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与民俗生活及民俗观念_王天岚
设计沟通能力培养的多元化教育模式探讨

设 计沟通 能力是作为 当代设计师 必备的能力 之一 , 在设 计过程 中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是传 达供应商 的产品与消费者之间有力 的桥 梁 , 是 保 障供给与需求的原动力 。作为 高校对 设计类大学生 的设计 沟通 能力 的培 养 , 是反映设计专业大学生 的专业 素养 和综合素质重要体现 , 也成 为学 生就业 、 创业 的重要 因素 。因此 , 培养学生设计沟通能力是创新艺 术设计 教育 的新课 题 , 新 任务。 二、 高校设计 沟通 能力教 育现状 设 计沟通能力 的培养 和教育可 以使 一个人获得 认知 自 我、 理解 和 调节他 人情 绪以及与他人合作设计 的能力 。这 就需要当代设计类大学 生不仅要有综 合理论知识 、 过硬 的专业设计 能力 , 更需要有出色的沟通 能力 , 这也 是衡量培养大 学生能否适 应社会需求 的重要标准 。如果在 设计 过程 中不会 去沟通 , 缺乏 团 队合 作精神 , 即使 设计 专业技 能再优 秀, 也很难有用武之地 。 然而 , 高校 的设计类大学生缺乏社 会经验 和社 会责任感 , 学习过程 中往 往缺乏沟 通的主动性 , 部分设计类 大学生不愿 意参加健康 的有意 义 的集体活动 , 而习惯独 自 奋斗, 爱孤芳 自赏 , 致使 部分设计类 学生综 合设计能 力不强 , 毕业后很难适应现代 的设计行业 的需求 。同时 , 设计 是一 门感性 的艺术, 对 艺术作 品的评 价也是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 每个 人都有其独立 的审美与评判标准, 没有绝对 的好 与坏, 所 谓的好与坏只 是在特定前 提条件及视角下的一种评断 。设计类 的学 生有其独特艺术 个性 , 很 自我, 认 为 自己设计 的是 最棒 的, 但过 度 的“ 自我” 也 是一 种 自 闭。 这种 自闭导致设计类学生不愿与人沟通 。 除 此之外 , 高校 对学 生设计沟 通能 力的教 育 , 没 有引起 足够 的重 视, 在人才培养 方案 中和课 程设计 中很难 找到其 系统 的培养计 划。在 教育教学 中, 往往 注重对学生独立设计能力 的培养 , 对 团队协作能力 的 培养 不够深 入 , 造 成在设 计 团队协作设 计项 目实践 中 , 成 员参 与度不 高, 个别 同学 的单 独设 计取代团队设计 的现象 。鉴 于此 , 高校对学生设 计沟通能力的培养应提上科学合理 的教育 阶段 。 三、 设计沟通能力培养的 多元化教育模式 随着设 计沟通 能力在设计工 作中发挥 的作用突显 , 设计沟 通能力 在高校设计教育 中被 逐渐重视 , 如何培养大学生 的设计 沟通 能力 , 学者 们进行 了深入 的探讨研 究。笔者认为在设计沟通能力培 养中引人多元 化的教育模式是务实之举 : ( 一) 创新教学方式是学生设计沟通能力培养 的基石 培育能适 应现代 市场需求 的设计 类人才 , 必须转变 教师 的教育 观 念, 顺应国际多元化教育模式 , 提高学生 的设计沟通能力 。 l 、 设计 教学中教 师要 从传统 的“ 以教师 为中心” 的教 学惯例 , 转 变 为 以“ 学 生为中心 ” ; 教师制定合 理有效 的教 学计划是教 学效果得 到保 证的前提并按照合理 的先后顺序进行教学环节 的实施 。
《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传承的创意设计研究》范文

《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传承的创意设计研究》篇一一、引言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作为古代农耕文明的瑰宝,不仅代表着时间的流转,更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深厚的农耕智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传承的创意设计进行研究,旨在探索如何将这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实现其有效传承。
二、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的内涵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物候变化及特定时令活动的二十四个特定节令。
每个节气都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如立春的祭祖祈福、秋分的丰收庆祝等。
这些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三、创意设计在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传承中的应用1.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VR、AR等,将二十四节气的民俗文化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人们。
例如,通过VR技术,让人们亲身体验古代农耕生活,感受节气的变化和民俗活动的魅力。
2. 设计节令主题产品: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设计一系列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如节令文具、服饰、家居用品等。
这些产品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能让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3. 举办节令活动:定期举办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活动,如节令食品品尝、传统手工艺品展示等。
通过活动,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4. 创新教育方式:将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融入学校教育,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讲座等方式,培养下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四、创意设计的实践案例分析以“春分”为例,春分是农历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代表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
在春分期间,各地有着丰富的民俗活动,如吃春菜、放风筝等。
某地区以春分为主题,设计了一系列创意活动。
首先,通过VR技术重现古代春分的农耕场景,让人们亲身体验古代农耕生活;其次,设计了一系列春分主题的文创产品,如春分图案的服饰、家居用品等;最后,举办了春分食品品尝、传统手工艺品展示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
民俗文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民俗文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分析发布时间:2021-12-08T01:33:42.993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14期作者:郭崇普别杨慧美陈立恒[导读] 在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许多群众喜爱的民间文化,如年年有余、丰收粮、门神等。
