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职业化
文学翻译职业化一种必然的趋势
本文系上海电机学院重点学科建设扶持项目( 项目编号: 09XKF01) 。 收稿日期: 2011—10—19 作者简介: 谢 莉( 1967— ) ,女,河南郑州人。上海电机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
2012 年第 03 期
第 28 卷 ( 总 279 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文学翻译职业化:一种必然的趋势
No. 03,2012 Vol. 28
Total No. 279
谢莉
( 上海电机学院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40)
110
二、文学翻译职业化的演进 ( 一) 文学翻译活动回顾 在整个人类历史上,语言的翻译几乎同语言本 身一样古老。从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 德赛》,到中世纪托莱多“翻译院”,[8]再到文艺复兴 时期的文学翻译。近代翻译史上从 17 世纪到 19 世 纪,西方各国涌现了大量优秀的翻译家及其典籍。 中国文学翻译最早可追溯到六朝时期。钱钟书 先生曾考证外国文学的译介应从 1864 年董恂翻译 出版朗费罗的短诗《人生颂》开始; 有人认为 应 从 1853 年英国传教士威廉翻译约翰·班扬的《天路历 程》开始之后,[9]林纾、徐志摩、巴金、萧乾、傅雷、朱 生豪、董乐山等翻译大家改写了中国文学翻译往日 不景气的状况。 ( 二) 文学翻译职业化教育 文学翻译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高度复杂的艺 术形式,它要求译者准确地理解作为艺术品的原作, 并创造出同为艺术品的译作。这就对译者的职业道 德、语言资质、文学修养、艺术感悟、知识面等方面提 出了极高的要求。 从历史的角度讲,正规翻译教育是由外语教学 发展而来的。翻译可追溯到古罗马共和制时代,翻 译一直 作 为 欧 洲 教 育 系 统 中 语 言 教 学 的 一 种 工 具。[10]在维多利 亚 时 代,翻 译 继 续 被 广 泛 地 应 用 于 在英国私立学校的古典文学教学中,而后应用在牛 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所以,翻译培训与教育很大程 度上从早期大学教育的翻译教学领域发展而来。首 先它来自于英国大学里的古典文学系,而后来自现 代语言系和英语系。 我国满清时期就在北京成立了专门的翻译培训 学校: 京师同文馆。1894 年,马建忠提议创办专门 培养译书人才的高等学府,是翻译职业培养的最早 提议。在欧洲,德国在 1930 年成立了欧洲第一所翻 译学校; 瑞士在 1941 年日内瓦大学的国际译员培训 学院就开始系统地讲授笔译和口译; 法国 1957 年成 立巴黎高等翻译学校等。这些均可视为培养职业翻 译人才的机构。 顺应市场对职业化翻译的需求,就必须有正规 的机构对文学翻译职业化方面的人才从职业技能、 职业意识到职业道德进行系统的培训、教育。早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北美的译学专业化人才的培 养已经走在前列,大学里设有本科、研究生阶段的译 学专业。[11]英国紧随其后。关于文学翻译教育的职 业化,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的丽贝卡·帕克指出,除 了融入文学翻译教学以外,文学翻译硕士的培养要
加强翻译伦理教育促进翻译职业化
加强翻译伦理教育促进翻译职业化作者:杨清珍来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年第01期摘要:伦理学是揭示人类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科学,翻译伦理就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道德规范,是译者处理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行为准则。
基于伦理与翻译研究的关系及翻译职业化对译者的要求,借用安东尼·皮姆的译者职业伦理思想、翻译研究范式,提出加强翻译伦理教育是顺利实现翻译职业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伦理学;翻译伦理;译者职业伦理;翻译家;翻译市场;翻译职业技能;翻译服务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4)01-0033-041972年美籍荷兰学者James S. Holmes在第三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上发表了题为《论翻译研究的名与实》的论文,提出了把翻译研究作为独立学科的设想。
从此,翻译研究逐渐走进学者们的视野,引起了更多学者的兴趣和关注。
翻译学科在走向独立的道路上获得了长足发展,许多学者在不同时期从不同视角对翻译学科展开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各自的理论和研究范式。
目前西方公认的翻译研究范式主要包括语文学范式、结构主义范式和解构主义范式。
翻译活动是人类最古老的活动之一,然而翻译研究却是人类最年轻的学科之一,翻译学科中的许多问题有待人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无论是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视角,还是功能主义视角,抑或是社会文化视角,都从某个方面对翻译现象展开研究,揭示了一定的翻译本质属性。
然而,翻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活动,翻译过程中的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关系问题,原文与译文的关系问题,文本与“人”的问题等都相当复杂,单从现有的翻译研究视角很难作出正确的解释,翻译研究有必要引入伦理学视角。
特别是在翻译职业化发展的今天,翻译中的伦理关系日益凸显,因此,加强翻译伦理教育,对促进翻译的职业化有重要的意义。
一、翻译与伦理的关系(一)翻译与伦理的本质联系翻译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关于翻译的本质众说纷纭,从早期的“翻译是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意义转换”“翻译是有目的的交际活动”及“翻译就是操纵、是改写、是背叛”,再到“翻译就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信息转换活动”。
翻译行业的发展与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
全球贸易量每年增长5%
互联网国际流量每年增长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到中
80% 为了解决语言障碍
全球每天有20万人新开始学习一门外语
Google、Microsoft都长期开发自动翻译引
国创造 从引进到消化到创新到出口 2010年,将有:
2.4万亿美元的商品进出中国 2000多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吸引直接
主题
翻译行业背景和机会
翻译工作者的历史机遇 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
翻译一直是人类的交流的基础
世界看到的中国,是翻译工作者翻译过的中国 中国认识的世界,是翻译工作者翻译过的世界
目前正在经历第四次翻译浪潮
前三次:宗教、工业革命、文化运动 正在经历的第四次:全球化,也是最大的一次
翻译是现代经济的放大器1:32
翻译需求呈现几大趋势
项目规模
• 翻译专业化难度越来越高 • 翻译周期越来越短 • 非英语语种比例提高 • 中译外比例提高
• 翻译增值服务要求比例增加 • 个性化服务需求增多
语种方向
服务形式
全球的翻译职业化时代
美高校拟设科技中 文翻译硕士班
美国《世界日报》 消息,美国德拉瓦大学 为了应对工商业的大量 双语需要,计划成立 “科技中文翻译”硕士 学位。
