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文学批评

合集下载

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流派略谈

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流派略谈

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流派略谈
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流派众多,每个流派都有其特定的理论和方法论来分析和诠释文学作品。

以下是对一些主要流派的简要介绍:
1. 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批评主要关注文本的结构和各个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的结构,通过对作品内部结构的分析来揭示作品的意义。

2. 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强调文学作品的形式元素,如语言、节奏、韵律等,认为这些元素是传达作品意义的重要手段。

形式主义关注作品的语言特征,并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来理解作品。

3. 传统主义:传统主义强调作者和作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它认为文学作品是受制于传统和历史文化的产物,必须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意义。

4. 新批评:新批评强调文本本身的独立性,与作者和读者的背景无关。

它主张将作品视为一个独立的实体,通过对文本内部的语义和符号进行分析来理解作品的意义。

5. 后现代主义批评:后现代主义批评关注文学作品中的反规范性和挑战权威的特质。

它强调作品中多样化的声音和叙述形式,以及对传统真理和固定意义的置疑。

这些流派只是众多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流派中的一部分,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论来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

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叙事学

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叙事学

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叙事学(narratology)又译“叙述学”,20世纪60年代西方出现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

“叙事学”一词始见于法国国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茨维坦.托多洛夫1969年发表的《〈十日谈〉语法》一书,“这部著作属于一门尚未存在的科学,我们暂且将这门科学取名为叙事学,即关于叙事作品的科学”(托多洛夫《〈十日谈〉语法》)。

法国叙事学家杰拉尔德.普兰斯说:“叙事学是对叙事文的形式和功能的研究”(《叙事学》)。

荷兰叙事学家米克.巴尔认为“叙事学是叙事文本的理论”(《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

美国叙事学家西摩.查特曼将叙事学视为“叙事文的结构研究”。

(《故事与话语》)新版《罗伯特法语词典》对叙事学所下的定义是:“关于叙事作品、叙述、叙述结构以及叙事性的理论。

”有关叙事学的界说还散见于其他论著和辞典,其定义虽不尽一致,但将叙事学看作对叙事文内在形式进行研究的理论这一点是共同的。

在法国,“叙事学”还有许多别称,比如“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叙事作品语法”、“叙述符号学”、“叙事作品话语”、“叙事作品诗学”、“散文诗学”等。

叙事学的产生与现代语言学、俄国形式主义有密切关系。

费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主张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转向语言而不是言语,并认为语言是一个不受外界条件制约的封闭的符号系统,这一符号系统的意义取决于其内部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这些观念为叙事学提供了直接的参照和借鉴。

俄国形式主义倡导的文学的“科学性研究”,提出的“文学性”问题以及“材料与手法”、“本事与情节”等概念的区别,对叙事学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尤其是俄国民俗学家弗拉基米尔.普罗普首创的俄国民间故事的研究方法,更是刺激了结构主义叙事学家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的兴趣和思考。

法国是叙事学的诞生地,结构主义叙事学家罗兰.巴特、托多洛夫、A.J.格雷马斯、克劳德.布雷蒙、热拉尔.热奈特等对叙事结构、叙述话语等作了严格、系统的研究和探索。

正是在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理论框架中形成了叙事学。

文学理论资料之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批评 文本

文学理论资料之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批评 文本

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批评: 文本(text)“如若追溯这个词的词源学根源,它的词根texere表示编织的东西,如在‘纺织品’(textile)一词中;还表示制造的东西,如在‘建筑师’(architect)一类的词中。

”(诺曼.霍兰德《整体、本体、文本、自我》)在一般的意义上,批评家认为,“每一种文学活动的以及每一种言语行为的结果,都是一段文本”。

(J.M.布洛克曼《结构主义:莫斯科-布拉格-巴黎》)保尔.利科说:“文本就是由书写而固定下来的语言。

”(《解释学和人文科学》)从语言学的观点看,“文本指的是文本表层结构,即作品‘可见’、‘可感’的一面;这与文学批评家把文本当作形式客体的看法很接近。

对于语言学家,文本的表层结构是一系列语句串联而成的连贯序列。

语句流隐含着某种确定的阅读速度和节奏,某一表达信息的特定次序,指导读者的注意力,控制他的记忆。

”“一个文本可以只包含一个单句,如谚语、格言,或招牌、标记。

不过一般来说,我们可以认为,文本由一系列句子构成。

一个句子是文本的一个元素、一个单位或一种成分。

……文本在结构上与语句相似(也是由语句构成)。

也就是说,我们(在语言学中)用于单句分析的结构范畴能够广泛用于对于更大的文本结构的分析。

”(罗吉.福勒《语言学与小说》)虽然句子分析的方法可以被用于文本结构分析,但茨维坦.托多洛夫仍强调文本不同于句子:“文本的概念与句子的概念是处在不同的层次之上的。

