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初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声音的传播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 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D.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所有介质中相同答案:B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光源?()A. 太阳B. 月亮C. 萤火虫D. 蜡烛答案:B3.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5 km/sB. 3×10^8 m/sC. 3×10^6 km/sD. 3×10^7 m/s答案:B4. 以下哪个选项是晶体熔化的特点?()A. 温度不变B. 温度升高C. 温度降低D. 温度先升高后降低答案:A5. 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的描述,正确的是()A. 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 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 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D. 物距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D6. 以下哪个选项是电磁波的应用?()A. 无线电广播B. 光合作用C. 热传递D. 重力作用答案:A7. 以下哪个选项是串联电路的特点?()A. 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B. 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积C. 总电阻小于任一分电阻D. 总电阻大于任一分电阻答案:A8. 以下哪个选项是并联电路的特点?()A. 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B. 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积C. 总电流小于任一支路电流D. 总电流大于任一支路电流答案:A9. 以下哪个选项是电流表的使用规则?()A. 电流表可以与电源直接连接B. 电流表可以与电压表直接连接C. 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D. 电流表应并联在电路中答案:C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电能表的用途?()A. 测量电流B. 测量电压C. 测量电能D. 测量电阻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
答案:振动2.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m/s。
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物理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物理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们根据响度来辨别长笛和二胡发出的声音B.“隔墙有耳”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播声音C.“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要低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2.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从有效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是属于()A.控制噪声源B.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C.保护受噪声影响者D.控制噪声的音调和音色3.氟利昂是电冰箱中热的“搬运工”。
但是,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现已研制出了它的代用品。
当液态氟利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氟利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凝固D.熔化4.对下列物理量数值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A.同学们使用的一本八年级的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kgB.通常情况下骑行自行车的速度约为1m/sC.10元人民币的长度约为14cmD.人的脉搏跳动60次的时间约为4分钟5.“水浴法”是一种常见的加热方式,它具有加热缓慢、均匀等优点。
如图甲所示,橙橙同学用水浴法分别加热两种物质甲和乙,同时观察它们的物态。
并根据记录的温度-时间数据绘制成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根据她绘制的图像我们可以推测()A.t1时刻以后,甲物质一定在吸热B.t1时刻以后,甲物质一定在发生物态变化C.t1~t2时间内,乙物质一定在吸热D.t1~t2时间内,乙物质的液态部分在变少6.下列光现象中,是光的折射的是()A.激光射出的光束B.一些密室中的激光机关C.凸透镜成像D.树荫下的光斑7.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A.B.C.D.8.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成因是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投影仪,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9.小明坐在爸爸驾驶的小汽车上,看到前方一辆同向行驶的大客车向自己“倒退”而来,由此现象可推断小汽车的速度比大客车的速度( )A .一定大B .一定小C .一定相等D .无法判断10.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 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 .当5cm u =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C .当cm 25u =时,成放大的像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 处移动到20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二、填空题11.夜晚,我们经过装有声控开关的楼道时,往往要用力地拍手或跺脚将灯点亮,这是利用了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用力”是为了提高声音的______这一特性来达到控制电路的目的。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同步试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同步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B. 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人能听到回声需要一定的条件C.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均无关答案:B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热效应,紫外线具有较强的荧光效应B. 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C. 平面镜可以成像,也能改变光的传播路径D. 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发生镜面反射的结果答案:ABC3.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 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C. 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 打开香水瓶,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答案:D4.下列关于电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B.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丝绸不带电C.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D.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答案:D5.下列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家庭电路中的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发生了短路B. 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C. 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串联的D. 