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族分支小花苗
小花苗身高及影响因素研究
a g e d b e t we e n 2 0 t o 5 9 . We a l s o s t u d i e d o t h e r d e t e m i r n a n t ha t t mi g h t a f f e c t t h e i r h e i g h t . 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e h e i g h t ma l e Xi a o h u a Mi a o p e o p l e a v e r a g e d 1 5 3 . 7 2 c m, f e ma l e 1 4 4 . 6 3 c m; F a c t o r s a f f e c t he t i r h e i g h t mi g h t i n — e l u d e l i v i n g c o n d i t i o n , n u t r i t i o n a l s t a us t , e a t i n g h a b i t s , ma r i t a l s t a us t , e d u c a t i o n a l s t a us t , me d i c a l s i ua t t i o n , a s we l l a s e c o n o mi c c o n d i t i o n s .
Ke y wo r d s : Xi a o h u a Mi a o ; mo r p h o l o g i c a l p ra a me t e r ; nf i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 r e s e a r c h .
我 国是一个多 民族 的国家 , 贵州是一个多 民 较多 , 而体质人类学方面仅见有《 湖南苗族体质人 族的省份 。贵州是苗族聚居 区, 不同支系、 方言的 类学研 究》 ( 任家武等 , 1 9 9 6 ) 、 《 广西德峨苗族 、 彝 苗族都生活在这里。据 2 0 0 0 年第 五次人 口普查, 族体质调查》 ( 庞祖荫等, 1 9 8 7 ) 、 《 云南苗族的体质
几何纹样艺术符号的人类学研究
几何纹样艺术符号的人类学研究作者:郑梦菲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16期【摘要】水城小花苗服饰独具特色,尤其是他们的花背图案繁杂,被称为披在身上的史书,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研究小花苗图案有两种方法,询问调查传承人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面对小花苗文化的缺失,两种方法要灵活运用。
【关键词】小花苗;图案;研究方法一、水城小花苗族源及服饰特征(一)水城小花苗族源具历史文献记载,苗族之称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初期被称之为“九黎”,四千多年前被称为三苗,战国时期被称为“荆楚蛮”,秦汉两宋时又被称为“盘瓠蛮”,唐宋之后始称“苗”。
由于战争、政治、经济等原因,苗族历经过大范围、长时期的迁徙,总的趋势大致是由中原而南、由长江下游向西而迁徙。
传说为了区分各个分支,制作了不同风格的服饰,每一分支不得相同,祖辈传下去,形成了现在苗族服饰形象。
现今贵州地区的苗族,因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形各个地区的服饰差异极大。
《贵州通志·前事志》中记载贵州一省苗族的名称达八十多种。
在这些泛称中,又按各地服饰的不同和生活方式的差别,将纯属苗族这一共同体的成员,又划分为“大花苗”、“小花苗”、“白苗”、“黑苗”、“红苗”…歪梳苗”、“长角苗”等等。
“小花苗”的称呼就是这种历史上俗称的遗存。
苗族服饰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文化传统,是通过本身的系统象征符号和意义结合起来并使意义符号化的。
本文以水城地区小花苗服饰为案例分析服饰纹样,解读纹样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
(二)水城小花苗服饰特征小花苗这一支大多分布在贵州的水城、威宁、纳雍等20多个乡镇内。
水城小花苗的头饰与别的苗族支系有很大的不同,将大堆大堆的黑色毛线缠于头部是梭嘎苗族的特点,俗称“戴角”,成年妇女都要戴角,水城小花苗虽然也是用毛线绞成一大股缠在头顶,但这是未婚女孩专用,并且毛线是用鲜艳的红、黄、黑色开司米毛线,已婚的则直接把头发在头顶挽螺旋髻,有的还在头上别一把红梳子。
辩论赛非物质文化遗产
材料VS生工正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融入流行元素我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该融入流行元素——材料必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比较新的学术概念,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
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难免要注意其中的4个关键词:文化、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基本上离不开英国、美国、法国等国家文化人类学家所提出的文化的概念的定义,它已经是全世界所有知识界的基本常识。
美国人克拉克洪等就对人类文化的定义有专门的研究专著。
在他的这本专著中,他所收集到的关于人类文化的定义已经有160多种……我们不管对人类文化有多少种描述,但人类文化包含了所有的时间和空间里所创造的文化。
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讲的文化,也只能是这样的文化。
但是,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把人类的文化分成了“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概念。
我在前面的论述中说过,“(物质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主要是人物质能力和物质利益。
”那么,非物质文化概念的界定就正好相反,就可以说非物质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主要是人的精神和观念能力及观念利益。
这样的概念表述应该更为细致一些,但仅此已经足以表述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意义了。
这里还有一个重要概念,就是“遗产”。
遗产的词汇含义有二:一是前人遗留下来的,二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在遗产与非物质文化组合以后,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了人类创造的、前人遗留下来的、有精神和观念方面价值和意义的文化遗留。
如果加上中国字样,就有了中国版图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限制。
这个概念排除了人类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并以至今仍然存在于世的非物质文化为主要的研究和关注对象。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其内部存在又是纷繁复杂的,为此,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们,又根据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状态,把它们分成十数类。
在这些分类中,又会有更细的化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空间”概念,就是这样的产物。
在这些非物质文化分类中,大多数分类概念是比较清楚的,唯有文化空间概念最不清楚。
贵州省的苗族分哪几种?具体分布在哪里?