在这个意义上,文本必须与段落——由若干句子组成的书写单位──区别开来。

文本可能恰好是一个短语或是整整一本书;它的定义在于它的自足与封闭(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说,某些文本不是‘封闭完成’的);它构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不完全等同于语言学系统,但与之相关联:一种既邻接又相似的关系。

”(《语言科学百科辞典》)罗兰.巴特对于文本的“古典的、习惯的和流行的看法”作了如下概括:文本“就是文学作品所呈现的表面;就是构成这部作品的词语的结构,这些词语的排列赋予它一种稳定的和尽可能独一无二的意义。

文学理论资料之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批评 自动化

文学理论资料之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批评 自动化

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批评: 自动化(автоматизация)又译“机械化”。

动作或形式由于可感觉性减退而成为习惯或惯例时所处的无意识状态。

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说:“如果我们对感觉的一般规律作一分析,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动作一旦成为习惯性的就变得带有自动化了。

这样,我们所有熟悉的动作都进入了无意识的、自动的领域。

如果有谁回忆起他第一次手握钢笔或第一次讲外语时的感觉,并把这种感觉同他经上千次重复后所体验的感觉作比较,他便会赞同我们的意见。

我们的散文式语言,散文式语言所特有的建构不完整的句子,话说一半即止的规则,其原因就在于自动化的过程。

”“在事物的代数化、自动化的过程中,我们得到感觉力量最大限度的节约:各种事物是由其一种特点表示出来,例如数量;或者仿佛按照一个公式再现出来,而它们却不一定在意识里出现。

”自动化使得人们对外在事物熟视无睹,感受变得习以为常,丧失感受的丰富性、生动性和诗意性,结果使得“生活就消失了,变得什么也不是了” 。

(《作为手法的艺术》)尤里.图尼亚诺夫用这一术语来形容文学作品结构中某种构成要素的审美功能的改变或衰退:“当有涵义的形象失去影响时,表示这个形象的词就变成一种叙述的熟语,变成辅助的工具词。

换言之,就是它的功能改变了。

自动化,某个文学要素的‘衰退’,也是同样的情况。

”(《论文学的演变》)俄国形式主义者普遍同意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提出的下述看法:“研究诗歌语言,在语音和词汇构成、在措词和由词组成的表意结构的特性方面考察诗歌语言,无论在哪个方面,我们都可以发现艺术的特征,即它是专为使感觉摆脱自动化而创造的。

”“使事物摆脱感觉的自动化,在艺术中是通过各种方法实现的。

”这些方法归结到一点,就是“陌生化”。

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批评: 陌生化(остранение)又译“奇特化”、“反常化”。

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首先提出的与“自动化”相对应的术语。

是使艺术作品增加可感觉性的各种手法的统称,又是使文学作品具备文学性的手段。

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批评接受美学

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批评接受美学

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批评接受美学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批评:接受美学(reception aesthetic)这一术语又经常与“接受理论”通用。

意大利批评家弗兰克.梅雷加利说:“对于文学来说,我们最好用‘文学接受理论’的说法,因为,一方面这个术语比‘接受美学’的涵义更广(‘文学接受理论’是文学中人类一切表现的理论),同时它的涵义又比较狭窄(它是‘文学的’接受,而不是‘一般的接受’)。

‘接受美学’无论如何应当包括以美学系数为特征系数的人类表现的接受研究。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采纳‘接受美学’这个术语,这种接受是与美学因素很小、甚至等于零的接受(例如司法上的接受)相对立的。

”(《论文学接受》)美国学者R.C.霍拉勃把亚里士多德的“净化”理论、莱辛对亚里士多德诗学范畴的注释,以及鲍姆嘉通的《美学》和康德的《判断力批判》等视为接受美学的理论先驱;而对于接受美学“具有先导性质的五种影响”则是: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结构主义、罗曼.英伽登的现象学美学、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和文学社会学。

“它们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一则它们对理论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在接受理论主要理论家的脚注和理论来源中就足以证明了;二则如上所述,它们都重新着眼于文本-读者的关系,从而有助于解决文学研究中的危机。

”(《接受理论》)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以汉斯.罗伯特.姚斯等为代表的德国康斯坦茨学派将自己的理论称为“接受美学”,姚斯在回顾接受美学的兴起时说:“自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时代,人文学科开始用科学方法考虑问题的时候起,人文学科的历史一直都被僵硬地理解成了文学作品同其作者的历史;结果,读者或曰大众这个第三方的问题,从未明确地提出过,或是被抛入了修辞学那个‘非科学’的领域。

由于我的学科和大学的惯例遭到了危机──这归根结底是一场历史教育的危机──今天提出这个问题,使人们得到更新已被研究殆尽了、已陷入实证主义困境的文学史的可能性。

办法是赋予文学史一个任务,要它寻找一种新的理解方式,即把文学史理解为三方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

