克=1000克 1kg=1000g.相邻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知识延伸:在生活中,人们还习惯用“公斤”、“斤”和“两”来表示物体有多重.如2斤苹果、2两茶叶等……1千克=1公斤、1公斤=2斤、1斤=500克;1斤=10两、1两=50克5、计算或者比较大小时,如果单位不同,就需要通过换算把单位统一后再比较.一般统一成单位“克”比较方便.3千克○3000克 900克○1千克 6千克○5999克 1000克○1千克。
二年级数学除法评课稿
二年级数学除法评课稿评课评什么,这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今天店铺为大家编辑整理了二年级数学除法评课稿(精选12篇),仅供大家参考。
二年级数学除法评课稿篇1郭老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教学设计合理,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新教学理念所倡导的自主学习。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小学生学习的动力。
本节课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郭老师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通过让学生分苹果这一情境复习了已学知识,通过帮小猴分苹果展开问题,并把分苹果这个情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自觉的融入新知识的学习,并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在这一环节中,郭老师为学生根据书中已经给的信息提问问题,提高了学生动脑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二、重视学生的操作能力,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以学生操作为主。
通过学生用小棒代替分苹果分一分,分到的分苹果要同样多、平均分问题的设计活动,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探究与发现的空间,虽然是学生操作,但每一次操作之前,郭老师都能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知道本次操作的内容及操作后的要求,因此课堂上学生操作不是无序的,而是紧张有序地在进行,这就使操作具有了实效性,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带着问题,动手中又积极地思维,达到动与静的结合,观察与思考的有机结合。
学生通过操作、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方法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使学生明确了"平均分"的含义。
三、重视练习题的设计,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
郭老师设计了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题,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郭老师生动的儿童化语言和运用丰富多样的奖励措施,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的心理需求,维持孩子们学习新知的兴趣,进一步加深了对除法的理解。
【深圳市】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的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内除法的教学。
第二,不再明确区分“等分除”和“包含除”,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两种不同的生活原型,如: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24人租船,每船限乘4人,从而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万以内数的认识改变了原有的编排结构,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和近似数。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排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在二上年级教学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准备。
本单元还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安排了解决问题教学单元,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在实际活动中可能碰到的系列问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内容包括“锐角和钝角”“平移与旋转”。
与原有教材相比,“平移与旋转”是新增加的内容。
在量的计量方面,教学克和千克,突出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在前面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原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同,只是试商的难度加大。
在用一位数除时,利用乘法口诀就可以求出一位恰当的商。
而在用两位数除的过程中,要确定一位商是几,不仅和除法十位上的数有关,而且还和除数个位上的数有关,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有时需要试两三次才能求出一位恰当的商。
因此,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掌握试商方法,这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如除的过程中要看被除数的前一位或前两位,商的书写位置、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等。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原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同,只是试商的难度加大。
在用一位数除时,利用乘法口诀就可以求出一位恰当的商。
而在用两位数除的过程中,要确定一位商是几,不仅和除法十位上的数有关,而且还和除数个位上的.数有关,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有时需要试两三次才能求出一位恰当的商。
因此,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关键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学会“四舍”的试商方法,正确的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初步掌握调商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使学生学会用“四舍”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具教学过程:一、复习:1、()里最大能填几?30x()<1802、在○里填上>或<35x4 ○ 138 42x5 ○ 2303、下面各题应该商几?91÷20 84÷40198÷20 215÷30二、探究新知出示例3一个笔袋21元,84元可以买几个?提问:你能计算出84÷21等于多少吗?是怎样想的?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
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的多元理解角度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它的倒数”这个法则是怎么得出的?为什么“颠倒相乘”后能简化分数除法计算?为什么整数除法中直接除以除数,而到了分数除法中要乘它的倒数?倒数的本质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学生及一线教师。
