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计划第1周长度单位第2周100以内的加减法2第3周100以内的加减法2第4周100以内的加减法2第5周角的初步认识第6周表内乘法1第7周表内乘法1第8周表内乘法1第9周表内乘法1第10周表内乘法1第11周不雅察物体第12周表内乘法2第13周表内乘法2第14周表内乘法2第15周表内乘法2第16周统计第17周数学广角第18周总复习第19周总复习第20周总复习第1单元目标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不雅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学科数学课题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课型新授课时1目标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不雅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建立1厘米的长度不雅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2、在建立1厘米长度不雅念的基础上,较正确、灵活的估测出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教具准备尺子、小剪刀、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

教学步骤个人修改一、创设情境,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情境设置,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

师: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大家桌面上都摆着崭新的数学课本,你知道你的这本数学课本有多长吗?(让学生分成两组测量,可以用学生准备的东西比一比,量一量。

2、提出测量中的矛盾问题。

在刚才的实际测量中,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6颗回形针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1根铅笔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2把小刀那么长。

师:为什么我们都是测量的数学课本的长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在师生交流中得出结论:虽然都是测量数学课本的长,但是每个人所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所以量出的长度也不同。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1、数的组合)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1、数的组合)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数的组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数的组合”是指按照某种规律将数字进行排列组合的过程。

2.能够利用数的组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数的组合?2.如何进行数的组合?3.数的组合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数的组合”的概念。

2.熟练掌握数的组合的方法。

难点:1.应用数的组合方法解决复杂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黑板、教学实例。

2.学生准备:笔、纸、课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有3种不同的水果,你可以选2种水果搭配起来吃,一共可以有几种不同的组合方式?”2. 引入(10分钟)教师介绍“数的组合”的概念,并通过实际例子说明如何进行数的组合。

3. 练习(15分钟)让学生自己尝试用数的组合方法解决几个简单问题。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2. 拓展(10分钟)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复杂的问题,指导学生尝试用数的组合方法解决。

3. 巩固(15分钟)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数的组合方法。

六、教学反馈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总结教学内容。

七、教学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目作业,巩固学生对数的组合的理解和运用。

八、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是关于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的数的组合教学设计,希木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 搭配(一)》教案2(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 搭配(一)》教案2(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教案2(2)一、教学内容1.复习广角概念:广角是一个角度超过90°的角。

2.复习搭配:搭配指的是合适的组合或搭配方式。

二、教学目标1.理解广角的概念。

2.能够识别和绘制广角。

3.掌握如何进行搭配的方法。

4.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点1.理解广角概念。

2.绘制广角。

3.搭配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引导学生理解广角概念。

2.图片教学法:利用图片展示广角和搭配的实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广角概念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广角的定义,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广角是指角度大于90°的角。

第二步:绘制广角1.教师示范如何绘制广角,让学生在纸上练习绘制不同大小的广角。

第三步:搭配概念介绍1.通过具体例子说明搭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搭配。

第四步:搭配的实例分析1.老师给出几个搭配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合理的搭配。

2.学生们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搭配结果。

第五步:小组活动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行设计几个搭配的实例,并在班内展示。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广角和搭配的知识,让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广角的绘制和搭配方法仍然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操练。

七、巩固练习1.练习绘制不同大小的广角。

2.完成几个搭配的练习题目。

八、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理解了广角和搭配的概念,提高了对这两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同时,通过小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本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并掌握数字0-1000的读写
2.能够灵活运用千位数、百位数、十位数、个位数表示数字
3.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包括进位和退位
4.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
1.数字0-1000的读写
2.千位数、百位数、十位数、个位数的表示和运用
3.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
4.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和运用
5.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数字0-1000的读写
2.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难点:
1.进位和退位的概念理解
2.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老师通过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0-1000的数字,并让学生用卡片组合出不同数字。

2. 理解千百十个位数
老师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千位数、百位数、十位数、个位数的概念,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概念表示数字。

3. 加法和减法基本运算
老师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包括进位和退位的操作,让学生掌握这些技巧。