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突然全部停止工作,可能是进户线零线断路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4分)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B.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 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答案:B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B正确;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的振幅不同,发声的响度会不同,故D错误。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时间: 60分钟分数: 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 共30分)1.听到考试铃声, 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 这个场景说明()A. 铃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 铃声能传递能量C. 铃声属于噪声D. 铃声能传递信息2.下列叙述主要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的是()A. 用力蹬车, 车加速前进B. 用力垫球, 球飞出去C.用力拉弓, 弓弯了D.瞄准射击, 子弹飞出3.下列几种情况中能使受到浮力变大的是()A. 潜水浸没在水中后继续下潜B. 轮船由长江驶入大海C. 从水银中取出铁球放入水中D. 人由浅水区走向深水区4、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 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A. 只有重力B. 重力和空气阻力C. 重力和手的推力D. 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5.室内温度为20℃, 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 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 图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A. B.C. D.6.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 书包的背带较宽, 是为了增大压强B. 用吸管喝饮料, 利用了大气压强C. 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 利用了连通器原理D. 起风时, 常看见屋内的窗帘飘向窗外, 这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 压强大7、有四个容量均为200ml的瓶子, 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 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A. 纯水B. 酱油C. 酒精D. 植物油8、如图所示,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 装有适量的水, 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 待正方体静止后, 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A>FB>FCB. 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A>ρB>ρCC.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为F甲=F乙=F丙D.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甲>P乙>P丙9、某用电器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大约为4 A, 该用电器可能是()A. 手机B. 节能灯C. 遥控器D. 电饭锅10、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演奏前, 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B.演奏时, 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C. 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D. 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11、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 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 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 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 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 像逐渐变小12.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的是()A. 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B. 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C. 在学校附近安装喇叭禁鸣标志D. 机场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头盔13、如图所示, 一小铁块沿斜面向下滑动, 下列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A. 铁块从斜面滑下的速度越来越快, 说明铁块惯性在变大B. 铁块所受重力与斜面对铁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铁块受到斜面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D. 铁块相对于斜面始终是静止的14、如图所示, 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 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 如果能分别吹出“()”“()”“()”“()”四个音阶, 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A. 甲乙丙丁B. 丁丙乙甲C. 丙乙甲丁D. 丁甲乙丙15.一架天平的游码指在2.5 g处, 小明同学忘记将游码拨回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就调好平衡了, 称量时, 物体放在左盘, 然后在右盘放了50 g砝码后, 天平刚好在水平方向平衡, 则物体的质量是()A. 52.5 gB. 47.5 gC. 50 gD. 55 g二、填空题(每题2分, 共10分)1.“清风不识字, 何故乱翻书”所述清风能翻书, 是风使书本上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变大, 导致书本上表面压强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用吸管“吸”饮料时, 饮料是在________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2.现有一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 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 示数是4 ℃, 放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4 ℃, 现用这支温度计测室温, 读数是31 ℃, 则室温实际是________℃3.将一盛满水的烧杯置于水平桌面上, 缓慢放入一质量为200g的木块, 木块最终在杯中处于漂浮状态, 此时木块所受浮力大小是________N, 从杯中排出水的体积是________cm3, 上述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含答案】(时间: 60分钟分数: 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 共30分)1.在通常情况下, 你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约为()A. 20次B. 40次C. 70次D. 140次2、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 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 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 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3.