下面我借助除法的意义、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逐层理解和分析分数除法计算法则,再从群论角度深入分析、探究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的内在原理。
一、从除法的意义角度理解分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法的意义是理解除法算理的基础,除法有两类意义模型:等分除和包含除。
下面分别利用等分除和包含除解释和推导为什么分数除法中会出现“颠倒相乘”的计算方式、为什么“颠倒相乘”后能简化计算,进而理解分数除法计算法则。
(一)利用包含除解释分数除法计算法则成立的原因。
张奠宙教授指出“分数除法对包含除的需求特别强烈”。
对于整数除以分数,即a ÷n m,根据包含除的意义,1中有m n 个n m,则a 中有a ×m n 个n m ,所以a ÷n m =a ×m n。
在上述过程中,m n 的意义是1中n m 的个数。
这可以作为分数除法计算中“颠倒相乘”现象的一种朴素解释。
(二)利用等分除解释分数除法计算法则成立的原因。
除数为整数的等分除模型是一个平均分的过程,即知道整体后求每个部分的大小;除数为分数的等分除模型则是一个逆向分析过程。
对于分数除以分数,即b a ÷n m,借助等分除的意义,将单位“1”平均分成m 份,n 份是b a,所以b a ÷n m 求的是单位“1”。
也可以先由b a ÷n 求出1份,由于单位“1”是m 份,所以单位“1”是b a ÷n ×m =b a ×m n 。
所以b a ÷n m =b a ×m n 。
在上述过程中,分子、分母颠倒即可实现b a和单位“1”之间关系的转换,同时实现从除法计算到乘法计算的过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同步测试(含答案)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1《有余数的除法》同步测试(第1课时) 1.圈一圈,填一填。
(1)15个◆,2个2个地圈。
◆◆◆◆◆◆◆◆◆◆◆◆◆◆◆ 圈了()组,剩下()个。
(2)22个☆,5个5个地圈。
☆☆☆☆☆☆☆☆☆☆☆☆☆☆☆☆☆☆☆☆☆☆ 圈了()组,剩下()个。
考查目的:借助圈一圈,填一填等多种表征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学会确定商与余数的名数。
答案:(1)7 、1 ;7 、1 ;(2)4 、2 ;4 、2 。
解析:学生根据操作写出除法算式,并说说算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7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精品教学案(含答案)
本单元内容创设了许多“分一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深刻体会平均分的意义;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引入除法算式,并把它与“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获得对除法意义的初步理解;进而在乘除混编的具体情境中,使学生经历情境识别,直观操作,再列出相应的乘法或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区别,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在理解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生要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并在除法运算中,逐步摆脱对实物操作的依赖,发展抽象思维;同时在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入地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区别与联系,为进一步学习除法及乘法口诀打好基础。
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本单元是在学生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日常生活中学生已接触过分物体的情境,知道将物体分成几份的方法。
1.强调对除法意义的体验。
除法运算的本质就是平均分,教材在引入和建立除法算式前,安排了“分一分”活动,就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经历并掌握“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充分了解“平均分”的意义。
学生一旦明白除法算式不过是“平均分”具体操作过程的符号表示,体会这是数学化的过程,也就认识到除法的意义。
2.学习内容上要采取乘、除有分有合的策略,有利于学生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区别与联系,并且教师要指导学生先弄清两者的区别,再体会它们之间的联系;也就是先分化,再贯通。
3. “倍”不作为数学概念,而作为生活概念来处理,所以不下概括性的定义,而是结合具体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倍”的意义,体会“倍”与平均分的联系与区别1.落实“分一分”的具体活动,逐步丰富、加深对平均分的体验。
2.经历“平均分”具体操作的数学化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与应用价值。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4.用乘除法混编的情境,培养分析问题与选择算法的能力。
1 分物游戏1课时2 分苹果1课时3 分糖果1课时4 分香蕉1课时5 练习五1课时6 小熊开店1课时7 快乐的动物1课时8 花园1课时9 练习六1课时分物游戏。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评课稿4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评课稿4篇《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问的延长和拓展,同时也是多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基础和起点。
我预备了以下内容,盼望对你有关心!【篇一】二班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评课稿始终以为数学课因其学科本身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所以必需上得一板一眼,但听了刘**老师执教的这节《有余数的除法复习》一课,使我对如何上数学课有了新的熟悉:首先,数学课的算理必需给同学讲清晰,让同学有明确的熟悉。
刘老师处理小青蛙跳水30÷7一题时,问同学什么是被除数,刘老师说被除数就是被分的数,一部分分走就是除数,一部分留下就是余数。
假如一次分走就用减法,一次一次分走同样多的就用除法。
那么30÷7分走4个7,分了4次。
他用这种方式不但算理讲得透彻明白,同时同学学得也很轻松。
另外,刘老师的课形式新奇、趣味性强,使人耳目一新,不仅会牢牢的吸引住同学,就连听课老师也被他牢牢的吸引了。
新奇不仅体现在习题的形式上,比如小青蛙跳水,同学说完答案后喊123青蛙就跳开。
真好玩!小猴子挑桃子,最简洁的习题形式,被刘老师给予的“有余猴”“没余猴”两个名词给趣味化,生动化了。
另外,在数学课上用区分同音词的方式,“鱼数”、“愚数”,“愉数”,并列举了余字的其他组词的方式来让同学充分体会“余数”一词中的“余”字的含义。
不但闻所未闻,而且我信任经过刘老师的讲解孩子们会彻底明白什么是“余数”了。
并且会一生不忘。
新奇还体现在习题的内容设计的艺术性上。
刘老师这节复习课的习题都是经过细心设计的,题目难易呈递增性。
并且到开放性。
不仅如此,在解题的过程中,除时时渗透算理外,还教给同学多角度看问题,做题什么数逆向思维等。
例如:41÷()=()…6同学给出了两个答案,7和5,5和7。
刘老师缓缓善诱地引导同学不仅充分明白了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并且让同学明白应当学会多角度看问题。
还有小猴子挑桃子一组题,各个都有深意。
有广度,有开放性,而且题题目标明确。
等分除包含除比较
2、16个珠子。 (1)平均分成2串,每串有( 珠 子。
)个
(2)如果把这些珠子每8个串成一串, 可以串( )串。
实用文档
3、有12根小棒。 (1)平均分成3捆,每捆(4 )根。 算式: 12÷3= 4 (根) (2)每2根分一捆,能分( 6 )捆。 算式: 12÷2= 6 (捆) (3)每6根分一捆,能分( 2 )捆。 算式: 12÷6= 2 (捆)
√8里面有( )个√2.
