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任务书

合集下载

光伏逆变器项目计划书

光伏逆变器项目计划书

光伏逆变器项目计划书英文回答:Executive Summary.The photovoltaic (PV) inverter project aims to design, develop, and manufacture a highly efficient and reliable PV inverter system for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The project will leverage cutting-edg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ve design principles to deliver a product thatmeets the growing demand for renewable energy solutions.Market Analysis.The global PV inverter market is experiencingsignificant growth driven by the increasing adoption ofsolar energy. According to industry reports, the market is projected to reach $XX billion by 20XX, with a CAGR of YY%. Factors such as rising energy costs, government incentives,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re contributing to the marketgrowth.Technical Specifications.The PV inverter system will be designed with the follow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Maximum power output: XX kW.Input voltage range: YY-ZZ V.Output voltage: XX V.Efficiency: >98%。

R5系列光伏并网逆变器用户手册说明书

R5系列光伏并网逆变器用户手册说明书

前言感谢您选择本公司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我们乐意为您提供一流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本用户手册包含安全提示、设备安装、操作维护、故障排除等内容,只要您按照本手册的指引操作,您将得到专业的指导以及我们真诚的服务。

客户至上一直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希望这本用户手册能成为您的好帮手。

该手册根据客户反馈的信息定期更新,最新版本请登陆我们的官方网站下载查看。

广州三晶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建筑能源管理服务商目录前言................................................ - 1 - 第一章安全注意事项 ................................ - 4 -1.1适用范围 (4)1.2安全提示 (4)1.3使用对象 (4)第二章标识说明 .................................... - 5 -2.1符号说明 (5)2.2标示说明 (6)第三章产品介绍 .................................... - 7 -3.1产品适用范围 (7)3.2产品型号说明 (8)3.3产品外观及尺寸 (8)3.4产品参数 (10)第四章安装说明 ................................... - 18 -4.1安全提示 (18)4.2安装前检查 (18)4.3确定安装方式及位置 (19)4.4安装步骤 (20)第五章电气连接 ................................... - 25 -5.1带电操作安全说明 (25)5.2电气接口说明 (26)5.3交流侧电气连接 (29)5.4直流侧电气连接 (32)5.5通讯连接 (35)第六章调试说明 ................................... - 37 -6.1人机界面介绍 (37)6.2监控操作 (38)第七章故障代码及常见故障排除...................... - 45 - 第八章回收处理 ................................... - 48 - 第九章联系方式 ................................... - 49 - 保修说明........................................ - 50 - 质保卡........................................... - 52 -第一章安全注意事项1.1 适用范围本用户手册介绍光伏并网逆变器安装、维护和故障检修的使用说明和详细步骤,适用于以下型号:R5-0.7K-S1; R5-1K-S1; R5-1.5K-S1; R5-2K-S1; R5-2.5K-S1; R5-3K-S1; R5-3K-S2;R5-4K-S2;R5-5K-S2;R5-6K-S2;R5-7K-S2;R5-8K-S2请保管好本用户手册,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光伏逆变器工作计划和目标

光伏逆变器工作计划和目标

光伏逆变器工作计划与目标一、引言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和光伏技术的日益成熟,光伏逆变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逆变器的性能和可靠性,本计划制定了详细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

二、工作计划1. 产品研发: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持续研发更高效率、更稳定的光伏逆变器。

具体包括硬件设计优化、软件功能升级以及智能化控制的研发。

2. 生产流程优化: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引入自动化生产线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3.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从研发到生产、再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4. 市场推广与合作:加强市场推广,扩大品牌影响力;寻求国内外合作伙伴,共同开拓市场。

5. 团队建设与培训:加强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的建设,定期进行内部培训,提高团队整体素质。

三、工作目标1. 技术创新:在产品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力争在国内外光伏逆变器领域保持技术领先地位。

2. 生产效率提升:通过优化生产流程,使逆变器的生产效率提高20%。

3. 质量零缺陷:实现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确保产品合格率达到99.9%。

4. 市场拓展: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至30%,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5. 团队素质提升:技术和管理团队成员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得到明显提升。