考研英语阅读全文翻译
考研英语阅读全文翻译考研英语阅读全文翻译阅读能力的测试包括阅读速度,理解程度以及记忆能力等。
要想获得满意的考研英语成绩,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高词汇量,加强阅读训练,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准备的考研英语的阅读真题及全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参考!Specialisation can be seen as a response to the problem of an increasing accumula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By splitting up the subject matter into smaller units, one man could continue to handle the information and use it as the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But specialisation was only one of a series of related developments in science affecting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Another was the growing professionalisation of scientific activity.No clear-cut distinction can be drawn between professionals and amateurs in science: exceptions can be found to any rule. Nevertheless, the word 'amateur' does carry a connotation that the person concerned is not fully integrated into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and, in particular, may not fully share its values. The growth of specialisatio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with its consequent requirement of a longer, more complex training, implied greater problems for amateur participation in science. The trend was naturally most obvious in those areas of science based especially on a mathematical or laboratory training, and can be illustrated in ter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geology in the United Kingdom.A comparison of British geological publications over the last century and a half reveals not simply an increasing emphasis on the primacy of research, but also a changing definition of what constitutes an acceptable research paper. Thus, in the nineteenthcentury, local geological studies represented worthwhile research in their own right; bu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local studies have increasingly become acceptable to professionals only if they incorporate, and reflect on, the wider geological picture. Amateurs, on the other hand, have continued to pursue local studies in the old way. The overall result has been to make entrance to professional geological journals harder for amateurs, a result that has been reinforced by the widespread introduction of refereeing, first by national journal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nd then by several local geological journal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s a logical consequence of this development, separate journals have now appeared aimed mainly towards either professional or amateur readership. A rather similar process of differentiation has led to professional geologists coming together nationally within one or two specific societies, whereas the amateurs have tended either to remain in local societies or to come together nationally in a different way.Although th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isation and specialisation was already well under way in British geology during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ts full consequences were thus delayed until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science generally, however, the nineteenth century must be reckoned as the crucial period for this change in the structure of science.1. The growth of specialisation in the 19th century might be more clearly seen in sciences such as ________.[A] sociology and chemistry [B] physics and psychology[C] sociology and psychology [D] physics and chemistry2. 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_.