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风险报告管理办法

操作风险报告管理办法
操作风险报告管理办法

操作风险报告管理办法

附件2:

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

操作风险监测与报告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掌握全行操作风险状况~提高各级行对风险信息的敏感度~规范农业银行操作风险持续监测与报告流程~建立操作风险监测与报告工作机制~根据总行《关于印发<中国农业银行操作风险分类分级标准>和<中国农业银行操作风险监测与报告管理办法>的通知》,农银规章[2010]170号,以及农业银行相关制度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操作风险监测是指通过持续监测风险点、关键风险指标以及负面媒体信息~识别风险信号及风险隐患~分析操作风险变化趋势并对异常状况作出预警的管理活动。

本办法所称操作风险报告是反映操作风险事件,项,情况~分析操作风险发生原因~并按照规定范围、路径和时限进行报告的管理活动。

第三条各级行、各部门操作风险监测与报告工作一律通过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并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面性。要全面监测和报告各类操作风险事件,项,~覆盖所有操作风险。

,二,及时性。要确保时效性~在规定的时限内履行监测和报告义务。

,三,准确性。要客观、真实地报告操作风险状况~准确对操作风险进行分类分级。

,四,保密性。要遵守有关保密管理及信息披露规定。

第四条操作风险事件,项,按照“谁发生~谁报告”的原则由事件,项,发生单位报告。事件,项,发生单位是指发生操作风险事件,项,的县级,含,以上分支机构或二级分行及以上机构的内设业务管理部门~同时涉及我行多个分支机构或部门的~事发单位为牵头应对、化解风险的分支机构或部门。

派驻风险合规经理报告作为事件,项,发生单位报告的补充~在事件,项,发生单位不履行报告责任时直接向上级行报告。

事件发生,风险承担,单位要及时向事件处臵,受理,单位提供风险事件线索~事件处臵,受理,单位要及时向事件发生,风险承担,单位通报风险事件最新进展。

第五条依本实施细则报告操作风险事件,项,时必须遵循全行统一的操作风险分类分级标准~要划分事件主要、次要责任部门~按照事件类型、风险成因、产品线进行分类~按照影响程度进行分级。

第二章操作风险监测

第六条业务管理部门监测。

各级业务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类监测系统持续监控操作风险~关注客户投诉、媒体报道等反映的操作风险信号~主动识别风险隐患~分析风险状况和变动趋势~并将日常运行及监测报告报送同级风险管理部门,如会计监控季报等,。

第七条风险管理部门监测。

各级风险管理部门要通过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监测风险信息~对从会计监控、客服、安全保卫、法律事务和反洗钱等相

关系统采集的风险信息~须在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核实事发单位是否已经报告~在事发单位未及时报告的情况下要直接通过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报告。

第八条关键风险指标监测。

总行风险管理部针对风险成因、风险控制和风险结果设定关键风险指标并及时更新。各级风险管理部门要按要求频率监测本级行各项指标变动情况~对指标数值

发生异常波动或高于相关规定要求的~要下发风险提示~要求相关业务部门分析查找原因。

各级行风险管理部门及派驻风险合规经理要按关键风险指标监测周期及时在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中录入基础数据信息,各二级分行风险管理部门要在指标统计时点前5个工作日内审核录入信息。

各级行风险管理部门及派驻风险合规经理要及时获取、更新关键岗位人员变动信息~须在关键岗位人员变动后2个工作日内在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中更新信息。二级分行风险管理部门须于每月初前5个工作日内对关键岗位人员信息集中审核一次~对发现的错误信息要立即更正~对超期任职人员信息要与辖内分支机构核对。

第九条关键风险点监控。

各级风险管理部门组织开展辖内关键风险点监控~督促业务管理部门对《关键风险点监控指引》中涉及本条线的关键风险点进行日常监控检查。

风险管理部门要定期对部分关键风险点进行抽查~派驻风险合规经理要按照《基层机构关键风险点监控指引》规定频次进行监控检查。

风险管理部门要按季度检查派驻风险合规经理监控工作开

展情况~在操作风险分析报告中分析检查发现的关键风险点情况。

第十条负面媒体信息监测。

各级行要每日跟踪监测报纸、杂志、电视及网络媒体,含各大门户网站、金融专业网站等,涉及我行的操作风险事件,项,的负面报道~按照《中国农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及时分析、报告、处臵和化解~并在3个工作日内通过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报告。

第三章操作风险报告类别和内容

第十一条操作风险报告包括操作风险事件报告、操作风险事项报告和操作风险分析报告。事件,项,发生单位报告上述三类报告~派驻风险合规经理报告操作风险事件及操作风险事项。

第十二条操作风险事件报告应覆盖符合《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操作风险分类分级标准》定义和事件分级标准的所有事件~其中~事件分级为一、二、三级的事件为重大操作风险事件~事件分级为四、五级为一般操作风险事件。

第十三条操作风险事件报告要在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多次报告~分为首次报告和后续报告。

首次报告是指操作风险事件发生后~事件发生单位立即对事件基本情况进行的报告~重在及时揭示、报告风险。报告内容应包括:事件发生单位、时间、地点、事件原因、事件经过、已采取的措施、事件当前状况及其他操作风险数据标准规定内容。

后续报告是指事件发生单位在已报告事件发生重大变化、事件处臵取得重大进展或事件处理完毕后的补充报告~重在反映事

件进展情况~可以进行多次后续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事件进展情况、风险影响分析、最终损失和改进建议。

第十四条操作风险事项报告应覆盖《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操作风险分类分级标准》规定的违规事项、未遂刑事案件、负面媒体信息及潜在风险。报告内容应包括:事项基本情况、产生的原因以及涉及的风险点等。

第十五条操作风险事件,项,按件报告~不得将类似事件,项,打包上报~但以下情况视为一起事件,项,:

,一,由同一原因引起的多个事件,项,~如系统故障、产品或模型缺陷、流程失败引起多个客户索赔的事件。

,二,由同一原因引起但表现为多个不同形式的事件,项,~如内部人员违规导致客户资金损失而被客户起诉~既是违规事件~又是被诉案件。

,三,由同一人、机构或团伙以相同手段进行的内外部欺诈行为的多个事件,项,~如同一人或团伙进行的多笔假按揭或信用卡虚假申请、同一人或团伙在ATM安装侧录设备盗窃多名客户资金的行为。