4. 实际问题解决
老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
能力。

五、教学反馈
老师布置相关练习,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复习。

下节课老师将进行针对性
的讲解和指导。

六、教学资源
1.教科书
2.数字卡片
3.实物和图片
4.练习册
以上为本节课教案内容,希望全面涵盖了教学内容和过程。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分数的认识》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分数的认识》

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1.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几分之一分数、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2.分数的简单计算3.分数的简单应用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能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感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发展数感;体会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三、编排特点1.合理确定认识分数的起点,逐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分数意义的理解是多维度的。

在分数概念的多个含义中,“部分-整体”概念处于基础地位。

因此,教材编排既考虑到分数概念的发展基础,又兼顾学生建构概念的认识特点,在本单元第一次认识分数时,借助几何直观和操作,从“一个物体作整体”到“多个物体作整体”,循序渐进地加深对分数所表达的“部分-整体”关系的认识。

而且所有内容的安排全部围绕这一基本含义展开,无论是比较大小还是简单的分数计算,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加深对分数含义的认识。

2.加强用分数解决问题的教学增加了第3小节“分数的简单应用”。

安排了“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获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的教学内容(例1),加深了学生对分数含义的理解;接着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问题(例2),让学生利用刚刚掌握的“分数的含义”结合已有的整数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不仅沟通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

3.结合生活经验,借助直观和操作认识分数分数概念具有双重性,既有“数的特征”,也有“形的特征”。

只有从两个方面认识分数,才能很好地理解并掌握它的本质意义。

教材借助不同的实物模型(月饼、苹果等)、面积模型(长方形、正方形、圆等)等,数形结合,帮助学生认识分数形的特征。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 搭配(一)》教案(3)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 搭配(一)》教案(3)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数学广角搭配(一)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搭配的概念。

2.运用搭配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
1.确定问题中的正确搭配关系。

四、教学准备
1.课件:包含相关搭配问题的展示。

2.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

3.学生练习册。

五、教学内容
1. 搭配的定义
搭配是指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组合或配对关系。

在数学中,搭配常常指两个数字或符号之间的配对。

2. 搭配的应用
例如,现有3只红色球和4只蓝色球,问有多少种不同颜色的搭配方式?答案是$3 \\times 4 = 12$种。

3. 解决问题
根据上述搭配问题,可以列出一个表格,如下:
红色球一二三
蓝色球R1 R2 R3
通过填写表格,可以得出12种不同颜色的搭配方式。

六、教学步骤
1.导入新知识:学生自愿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搭配关系。

2.学习搭配定义和基本概念。

3.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搭配相关的题目。

4.结束本节课,并布置下节课作业。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解了数学广角搭配(一)的基本概念,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对搭配概念有一定的理解,但在搭配方式的确定上仍存在一些困惑。

下节课需要更多案例训练,提高学生对搭配的熟练应用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一课时《排列》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一课时《排列》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一课时《排列》人教版我今天要上的课程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八单元第一课时,主题是《排列》。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排列,具体是教材的第37页,包括排列的定义、排列的方法和排列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排列的概念,学会使用排列的方法,并能够将排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排列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而理解排列的概念和能够将排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教材、PPT和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黑板上写下“排列”两个字,然后问学生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这个词?谁能告诉我它的意思?”2. 讲解:我会用PPT展示排列的定义和排列的方法,同时用教材上的例子来解释这些概念。

3.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让们在小组里讨论并使用排列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上面包括排列的定义、排列的方法和排列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道实际的排列问题,让学生们回家后用排列的方法解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上课的情况,看看学生们对于排列的理解到了哪个程度,然后在下一节课中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

这就是我对于今天课程的规划和设计,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们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排列的概念和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排列的概念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他们可能对于“排列”这个词感到陌生,所以我会在引入环节花一些时间来解释这个词。

我会告诉们,排列就是将一组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摆放或排列的过程。

我会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比如将书本摆放在书架上,或者将水果放在盘子里。

通过这些例子,我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理解排列的概念。

排列的方法是本节课的关键,也是难点之一。

在讲解环节,我会使用PPT来展示排列的方法。

我会用图示和步骤来说明如何进行排列,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

八数学广角——搭配(一)教材分析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统计概率的基础知识,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本教材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教材以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生活场景为依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将学习活动置于模拟情境中,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为学生今后学习组合数学和统计概率奠定基础。

