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绪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ppt课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定义
01
研究0-6岁儿童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02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儿童心
理发展的个别差异等。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意义
03
为儿童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帮助教师理解儿童行为背后的心
理原因,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4
研究对象与任务
10
思维发展
思维概述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特点
定义、分类及在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 用。
包括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 、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等。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影响因素
如知识经验、语言能力、教育环境等。
2024/1/26
促进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教育策 略
提供丰富的知识经验、鼓励儿童提问和探 究、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
社会对男性和女性有不同的期望和评价,这导致了一些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形成。这些刻 板印象可能限制了儿童的发展潜力和选择范围,因此应该被打破和消除。
22
06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干预策 略
2024/1/26
23心理健康Βιβλιοθήκη 述1 2心理健康定义
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健康状态,能 够适应环境、积极应对挑战、实现自我价值。
2024/1/26
社会技能
掌握与他人交往的技能, 如合作、分享、轮流等。
社会情感
培养对他人的同情、关心 和爱心,建立良好的人际 关系。
14
道德发展
道德认知
理解道德规范和原则,知道什么 是对和错。
2024/1/26
道德情感
培养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如对不 公正行为的愤怒和谴责。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PPT课件

❖二、主观因素
❖ (一)儿童自身的心理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 (二)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 原因
案例描述
❖ 早晨光杰入园时早饭还没有吃完就带到了教室 里面,吃完以后他就随手把塑料袋扔在了地上,我 马上提醒他让他捡起来,并且问他应该扔在哪里? 他很茫然的看着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牵着他把 垃圾袋捡起来之后来到了垃圾桶面前,让他把垃圾 扔进去,他才扔进去了。并且向全班的幼儿讲,垃 圾一定要扔进垃圾桶里。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理论及方法
❖ 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处于自然情境下的学前儿童在 日常生活过程中的表现,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 规律和特征 v 自然实验法
v 实验法 v 实验室实验法
❖ 问卷法:通过由一系列问题构成的调查表,收集资料以测量学 前儿童行为和态度的基本研究方法
❖ 测量法: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 的方法。
❖ (一)心理学 ❖ 1、概念: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及其发展规律
的科学。
❖ 2、研究对象:心理现象
❖ 3、心理实质
心理现象复杂多样,通常被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
心理过程
直
基
接
影
础
响
个性心理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情感过程:喜、怒、哀、惧等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个性倾向性:需要、兴趣、理想、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v 提供人类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前提 v (心理是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
v 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第三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2.生理成熟
❖ 定义:生理成熟也称生理发展,是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程 度或水平。
❖ (一)儿童自身的心理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 (二)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 原因
案例描述
❖ 早晨光杰入园时早饭还没有吃完就带到了教室 里面,吃完以后他就随手把塑料袋扔在了地上,我 马上提醒他让他捡起来,并且问他应该扔在哪里? 他很茫然的看着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牵着他把 垃圾袋捡起来之后来到了垃圾桶面前,让他把垃圾 扔进去,他才扔进去了。并且向全班的幼儿讲,垃 圾一定要扔进垃圾桶里。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理论及方法
❖ 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处于自然情境下的学前儿童在 日常生活过程中的表现,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 规律和特征 v 自然实验法
v 实验法 v 实验室实验法
❖ 问卷法:通过由一系列问题构成的调查表,收集资料以测量学 前儿童行为和态度的基本研究方法
❖ 测量法: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 的方法。
❖ (一)心理学 ❖ 1、概念: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及其发展规律
的科学。
❖ 2、研究对象:心理现象
❖ 3、心理实质
心理现象复杂多样,通常被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
心理过程
直
基
接
影
础
响
个性心理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情感过程:喜、怒、哀、惧等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个性倾向性:需要、兴趣、理想、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v 提供人类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前提 v (心理是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
v 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第三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2.生理成熟
❖ 定义:生理成熟也称生理发展,是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程 度或水平。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ppt课件

洛克 卢梭
达尔文 普莱尔
霍尔
施太伦
二、西方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发展
一、精神分析理论 人物:一、弗洛伊德 1、潜意识理论(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
二、西方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发展
一、精神分析理论 2、人格结构 本我---“快乐原则” 自我---“现实原则” 超我---“道德原则” 3、梦的解析
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
2003
•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
《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朱智贤主编 中国卓
越出版公司,1990
•
《发展心理学》(第6版),(美)谢弗(Shaffer,D.R.)