第十六条操作风险分析报告分为季度、年中、年度报告。操作风险分析报告主要反映本行或本条线操作风险管理情况~要运用操作风险事件,项,、关键风险指标、风险点等信息综合分析~报告内容应至少包括:操作风险事件总体状况、操作风险的主要变化和原因分析、操作风险点频次及变化情况、操作风险潜在因素和存在问题、已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和拟采取的改进措施等。

第四章操作风险报告路径和时限

第一节事件,项,发生单位报告

第十七条操作风险事件报告。

,一,首次报告。

发现操作风险事件后~事件发生单位要根据《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操作风险分类分级标准》初步判定事件影响程度分级。

判定为重大操作风险事件的~事件发生单位要在3个工作日内通过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提交操作风险事件报告单~识别并填写风险点~并由事发单位负责人审核。

判定为一般操作风险事件的~事件发生单位要在5个工作日内通过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提交操作风险事件报告单~识别并填写风险点~并由事发单位负责人审核。

二级分行风险管理部门收到本级行报告的风险事件后~要审核报告内容是否完整、规范~风险点识别是否全面、准确~并在2个工作日内按事件类型、成因和产

品线进行分类~再逐级报送上级行风险管理部门审核。一级分行风险管理部门要在收到事件报告后的2个工作日内对全辖事件报告的规范性和风险分类分级的准确性进行最终审核。

,二,后续报告。

在已报告的事件发生重大变化、事件处理取得重大进展或事件处理完毕后~事件发生单位应在3个工作日内通过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提交操作风险事件后续报告。

风险管理部门收到后续报告后~应按首次报告的时限和要求进行审核、分析和上报。

,三,事件结束。

当操作风险事件处臵完毕并确认损失金额后~事件,项,发生单位应结束事件报告流程~将事件状态修改为处理完毕。各级风险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未结束的操作风险事件并跟踪事件处理进展情况。

第十八条操作风险事件督办。

二级分行风险管理部门对辖内发生的风险金额500万元以上信贷相关的操作风险事件和50万元以上的非信贷业务类操作风险事件进行督办~配合事件发生单位查清风险发生的原因并采取风险处臵措施~定期形成整改报告逐级上报至省行风险管理部。

第十九条操作风险事项报告。

发现违规事项、潜在风险、未遂刑事案件后~事项发生单位应在10个工作日内通过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提交事项报告单。

第二十条操作风险事件,项,升级或降级。

在已报告的操作风险事件,项,发生重大变化使事件级别发生改变时~事件,项,发生单位应根据操作风险事件分级标准进行相应的事件,项,升级或降级~并按照新的事件级别的要求进行后续报告。

第二十一条操作风险事件,项,合并与拆分。

风险管理部门接到辖内报告的操作风险事件,项,中存在类似事件,项,打包上报或属于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可合并报告的事件~应要求事件,项,发生单位进行合并或拆分后重新报告。

第二十二条风险识别。

事件,项,发生单位在报告操作风险事件,项,后~应及时

查找、分析、提炼风险因素及风险信号~对于新的风险点、风险因素、风险信号~要在10个工作日内按照识别评估办法的有关要求报送。

第二十三条各级监察、安全保卫、法律事务、内控合规、信息技术管理、办公室等部门应每月将收到的操作风险事件报告及处臵情况通报同级风险管理部门。

第二节派驻风险合规经理报告

第二十四条运营主管、营业网点负责人报告。

各营业网点运营主管要将本单位发生的柜面业务操作风险事件,项,在3个工作日内通过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向派驻风险合规经理报告。

各营业网点负责人要将本单位发生的其他操作风险事件,项,在3个工作日内通过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向派驻风险合规经理报告。

第二十五条派驻风险合规经理报告。

对收到各运营主管、营业网点负责人报告的事件,项,~派驻风险合规经理应在2个工作日内予以审核~核查驻地行是否已向上级行风险管理部门报告~并在季度分析报告中分析事件,项,情况。

风险管理报告举例

风险管理报告 (举例) 编写: ××× 风险管理参加人员:××××××××× 日期: 年月日 评审: ××× 日期: 年月日 批准: ××× 日期: 年月日

更改履历 目录 第1章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 产品介绍......................................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 风险管理的范围................................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2章风险管理人员及其职责分工........................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3章风险评价准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损害的严重度的分类............................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 危害发生概率的分类............................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 风险评价准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4章预期用途/预期目的和与安全性有关的特征的判定 .....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5章判定已知或可预见的危害及其危害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6章风险估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7章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风险控制措施验证............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8章上市后信息...................................... 错误!未指定书签。

某银行操作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管理办法

某银行操作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管理办法

某银行操作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及时识别我行经营管理中的操作风险,准确评估风险等级,提供风险管理决策参考,提升我行操作风险管理水平,根据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某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政策》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操作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Risk andControl Self-Assessment,RCSA)是指我行各部门、分支机构对自身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操作风险点进行识别,评估固有风险,再通过分析现有控制活动的有效性,判断剩余风险,并提出优化控制措施的过程。 第三条固有风险指在未采取控制措施或其他风险缓释措施之前本身就存在的风险。 控制活动是指能够避免或减少风险发生可能性或者不利影响的所有流程和行动。 剩余风险是指采取现有的控制活动或其他风险缓释措施后仍存在的风险。

第四条自我评估的目标是建立覆盖我行各项经营活动的操作风险动态识别、评估、防控机制。自我评估单位要及时识别面临的风险点,避免违规操作,控制风险隐患,并为操作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第五条自我评估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面性。自我评估范围应包括各相关部门、分支机构、各业务品种、各流程环节和风险点。 (二)及时性。自我评估工作应及时开展,评估结果应及时 报送,优化措施应及时实施,实施效果应及时检查。 (三)客观性。自我评估工作应当谨慎、客观,并充分考虑我行内、外部环境变化因素。 第二章自我评估流程 第六条自我评估的流程包括(不限于)制定自我评估方案、组织相关部门实施、制订控制优化措施、后续跟踪检查四个阶段。 第七条总行法律与合规部、各业务管理部门、分支机构为自我评估发起单位,负责制定自我评估方案,按照有关内部控制的要求和频率开展实施。