其主要知识点:简单的排列与组合。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问题,如乒乓球的比赛场次等。

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进行学习。

经历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知识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要求1. 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 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 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建议1.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

”本单元的内容是把重要的数学思想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重点在于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

2. 教学中运用操作、实验、比较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用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

课时安排1 排列………………………………………………………………………………….1课时2 组合………………………………………………………………………………….1课时3 练习二十四………………………………………………………………………..1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主要内容是三位数减一位数。

学生在学习了千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减法、分数和小数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千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知识,对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进行三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时,可能会对退位操作和借位运算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退位减法的运算过程,以及借位运算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引入课题,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运算的乐趣,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例题、练习题和游戏等。

2.教学道具:小卡片、小动物图片等。

3.学习用品:练习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数学问题。

通过解答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三位数减一位数。

2.呈现(10分钟)讲解三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掌握计算步骤。

同时,强调退位和借位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注意这两个操作。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难度可适当调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游戏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如“算术接力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轮流进行计算,最快完成的小组获胜。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 搭配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 搭配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搭配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简单的搭配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1. 教学简单的搭配问题。

2. 学习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简单的搭配问题。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图片或实物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实物,发现其中的搭配问题。

二、新课导入1. 讲解简单的搭配问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搭配的概念。

2.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动手操作1. 让学生分组进行搭配游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发现规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课堂练习1. 设计一些简单的搭配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和指导,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五、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搭配问题的理解。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六、作业布置1. 布置一些与搭配问题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搭配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够理解和掌握搭配问题。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以上就是对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搭配人教版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完整资料).doc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教学准备:数字卡片(扑克牌1-10)、1角、2角、5角的人民币。

实物、练习本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1、今天王老师要带同学们一起去游戏,好吗?我们到数学广角去玩一种叫搭配的游戏(板书:数学广角搭配),在去之前让同学们看几组数字:(1)1 2 3 4 5(2)1 2 2 3 4 5(3) 1 2 3 5比较上面三组数字,第二组有重复现象,第三组有遗漏现象。

(理解重复和遗漏。

)告诉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注意不要重复和遗漏。

2、我们再来做一个拼词游戏:用“马”“上”可以组成哪些词语?3、交流反馈:马在前,上在后可以组成“马上”;如果“上”在前,“马”在后可以组成“上马”。

两个词的意思是不同的。

如果老师给你数字卡片,你能拼出什么数呢?二、动手操作,探索规律1、用1和2两张卡片摆数。

(1)自己动手摆一摆,看一看谁最爱动脑筋,谁的小手最巧。

(2)独立动手摆,然后在班内说一说自己用这两张卡片摆了那些数。

可以组成:12 或212、用、1、2、3三张卡片摆数。

动脑摆一摆:从数字卡片中任选两张卡片,你能组成什么数?可以与小组同学讨论,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12、13、21、23、31、323、总结方法:给你们推荐一种最好的方法,叫排头法:先用最小的数字1来做头,即摆在十位,个位摆2是一种,再换成3成为另一种。

然后选数字2排在十位,个位上依次选1,3.最后用数字3摆在十位,个位上依次选1,2.便得到了6个两位数。

4、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给北城和南城2个城区涂上不同的颜色,有几种涂法?三、巩固练习:1、你用5、4、3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34、35、43、45、53、54)2、你还能用0、2、3摆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吗?(02、03、20、23、30、32)指出02 03 不符合数学规定,0不能做数字的开头。

3、用字组词故事海上头发说明:组词字的顺序很重要,顺序不同,含义不同,甚至不是词语。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整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整理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简单的排列教学内容教材第97例1及“做一做”。

内容简析例1给出了学生用数字卡片摆两位数的情景,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小组交流摆卡片的体会:怎样摆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教材以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生活场景为依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将学习活动置于模拟情景中,给学生提供操作和活动的机会,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为学生今后学习组合数学和概率统计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中了解并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基本思路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体会排列的思想方法。