,邹泓 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3/4/2020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学期内容
1、概述 2、本学科的历史与新进展 3、本学科研究方法
1、感觉舒适,心情舒畅 2、促进神经功能发展 3、智力发展的信号 4、锻炼手眼协调性
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
肛门期
口唇期
案例2: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甜甜今年3岁了,她出生在一个高知家庭,条件优越,父母都 是知识分子。甜甜的妈妈十分注重对女儿的教育,她的生活极其有 规律,有时甚至略显刻板。
为了让甜甜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在每天去幼儿园之前,都 会让甜甜吃一大勺蜂蜜。不论甜甜是否愿意,这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有时甜甜不爱吃时,妈妈会捏开孩子的嘴,强行灌一勺蜂蜜,然 后用一杯水把蜂蜜顺下去……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一)揭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是什么? (二)探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
为什么?
案例:同伴交往
玛丽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她发现近 几年入园的儿童,他们的同伴交往能力普遍不 强,往往不能很好地处理同伴间的冲突。
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绪论ppt课件

本章教学目标
知识理解方面:理解本门课研究对象、任务、理 解研究学前心理学的方法
知识应用方面:观察法的运用
问题(理论)研究方面:什么是发展?发展的原 因?
本章课堂教学内容内容:本源自科研究的对象,与其他学科的关系重点:何为发展?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关键 问题
难点:学前心理学研究方式、方法
(二)四个主要概念:
成长(growth) 成熟(maturation) 以及学习(learning) 发展(development)
(二)儿童研究的历史回顾
早期的研究者 洛克与卢梭
后期的研究者 霍尔:复演学说 华生: ……
(三)心理发展关注的问题
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发展的生物性与社会性 发展的机械论与机体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
一、研究的对象
在儿童的身上集中着人类精神的本原: 儿童的执著,表现着人类求真的实验精神; 儿童的烂漫,体现着人类求美的艺术精神 儿童的率真,反映着人类求善的道德精神 在儿童清澈的明眸中,闪烁着科学家的敏锐、艺术家的热
情和哲学家的简洁 我想,所谓成熟,不过是重新体验儿时游戏的认真态度和
第二节 学前心理学研究方法
儿童心理发展研究资料的来源
个人回忆
心理发展的 研究
历史记载
跨文化研究
科学发现
资料
资料1:我10个月大时,母亲出走了,她把我丢给外 祖父、外祖母,我就在农场长大,直到5岁才再次 见到母亲……
资料2:1600年,专门的娱乐活动仅限于3、4岁以下 的幼儿,过了这个年龄,儿童玩的游戏就和成人 一样……
几年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华裔科学家钱卓创 造了一种转基因鼠,证明它们是一种比普通鼠更 聪明的老鼠,因而根据一部在美国家喻户晓的电 视剧中的天才人物——医生杜奇·霍瑟——为这 种老鼠取名为杜奇鼠。钱卓的做法是在一些老鼠 中加入一个额外的基因NR2B。这些有额外转基因 的老鼠与一般老鼠所做的对照实验表明,在六项 行为指标方面,转基因鼠都比普通老鼠要优异一 些,尤其是在学习和记忆力方面,转基因鼠大大 超过了普通老鼠……。
知识理解方面:理解本门课研究对象、任务、理 解研究学前心理学的方法
知识应用方面:观察法的运用
问题(理论)研究方面:什么是发展?发展的原 因?