实用文档
把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 )。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每( )3 个一份,分成( 5)份,
15□÷□3 =□5( )份
实用文档
12÷3=4 (份)
实用文档
(1)6个同学拍皮球,每组有3人,分成几组?
□6 ÷ □ 3= □(2组)
(2)6个同学拍皮球,平均分成了2组,每 组有几人?
12 ÷ 4 = 3
实用文档
12人,每 3 人坐一条船,需要( )条船。
12 ÷ 3 = 4
实用文档
看图写算式。
请你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5×3 = 15 15÷5 = 3
实用文档
2 + 2 + 2 + 2 = 8 =2
12 = 4 + 4 + 4
=4
实用文档
□6 ÷ □ 2= □实(用文3档人)
6根萝卜平均分给3只小兔,每只小 兔分(2 )根。
□6 ÷ □ 3= □(2 根)
实用文档
14个气球,每人分2个,可以分 给(7 )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 □ 2= □(7 人) 实用文档
二年级第四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集体备课定稿正规版
二年级第四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集体备课定稿(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二年级第四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集备定稿一、单元教学目标:(一)总目标1、知识目标:(1)能比较熟练地用6~9的乘法口诀进行表内除法的口算。
(2)能根据一个乘法算式写出相应的两个除法算式,知道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3)巩固除法的两种含义:①等分除: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
② 包含除: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2、能力目标:(1)在具体的情景中,能正确的选择乘法或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一分钟准确做对8道口算题。
(3)培养估算的意识。
3、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经历了在具体情景中除法含义的运算过程,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分析、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课时子目标第一课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出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经历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3、引导学生在议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解决问题1、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2、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培养学生把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单元知识结构图: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用乘法口诀求商用表内乘法口诀求商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等分除除法进一步巩固除法的两种意义包含除运用除法意义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剖析: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学生掌握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有24只,如果每3只小猪住一间房, 一共需要( 8 )间房。
算式: 24÷3= 8 (间) 5、一共有36个土豆,小老鼠每次运9个
土豆,要运( 4 )次才能运完。 算式: 36÷9= 4 (次)
每条船上有 3 人,4 条船上共有( 12 )人。
3 × 4 =12
12人坐 4 条船,平均每条船上有( )人。
12 ÷ 4 = 3
12人,每 3 人坐一条船,需要( )条船。
12 ÷ 3 = 4
看图写算式。
请你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5×3 = 15
15÷5 = 3
2 +2 +2 +2 =8 12 = 4 + 4
+
=2 =4 兔分(2 )根。
6 ÷□ 3 = □(根) 2 □
14个气球,每人分2个,可以分 给( 7 )人。
14 ÷ □ 2 = □(人) 7 □
列算式。 1、 一共有12个西瓜 (1)每只小猴子搬2个西瓜,需要( 6 ) 只小猴子。 算式: 12÷2=6 (只)
(2)有6只小猴子来搬西瓜,每只小猴 子搬( 2 )个。 算式: 12÷6=2(个)
√
8里面有( )个 √2.
把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 )。
每( 3 )个一份,分成(5 )份, 份 5 15 □÷□=□( ) 3
12÷3=4 (份)
(1)6个同学拍皮球,每组有3人,分成几组?
3 =□ 2 (组) 6 ÷□ □
(2)6个同学拍皮球,平均分成了2组,每
组有几人?
2 =□ 3 (人) 6 ÷□ □
2、16个珠子。
(1)平均分成2串,每串有( )个珠
子。
(2)如果把这些珠子每8个串成一串, 可以串( )串。
3、有12根小棒。
(1)平均分成3捆,每捆(4 )根。 算式: 12÷3= 4 (根) (2)每2根分一捆,能分( 6 )捆。
算式: 12÷2= 6 (捆)
(3)每6根分一捆,能分( 2 )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