八大危险作业风险分析报告

1.动火作业风险分析 序号风险分析安全措施 1 易燃易爆有害物质①将动火设备、管道内的物料清洗、置换,经分析 合格。 ②储罐动火,清除易燃物,罐内盛满清水或惰性气 体保护。 ③设备内通(氮气、水蒸气)保护。 ④塔内动火,将石棉布浸湿,铺在相邻两层塔盘上 进行隔离。 ⑤进入受限空间动火,必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证》 2 火星窜入其它设备 或易燃物侵入动火 设备切断与动火设备相连通的设备管道并加盲板___块隔断,挂牌,并办理《抽堵盲板作业证》。 3 动火点周围有易燃 物①清除动火点周围易燃物,动火附近的下水井、地漏、地沟、电缆沟等清除易燃后予封闭。 ②电缆沟动火,清除沟内易燃气体、液体,必要时将沟两端隔绝。 4 泄漏电流(感应电) 危害电焊回路线应搭接在焊件上,不得与其它设备搭接,禁止穿越下水道(井)。 5 火星飞溅①高处动火办理《高处作业证》,并采取措施, 防止火花飞溅。 ②注意火星飞溅方向,用水冲淋火星落点。 6 气瓶间距不足或放 置不当①氧气瓶、溶解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m,二者与动火地点之间均不小于10m。 ②气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溶解乙炔气瓶禁止卧放。 7 电、气焊工具有缺陷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 不准带病使用。

8 作业过程中,易燃物 外泄动火过程中,遇有跑料、串料和易燃气体,应立即停止动火。 9 通风不良①室内动火,应将门窗打开,周围设备应遮盖,密 封下水漏斗,清除油污,附近不得有用溶剂等易燃 物质的清洗作业。 ②采用局部强制通风; 10 未定时监测①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min,如超过此间隔 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min,必须重新取样分 析。 ②采样点应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应 保留至动火结束。 ③动火过程中,中断动火时,现场不得留有余火, 重新动火前应认真检查现场条件是否有变化,如有 变化,不得动火。 11 监护不当①监火人应熟悉现场环境和检查确认安全措施落 实到位,具备相关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与岗位保 持联系,随时掌握工况变化,并坚守现场。 ②监火人随时扑灭飞溅的火花,发现异常立即通知 动火人停止作业,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 12 应急设施不足或措 施不当①动火现场备有灭火工具(如蒸汽管、水管、灭火器、砂子、铁铣等)。 ②固定泡沫灭火系统进行预启动状态。 13 涉及危险作业组合, 未落实相应安全措 施若涉及下釜、高处、抽堵盲板、管道设备检修作业等危险作业时,应同时办理相关作业许可证。 14 施工条件发生重大 变化若施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应重新办理《*级动火作业证》。 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风险分析 序号风险分析安全措施 1 隔绝不可靠①与该设备连接的物料、蒸汽、氮气管线使用 盲板隔断,并办理《抽堵盲板作业证》。

风险管理报告(例子)

风险管理文档 产品名称: 产品编号:

风险管理计划 编制人: 编制日期:

1、范围: 产品描述: 本风险管理计划主要是对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包括设计开发、产品实现、最终停用和处置阶段)进行风险管理活动的策划。 2、职责与权限的分配 2.1总经理为风险管理提供适当的资源,对风险管理工作负领导责任。保证给风险管理、实施和评定工作 分配的人员是经过培训合格的,保证风险管理工作执行者具有相适应的知识和经验。 2.2技术部负责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活动,形成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综合剩余 风险分析评价的有关记录,并编制风险管理报告。 2.3质量部、、销售部、生产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从产品实现的角度分析所有已知的和可预见的危害以及生产 和生产后信息的收集并及时反馈给技术部进行风险评价,必要时进行新一轮风险管理活动。 2.4技术部和评审组成员定期对风险管理活动的结果进行评审,并对其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2.5办公室负责对所有风险管理文档的整理工作。 3、风险分析 3.1参加风险分析的部门包括生产部、质量部、技术部、、销售部等,技术部主要分析设计开发阶段已知和 可预见的危害事件序列,生产部主要分析产品生产阶段的已知和可预见的危害事件序列,和销售部主要分析产品生产后已知和可预见的危害事件序列,技术部负责收集各部门分析的结果并按照16号令的要求和YY/T0316:2008附录E.1的资料对所有已知和可预见的危害事件序列进行分类,组织各部门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分析与实施并编制成相应的表格。 3.2风险分析内容包括: 1)可能的危害及危害事件序列 2)危害发生及其引起损害的概率 3)损害的严重度 3.3在产品设计开发初始阶段由于对产品设计细节了解较少,采用PHA(初步危害分析)技术对产品进行危害、危害处境及可能导致的损害进行分析。 3.4在设计开发成熟阶段采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及失效模式、效应和危害分析(FMECA)对

农村商业银行流程体系文件操作风险管理办法

ⅩⅩ农村商业银行流程体系文件操作风险管理办法 第一章3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4 第三章操作风险的识别与评估6 第四章操作风险的控制、监控与缓释7 第五章操作风险损失事件与损失数据收集10 第六章操作风险报告11 第七章问责与监督12 第八章附则1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ⅩⅩ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本行”)操作风险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锌理指引》以及ft他冇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H题的内部程序、鉍工和佶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帘件所造成损火的风险。本定义所桁操作风险^栝法律风险,们不包括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第三条木行进行操作风险管理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有效性原则:操作风险管理制度应符合芾事会战略安排要求,按照点面结合的管理模式,确保得到全面贯彻执行,任何人在任何W位办理任何业务均受内部控制约朿,内部控制存在的题应当能