本章课堂教学内容内容:本源自科研究的对象,与其他学科的关系重点:何为发展?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关键 问题
难点:学前心理学研究方式、方法
(二)四个主要概念:
成长(growth) 成熟(maturation) 以及学习(learning) 发展(development)
(二)儿童研究的历史回顾
早期的研究者 洛克与卢梭
后期的研究者 霍尔:复演学说 华生: ……
(三)心理发展关注的问题
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发展的生物性与社会性 发展的机械论与机体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
一、研究的对象
在儿童的身上集中着人类精神的本原: 儿童的执著,表现着人类求真的实验精神; 儿童的烂漫,体现着人类求美的艺术精神 儿童的率真,反映着人类求善的道德精神 在儿童清澈的明眸中,闪烁着科学家的敏锐、艺术家的热
情和哲学家的简洁 我想,所谓成熟,不过是重新体验儿时游戏的认真态度和
第二节 学前心理学研究方法
儿童心理发展研究资料的来源
个人回忆
心理发展的 研究
历史记载
跨文化研究
科学发现
资料
资料1:我10个月大时,母亲出走了,她把我丢给外 祖父、外祖母,我就在农场长大,直到5岁才再次 见到母亲……
资料2:1600年,专门的娱乐活动仅限于3、4岁以下 的幼儿,过了这个年龄,儿童玩的游戏就和成人 一样……
几年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华裔科学家钱卓创 造了一种转基因鼠,证明它们是一种比普通鼠更 聪明的老鼠,因而根据一部在美国家喻户晓的电 视剧中的天才人物——医生杜奇·霍瑟——为这 种老鼠取名为杜奇鼠。钱卓的做法是在一些老鼠 中加入一个额外的基因NR2B。这些有额外转基因 的老鼠与一般老鼠所做的对照实验表明,在六项 行为指标方面,转基因鼠都比普通老鼠要优异一 些,尤其是在学习和记忆力方面,转基因鼠大大 超过了普通老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参考课件

①关键期的定义:个体早期发展的某一特 定时期,某一反应的形成特别迅速,在 此期间对外界的刺激变化最敏感,某种 反应最容易获得,错过了这一时期发展 将很困难。
劳伦兹:“印刻”
10
小鸭子在破壳后不久,鸭妈妈会带着它 们四下走动一圈。从此以后把这个母鸭 当作它们的妈妈。科学家把这一现象称 为“印刻学习”。劳伦兹在小鸭子出生 后的10~16个小时,不先让它们看到母 鸭,而首先看到劳伦兹自己,于是,有趣的 事情发生了。
27
3.学前儿童心理的个别差异 4.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起
作用的规律。
28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相关 概念
1.学前儿童的概念: 我们在这里所指的学前儿童,是指处于
新生儿期、婴儿期、先学前期、学前期 的儿童。
29
2.发展心理学的概念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
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 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 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所以,0-7岁也将遇到3个危机期,即: 一岁危机期,三岁危机期,七岁危机期。
23
②危机期的定义:危机期是指在发展的某些年 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 否定和抗拒的行为。
危机期具有两个特点: Ⅰ.危机时期是比较短暂的,但变化是剧烈的,
危机时期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表现为容易发生否 定现象,但如果教育及时,也可以不发生。 Ⅱ.危机时期如能正常度过,就随之在儿童心 理发展上出现新的面貌。
19
为什么狼孩的智力没有开发出来?
1920年,印度山林的狼群里,有两个 赤身裸体的人跟随狼群奔跑。美国传教士辛 格追踪并用武力驱赶走老狼,救出两个“狼 孩”。这是两个从小被狼叼去在狼窝里生长 的女孩。小的3岁,大的8岁。她们不肯穿衣, 不吃熟食,不在床上睡觉,喜欢白天趴在地 上睡,半夜爬到户外嚎叫,不会站立行走, 不会说话,也不会笑,完全失去了人的智能。
劳伦兹:“印刻”
10
小鸭子在破壳后不久,鸭妈妈会带着它 们四下走动一圈。从此以后把这个母鸭 当作它们的妈妈。科学家把这一现象称 为“印刻学习”。劳伦兹在小鸭子出生 后的10~16个小时,不先让它们看到母 鸭,而首先看到劳伦兹自己,于是,有趣的 事情发生了。
27
3.学前儿童心理的个别差异 4.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起
作用的规律。
28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相关 概念
1.学前儿童的概念: 我们在这里所指的学前儿童,是指处于
新生儿期、婴儿期、先学前期、学前期 的儿童。
29
2.发展心理学的概念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
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 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 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所以,0-7岁也将遇到3个危机期,即: 一岁危机期,三岁危机期,七岁危机期。
23
②危机期的定义:危机期是指在发展的某些年 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 否定和抗拒的行为。
危机期具有两个特点: Ⅰ.危机时期是比较短暂的,但变化是剧烈的,
危机时期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表现为容易发生否 定现象,但如果教育及时,也可以不发生。 Ⅱ.危机时期如能正常度过,就随之在儿童心 理发展上出现新的面貌。
19
为什么狼孩的智力没有开发出来?
