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科学集体备课记录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课程集体备课详细记录

小学科学课程集体备课详细记录

小学科学课程集体备课详细记录日期: [日期]参与人员: [姓名1], [姓名2], [姓名3], ...目标:本次集体备课的目标是讨论并确定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研究兴趣。

议程:1. 确定课程框架2. 讨论教材选择3. 确定研究目标4. 确定教学方法5. 安排实验和实践活动6. 确定课程评估方式记录:1. 确定课程框架- 小学科学课程框架应包括自然界和科学探究两个主要方面的内容。

- 自然界部分应包括生物、物质和能量、地球与宇宙等内容。

- 科学探究部分应包括观察、实验、提问和解释等科学方法的研究。

2. 讨论教材选择- 根据课程框架,选择适合小学科学课程的教材。

- 教材应符合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标准和要求。

3. 确定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应具体明确,符合学生年龄和认知能力。

- 研究目标应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培养。

4. 确定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 结合实际生活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过程。

5. 安排实验和实践活动- 根据课程内容,安排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乐趣和探索过程。

- 确保实验和实践活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6. 确定课程评估方式- 设计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

- 评估应注重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一步行动:- 教师们根据本次集体备课的讨论结果,准备教学计划和教材。

- 确定课程安排和实践活动的时间表。

- 每位教师负责一部分内容,共同推进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工作。

结论:本次集体备课讨论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教师们将根据讨论结果进行教学准备,以实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研究兴趣的目标。

(17-18第二学期三年级科学下册)集体备课

(17-18第二学期三年级科学下册)集体备课
(15生活中的材料)通过调查身边材料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利用材料的广泛性,能够初步区别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并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切入,让学生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地发明新材料。
(16网络课堂:各地民居的建筑安否)通过网络课堂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祖国各地民居使用的建筑材料的特点,通过调查民居建筑材料的活动,对材料有进一步的认识,发现材料的使用与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息息相关。
独联学校小学部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年
17-18
学期

年级

学科
科学
主备人
何自卓
备课周次
十一
参加备课教师
科学组教师
主题
热与温度
知识点
(24冷热现象)1、知道冷热现象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2、会用科学方法描述生活中的冷热现象。
(25探究技能:温度的测量)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间谍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记作:0C.3、正确读写温度和掌握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方法和技能。
(11物体与材料)1、知道物体是由材料制成的。2、能辨认金属、玻璃、塑料、陶瓷、橡胶、木材、纸、岩石等常见材料。
(12材料与材料)1、知道有的材料能在水中沉或。知道物体的沉浮与其组成材料有关。2、认识到可以根据材料有漂泊性能制成不同用途的物品。
教学要求
(9身边的物品)1、运用各种感觉器官观察和描述物品,并记录下来,能充分利用感觉器官仔细观察物体并能利用科学的词汇描述物体的特征。2、以游戏的形式描述和猜测物品。能用科学的词汇准确描述物体的特征,并根据描述的特征判断物体。
(20认识空气)1、利用实验证明空气具有可流动的性质。2、利用比较皮球充气前后在天平上平衡的情况,研究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小学科学课程集体备课记录

小学科学课程集体备课记录

小学科学课程集体备课记录
日期:2022年11月15日
时间:上午9:00-12:00
地点:小学科学教室
出席人员:
- 张老师
- 李老师
- 王老师
- 赵老师
议程:
1. 上一次备课记录回顾
2. 本周课程内容讨论
3. 教学资源分享
4. 下周课程安排确定
讨论记录:
1. 上一次备课记录回顾
- 张老师总结了上次备课记录的要点,并提醒大家将备课记录
整理好归档。

2. 本周课程内容讨论
- 大家共同商讨了本周的科学课程内容,确定了以下安排:
- 第一堂课:《植物的生长》
- 张老师将介绍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

- 李老师将带领学生观察植物的根、茎、叶,并进行简单的实验。

- 第二堂课:《天气与季节》
- 王老师将讲解天气和季节的概念,帮助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
关系。

- 赵老师将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季节的特点,引导学生讨论。

3. 教学资源分享
- 王老师推荐了一本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天气与季节相关的绘本,可以作为辅助教材。