一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 用它测标准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为5℃, 测沸水的温度时为95℃, 若用它来测得室内温度为32℃, 则室内的实际温度约为()A. 35℃B. 30℃C. 33℃D. 37℃4、如图一个装有石块的小船漂浮在水面, 如果将石头投入水中, 容器的水位将()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无法确定5.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 若说他是静止的, 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 船舱B. 河水C. 迎面驶来的船D. 河岸上的树木6、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 如图所示的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A. 换用质量大的重锤B. 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C. 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D. 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7、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 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A. 汽车玻璃起“雾”影响行车安全, 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 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 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C. 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 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D. 空调制冷时, 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8、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实心小球,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8N。
把实心小球浸没在密度为0.8×103kg/m3的油中,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N,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小球受到的浮力是2NB. 小球的质量是0.8kgC. 小球的体积是2.5×10-4m3D. 小球的密度是3.2×103g/cm39、下列图像中, 能正确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A. B.C. D.10、在月光下, 李明看到月亮在云层中穿梭, 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 房屋B. 云层C. 停在路边的汽车D. 远处的高山11.人们在空气中唱歌或说话, 对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用力喊出的声音音量很大, 它传播得就快, 小声说出的声音传播得就慢B.声音尖也就是音调高的声音传播得快, 声音粗也就是音调低的声音传播得慢C. 音量越大、音调越高的声音传播得越快D. 在温度相同的空气中, 任何声音的传播速度都相同12.木块静止在地面上, 受到地面支持力的作用, 产生该弹力的直接原因是()A. 木块的形变B. 地面的形变C. 木块和地面的形变D. 木块的分子间存在斥力13、如图所示, 关闭动力拉下制动后, 某满载旅客的高铁沿平直轨道缓缓驶入南阳东站。
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检测试卷带答案
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检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聪明孝顺的小明陪着奶奶在家看电视的时候,小明把声音调大一点,以便让年迈的奶奶能听清楚。
这里的“声音大一点”指的是声音的()A.频率B.音色C.响度D.音调2.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规划时,工业区与居住区离得很近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3.下列与物态变化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B.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华现象C.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D.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4.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感舒适温度在35℃B.一支普通圆珠笔的长度约40cm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 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1min5.用飞机向高空云层(气温低于0℃)喷洒干冰(固态的CO2)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
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a.干冰迅速吸热升华;b.干冰吸热熔解;c.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d.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e.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f.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化成雨滴。
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过程为()A.a e B.a d f C.b c D.a b6.2018年7月28日,我国多地天空再现“月全食”奇观,“月全食”的行成涉及了一个重要的光学规律。
下列实例也涉及该规律的是()A.雨后彩虹B.筷子在水面折断C.手影游戏D.斑马在水中倒影7.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A.B.C.D.8.如图是患有近视眼的小明检查视力时的情景,小明通过观察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来完成检查。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视力表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B.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比实际视力表小C.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太弱D.近视眼应该用度数合适的凸透镜来矫正9.中国设计制造的高铁列车,其平稳性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物理初二上册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
物理初二上册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们根据响度来辨别长笛和二胡发出的声音B.“隔墙有耳”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播声音C.“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要低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2.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1,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3.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冰雪消融B.露珠的形成C.霜打枝头D.冰的形成4.对以下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度大约是 26℃B.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1.1dm/s C.一位初二的学生 1s 脉搏跳动 70 次左右D.一个初中生身高大约 170dm 5.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放热过程,是液化现象B.飘渺的“雾”的形成是吸热过程,是升华现象C.凝重的“霜”的形成是放热过程,是凝固现象D.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吸热过程,是凝华现象6.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光的色散B.钢笔移位C.小孔成像D.水中倒影7.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