6. 客户满意度:确保客户满意度达到95%以上,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

7. 成本降低:通过工艺改进和效率提升,将产品成本降低10%。

8. 法规遵从:确保公司及产品符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要求,保持合规经营。

9. 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光伏逆变器品牌。

10. 持续发展:保持公司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为股东和员工创造更多价值。

四、总结与展望本工作计划与目标的制定旨在推动光伏逆变器业务的持续发展,提高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通过技术创新、生产流程优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等多方面的努力,公司将实现技术领先、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的发展目标。

毕业设计任务书和开题报告范本

毕业设计任务书和开题报告范本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注1: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和申请学士学位的学生必须完成英文译文。

注2:参考文献书写格式(1)书籍和专著:编著者. 译者. 书名[M](文集用[C]). 版本.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2)论文:作者. 论文篇名[J]. 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页码.作者. 论文篇名,××单位博(硕)论文,年.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三、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1] 王长贵,王斯成.太阳能光伏发电实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9[2] Stefan Krauter.太阳能发电-光伏能源系统[M]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4[3] 黄汉云.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4] 缪仁杰,李淑兰.太阳能利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应用能源技术,2007,5:28~33[5] 蔡宣三.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现状与趋势[J].电力电子.2007(2):3~6[6] Youngseok, JungJunghun, So,Gwonjong Y un et al. Improved perturbation and observation method(IP&O)of MPPT control for 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s. Conference Record of the Thirty-first IEEE,2005:1788-1791[7] Xiao Weidong, William G, Dunford.A. Modified Adaptive Hill Climbing MPPT Method for 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 IEEE 35th Annual V olume,2004,3:1957-1963[8] Chen Yang, Keyue Ma Smedley.A cost-effective single-stage inverter with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2004,19(5):1289-1294[9] SE - Problems and Disadvantages in Current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On-grid PV Systems 1.1.10.pdf[10] SE -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On-grid PV Systems in the US 1.2.10.pdf[11] 王小雪.光伏并网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河北:河北工业大学,2008[12] 赵为.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1四、方案(设计方案、或研究方案、研制方案)论证:对于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MPPT)方法,采用干扰观测法:干扰观测法的实质,是由采样电压、电流值得到光伏输出功率的变化。

光伏发电应用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光伏发电应用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光伏发电应用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任务:设计一离网或并网的光伏发电系统,完成设计报告,题目自拟。

二、资料收集示例1、地理资料分析所处地市的地理特征和气候特点,如下示例:贵港市中心位于北纬23度06分41.51秒,东经109度35分56.14秒,地处中国大陆南部,广西省东南部、西江流域的中游。

贵港地处北温带与热带过渡区,横跨北回归线,年平均温度22℃,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8.4℃,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13.2℃,极端最低温度0℃,最高温度39.1℃。

属南亚热带季风气侯,气候宜人,是全国年平均温差最小的大城市之一,具有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等特征。

全年水热同期,雨量充沛,利于植物生长。

年均降雨量为1982.7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68%。

全年中,4至6月为雨季,8至9月天气炎热,多台风,10至12月气温适中。

2、气象资料气象资料以NASA数据库中气象数据为参考,重点体现当地的辐射量季节性变化的状况,如下示例,体现所设计系统的负载状况,必要时应体现出负载的时间性和季节性波动。

如下示例:1区西面、南面数码管及方块灯约2.3KW;2区北西南三面数码管约4.2KW,6区数码管及南网LOGO牌约13.9KW;西面弧面楼方块灯及水母灯约3.0kW,共计约23.4KW。

按照太阳能供电60%的要求设计。

4、技术资料《地面用光伏(PV )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三、参考设计步骤:(注意,此处的设计步骤仅供参考)1.用户资料搜集(1)地理资料:系统所在地的经纬度,气候特征。