[A] there is little distinction between specialisation andprofessionalisation[B] amateurs can compete with professionals in some areas of science[C] professionals tend to welcome amateurs into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D] amateurs have national academic societies but no local ones3. The author writ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geology to demonstrate ________.[A] the process of specialisation and professionalisation[B] the hardship of amateurs in scientific study[C] the change of policies in scientific publications[D] the discrimination of professionals against amateurs4. The direct reason for specialisation is ________.[A] the development in communication [B] the growth of professionalisation[C] the expans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D] the splitting up of academic societies>>>>>>答案解析<<<<<<重点词汇:1.specialisation(专业化)即special+is(e)+ation,special(特别的;额外的),-ise动词后缀(specialise即v.专业化),-ation名词后缀;specialist(专家;专科医生)←special+ist后缀表“人”。
翻译的职业化及对翻译行业的影响
翻译的职业化及对翻译行业的影响作者:於彦池来源:《卷宗》2020年第08期摘要: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后,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行业的飞跃发展大大改变了世界信息流通的面貌,翻译逐步迈入职业化时代。
翻译行业的职业化趋势产生的新特点、新要求对当前翻译行业发展产生了诸多影响。
本文基于当前翻译职业化的大背景,全面剖析当前翻译职业化现状及涌现的新特点,探讨其对当前翻译行业的多重影响,并相应提出对翻译人才培养的一些战略性建议。
关键词:翻译;翻译职业化;翻译行业体制;翻译人才培养1 引言随着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各层次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我国高校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截至目前,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培养单位已达206所(中国翻译协会,2014),翻译博士专业学位(DTI)也在酝酿之中。
众所周知由于绝大多数院校的翻译专业一般都建立在原外语专业的基础之上,尽管在课程设置,实习环节等方面考虑了翻译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但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仍普遍存在着专业师资不足,培养理念滞后,课程教学与行业实际脱节等问题。
翻译的职业化和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翻译行业的职业环境仍不成熟,行业自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这无疑都给翻译专业教学造成了较大的困惑。
另一个突出的原因就是翻译的职业环境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如行业规范程度较弱、存在恶性竞争、社会认同度较低、从业人员自身理念亟待改进等等。
因此我们在关注教学自身问题、讨论翻译专业教学如何适应翻译行业需要的同时,有必要对翻译行业的发展态势进行思考和观察,发现翻译行业在职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实现翻译产业和翻译教学的共同发展。
2 翻译职业化出现的原因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就有“三象胥重译”的记载。
[1]但翻译职业的快速发展还是得益于近二三十年科技发展。
纵观当前翻译发展现状,翻译的职业化既是历史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理论来看,应用翻译理论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衍生的应用性翻译理论研究层出不穷,如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勒菲弗尔的操纵理论等等,这是当前翻译职业化趋势的理论基础。
浅谈翻译职业化问题——读《职业翻译与翻译职业》
其 是在 分包 翻译 中 . 理不 好会 造成 前后 不一 致 的情 处 况 术 语专 家在 国外 已经 成为 一个 职业 . 我们 国内术 语 建设 相对 不太 完善 尽 管有 些领域 . 比如科 技领 域 有 自己的一 套 术语 . 且 还 有研 究 期 刊 《 并 中国科 技 术 的健康 发展 从
一
二 、 语 建 设 亟 待 完 善 术
译 者在 从事 翻译 时要履 行若 干 职能 :译前 准备 、
档 案员 一 管理 员 、 术语 专 家 、 用语 专家 、 惯 校对 人员 、 审
、
高校翻译教 师应成 为职业化 的重 要力量
繁琐的程序 所 以就 目前看 , 很有必要把高校翻译教师纳 入职业 翻译的队伍 对他们实施 的职业认证也值得研究 这部分的研究在 国内还是空 白 虽然 中国翻译协会会组 织高校翻译教师进行不间断 的短期培训 .但是他们的职
积 累 了丰 富 的经 验 我 们 国 家 翻译 职 业化 才 刚 刚 起
步 。 志 是 由 国家人 事 部统 一 规划 、 标 中国外 文 局 组 织 实施 的全 国翻 译 专业 资 格 考试 与教 育 部 推 出 的外 语 翻译 资格证 书 . 已构 成我 国翻译 行 业 的认 证 体 系 这
两大 体系起 步 没有 多久 . 还处 于不 断完 善 的阶段 对
收稿 日期 : 0 2 5 7 2 1 —0 —1
《 职业 翻译 与翻译 职业 》是 刘 和平 等人 从法 文 翻
译 过 来 的 .它 的原 作 者 是 达 尼 尔 . 岱 克 f a il 葛 D ne G U D C 该 书法 文 版 于 2 0 O A E ) 0 2年 出版 .0 9年再 20
口译职业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口译职业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作者:贾兰兰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32期摘 ; ;要:口译是人类最古老的语言活动,而口译职业化则是近现代才出现的。
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次亮相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初见雏形,直到今天成为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必不可少的专门职业,口译职业化用了不到100年的时间。
本文回顾了现代口译职业发展历史,通过史料搜集和分析的方式,探讨了政治外交、机构需求、技术设备、组织保障、教育培训等因素如何促进口译职业化的迅速发展。
借此增进口译工作者和学习者对口译职业发展历史的了解,同时为中国方兴未艾的口译职业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口译 ; ;职业化 ; ;影响因素口译是人类最古老的活动,伴随着人类跨种族跨文化交往和迁徙的历史而发生。
从一件极普通的跨语言交际活动,成为“今天国际社会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专门技能和一种专门职业”(柴明颎,2007)。