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为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现象8.生活中处处有学问。
以下生活用品和与其对应的光学知识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近视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放大镜——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穿衣镜——平面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手机刷脸支付——凸透镜成正立、缩小的实像9.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A.水B.桥C.人D.地面10.小明利用老式调焦照相机给小丽同学拍完半身照后,要给她拍全身照,应()A.小明离小丽近一些,并调节镜头,使胶片离镜头近一些B.小明离小丽近一些,并调节镜头,使胶片离镜头远一些C.小明离小丽远一些,并调节镜头,使胶片离镜头近一些D.小明离小丽远一些,并调节镜头,使胶片离镜头远一些二、填空题11.早晨,我们听见的闹铃声,是由闹铃______产生的;我们能分清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声音的______不同。
初二上册期末模拟物理试题附答案
初二上册期末模拟物理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们根据响度来辨别长笛和二胡发出的声音B.“隔墙有耳”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播声音C.“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要低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2.关于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噪声监测装置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B.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就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C.在市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D.道路两边植树,除了可以绿化,还可以控制噪声传播3.下列与物态变化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B.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华现象C.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D.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4.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A.身高约为160dm B.立定跳远成绩为5mC.步行速度约为1m/s 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 5.在保温杯中装适量0℃的水,从冰箱的冷冻室里取出一小块冻了很长时间的冰,放到保温杯中,设保温杯是绝热的。
过一段时间,冰和水的温度相同。
在这个过程中()A.水的质量增大B.冰的质量增大C.水的温度降低D.冰水质量都不变6.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物理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疑水浅”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7.如图甲、乙所示是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图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图丁是一款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改变的镜片。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透镜的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说明甲透镜是凸透镜B.乙透镜的折射光线是发散的,说明乙透镜是凹透镜C.该人的视力缺陷是近视眼,矫正时应选择镜片ⅠD.该人的视力缺陷是远视眼,矫正时应选择镜片Ⅱ8.如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因和近视眼矫正的是()A.乙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丁D.甲和丙9.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上,小明说:“司机是静止的”。
初二物理上册期末模拟检测试卷带答案
初二物理上册期末模拟检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调节手机的音量大小,是为了改变声源振动的频率B.宇宙中宇航员必须用无线电交流是由于真空也能传声C.“一闻其声,便知其人”是依据了声音的音调不同D.声音的响度和声源的振幅有关2.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C.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品D.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3.下列各种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冬天,紧闭的玻璃窗内壁出现冰花B.冰箱内取出的西红柿“冒汗”C.衣柜内的卫生球逐渐变小D.用铁水浇铸工件4.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
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A.你所在考场温度约45℃B.你所用的新2B铅笔长度约18cmC.中期体育测试中,你跑完1km所用时间约为1min14sD.你步行的速度约是10m/s5.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晶体B.在EF段,该物质不放热C.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D.在13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6.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折断”的铅笔B.日偏食现象C.手影的形成D.水中倒影7.如图所示,这是一款人脸识别考勤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像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对比。
下面对该装置说法正确的是()A.该仪器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B.该仪器的镜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C.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D.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8.如图是患有近视眼的小明检查视力时的情景,小明通过观察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来完成检查。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视力表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B.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比实际视力表小C.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太弱D.近视眼应该用度数合适的凸透镜来矫正9.关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论述错误的是()A.以自动扶梯的地板为参照物,图中的人是静止的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静止的C.起伏的连山向船尾跑去,所选参照物是船D.运动员始终处在转播屏幕上是以跑道为参照物10.近年来流行的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A.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B.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C.减小物距,增大取景范围D.减小物距,减小取景范围二、填空题11.如图,在教室里,小明敲响乙音叉时,与甲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______,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______。
沪教版物理初二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