贵州省的苗族分哪几种?具体分布在哪里?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传说他们的祖先是蚩尤。
根据历史文献和苗族人口碑记载,他们的祖先曾经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因受战乱饥荒的影响,逐渐向西南地区迁徙进入云贵高原。
明清以后,一部分苗人移居东南亚地区。
直至今日,越南老挝泰国也有苗族分布。
上世纪八十年代,约有两万多的老挝苗族以难民身份进入美国。
贵州是中国苗族最大聚居区,苗族同胞有四百多万。
分布在除遵义地区外的八个地州市。
在贵州,苗族支系众多,粗略估计都有七八十个。
按语言分为东部苗族方言区,中部苗族方言区。
西部川滇黔方言区。
由于交通的闭塞,,各个苗族支系与外界缺乏沟通的渠道,逐渐形成了相对独立封闭的文化。
可以说隔着一座山,十里都不同音。
无论是服饰、语言、风俗习惯相互之间都有很大的差别。
拿黔东南地区来说,一个小小的台江县就有七个苗族支系。
而榕江县则有十几个苗族支系。
在我们六盘水地区,苗族分为四印苗、喇叭苗、长角苗、短角苗、大花苗、小花苗、黑苗、白苗、歪梳苗……等不一而足。
有些支系和云南文山、马边、老挝泰国的苗族语言一样,基本上可以交流。
贵州东部的苗族喜好银饰,女孩出嫁都要佩戴几十斤重的引述,而西部苗族则没有佩戴银饰的传统,服饰以挑花刺绣为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苗族文化也受到很强的冲击,这几年民族文化日益流失,如摧祜拉朽之势,同时汉化现象也比较严重。
这很是让人伤心难过。
希望他们在摆脱贫困的同时也能传承好本民族的
文化,造福于后代子孙。
苗族小花苗支系的历史文化与蜡染工艺
创新设计
结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对传 统蜡染技艺进行创新设计,开发 出更具现代感和实用性的蜡染产 品,拓展市场空间。
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广的途径
文化交流活动
通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如艺术展览、文化节等,展示苗族小花苗 支系的蜡染作品,促进与其他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交流。
合作推广
与旅游机构、企业等合作,将苗族小花苗支系的蜡染作品作为特色 旅游纪念品进行推广,提高其知名度和市场价值。
起源
苗族小花苗支系的蜡染工艺起源于古代,是苗族先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 的。
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蜡染工艺逐渐在苗族地区普及,成为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形式 。
蜡染工艺的种类与特点
种类
苗族小花苗支系的蜡染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平蜡染,另 一种是挑蜡染。
特点
平蜡染以平涂为主,色彩鲜艳,图案简洁;挑蜡染则采用挑 花技术,线条流畅,层次分明。
教育合作
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等开展教育合作,共同研究、传承和创新 苗族小花苗支系的蜡染技艺,培养更多的传承人才。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民间传说
苗族小花苗支系有许多富有特色的民 间传说,如《蝴蝶妈妈》、《洪水神 话》等,这些传说承载了丰富的历史 、文化和民族精神。
音乐舞蹈与传统节日
音乐舞蹈
苗族小花苗支系的民间音乐以飞 歌、酒歌、游方歌等为代表,舞 蹈则以锦鸡舞、板凳舞等为代表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传统节日
苗族小花苗支系有许多传统节日 ,如春节、龙船节、吃新节等, 这些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也是民族认同感的体现。
蜡染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传承
苗族小花苗支系的蜡染工艺传承方式 主要是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
探六盘水市苗族支系服饰特征及文化内涵
探六盘水市苗族支系服饰特征及文化内涵1 引言苗族是我国众多民族中的一个古老民族,也是一个勤劳、勇敢、纯朴、善良、智慧、且具开拓精神的民族,在几千年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同我国其他民族的文化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
苗族服饰文化更在其文化体系中以独特的美丽发出灿烂的光辉。
早在距今几千年前,其先民在黄河下游及长江中下游一带,已形成了九黎部落联盟,据古书记载和民间传说,特别是苗族古歌的叙述,可以看出的苗族自尧舜时期已经在六盘水境内居住,特别是在清时迁入。