简述现代西方文学批判及流派

简述现代西方文学批判及流派

简述现代西方文学批判及流派
现代西方文学批判是针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它试图通过深入分析文学作品,揭示其内在的哲学、文化和社会意义,从而对现代主义文学进行全面的理解和评价。

在现代西方文学批判中,流派众多,其中一些重要的流派包括:
1.精神分析批评:该流派认为,文学作品是作者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反映,
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可以揭示作者的潜意识和深层心理状态。

2.形式主义批评:该流派注重文学的形式和语言结构,认为文学的本质在
于其形式和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

3.结构主义批评:该流派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复杂的符号系统,通过对
作品的结构和符号的分析,可以揭示其深层意义和象征意义。

4.文化批评:该流派关注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文化和社会背景,通过对作品
的分析,可以揭示其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对作品的影响。

这些流派各有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但都试图通过对现代主义文学的深入分析,揭示其内在的意义和价值。

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方法

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方法

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方法
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方法是一种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的方法论。

这些方法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而现在已经成为研究文学的重要工具。

其中一种常见的批评方法是结构主义批评。

结构主义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结构和形式,认为文本中的意义是通过一系列符号、语言和结构元素来构建的。

这种方法关注作品的内部结构和相互关联,试图找出作品中的模式、符号和隐喻,并解读它们的意义。

另一种重要的批评方法是后现代主义批评。

后现代主义批评挑战了传统的文学分析方法,并强调了作品中的多元性、不确定性和矛盾性。

这种方法认为作品中的意义是不稳定和多样化的,并强调了读者的主观解读和互动的重要性。

还有一种流行的批评方法是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主义批评关注作品中的性别问题,并探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性别角色和权力关系。

这种方法试图揭示作品中存在的性别偏见和不平等,并呼吁对女性作家和女性主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批评方法,如历史主义批评、心理分析批评、社会学批评等。

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研究重点和分析框架,旨在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文学作品。

总的来说,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方法提供了一种系统的分析工具,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文学作品。

这些方法强调了作品的结构、意义和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理论基础。

通过运用这些方法,人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并从中获得更深层次的思考和体验。

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批评 故事(story,histoire)

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批评 故事(story,histoire)

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批评: 故事(story,histoire)通常的理解如英国小说家兼批评家E.M.佛斯特所说:“故事是叙述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事件——午餐跟在早餐之后,星期二在星期一之后,腐烂在死亡之后,等等。

作为故事,只能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使听众想要知道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事情。

反过来说,故事也只能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使听众不想知道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事情了……故事是最低级、最简单的文学有机体。

”(《小说面面观》)在现代叙事理论中,“故事指的是被一个叙述文本所唤起的各种事件和情况。

同情节(在俄国形式主义者和其他人那里)相反,它指的是处于时间先后顺序中的各种事件,而不管情节中对各种事件的重新安排。

”(罗伯特.史柯尔斯《符号学与解释》)也就是说,故事是未经任何叙述行为加工处理过的“客观的”事件和情况,相当于俄国形式主义所说的“本事”;或者“是指从作品文本的特定排列中抽取出来并按时间顺序重新构造的一些被叙述的事件,包括这些事件的参与者”。

(施洛米丝.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当代诗学》)故事又是一个区分性概念。

热拉尔.热奈特认为,故事“由处于时间和因果秩序之中的、尚未被形诸语言的事件构成”,以区别于“叙述”和“叙事”;西摩.查特曼认为:“‘故事’包括事件、人物、背景,以及它们的安排”,以区别于“叙述话语”(转引自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

故事与它如何被表达、被叙述并无直接的关系,正如克劳德.布雷蒙所说:“一个故事的题材可以充当一部芭蕾舞剧的剧情;一部长篇小说的题材可以搬到舞台或银幕上;一部电影可以讲给没有看过的人听。

一个人读到的是文字,看见的是形象,辨认的是姿势,而通过这些,了解到的却是一个故事,而且可能是同一个故事。

”(《叙述信息》)因此,施洛米丝.里蒙-凯南说:“故事是一种抽象形式,它来自:1.所讨论的作品文本的特定文体;2.作品文本所采用的语言;3.媒介或符号系统。

从故事着手而不是从记载故事的作品文本着手,我们便可以看清这样一个事实:故事是可以从一种媒介到另一种媒介,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甚至在同一种语言内部转移的。

(完整版)现代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

(完整版)现代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
现代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
Modern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
Part 1
Part 1 Introduction
Concepts:
Criticism:
The reasoned discussion of literary works,an activity which may include some or all of the following procedures,in varying proportions:the defence of literature against moralists and censors,classification of a work according to its genre,interpretation of its meaning,analysis of its structure and style, judgment of its worth by comparison with other works,estimation of its likely effect on readers,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general principles by which literary works can be evaluated and understood.(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Part 1
References and Further reading: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Third Edition),Wilfred.L.Guerin(ed).