沪教版物理初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B. 人耳能听到的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D. 超声波和次声波是人类听觉之外的声波,它们在传播过程中不遵循声的反射、折射定律。
2、在电路中,将两只灯泡串联相连,那么两灯泡的电流关系是()。
A. 两只灯泡的电流相等。
B. 电流较大的灯泡电压较高。
C. 电流较小的灯泡电阻较大。
D. 电流较大的灯泡亮度较小。
3、下列关于电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都相同;B、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C、只有电源两极直接连通才构成通路;D、只有断路或者短路才会使得电流中断。
4、在同一电路中,灯泡亮度不同是由于()。
A、通过灯泡的电流不同;B、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同;C、灯泡的额定功率不同;D、灯泡电阻的大小不同。
5、在电路中,如果两个电阻并联连接,那么流过这两个电阻的电流之和等于流过他们相互连接点的电流。
判断这句话的正确性。
A. 正确B. 错误6、在某一电路中,现有两个电阻R1和R2串联,如果要使电路中的总电流减少,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实现?A. 增加R1的阻值B. 增加R2的阻值C. 减少R1的阻值D. 减少R2的阻值7、在电路中,如果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2伏特,流过的电流为4安培,那么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欧姆?A、3欧姆B、4欧姆C、12欧姆D、48欧姆8、当一个开关从闭合状态突然断开,电路中的灯泡会怎样变化?A、灯泡会立即熄灭B、灯泡会先变得非常亮,然后熄灭C、灯泡会慢慢变暗,然后熄灭D、灯泡不会有任何变化9、声波与电磁波在传递过程中都需要介质吗?A、都需要B、声波需要,电磁波不需要C、都不需要D、声波不需要,电磁波需要 10、汽车匀速行驶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和牵引力的关系如何?A、等于B、摩擦力大于牵引力C、牵引力大于摩擦力D、摩擦力为零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在下列情况中,物体会产生离心力的是()。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材料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分别挂在杠杆A、B两端,O为支点(OA<OB),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甲、乙物体(不溶于水)浸没于水中,杠杆将会A.A端下沉B.B端下沉C.仍保持平衡D.无法确定2、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时,设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确定3、如图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吊线突然断开的同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电灯将()A.竖直向下匀速运动B.竖直向下加速运动C.保持原来静止状态D.竖直向上匀速运动4、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A.乙,丙,甲 B.甲,丙,乙 C.甲,乙,丙 D.丙,乙,甲5、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甲中装的是冰水混合物,乙中装的是干冰(温度可以低到-78.5 ℃).现在把它们放在20 ℃的同一房间中,一段时间后,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霜,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B.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水,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C.甲的内壁M侧有水珠,乙的内壁P侧有一层霜D.甲的外壁N侧有水珠,乙的外壁Q侧有一层霜6、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从物理学角度看()A.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 B.先有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C.鸡蛋对石头的没有作用力 D.石头和鸡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7、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关于A、B间摩擦力F1和B、C间摩擦力F2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F1=0,F2=0 B.F1=0,F2≠0 C.F1≠0,F2=0 D.F1≠0,F2≠0 8、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B.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C.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9、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高度、质量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0、有一位同学用天平称一块矿石的质量,把天平调好后,把矿石和砝码放反了位置,而且他选用50g、20g砝码各一个,又把游码拨至标尺4g处,达到平衡。
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物理试卷答案
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物理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在学校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初一(2)班的同学们敲响了队鼓,他们时而轻击时而重敲,鼓声发生了变化的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公路旁植树、安装隔音屏、安装噪声检测仪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样做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反射C.医生用听诊器能听清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音调D.在教室说话比在操场上说话更响亮,是因为回声可以加强原声3.下列自然现象中,要吸收热量的是()A.寒冬屋瓦上霜的形成B.初夏广场上雾的形成C.深秋草木上露的出现D.早春河面上冰的消融4.对以下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度大约是 26℃B.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1.1dm/sC.一位初二的学生 1s 脉搏跳动 70 次左右D.一个初中生身高大约 170dm5.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分析正确的是()A.撒盐可以促使雪熔化,说明盐可以提高雪的熔点B.严冬,窗户上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外侧C.热水瓶口的“白汽”是瓶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液化石油气是常温下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后储存在钢罐中的6.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逐渐靠近平面镜,所成的像逐渐变大B.老年人佩戴的“老花镜”是属于凸透镜C.光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D.我们看到“红花绿叶”,是由于花吸收红光,叶子吸收绿光7.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B.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8.人眼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图表示的是来自远处的光经小丽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小丽的视力良好B.小丽是远视眼C.小丽是近视眼,应利用凸透镜矫正D.小丽是近视眼,应利用凹透镜矫正9.鲁迅的《社戏》中有他乘船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河岸D.流水10.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C.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D.3s时甲在乙的前方二、填空题11.小鹭在演奏二胡时,用琴弓拉动琴弦,使_______振动而发声,二胡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传播到我们耳朵中的。