原先苗族有自己民族文字,《苗族古歌》记载了苗族先民因逃避战争和朝廷的追杀与民族文化迁徙秘密等暴露予敌人,不得不将文字焚烧,抹去,当仅有的那些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去世后,文字也随之丢失,留下的只有现在那写在衣服上的文字。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苗族人民分布的各个地域在保持原来服饰特色风格的基础上,以地域提升了绚丽多姿的服饰精华。
长期保持极其强烈的民族传统优秀服饰文化。
形成了鲜明的苗族服饰文化代表体系。
是绽放在民族花丛中的亮丽花朵。
苗族服饰不仅是苗族同胞审美观的体现,各支系服饰还体现了独特的地域特色,蕴含着苗族同胞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苗族人民对宗教信仰、人生礼俗、地理环境、伦理首先、历史文化及生产生活习俗等多方面的文化传统,代表着苗族人民在的民族精神和智慧。
随着历史岁月的不断进化,苗族服饰代表地域款式有数百种之多,在六盘水境内,苗族支系主要有:箐苗支系、小花苗支系、白苗支系、歪梳苗支系、四印苗支系,另外还有小歪梳苗支系、大花苗支系。
2 苗族各支系服饰特征2.1 歪梳苗支系:六盘水市歪梳苗支系主要分布在陡箐乡;水城县南开乡、发箐乡、鸡场乡、勺米乡,六枝乌柳、双夕乡、钟山区月照乡马坝村等。
服饰男装多用自织靛染麻布缝制,分长短两式。
短者对襟著扣,长者右衽束腰带,皆为立领。
女装上衣为大右衽开襟斜领,窄袖紧身著扣,大园摆、深腋衩,衣长平脐。
浅谈贵州关岭苗族刺绣工艺的变迁
血禅应羊PROCESS AND TECHNOLOGY工艺与技术浅谈贵州关岭苗族刺绣工艺的变迁!永兴(贵州财经大学商)'院+贵州黔南550600.摘要:社会文化的变迁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常态,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传统刺绣工艺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尤其影响着苗族传统的刺绣工艺。
关岭苗族刺绣工艺不断发展,从一开始的一针一线纯手工刺绣,逐渐被现代机器刺绣取而代之。
以及刺绣工艺这门技艺的传承和延续逐渐出现断层,手工刺绣的制作慢慢被淡化通过对关岭地区苗族刺绣工艺发展现状和变化的考察,以关岭刺绣工艺的传统制作和现代机器制作为例,被影响的关岭苗族刺绣工艺的现状和变迁的S关键词:关岭苗族;刺绣工艺;发展现状;工艺变迁中图分类号:J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67(-1602(202/)09-0048-011关岭苗族刺绣工艺的种类概述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1.15%,有布依、苗、汉等22个民族,而关岭苗族的源流可追溯到“九黎”“三苗”。
主要支系为歪梳苗、黑苗、高裙苗、小花苗、青苗,由于生活习俗、生活方式及地域环境不同,各支系的服饰刺绣纹样各具浓烈的民族特色,在刺绣的工艺技术方面,各支系工艺种类亦有区别,手法具有独特的。
1.1数纱绣数绣G绣绣法之一,针法包含反面挑、直线绣、反面绣、挑花面绣、挑、反面绣、反面绣、挑、三挑等类针法。
关岭县“黑苗”支系服饰纹样的绣工艺主要数绣针法反面平挑挑等,“反面平挑反面绣。
”叫、针而,针法为反面,正面个由而,、,而各不同,具有I1.2马尾绣马尾绣为当地苗语语音“惹唉”,马尾绣与黔东南水族的马尾绣不相同,关苗族挑,,而且一一,关岭苗族细腻致族绣用数量约2-9根,一根线,在现形式上冰族马尾线则粗犷大气。
1.3剪纸平绣关岭苗为“银根”,“剪纸平绣亦称为'破线绣i,即把一根丝破呛前需要纸花做纹绣底纹,复排列针法辅助完该工艺特点在于突起于面上,具有浮雕的立体效果。
贵州苗族跳花节作文600字
贵州苗族跳花节作文600字这在二十年里,我一直都在浙江省那边打工,对贵州老家的人和事,提及总是难以拾怀。
就拿老家南开苗族跳花节来说吧,那就是难忘的一件事。
南开苗族跳花节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据当地文化部门统计,在2016年,参加人数竟然高达10万人次。
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小花苗小伙和姑娘们都来三口塘花场谈情说爱、唱歌跳舞,跳花节吸引了不少国内游客观光采风,甚至还有美国、日本、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外游客慕名而来。
南开苗族跳花节真正的兴旺在八十年代初期,那个时候经济条件自然没现在好,车辆自然没现在多,可那个时候的人游玩的兴致却很高。
一到跳花节这天,南开花场附近群众便步行一二十里山路四面八方赶来,还有周边威宁、赫章、纳雍等地区的苗族同胞们更是辛苦,由于走路要走整整一天,往往前一天就整装出发,在跳花节前一天到三口塘的苗族亲戚家先休息,等着第二天参加跳花节活动。
南开跳花场处于乌蒙山南麓崇山峻岭之中,距六盘水市中心区约42公里。
南开苗族跳花节定于农历二月十五日,传说是古代苗家南迁时突破敌人重围而分别出走的日子,具有特殊纪念意义;还有就是苗族跳花节花场旧称跳花坡,始何年何月待考证,只知清代是在离南开三口塘三十多公里的月照乡凉水井,后辗转迁至离三口塘二十多公里大海坝、发那寨、新房、毛拜田等地。