荆楚理工学院摘要:在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许多群众喜爱的民间文化,如年年有余、丰收粮、门神等。
它不仅反映了历代人民传统的收获观念和古老的民间信仰,也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生态和地域特色。
例如,在春节期间,各种各样的年货都会把春节装扮得喜气洋洋。
每家每户都有与对联、窗花、灶神等有关的民族风俗和各种民间文化形象,其中许多经过长期发展,已演变成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这些要素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化传承价值和一定的经济价值,而且随着民间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和社会人们对民间文化和民间生活方式的向往,在这个过程中,民间文化形象市场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如何提高民俗文化形象的品牌影响力,做大做强,更有利于民俗文化形象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是我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民俗文化;视觉传达设计;应用分析导言:视觉传达是基于人类视觉器官认知的信息传播艺术。
它主要使用吸引人的文字、图像和颜色来传达信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这也使得视觉符号的传播形式变得多样化。
近代以来,中国兴起了一股复古思潮。
人们越来越追求复古的东西。
民族传统文化符号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传统民俗文化形象与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某种程度上说,任何元素都可以转化为我们的设计元素,传统民俗文化的形象也不例外。
早期的挂画、商店招牌、早期的纸币、财神和门神都是视觉化的民间形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它们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可见民间文化形象与视觉传达设计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民俗文化形象应积极适应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使传统民俗文化形象在视觉设计的布局和传达理念上摆脱传统设计的局限。
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传承的创意设计研究

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传承的创意设计研究一、本文概述《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传承的创意设计研究》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设计。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重要遗产,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还蕴含了丰富的民俗风情和生活智慧。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被遗忘和流失的风险。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创意设计的方式,将二十四节气的民俗文化传承下去,并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
文章首先将对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进行梳理,揭示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接着,将分析当前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包括传统习俗的淡化、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陌生感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探讨如何通过创意设计的方法,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作品。
本文将重点关注创意设计在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传承中的应用实践,包括设计理念的创新、设计元素的提取与重构、设计作品的呈现与传播等方面。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文章将总结出一套有效的创意设计策略和方法,为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还将展望未来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传承的发展趋势,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参与这一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二、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的传承现状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重要产物,不仅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中的独特创制,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在传承上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当下社会,尽管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在民间仍有一定的认知度,但其背后的深厚文化内涵和民俗活动却在逐渐淡化。
年轻一代对于二十四节气的理解多停留在日历上的简单标注,而对其背后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与之相关的民俗活动则知之甚少。
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许多传统的节气习俗因为缺乏实践的环境和条件,已经逐渐被淡忘。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国民族图案的审美价值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国民族图案的审美价值中国民族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国民族图案的审美价值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彰显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审美情趣。
本文将从中国民族图案的历史渊源、审美特点和现代设计应用等角度,探讨中国民族图案的审美价值。
一、历史渊源中国民族图案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早在商代和周代,中国古人就在器物、服饰和建筑上运用了丰富多彩的图案装饰。