苏科版物理初二上学期期末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初二上学期期末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以下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天然气B. 煤炭C. 核能D. 太阳能2、下列哪种设备可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A. 马达B. 电灯C. 电池D. 发电机3、下列哪项不是力的相互作用的特点?()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D、力不能使物体发生运动状态变化4、在下列现象中,最符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的是()A、踢足球时,球向后飞B、推桌子时,桌子把手向后移动C、用力拉绳子,绳子变长D、把一个物体放在桌子上,物体不会下落5、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30°,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为()。
A、30°B、60°C、90°D、120°6、两盏电灯串联在电路中,若其中一盏灯突然熄灭,则另一盏灯()。
A、也会立即熄灭B、还会继续发光C、不会熄灭,但是亮度会减小D、无法确定7、下列关于力的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加力的物体一定同时受到另一个力的作用。
C、力不能维持物体的静止,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力的单位是牛顿,表示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
8、关于速度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快。
B、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但速度可能改变。
C、速度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但它的大小和方向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保持不变。
D、物体如果长时间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它的速度就是零。
9、在家庭电路中,当用电器突然全部停止工作,使用测电笔检查室内导线时,测电笔的氖管发光,则故障可能是()A、空气开关跳闸B、保险丝熔断C、进户零线断路D、进户火线断路 10、一个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恒定速度运动,在垂直于运动方向抛出一个小球补充物(如轻质细线连接的小木块),则小球的运动状态将()A、继续保持原有速度不变B、速度减小C、方向改变D、加速度变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关于光的直线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的直线传播是理想情况,实际中光会被物体遮挡C、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轨道是光沿圆周传播的轨迹D、使用手电筒时,光线是直线传播的,因此可以利用光线照射的方向来指路2、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B、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合力可以是零,此时物体不会发生运动状态的变化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物体同时也会对施力物体施加一个反作用力D、力的作用效果与施力时间有关,施力时间越长,物体的加速度越大三、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一个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以恒定角速度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旋转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50V。
物理初二上册期末模拟检测试卷带答案
物理初二上册期末模拟检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用发声音叉触及面颊,发现音叉在振动;一段时间后,音叉停止振动,声音便立即消失。
此现象说明声音()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能够通过空气传播C.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是具有能量的疏密波2.为缓解交通压力,许多大中城市都修建了轻轨,我们看到,紧邻居民区的地方大都安装了封闭的玻璃屏,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A.防止下雨时淋湿列车B.控制速度C.阻断噪声的传播D.美化环境3.水是人类生存环境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水三态变化,地球上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三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升华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4.下列对时间、长度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初中女生800m跑的时间约为1.5minB.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大于3mC.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3m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要的时间为50s5.在室温为25℃的教室内,小亮给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图表示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A.B.C.D.6.对图中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检查视力时,为了节省空间,利用观察平面镜成的视力表的像检查B.自行车的尾灯里并没有灯泡,利用光的反射来“发光”C.鱼缸中只有一条鱼,看起来有两条鱼的原因是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小猫和小聪互相看到对方,说明反射时光路可逆7.关于常见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显微镜的物镜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B.焦距越小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明显C.潜望镜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工作的D.为矫正近视眼,要用适当的凸透镜片做成眼镜8.关于人的眼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正常人的眼睛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本领,可以使远处的物体和近处的物体都能成像在视网膜上B.如果一束平行光经过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这就是近视眼C.近视眼矫正的方法是佩戴一副焦距合适的、由凸透镜片做成的眼镜D.爷爷是远视眼,当爷爷戴上眼镜时,张丽通过镜片看到爷爷的“眼睛”是通过镜片形成正立、放大的实像9.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初二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
初二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 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 ______;(2)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的质量约为3.8 _______。
2.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甲同学听到3.4.5.6. 7. 分的密度是_______3/cm g 。
8. 将kg 5的冰全部熔化成水,这些水的重量为_______N ;若将这些水带到月球上,其质量是_______kg 。
9. 一束光线与界面成︒30角从A 物质射到B 物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为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
A. 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 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相同。
C.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 用s t /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s t /越小,表示运动越快。