后来在1952年3月,根据南开一带小花苗支系各寨子苗族人民的意愿,新政府确定跳花节在南开三口塘举行至今。
九十年代那个时候,农村劳动力多数在家种地,很少出去打工,那几年的南开苗族跳花节特别热闹,每年一到跳花节,三口塘周围的菜地里、林子里、寨子头,到处都有苗族同胞们穿着节日盛装,远远望去,就像一丛丛映山红在开放。
跳花场内,苗族小伙和苗族姑娘围着花树跳起欢快的芦笙舞;跳花坡上,游客人头攒动,一片人山人海。
我那个时候已中学毕业,在南开小学里当代课教师,那一年跳花节正好是星期六,学校没上课。
在跳花节头一天作文课上,我还特意给布置了作文题,要求每个学生以南开苗族跳花节写一篇作文。
同声赞美
同声赞美、共建贵州小花苗族教会的明天来源: 中国基督教网站作者: 周光忠2012年8月11日至12日,贵州水城、赫章、纳雍三县的小花苗族教会弟兄姊妹八百余人齐聚水城县金盆乡倮布教会,共庆一年一次的灵歌飞扬赞美会。
小花苗族是一个集居在贵州西北部的高原地带,总人口13万多,基督徒8000余人的一个少数民族,在一百多年前,小花苗同胞已听闻并接受了基督的福音,但是由于地处偏僻的高寒山区,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没有进过学堂,要明白圣经神的话语,在信仰的道路上往下扎根向上结果是非常困难的事,然而,父上帝没有丢弃这个贫穷落后的民族;虽然他们没有文化知识,不能读圣经,明白圣经的真理,但是,他们一颗颗单纯信靠主的心得到了父上帝的垂顾,神奇妙地透过诗歌来安慰和激励这些不能读圣经的弟兄姊妹,在梦中和一些特殊的环境中启示出了一些对教会和个人灵性生命成长非常有助的诗歌,因为这些诗歌不是词曲家和有文化知识的人作的,而是圣灵启示的,所以被称为——灵歌,如今,这些灵歌已有近千首,但是,不少灵歌的启示人已经离开世界,而又没有人收集和整理。
所以,从2006年开始,爱主的小花苗族教会同工们便成立和举办了灵歌飞扬赞美会,旨在收集整理和传承小花苗族教会的灵歌,让灵歌在教会处于软弱的今天继续的激励弟兄姊妹走永生的天路。
今年的灵歌赞美会特蒙神的祝福,主题与往年不同,除了敬拜赞美和分享外,另加了两个内容:一、对目前小花苗族教会内婚姻彩礼过高的问题进行改革,因为小花苗族是一个目前仍然贫穷落后的民族,但是对于婚姻彩礼问题,许多人把彩礼提升到五六万元人民币,有的地方甚至超过了十万元人民币,许多家庭全部家产都不值五六万,所以,不少人不得不借高利贷来结婚,而结了婚之后又不得不外出打工,这一恶性循环直接阻碍了小花苗族教会的发展,为此,透过灵歌飞扬赞美会把小花苗族教会的负责人召集一起来,共同商讨解决小花苗族教会内婚姻彩礼的问题;经商讨后决定,小花苗族教会内的婚姻彩礼金额不得高于一万五千元人民币,这对每个家庭都能承受,与小花苗族的传统文化也相符,最后举行了签名仪式,水城、赫章、纳雍三县的小花苗族教会负责同工五十余人一起签名同意。
贵州南开小花苗婚姻习惯法田野调查
贵州南开小花苗婚姻习惯法田野调查黔西北乌蒙山区的小花苗是苗族的一个分支。
小花苗因其男女肩披着细针密线绣织而成的五彩披肩(“花背”)及少女頭上用彩色的毛线装饰而得名,外人称“小花苗”或“小花背”,自称“阿蒙”。
乌蒙山区的小花苗主要分布在纳雍、赫章、水城三县,聚居在水城县的小花苗人群最为集中,约八万人。
据传说,小花苗迁入乌蒙山区可追溯至三苗时期,由于生活生产地域的相对封闭性,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至今得到较好的保存。
其中,小花苗婚姻习惯法是当地聚居村寨中最富民族风情的文化特色。
典型的小花苗聚居村寨在水城全县约有50个,散布在南开、青林、保华、金盆、发箐、木果、双戛、勺米、野钟、果布戛、米罗、阿戛、盐井、蟠龙、猴场、红岩、比德、陡箐等21个乡镇。
南开乡地处于赫章、纳雍、水城等地的小花苗居住中心,笔者选择了这一小花苗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进行了历时半年的婚姻习惯法田野调查。
笔者主要走访了当地苗寨中的寨老、媒人、花场村村支书等人,在参与式观察的基础上,查阅了许多当地珍贵的文史资料。
随着田野调查工作的深入,笔者越发感到整理小花苗婚姻习惯法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紧迫性。
一、“呼谷”——串着寨子谈恋爱南开乡的小花苗实行着严格的族内婚姻,小花苗男女青年一般都会在本族间寻偶,很少与外族联姻。
在小花苗的习俗中,男女青年到15岁左右便被视为成年,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他们便可以大胆地谈恋爱,参与小花苗的串寨、坐花房、跳花坡、坐坡、踩月亮[1]359-365等活动。
在每年的正月或农闲时节,各个小花苗寨子的小伙子们就要背起芦笙,打着雨伞,相约从本寨出发“串寨”,成群结伴地去各个寨子寻找意中人。
到了寨子里,小伙子们开始吹起芦笙或者口琴、口弦、木叶,这是小伙子们串寨的信号。
寨子里的少女们闻此信号便从寨子的各个角落汇聚于花房之内。
小伙子们想要进花房必须首先和花房里的姑娘们对歌,苗语称这类歌为“嘎夫朵”,若是赢了就可以进花房。
此外小伙子们还可以边吹芦笙边跳芦笙舞,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艺,若姑娘们满意了也可进入花房,否则小伙子们只能赶往下一个寨子。