4. 下周课程安排确定
- 大家商讨了下周的课程安排,并决定进行一次科学实验。

- 张老师将为实验准备所需的材料,并提前通知学生们做好准备。

结论:
经过集体备课,本周的科学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得到了明确安排。

大家对课程的目标和教学方法有了更好的理解,并分享了有用的教学资源。

下周的课程将进行一次实验,为学生带来更加生动和有趣的学习体验。

备课记录人:张老师。

小学科学备课:集体活动记录

小学科学备课:集体活动记录

小学科学备课:集体活动记录
活动概述
本集体活动旨在通过探究式研究,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概念和实验技能。

活动围绕"水的性质"这一主题展开,通过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目标
1. 了解水的物理性质,如透明度、溶解性等。

2. 研究使用实验仪器,如试管、滴定管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 实验室用具:试管、滴定管、烧杯、量筒等。

2. 实验材料:水、盐、糖等。

3. 教案和课件。

活动步骤
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透明度,引发学生对水的性质的好奇心。

2. 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加入盐和糖,观察水的溶解性,引导学生思考水的性质。

3. 分享:每组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水的性质,并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和科学的方法。

活动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参与度,以及学生的实验报告和分享,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

活动反思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进行自我反思,考虑活动的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以便改进未来的教学活动。

以上是一份小学科学备课的集体活动记录,希望能对你的教学有所帮助。

小学科学课集体备课实录

小学科学课集体备课实录

小学科学课集体备课实录
一、前言
为了提高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进行了一次集体备课活动。

本次活动共有四位教师参与,我们将对本次集体备课的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和总结。

二、集体备课实录
1. 教学内容分析
首先,我们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本节课的主题是“水的循环”。

我们讨论了教学目标的设定,认为学生应该掌握水循环的基本过程,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并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一些与水循环相关的现象。

2. 教学方法设计
接着,我们讨论了教学方法的设计。

我们认为应该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水循环的过程。

我们设计了几个实验,包括水的蒸发、云的形成、降雨等,并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现象,如露水、瀑布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水循环的过程。

3. 教学资源准备
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我们讨论了教学资源的准备。

我们决定准备一些实验器材,如烧杯、玻璃棒等,并收集一些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水循环的过程。

4. 教学评价设计
最后,我们讨论了教学评价的设计。

我们认为应该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过程性评价主要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提问来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终结性评价则通过一份简短的测试来评估学生对水循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总结
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活动,我们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规划。

我们相信,通过这
样的集体备课活动,能够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使学生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小学科学课程集体备课记录

小学科学课程集体备课记录

小学科学课程集体备课记录时间2023年2月24日,星期五,上午9:00-11:30地点小学科学实验室参与人员1. 张老师 - 科学课程负责人2. 李老师 - 一年级科学教师3. 王老师 - 二年级科学教师4. 赵老师 - 三年级科学教师5. 刘老师 - 四年级科学教师6. 陈老师 - 五年级科学教师7. 钱老师 - 六年级科学教师会议议程1. 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2. 教学内容与资源分享3. 教学方法与实践4. 学生评价与反馈5. 备课计划与进度安排会议内容1. 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张老师介绍了最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各位老师就如何实现教学目标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2. 教学内容与资源分享李老师分享了她在一年级教学中使用的一些优秀资源,如互动实验、科学游戏等。

王老师则介绍了二年级教学中的观察活动,赵老师分享了三年级学生的探究项目。

各位老师互相借鉴,共同丰富教学内容。

3. 教学方法与实践刘老师提出了关于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引发了关于如何更好地将学生置于学习主体的讨论。

陈老师和钱老师分享了在五年级和六年级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讨论了如何提高学生合作效率的问题。

4. 学生评价与反馈各位老师就如何评价学生的科学学习成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认为,除了传统的考试和测验,还应该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如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小组讨论表现等。

5. 备课计划与进度安排最后,张老师带领大家制定了本学期的备课计划和进度安排。

各位老师就自己负责的年级单元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备课分享,确保整个科学课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会议总结本次会议对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讨论,各位老师积极分享经验,提出建议。