在其职业化过程中,多种因素都曾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回顾人类口译活动的历史,其次总结口译学者對口译职业化的不同解读,再次从政治外交、机构需求、技术设备、组织保障、教育培训等方面探讨口译职业化过程中的多个影响因素,最后展望影响口译职业化未来发展的一些趋势。
一、口译活动的历史口译是人类最古来的语言活动之一,但由于依靠语音作为工作的载体,存在的痕迹稍纵即逝,描述口译发展的记录不如笔译丰富(黎难秋,2002)。
在人类发明声音录制设备之前,我们只能依据书面文字的记载推测“口译是随着人类各民族相互交流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可以追溯到“人类各种语言逐渐形成后的时期”(鲍刚,2005:1)一些历史记录记载了译员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例如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设立的“译员总管”就享有相当尊贵的地位。
在欧洲,最初的官方通用语言是拉丁语,十七世纪后意大利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法语和英文先后广为使用。
这些语言最初只是在某些特定的区域和族群间使用,由于国际贸易、宗教传播、殖民扩张等活动扩展到世界各地,从而产生对口译员的需求。
翻译职业化与新型翻译人才培养
青年文学家·语言研究翻译职业化与新型翻译人才培养闫晓聪 南京财经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46摘 要:当今社会,翻译职业化已成为一种趋势,对翻译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翻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首先分析了翻译职业化的发展概况及对翻译人才培养带来的巨大挑战,旨在为加快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相应的对策,培养市场需求型、与时俱进型、职业化、国际化的新型翻译人才,从而推动我国翻译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翻译;职业化;新型翻译人才培养作者简介:闫晓聪,南京财经大学2011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翻译研究方向。
[中图分类号]: 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7-098-01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翻译早已成为一种职业,呈现出职业化的特点。
特别是随着翻译培训的专业化、资格认证的规范化、 翻译组织的国际化、翻译生产的规模化以及翻译研究的科学化,翻译的职业化时代来临了。
一、翻译职业化及其发展概况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活动。
译者以翻译为专门职业,翻译报酬几乎成为全部收入来源,并具备完成多种翻译任务的能力(韩子满 2008:36)。
因此,翻译职业就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作为个体在社会中所从事的获取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翻译职业始于口译,周朝时期,我国就出现了翻译官的专门职称“象胥”,之后又出现“舌人”,起到史官的作用,属于非经济性活动。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互联网、通讯设备的飞跃发展,再加上全球化的推动,翻译已经日趋成为一个热门的职业(黄德先,杜小军 2010:74)。
二、翻译职业化给专业翻译人才培养带来的冲击和挑战翻译职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是沟通的桥梁和媒介。
翻译职业化的发展和翻译市场的繁荣给中国翻译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首先,翻译职业化对翻译人才的素质培养带来了巨大挑战。
翻译职业化与法律翻译专业课程设置
趋势口 j 】 的推动下 , 我国翻译人才培养职业化转型初露苗头 , 法律翻译教学和研究开始起步 , 教学大纲 、 培养 模式 、 课程设置 、 师资培训和评价体法律翻
译 专业 人才 培养 课程 设 置这一 问题 做 了初 步探讨 。
要: 我 国法律翻译 专业人 才培养职业化教科研刚 刚起 步, 培养 目标的 实现和培 养模 式的 实施 , 归根 到底 要依赖
于合 理、 完善 的课程设 置。以市场需求为导 向, 以职业能 力培养 为 目的 , 调整 不合理 的课 程 结构 , 适 当提 高专业翻 译 类、 专业素养 类以及译 者能力培养类课程 比例成 为当前 法律翻译 专业课程 设置职业化急需解决的 问题 之一。
的独立 地位 已经 确立 , 对 其特 色及 多样 性研 究 日益增 多 , 但对 该 专 业教 学 实践 的研 究远 远 不够 , 法律 翻译 人 才 培养 必须 规 范 , 要 能适 应 翻译 市 场 职业 化 需 求 。 … 在 职业 化 、 全球 化 、 专业 化 成 为 全 球 翻译 市场 发 展 最 新
北师大和中国政法大学开设法律翻译方 向的翻译硕士专业 , 只有中国政法大学开设法律翻译方 向的博士教 学研究 , 远远落后于我国翻译人才需求。 我国高校法律翻译人才培养沿袭传统学术型翻译教学的理念和模式 , 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一方面市 场译 员告 急 , 另一 方 面 翻译 专业 毕业 生 学 院味太 浓 , 缺少 职业 精 神 , 虽 然满 腹 译论 , 面对 市 场却 举 步 维艰 , 手
1 法律翻译 人才培养的现状及 问题
随着 国际经 济 、 贸易 、 人权 交 往 的加强 , 国家问摩 擦 、 矛盾 、 冲突逐渐 增多 , 法 律手段 成 为解决 国际争端 的
中外翻译简史 第一章
• 三.中西方翻译史的发展 的差异 1.因中西两地宗教地位不同,故宗教文献翻译的影响不同。 在西方,宗教有着严密的组织,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在国家政治生 活中甚至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西方圣经翻译的影响与 佛经翻译在中国的影响就不可同日而语。在中国,佛教尽管也曾 经得到最高统治者的信奉和支持,但它从来也不曾成为一种全民 的宗教行为,它永远也不可能凌驾于皇权之上。 2.因中西民族特性有异,两地译学理论的走向不同; 中华民族比较务实,西方民族崇尚思辨,这使得两地翻译理论的 发展路径也有所不同:西方翻译理论较早就出现了施莱尔马赫的 解释学思想、洪堡的语言哲学思想,以及本雅明的解构翻译思想, 而中国的翻译理论则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一直停留在实践经验感悟 的层面.
• 乘船夜游。驾船越女为其唱歌一首,因为唱时用越语,经 过翻译才明白 • 5. 西方翻译起源神话说:出于《旧约.圣经》。人类繁衍 下来之后都讲同一种语言。当时人类共同修建巴别塔,上 帝认为如此的话,人类会无所不能,因此上帝让人们讲不 同的语言,使人们之间语言不通,从而成为翻译形成的动 因。 • 6. 西方有记载的最早的笔译活动大约起于公元前3世纪: 公元前285年至公元前249年按照埃及法老托勒密二世旨 意,72名犹太学者云集亚历山大图书馆翻译《圣经.旧 约》,史称《七十子希腊文本》;公元前250年里维乌斯. 安德罗尼柯(Livius Andronicus)用拉丁语翻译荷马史诗 中的《奥德赛》。 • 7. 据记载早在公元前3000年,古国亚述帝国就出现了正 式的文字翻译,主要是国王命通晓多国文字的“书吏”用 帝国的各种语言把国王的丰功伟绩公诸于世。
第一节 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的交际需求促成了翻译的产 生