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评析

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评析

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评析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评析当代西方文学思潮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在这个时代,文学作品不再受限于传统的形式和主题,而是涌现出各种新的文体和写作方式。

本文将从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角度对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进行评析。

首先,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文学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思潮。

后现代主义作品通常以碎片化、多声部、模糊不清的叙事方式呈现,突破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强调文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思。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复杂的文本结构和模糊的主题,挑战读者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例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威廉·布鲁赫的《城市》等作品都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特点。

其次,女性主义是当代西方文学中的重要思潮之一。

女性主义文学作品探讨了女性在社会、家庭和个人层面上的权利和角色。

这些作品揭示了性别不平等的问题,并探讨了女性在男性主导的文化中的生存与自我实现的方法。

例如,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弗吉尼亚·伍尔芙的《至灯自鸣》等作品都是女性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第三,后殖民主义是当代西方文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思潮。

后殖民主义文学作品关注了殖民主义对于原住民和后来者造成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

这些作品通过重新审视和重构历史,表达了对旧权力体系的批判和对被压迫者的声援。

例如,奥尔兰多·弗斯的《宽容》、阿赫迈德·萨义德的《国度与生死》等作品都是后殖民主义文学的代表性作品。

尽管当代西方文学思潮多种多样,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关注个人的内在世界和情感体验。

当代西方文学作品强调自我意识和自我反思,追求表达个体的独特视角和情感体验。

这也是当代西方文学与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区别。

当代西方文学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多样性。

它们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吸引了广大读者,并对他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代西方文学思潮的出现不仅充实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思考的视角。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不只是因为理论方法的新颖才成为研究对象▪不是一个仅靠时间概念聚集的对象▪20世纪文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方法和理论▪重构了一种有异于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范式▪这个研究范式质疑甚至瓦解了传统的文学观念学习的问题意识和要求▪①20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研究提供了哪些新的文学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对文学批评产生了什么影响;是否合理、必要。

▪②由这些知识的更迭、转换所构成的文学研究谱系,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趋势.与之相应,学习要求也是两点:▪①掌握20世纪西方文论的基本知识及其研究方法;▪②了解文学理论研究发生了什么变化,寻找和思考自己学习、研究取向。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学习参考书▪①塞尔登、威德森、布鲁克:《当代文学理论导读(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②伊格尔顿:国内译为《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即《文学理论导论(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③塞尔登编著:《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The Theory of Criticism From Plato to the Present)》,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研讨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方式研究角度:▪各种文学批评知识和文学研究的演变趋势基本内容:▪①重要的文学研究思潮的观点、理论、方法及其形成的知识背景▪②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研究发展、演变的轨迹1.导论塞尔登:▪“60年代兴起的理论大潮无疑是对过去占主导地位的人文主义、道德主义传统的突破。

”马尔赫恩:▪(20世纪文学研究)“对古老的文学批评世界是致命的。

……它们瓦解了文学这一学科赖以建立的深层分类学和标准性原理,并以这一方式解构了文学全体的想象力。

"1.1 范式转换: 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意义▪借用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理论来说:20世纪西方文学研究所发生的变化可以说是一种文学研究的“范式”(paradigm)转换.▪“范式"转换意味着“世界观的改变”▪库恩论范式转换的意义:“革命之前科学家世界中的鸭子到革命之后就成了兔子”。

西方文学批评方法

西方文学批评方法

西方文学批评方法西方文学批评方法是指对西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解读的一系列方法、理论和视角。

它通过对作品的文本、作者、时代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分析,以及运用各种批评原则和理论,对文学作品的特点、主题、风格和意义等进行全面、深入和多维度的探讨和研究,以达到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的目的。

西方文学批评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批评法和现代批评法两大类,下面将分别介绍。

传统批评法,又称文学批评学派,主要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的文学批评方法。

它以文艺作品的内在价值为核心,注重对文本的分析和解读。

其中最重要的文学批评学派有形式主义、新批评、新阐释学等。

首先是形式主义,它强调作品的形式特征,尤其注重文本的语言、结构、节奏、韵律和图像等方面的分析。

形式主义认为作品的意义和美感来自于其内在的形式因素,艺术创作是一种独立的形式活动。

因此,形式主义关注的是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而非其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

其次是新批评,它强调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新批评认为文学作品不仅是作者的创作产物,也需要读者的参与和解读才能完全呈现出其意义。

新批评强调主观性,认为诗歌是一种语言游戏,读者的解读是文学作品的终极解释。

因此,新批评注重对读者反应和解读的研究,强调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

最后是新阐释学,它关注作品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与意义的关系。

新阐释学认为文学作品是文化的产物,其意义是受特定社会和历史环境影响的。

因此,新阐释学注重对作品与时代、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关系进行研究,揭示作品的深层意义。