够得到及时反馈和纠正; (二)全而性原则.?操作风险的管理要渗透到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禝盖所葙的部门和岗位,并由全体员工参与,任何决策或操作均应当脊案可 (三)审慎性原则:操作风险管理耍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尤其是涉及相关织架构调整、设立新机构、开办新业务、新产品时,应当体现“内控优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科学流程设 (四)成木效益原则:操作风险管理要作好重大风险点的排査和识别,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各部门及广人职w的工作积极性。M时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保证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來。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本行各级、各部门及本行所冇人员。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第五条本行操作风险管现的治珂架构勹组织架构括董事会、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与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高级管理层、风险合规部下设的法律合规屮心、稍核监察部及?它相关部门、各分支机构。 第六条策水会是木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最高管理机构,承担监控操作风险管理有效性的鉍终责任。飱?事会授权下设的风险管现与关联交鉍控制委W会履行以?操作风险管理的职责,只?休包牯:(一)制定与本行战略E1标相一致IL适用于全行的操作风险管

银行操作风险报告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报告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得产生始于商业银行得诞生。但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得认识与管理却与其年龄极不相称。巴塞尔委员会在新资本协议中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不完善或有问题得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得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与声誉风险。它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并称为商业银行面临得三大主要风险。我国目前采用得也就是这一定义。?1、操作风险不容忽视近年来,国内银行业不断有大案曝光,均给商业银行造成了严重得损失。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相比国际活跃银行操作风险主要集中在外部欺诈方面,我国操作风险高发得就是人员风险。违规操作、内外勾结导致得操作风险在国内更多.国内操作风险得另一个“多发地带”就是IT系统,由于银行对信息技术得依存度已相当高,一旦IT系统出现问题,商业银行可能面临业务瘫痪得局面,国内很多银行在过去得几年中都曾出现过业务系统故障,在影响业务运行得同时,也损害了银行声誉。我们不得不承认,操作风险已成为直接威胁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得重大风险.?2、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得现状 对操作风险来说,尽管这一概念得提出已有很长得历史,但把操作风险作为银行三大风险之一进行风险管控得时间并不长。由于对操作风险得认知比较晚,因此,国际银行业

在操作风险方面得研究远不及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那样深入,各国对操作风险得概念定义也不统一,对于操作风险得管理实践仅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商业银行将操作风险作为独立得风险进行专门管理仅短短几年得时间。目前,尽管操作风险为银行业普遍认知,但它仍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对操作风险得研究还不够深入。如业界对于操作风险得定义、衡量标准、计量技术等尚未达成共识,没有可以公开获取得数据库、缺乏成熟得控制技术与相应软件。从操作风险得计量方法瞧,国际上主要有三种方法:基本指标法、标准法与高级计量法。不同于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得量化工作比较困难,如高级计量法非常复杂,对银行得要求很高,其中最主要得就是需要非常详细得数据储备,国际上采用得并不多。国内大多数银行采用得就是标准法,即按照银行得产品线,分别计算出每个产品线上发生操作风险得概率。这些都导致操作风险管理实施起来较为困难. 3、加强操作风险研究,探索适合国情得操作风险管理模式 操作风险与生俱来得内生性、具体性、模糊性、多样性与不对称性等特征表明,操作风险与具体得环境密切相关,因此,研究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模式必须结合我国得实际情况.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发生频率最高、损失程度最大得操作风险事件类型就是内部欺诈,其根源在于我国银行业

操作风险审计管理规定

操作风险审计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操作风险管理,发挥内部审计在案件防控中的作用,根据《北京银监局关于印发〈关于提高操作风险内部审计工作有效性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大银监发[2007]426号文件)等相关要求及公司《审计工作管理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给公司造成损失的风险。 第三条操作风险审计遵循以下原则: (一)独立性原则。审计部独立开展操作风险审计,不受其他部门和人员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二)统一性原则。审计部对操作风险审计实行统一管理,保证操作风险审计工作的一致性。 (三)有效性原则。公司应保证操作风险审计的有效性,以提高对公司各项业务操作风险的防控能力。 第四条操作风险审计目标 保证公司操作风险政策、规定、要求的贯彻、执行;审查、评价并改善系统内操作风险的管理;提升操作风险管控能力,提高案件堵截率,降低案件发生率,促进公司业务的健康发展。 第五条审计机构设置及职责 公司设立审计部,独立开展操作风险内部审计工作,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为: (一)监督公司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制度的制定、执行情况; (二)监督风险管理部门履职情况; (三)开展操作风险审计,促进各部门加强操作风险管理。 (四)对公司贯彻落实监管部门有关案件防控要求情况进行监督。 第六条操作风险审计主要内容 (一)公司操作风险管理相关政策、制度、流程制定情况; (二)风险管理部门履职情况; (三)轮岗、强制休假、离任审计等制度执行情况; (四)不兼容岗位分离、对账等操作风险防范措施执行情况; (五)其他与操作风险管理有关的情况。 第七条操作风险审计在风险评估基础上确定审计重点和频率。轮岗、强制休假、离任审计及对账等情况应每季度审计一次。其他相关情况至少每半年审计一次。 第八条操作风险审计程序及后续处理按照《审计工作管理规定》执行。 第九条审计部应按季向管理层及审计委员会汇报操作风险内部审计工作情况。 第十条审计部应就以下事项向监管部门报告或备案:

某银行风险管理报告(DOC)

某银行风险管理报告 一、近年来风险管理采取的措施 (3) 1、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及组织架构 (3) 2、改善审计监督模式,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5) 3、完善风险管理工具方法,开发先进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6) 二、风险管理体系 (9) 1、本行风险管理体系的主要架构 (9) 2、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 (10) 3、监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 (11) 4、高级管理层及其下属委员会 (11) (1)行长 (11) (2)管理层下设专门委员会 (12) 5、其他 (13) (1)总行风险管理板块 (13) (2)审计部 (15) (3)监察室及保卫部 (16) (4)业务条线风险管理 (16) (5)分行风险管理架构 (17) 三、主要风险管理 (19) 1、信贷风险管理 (19) (1)信贷政策及指引 (20) (2)贷款审批及监控程序 (20) 2、市场风险管理 (33) (1)利率风险管理 (34)