通过集体备课,我们期待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有效的科学学习体验,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以上是本次集体备课的记录,请各位老师根据讨论内容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并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小学科学课程集体备课详细记录

小学科学课程集体备课详细记录

小学科学课程集体备课详细记录会议主题:小学科学课程集体备课会议日期:[填写日期]会议地点:[填写地点]会议参与人员:- [填写参与人员姓名]- [填写参与人员姓名]- [填写参与人员姓名]- [填写参与人员姓名]- [填写参与人员姓名]会议议程:1. 课程目标讨论2. 课程内容安排3. 教学方法探讨4. 教学资源分享5. 评估方法讨论6. 未来改进方向讨论会议记录:1. 课程目标讨论- 确定小学科学课程的整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 目标细分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程内容安排- 通过探究式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意识。

- 课程内容包括自然界的万物、生物、物质和能量等方面的知识。

3. 教学方法探讨-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讲解、实验、观察、讨论和小组合作等。

- 利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教学资源分享- 分享了一些适用于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资源,如教材、实验器材和多媒体资料等。

5. 评估方法讨论- 探讨了适合小学科学课程的评估方法,如观察记录、实验报告和小组项目等。

6. 未来改进方向讨论- 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小学科学课程的建议,如增加实践环节、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

下一步行动:- 教师们将根据讨论结果,准备好相关课程教案和教学资源。

- 下次备课会前,每位教师将实施自己准备的课程,并准备分享心得体会。

会议总结:- 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教师们对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教师们在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上进行了交流和分享,相互借鉴经验,提高了教学水平。

- 教师们对未来改进小学科学课程提出了建议,并制定了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小学科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小学科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小学科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活动时间: 2023年4月10日
活动地点: 小学科学教室
参与人员:
- 张老师
- 李老师
- 王老师
- 赵老师
活动议程:
1. 课程内容讨论
2. 教学方法分享
3. 教学资源分享
4. 教学难题讨论
5. 下次备课活动安排
活动记录:
1. 课程内容讨论
- 张老师分享了下一单元的主题: "地球与宇宙"。

- 李老师提出了关于该主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 王老师和赵老师分享了他们在教学中遇到的有趣案例和经验。

2. 教学方法分享
- 李老师分享了她在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得到了大家的
认可。

- 张老师分享了他在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方法,激发了大家的兴趣。

3. 教学资源分享
- 王老师分享了一个关于地球与宇宙的在线教育资源,大家进
行了讨论。

- 赵老师分享了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视频,大家觉得可以在教
学中使用。

4. 教学难题讨论
- 大家讨论了在教学中的难题,如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生缺
乏实验器材等。

- 张老师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制作教学视频,引导学生参
与实验等。

5. 下次备课活动安排
- 下次备课活动定在2023年4月20日,主题是"生物与环境"。

- 每位老师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案例,进行分享。

活动总结: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位老师积极分享经验
和资源,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些难题。

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
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

三年级科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三年级科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三年级科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第一单元常见的力一、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学习,让学生明白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它存在于我们周围,有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有物体之间相互接触而形成的摩擦力;有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弹力;有基本粒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核力……这些无处不在的力,每时每刻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关注。

2、让学生能根据自己日常生活的经验,对各种力的现象进行解释,但是他们还不能通过比较科学地、积极地探究各种力的现象来认识力。

3、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物质世界中的具体内容标准;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知道弹力、摩擦力等生活中常见的力;探究怎样才能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的两极,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二、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让他们对力的各种现象有一个亲历的活动,探究科学的秘密,体验成功的乐趣。

2、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3、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

三、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本册科学教科书的第一单元,学生在第一册《科学》学习的基础上,转承到本册教学内容上。

小学生经历了第一册《科学》学习,对科学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

本单元在“制作能力”“猜想与假设”“表达与交流”等科学探究方面,延续了第一册教科书的培养要素,进行了有效的深入。

在“利用证据、逻辑推理及想象建立假设“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等科学探究方面,本单元给学生搭建一个操作的平台,在科学探究的构建逻辑上,休理了一个上升的趋势。