这些图案设计包括了动植物纹样、云瑞纹样、几何纹样等,融合了丰富的审美理念和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理解和表达。
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历代的统治者也都在文物、宫殿和宫廷艺术中广泛应用了各种图案装饰,不仅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后世的民族图案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二、审美特点中国民族图案的审美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象征意义:中国民族图案通常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包括了对自然的崇拜、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精神等方面的表达。
这些图案通过富有表现力的图像和符号,传递着中国人对自然、生命和宇宙的理解与情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2. 艺术表现:中国民族图案的艺术表现力丰富多样,既有流畅优美的线条构图,又有纵横交错的几何图案,还有栩栩如生的动植物形象等。
这些图案设计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更展现了中国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审美情趣。
3. 文化内涵:中国民族图案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了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图案设计既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生活和自然的理解,又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动表达和传承。
三、现代设计应用中国民族图案在现代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在传统文化产品和工艺品上得到了发扬光大,也广泛运用在服装、建筑、广告等领域。
这些图案设计不仅在传统领域中为人们带来了审美的享受,也在现代设计中展现了新的艺术魅力。
招贴广告设计的艺术美表现

No4 ,o. 12 0 .. 1 .0 9 V 1
Ge e a e ilNG9 n r l r .7 S a
招贴广告设计 的艺术美表现
王 天 岚 1 , 2
(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1 湖北 武汉 4 00 300) ( 2巢 湖学 院艺术 系 , 安徽 巢湖 2 80 300) 摘 要: 美是艺术的重要属性, 艺术是美的集 中表现和高级形态。 本文就是通过招贴广告艺术 美的表现 , 揭示 出招贴广告设计的艺术美实际上是构成广告艺术形象的各种美 的因素融合 , 是广告艺术活动中主体表现和客体再现的统一, 又是广告艺术 内容和艺术形式的统一。 关键词 : 招贴广告; 设计 ; 艺术美 中图分类号: 2 . J 9 文献标识码: 5 3 A 文章编号: 7 — 8 8 0 9 4 0 7- 3 1 2 26 ( 0 ) -0 3 0 6 2 0
有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魅力。 图形能极大的拓展招 贴的表现空间,并在信息传达方面发挥重要作 用, 图形 的形 象语 言 对 内容 的表 达力 越 强 , 图形 创意就越切入主题。 图形 的创造来源于自然形体 的描绘 、 加工和变化; 由自然形体 向图形过渡并 由图形 向设计转化的过程 中达到设计作 品所需
要 的形式 , 在这 一过 程 中不 同程 度 上反 应 出设计 者 和产 品的个性 。因此 , 图形是 用视 觉 艺术 手段
蜜美好 的爱情 , 更能让广大群众所接受。而巧克
力是女 性 喜欢 的礼 物 , 内在 的精神 在于 “ ”, 它 爱 传递 的情 感就 是爱 。 计者 把两 者结合 起来 就是 设 表达 拥有 该巧 克力 既有美 丽 的外表 , 也有 内在 的 气 质 。 乎审美 规 律 的心理现 象 。 审美 的过程 合 在
浅议中国民俗文化带给视觉艺术设计中的灵感

化与多元化的同时,还要充分重视挖掘 民俗文化的特色造型
在这种缺 乏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的情 况下 ,民俗文化变
元素。立足于本土文化 , 才会有根基 , 才能设计 出独特的视觉 成了一种针对西方文化 的入侵 ,而被 艺术家与文化工作者们 元素。在透彻领悟 民俗文化 内涵 的基础上 , 将 设计 内容 、 版式 所重新提起的“ 带有本 民族特 色”的文化形式, 很多专家对已 等 元 素做 重新 组 合 , 在 民俗 文 化 中寻 找 灵 感 , 在 创 作 中发 展个 经衰落了几十年 的民俗文化进行 了重新整理与研究 ,这些工
带来 不同的创作灵感。在 当今 的科技 时代 , 中国民俗文化如何激发视觉艺术设计 的灵感是个值得研 究的课题。
关键词 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 : J 5 0 4 视觉 艺术设计 灵感 文献标识码: A
中国民俗文化是依附于劳动人民几千年的生活、 习惯、 情感 对于现代 中国人而言是没有障碍 的, 甚至能传达 的更加生动 、 与信仰中产生的文化, 它有着极其鲜 明的民族个性特征, 内容极 亲 切 、 趣 味 。当 然 , 运 用 这 些 形象 的前 提 在 于 对 它们 的理 解 ,
浅议中国民俗文化带给视觉艺术设计中的灵感
单春晓
( 武 昌理 工 学 院
摘
湖北 ・ 武汉
4 3 0 2 2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要 中国民俗文化 中含有极为丰 富的哲学、 美 学、 考 古学、 历史学、 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内涵, 是 中华民族文化的
凝 集和结 晶, 体现 出浓郁的审美 意识。民俗文 化传承 、 发 扬 了中国的传统美 学思想, 可以对视觉艺术设计 中各个方面
具体运用方式有直接和 问接两种方式 。所谓直接 的运用
2024年建立艺术设计的民族文化观念

2024年建立艺术设计的民族文化观念一、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在艺术设计领域,民族文化观念的形成与深化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民族文化不仅仅是一系列的符号和传统,更是一种世代相传的精神寄托与情感表达。
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哲学思想、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是设计灵感的源泉。
忽视民族文化,意味着割断了设计的根脉,失去了与本土人民的情感联系。
因此,建立艺术设计的民族文化观念,就是在设计中寻找根与魂,让作品既具有国际化的表达,又深深扎根于本土的文化土壤。
二、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在艺术设计实践中,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是实现民族文化观念的重要手段。
这包括对传统图案、色彩、材料、工艺等方面的借鉴与创新。
设计师应当深入研究本民族的文化遗产,理解其背后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再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现代设计中。