(2)汇率风险管理 (35) 3、流动性风险管理 (35) 4、操作风险管理 (37) (1)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会计风险的防范和监控 (37) (2)依托数据大集中工程,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水平 (38) (3)本行的流程银行建设,强化了本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 (39) 5、合规风险管理 (39) 四、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的措施 (41) 1、推进风险管理转型,进一步深化全面风险管理 (41) 2、寻找有效载体,进一步贯彻落实先进风险文化 (42) 3、大力推广内部评级法,进一步强化信用风险管理 (42) 4、进一步落实、推进、完善和提高市场风险管理 (42) 5、明确管理思路,切实有效推进操作风险管理 (42) 6、进一步强化对会计领域的操作风险管理 (43) 7、更新理念,转变思路,改进和创新资产保全工作 (43) 8、加快系统建设,提升科技对风险管理的支撑作用 (43) 9、推进流程银行建设 (43) 10、重视和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 (44) 本行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以有效的内部控制持续改善本行的风险管理系统,逐步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确保全行在合理的风险水平下安全、稳健经营。

操作风险监测分析报告--修订

操作风险监测分析报告 单位名称(公章)签发人: 主要内容: 一.基本情况 (一)操作风险定义 银行办理业务或内部管理出了差错,必须做出补偿或赔偿;法律文书有漏洞,被人钻了空子;内部人员监守自盗,外部人员欺诈得手;电子系统硬件软件发生故障,网络遭到黑客侵袭;通信、电力中断;地震、水灾、火灾、恐怖袭击;等等,所有这些,都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这一类的银行风险,被统称为操作风险。 (二)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权限和责任 组织架构: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 权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依法对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实施监督检查,评价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责任:商业银行董事会应将操作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面对的一项主要风险,并承担监控操作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最终责任。主要包括: (1)制定与本行战略目标相一致且适用于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总体政策;

(2)通过审批及检查高级管理层有关操作风险的职责、权限及报告制度,确保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决策体系的有效性,并尽可能地确保将本行从事的各项业务面临的操作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3)定期审阅高级管理层提交的操作风险报告,充分了解本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总体情况、高级管理层处理重大操作风险事件的有效性以及监控和评价日常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4)确保高级管理层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地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缓释操作风险; (5)确保本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接受内审部门的有效审查与监督; (6)制定适当的奖惩制度,在全行范围有效地推动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地建设。 (三)操作风险管理政策,方法,和程序 根据董事会制定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及总体政策,负责制定、定期审查和监督执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政策、程序和具体的操作规程,并定期向董事会提交操作风险总体情况的报告; (1)全面掌握本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总体状况,特别是各项重大的操作风险事件或项目; (2)明确界定各部门的操作风险管理职责以及操作风险报告的路径、频率、内容,督促各部门切实履行操作风险管理职责,以确保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

操作风险管理规范

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操作风险管理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完善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保障公司稳健经营,有效控制操作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1-17号)》等法律法规以及《阳光保险集团内部控制指引》(阳光保险发[2010]207号)等文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所称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的内部操作流程、人员、信息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公司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及监管合规风险。 本规范所称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是指由于不完善的内部操作流程、人员、信息系统或外部事件造成公司资产损失、对外服务中断、受到监管处罚或权益丧失的事件。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应至少满足以下特征之一:(一)形成风险金额; (二)存在既遂的盗窃、挪用、贪污、受贿等内部欺诈行为; (三)受到监管机关行政处罚或公开批评; (四)公司被起诉或被申请仲裁; (五)造成对外营业中断。 第三条 公司按照损失事件、业务条线、风险成因、损失形态和后果严重程度等因素,对操作风险进行分类。

第四条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各事业部及各分支机构。 第二章 组织架构及职责分工 第五条 操作风险管理是偿付能力风险管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建立相关制度和机制,防范和识别操作风险,应对和处置操作风险事件。公司建立由董事会承担最终责任,高级管理层承担直接责任,风险管理部作为牵头部门,其他职能部门和各分支机构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覆盖所有业务单位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第六条 董事会是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对包括操作风险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 第七条 高级管理层负责履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直接责任,在授权范围内实施操作风险管理工作,主要职责包括: (一)制定并组织执行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 (二)明确公司各部门和分支机构在操作风险管理中的职责; (三)组织制定重大操作风险事件的解决方案; (四)组织评估操作风险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并不断完善; (五)组织相关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确保内控流程嵌入到信息系统中; (六)审核操作风险报告,充分了解公司操作风险管理的总体情况。 第八条 风险管理部是操作风险管理的牵头部门,统筹负责操作风险管理。各职能部门、渠道和分支机构根据职责分工完成相应工作。作为操作风险管理牵头部门,风险管理部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制定、维护并不断完善公司操作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 (二)协调、指导、督促各职能部门、渠道和分支机构组织实施操

风险管理报告

风险管理报告 文件编号:S/FX-C30-02-2012 A/0 一次性使用无菌XXXXXXXXXXXXXX 带针编写: 审核: 批准: 日期: 年月日

目录 第1章概述 1.1 产品介绍 1.2 风险管理的范围 第2章风险分析管理人员及其职责分工 第3章风险评价准则 3.1 损害严重度的估计准则 3.2 危害发生概率的估计准则 3.3 风险评价准则 4 第4章预期用途/预期目的和与安全性有关特征的判定 第5章判定已知或可预见的危害及其危害分析 第6章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风险控制措施验证第7章综合剩余风险的评价 第8章上市后信息