2.在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受排列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探索最简单事物的排列过程,并掌握其解决方法。

教学重难点经历探索最简单事物的排列的过程,并掌握其解决方法。

教学与学法1.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采用情景教学法、操作发现法、直观演示法教学。

2.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主动地建构知识,采用合作交流法、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一系例活动中感知简单的排列。

教学与学法1.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采用情景教学法、操作发现法、直观演示法教学。

2. 为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主动地建构知识,采用合作交流法、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感知简单的排列。

承前启后链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情景导入:同学们一定照过相吧,今天小明和他的爸爸、妈妈去照相馆照全家福,三人排成一排,你们知道他们可能照了几张不同的照片吗?学生先思考,猜测一下可能照几张照片,然后请三个学生自由排列站一站,边站边说怎么站的。

揭示课题:像这样三人排成一排照相,就是简单的排列。

数学教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排列与组合

数学教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排列与组合

数学教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排列与组合数学教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排列与组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排列与组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具准备:乒乓球、套餐组合图片、纸箱、每组三张数字卡片、吹塑纸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是《数学广角》,这里边有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

想知道吗?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吧。

(板书课题)。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孩子们,我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课件出示明明的自我介绍。

)那咱们快去吧。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1、排数:①(情景创设)提出问题:师:看,明明的好朋友也来了。

他们在一起快乐的玩。

(课件:情景创设。

明明说:我们来做一个数学排数游戏吧。

用1、2这两个数字可以组成几个两位数?)师:孩子们,你们会吗?用1、2可以组成哪些两位数?指名回答。

(课件:明明说:如果是1、2、3这三个数字,选其中的两个而组成的两位数,有多少个呢?)师:从这三个数字选其中的两个而组成的两位数,有哪些呢?②自主探究:师:小组的小朋友交流交流,也可以拿出数字卡片摆一摆,然后把你们排出的数记录在纸上。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③汇报结果。

1、你们小组排出了哪些数?2、怎样排的?指名学生一边操作一边汇报。

其他学生一起说数。

3、检查一下,有没有重复的?还有吗?(有没有漏掉的)4、谁发现了他们小组排数的规律?(可以让排数的学生说,也可以指名其他同学说。

)④观察、比较、分析、小结。

1、孩子们,看看,这几个组排出的都是哪些数?2、看来呀,每个组的.方法虽然不完全一样,但都只能排出这6个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一)(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一)(教案)

第8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教案)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简单的排列和简单的组合。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使学生了解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在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初步感受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情分析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方法,发现3个不同数字组成两位数的排列数,3个数字两两求和的组合数,初步渗透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教学策略1. 注重运用多种形式表征思维过程,帮助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

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应处理好学生动手实践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关系,教学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如:可以写一写,也可以画一画,还可以列举;然后通过组内交流、全班交流,明晰排列、组合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感受怎样才能进行有序、全面的思考,并逐步学会这种思考方式。

2. 以说理助思考,感受有序。

数学学科本身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通常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教学中不但要组织学生动眼看、动手做、动脑想,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动口说,如:引导学生交流摆卡片的体会,交流有序排列的理由,使学生在说理中进一步体会到全面、有序思考的好处,同时在说理中使探索性得到开拓,创新性得到发展。

3. 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推理等方法找出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推理归纳的能力。

4. 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

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引导学生采用罗列、列表、连线等方式找出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渗透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方法的数学思想。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2课时简单的组合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2课时简单的组合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2课时简单的组合人教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2课时简单的组合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第八单元的第二课时,简单的组合。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理解组合的意义,并学会用图示或列举的方法来表示简单的组合。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组合的意义,能用图示或列举的方法表示简单的组合。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组合的意义,学会用图示或列举的方法表示简单的组合。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组合的特点,并用正确的语言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铅笔、练习本、卡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拿出一个篮子,里面有不同颜色的球,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哪些颜色的球可以组合在一起。

2. 讲解组合的意义:我会通过实例来解释组合的意义,例如从篮子中取出红球和蓝球,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颜色。

3.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几种颜色的球,尝试不同的组合,并用图示或列举的方法记录下来。