(2)气象资料:以NASA 数据库中气象数据为参考。

(1)方阵倾角设计根据当地纬度粗略确定太阳能电池的倾斜角: 纬度 0°~25°时,倾斜角=纬度;纬度 26°~40°时,倾斜角=纬度+ 5°~10°; 纬度 41°~55°时,倾斜角=纬度+ 10°~15°; 纬度 55°以上时,倾斜角=纬度+ 15°~20°。

光伏发电任务书1

光伏发电任务书1

任务书
一、任务目的
1、参照课上所讲内容及实训设备,认识光伏发电系统,了解
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2、参照课上所讲内容以及实际操作内容,体会并掌握各中系
统的直接的区别和优缺点。

二、任务要求
1、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领取任务书,仔细解读,明确今天
需要完成的任务。

2、听取老师的讲解,谨记实训中的要点和设备的使用注意
事项。

3、小组自行认识实训系统中各光伏发电系统的设备,掌握
各设备在系统中的作用。

4、按照课本上的各系统分类图,利用插接线,组建各系统。

分析各系统之间的区别和优缺点。

5、小组讨论,结合所学的理论内容和实训内容,简明扼要
的总结今天所学到的东西,并把总结写到一张纸上。

三、任务完成情况检查
1、随机抽取各小组的一名同学,依据所在小组的总结进行提问,并根据总结的质量和提问结果给予各小组评分,评分结果计入学期末的成绩。

2、把各小组总结张贴的黑板上,供大家相互交流学习。

【报告计划书】太阳能并网逆变器

【报告计划书】太阳能并网逆变器

•太阳能并网逆变器PV Grid-Connected inverter光伏并网发电系统:grid-connected PV system光伏并网发点系统由光伏组件、并网逆变器、计量装置及配电系统组成(如下图所示)。

太阳能能量通过光伏组件转化为直流电力,再通过并网型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与电网同频率、同相位的正弦波电流,一部分给当地负荷供电,剩余电力馈入电网。

grid-connected PV system consists of PV modules, grid-connected inverter, metering devices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components(as shown on the diagram). The solar energy is converted into DC current by PV modules and then feeding into the local power grid network by the grid-connected in inverters which synchronized the frequency,phase and pure sine waveform with the power network..the synchronized power is partially used for local load demands while the rest power is fed-in the power network.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结构示意图:grid-connected PV system block diagram(见阳光电源第6页)产品介绍:Product Introduction(光伏并网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组件,需要将太阳能电池板发出的直流电高效的转换为可并到市电电网的交流电。

光伏电站 任务书

光伏电站 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新疆哈密东南山口50Mwp光伏电站设计专业电力班级学生指导教师2015 年系电力系系主任批准日期2015.3.2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电力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专业班学生一、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新疆哈密东南山口50Mwp光伏电站的设计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自2015 年 3 月 1 日起至2015 年 6 月17 日止三、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地点西安理工大学金花校区图书馆四、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要求:设计内容:1、阅读与课题有关的中外文文献(12篇中文,3篇外文),并翻译其中一篇英文文献。

2、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了解国内外光伏发电行业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知道自己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掌握光伏发电的原理、流程以及设计规范,最终完成开题报告。

3、逐步完成以下的设计步骤(1)太阳能光伏组件选型、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选择。

(2)逆变器与升压变压器的组合方式、集电线路回路数、升压方案确定。

(3)根据第2点设计结果,拟定本光伏电站的电气主接线方案,经过投资概算和初步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推荐方案。

(4)无功补偿方案配置设计,确定补偿容量和补偿方式。

(5)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

①原始资料;②网络变换;③对称、不对称短路电流计算。

(6)对推荐方案进行电气主设备选择(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互感器、避雷器等)和载流导体(母线、电缆、架空线)选择。

(7)绘制电气主接线图,编写初步设计说明书。

(8)站用电系统设计,给出站用电系统图。

(9)各级电压配电装置布置设计,给出开关站平面布置图和必要的剖面图。

(10)主变压器保护,母线、线路保护设计:①保护装置配置选型设计;②保护整定计算;③保护配置图4、主要解决的问题:(1)对光伏电站的构成,进行可行性分析并进行合理布局(2)根据太阳能资源分布及光照辐射量进行选址(3)计算出电池组件之间最优的间距和倾斜角度。