苗族支系
苗族支系大观历史上的苗族不断迁徙,到了近代,一部分苗族人逐步移居东南亚各国,继而远徙欧美。
目前,国内苗族主要分布于西南和中南的8个省区市。
其中,贵州最多,共有3686900人,遍布全省各地,而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为最多,其余分布在毕节地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顺地区、铜仁地区、六盘水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阳市、遵义市。
苗族在湖南有1557073人,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以及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和绥宁县,湘西北和湘西南其它各县也有部分苗族。
云南有苗族896712人,主要居住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昭通地区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屏边、金平、蒙自等县,其余在楚雄、曲靖、昆明等地。
四川535923人,主要分布在川东南彭水、酉阳、秀山、黔江、武隆等县和川南宜宾地区叙永、古蔺、兴文、筠连、珙县、马边等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425137人,以桂北融水苗族自治县最多,其次分布在隆林、西林、三江、龙胜、南丹、河池、资源等县。
湖北省200702人,主要分布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来凤、宣恩、咸丰、建始等县。
海南52044人,主要分布在通什、琼中、保亭、乐东、万宁、陵水等县。
苗族支系按其服饰的色彩有“红苗”、“花苗”、“青苗”、“白苗”等称谓,按其服装的款式有“锅圈苗”、“披袍仡佬”、“剪头仡佬”等称谓,按其居住地有“东苗”、“西苗”、“平伐苗”、“八番苗”、“清江苗”等称谓,按汉化程度有“生苗”、“熟苗”等称谓,无一而足。
现代苗族支系可划分为以下类型:湘西黔东支系:该支系自称“果熊”,旧时称为“红苗”,以湘、黔、渝、鄂边区(即武陵地区)为分布中心。
使用语言为苗语湘西方言,内分东部和西部两个土语。
东部土语主要通行于湘西沅陵、泸溪、辰溪及古丈部分乡镇,西部土语则通行于湘西凤凰、花垣、吉首、保靖、永顺、龙山、麻阳、新晃,贵州松桃、铜仁、江口、印江、石阡、德江、沿河、玉屏,重庆市秀山、酉阳、彭水、石柱,湖北宣恩、咸丰、来凤等县。
苗族小花苗支系的历史文化与蜡染工艺研究
苗族小花苗支系的历史文化与蜡染工艺研究苗族小花苗支系的历史文化与蜡染工艺研究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广泛,其中又以云南省、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苗族人口最多。
苗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民族,而小花苗支系则是苗族中的一个分支,与其他苗族支系一样,保留了许多独特的文化和手工艺制作技艺,其中蜡染工艺就是其中之一。
小花苗支系是苗族中的一个主要分支,人口分布在贵州、湖南、广东和广西等地区。
该支系的祖先据说是一位叫做“马梅”的女子,她在漂泊流浪中,走遍了所有苗族聚居区,并且生下了六个儿子。
这六位儿子分别在不同的地方定居,并形成了响应的苗族支系。
小花苗支系中的人们生活环境特殊,多生活在山区或较为偏远的地方,并且维持着苗族特有的习俗和生活方式。
蜡染手工艺是小花苗支系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制作技术。
蜡染是一种将蜡涂布在织物上,然后染色的方法。
这种技术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织物面料,并且可以制作成衣服、被褥、桌布等物品。
蜡染一般是一个耗费时间和精力的过程,通常需要反复涂、染、烤等多道工序,这些复杂的工作要求手工精湛和耐心。
蜡染的起源还不太清楚,但是有的文献认为它起源于中国南部的广西和云南地区,并经过苗族人民的逐步改进和完善,在不少苗族聚居的地方都可以看到这种手工艺的制作和使用。
蜡染图案丰富多彩,常见的有马、蝴蝶、花朵、动植物等各种形状,每一种图案都带有特定的寓意和象征。
这些布料作品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装扮法、礼品赠送、生产生活等方面无可替代的重要物品。
蜡染工艺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首先是选取合适的面料,必须是柔软、吸水性好,容易染上色料并带有光泽的面料。
然后是织物的设计和准备。
在准备织物时,人们需要细心地处理,考虑到颜色的匹配以及图案的设计。
而在染色方面,需要先将包裹着的蜡在加热的情况下融化在布面上,并且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保证蜡在不破坏其它部分的情况下能够均匀涂抹在织物上。
苗族服饰的特征.