因此本单元的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目的使学生逐步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四、主要内容:本单元包括六课内容,分别是《小车的运动》《玩滑梯的启示》、《跷跷板》、《指南针》《弹簧的学问》、《有趣的磁铁》。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不同的声音》集体备课定稿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不同的声音》集体备课定稿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集体备课记录(定稿)3、领学生做击掌游戏选一首歌曲,在老师的带领下,跟着音乐的节奏击掌。

例如:【提示】注意体会:击掌轻重和声音大小的关系。

4、讨论:音量的强弱跟什么因素有关?【提示】音量的强弱取决于用力的大小(声源的振幅)。

用力大,物体振动幅度大,音量强;反之,则弱。

二、探究声音的声调1、什么是音调?【提示】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2、我们怎么制作音调不同的声音?(1)引导学生用同样大的力分别敲击同材料,辨别声音有什么不同。

①敲击水量不等的瓶子②敲击长短不同的管子③敲击铝片琴(2)注意事项相同点:用力大小一样、所用材料一样不同点:大小、长短、粗细不一样(3)研究高低不同的声音记录表3、讨论(1)音调的高低跟什么因素有关?【提示】声音的音调与振动物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

(2)发出高音和低音的物体各有什么特点?【提示】在同样的情况下,发出高音的物体通常是薄的、细的、短的、紧的,而发出低音的物体通常是厚的、粗的、长的、松的。

(3)小组同学敲击不同长度的金属管,试着合奏一段乐曲。

例如三、探究什么是噪音1.听到下面场景中发出的声音,你会有什么感觉?【提示】让人有烦躁、刺激、头痛,甚至要发疯的感觉。

2.小资料:什么是噪音噪声是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

汽车的喇叭声、机器的轰鸣声、轮船的汽笛声等,都可能让人听着不舒服。

有些人爱听的摇滚乐,对一些喜欢安静的人来说,就是噪声。

长期遭受噪声侵扰,人就容易得病。

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

3.怎样才能降低噪音?【提示】控制噪声源、装隔音或吸音屏障等。

4.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

小学科学备课:集体活动记录

小学科学备课:集体活动记录

小学科学备课:集体活动记录活动目标本次集体活动的目标是通过小学科学课堂上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时间和地点- 时间:XX年XX月XX日,上午9点至11点- 地点:小学科学实验室参与人员- 老师:XXX- 学生:XX名活动内容1. 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物体的密度和浮力原理。

- 实验材料:水、不同种类的水果、量杯、天平。

- 实验步骤:- 步骤一:将不同种类的水果放入水中观察其浮沉情况,并记录下来。

- 步骤二:使用量杯和天平,测量不同种类水果的质量和体积。

- 步骤三:计算每个水果的密度,并与观察结果进行对比。

- 实验结果:学生将观察到不同水果的浮沉情况与密度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理解浮力原理。

2. 团队合作游戏: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游戏,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 游戏名称:搭桥游戏- 游戏规则:- 规则一:每个小组使用给定的材料(纸板、胶带等),尽可能地搭建一座能够承受特定重物的桥梁。

- 规则二:时间限制为15分钟,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搭建并测试桥梁的稳定性。

- 规则三:测试时,老师将放置不同重量的物体在桥梁上,测试其稳定性。

- 游戏目标: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将尝试设计和搭建最稳定的桥梁,以承受更重的物体。

活动评估本次活动的评估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 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程度。

- 学生对团队合作游戏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 学生在实验和游戏中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表现。

活动总结通过本次集体活动,学生得以亲身参与观察和实验,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们在实验中学会了观察物体的浮沉情况,并理解了浮力原理;在团队合作游戏中,他们学会了协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集体活动对于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年级科学下册物体的运动集体备课研讨记录

三年级科学下册物体的运动集体备课研讨记录

三年级科学下册物体的运动集体备课研讨记录三年级科学下册物体的运动集体备课研讨记录「篇一」教学反思:一、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能设想出多种使小球运动起来的方案。

2、能够用实验证实自己的设想。

3、能够正确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通过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4、能说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由静止转为运动及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5、能辨别出物体的运动主要是由哪种力(如风力、水力、重力、弹力等)作用的结果。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设想出多种使物体运动起来的方案,能够用实验证实自己的设想。