现代批评法主要出现在20世纪中叶以后,它主要是对传统批评方法的批判和超越。

现代批评法主张将批评与文学作品的社会、政治、历史和文化等方面联系起来,强调文学作品的政治和权力等因素的影响。

现代批评法的代表性方法包括结构主义、女性主义批评、马克思主义批评、后现代批评等。

首先是结构主义,它强调文学作品中的结构关系与意义的关系。

结构主义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系统,作品中的每个要素和关系都是相互关联的,因此,要理解作品的意义,就要研究作品的结构。

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批评 形式主义批评

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批评 形式主义批评

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形式主义批评(formalist criticism)英美批评家通常用这个术语指称“新批评派”的理论与实践。

1951年克林思.布鲁克斯在论辩中直言不讳地承认新批评派是“形式主义批评家”,“主要关注的是作品本身”。

他说:“为了对作品本身作出评价,形式主义批评家提出两点假设:一、假定作者的真正意图就是他在作品中实际表现出的意图;也就是说,只有作者在作品中实现了的意图才能算数,至于作者写作时怎样设想,或者作者现在回忆起当初如何设想,都不能作为依据;二、假定阅读作品的是一位理想读者,也就是说,不去注意不同读者对作品的各种不同的理解,而是努力找到一个中心立足点,以它为基准来研究诗歌或小说的结构。

”(《形式主义批评家》)威尔弗雷德.L.古尔灵等则说:“形式主义批评的唯一目的是发现和解释文学作品的形式。

这种批评方法把文学本身看作是独立的,因此文学作品以外的考虑,如作者的生平、作者所处的时代、作品对社会、政治、经济和心理等方面的意义,相对来说是不重要的。

”“形式主义批评家所研究的核心问题可以简述为:文学作品是什么?文学作品的形式和效果是怎样的?这些形式和效果是如何实现的?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应该直接来自作品文本。

”(《文学批评方法手册》)这种批评被认为是“当代最有影响的批评模式”。

(魏伯.司各特《文艺批评的五种模式》)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批评:俄国形式主义(Russian Formalism)“形式主义一词从它的对手加给它的贬义来说,指的是1915年到1930年期间在俄国出现的一种文学批评潮流。

形式主义理论是结构语言学的起始,至少是布拉格语言学会所代表的潮流的起始。

”(茨维坦.托多洛夫《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编说明》)这个批评潮流是由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鲍里斯.艾亨鲍姆、尤里.图尼亚诺夫、奥西普.勃里克等人组成的彼得格勒诗歌语言研究会和由罗曼.雅各布森、鲍里斯.托马舍夫斯基等人组成的莫斯科语言学学会来推动的。

西方文学批评方法

西方文学批评方法

西方文学批评方法西方文学批评方法是指对西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价和解读的一套方法论体系。

在西方文学批评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多种不同的批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西方文学批评方法进行介绍和分析,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方法。

首先,要介绍的是传统文学批评方法。

传统文学批评方法主要包括形式主义批评、结构主义批评和修辞批评等。

形式主义批评注重作品内在的形式美和艺术特点,强调作品的结构、语言和风格对于作品意义的构建和传达的重要性。

结构主义批评则更加注重作品中的符号、符号系统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强调文本内在的结构和意义。

修辞批评则关注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效果,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来揭示作品的意义和特点。

这些传统文学批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和解读西方文学作品,但也存在着对文本外部因素的忽视和局限性。

其次,要介绍的是现代文学批评方法。

现代文学批评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和后殖民批评等。

心理批评强调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表达,通过心理学理论来解读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行为动机。

女性主义批评则关注作品中的性别议题和女性形象,揭示作品中的性别偏见和女性权利问题。

后殖民批评则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出发,分析作品中的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文化冲突问题。

这些现代文学批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使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文学作品,发现其中的多元文化和多元意义。

最后,要介绍的是跨学科文学批评方法。

跨学科文学批评方法主要包括文化批评、社会批评和历史批评等。

文化批评强调作品与文化的关系,探讨作品对于特定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反映和影响。

社会批评则关注作品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揭示作品中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批判意义。

历史批评则通过历史视角来解读作品,探讨作品与历史事件和历史背景的关系。

这些跨学科文学批评方法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将文学作品置于更广阔的文化、社会和历史背景中进行分析和评价。

现代西方批评理论--考研

现代西方批评理论--考研

I马克思主义卢卡奇本雅明巴赫金(11895——1975)前苏联杰出的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了哲学人类学、语言学、神话学和社会理论,对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以及整个思想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文学理论成功地将形式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结合。

文艺理论方面的代表作品:《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方法》《生活话语和艺术话语》《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拉伯雷和他的世界》《长篇小说话语》等。

(1)复调理论:是建立在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解读基础上的。

巴赫金认为,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价值上的不同声音组成的复调,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基本特点。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不是众多性格和命运组成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在作者的统一意识支配下层层展开,而是众多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他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中,彼此不同的世界不发生融合。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主要人物,在艺术家的创作构思中,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客体,而且也是直抒己见的主体。