第1章概述 1.1 产品介绍 1.1.1 产品描述(包括规格型号、组件描述) 本公司生产的“义鑫”牌“一次性使用无菌XXXX”(以下简称“XXX”)属于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管的第Ⅲ类医疗器械。 XXX采用环氧乙烷灭菌,在未破坏产品初包装的条件下,灭菌后的XXX使用有效期为三年。 XXX主要由注射针、外套、卡环、活塞、芯杆、按手、针帽等部分组成(见图1)。标尺只有两个标记,零刻度线和公称容量刻度线(即总容量刻度线)。 自毁型固定剂量XXX示意图 1─针帽/端帽;2─注射针;3─零刻度线;4─外套;5─卡环;6─公称容量刻度线;7─活塞;8─基准线;9─外套卷边;10─芯杆;11─按手;12─端部(若有)XXX按公称容量分可以分为0.1 mL、0.3 mL、0.5mL和1mL。 1.1.2 产品预期用途 在医疗临床上主要用于人体注射,是一种在抽吸液体疫苗或在注入液体疫苗后立即注射用的手动注射器,并且在达到预定的注射剂量后自动失效,从而确保此类注射器一次性使用,避免重复使用而造成的交叉感染。 1.1.3产品使用方法 撕开单包装,取下注射针保护套即可使用。 XXX吸取剂量时,一次性抽够预定剂量,排除管内空气。本产品与医疗临床上所使用的常规注射器使用方法基本相同,无需专门的培训,按使用说明书操作即可。 1.2 风险管理的范围 1.2.1 覆盖的产品范围及其附件范围 1) 主要组成范围有:外套、芯杆、卡环、活塞、针座、针管、针帽 2) XXX有说明书、合格证、质量追踪卡。 1.2.2 风险管理的医疗器械寿命周期阶段范围 1)产品实现阶段:包括设计开发、采购、制造、包装、灭菌。 2)交付过程:包括运输和贮存,本产品无安装过程。 3)交付后阶段:包括使用过程,本产品无维修保养过程。 4)报废(失效)后的处理。

风险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CXXXXXXX有限公司XXXX年度风险控制效果评审报告 XXXX年XX月

XXXX年度风险控制效果评审报告 一、风险控制效果评审范围及目的 我公司一年来在生产、管理、服务、活动等所有过程中,危险源识别是否全面,是否有遗漏;风险控制措施(方案)是否充分、有效,是否将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在落实控制措施中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是否需要补充完善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是否已被用于实际工作中,在面对诸如完成工作的压力等情况下是否被忽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评价,评定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合理划分风险等级,确定优先控制顺序,作为来年制定公司安全管理目标、安全工作计划和隐患治理方案,修订完善运行控制程序、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的依据,并采取措施消减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达到预防事故,确保安全的目的。 二、风险控制效果评价组织 公司成立了风险评价组织,风险评价人员严格按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程序》,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做好风险控制效果评价工作,为预防和控制事故提供可 靠依据。 三、风险控制效果评价情况 各项风险控制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全面实现了安全目标。具体如下:

(一)夯实基础工作,规范安全管理,完善公司安全管理体系。查出公司各个层面、各个岗位存在的不足,排出整改进度表,按轻重缓急有序进行整改,完善各类检查表、完善各种记录台帐、完善危险作业票证、修订和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在规范各种制度、票证、台帐记录的同时,加强监督执行力度,逐步使各级组织和人员把执行规范标准变为一种习惯,并将风险管理日常化,在每项作业前都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有效防范和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强化过程监控。 1、以生产现场为重点,加强作业环节安全管理,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公司以生产现场为安全工作的重点,加强现场人、物、环境的管理,认真落实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加强关联性作业协调指挥,规范信息沟通联络、跨区域作业监护制度。危险作业前,必须组织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确定作业方案,经审批后实施;作业过程中若有变更,必须履行变更手续。严格生产现场动火作业、可燃气体管道设备检修作业、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审批,并随时进行复查,保证危险作业安全可控。为了确保检修作业安全,加强各车间与检修单位的沟通和协作,在跨区域作业证的基础上,还必须执行检修作业条件确认和验收制度,项目单位必须保证检修项目达到安全环保要求,具备检修条

操作风险管理基本制度教学内容

操作风险管理基本制度 1目的 本文件规定了XX农村银行(以下简称“本行”)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职责、原则及政策要求,旨在建立健全与本行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有效地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缓释操作风险,确保本行健康稳健发展。 2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本行所有部门、机构和岗位。 3定义、缩写与分类 3.1定义 1)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本定义所指操作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2)操作风险事件: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因素所造成财务损失或影响银行声誉、客户和员工的操作事件。 3)操作风险管理:是指通过构建操作风险的组织架构,确定董事会、高级经理层和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责任,建立和落实操作风险管理政策、方法和程序,并通过不断提升抵御操作风险所需资本的充足水平,来对操作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评估和控制的过程。 3.2缩写 无 3.3分类 1)操作风险分为四大类: a)员工因素。主要包括:内部欺诈、失职违规、知识/技术匮乏、核心员工流失、违反用工法。 b)内部流程。主要包括:财务/会计错误、文件/合同缺陷、产品设计缺陷、错误监控/保告、结算/支付错误、交易/定价错误。

c)系统缺陷。主要包括:数据/信息质量、违反系统安全规定、系统设计/开发的战略风险、系统的稳定性/兼容性/适宜性。 d)外部事件。主要包括:外部欺诈、洗钱、政治风险、监管规定、业务外包、自然灾害、恐怖威胁。 2)风险事件分为: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就业制度和工作场所安全,客户、产品和业务活动,实物资产的损坏,营业中断和信息技术系统瘫痪,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七种类型。 4组织结构与职责权限 4.1组织结构图 4.2职责权限 4.2.1董事会职责 1)制定与本行战略目标相一致且适用于全辖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总体政策; 2)通过审批及检查经营管理层有关操作风险的职责、权限及报告制度,确保本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决策体系的有效性,并尽可能地确保将本行从事的各项业务面临的操作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3)定期审阅经营管理层提交的操作风险报告,充分了解本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总体情况、经营管理层处理重大操作风险事件的有效性以及监控和评价日常操作风险管理的

银行操作风险报告管理暂行办法

银行操作风险报告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本行操作风险管理报告程序,明确操作风险报告路线及各部门和岗位报告职责,防范、降低和处臵经营过程中各类操作风险,根据?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和?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制度对涉及的重要概念定义如下: ( 一 操作风险。本制度关于操作风险的定义与?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暂行办法? 一致,即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本定义所指操作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二)操作风险损失。操作风险损失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内部程序、人员、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的损失。 (三)操作风险事件。操作风险事件是指造成或可能造成操作风险损失的、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有关的事件。根据是否造成损失, 操作风险事件可以分为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和操作风险非损失事件。其中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是指已经产生损失或根据合理估计有可能会有损失发生的操作风险事件;操作风险非损失事件是指没有产生损失并且根据合理估计也不太可能会发生实际损失的操作风险事件。