16. 某同学在上学去的路上,用s m /8.0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用s m /2.1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s m /8.0B. s m /0.1C. s m /96.0D. s m /2.122. 不计空气阻力,从手中推出的铅球,在落地前( )A. 只受到手的推力作用B. 受到重力和手的推力的共同作用C. 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D. 只受到重力作用 23. 甲、乙两正方体的质量之比是3 : 1,边长之比是3 : 1,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 A. 1 : 9 B. 3 : 1 C. 9 : 1 D. 1 : 124. 在河岸上用手电筒照向平静的河面,进入水中的光( ) A. 速度变小,光路向下弯折。
B. 速度变小,光路向上弯折。
C. 速度大小,传播方向都不变。
D. 速度变小,传播方向不变。
25. 以下所述现象属于反射现象的是( )A.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初二物理上册期末模拟综合试题附答案
初二物理上册期末模拟综合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船“东方红3号”。
该船在行驶时,水下20米外的鱼群都感觉不到,其低噪音控制指标已达全球最高级别。
下列关于“低噪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低噪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低噪音不能传递能量C.液体中不能传播噪音D.科考船“低噪音”是从声源处减弱了噪音2.英语听力测试时,监考老师经常将窗户关上,避免外界环境干扰,“关窗户”是为了()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减小声音的传播速度3.四季变化,赋予山西的冬天许多特有的景色,如图所示的四个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A.窗户玻璃“出汗”B.壶口的冰凌C.窗户结冰花D.树枝上雾4.小明同学到南美洲游学,见到一种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
图是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放在一起的对比照,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迷你“西瓜”的长度约为()A.2mm B.6cm C.6mm D.2cm5.关于下列图象,解释正确的是()①说明了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②说明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③说明了非晶体融化的温度变化特点④说明了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小明对下列光学现象实例进行分析:①小孔成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成像;④投影仪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B.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C.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7.如图所示,这是一款人脸识别考勤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像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对比。
下面对该装置说法正确的是()A.该仪器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B.该仪器的镜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C.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D.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8.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是小明的近视镜B.拿着镜片看字,能把字放大的是爷爷的老花镜C.让镜片正对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老花镜D.两种镜片都是通过光的反射矫正视力的9.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上,小明说:“司机是静止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初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学校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初一(2)班的同学们敲响了队鼓,他们时而轻击时而重敲,鼓声发生了变化的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2.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规划时,工业区与居住区离得很近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3.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秋雨连绵,空中弥漫着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B.夏天吃冰糕时,冰糕周围的“白气”是冰糕升华形成的C.向冰面上撒盐可以使冰在0℃以下的温度熔化,说明的熔点升高了D.金秋十月美丽的校园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4.下列估值最不合理的是()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15dmB.一位初二的学生的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12sC.某人对者山崖大喊一声,过了3s听到回声,则人距离山崖约510mD.让人感觉温暖又舒适的房间温度是23℃5.炎炎夏日,江南第一古村—高椅古村是避暑纳凉、休闲度假、感受质朴民风的绝佳地方。
村民纳凉时感觉凉快,是因为有风吹来,加快了汗液的蒸发。
其实蒸发是()A.液化放热B.液化吸热C.汽化放热D.汽化吸热6.经常提到的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手影,④水面折枝,其中()A.属于实像的有①②③B.属于虚像的有①②④C.由光的反射而成的像有①②D.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只有④7.很多人喜欢在汽车的中控台上放置香水,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相同的香水,透明的玻璃瓶盖形状各异,其中在阳光下最容易引发火灾的是A.B.C.D.8.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是小明的近视镜B.拿着镜片看字,能把字放大的是爷爷的老花镜C.让镜片正对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老花镜D.两种镜片都是通过光的反射矫正视力的9.“五•一”假期,小英随爸妈外出旅行,途中她发现很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有关,并写下一些相应的旅行日记,你认为她的日记中描述不妥当的是()A.汽车行驶中,以方向盘为参照物是静止的B.汽车行驶中,路边的树木向后飞驰而去,这是因为我选择了汽车为参照物C.汽车经过桥梁时发现如图甲所示的标示牌是对汽车的限重D.有十分钟时间,汽车速度仪表指示如图乙,因此这段时间汽车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10.小明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时,他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眼睛观察的物体。
小明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若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A.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D.将光屏或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是小明自制的音乐盒,在纸盒中放入一个正在发声的扬声器,纸盒上的小纸人会随着扬声器的音乐跳舞。
悠扬的音乐通过______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调大扬声器的音量,小纸人跳动时的______(选填“振幅”或“频率”)会发生明显变化。