4. 举例讲解:我会选取几个学生的组合,进行讲解和展示,让学生说出他们的组合过程和结果。

5.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组合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展示他们的答案。

六、板书设计我会根据讲解的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组合的定义和举例。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用图示或列举的方法,表示出五种不同的组合。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用图示或列举的方法表示出五种不同的组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组合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用图示或列举的方法表示简单的组合。

在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展示了自己的组合创意。

但在个别学生的答案中,我发现他们对组合的描述还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拓展延伸:学生们可以尝试更多的组合题目,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将组合的概念应用到生活中,例如在购物时选择不同的商品组合等。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八单元第1课时《简单的排列》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八单元第1课时《简单的排列》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八单元第1课时《简单的排列》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排列的概念。

2.掌握“排列”的规律。

3.能够灵活运用排列的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排列的基本概念。

2.排列规律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排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卡片等。

3.教辅资料:练习册、教学参考书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排列游戏,引出“排列”的概念,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排列的乐趣。

2. 示例讲解利用黑板进行示范,让学生了解排列的基本规律,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排列的方法。

3. 练习环节设计一系列排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灵活运用排列规律的能力。

4. 拓展应用提出一些拓展应用问题,让学生将排列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5. 总结反思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对排列的概念和规律进行深入思考,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六、课堂作业布置一定数量的排列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排列知识的掌握。

七、教学评价1.学生的课堂表现: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2.课后作业的批改: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反馈学习成绩和进步情况。

3.学生的课后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生动的示范、灵活的练习和实际的应用,帮助学生掌握排列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会对数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进一步提升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范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范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范文教案与教学设计进行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从关注“具体的教材教法的研究”转变为关注“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的教学策略研究”是从传统教案走向现代教学设计的根本转折点,今天我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范文1教学目标:1、通过比一比的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方法,能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多形式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让学生总结并熟练掌握和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名山大川更是让世人心驰神往。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近几个美丽的风景区,在领略美丽风光的同时学到一些数学知识。

二、(出示情景图)。

1、观察情境图,寻找数学信息。

2、根据情境图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1)谁?谁最低?(2)比较黄山和泰山谁高?(3)恒山和华山比较,哪座山比较高呢?三、自主学习根据提出问题选择一到二个问题,小组讨论学习。

四、汇报学习情况板书:位数不同直接比位数相同,比首位首位相同,依次比五、你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填一填吗?( )( )( )( )六、提高训练我们都是两个数两个数地比较,你们敢不敢一次比较6个数,把6个数从小到大的排列?1、(课件演示题目)387,809,1752,345,99和4300。

2、独立思考解决,思考用什么符号连接排序。

3、小组讨论:这么多数,怎样能很快从小到大排列呢?4、汇报讨论结论。

生可能会把这些数分成了两位数、三位数和四位数三类。

指导学生一起用这个方法来试一试。

七、巩固练习完成课后练习1、收玉米。

2、比较大小八、课堂总结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板书设计:比一比位数不同直接比位数相同,比首位首位相同,依次比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范文2教学内容:新课标北师大版第四册铅笔有多长;教材P40、P41。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5篇)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5篇)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5篇)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精选篇1)课题: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两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及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计算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

1.口算24+832-63618947-1037+52874647-25492.计算24+8-636947-21+52876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二探究新知。

我们计算的两步式题,都是直接写出得数。

为了看清楚运算的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可以写出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用一种新的格式来表示,即脱式。

1.教学例1(1)板书:47-12+5教师提问:观察算式发现什么?引导学生明确:算式中只有减法和加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教师讲述:用脱式计算两步式题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还设计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一行写=,在=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

(边说边板演)教师板书:47-12+5=35+5=40(2)学生试算:48+16-375497指定两名学生板演。

订正时再强调书写格式。

2.教学例2(1)板书:63+5050-63教师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教师说明: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观察左边的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先进行什么运算,教师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笔画上横线。