1920年,印度山林的狼群里,有两个 赤身裸体的人跟随狼群奔跑。美国传教士辛 格追踪并用武力驱赶走老狼,救出两个“狼 孩”。这是两个从小被狼叼去在狼窝里生长 的女孩。小的3岁,大的8岁。她们不肯穿衣, 不吃熟食,不在床上睡觉,喜欢白天趴在地 上睡,半夜爬到户外嚎叫,不会站立行走, 不会说话,也不会笑,完全失去了人的智能。
学前心理学课件(2023版ppt)

01
02
03
04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儿童心理发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儿童认知发展: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和特点
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研究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和变化
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和特点
儿童个性发展:研究儿童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儿童心理障碍:研究儿童心理障碍的表现和原因
儿童教育:研究如何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进行教育
03
04
心理卫生的维护
家庭环境: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01
学校教育: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
02
社会环境:加强心理健康宣传,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
03
自我调节:培养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学会应对压力和挫折
04
谢谢
演讲人
学前心理学课件
1
学前心理学概述
学前心理学的定义
学前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科学,主要关注0-6岁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性、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等。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观察法: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语言、表情等,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控制变量,观察儿童的反应和行为,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
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问卷,收集儿童的心理发展数据,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访谈法:通过与儿童、家长、教师等进行访谈,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
学前心理学完整ppt课件

26
艺术教育与审美能力培养
01Biblioteka 艺术教育的重要性2024/1/25
02
艺术是儿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途径
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03
27
艺术教育与审美能力培养
艺术教育的内容与方 法
通过欣赏、创作和表 演等方式培养儿童的 艺术素养和表现能力
2024/1/25
音乐、舞蹈、绘画等 多种艺术形式的学习 与体验
13
社会性的发展
社会性的概念
社会性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所 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社会性的发展内容
包括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幼 关系以及儿童对社会规则的认知
和遵守等。
社会性的发展阶段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呈现出从自我 中心到去自我中心、从依赖到独
立的过程。
2024/1/25
14
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发展
28
艺术教育与审美能力培养
01
02
03
04
审美能力的培养
2024/1/25
引导儿童观察和感受自然美、 艺术美和社会美
培养儿童对美的敏感性和鉴赏 力
鼓励儿童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 创造美
29
06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策略
2024/1/25
30
心理健康的标准与维护方法
2024/1/25
心理健康的标准
9
记忆的发展
记忆概述
有意识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 基本环节。
随着婴儿的成长,有意识记忆逐渐发 展起来,表现为婴儿能够按照成人的 要求或自己的意愿去识记某些事物。
无意识记忆
婴儿早期的记忆主要是无意识记忆, 表现为婴儿能够再认或回忆之前接触 过的事物或情境。
艺术教育与审美能力培养
01Biblioteka 艺术教育的重要性2024/1/25
02
艺术是儿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途径
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03
27
艺术教育与审美能力培养
艺术教育的内容与方 法
通过欣赏、创作和表 演等方式培养儿童的 艺术素养和表现能力
2024/1/25
音乐、舞蹈、绘画等 多种艺术形式的学习 与体验
13
社会性的发展
社会性的概念
社会性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所 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社会性的发展内容
包括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幼 关系以及儿童对社会规则的认知
和遵守等。
社会性的发展阶段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呈现出从自我 中心到去自我中心、从依赖到独
立的过程。
2024/1/25
14
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发展
28
艺术教育与审美能力培养
01
02
03
04
审美能力的培养
2024/1/25
引导儿童观察和感受自然美、 艺术美和社会美
培养儿童对美的敏感性和鉴赏 力
鼓励儿童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 创造美
29
06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策略
2024/1/25
30
心理健康的标准与维护方法
2024/1/25
心理健康的标准
9
记忆的发展
记忆概述
有意识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 基本环节。
随着婴儿的成长,有意识记忆逐渐发 展起来,表现为婴儿能够按照成人的 要求或自己的意愿去识记某些事物。
无意识记忆
婴儿早期的记忆主要是无意识记忆, 表现为婴儿能够再认或回忆之前接触 过的事物或情境。
学前心理学PPT课件

第三节 研究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 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是我们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的最高指导原则,同时也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 方法论原理。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有: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
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常用方法
(一)观察法
(二)实验法
(二)年龄阶段的划分(了解)
1、以生理发育作为划分标准(伯曼) 2、按种系演化作为划分标准(施太伦) 3、以智力或思维作为划分标准(皮亚杰) 4、以个性特征作为划分标准(艾里克森) 5、以活动形式作为划分标准(达维多夫)
我国心理学界的划分
乳儿期(0—1岁) 婴儿期(1—3岁) 幼儿期(3—6、7岁) 童年期(6、7—11、12岁) 少年期(11、12—14、15岁) 青年初期(14、15—17、18岁)
一、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 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的科 学。
1、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2、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
(一)儿童期及其主要特点
1、儿童期的含义 儿童期是指一个人从出生(新生儿)到成
熟(青年初期),即0~17、18岁。
2、儿童期的主要特点
发展趋势、年龄特征、个别差异) (二)揭示心理发展的原因、影响因素和
机制。
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一)理论价值
1.可以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 依据;
2.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二)实践意义 1.社会实践的需要是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根源
;
2.学前儿童心理学必须为实践服务。
(1)与动物不同 ①生活环境不同 ②感受刺激的丰富程度不同 ③发展方向不同 (2)与成人不同 ①生理发育水平不同 ②心理发展水平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 理 现 象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二、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唯心主义观点:心理即灵魂。
唯物主义观点:早期认为是由心脏决定的。
后期认为是由脑决定的。
心理是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物质基础。
学前心理学-绪论
心理学!!