• 一. 翻译是操不同语言的民族为满族交际需求而产生的语 言活动。 • 1. 原始部落为了贸易文化交流促使人类最早翻译形式—口 译的诞生。 • 2. 人类发明了文字以后,不同民族之间通过书面文字进行 交流时产生了笔译。 • 3. 不同民族、国家的交流交往促成了翻译的诞生,促进了 翻译的发展和繁荣。 • 4. 中国早期有记载的翻译 • (1)公元前11世纪“多重翻译”:古越南越裳国献白孔 雀与周公,因语言不通,经多次翻译才得以交流。这是世 界上最早的口译记录,最早有记录的转接翻译。 (2)战国时期的《越人歌》(出于西汉刘向《说苑.善 说》)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笔译作品:公元前528年楚国鄂 君子皙
手语翻译发展走向职业化的几点建议
手语翻译发展走向职业化的几点建议作者:赵玉娇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7年第12期[摘要] 《“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指出,推进政府信息以无障碍方式发布,地市级以上政府新闻发布逐步增加通用手语服务,鼓励省(区、市)、市(地)电视台开设手语栏目,该纲要的发布显示出对通用手语服务需求的增大,这对2007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十大新职业中确立了手语翻译这一职业来说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 手语;翻译;职业化[中图分类号] H02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4-0246-01一、手语与手语翻译朴永馨教授在《特殊教育辞典》中将手语进行了界定,手语(sign language)是以手的动作、身体姿势及表情进行思想交流的手段,是听觉障碍者的特殊交际工具,是聋教育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分手势语(hand language)和手指语(dactylology)两种,常结合使用,具有形象生动、活泼敏捷的特点。
通过对现有手语翻译概念的综合分析,笔者认为手语翻译是通过手译和口译两种形式,从而使听觉障碍者与其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特殊翻译,手译是指把书面文字、口头语言或其他手语,翻译为听觉障碍者理解的手语;口译是指把听觉障碍者的手语翻译成书面文字或口头语言传递给其他人;而顾名思义手语翻译员即是从事手语翻译工作的人,《国家职业标准:手语翻译员(试行)》中提到手语翻译员从事的主要工作有:(1)为听障人士提供将口语翻译成手语的服务;(2)为健听人士提供将手语翻译成口语的服务;(3)直接用手语与听障人士进行交流。
二、手语翻译职业的现状目前我国听力残疾人已超2千万人,听障人士人数众多,手语作为听障人士与外界沟通的重要途径,故手语翻译的需求量倍增,但从事手语翻译工作的人员却寥寥无几,作为新兴的职业,手语翻译职业契机与考验并存。
(一)手语翻译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现阶段我国从事手语翻译工作的大多是聋校教师、听力残疾等级较低或有语言能力的聋人、聋人家属及福利企业翻译者等。
专业化 职业化 英语
专业化职业化英语English:"Professionalization and vocationalization of English involve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ized skills and knowledge within the field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ailored to meet the demands of specific professions or industries. This process encompasses various aspects, including specialized language proficiency, cultural competence,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relevant to particular fields such as business, technology, medicine, or academia. Professionals in these domains not only need to be proficient in English language usage but also posses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xt and conventions within their respective fields. They must be able to effectively communicate ideas, negotiate, and collaborate with stakeholders from divers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Moreover,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vocationalization of English also involve incorporating industry-specific terminology, discourse patterns, and writing conventions into language education curricula, as well as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for experiential learning through internships, research projects, or industry placements. This ensuresthat learners not only acquire linguistic competence but also develop the practical skills necessary for success in their chosen career paths."中文翻译:"英语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涉及在英语语言和文学领域内开发专业化技能和知识,以满足特定行业或职业的需求。
刍议翻译的职业化与职业道德
刍议翻译的职业化与职业道德张欣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翻译队伍的不断壮大,专业化程度不断加强,加速推进了翻译职业化进程;翻译的职业化,不但对翻译人员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更是对翻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明确的规范。
本文就翻译人员的职业化及职业道德做出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提出随着翻译市场的扩大,应重视市场管理方面的研究等观点。
【关键词】翻译职业化职业道德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翻译工作始终是促进人类先进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桥梁,是沟通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先导。
特别是近30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和扩大,翻译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政治、外交、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对外传播、出版以及民族语文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一、翻译人员的职业化进程翻译职业化是时代的必然。
