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宽-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

合肥市68中张金宽

一、学情分析

1.八年级学生年龄及心理特征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尚未完全形成,但是学习精力充沛,感性认识丰富,求知欲望强烈,记忆能力良好,因此,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最佳时期。但是对于我所带的八年级学生还存在着以下不良特征:学习自主性较差,老师说了才做,不说就不做;对于老师的依赖性较大,不讲不会,有些学生讲了也不会;学习兴趣不浓厚,动手能力差,好像对任何问题都比较淡然;学习自信心不足,一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开始怀疑自己能力不行;过于懒惰,课前懒得预习,上课懒得思考,课后懒得做作业;有些学生为了应付老师,甚至抄袭作业。这样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下去,导致成绩上不去,而且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2.三个班的总体情况:

我带的是我们学校的八年级3班、八年级4班、八年级6班,这三个班是我们学校经过重新均衡后新分的班级,但是就这三个班而言,其中3班最好, 6班较好,4班较差。

3.各班情况具体分析:

八(3)班共有48人,总体上物理基础较好,平时也爱学习物理。课前有预习的好习惯,上课时能够认真听讲,自主学习的意识较强,课后作业大多能够独立完成,考试在三个班中成绩最好,及格人数也较多,最低分也没有个位数。

八(6)班共有54人,总体上物理基础还行,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行,课堂气氛活跃。课前能够主动预习新课,上课能够认真做笔记,课后一部分学生能独立完成作业,所以每次考试的成绩也不差。

八(4)班共有52人,总体上物理基础较差,平时课前预习的学生较少,但是上课时爱表现,课后懒得学也懒得做作业,还有6~8位学生基本上算是放弃了学习,每次检测成绩都是一位数,因而每次考试总是全年级最差。

二、单元教材分析

1. 本单元双向细目表

2.本单元知识导图 一、产生:声音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生停止

二、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液气体都可作为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

播。 2.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三、人耳感知声音:声波—鼓膜—听觉神经—大脑 四、声速:1.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V 固>V 液>V 气

2.声音常温下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五、回声:1.产生: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

2.利用:回声测距

一、响度:1.定义:声音的强弱 2.影响因素:①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②发声体远近: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③分散程度:声音越集中,响度越大

3.常用单位:分贝(dB ) 二、音调:1.定义:声音的高低 2.影响因素:振动频率;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3.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用符号Hz 表示

三、音色:1.定义:声音的特色和品质。不同物质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

四、减小噪声的影响:

1.从噪声的产生进行防治

2.从噪声的传播进行防治

3.从噪声的接受进行防治

一、超声:1.定义:频率高于20000Hz 的叫做超声

2.特点:定向性好、穿透能力强

3.利用:声呐、超声波诊断仪、杀菌消毒 二、次声:1.定义:频率低于20Hz 的叫做次声 2.特点:能量大、破坏力强

3.利用:地震、火山爆发伴随产生次声

“声和光”作为《课程标准》规定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一个二级主题,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科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对该主题的定位,应当表达了这样的思想:第一,从整个物理学的科学体系来看,声和光都是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获得关于声和光的最基本知识,是初级中学物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之一;第二,把“声和光”归属于运动和相互运动,体现了“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课程理念。作为运动和相互作用二级主题的“声和光”,极其富有知识的可探究性和规律的可重复性。充分利用好课程资源,开发出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探究中体验物理,形成本质与现象联系的自然观,在掌握基本规律的同时,通过对过程的体验,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提升,应当成为实际教学的主要目的。

本章的重点规律和知识内容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后还应当能够试图用基本规律浅显地分析和解释一些声现象。

乐音 及噪 音 超声 与次 声 声音

三个特

在本章学习结束后,对学生的评价应当体现以下思想:第一,能够比较科学地阐述基本规律和基本结论(表现为知识内容);第二,能够使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声现象;第三,能够通过学习过程中的经历,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学会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第四,能够关注声的科学利用和不正当利用,以及噪音污染问题,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学做现代公民;第五,学会主动地欣赏音乐,自觉排斥低俗声音产品(商品)。

教材的整体使用

使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之后,体验到振动产生声音是本章实际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而响度、音调、音品乃至超声和次声等概念和知识都是以振动方式的差异为成因的,所以,本章其它内容在根本上都可以看作是围绕“振动产生声音”展开和深化的,因此,不妨把“振动”看作是核心概念,于是对“振动产生声音”就成了全章教学的中心环节。

必须指出的是,本章中“声音的传播”一节是与“振动”没有直接关系的知识,此问题的引出,实际上充分反映了教学者的水准和思想深度,作为一种思考和尝试,笔者建议用“追问”作为话题的起因,具体的使用将在教学设计中给出。

下面给出教材的具体分析:

(1).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作为探究性课程,教材在结构上基本体现了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通过四幅图画,教材试图展现的是生活中的声现象,教材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关注现象开始,学习发现规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避免机械使用教材的这种设置,而要充分理解教材结构所体现的“辨证否定”原理,要善于发掘生活,从中挑选能吸引学生的生动现象和事例。对生活中的声现象的提示要能够为引入本节“声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教学主题服务,而不能在一般意义上作为过渡。本节探究课能不能获得学生的全心投入,这个引导是极为重要的。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揭示两个具有规律意义的结论,使学生获得解释简单声现象的能力。这两个结论是: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教材为这两个结论的揭示提供了一种循序渐进的思路。

教师必须放弃传统教学中以演示实验揭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结论的做法,必须充分估计到学生的创造力和敏锐性,应当设置适当情境,让学生自己做必要活动,使物体发声,并通过观察、思考和有引导条件下的总结,揭示发声物体具有的共同特征,得到这种结论。

教师在揭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规律时,必须充分估计到学生对于“介质”概念的认识模糊程度,必须放弃传统教学中试图让学生生硬而机械的记忆的模式。作为对学科本位的一种挑战,教师可以才具形象化、具体化的方法,处理好“介质”概念。如果学生能够理解介质的一般意义,本结论的教学将变得极为轻松。

本节是探究性质的课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必须处理好“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说、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之间的关系,努力引导好学生的探究热情,明确使学生感觉到科学探究与一般意义上“做游戏”之间的本质区别,使他们在体验到探究乐趣的同时,保持对科学严谨性和严肃态度的矜持。

(2).第二节“乐音与噪声”

本节课的独特之处在于概念多、结论多,教材设置本身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教师在教授本节课时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特点对实际教学的影响,要以概念和结论为基础,在教学中注意强调过程与方法,特别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

在噪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把传播科学知识与教育学生成为现代公民结合起来,在教学中体现思想性,把中学实际存在的一些现象(例如学生的喧哗)作为对象,有准备地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关注他人、关注自己。

本节课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把音乐欣赏与物理课程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乐理知识的主动性和学习高雅音乐的自觉性,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

(3).第三节:超声与次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