什么是心理学?
八大误区!
误区之一——“读心术”就是心理学
“读心术”是通过对人的一些表情和肢体语言来判断 其内心活动及细微动机, 是生活经验的总结。 心理学是一门系统科学,通过实验、测量、观察、个 案分析等方法获取资料,得出有理有据的结论,其可靠性
是“读心术”无法比拟的。
格塞尔双生子爬梯实验
(二)环境因素
1.环境使遗传和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 为现实。 2.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与方向 的重要因素。
二、主观因素
(一)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是其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 (二)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三节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心理过程的发生 和发展趋势
谨的科学研究方法,如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等。
误区之六——心理学就是梦的分析
心理学以认知、情绪情感、意志为研究对象,解梦只 是其中一个细小分支。
梦的分析只是精神分析流派所使用的治疗技术之一,
不是心理学家研究的全部内容,更不是心理学的代名词。
误区之七——心理学是骗人的东西
1825年,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作为科学的心理学》
研究各年龄阶段的 心理特征
一、学前心理学的 研究内容
研究心理发展的 个别差异
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 理论问题
二、学前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发展性原则 (三)系统性原则 (四)教育性原则 (五)保护性原则
然科学的影响,建立心理实验室,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
门独立的学科开始的。 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在莱比锡大 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什么是学前心理学?
学前心理学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征,
为学前儿童的教育、保健等工作提供心理学依据。 学前心理学就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0-6岁)儿童 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 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 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基础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教育和学校心理学、临床和咨询心理学、管 理心理学、消费心理学、运动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19世纪末,心 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到了20世纪中期,心理学才有 了相对统一的定义。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自
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等。
误区之四——心理学只研究变态的人
大多数心理学研究正常人,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 支,精神病学家主要从事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治疗,其工
作对象是所谓“变态”的人,即心理失常的人,在治疗精
神疾病时必须接受心理学专业培训 。
误区之五——心理学家会催眠
催眠术只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心理治疗中的一种方法 ,大多数心理学家的工作并不涉及催眠术,他们更喜欢严
误区之二——心理学家知道你在想什么
心理学家的工作就是要探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心理 学家通常是根据人的外显行为和情绪表现等来研究人的心理
,但再高明的心理学家也不可能一眼看穿你的内心的。
误区之三——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科学心理学的 分支学科有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
有助于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有助于反思自身的心理活动
(二)理论意义
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
(1)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自然前提。 (2)遗传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最初的可能性。
2.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绪论 第一章 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感觉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知觉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记忆 第五章 学前儿童的想象
认知过程
第六章 学前儿童的思维
第七章 学前儿童的语言 第八章 学前儿童的情绪与意志 第九章 学前儿童的注意 第十章 学前儿童的个性倾向
巨著的问世,庄严宣布心理学是科学。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心理实验室,用实验的手段研究心理现象,这被公认为是 心理科学独立的标志。 1982年,国际科学联合会接收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为 其会员协会,肯定了心理学的学术地位。
误区之八——“星座”就是心理学内容
心理学中有一个巴纳姆效应,是指人们常常认为一种 笼统的、一般性人格描述就能十分准确地代表自己特点。 如果对星座信服得五体投地,那就陷入了巴纳姆效应误区。
人的心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带有主观己,支配和调
节自身的行为,改造自己和世界。
三、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
有助于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
更好地对学前儿童进行因材施教 有助于引导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现实意义
有助于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三、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
二、心理的实质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人心理的源泉。
人所处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者都是人的
心理的源泉,但是相比较而言,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具有特别 重要的作用, 社会生活环境和社会活动是心理的主要源泉。举 例:狼孩等。
二、心理的实质
(三)人的心理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有目的的,主动加以选择的;
情感和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
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 第十三章 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心理与心理学
第二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第三节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心理与心理学
一、心理现象与心理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