苗族服饰的特征2008-10-30 15:20:17| 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苗族服饰的特点体现在他们支系的称谓上,如白苗的“ 白” ,花苗的“ 花” 。
关于苗族支系的服饰特点, 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很早以前,苗族被一个使用刀枪的民族打败而逃散,记录苗族文字的典籍也大战争中大部遗失,他们为了保存一些尚存的文字,就把这些文字和他们原先的居住地、房屋、田地等都用蜡画在妇女的裙子上,这种种苗族就成了花苗;而没有在裙子上记录文字和地图、仍然穿着传统白裙的就叫白苗;还有一部份苗族,他们为了防止用刀枪的人把他们赶尽杀绝,就把穿裙子改为穿裤子,这些人就成了汉苗。
从观赏角度来看,花苗的服饰最能体现其特点和制作工艺,她们的所有服装包括衣、裙、包头、腰带、绑腿及背包、背兜等,都绣满了各式各样的图案。
图案的用色,以红、黄、白三色为主调,主色调在整个图案中所占比例很大。
在图案构成上,较多地使用菱形、方块等几何图案和花边图案的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和放射状线条也较常用,每件绣品都由多种不同形状的图案组合而成。
图案参差交错,粗看繁杂紊乱,其实它们的组合很有规律。
苗族服饰除刺绣图案外,很多支系的裙子都采用蜡染工艺。
苗族衣裙均为麻织,风吹日晒会逐渐变黄变脆,既不美观,也不耐用。
使用蜡染,不但能使麻料保持原有的色泽,而且蜡液对麻而形成一个保护层,延长其使用寿命,更为重要的是使裙子得到了美化。
苗族服饰色彩艳丽明快,图案变化丰富,绣工简洁粗犷,生动秀丽,富于装饰性 .苗族 --服饰喜戴银饰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们挽发髻于头顶,戴上高约 20公分左右,制作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 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图案。
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 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更显的高贵富丽。
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
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
贵州民族风情旅游 (苗族)
三、自由婚
贵州苗族婚恋文化中的仪式
(一)请舅舅 (二)看鸡卦 (三)抹黑脸 (四)抢婚 (五)哭嫁 (六)不落夫家习俗 偏袒幼子习俗 (七)刻道--苗族开亲歌(还娘头)
抹黑脸
抢婚 马摆高山高又高 打把火钳插在腰 哪家姑娘不嫁我 关想门来放火烧
5.哭嫁习俗
哪天与妹团团坐
想娇想得脸不开 阎王嫌郞死得早
石板搭桥亲上亲(盟约歌)
死在阎罗十字街 打发路费又回来(相恋歌)
苗族青年游方场景
(二)、半自由婚
2.射背牌:在贵阳花溪区的高坡苗寨,苗族男女青年,由于某种原因,有情人难成眷属,双方不得 不忍痛分手,采取“射背牌”的手法来处理。男女双方相爱,但不能成亲,于是按照祖规“射背牌”
射过的背牌由男方珍藏,死后殉葬,枕于头下,意为今生无缘,到另外一个世界再见。
(二)半自由婚 3.坐花房:又叫姑娘棚,是水城县青林乡海发村的 小花苗支系每村每寨都有的青年男女社交场所, 由寨中的姑娘住持用以接待外来的未婚男青年, 每年有正八冬月,未婚男女可通过花房认识交友, 交流感情,谈情说爱。
(二)、半自由婚
贵州的苗族姑娘出嫁前,都要哭嫁。离别、恋念、喜悦、激动之情交织在一起。哭嫁歌 语言真切自然,情感真挚强烈,句式自由灵活。歌由情发,情随歌起,泪随歌涌,委 婉动人。(哭爹娘 哭哥嫂 哭姐妹 骂媒人) 爹啊,娘啊,您把女儿当朵花 太阳出来晒大堂 一尺五寸抚养大。 女儿这时正出房 花了钱来费了心 一步一步朝外走 女儿哪忍离开家 每走一步痛断肠 爹啊,娘啊,抬头望见满天星 扭转身子回头望 低头想起父母恩 只见双亲泪汪汪 为儿花了多少钱 心想不到婆家去 为儿操了多少心 唯恐别人论短长
中国最后的穴居部落----中洞苗寨
小花苗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分析
h e a l t h y c o n d i t i o n s , f i f t ) r — t w o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a n d b i o c h e mi c a l p ra a me t e r s o f 1 1 2 Xi a o H u a mi a o a d u l t s h a c e
Ab s t ac r t : Xi a o Hu a mi a o i s o n e o f Hu a mi a o s u b g r o u p s b e l o n g i n g t o Mi a o Mi n o r i t i e s , wh o u s u a l l y a p p e a r t o
b e s h o r t n i h e i g h t a n d r e s i d e i n b a c k wa rd mo u n t a n i a r e a s . I n o r d e r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p h y s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a n d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0 5 5 X. 2 0 1 3 . 0 4 . 0 1 2
A n a l y s i s e n d D e t  ̄ r r n l n a t i c F n o f B l o o d
0 】 o g i c a 1 a n d B i o c h e m i c a l P a r a mc  ̄ , r s i n X i a o H u a m i a o
贵州是苗族聚居 的地区, 不同支 系、 方言 的苗