(四)操作风险报告。操作风险报告指各报告单位根据规定的要求、时间和程序,对操作风险事件和操作风险整体状态进行描述、分析和评价的书面文件,包括操作风险事件报告和操作风险综合报告。

(五)报告单位。报告单位指根据本制度规定有义务进行操作风险报告的分支机构和业务条线。 (六)业务管理部门。指各项产品或业务的归口管理部门。第 三条操作风险报告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要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操作风险状况,严禁隐瞒、歪曲风险事实。(二)及时性原则:要及时分析和报告操作风险状况,确保报告的时效性。(三)全面性原则:要全面反映所辖范围内各类操作风险事件,对风险成因、现状、影响等要进行综合分析。 (四)有效性原则:操作风险提出的应对措施要务求实效,切实可行。(五)保密性原则:严禁将操作风险事件及处理情况透露给行外人员或与此项工作无关的人员。 第二章工作职责 第四条董事会及其风险管理委员会 (一)负责审议高级管理层提交的操作风险报告; (二)负责审批高级管理层报告的特别重大操作风险事件的处臵方案;(三)负责审议操作风险报告提出的主要政策建议。第 五条总行高级管理层

操作风险管理中心管理办法(新)

江苏民丰银行事后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健全江苏民丰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本行)内控机制,提高柜面业务工作质量,控制业务操作风险,规范操作风险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事后监督)工作行为,根据《江苏民丰农村商业银行会计出纳基本制度》、《江苏民丰农村商业银行会计业务操作规程》等其他相关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事后监督是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中开展柜面内控制约、人员岗位履职、交易环节控制等临柜业务操作风险的综合监督管理后台。 第三条事后监督的主要任务: 1、建立健全的记账凭证资料的交接、保管、监督、监督等规章制度。 2、及时发现各种核算差错,揭露业务核算中发生的各种违章、违纪、违法行为,提出整改建议,督促基层网点和相关部门加强防范意识。 3、收集风险信息,提供统计报表,对异常交易、重要交易、重点账户进行风险控制,增强防范重大差错、事故和经济案件的能力。 4、协助网点提高会计基础工作,促进网点会计核算质量的全面提高。 5、完成总行交办的其他风险监控和管理任务。 第四条风险监督应遵循以下原则:

1、独立性原则:事后监督与前台核算业务在时间、空间、人员上必须分离。 2、及时性原则:对构成会计档案的业务凭证和相关资料应在总行规定的工作日递交事后监督,并做好交接。事后监督按监督时效规定进行扫描、监督。 3、完整性原则:凭证资料的整理、交接、监督、存储等各个过程,均应对凭证资料(含相关数据等)进行数量和质量核对检查,以保证会计档案的完整有效。 4、重要性原则:为提高监督效率,风险监控应坚持重要性原则,重点防范重大案件和舞弊,保证资金安全。对重点内容要加强监督,不流于形式。 5、谨慎性原则:对风险管理信息及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按风险控制相关规定进行预警监控。 6、历史性原则:监督的原始凭证及相关资料不得更改,监督后的历史数据不得更改。 第五条事后监督要抓好自身建设,建立严格的岗位职责、操作程序和风控人员岗位轮换制度,确保监督制度的贯彻执行。 第六条风险监督的基本模式 1、核心账务系统的事后监督,实行事后集中监督的方式。事后监督包含扫描识别、人工补输、重点风险点监督、风险点处理、质量检测等内容。 (1)扫描识别和人工补输是将纸质凭证资料通过扫描转换为电子影像,采用OCR识别技术进行自动勾对,并在人工补输的干预下完成与流水信息成套建立索引关系。 (2)重点风险点监督是在票据影像与流水信息建立索引关系

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分析报告

2017年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分析报告 为了能够在检验检测工作中持续进行风险识别,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内的操作要求,风险的评价与控制,以减少或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确保检验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2017年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如下: 一、风险识别 各岗位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发现和识别整个体系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告知部门负责人。根据质量管理的要求,对检验检测前、检验检测中、检验检测后和其它方面的风险进行识别。 二、检验检测前的的主要风险 (1)合同评审的风险;(2)样品风险;(3)生物安全风险;三、检验检测中的主要风险 (1)人员风险:每个检测人员要具备资质和持有证书上岗的检测能力;(2)仪器设备风险;(3)检测方法风险; 四、检验检测后的主要风险 (1)样品存储和处理的风险;(2)数据结果风险;(3)报告风险;(4)信息安全和保密风险; 五、风险评估 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

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本中心质量负责人负责成立风险评估领导小组,对相关部门辨识的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的严重度进行评价。从上面检验检测前、检验检测中、检验检测后和其它方面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如下: (一)、检验检测前风险评估 (1)合同评审,一般合同,客户直接送样至样品受理室,由样品受理员与客户签订检验检测委托协议书;现场检测部门样品由现场检测部门负责与客户签订检验检测委托协议书。签订时应在协议中对包括检验检测方法在内的所有客户的要求做出明确规定,有不同意见的应在开始工作前得到解决,形成文件并与客户就文件的内容达成统一认识。一般合同评审完成后,负责合同评审人员和客户在检验检测协议书上分别签字并注明日期;复杂、特殊合同由参加合同评审的人员在合同评审记录表上签字,样品受理员和客户在协议书上分别签字;(2)根据监督检验委托书要求,现场样品抽样委托本中心公共卫生科具有上岗证资质人员进行抽样,抽样的原则采取随机原则,但必须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和均匀性,样品数量要达到检测方法中所规定的量;送检样品符合样品管理程序,如检测样品信息与检测委托书不符要重新填写完整;(3)样品保存条件不符重新采样。 (二)、检验检测中的主要风险评估 (1)人员风险:从业人员资格、能力应满足相关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并确保检验检测相关人员具备相应的特定专业知识和技术

