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与血栓

合集下载

诊断学止血与血栓性疾病的检查

诊断学止血与血栓性疾病的检查

五、凝血时间(CT)
它与出血时间不同(BT),主要是测定内源性凝血途径中各种凝血因子是否缺乏,功能是否正常,或者是否有抗凝物质增多。
凝血时间(clotting time,CT)是指血液离开血管,在体外发生凝固的时间。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正常范围玻璃管法:4~12min;塑料管法:10~19min;硅管法: 15~32min。临床意义凝血时间延长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各型血友病;获得性(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重症肝病、维生素K缺乏等;纤溶蛋白溶解活力增强:纤溶亢凝血时间缩短高凝状态:DIC早期血栓性疾病
三、血小板计数 (PLT)
01
(125~350)×109/L。PLT< 50 ×109/ L常有自发出血倾向。
参考区间
02
下限<50×109/L上限≥1000×109/L。
危急值
危险!
血小板计数临床意义
血小板数量随时间和生理状态的不同而略有变化,午后略高于早晨;春季较冬季低;平原居民较高原居民低;月经前减低,月经后增高;妊娠中晚期增高,分娩后减低;运动、饱餐后增高,休息后恢复;静脉血血小板计数比毛细血管血高10%。
四、血块收缩试验(CRT)
四、血块收缩试验(CRT)
参考值定性法:30—60min开始收缩,24小时收缩完全血浆定量法:>40% 全血定量法:48%--60%临床意义血块收缩不良或不收缩:(1)血小板功能缺陷,收缩蛋白作用减弱,使血块收缩受限,如血小板无力症等。(2)血小板数量减少,使血块收缩作用减弱,当血小板数小于50x10^9/L时,血块收缩明显减退,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3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4)红细胞增多症时,由于血块内红细胞多,体积大,影响血块收缩。

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

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
内皮的抗血栓形成作用
血栓与止血的基础理论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血液凝固调节系统
血液凝固
血管壁的止血作用
01
血小板的止血作用
02
03
04
05
血小板的表面结构
膜蛋白 主要的膜蛋白:糖蛋白(GP) GPⅠa, GPⅠb, GPⅡa, GPⅡb, GPⅢa, GPⅣ, GPⅤ, GPⅨ等。 这些糖蛋白的糖链部分向膜的外侧生长,在血小板膜外形成一个细胞外衣。这层外衣在血小板也叫糖萼,是许多物质的受体。 血小板膜糖蛋白中数量最多的是GPⅡb/GPⅢa复合物,;GPⅠb/Ⅸ复合物的数量为第二位。
On unstimulated platelets, GP IIb/IIIa is in a conformation that has low affinity for soluble fibrinogen. When platelets are activated, they undergo morphologic and physiologic changes, and GP IIb/IIIa molecule alters its conformation, becoming a high-affinity receptor for fibrinogen. Each fibrinogen molecule can bind to 2 GP IIb/IIIa molecules and therefore cross-link receptors on adjacent activated platelets and ultimately lead to formation of platelet-rich thrombi. 血小板通过GP IIb/IIIa 与纤维蛋白原结合而聚集。

血栓与止血ppt课件

血栓与止血ppt课件
血栓与止血的相互作用
血栓和止血过程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
止血对血栓的影响
止血过程促进血栓形成
止血过程中,血液凝固和血小板聚集 有助于形成血栓,防止持续出血。
止血与血栓预防
在某些情况下,止血过程可以通过调 节血液流动和血小板活性来预防血栓 形成。
血栓与止血的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机制
01
病理性止血机制
止血机制的调节
机体的止血机制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 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 作用等。
指在某些疾病状态下,机体的止血机 制出现异常,可能导致血栓形成。
止血过程
血管收缩
损伤刺激导致血管收缩,使局部 血流减少,有利于止血。
血小板反应
血小板迅速到达受损部位并发挥 作用,包括形成血小板血栓、释
血液高凝状态
某些疾病或药物使用可导 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增 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血栓的影响
阻塞血管
血栓形成后可阻塞血管, 导致相应器官缺血、缺氧, 引发功能障碍。
引发栓塞
血栓脱落后可随血液循环 流动,导致远端血管栓塞, 造成相应器官的缺血性坏 死。
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血栓形成是心脑血管疾病 的主要病因之一,如心肌 梗死、脑梗死等。
通过对血栓与止血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些新的药物靶点和治疗策略,为未来的药 物研发和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根据血栓与止血的研究结果,医 生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心 血管疾病、出血性疾病等相关疾
病。
对于一些难以治疗的疾病,医生 可以根据研究结果选择更加合适 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新的血栓形成机制,包括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 凝血因子激活等。这些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抗血栓药物和治疗策略。

医学资料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本方法

医学资料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本方法

医学资料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本方法血栓与止血是与人体止血功能与凝血机制密切相关的医学领域。