教学难点是:设计实验方案基于此,在教学设计时我侧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1、材料准备:因为本节课是让学生通过实验知道各种各样的力可以让小球动起来,因此我在准备实验材料时,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上可能研究到的内容,包括风力、磁力、引力、拉力、弹力、浮力等,我和学生准备了:乒乓球、小铁球、细线、大头针、一块硬纸板、皮筋、扇子、杯子、水、磁铁等。

课堂上孩子们想出了很多的方法,包括吹、拉、推、扇、压进水里让乒乓球球自己浮上来、弹从斜面上下滑等,学生充分地理解了各种各样的力可以让静止的小球动起来,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环节设计:(根据自己课参考写一写)这一教学活动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用学生平时爱玩的小球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他们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活动中去。

第二环节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一环节又分为三部分:第一,怎样让小球动起来。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设计方案,并根据方案进行实验操作,不过多地限制学生,放开教师的束缚让学生自由探究获得知识,享受探究过程的乐趣,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团队意识和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意识。

学生能成功的完成实验,但表述实验过程却不理想,这时教师就要做学生的引路人和合作伙伴,指导、梳理学生的语言,如“我们的方法是:先让小球静止不动,然后再”,这样指导,学生不但能成功的做,还能明晰的说。

小学科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小学科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小学科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日期]
活动地点: [地点]
参与人员: [姓名1], [姓名2], [姓名3], ...
活动目的: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旨在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分享教学资源和经验。

活动内容:
1. 交流分享教学经验:每位老师分享了自己在科学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教学案例,包括教学方法、教材选用和学生互动等方面。

2. 教学资源分享:大家共享了自己搜集整理的相关科学教学资源,包括教案、课件、实验设计等,以便更好地支持教学活动。

3. 讨论课程内容:大家对即将进行的科学课程进行了内容分析和教学要点讨论,以确保教学内容的准备充分和达到教学目标。

4.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集体讨论的结果,共同制定了科学课程
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估方式等。

总结: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教师们通过交流分享教学
经验和资源,深化了对科学教学的理解和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
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支持。

下一步计划:
1. 每位教师按照制定好的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并在实施中不
断总结和改进。

2. 继续定期组织集体备课活动,促进教师们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签字: [主持人签名]。

小科综合组教研活动记录(3篇)

小科综合组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下午2:00-5:00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参与人员:小科综合组全体教师主持人:张晓红记录人:李婷婷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科综合组的老师们意识到,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必须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为此,小科综合组决定开展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分享等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二、活动内容(一)集体备课1. 主题:《科学》三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2. 主讲人:王芳3. 内容回顾:- 教材分析:王芳老师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重难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 教学设计:老师们针对《植物的生长》这一课题,共同讨论了教学过程的设计,包括导入、新课讲解、实践操作、总结反思等环节。

- 教学方法:大家就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进行了深入探讨。

4. 讨论与交流:- 张老师提出,在教学中可以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植物生长的奥秘。

- 刘老师建议,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

- 陈老师认为,实践操作环节至关重要,应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

(二)教学观摩1. 主题:《品德与生活》四年级下册《关爱他人》2. 观摩教师:赵老师3. 观摩内容:- 赵老师以“关爱他人”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案例、互动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帮助他人。

- 在课堂上,赵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4. 观摩反思:- 老师们对赵老师的课堂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她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课堂气氛活跃。

- 同时,大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等。

(三)经验分享1. 主题:《音乐》五年级下册《春天的故事》2. 分享教师:李老师3. 分享内容:- 李老师分享了她在教学《春天的故事》这一课时的心得体会,包括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等。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声音的产生》集体备课定稿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声音的产生》集体备课定稿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集体备课记录(定稿)
拍手、说话、吹口哨、拍打身体、……
二、声音产生的原因
1、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体验并描述下列物体发生时的状态。