12.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_____(填“反射”或“折射”);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__镜,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________(填“实”或“虚”)像.如图所示是时下流行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______(填“物距”或“像距”).13.晚唐诗人高骈《山亭夏日》诗云“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诗人看到的“绿树”是树叶 ______ (选填“反射”“折射”或“吸收”)绿光,“倒影”是正立、等大的 _______ 像。
14.在生活中的你一定有这样的体会,“吹气”和“哈气”往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
夏天对着热水“吹气”,能使热水变凉,这是因为______,使水温度下降。
冬天对着手“哈气”,能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______,使手表面温度升高。
15.眼球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___________(选填“倒立实像”或“正立虚像”),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应加强用眼保护,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的是___________图。
16.如图所示,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要更精确地测出物体的长度,应选______(选填“甲”或“乙”)图所示的刻度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
17.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种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
其中,______物质是非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物质是______。
(选填:“甲”或“乙”)。
18.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出发沿相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先运动2秒,甲运动6秒时通过的路程为6米,此时甲、乙的距离为2米。
在如图所示的s-t图像中,乙的s-t图像是图线_______________(选填“a”或“b”或“c”);乙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当甲运动10秒时,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19.(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____)(2)画出图中光线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____)(3)请你在图中画出遥控器对着墙遥控电视时红外线的反射光线;(____)(4)在碗底放一枚硬币S,向碗里倒水后,会观察到“硬币”上升,如图所示。
请将眼睛看到硬币像S′的光路图补充完整;(____)(5)图都是时钟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它们的实际时间是甲:______;乙:______。
四、实验题20.晓伟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的情况后猜测: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
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下表是他在实验时选用琴弦的相关数据。
(1)在探究一个物理量是否与多个因素有关过程中,常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
如果晓伟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材料有关,你认为他应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2)如果选用编号为A、B的两根琴弦,可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________有关。
控制因素编号琴弦材料琴弦的长度L/cm 琴弦的横截面积S/mm2A钢200.3 B钢200.7 C尼龙300.5 D铜400.5 E尼龙400.52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装置中存在的明显错误是_______;该装置的安装顺序是______(选填“从A到B”或“从B到A”)。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上升变大且杯口有大量的“白气”形成,表明水在沸腾。
杯内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______(选填“空气”或“水蒸气”)。
(3)如图2所示,是小明实验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出的水温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
由图像可知当时气压_______1个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再仔细观察图像时还发现:加热5min后到水沸腾前,水的温度升高得慢一些,水温升高得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2.小欢和小乐学习物态变化后,做了两个实验:(1)“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①分析图线a可知,质量为m1的水沸点是______℃,原因是当地大气压强______1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②若用质量为m2(m2>m1)的水做实验,得到的图像可能是图乙中的______(选填“b”、“c”或“d”);(2)他们用图丙装置探究某种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①除图中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②安装实验器材时,应先确定______的位置(选填“铁棒A”、“铁夹B”或“铁圈C”)。
实验中,观察试管内物质的______,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记录如下:时间012345678910/min温度3035394448484850535659/℃③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第5min时,该物质所处的状态是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该物质为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3.小明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竖直纸板可沿虚线ON折叠。
(1)该实验选用纸板的目的是______。
(2)如图乙,若将硬纸板绕ON折转,将F板向后折一定的角度后,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3)图甲中,如果将光线逆着AO反射光线方向射向平面镜O点时,此时光线会沿着OA 方向射出,这说明____________。
(4)实验中还能从甲平面镜中看到入射光线AO所成的像CO(图中未画出),当入射角i 等于43o时,∠AOC=_______o,由此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______是对称的。
24.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光屏应______于平面镜;(填“平行”或“垂直”)(2)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______反射;(3)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5.小兰和小芳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其中竖直放置的光屏EF 可绕其上ON所在直线前后折转。
(1)实验时小兰让光束沿AO射入水中,光束进入水中后折射光线会向______方向偏折,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2)接着小兰让光束贴着光屏从空气射入水中,当小芳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角度时,在F板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此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3)小兰和小芳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如表所示。
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入射角α0°15°30°45°60°折射角β0°11.3°22.1°35.4°40.9°26.如图甲所示,AC、AB的距离分别是s1、s2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分别为t1、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