罗进德先生在《跨文化交际翻译———翻译理论与实务丛书》中提到“如果从经济学观点看,翻译作为信息产业之一支,现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历史空前的”。
这一预言得到了证实。
比如有媒体就报道,2008年,中国翻译产业的产值达到300亿元人民币,国内各种经济成分的翻译服务机构已经超过3000家,职业翻译4万多人,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
因此在翻译职业化的道路上,需要有相关的考核、考查机制,来规范翻译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从而更好地展开翻译实践与活动。
为了尽快推动国内翻译职业化的进程,国内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翻译职业认证考试。
现在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有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等。
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是由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与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推出的,其前身就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于2001年面向社会推出的英语翻译认证考试,目的是为社会上的翻译从业人员和在校大学生的外语实际翻译能力提供翻译资格的权威论证。
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是由国家人事部推出,其目的就是要在翻译职业中推行国家职业资格制度,与职称直接挂钩。
翻译的职业化及对翻译研究的影响
早在公元前 1 1世 纪 , 国就 有 “ 象胥 重 译 ” 我 三
的记 载 ( 陈福康 2 0 2 。“ 0 0: ) 象胥 ” 周 王朝 翻译 官 是
的专 门职称 , 重 译 ” 即多 次 翻译 , 也 许 是 世界 上 “ , 这 最 早 的 口译 记 录 , 也是 最 早 的 “ 接 传译 ” rlyi— 转 (e a n trrt g 。周代各 地对 翻译 官 有 不 同 的称 呼 , 东 epe n ) i “ 方 日寄 , 方 日象 , 方 日 狄 冁 , 方 日译 。 象 南 西 北 ”“ 胥” “ 人” 、舌 是作 为政 府 的官 员 , 与外 国使节 的交 在 往中 , 不仅要 起 到沟通 语 言 的作用 , 为历 史 的见证 作
上 海 翻译
S a g a o ra rnlt ̄ h n h i un l f Ta s o J o a
翻译 的职业化及对翻译研 究的影响
黄德 先 ( 中国民 行学院外国语学院, 川 广汉68 7 航飞 四 1 0) 3 杜 / 军 ( 川大学, 川 成都606) J 、 四 四 1 5 0
译 的巨大需 求 与专业 化 分工 确保 了译 员可 以翻译 作 为谋 生 的手段 。 翻译 的职业 化还 需要 国家 的法 律保
判, 意识 到 翻译需 要专 门的技 能 , 而不是 懂外 语就 能 翻译 。14 9 5年联 合 国成立 , 以及 随后 的 纽伦 堡 审判
采用 了电声 设 备 , 同声 传译 大 大 缩 短 了 会 议 时 间。 当时联合 国内部展 开 了一 场交 替传译 和 同声 传译孰
译 观 念 , 翻 译 研 究 与人 才 培 养 有 了新 的 目标 。 使 【 键 词 ]职 业 化 ; 译 ; 译 研 究 关 翻 翻
翻译硕士(MTI)联络口译职业化培训策略研究
同的 口译 , 没有 孰重 孰轻 。 在具有 三 十几年
翻译 培 训 历 史 的英 国 巴斯 大 学 (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B a t h ) 。 学 生在 毕业 之 前需 要 通过 同声 传
一
要使 MT I 学生认 识 到联 络 口译 译 员跨 文化 交 际作 用 的重要 性 。 总之 . MT I 导师 和 学生应对 联络 口译 的 重要性 和特 点进 行 重新评 估 ,认识 其
重要 性 , 使 联络 口译 的职 业化培 训 能够 更加 完善 。
【 主 题词 】 翻 译硕 士 ; 联 络 口译 ; 语 外知 识 ; 译 员角 色
的 问题 ,论述 了联 络 口译在 就 业途 径和 培 养学 生综合 素 质 方 面的重 要
作 用。 同时 , 还 就 翻译 硕 士的联 络 口译 培训 给 出 了具 体 的建 议 . 比如 进 步 丰富 MT I 学 生的语 外知 识 ( e x t r a — l i n g u i s t i c k n o w l e d g e ) : 使 MTI 学 生 了解 为一 项联 络 口译任 务 作 准备 的 方法 和步骤 : 帮助 MT I 学 生 了解 在进 行 陪 同翻 译 时给客 户提 供 附加值 , 比如 介 绍本 国文 化 、 安 排行 程 等,
第1 2 期
英 语 教 师
2 0 1 3 年1 2月
翻译硕 士( MT I ) 联络 口译职业化培训策 略研究
王 虹
【 摘 要 】本 文 基 于作 者 多年 来 口译 教 学 和 实践 以及 译 员角 色和 语 外知 识 等 理
一位英语翻译员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位英语翻译员的职业生涯规划
英语翻译员是一个非常有前景和广阔发展空间的职业,有许多途径和方向可以选择进
行规划职业生涯。
以下是一位英语翻译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的一般步骤:
1. 学习和专业技能:首先要确保自己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能力和翻译技能,可以通过
硕士或本科专业学习翻译和语言相关课程,或者参加专业的翻译培训课程提升技能。
2. 实习和经验积累:在大学本科或研究生期间,可以尝试参加翻译实习或志愿工作,
积累实践经验,同时建立职业网络。
3. 专业认证:考虑获得专业的翻译资格认证,如ATA认证、翻译协会会员资格等,提升自己在行业内的资历和声誉。
4. 建立个人品牌:创建个人翻译服务的网站或在线平台,展示自己的翻译作品和服务,积极参与翻译社区和行业活动,提升自己在行业内的知名度。
5. 寻找机会和发展方向:可以选择从事自由职业翻译、加入翻译公司或机构、参与政
府或跨国公司的翻译项目等不同的工作方向,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找到适合的职业
发展路径。
6. 不断学习和提升:随着行业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英语翻译员需要不断学习新知
识和技能,保持行业敏感度和竞争力,可以参加相关翻译会议、培训课程和工作坊,
不断提升自我。
7. 构建长期规划:定期回顾并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设立明确的目标和目标,不断挑
战自己,追求职业和个人成长。
口译的渊源及职业化研究
维为 ,0 0 。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后 , 20) 国际间的交往越 来越密 切, 因而对于 口译人员 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口译培训工作在 欧洲兴起 , 并且逐步得到发展。最早的 口译活动出现在会议 传译中。早期 的口译研究开始 于会议传译 。进入 2 O世纪 5 0 至6 0年代 , 口译研 究主要涉及 口译 经验、 员行 为、 员要 译 译 求、 面临的困难和工作 环境等问题。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
研 究 和 职 业化 起 源 于 2 纪 的 欧洲 。 中 国的 口译 得 益 于 西方 口译 的传 入 。 口译 职 业化 是 一 种 工 作 状 态 的 标 0世
准化、 范化 、 规 制度化。也 就是说在合适的时间、 地点 , 用合适的方 式, 说合适的话 , 合适的事情 。 做
[ 关键词] 口译 ; 渊源; 职业化
口译 研究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大卫 ・ 杰弗 ( 、 evr。他 7 G re) i d