(展示图片)
实验器材:直尺、音钹、气球、试管、水鼓、音叉、鼓槌、泡沫
2、演示方法
(1)用手掌把钢尺的一端压在桌上,把另一端露在桌外。

用另一只手弹一下露在桌外的钢尺的一端,把钢尺的变化情况画下来。

【提示】
(2)把气球放在发声的音箱前,画出气球运动轨迹。

【提示】
(3)摸着喉咙发出“啊……”的声音,手有什么感觉?【提示】
手上接触到的部位有点麻,感觉喉部在振动。

(4)试管里放些泡沫,试吹管口,握住瓶子的手有什么感觉?
【提示】
手上接触到的部位有点麻,感觉泡沫在撞击试管壁。

(5)敲击音钹(bó)轻轻地按在身上(或脸上),你有什么感觉?
【提示】
身上(或脸上)接触到的部位有点麻(振动)的感觉。

3、记录物体发生时的状态
实验方法弹




















钹。

小学科学集体备课过程记录

小学科学集体备课过程记录

小学科学集体备课过程记录1. 会议目的本次小学科学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讨论和确定下一学期的科学教学计划,以及共享教学资源和经验。

2. 参会人员- 主持人:XXX- 参会人员:YYY、ZZZ、AAA、BBB3. 议程3.1 确定教学计划- 分享各班科学教学情况,总结教学成效和问题- 确定下一学期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制定教学计划,包括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内容和安排3.2 共享教学资源和经验- 分享教学资源,包括课件、实验设计、教辅材料等- 分享教学经验,讨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3.3 沟通协作- 针对上述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听取参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确定下一次集体备课的时间和议题4. 议程执行情况4.1 教学计划- 各班科学教学情况的分享表明,教学计划的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物质与能量以及科学实践等方面。

- 经过讨论和研究,确定了下一学期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内容和安排。

4.2 教学资源和经验共享- 参会人员共享了各自的教学资源,包括课件、实验设计、教辅材料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 同时,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讨论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学生的科学研究和思维能力。

4.3 沟通协作- 会议期间,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为科学教学的改进和提高贡献了力量。

- 最后,确定了下一次集体备课的时间和议题,以保持持续的沟通和协作。

5. 结论本次小学科学集体备课充分发挥了各位教师的专业优势,通过简单而没有法律复杂性的策略,讨论和确定了下一学期的科学教学计划,并共享了教学资源和经验。

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研究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注:以上内容为机器翻译生成的草稿,可能存在语义不准确或表达不流畅之处。

三下科学教研组活动记录(3篇)

三下科学教研组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2年3月25日,下午2:00-5:00二、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活动主题以“提升科学教学有效性”为主题,探讨如何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四、活动内容1. 活动开始(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全体成员起立,奏唱国歌。

(2)介绍本次活动的主要议程和目标。

2. 主题研讨(1)分组讨论:将全体成员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就以下三个议题进行讨论:议题一: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议题二:如何合理运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议题三:如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现个性化教学?(2)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议题一: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实验、游戏、多媒体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议题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如网络、图书、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

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议题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科学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3. 专家讲座(1)邀请学校科学教研组长进行专题讲座,分享科学教学经验。

(2)专家就以下内容进行讲解:如何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如何进行科学实验教学?4. 案例分析(1)选取两位教师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点评。

(2)分析案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学生评价等方面,找出优点和不足。

5. 总结发言(1)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了各位成员的积极参与和取得的成果。

(2)强调科学教学的重要性,要求全体成员继续努力,提高科学教学水平。

五、活动效果1.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提高了科学教师的教学意识和业务水平。

2. 各成员对科学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 活动氛围热烈,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活动反思1. 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提高了教师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小学科学课集体备课实录

小学科学课集体备课实录

小学科学课集体备课实录
一、前言
本次集体备课旨在为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提供指导和支持,以确保教师们能够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制定简单而有效的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备课讨论的实录。

二、备课内容
1. 教学目标
- 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框架下,明确本节课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 确认学生的研究目标:了解学生在本节课中应该达到的研究成果。

2. 教学内容
- 审视教材:仔细研究本节课所使用的教材内容,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

- 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将教材内容进行逻辑分组,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流程性。

3. 教学方法
- 制定教学方法和策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选择合适
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讲解、实验、讨论等。

- 确定教学资源和辅助工具: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和辅助工具,如实物、图片、视频等,以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理解能力。

4. 教学评估
- 确定教学评估方式:确定本节课的教学评估方式,如课堂练、小组讨论、作业等,以检验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教学效果。