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还能够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民族精神与审美观的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是紧密相连的。
在艺术设计中,体现民族精神是提升作品文化内涵的关键。
民族精神包括一个民族的自尊、自信、自强和自爱,它影响着设计师的创作态度和作品风格。
同时,民族审美观也是设计师必须考虑的因素。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标准,这些标准影响着人们对美的感知和追求。
设计师应当尊重并体现这些审美观念,使作品既符合民族审美,又具有时代感。
四、创新与发展的平衡在强调民族文化观念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艺术设计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新的理念和技术,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然而,创新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传统。
相反,它应当是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创新,是一种有根的创新。
设计师应当在尊重传统的同时,勇于挑战旧有的观念和形式,探索出既符合民族文化精神又具有现代感的设计语言。
五、全球视野下的文化交流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艺术设计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应当积极参与到这一过程中。
通过设计作品,我们可以向世界展示本民族的文化魅力和独特价值,也可以从其他民族的文化中汲取灵感,丰富自己的设计语言。
浅谈中国民俗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

其 在现代创作 中的 中应用 方法 ,使得现代 艺术语言 和传统文化 的精神
完 美契合 ,同时将 传统 民俗 文化艺术在现代 设计 中得 以传承和发展 。
创造具有本 民族 特征的艺术语言。 1 民俗 文化的主要内容
3 民俗 艺术 的表现手 法
自然界得 的一种本质 上的理解与表 现。这种艺术 手法与现代 设计表现
不谋而合 ,与此 同时 ,现代 设计 中也 经常运用借 喻或 比喻 的手法 ,使
3 . 1 民俗艺术喜欢用点 的表现形式 ,通过点 的丰富变化 。 产 生非常丰
富的画面效 果
作者 简介 :王静 / 1 9 7 9 年生 / 黑龙江 哈尔滨人 / 硕士 / 哈尔滨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 研究方 向为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研究
形表 现形式 ,设计 出既具有 民族文化 特征 ,又能 为国际社会所认 同的 设计 作品。 民俗 文化直接继承了原始艺术 的审美意识 ,已经成 为大众 通 用的艺术视觉语 言 ,视觉语言具 有高度 的集体 性、传承性 ,同时影 响 了民间文化 的审美 活动 ,将 民俗 文化运用在现代设计 中,具有较强
结合 ,把 传统文化的精神 元素融人现代设 计之 中,也是对 中国传统文 化的一种传承 ,同时也是我们现代设计 师不 的使命。 2 _ 2 民俗文化对现代设计色彩的影响
中国传 统 图形在 色彩 变现上 不拘 泥于 对 自然界色 彩 的模拟 与再
民俗文化 是艺术生成 发展的文化源 泉 ,为艺术 的创造提供 了大量素材
体 系对现 代艺术设计 具有很好 的借鉴 意义。我们 受传统五色的影 响,
正 色具有较高 的地 位 ,因此传统 图形 配色在装饰 性上的主要体现 为色 彩 的纯度较高 ,色彩鲜 明亮 ,形成对 比强烈 的色彩 关系。同时 ,我们
传统楚风民俗文化如何激发现代视觉艺术设计的灵感

传统楚风民俗文化如何激发现代视觉艺术设计的灵感作者:单春晓来源:《艺术科技》2014年第08期摘要:传统楚风民俗文化作为有地域特征的民俗,能否结合现代视觉设计的大舞台,走出地方,走上国际,不仅仅局限在传统和过去,也不仅仅限制于一个地域,成为具有国际风格和民族代表的现代设计风格,为现代视觉艺术设计提供得天独厚的创作灵感和民族优势,激发现代视觉艺术设计的灵感。
关键词:传统;楚风民俗文化;现代视觉艺术设计传统楚风民俗文化,是楚汉地区千年历史文化孕育和沉淀而成的,具有极其鲜明的民族个性与地域特征,它在世界民俗文化上是首屈一指的,内容极其丰富多彩,既有形式,又有内涵,即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
传统楚风民俗文化表现出了丰富的文学、哲学、美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等内涵,这些都是一切设计形式必需的思想根基。
作为有地域特征的民俗能否结合现代视觉设计的平台,走出地方,走上国际,不仅仅局限在传统和地域,成为具有国际风格和民族代表的现代设计风格。
其中蕴含的浓郁审美意识和元素题材,可以为现代视觉艺术设计提供得天独厚的创作灵感和民族优势,在当今的国际时代,传统楚风民俗文化代表的地域特征的民俗,如何激发现代视觉艺术设计的灵感走上世界,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1 传统民俗文化对现代视觉艺术设计的意义现代视觉艺术设计要反映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审美情感的继承,要体现中国人这个群体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其中蕴含的情感才能感染观众。
显然现代视觉艺术设计从传统民俗文化中寻找答案是最为合理的。
同时,民俗文化代表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商业社会中遭遇的尴尬和沉寂,也急需一个机会再次走向更加辉煌的成就。
只有真正地体会了民族传统,理解了传统文化,才能将这些元素运用到设计作品中去,这应该是现代视觉艺术设计如何具备民族性的关键切入点。
中国的现代视觉艺术设计现在还处于混沌状态,在一片模糊与迷茫之中,未形成一个成熟的设计体系与规范。
现代视觉艺术设计者们只有认清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视觉艺术设计的关系,以民俗文化的精神内容做设计主题,灵活运用民俗文化的各种形式和内容作为创作资源,开创民族标志性的现代视觉艺术设计风格,尤其是有中国标签和地域风格的现代视觉形象,是现代视觉艺术设计者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文化产业特征

第1 期
朱胜 甲 , 朱小龙 , 王天岚 : 传统 工艺美术行业的文化产业特征
・ 6 3・
在 潜心 研 习竹 刻 的 同时 ,还经 同乡 名 画家 冯 超然 的推介 , 与上海 书 画雕 刻界 的众 多名 士交 友合 作 , 切磋 技 艺 。和 他 谈 画 论 艺 的著 名 书 画家 有 江 寒 汀、 钱瘦铁 、 唐 云、 程十发、 乔木 、 沈尹默 、 邓 散木 、
形式表达内涵的, 本身就是传播文化 的一种视觉 成 的法度 、 原则 和技 艺 , 构 成 了中 国传 统 工艺美 术 符 号形 式 , 真实 客 观地 存 续 着 中华 民族 的文 化传 作为 非物 质文 化遗 产 的核 心 内容 , 是 造 物文 化 的
统 和历 史 印记 , 创造 出 的典 型 艺术 形 式 和 造 型 式 样 对后 世 的发展 影 响 深 广 , 有 着 物质 文 化 遗 产 和
的 品类形 态 , 享 誉 中外 。但 长 期 以来 , 人 们不认 为 工艺 美术 是文 化产业 。特别是 由于工艺 美术 行业 的大部分 产 品多是 在重 复过去 的形 制 , 匠气 明显 、 缺少 创新 , 文 化 品位 不 高 , 并且 逐 渐远离 了现实生 活 的需要 和 时 尚的 审美 追 求 。笔 者 以 为 , 只要 对 传 统工 艺美术 加 以梳理 和分 析 , 就 会 发 现 其具 有