最早提出了 同声传 译 全过 程模 式。之后 , 郎博 ( . a S・ S L m—
bN) 对 全 过程 口译 信 息 处 理 模 式 进 行 了 富 有 价 值 的 探 索 e 也 ( evr 9 6 L rb ̄,9 4 。 G re 7 ;a e 1 9 ) 1 n
脑 神 经 反映 和 译 员 脑 组织 的偏 侧 性 ; 及借 用 认 知 科 学 的 概 以
有不可替代 的作用 。中国的 口译研究 , 得益于西方 口译的传 人。口译职业 化是 一种 工作状 态 的标准 化、 范化 和制 度 规 化, 也就 是说 在合适 的时间、 地点 , 用合适 的方式 , 说合适 的
中国手语翻译职业发展现状
中国手语翻译职业发展现状杨超然(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44)[摘要]近几年随着手语翻译员培养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职业手语翻译员工作。
对手语翻译职业化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对当前职业发展现状和职业需求特别是地域发展、从业人员的分布状况、市场需求方面做了分别的阐述,提出了手语翻译职业化现状所产生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建议。
[关键词]手语翻译;手语译员;职业现状[中图分类号]H0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09-0108-02手语译员从事的工作是将聋人群体的手语与有声语言进行语言转换。
早在2007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现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上海发布的第八批新职业信息中将手语翻译员作为新的职业被公布。
[1]手语译员以职业的身份出现在人群眼中。
手语译员是聋人参与社会的重要方式,起初手语译员的职业并未受到社会认可,翻译人员是由社会爱心人士承担,无论是手语语言能力还是翻译专业技能都不能达到翻译的要求,译员基础薄弱,聋人参与社会受限。
随着国家对特殊人群的重视,越来越多听障人群走出家门,社会对手语译员的需求凸显出来,自2004年我国高校开始成立手语翻译专业培养大批专业的手语译员,手语翻译职业人群的专业性与从业人员数量都出现了明显递增,手语译员的职业素养也逐渐被社会重视。
人们对手语译员的要求不再是早期手语会不会的初级需求,而是手语好不好、翻译准不准的更高需求,手语译员的职业面貌也被聋人群体看重。
在翻译过程中不仅仅要求译员在语言能力上要具有熟练将两种语言合理转换的能力,在整个翻译服务行为中也要呈现专业的面貌,如预约过程、译前沟通、现场站位、译员服饰等,都要以专业的职业形象出现在翻译活动中。
一、我国手语翻译职业化现状介绍随着发展我国手语翻译的发展,全职的手语译员越来越多。
但存在地域分布不均的现状。
首先,国内手语职业化水平较高的地域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
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江浙等东部沿海发达省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翻译职业与职业化是时代的产物。
厘清翻译职业化的基本概念,明确翻译职业化与市场需求、法律保障、组织保障、人才保障、资质认定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对翻译职业化的认识。
职业化的翻译拓展了翻译研究领域,革新了人们的翻译观念,使翻译研究与人才培养有了新的目标。
关键词:职业化;翻译;翻译研究为解决现实交际中存在的语言障碍而产生了翻译,翻译一开始就是一种应用性的语言交际活动。
翻译职业化是时代的必然,长达数千年的宗教翻译与数百年的文学翻译并没有产生翻译职业。
随着市场对具有专业翻译技能译员的需求增加,翻译在上世纪初发展成为一种职业,并在二战之后迅速地被职业化,“翻译时代”才真正的来临。
本文就翻译职业化的基本概念与含义提出了新的看法。
市场对翻译的巨大需求与专业化分工确保了译员可以翻译作为谋生的手段。
翻译的职业化还需要国家的法律保障,组织保障,专业化的人才保障,以及职业化的资质认定。
翻译职业化拓展了翻译研究领域,革新了人们的翻译观念,使翻译研究与人才培训有了新的目标。
同时,职业化译员也应该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一、翻译职业的发展历程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就有“三象胥重译”的记载(陈福康2000: 2)。
“象胥”是周王朝翻译官的专门职称,“重译”,即多次翻译,这也许是世界上最早的口译记录,也是最早的“转接传译”(relay interpreting)。
周代各地对翻译官有不同的称呼,“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象胥”、“舌人”是作为政府的官员,在与外国使节的交往中,不仅要起到沟通语言的作用,作为历史的见证人,还需要把口译员和外国使节的对话记录下来,起到史官的作用(Lung Rachel, Li Donghui 2005: 997-1009)。
罗马帝国时期,从希腊俘虏来的奴隶成为了当时的译员。
译场中的佛经翻译人员,与集体从事圣经翻译的人员,可看作是翻译职业的雏形。
文学翻译一直只是作家或学者的副业,很难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
翻译的职业是从口译开始的,1919年巴黎和会是现代口译的起始里程碑,也是职业翻译的开端。
巴黎和会首次打破了法语在国际会议和外交谈判中的垄断地位,而借助英、法两种语言的翻译进行谈判,意识到翻译需要专门的技能,而不是懂外语就能翻译。
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及随后的纽伦堡审判采用了电声设备,同声传译大大缩短了会议时间。
当时联合国内部展开了一场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孰优孰劣的大论战,同声传译最终成为联合国的口译模式,从而确立了口译作为一种专门职业的国际地位(柴明颎2007: 13)。
1953年国际译联(FIT)、国际会议口译协会(AIIC)成立,相继建立了翻译的职业道德条例和职业标准。
1957年欧盟的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通过了关于语言多样化的决议,各成员国都有平等使用本国语言的权利,各成员国的官方语言即成为这个组织的工作语言,随着翻译需求量的增加,笔译也逐渐成为了专门的职业。
1963年国际译联通过了《翻译工作者宪章》,肯定翻译的职业地位。
1974年联合国译员由于工作条件较差而罢工,此次罢工是口译从“神奇”走向“职业”的里程碑,促使联合国规定了具体的工作环境,建立了新的职业协会以保证其工作条件(Baigorri-Jalón 2004)。
翻译职业的快速发展还是近二三十年的事。
这得益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特别是计算机、互联网、通讯设备的飞跃发展,再加上全球化的推动,大大改变了人际沟通及信息传播的面貌,成就了非文学翻译的繁荣,使翻译成为一个热门的职业。
随着翻译培训的专业化,国际间的资格认证,国际机构与翻译协会的组织保障,翻译生产的产业化,翻译观念的现代化,翻译研究的学科化,确保了翻译职业的正当性与合法性,翻译的职业化时代来临了。
二、翻译职业化的基本概念职业(profession)、职业化(Professionalization)、专家(professional)的词源都是profess,意思是“向上帝发誓,以此为职业”,即“希波克拉底誓言”(the Oath of Hippocrates)。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约公元前460-前377),古希腊医生,被誉为医学之父。
“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具体内容有9条,是医学界的道德准则与医务人员的行为指南。