- 制定评估标准:明确评估标准,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公正。

三、备课讨论实录
[实录内容]
四、总结
本次集体备课的目标是为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提供指导和支持。

通过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方式,教师们
能够制定简单而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这将有助于学生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促进他们的研究兴趣和发展。

(三)年级(下)册 (科学)学科集体备课个案

(三)年级(下)册 (科学)学科集体备课个案
2、请每个小组的组长拿出桌子上的固体,选择4种感兴趣的固体实行研究,比一比谁用的方法多,观察的仔细、全面。
四、拓展延伸、放眼“航程”
1、固体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2、理解一种固体,能够通过哪些方法?
3、课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固体继续研究
生:水的形状容易改变。
冰的形状不容易改变。)
学生自由发言
观察思考后,指名学生分类。
自由发言
学生研究固体性质,填写活动记录表。(师巡视指导,给有需要同学提供建议或工具。)
学生汇报




认识固体
所有的固体都有一定的形状




对于固体的性质学生很难总结,需要教师的引导,要对颜色、软硬、透明度,进行分析,他们都很难说明其性质。如颜色不同;软硬不同;透明度有不一样,所以从形状去认识。
4、关于固体和液体你们都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自主学习、探索“航行”
1、同学们能够分清固体和液体吗,老师这里有一些物体,你能帮老师分一分吗?
2、出示:墨水、胶水、牙膏、面粉、石头、钢笔、食醋、白酒
3、刚才有同学说面粉、牙膏形状容易改变,是液体。大家同意吗?
4、教师演示一:(水倒在纸板上,流走了。面粉倒在纸板上,却堆积下来。)这说明什么?
一、目标导向、确定“航点”
教师边说边演示:
1、出示一杯水。
这是一杯水,现在它盛在圆柱形的杯子里,它是什么形状的?把它倒入方形的杯子里,它还是圆柱形的吗?这说明什么?
2、出示一杯冰。
这是一块冰,它也盛在圆柱形的杯子里,它是什么形状的?把它倒入方形的杯子里,它的形状改变了吗?这说明什么?
3、教师小结:像水这个类形状容易改变的物体,我们称它为液体;像冰这个类形状不容易改变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固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科学集体备课记录集体备课时间:4月21日
地点:办公室
主讲人:何爱娜
出席教师:郑士艳、林素
集体备课内容:《把固体放到水中》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并能用言语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2、知道哪些固体可沉浮,哪些固体可溶解。

3、知道固体与水混合或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对继续研究固体的性质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固体在水中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

教学准备:
学生:①草莓、鸡蛋、乒乓球、黄豆、蜡笔、泡沫、回形针、瓶盖、小棒、硬币、橡皮、方糖、玻璃水槽。

②高锰酸钾、土壤、玻璃棒、烧杯2只、培养皿织。

教师:①学生实验器材- -份。

②米(带稻壳)、芝麻和盐、筛子各8份。

③彩色树枝1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聪明的孩子,他的名字叫潘冬子。

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下他的有关故事。

2、简介故事:在解放前,国民党反动派把红军围困在山上,不让老百姓把盐和粮食等物品送上山,面对这一情况,潘冬子是怎样做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片段。

3、潘冬子把盐水倒在了棉袄上,这不是白白把盐浪费掉了吗?可宋爷爷为什么还夸他是个好孩子呢?他还有没有办法得到盐呢?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一定能找到答案的。

4、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把固体放到水里,进一步来研究它的性质。

(板书课题:把固体放到水里)
二、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1、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小固体,谁来说说都有哪些固体?请同学们先预测一下,把它们放到水里可能会有怎样的表现?
2、学生预测。

3、下面请大家把这些固体都放到水里,观察是否和大家的预测结果-致?
4、学生实验、汇报。

5、同学们看到黄豆、硬币、回形针、橡皮、方糖在水中是沉的(板书:沉),草莓、乒乓球、蜡笔、泡沫、瓶盖、小棒是浮的(板书:浮)。

看来固体在水中确实有的是沉的有的是浮的。

6、下面请大家把这些固体从水里取出来,(学生取固体) ,与原来相比,这些固体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7、它怎么会变软变小呢?看来固体在水里除了会沉浮外,还有其他的性质呢!让我们]通过下面的实验来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三、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1、认识溶解现象
(1)老师这里还有这样一个固体(出示),它叫高锰酸钾,如果把它放入水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下面请1号同学从课桌里拿出高锰酸钾和1根玻璃棒,然后把高锰酸钾倒入水里,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看哪个同学观察得最仔细。