、
文 化价值
的图式来物化表现。总之 , 传统工艺美术物化地
从文化层面来看 , 传 统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 表 现 了传 统 的历史 文化 。 文化 的一部分 , 更是传统艺术 的重要 内容 。所有 传统工艺美术 品在社会价值和现实功用方面 传统工艺产品, 都蕴涵着审美观念和 民俗习惯等 体 现 了“ 用” 与“ 美” 相 统 一 的造 物原 则 。崇 尚心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国民族图案的审美价值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国民族图案的审美价值【摘要】中国民族图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审美魅力。
本文从介绍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定义中国民族图案以及探讨审美价值的重要性入手,深入探讨了中国民族图案的历史渊源、与审美理念的融合、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其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通过研究中国民族图案的独特特征和审美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对当代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
中国民族图案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审美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展望未来,中国民族图案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通过对中国民族图案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当代设计的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关键词】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国民族图案,审美价值,历史渊源,融合,当代应用,独特审美魅力,启示,重要性,影响,发展前景。
1. 引言1.1 介绍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是一种通过视觉元素来传达信息、触发情感和引发思考的艺术形式。
它将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元素有机结合,通过设计的方式达到特定的传达效果。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
在当今社会,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方方面面,从广告宣传、包装设计到网页界面、标识符号,无处不在。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直观地传达信息,引导观众的情感和思考。
通过运用不同的设计元素,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视觉效果,让观众在瞬间产生共鸣和认同感。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还可以调动观众的情绪,激发其购买欲望或者思考欲望,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强、应用性广泛的艺术形式,它在不断演变和发展中,为人们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视觉体验,同时也成为了交流和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
1.2 中国民族图案的定义中国民族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各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和文化内涵的图案设计。
艺术民俗学PPT课件讲义

少数民族民间艺术资料
• 民间舞蹈 • 民间歌谣 • 民族服饰
• 民间说唱 • 民间节日 • 民间美术
民间工艺之——剪纸、刺绣
Q&A
谢
谢!
第一节 民俗的分类: • 物质民俗: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
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些
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包括生产 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 俗、交通民俗、医药保健民俗等等。
• 精神民俗:指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 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自
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 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为特定的行 为方式并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主要包括 民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 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关涉到的是从个人到家
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 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主要包括社会组织民 俗(血缘组织、地缘组织、业缘组织等)、社会制度民俗 (如习惯法、人生礼仪等)、岁时节日民俗以及民间娱乐 习俗等。
口承语言民俗: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 流系统。包括两大部分(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民俗语
言指在一个民族或者地区中流行的那些具有特定含义,并 且反复出现的套语,如民间俗语、谚语、谜语、歇后语、 街头流行语、黑话、酒令等等。民间文学指由人民集体创 作和流传的口头文学,主要有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 民间歌谣、民间说唱等形式。
第一章艺术民俗学的研究系统第二章物质民俗与艺术审美第三章社会民俗与艺术境域第四章信仰民俗中的艺术纬度第五章岁时人生与艺术关联第六章游艺民俗及其艺术学的意义第一节民俗的分类
艺术民俗学
目录
内蒙古民间美术元素在视觉传达中的设计应用

内蒙古民间美术元素在视觉传达中的设计应用内蒙古是一个具有丰富民族文化、独特地域风貌的地区,其民间美术元素在视觉传达中的设计应用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这些民间美术元素源远流长,丰富多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合了草原民族的智慧和情感,展现了内蒙古独特的民族文化气息。