主人公的议论,绝不只局限于普通的塑造性格和展开情节的实际功能,也不是作者本人思想立场的表现。

主人公不是作者本人的传声筒,而是与作者平起平坐,并以特别的方式同作者进行辩论。

小说的复调特征真实强调人物之间、人物与作者之间的平等的对话关系。

(2)文学话语理论:话语不同于语言,它涉及的是具体的言语,言语是一种行为,包含着对话性,不同的社会和文化中的话语都是如此。

他赋予对话以本体位的地位,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都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终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

对巴赫金来说,小说结构的所有成分之间,小说内容与外部都带有对话性质。

他说:“对话关系这一现象,比起结构上反映出来的对话中人物对话之间的关系,含义要广得多,这几乎是无所不存的现象,浸透了整个人类的语言浸透了人类生活的一切关系和一切表现形式,总是浸透了一切蕴含着意义的事务。

西方文论批评方法

西方文论批评方法

西方文论批评方法
西方文论批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社会历史批评方法:该方法强调文学作品与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认为作品是社会和历史的产物,需要在其所处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进行理解和评价。

2. 形式主义批评方法:形式主义批评方法关注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和语言技巧,认为作品的价值在于其形式的创新和完美。

3. 心理分析批评方法:心理分析批评方法运用弗洛伊德和荣格等心理学家的理论,分析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和潜意识,以及作品对读者心理的影响。

4. 神话原型批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等文化现象的研究,探讨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原型和象征意义。

5. 解构主义批评方法:解构主义批评方法质疑传统的文学观念和批评方法,认为文本是一个开放的、多义的系统,需要通过解构和重构来揭示其中的多重意义。

6. 女性主义批评方法:该方法关注文学作品中对女性形象和地位的描绘,强调女性的主体意识和性别平等。

这些批评方法在西方文论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们相互补充,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多样的视角和方法。

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批评主要参考书目

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批评主要参考书目
70. [法]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71. [法]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三联书店1988年版。
72. [法]罗兰"巴特:《罗兰"巴特随笔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73. [法]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1. [美]却尔:《解释:文学批评的哲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
92.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版。
93. [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94.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诗学文集》,华中师大出版社1992年版。
95. [德]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5. 王逢振主编:《2000年度新译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2001年版。
6. 王逢振主编:《2001年度新译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
7. 王逢振主编:《2002年度新译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2003年版。
8. [英]福勒:《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3. [美]韦勒克:《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34. [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1989年版。
35. 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36. 方珊等编:《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三联书店1989年版。
96. [波]英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97. [德]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

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方法

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方法

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方法
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方法包括多种不同的理论和方法,这些方法试图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揭示其意义、结构和语言运用方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方法:
1、结构主义批评:结构主义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结构和语言系统的重要性。

它关注作品的内在关系,分析作品中的符号、符码和叙事结构,并试图揭示潜在的意义和阐述文学作品的普遍规律。

2、后现代主义批评:后现代主义批评挑战传统的文学批评范例,强调作品的多样性、语言游戏和意义的不稳定性。

它关注文学作品的断裂、互文性和超越传统边界的特征,强调语言的能动性和多样性。

3、后殖民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关注作品中的权力关系、文化认同和殖民历史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它探讨文学作品中的种族、阶级和性别问题,关注被边缘化的社会群体的经验和抵抗。

4、女性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探讨文学作品中的性别问题,关注女性经验、女性意识形态和女性形象在作品中的表现。

它批判男性中心主义和性别不平等,关注女性作家和女性读者的角度和话语权。

5、代际批评:代际批评研究文学作品在不同时代中的演变和影响。

它关注文学传统和文学史的演进,分析作家与他们所处时代的关系,探讨文学作品在时代变迁中的意义和回应。

6、心理分析批评:心理分析批评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来解读文学作品。

它关注文学作品中的潜意识和心理动机,分析角色的行为、冲突和不可解之谜,揭示作品中的意识形态和人类心理的秘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现代文学批评文学批评理论(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三点一面的文学批评基础理论三点:1.文本主体论:作者批评:以创作为焦点精神分析批评神话原型批评19世纪的实证主义文学批评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批评2.文本本体论:文本批评:形式批评:以语言、结构、文本为焦点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批评(叙事学理论)3.文本客体伦:读者批评:意义批评:以接受、阅读为焦点读者反映论(接受美学批评)解构主义批评现象学批评阐释学批评一面:文化批评:以话语权利、意识形态为焦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女性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文化研究“三点”为文本批评的三个侧面,而“一面”表达的含义则起到统一蕴含及表达三个侧面涵义的功能。

三点:本体论、主体论与客体论方面的批评1. 第一阶段:文本主体论19世纪的实证主义文学批评:侧重于研究与作家创作有关的外环境,如作家所处的社会,背景,个人的经历等作为作品研究的参照。