表示要先做乘法运算。

然后明确再算什么。

观察右边的算式。

引导学生说明在这个算式里先算哪一步,教师也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笔画上横线,表示要先做乘法运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
单元
教材
分析
数学不仅是人们生活和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学习数学还可以提高人的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传统的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这部分内容,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是本册教材新增的内容之一,教材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
数学广角(二)
主备人
授课班级
二年级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单元内容结构如下:简单的排列——最简单的推理——简单的推理
单元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训练重难点
重点
难点
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1角、2角、5角的人民币。实物、练习本。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数学活动课,你们喜欢吗?
出示课题:数学活动
2.我们先来做一个拼图游戏:小朋友每人的桌子上有三张图,请你任选两张拼一拼看看是什么?先和同桌说一说。
3.交流反馈。用不同的图可以拼出不一样的效果,如果老师给你数字卡片,你能拼出什么数呢?
学生游戏。
学生交流汇报。
动手操作,探索规律
1.用1和2两张卡片摆数。
(1)自己动手摆一摆,看一看谁最爱动脑筋,谁的小手最巧。
(2)独立动手摆,然后在班内说一说自己用这两张卡片摆了那些数。展示大家看。
2.用、1、2、3三张卡片摆数。
教师激励学生动脑摆一摆:从数字卡片中任选两张卡片,你能组成什么数?引导学动脑,找规律去摆,我们比一比谁摆的数朵而不重复。
5角的练习本5张1角1张5角2张2角和1角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
数学广角(一)巩固练习
主备人
授课班级
二年级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学会找出最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自主理解最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数。
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到台上来卖。
1.学生游戏。
2.小组交流。
3.小组推荐汇报
达标训练
衣服搭配
出示两件不同的上衣和两条不同的裤子图:请看这里有几种搭配方式?试一试。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这节课玩的有趣吗?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
布置作业
P101页的1.2题
板书设计
3.情感与态度目标: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找出最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熟练程度。
教学方法
练习法,观察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口算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课前谈话:
同学们,上节课在游戏课中我们学到了什么?今天我们有一些相关的问题需要大家解决,大家能完成这任务吗?
1.同桌互相讨论后,全班汇报交流。
2.小组推荐汇报
达标训练
P101页练习二十三的1.2题。
学生完成练习。
课堂小结
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
布置作业
完成配套练习二十三的1.2.3题
板书设计
张岚和王红72 78
张岚和李华27 28
李华和王红87 82
学生归纳,汇报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基本练习
出示口算卡
3x5= 4x6= 5x7= 4x8= 8x6= 9x5= 7x4= 8x3= 3x6=
学生反复口算
深化练习
出示题目:
1.张岚.王红.李华每人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多少次手?
2.7.2.8能组成那些数字?
3.张阿姨有两件上衣,一条裤子,两条裙子,张阿姨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
课时
安排
第一课时数学广角(一)。
第二课时巩固练习。
第三课时数学广角(二)。
第四课时综合练习
第一课时
课题
数学广角(一)
主备人
授课班级
二年级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学会找出最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让学生猜一猜他们拿的是什么书?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小组活动Biblioteka 4.人一组,两名同学分别拿语文数和数学书,其中一名同学说:“我拿的不是什么书。”另外两名同学比赛看谁猜得快。交换进行。
同桌活动。
拿出准备好的动物卡,又一名同学操作,左(右)手拿的是(不是)什么,另一名学生猜,交换进行。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方法
演示教学法
教学准备
动物图片、语文、数学、自然等教科书。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课前谈话:
故事导入,今天有许多这样的问题等着同学们去猜,大家要比一比谁最爱动脑筋。
1.通过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自主学习
出示例2的第一组图。1.学生观察
3.学生摆完后,小组交流,组长把成员摆的数记下来,并总结摆数的方法。
4.小组汇报。师生总结,指明学生说一说
学生动手操作。
小组交流。
小组推荐汇报。
小组合作,巩固发展
一、1.三人做握手的游戏。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几次。
2.组汇报,三人到台上有规律的握手,得出结论。(3次)
二、师:我这由三本练习本卖5角钱可以怎样付钱。请同学们拿出你的人民币,动手试一试。谁想来卖?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自主理解最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数。
3.情感与态度目标: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方法
观察法,尝试法直观教学法,自学引导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