在当代设计领域,内蒙古民间美术元素被广泛运用于平面设计、服装设计、装饰艺术等方面,为视觉传达注入了独特的民族韵味,提升了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本文将探讨内蒙古民间美术元素在视觉传达中的设计应用,探索其在当代设计中的创新与发展。
一、内蒙古民间美术元素的特点内蒙古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间美术元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
内蒙古的民间美术元素主要包括壁画、刺绣、传统图案、民间工艺等,这些元素在形式、图案、色彩等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内蒙古的民间美术元素具有浓厚的草原文化气息。
草原是内蒙古独特的地理景观,草原文化在内蒙古的民间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草原丰饶的自然景观、独特的民俗风情、丰富的生产生活等都成为了艺术家们创作的灵感源泉。
内蒙古的民间美术元素注重装饰性和实用性的结合。
在日常生活中,内蒙古的民间艺术品通常是具有实用功能的器皿、服饰、家具等,这些艺术品的装饰图案经常体现了民族信仰、祈福祝福、吉祥纳福等意义,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内涵。
内蒙古的民间美术元素在形式和图案上具有高度的抽象和象征性。
内蒙古的民间美术以鲜艳的色彩和简洁的图案为特点,这些图案往往是对自然界、生活场景、神话传说等的抽象表达,富含了民族的智慧和情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平面设计领域,内蒙古的民间美术元素被广泛运用于广告、包装、海报、书籍装帧等设计作品中,为作品注入了独特的民族韵味,丰富了视觉表达的形式和内容。
内蒙古的民间美术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内蒙古的传统图案和纹样常常被运用于包装设计和书籍装帧中。
这些传统图案和纹样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魅力,成为了设计师们创作的重要素材,丰富了设计作品的视觉表现力和文化内涵。
视·觉·悟—影响平面设计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观念探微的开题报告

视·觉·悟—影响平面设计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观念探微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平面设计是一门深受文化影响的艺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平面设计都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
而在中国的平面设计中,民间传统文化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如节日、神话、传说等元素都常常被运用到平面设计中。
但是,在平面设计中思考和运用民族传统文化需要对其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而这就需要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观念进行深入的探究。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观念的探究,了解其对平面设计的影响和启示,并进一步促进平面设计与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合,创造更富有文化内涵和表现力的设计作品。
三、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观念的概述通过对中国民间常见的传统文化观念进行归纳和总结,包括儒教、道教、佛教、民间信仰等,以及与这些观念有关的神话、传说、节日等元素。
2.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观念对平面设计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探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观念在平面设计中的具体运用方式和效果,以此揭示传统文化对于平面设计的启示和影响。
3. 探究平面设计如何更好地融入民族传统文化提出优化和发展平面设计的方案和思路,使平面设计更好地融入民族传统文化,创造出更具中国特色和内涵的设计作品。
四、研究方法本文主要使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1. 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掌握有关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观念和平面设计的相关信息,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实证研究法通过采集和分析现有的平面设计实例,探究民族传统文化观念在平面设计中的具体运用方式和效果。
3. 综合分析法通过对文献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观念对平面设计的影响和启示的综合认识。
五、研究意义本文旨在探究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观念对平面设计的影响和启示,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促进平面设计与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合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探究,提出如何更好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平面设计中的思路和方案,促进平面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丰富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
民族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民族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民族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1.1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艺术设计与民俗文化

艺术设计与民俗文化
王唯茵
【期刊名称】《江南论坛》
【年(卷),期】2004(000)004
【摘要】信息时代数字化的生存方式使人类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生存状态,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人有失控的感觉。
高度工业化、信息化、商品化之下,许多事物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高科技笼罩下的人们来去去匆匆,内心封闭冷漠,传统人际交往遭到损害,因此,人们更渴望能够通过知识和文明重新规范人类社会的秩序、道
【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王唯茵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0