贵州小花苗族身高测量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2017年(第7卷)第10期民族传统体育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也是苗族聚居区。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贵州苗族人口总数占全国的48.10%[1]。
小花苗族属苗族花苗的小花支系,身高较矮,主要集中分布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南开乡、金盆乡、青林乡以及钟山区木果乡等,另外,小花苗族还分散居住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纳雍县的昆寨及锅圈岩等乡镇。
国内对苗族体质人类学的研究,主要有任家武等[2]、余发昌等[3]、陈翁良[4]和余跃生等[5]对苗族的体质特征(如头型、面型、鼻型及身材等)进行了研究。
小花苗族身高较矮,多数居住在高寒山区,至今没有人对小花苗族的身高进行过测量和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本文测量了20~59岁的成年小花苗族580人的身高,分析了影响其身高的因素,以期为苗族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身高测量结果身高是指人体直立时支撑面(身高计底板)至头顶点(身高计水平板)之间的垂直距离,是反映人体骨骼发育状况及身体纵向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6]。
测量了20~59岁成年小花苗族男女各280人的身高,并根据《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结果与全国及贵州同年龄段同性别的身高进行比较,根据表1得知小花苗族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54.1 cm,成年女性平均身高144.9 cm。
小花苗族无论成年男性还是女性,在各个年龄段的平均身高均低于全国和贵州的平均身高,其中,成年男性平均身高比全国低14.9 cm,比贵州低10.8 cm,成年女性平均身高比全国低12.7 cm,比贵州低9.2cm。
2 问卷调查结果2.1 婚姻状况小花苗族族内通婚占76.25%,族间通婚占15.71%,近亲结婚占4.46%;自由恋爱占94.64%,其他占1.79%;结婚时75.54%的人已达到法定结婚年龄,20.89%的人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所有调查对象未婚占3.57%。
2.2 经济状况小花苗族家庭成员人均年收入约400元;50.71%的家庭,经济来源主要是种植及养殖,30.71%主要是工作(教书、在乡政府工作等),4.64%主要是外出打工,14.11%主要是开小铺及赶集市卖药等。
苗族的族称
苗族的族称字体: 小中大| 打印发布: 2007-10-30 14:38 作者: 网络转载来源: 苗家寨查看: 71次苗族的族称,并非历来如此,她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称谓。
五千多年前的“九黎”部落联盟集团,在中原争夺战“涿鹿之战”后退出黄河流域,活动在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重整雄风,建立起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集团,史书称之为“三苗”或者“有苗”、“三苗国”。
“三苗”是否已建立国家,是否已进入阶级社会尚无充分的史料证实、但“三苗”作为一个强大的部族存在则是真实的。
她存在的时间大约是五千到四千多年前,相当于中国历史上尧舜禹传说时期的前后。
她活动的地域大致是长江中下游南北两边,洞庭、彭蠡之间,即今河南省南部、安徽省西部,以及江西、湖南、湖北等省的辽阔地带。
汉文历史文献中提到“三苗”的很多。
《尚书.孔传》有“三苗国名”、“三苗之国”、“三苗之君”等提法。
《尚书.正义》记载:“三苗诸候之君”。
《山海经》记载:“三苗国在赤水东”。
《汉书.地理志》师古注曰:“三苗本有苗氏之族”。
《战国策.魏策》:“昔者三苗之居,右彭蠡之波,左洞庭之水”。
《韩非子》:“三苗之不服者,衡山在南,岷江在北,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
《史记.五帝本纪》:“三苗在江淮荆州屡数为乱”。
《史证.正义》:“洞庭湖名,在岳州巴陵西南,南与青草湖连;彭蠡,湖名,在江州当阳县东南五十二里。
以天子在北,故洞庭以西为左,彭蠡在东为右,今江州,郑州、岳州三苗之地也”。
《元和郡县志》:“岳州本巴丘地,古三苗国也”。
《史记.五帝本纪》郑玄曰:“有苗,九黎之后,琐代少昊诛九黎,分流其子孙为三国。
高辛之衰,又复九黎之德,尧兴又诛之,尧未在朝,舜臣又窜之。
后禹嗣位又在洞庭逆命,禹又诛之”。
华夏集团首领尧舜禹不断对三苗发动战争,三苗的势力逐渐受到削弱,原有地盘被侵占,三苗退让到江西、湖南的崇山峻岭之中,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先民杂居相处,后来参与建立南方大国楚国。
贵州苗族分支小花苗
贵州苗族分支——小花苗小花苗属苗族的一个分支,散居在水城(南开乡)、威宁、纳雍(昆寨、锅圈岩等乡)等地,属地交通十分闭塞,大多数耕地为山地,以玉米、土豆、红荞、红薯等粮食为主。
爱美是每个民族都有的本性,而小花苗的衣饰的色彩尤其鲜艳,往日小花苗的头饰不过简单的将头发盘在头顶,朴素而简单。
小花苗衣饰以红色和黄色为主,白色衬底,衣饰图案主要以城池、山川、河流、房舍等为主题,装修花纹有九曲江荷花、鱼花、火镰花等十余种。
挑花刺绣技艺难度大,花纹形、音、义涵义俱全,衣饰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被喻为苗族同胞“穿在身上的历史册”。
小花苗衣饰中最为突出的是明丽挑花的披肩。
他们称披肩为“花背”,由两匹长约七尺、宽约一尺二寸的白布对折缝合,再在其上挑满对称的抽象图案。
这些形式各异的抽象图案在他们的心目中都有特其他历史所指。