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批评:侧重作家创作的内环境,如灵感、激情、想象力和个性等作为作品研究的参照。

精神分析批评(Psycho-analysis Criticism):(含主体论思想:作者创作心理探讨;本体论思想:作品中人物心理探讨。

)以泛性论为核心,潜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

基本概念:1)三元人格结构:ID 原我:原始的本能冲动,服从“快乐原则”;Superego 超我:道德化了的自我,即常说的理智与良心,与原我形成尖锐的矛盾和冲突;Ego 自我:处于二者之间,有两大职能:一是通过直觉和思维来满足:“原我”的要求,实现所谓“现实原则”;二是作为一个保护系统把本能冲动遣返到潜意识中去。

2)人的本能冲动主要表现为性欲,即Libido ,人从孩童到老年均受Libido 的控制,当人的性本能不能获得满足,将出现“Libido抑制”,要想摆脱它,除正常性活动外,还可以转移到别的活动上去,叫“Libido转移”,转移的一种途径是做梦,而另一种就是文艺创作,借此来化解本能冲动造成的紧张。

弗洛伊德的美学理论即是这一观点的展开。

文学艺术的感染力:读者和作家一样处在“Libido抑制”状态,同样的压抑感受形成了他们心灵上的默契。

主要创作技巧:暗示与象征、形象的模糊度和清晰度变化、形象的精神强度和置换等控制。

与“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ex)、“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乱伦”、“幻觉”等潜意识动机相关联。

潜意识的体现通过两个途径:一是梦境,而另一个就是作家通过他的文学作品显示。

弗洛伊德认为文学艺术就像一场白日梦,文学批评工作如同释梦,目的就在于找出隐藏在作品中的隐意,即作家本人的无意识欲望。

但是,正如梦的形成要经过凝缩、移置、象征和二度润饰才能把梦的隐意改装成梦的显意一样,在一部文学作品形成的过程中,作家在材料、语言、意象、象征、情节等多方面进行了艺术加工处理,从而将它真正的无意识欲望有效的掩饰起来,因此,文学作品比梦更隐晦曲折,需要仔细的阅读才能了解作家暗含在作品中的隐意。

为有效破译隐意,主张在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时,要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作品中的“症候点”上,即指在叙述中那些看起来是回避、矛盾和紧张的点,以及那些歪曲、暧昧、空缺、省略的点,这些正是通往作者被压抑的潜意识的通道,由此可以找出作家的情结所在,对作品的隐意做出阐释。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启发批评家去关注一直为人们所忽视的创作主体的无意识原动力及其深层次心理结构。

作品的多义性:即使作者有既定的创作意图,意义也难以确定,因为作品的内容基本属于潜意识范围,潜意识中的各种意义不但暧昧模糊,而且相互发生作用,造成神秘莫测的效果。

作家心理分析:作家创作的自觉意向,它可提供一定的参照,但最终不能决定作品的意义。

而不自觉意向才是作品的真正灵魂。

探寻作家和作品人物的潜意识活动是破译文学作品“深层含义”的有效方法。

神话原型批评(Myth and Archetypal Criticism):由荣格开创,如果说弗洛伊德从个人性心理的角度解释文学现象,荣格所作的正好相反,他认为作品的意义正在于超出个人的局限,并把作品看成一个“自主情结”,即作品的创作过程并不完全受作者知觉主体的控制,任何作品都可以在古老的神话和传说中找到它的原型。

是在文学作品创作中遵循的体现“集体无意识”(针对弗洛伊德的“个人无意识”)的某些原始的规范和类型。

新批评注意从微观上探讨作品,原型批评则注意从宏观上探讨。

2. 第二阶段:文本本体论:形式批评:以语言、结构、文本为焦点俄国形式主义(Russian Formalism)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主要代表为什克洛夫斯基(V.Shklovsky,1893-1984)、埃亨巴乌姆(B.Eichenbaum,1886-1959)、托马舍夫斯基(B.T omashevsky,1890-1957)等人,也包括后来成为布拉格学派的雅克布森(R.Jakobsen)和《民间故事形态学》的作者普罗普(V.Propp)。

主要观点:1)对文学批评一定要依赖于有关作者及其时代背景的传记式考察提出质疑,与新批评相似,力图在历史、哲学、传记、心理学等研究之外,为文学批评建立独立的规则,埃亨巴乌姆:“形式主义者具有一种科学实证精神,既抛弃哲学的假定、抛弃心理学或者美学的解释。

”2)为20世纪西方文论提出新视角:对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区分,“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的概念,以及对现代叙事学(Narratology)的启发。

3)20年代后期转为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主要成员:雅克布森,穆卡洛夫斯基(J.Mukarovsky),韦勒克(R.Wellek)等人。

他们在俄国形式主义和后来的结构主义间架设了一座桥梁,因为他们将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运用到文学研究之中。