操作风险报告管理办法

操作风险报告管理办法 附件2: 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 操作风险监测与报告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掌握全行操作风险状况~提高各级行对风险信息的敏感度~规范农业银行操作风险持续监测与报告流程~建立操作风险监测与报告工作机制~根据总行《关于印发<中国农业银行操作风险分类分级标准>和<中国农业银行操作风险监测与报告管理办法>的通知》,农银规章[2010]170号,以及农业银行相关制度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操作风险监测是指通过持续监测风险点、关键风险指标以及负面媒体信息~识别风险信号及风险隐患~分析操作风险变化趋势并对异常状况作出预警的管理活动。 本办法所称操作风险报告是反映操作风险事件,项,情况~分析操作风险发生原因~并按照规定范围、路径和时限进行报告的管理活动。 第三条各级行、各部门操作风险监测与报告工作一律通过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并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面性。要全面监测和报告各类操作风险事件,项,~覆盖所有操作风险。 ,二,及时性。要确保时效性~在规定的时限内履行监测和报告义务。 ,三,准确性。要客观、真实地报告操作风险状况~准确对操作风险进行分类分级。 ,四,保密性。要遵守有关保密管理及信息披露规定。

第四条操作风险事件,项,按照“谁发生~谁报告”的原则由事件,项,发生单位报告。事件,项,发生单位是指发生操作风险事件,项,的县级,含,以上分支机构或二级分行及以上机构的内设业务管理部门~同时涉及我行多个分支机构或部门的~事发单位为牵头应对、化解风险的分支机构或部门。 派驻风险合规经理报告作为事件,项,发生单位报告的补充~在事件,项,发生单位不履行报告责任时直接向上级行报告。 事件发生,风险承担,单位要及时向事件处臵,受理,单位提供风险事件线索~事件处臵,受理,单位要及时向事件发生,风险承担,单位通报风险事件最新进展。 第五条依本实施细则报告操作风险事件,项,时必须遵循全行统一的操作风险分类分级标准~要划分事件主要、次要责任部门~按照事件类型、风险成因、产品线进行分类~按照影响程度进行分级。 第二章操作风险监测 第六条业务管理部门监测。 各级业务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类监测系统持续监控操作风险~关注客户投诉、媒体报道等反映的操作风险信号~主动识别风险隐患~分析风险状况和变动趋势~并将日常运行及监测报告报送同级风险管理部门,如会计监控季报等,。 第七条风险管理部门监测。 各级风险管理部门要通过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监测风险信息~对从会计监控、客服、安全保卫、法律事务和反洗钱等相 关系统采集的风险信息~须在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核实事发单位是否已经报告~在事发单位未及时报告的情况下要直接通过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报告。 第八条关键风险指标监测。 总行风险管理部针对风险成因、风险控制和风险结果设定关键风险指标并及时更新。各级风险管理部门要按要求频率监测本级行各项指标变动情况~对指标数值

银行风险管理自查报告

银行风险管理自查报告 如何书写自查报告,对于大家来说一定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银行风险管理自查报告,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银行风险管理自查报告【1】为规范业务经营,强化风险管理,增强全员合规经营意识,降低案件风险隐患,确保安全、稳健运行。我行进行了严格规范的自查行动。 第一,按照制度要求,重塑制度流程按照最新文件规定、相关岗位操作流程和有关制度办法,认真梳理农村信用社工作岗位中“应知、应会、应做、应遵”制度、知识、技能以及职业操守,组织学习了本岗位和基层营业网点学习的文件材料。 第二,做好自查和整改工作自查柜面业务操作。对柜面业务操作流程及各个环节进行了风险隐患排查。对库存现金情况,重要空白凭证、印章、有价单证使用管理,股金管理,反洗钱等进行自查;对内外账务核对、开户业务、大额资金业务、挂失及提前支取等业务操作的合规性进行自查,找出了存在问题的原因,纠错整改,使我们每个柜员严格按照各项业务操作流程规定办理业务,提高工作质量,防控操作风险,消除了风险隐患。同时,在此基础上,我们都作出了承诺。承诺真实、全面地对工作岗位中的各个细节进行自查,按时上报自查报告,准确、及时地反映

自查发现问题,并积极配合检查组检查,保证不再出现类似问题。 自查服务形象。按照辛集县农信联社“统一着装,树立新形象”的要求,对各柜员“统一着装,微笑服务”执岗情况进行自查,同时在营业厅显著位置公示了县联社及本社主任的举报电话,促使员工改变服务态度,提升服务形象,切实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真正实现“合规管理,风险共。防,和谐共赢”通过全面清查,找准问题,统筹兼顾,综合施治,形成相互制约、权责明确的监督约束机制,保障皮革城分社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三,加强学习,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为使活动不走过场,使每个柜员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对各种文件制度进行集中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提高对风险防控工作的认识。同时,把提高员工素质作为工作中的一个基本点,学习内容包含现代化支付业务操作规程、反洗钱操作规程等等,大大提高了我们作为一线柜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全员行动,按照“合规创造价值、合规防控风险、合规保障发展”的整体目标,多措并举,从全员着装、工作作风、考勤会风、优质服务、工作效率等方面树立信用社新形象,为“推进案件风险防控工作,逐步建立案件防控工作长效机制,加快构建系统全面、精细严密、运行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做足准备。

集团公司操作风险管理办法

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操作风险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操作风险管理,进一步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保证公司各项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保监会《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1—17号)》、《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指引(试行)》、《人身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实施指引》等相关法律法规、集团公司风险管理相关规定以及《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办法(2015修订版)》,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的内部操作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及监管合规风险,但不包括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第三条操作风险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操作风险管理覆盖公司所有业务条线、操作环节和各层级员工,实现系统上下的整体联动,并全面、充分考虑其他风险对操作风险的影响。 (二)有效性原则:操作风险管理应符合董事会战略安排要求,按照点面结合的管理模式,确保得到全面贯彻执行,任何人在任何岗位办理任何业务均受内部控制约束,确保操作风险管理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三)持续性和及时性原则:操作风险管理活动应根据内外部风险管理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操作风险管理的政策导向并适度调节相应计量标准,从而确保操作风险管理策略适应和保障公司业务发展的既定战略。 (四)成本效益原则:操作风险管理要突出重点,做好重大风险点的排查和识别,降低操作风险管理成本,保证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第四条公司定期对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全体内、外勤员工进行操作风险管理理念、知识、流程以及控制方式等内容的培训,以增强风险管理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