比方,边上十余道以红黄为主、黑白为辅的布折边线 (苗语俗称“努戛底” ) 象征河流;转角处截然分块 (苗语俗称“戛兜鲁” ) 象征田地表,示他们先人以前的故乡——黄河与洞庭湖。
此外,在披肩上常有的一种眼睛形状的花纹,被苗人叫作“牛眼睛花”,纪念他们先人被迫从湖湘丰饶之地迁离时牛在牛栏中流眼泪。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被叫作“水星花”的衣饰刺绣纹样,听说是为了让后代记着他们的先人本来不是住在高寒的山上,而是居住在能够从水里看到星星的江河畔。
在水城,每年阴历二月十五,大地回春节气,小花苗人便从四周八方翻山越岭到达水城县南开乡聚会,欢庆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跳花节。
每到这个日子,人们往常是举家携口、背着盛装、挑着干粮翻山越岭从四方靠拢而来。
于是,往日幽静的南开乡偏坡村马鞍形似的两座山上人头攒动,年轻人吹芦笙跳舞,谈情说爱;老年人们会亲探友,一边吃着用塑料袋装的白花花的大米饭和肥肥的腊肉,一边与难得相见的亲朋诉说一年的生活。
老年妇女们还会相互唱着“苦情歌”,沟通一年来劳作和生活的状况。
在这个盛大的苗族传统节日里,小花苗人用自己的歌声和舞姿尽兴显现新的生活。
乌江源头苗族服饰文化及其变迁——以黔西北小花苗服饰文化为例
乌江源头苗族服饰文化及其变迁——以黔西北小花苗服饰文化为例高燕【摘要】黔西北小花苗人口众多,传统服饰文化鲜明独特,以瑰丽多姿的服饰文化在贵州、中国乃至全世界闻名遐迩,近些年,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的广泛传播,市场的冲击,特别是近几年服饰市场化,电脑绣花机的规模生产以及电脑绣片的广泛使用,传统服饰手工艺正在变异,有的传统服饰工艺正在被遗忘.小花苗服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出现了很多新情况,需要各方面适当引导和建议,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期刊名称】《凯里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5)001【总页数】5页(P13-17)【关键词】服饰;市场化;工艺;变迁【作者】高燕【作者单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贵州毕节551700【正文语种】中文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是长江上游支流之一,发源于贵州西北部,有南北两源,南源位于威宁县,北源地处赫章县。
乌江源头地处偏远,山高谷深,这里生活着三支古老的苗族:小花苗、白苗和大花苗。
据杨汉先先生(民族学家,威宁石门坎苗族)研究表明,约在唐末宋初,小花苗与白苗、大花苗就已经到达黔西北,这三支苗族是最早到达黔西北的苗族,后陆续迁居各地[1]。
本文是笔者主持的2013年度贵州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黔西北苗族服饰文化研究”研究成果系列论文之一。
本课题自2008年开始前期调研准备,历经七八年,课题立项前,笔者就多次到小花苗聚居区调研访问,课题立项后,又进行了补充调研。
详情见下表。
田野调查明细表:表中Jessica Wilson为美国朋友,在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做志愿者,陪同前往;丰端就职于赫章县兴发乡政府,提供调研帮助;李勇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在读学生,赫章苗族,负责向导和协助语言沟通。
每次调研的时候,课题组成员制定调研计划,联系村民,走村串寨,跟苗族村干部了解整体情况,到村民家里访问交谈,跟妇女、老人以及懂得苗族传统文化的村民交谈,请他们出示珍藏在衣柜里面的服饰,测量数据,拍照,询问,比较,观察,了解服饰制作情况,服饰的穿着情况,询问服饰图案名称及图案意义等,观看妇女画蜡、挑花、刺绣、织锦、纺麻、织布,制作服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苗族分支——小花苗
小花苗属苗族的一个分支,散居在水城(南开乡)、威宁、纳雍(昆寨、锅圈岩等乡)等地,属地交通十分闭塞,大部分耕地为山地,以玉米、土豆、红荞、红薯等粮食为主。
爱美是每个民族都有的天性,而小花苗的服饰的色彩尤为鲜艳,昔日小花苗的头饰只是简单的将头发盘在头顶,朴实而简单。
小花苗服饰以红色和黄色为主,白色衬底,服饰图案主要以城池、山川、河流、房舍等为主题,装饰花纹有九曲江荷花、鱼花、火镰花等十余种。
挑花刺绣技艺难度大,花纹形、音、义涵义俱全,服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被喻为苗族同胞“穿在身上的历史书”。
小花苗服饰中最为突出的是艳丽挑花的披肩。
他们称披肩为“花背”,由两匹长约七尺、宽约一尺二寸的白布对折缝合,再在其上挑满对称的抽象图案。
这些形式各异的抽象图案在他们的心目中都有特别的历史所指。
比如,边上十余道以红黄为主、黑白为辅的布折边线(苗语俗称“努戛底”)象征河流;转角处截然分块(苗语俗称“戛兜鲁”)象征田地,表示他们祖先曾经的故土——黄河与洞庭湖。
另外,在披肩上常见的一种眼睛形状的花纹,被苗人叫作“牛眼睛花”,纪念他们祖先被迫从湖湘富饶之地迁离时牛在牛栏中
流眼泪。
除此以外,还有一种被叫作“水星花”的服饰刺绣纹样,据说是为了让后人记住他们的祖先原本不是住在高寒的山上,而是居住在可以从水里看到星星的江河边。
在水城,每年农历二月十五,大地回春时节,小花苗人便从四面八方跋山涉水来到水城县南开乡聚会,欢庆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跳花节。
每到这个日子,人们通常是举家携口、背着盛装、挑着干粮跋山涉水从四方聚拢而来。
于是,往日僻静的南开乡偏坡村马鞍形似的两座山上人头攒动,年轻人吹芦笙跳舞,谈情说爱;老年人们会亲访友,一边吃着用塑料袋装的白花花的大米饭和肥肥的腊肉,一边与难得相见的亲友诉说一年的生活。
老年妇女们还会互相唱着“苦情歌”,交流一年来劳作和生活的情况。
在这个隆重的苗族传统节日里,小花苗人用自己的歌声和舞姿尽情展现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