(观察-段时间后让学生搅拌- -下)
(2)学生观察。

(3)谁来描述一下你观察到的现象?
(4)像这样固体在水中化了,看不见了的现象叫做溶解。

(板书: 溶解)像刚才的方糖会变软、变小,实际上是方糖在慢慢的溶解。

而如果是像草莓、乒乓球、蜡笔、泡沫、瓶盖、小棒等浮在水面上,或像黄豆、硬币、回形针、橡皮、方糖等沉在水底,那说明这些固体在水中不溶解。

(板书: 不溶解)
(5)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固体在水中也能溶解? (学生举例)
(6)那么又有哪些固体在水中是不溶解的呢? (学生举例)
2、探究土壤在水中会不会溶解
(1) 那么土壤在水中会不会溶解?为什么?
(2)土壤到底会不会溶解,让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

(3)请2号同学从课桌里拿出土壤倒入烧杯中,搅拌-下,然后让学生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4)谁愿意把你观察到的现象讲给大家听?
(5)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6)归纳:
在《我们周围的土壤》>一课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土壤是由腐殖质、黏土、沙子三部分构成的,把土壤放到水中,其中的腐殖质就会溶解到水中,而黏土和沙子就会慢慢地沉淀下来,所以土壤在水中是部分溶解。

(6)总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把固体放入水中,有的会溶解,有的不会溶解,在不溶解的物体中又有的会沉,有的会浮。

利用固体在水中的这些性质,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

(7)例如刚出生的婴儿生病了,他不会吃药片,我们可以把药片溶解在水里,制成药水就便于婴儿吞咽。

请大家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也是像这样把固体与水混合在一起的?
(8)学生举例。

(9)在日常生活中,像这样要把固体和水混合在一起的例子还有很多。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把固体放到水里来研究它的性质,通过研究你知道了什么?我们知道了固体在水中有的会溶解,有的不会溶解,有的会沉,有的会浮。

你能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帮助老师解决几个问题吗?
五、应用
1、分离米和稻壳,芝麻和盐。

(1)前几天张老师从粮店买了一些米,拿回家一看,发现里面有许多稻壳,(出示) ,另外我这里还有一些芝麻和盐混在了一起(出示),你能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想个办法,很快地把米和芝麻从这些混合物中分出来吗?
(2)请每一小组任选其中一组混合物,讨论一下你们准备怎样来分?需要哪
些器材?讨论好以后请组长上来领取混合物,老师这里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器材,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拿下去。

我们比一比哪一组最快把米或芝麻分出来,好吗?
(3)学生领取器材。

(4)汇报: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 现在米和水混在一起,如果要把它们分开怎么办?
(5)同学们利用这四种固体在水中有的会沉、有的会浮、有的会溶解、有的不会溶解的性质,把它们分离开了。

你们真聪明:
(6)刚才你们把盐溶解在了水里,那么如果我要再得到这些盐该怎么办呢?我们吃的盐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得到的。

2、解答课前提出的问题
(1)学到这里,你知不知道宋爷爷为什么要夸潘冬子是个聪明的孩子了?那么你认为他们回用什么方法得到盐呢?
(2)同学们说的办法都可行,那我们来看看潘冬子是怎么来解决这件事的。

( 继续观看电影)。

原来他们是用火烧的方法使水分蒸发掉得到盐的。

3、制作
(1)今天这节课同学们研究的很认真,老师有一样礼物要送给大家(出示)它美吗?它是利用了固体能在热水中溶解,降温后又能与水分离的性质制作的。

你们]想不想也制作这样一枝美丽的树枝? 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样来制作的。

(2)请同学们把书翻到48页,自己看一下制作彩色树枝的方法。

(3)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4)这一美丽的树枝请同学们课后去完成,制作好了,我们用它来布置我们的教室,好吗?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