【相关文献】
1.关于民俗文化元素与当代艺术设计的几点思考 [J], 景荣
2.民俗文化艺术元素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嵌入研究r——以边境民族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为例 [J], 督忠跃
3.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民俗文化融合路径探究 [J], 张琰旎
4.地方民俗文化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公共空间艺术设计 [J], 周贵梦
5.民俗特性视域下的民俗文化与艺术设计融合发展研究 [J], 王亦非;杨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民俗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民俗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王玮;凌继尧【摘要】中国传统民俗艺术在传递深厚文化信息的同时,为景观设计带来了丰富的灵感源泉,并作为主要的元素在空间关系、民居建筑、园林小品和植物等方面影响着景观设计作品。
本文论述了中国民俗艺术对中国传统景观设计的影响,说明了中国民俗要素在景观中的具体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Chinese traditional folk art transmit the deep cultural information,at the same time,it bring rich source of inspiration for landscape design.And it have been affecting the landscape design works as the main element in the spatial relations, residential buildings, garden pieces and plant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lfuence of traditional folk art on the Chinese landscape design and presents the application of China folk elements in landscape,which have the important reality instruction signiifcance.【期刊名称】《创意设计源》【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6页(P60-65)【关键词】民俗要素;双重指向性;景观设计【作者】王玮;凌继尧【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民俗性设计是为了展示民俗艺术,我们能够运用本民族独有的艺术语言、艺术形式及艺术手法来反映本民族人们的生活,使艺术作品展现出强烈的民族气派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俗信仰的内容极其丰富,种类也繁多,但总的说来可以 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考察。
首先是信仰对象。中国人的民俗信仰对象有着非常明显 的特点,一是祖先崇拜,二是泛神观念。祖先崇拜由来已久,并 且盛行不衰。由此产生了许多与之相关的民俗活动。泛神观则 是人们将对灵魂的信仰延伸到万物,从而形成万物有灵的思 想。在民间,由泛神崇拜而产生了诸如门神、宅神、井神、十二
生活以及民俗行为和民俗观念,有助于使我们的艺术设计活动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系统,使我们的艺术设计成果彰
显民族文化的特征,有利于推动艺术设计民族化的进程。
关键词: 艺术设计; 民俗生活; 民俗观念
中图分类号: J5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547(2010)03-0079-01
民俗,是不同人类群体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 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 中形成、扩散及演变。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影响人们行为、语 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 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今天,对民俗的研究日趋深入,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给许多研究领域带来新的启发。
的民族样式,在设计接受者、欣赏者心理上会产生了民族亲切 感,对外民族来说也是新颖的风格式样。
民间的日常用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现代艺术设计创作的借 鉴对象,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这些民间用品虽然主要是为了 满足民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但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采 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进行美化加工,也寄寓了人们的精神愿望。 这些与现代设计的手段与理念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因此,现代 设计不仅应注重对民俗实物方面的“物理性”借鉴,还应追根 溯源,了解其中的精神含义或民俗内涵,并以此与现代设计理 念结合,从而产生“化学变化”,形成新的内容和形式。
不能过多,否则反而会削弱动态效果,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5. 视频。教学网站的一些教学内容要使用视频,比如教学
资料视频、个案示范录像等,随着流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教 学视频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四、导航设计 用户在进入网站时,找不到相应的节点,则称之为迷航。 由于超级链接的出现,网站的组织结构更加丰富,学生可以在 各种主题之间自由跳转,从而打破了以前接收信息的线性方 式,为避免学生在漫游时出现迷航现象,设计教学网站时必须 进行导航的设计。 教学网站中常见的导航方式有分层导航、地图、跳转、查 找、在线帮助等。导航栏有横向的、纵向的,还有动态的,网站 内容较多时,可以细分为主导航栏,次导航栏等,主导航栏主 要用来划分知识的整体模块,次导航栏主要是各个模块具体 内容的链接。导航还需提供足够的、不同角度的链接,帮助学 生在网页的各个部分之间跳转,每页都有一个返回主页的链 接,如果页面是按层次结构组织的,通常还有一个返回上级页 面的链接。[3]总之,有了导航设计学生才不至于在教学网站中 产生迷航的现象。 教学网站的设计是一种艺术创造,要立足教学内容的信 息传达,符合学生较为普遍的思维习惯与审美习惯,做到视知 觉的形态与教学内容的传达相吻合;只有教育性与审美性高 度统一的教学网站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心情愉快,使 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一种全身心的享受,从而提高学 习效果。