(4)对哈密地区冬季时刻太阳能发电效率进行深刻分析(5)进行光伏电池板、支架、汇流箱、逆变器、电气设备等的选材、选型,设计组件的排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电气工程院(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设计(论文)题光伏并网逆变器仿真研究
学生姓名钱林清学号 16010623
起止日期 2014-03-10~~ 2014-06-20
设计地点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王宝安
顾问教师张金望
教研室主任顾伟
教学院长(教学系主任)吴在军
发任务书日期2014 年03 月10 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的内容和要求
(包括任务内容、原始条件及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任务内容
当今世界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世界各国正致力于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大、寿命长、无污染的优点,因而成为最具前途的一种新能源。

人类对如何更有效率地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愈加关心,对于光伏发电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的需求更加迫切。

光伏并网发电作为太阳能发电形式的一种,由于其自身的优点而逐渐成为光伏发电的趋势,因此相关的并网发电技术也成为研究热点。

本课题要求以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技术为研究对象,研究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论证DC/DC变换器以及并网逆变器的设计,初步探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孤岛效应,采用仿真软件对相应的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原始条件及数据
相关推荐文献
技术要求
1、熟悉psim、matlab等软件
2、最终建立完善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详细模型
工作要求
1、调研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和孤岛效应;
2、研究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原理;
3、搭建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主电路;
4、搭建电路模型并进行调试仿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普适工作要求:(如针对本课题另有特别规定的工作要求,请填于上面空白栏)1、在深刻领会任务内容及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和方案论证,写出开题报告。

然后开展实验研究、理论研究、设计、研制、开发以及数据处理、分析总结、资料整理等与任务书要求相应的工作,并撰写成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独立地完成毕业设计的各项任务;
2、查找有关专业文献(10篇以上);
3、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需符合规范化要求,即:由中外文题名、目录、中外文摘要、引言(前言)、正文、结论、谢辞、参考文献和附录组成,中文摘要在400汉字左右,外文摘要在250个实词左右,中文题名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设计说明书、论文或软件说明书的总字数在1.5~2万汉字(文、管等学科可根据具体情况,另行规定总字数,报教务处备案)。

学生应提交的软硬件的名称、内容及主要的技术指标(可按以下类型选
择填写):
□计算机软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纸(名称、图幅、张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路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电装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材料、新制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模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提交的其它文档:
1、开题报告一份
2、与设计(论文)相关的英文资料译文一份(中文字数>5000字,并附保留阅读痕迹的资料原文)
参考文献(至少五篇,含供学生翻译的英文资料,按规范开列):
[1] 王长贵,王斯成.太阳能光伏发电实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9
[2] Stefan Krauter.太阳能发电-光伏能源系统[M]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4
[3] 黄汉云.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
[4] 缪仁杰,李淑兰.太阳能利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应用能源技术,2007,5:28~33
[5] 蔡宣三.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现状与趋势[J].电力电子.2007(2):3~6
[6] Youngseok, JungJunghun, So,Gwonjong Yun et al. Improved perturbation and observation method(IP&O)of MPPT control for 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s. Conference Record of the Thirty-first IEEE,2005:1788-1791(改进的扰动观察法MPPT)
[7] Xiao Weidong, William G, Dunford.A. Modified Adaptive Hill Climbing MPPT Method for 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 IEEE 35th Annual V olume,2004,3:1957-1963 (自适应爬山法MPPT)
[8] Chen Yang, Keyue Ma Smedley.A cost-effective single-stage inverter with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2004,19(5):1289-1294 (具有成本效益的单级逆变器与最大功率点跟踪)
[9] SE - Problems and Disadvantages in Current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On-grid PV Systems 1.1.10.pdf
[10] SE -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On-grid PV Systems in the US 1.2.10.pdf
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安排
注:只需按阶段作出安排,更细的安排应由学生自己在开题报告中作出。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