从语言学角度将文学作品界定为一种自身的结构,即后来新批评派所推崇的“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

此外,将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进一步引申为“凸显”(foregrounding),这是布拉格学派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尤其是对叙事学的影响。

穆卡洛夫斯基: 诗性语言的功能,就是“使表达最大限度的凸显出来”。

注重语篇结构、形象、修辞、象征及视角的研究。

新批评1941.J.C.Ransom New Criticism:只注重作品内容,注重“文本细读”的方法和批评的实践层面。

1) 文学本体论:对构成作品意义的局部结构和整体结构的研究。

2) 细读法:文学批评的有效程序应当是详尽而又精确地分析一部作品内部各要素的复杂的组合方式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分辨出“含混”(即歧义)现象。

提出“张力(tension)、悖论(paradox)、反讽(Irony)”等重要观念。

3) 任何文学作品,它们的基本构成要素是词语、比喻和象征,而不是人物、思想和情节。

(见俄国形式主义批评。

)泰特《诗歌张力说》(Tension in Poetry,1978)内涵(intension):联想意义(connotation);外延(extension): 字面意义(denotation)内涵使诗意具有多重性:1.多种含义的线性排列特征,2.同一含义的多层面排列特征,→(含义的广与深)→含义的朦胧性与模糊性。

外延则迫使诗意具有一定的明晰性:。

张力:内涵的朦胧性与外延的明晰性。

(成功作品的标准)结构主义批评(Structural Criticism):来自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创立的结构主义语言学。

艺术的目的是给人提供感受和体验,并非说教。

1) 作品题材的多样性来自题材表述之载体即语言的运用和修辞技巧等实现的,近似于新批评理论,注重文本本体论。

2)将作品结构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注重深层结构的高度抽象特征。

3)叙述语言的多层次特征:功能层次:功能是最小的叙述单位,但随着叙述的展开会获得重要的意义。

行为层次:作品中人物的言谈举止,与精神分析不同,不注重人物心理分析,而注重从人物的行为来描述和划分人物。

叙述层次:叙述作品的最高层次,借助读者的阅读将他们引入作品意义的内核。

4)结构主义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叙事学研究,热纳特( G.Genette) 《叙事话语》(Narrative Discourse)作为结构主义叙事学的最主要代表,他试图将“语言学范式”扩展成一种“叙事的语法”。

认为:文学已经太久被视为没有符号的意义,因此现在有必要将它视为没有意义的符号。

贡献:时序与时限的研究,以及对视角及叙事者的区分。

他用较为抽象的“聚焦”(focalization)表达视角或视野,提出三种聚焦模式的划分:(1)“零聚焦”或“无聚焦”,即无固定视角的全知叙述(编辑性的全知:叙述者常常站出来,发表有关道德、人生哲理等方面的议论;中性的全知:叙述者不站出来进行评论),它的特点是叙述者说出来的比任何一个人物知道的都多,可用“叙述者>人物这一公式表示。

(2)“内聚焦”,其特点为叙述者仅说出某个人物知道的情况,可用“叙述者=人物”这一公式来表示。

有三种不同的类别:(A)固定式内聚焦(固定性人物有限视角);(B)转换式内聚焦(多重选择性的全知:人物的言行、外表、背景等故事成分只通过某一在场人物的头脑传递给读者);(C)多重式内聚焦(即采用几个不同人物的眼光描述同一事件)。

(3)“外聚焦”,其特点是叙述者所说的比人物所知的少,可用“叙述者<人物”这一公式表达。

(戏剧方式:读者仅看到人物的外部言行,而无从了解人物的内心思想活动;以及摄像方式:作品如照相机丝毫不加选择的任意录下一个生活片断)。

而托多洛夫(Tzvetan Todorov, 1939-)也在《〈十日谈〉语法》提出了他的“叙事语法”:叙事文的结构分成四个层次:词类、命题、序列和故事。

词类:名词(人物命名):由特征或行动组合而得以界定;形容词(特征):是描写平衡或不平衡状态的谓语;动词(动作):是描写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变的谓语。

命题:是由各种词类构成的叙述句子,是叙事文的基本单位。

如“Y要惩罚X。

”就是一个有名词、动词组成的命题。

命题按直陈式、命令式、祈使式、条件式、假定式五种语气分为五种类型。

序列:是由一连串命题组成的完整独立的小故事。

序列按时间关系、逻辑(因果)关系、空间(并列)关系构成。

故事:则是由一个或多个序列构成。

3. 第三阶段:文本客体伦:意义批评:以接受、阅读为焦点接受美学批评(Reception-Aesthetics Criticism)或读者反应论(Reader Criticism):20世纪60年代,德国出现了“接受美学”,英美出现了“读者反应批评”。

英美更将所有以读者为中心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如现象学文论、现代阐释学、精神分析文论等学派合并起来,称为广义上的“读者反应批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