艺术设计,作为一种“为人造物的艺术”,也是起源于人 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它的形成、发展、演变,必然受到社 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影响。民俗,作为体现人类生活方式的 重要因素,对艺术设计理念的产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研 究民俗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既可以从设计学的角度发掘 本民族传统文化,还能够对艺术设计民族化的进程起到一定 的推动作用。
二、民俗行为与民俗观念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传统饮食、服饰、居住、建筑及器用等方面的民俗行为,是 民族传统观念的外化,它不仅使各成员产生共识性,认同感, 而且还可以强化信仰、道德观念及政治观念,增强群体的凝聚 力。对这些民俗行为的认知和理解,往往会使我们的设计更为 贴近人们的生活,从而得到接受者的认同。 以饮食民俗为例。中国饮食习俗很多,南北殊风,东西异 趣。各地形成日常口味和菜系,如京菜、川菜、粤菜、鲁菜、苏菜、 湘菜等等。在与之相关的设计操作过程中必须对这些日常食 俗有所了解,才能对症下药,有目的地延伸不同的情感爱好。 比如在为京菜馆设计室内装潢时,不宜将四川风格的陈设列 入其内,否则不易为人接受从而导致设计的失败。此外在设计 食品容器、包装、宣传册的时候也应遵循以上原则,使产品的 符号特征与功能特征相吻合。 许多民俗行为都具有象征意义,如蝙蝠的形象代表“福” 鹿表示“禄”,鱼表示“年年有余”等等。这些对设计艺术都很有 启发。艺术设计不仅应该注意的各种民俗的来历、异同、性质 以及象征意义,更应当注意它们的表达方式。注意约定俗成的 象征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对民俗行为象征性意义的运 用以及表达方式的借鉴,有利于我们建立起表现民族性、地域 性的象征符号系统。 民俗观念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它通过历史的延续而 逐渐积淀,并且历史越久远,民俗观念的惯性越大。这种惯性 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民俗心理,其二是民俗信仰。 在中国人文化心理形成的过程中,民俗心理占有举足轻 重的地位。因此,正确地认识这种地位, (下转第 83 页)
2. 图形、图像。 图形、图像的引入美化了网站页面,使网页 在纯文本基础上变得更有趣味。它的视觉冲击力明显大于文 字,并且能具体直接地把所需传达的信息高素质、高境界地表 现出来。一般而言,客观的教学内容适合用文字来表达,而情 绪性、主观性、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意念,则适合用图形、图像的 方式表达。在使用图形、图像时要注意: (1)整体风格统一;(2) 图像要明晰,有强烈的视觉性;(3)传达上要有简洁明了的易 懂性;(4)突出重点,合理安排组合各类图像,使整个页面充满 层次和美感。
3. 音频。 音频包括解说、音乐和音效,可用于传递知识信 息,还可用于增强效果。音频设计虽简单,但需慎重,切忌无视 教学需求而根据个人喜好随意添加,画蛇添足,反而干扰学生 的学习。
4. 动画。 动画既可作为学习资源来模拟展示教学过程,又 可用来美化页面,增加浏览页面的情趣。处理动画时,应当注 意: (1)动态与静态部分要有密切关系,搭配和谐;(2)动态变化
(上接第 79 页) 有助于艺术设计对民族性心理做出客观的 评价,从而设计出真正合于中国民众使用的造物。
中国传统民俗心理有两个重要特征,首先是“唯圣”心理, 其次是“大一统”心理。虽然这两点特征不能完全从正面为艺 术设计提供借鉴,但至少在设计思维过程中可以对这些心理 进行改良或引导,使其为设计所用,为民众所用。例如,在处理 大一统心理与设计的关系时,人们可以引入整合观,对设计的 造型及表达意图加以归纳和总结,整理出最具代表意义的形 象与接受者或欣赏者进行信息沟通,从而产生某种民族心理 上的共鸣。
文化艺术
《
》2010 年第 3 期
艺术设计与民俗生活及民俗观念
王天岚 1,2
(1. 巢湖学院, 安徽 巢湖 238000; 2.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62)
摘 要: 民俗物质生活与民俗传统观念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至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对于设计艺术而言,民俗文化
不仅能提供具体的形式因素方面的借鉴,还能从观念层面上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从艺术设计的角度研究民间物质
收稿日期: 2010-05-16 作者简介: 王天岚(1974-),女,安徽巢湖人,巢湖学院艺术系讲师,武汉理工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
- 79 -
《
》2010 年第 3 期
三种以内。 三、媒体设计 教学网站要体现教学功能,需要运用较多的媒体元素来
充实网站的学习资源。每一种媒体元素都有自身独特的功能, 不同特点的学习内容应选择不同的媒体或选择其中某几种媒 体组合来表现:
综上所述,民俗物质生活与民俗传统观念都是根植于社 会生活最深层的东西,它们固然有较为“糟粕”的一面,但其精 华部分仍然是我们不可放弃的宝库。对于艺术设计这种直接 服务于人的艺术形式来说,传统的民俗物质生活和民俗观念 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指导意义。艺术设计应当深入研究和广 泛借鉴民俗文化,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最合理的表达方式去 创造,加快艺术设计民族化的步伐。
生肖神等具体的物化形象。这些形象均可为艺术设计所用,从 而体现民俗信仰的延续性。此外,设计师可以模拟民俗信仰的 观念创造新的作品,这是现代创作手法与传统观念结合的方 法之一。
其次是信仰的方式。民俗信仰往往通过“预知”来表现,这 是一种根据自然现象或人的行为表现而作出的推测,通过推 测,民众力图防患于未然,对厄运灾害回避或防范,在心理上 得到慰藉。这种由自己营造的情境而产生的心理暗示,与艺术 设计的心理功能颇有相通之处。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 慰藉功能表现的格外重要。因此,艺术设计也可运用所谓的 “预知”手法表达作品,营造特定氛围,或通过作品制造良性心 理暗示,慰藉受众。
参考文献: [1]方 新 普,陆 峰,孟 梅 林.视 觉 流 程 设 计[M].合 肥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出
版社,2004. [2]张 晓 瑷.浅 谈 教 学 网 站 的 界 面 设 计 和 色 彩 搭 配 [J].农 业 网 络 信
息,2008,(10):92-94. [3]周玲.网站的可用性界面设计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8,(6):159.
1. 文字。文字在传达信息上具有清晰准确的特点,适于表 达具有抽象的复杂逻辑关系的内容,是其他视觉元素无法取 代的。然而文字也有其不利的一面,读取文字获取信息的速度 相对较慢,视觉感受枯燥,所以应恰当的处理文字元素,尽量 使整个版面文字清晰悦目。(1)字体:字体的设计、选用是版面 构成的基础。在教学网站文字设计中,选择两到三种字体为最 佳。否则,会显得繁杂凌乱,而影响教学信息传递的有效性。(2) 字号:网站设计中选用大号字会产生视觉上强烈的冲击,而小 号字则造成视觉上连续的吸引。标题和正文文字大小的比率 叫做跳跃率,跳跃率高,则版面生动活泼;跳跃率低,则显得整 体、清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