切斯特曼(Andrew Chesterman)受此启发提出了“圣哲罗姆誓言”(Hieronymic Oath),作为译者的行为准则(Chesterman 2001:139-154)。
到目前为止,尚没有权威机构给出职业化准确定义。
职业化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理解:(1)把职业化等同于专家。
国外有人把“职业化”理解为以顾客利益为第一位、遵循某种专业标准开展工作的专家;(2)把职业化等同于一种品质。
职业化就是在合适的场合下表现出合适的行为,即具有相应的职业水准、职业责任、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3)把职业化等同于职业素养的专业化。
职业化意味着一个拥有和运用独特的知识、技能、方法、思维模式和语言文字的同质化群体专门以从事某类工作为业,通过向社会提供特定的产品来参与社会资源和利益分配;(4)把职业化看作是一个过程。
职业化指的是一门职业在上升为“职业精神”(Professionalism)中的一种过程,它是一种动态的、内敛的和不断形成的发展过程(黄鹂, 吴廷俊2005:98)。
从上述职业化的不同观点中,可以归纳出翻译职业化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翻译职业技能、翻译职业意识、翻译职业道德。
翻译职业技能指获取翻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系统训练,得到权威的翻译专业实践的资格认可;翻译的专业知识只是职业技能的基础,还需要职业化地把它运用出来,并得到认可。
翻译职业意识是一系列翻译专业信念、价值观、行为标准和从业实践的规范的内化过程,在职业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翻译职业道德指认可翻译行业内部机制和行业组织的自律,要求遵循职场行为与操守规范。
其他学者提到的翻译职业化,更多指的是把翻译作为谋生的职业,如译者以翻译为专门职业,翻译报酬几乎成为全部收入来源,并具备完成多种翻译任务的能力(韩子满2008:36)。
翻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职业服务,一般是应客户的要求,并有一定的报酬,目的是让不掌握源语的人了解文本信息内容(吉尔2008:6)。
从翻译职业化的发展来看,我们需要从一个更广泛的领域去认识翻译职业化的含义。
(1)职业化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训练,而是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在此之上的职业化才是有意义的,否则,职业化就沦为了商业化的附属。
单一的翻译技能训练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翻译人才。
(2)翻译教育也必须同时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因此,翻译的职业教育应该与一定的理论与学术融合起来。
(3)翻译职业有壁垒和标准,翻译职业认证就随着职业化的要求产生了,并把职业化翻译与非职业化翻译区分开来。
没有受过专业翻译训练,未获得翻译资质认定的懂外语而从事翻译的人员,应该归入非职业化翻译,他们在诸多领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所以职业化这个概念是与专业化分工以及职业阶梯、壁垒联系在一起的。
译者的职业化意味着译者拥有一种特殊的技能,能够胜任客户提出的翻译任务,能够持续不断地按照计划提供可预见的工作结果。
(4)翻译职业化是翻译产业发展的必要前提。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翻译产业化,以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为基础,这就需要采取现代化的翻译技术,进行专门化的翻译生产,其翻译质量要有可行的量化手段。
三、翻译职业化的保障翻译从成为一种职业,到真正职业化的建立,离不开市场对职业化翻译的需求,国家的法律保障,翻译组织与协会对译员利益与权力的保障。
专业化的翻译职业培训是翻译职业化的人才保障,对译员的资质认定则把职业化翻译与非职业化区分开来。
1市场的需求是翻译职业化存在的前提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种国际机构、区域性组织、国际间的行业组织成立,为保障各主体国家能够以母语来阐明各自的立场,成为职业化翻译的最大需求。
联合国与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职业化翻译需求国际组织。
联合国使用的英语、法语、俄语、汉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具有同等效力,凡是联合国的正式会议,秘书处都要负责同声传译这6种语言。
凡是联合国的正式文件,包括重要发言,都要用6种文字印出。
联合国总部秘书处470多人组成的口笔译队伍,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还有多达600多名的职业译员。
欧盟是目前职业化翻译需求最大的国际组织。
欧盟与联合国不同,欧盟的法律是与27个成员国联系在一起的,各国公民可以用自己国家的语言商量国事。
欧盟所有的法律文件、重要的政治文件,以及与公众利益相关的文件都要翻译为23种官方语言出版,自出版之日起成为正式文件。
需要快速处理的信息则翻译为原欧盟成员的11种语言,再翻译为2004年到2007年加入的成员国的语言;时效性强的信息或专业性强的信息,通常翻译为欧盟广泛使用英语、法语、德语。
很多双语或多语国家,由政府购买的翻译服务,也占职业化翻译需求的很大比例,如加拿大、印度、新加坡等。
加拿大形成了庞大的机构翻译的市场,也是世界最早推动翻译产业的国家,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就形成翻译产业。
职业化翻译最具活力的需求还是在商业与技术领域。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翻译和语言问题的重要性,纷纷把翻译提高到战略的地位,投人大量的时间、人力、财力,对其进行分析、管理,以降低翻译成本,提高翻译质量,缩短翻译时间。
这使得翻译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服务性产业。
根据国际权威机构对世界翻译市场的调查显示,全世界翻译市场的规模在1999年只是104亿美元,在2003年为172亿美元,而在2005年则达到了227亿美元(冯志伟2006:ix)。
这就为职业化翻译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
2 翻译职业化的法律保障国家采取立法手段,规定了双语、多语作为官方语言,不同语言的翻译版本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这也是翻译职业化必不可少的法律保障之一。
英语和法语在加拿大同享国家官方语言地位;印度的印地语与英语,以及其他共22种语言被定为地方性官方使用语言;新加坡的英语、马来语、泰米尔语和汉语是其官方语言;瑞士的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罗曼什语都是官方语言;南非连同南非荷兰语、英语、其他非洲语言等共11种官方语言。
美国夏威夷法律规定,政府需提供夏威夷语和英语间的翻译服务。
此外,很多翻译发达国家制定了各种翻译产品和服务的国家标准,来规范翻译服务市场,从而为区分职业化与非职业化翻译服务提供了法律的依据。
荷兰的ATA Taalmerk证书、意大利的UNI10574、德国的DIN2345、英国的BS 5750和BS 4755、奥地利的NORM D 1200等对翻译公司、翻译质量、翻译合同、译员资质等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我国颁布了《翻译服务规范第一部分笔译》、《翻译服务规范第二部分口译》、《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等国家标准,虽然只是一种推荐标准,但为保护顾客与翻译服务单位的权益,明确双方的需求和责任提供了技术依据,也是一种翻译职业化的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