下面将介绍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本方法。

血栓是指在血管内形成的凝块,它可以生理性存在在受伤血管内部以维持止血作用,但也可能在异常情况下形成,导致血管堵塞或栓塞。

血栓形成与抗凝机制紊乱、血管壁损伤、血液流动异常等因素密切相关。

血栓的检验包括血栓指标检测和影像学检查。

血栓指标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凝血功能检测:包括凝血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测定等。

这些指标可以检测血浆中凝血因子的活性,从而评估凝血功能是否正常。

2.凝血酶原时间(PT):它是用来评估外源凝血途径的活性,常用来检测凝血因子Ⅶ、Ⅹ、Ⅴ和Ⅱ的异常。

正常值为11-14秒。

3.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它是用来评估内源凝血途径的活性,常用来检测凝血因子Ⅻ、Ⅺ、Ⅸ、Ⅷ、Ⅹ和Ⅴ的异常。

正常值为25-35秒。

4.纤维蛋白原测定:纤维蛋白原是血栓最终形成的重要物质,测定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可以评估血浆中凝血酶和抗凝酶的平衡状态。

正常值为2-4g/L。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超声检查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

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血管内的血栓形态、大小和位置,进而评估血流情况和血栓的病理改变。

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高精度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准确地检测血管内血栓的存在与程度。

止血是人体维持循环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功能,它与凝血机制密切相关。

止血检验可以评估止血功能是否正常以及判断出血的原因。

止血检验的基本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这两个指标的延长可以提示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从而影响止血功能。

2.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是血液凝固的重要成分,它们可以粘附在血管壁并参与止血过程。

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导致止血功能异常。

3.凝血酶测定:凝血酶是血液凝固的最终产物,凝血酶测定可以评估凝血功能的最后阶段是否正常。

血栓与止血临床应用

血栓与止血临床应用

A Fisher S cientific Company血栓与止血临床应用正常条件下,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几分钟内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人体内血液能正常流动有赖于以下四个系统功能的平衡,这个机制障碍就会引起出血,亢进则导致血栓形成。

凝血系统正常凝血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凝血活酶的形成。

第二阶段: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

第三阶段: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

主要检测项目:PT、APTT、TT、FIB抗凝系统正常情况下,凝血、抗凝两个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抗凝系统占优势则发生出血;凝血系统占优势则发生血栓。

主要检测项目:AT-Ⅲ、PC、PS、肝素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简称纤溶系统)纤溶活性增高可引起出血;纤溶活性降低可引起血栓的形成主要检测项目:D-二聚体、FDP、纤溶酶原等血小板系统血小板参也参与血栓的形成,是动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成分之一主要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等为何要做凝血测试血栓与止血不仅涉及到基础医学,而且与多个临床学科的疾病密切相关。

★所有手术前检查:外科、骨科、妇产科、五官科等手术。

检查病人的出凝血机能,以免术中发生危险。

★预测血栓形成:如心肌梗塞、静脉栓塞等。

可以早诊断,早治疗★监测抗凝及溶栓治疗:如换瓣手术后、肝素治疗、口服抗凝剂等。

减少临床治疗出血并发症★诊断各类疾病:如DIC、肝脏疾病、先天及后天凝血因子缺乏症等常规凝血检测一.PT(凝血酶原时间)检测PT是外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用于检测血浆中Ⅱ、Ⅴ、Ⅶ、Ⅹ因子的水平1.正常参考值:11-14秒,延长3秒为异常;活动度70-120%;INR 0.8-1.5 2.临床意义:(1) PT延长见于:先天性者多见于低(无)纤维蛋白原及Ⅱ、Ⅴ、Ⅶ、Ⅹ因子缺乏症;后天性者多见于肝脏病、阻塞性黄疸、维生素K缺乏症、新生儿出血、血液中有抗凝药物或口服避孕药(2) PT缩短见于:DIC早期血液呈高凝状态;先天性Ⅴ因子增多症二.AP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测APTT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用于检测血浆中Ⅷ、Ⅸ、Ⅺ、Ⅻ因子的水平1.正常参考值:28-40秒,延长10秒以上有病理意义2.临床意义:(1) APTT延长见于:Ⅷ、Ⅸ、Ⅺ、Ⅻ因子缺乏症。

血栓与止血检测-PPT课件

血栓与止血检测-PPT课件

第五节 纤溶活性检测
P305
复习
纤溶系统
几乎在凝血开始的同时,纤维蛋白溶解 系统也被激活。
纤溶活性检测
筛选试验:
1、D-二聚体定性试验(D-D) 2、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定性试验(FDP)
诊断试验:
1、D-二聚体定量试验(D-D) 2、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定量试验(FDP)
D-二聚体测定(D-dimer,D-D)
子(TF或组织凝血活酶),观察血浆的 凝固时间即为凝血酶原时间。
【参考值】
① PT秒数:直接测定的时间
【参考值】 (12±1)s (超过对照 3s 以上为异 常)
② PT比值(PTR) :待测血浆PT/对照PT
【参考值】 PTR : 1.0±0.05
③国际正常化比值(INR): INR=PTRISI (ISI=国际敏感指数)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FDPs)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纤维蛋白降解 产物统称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FDPs)。FDPs对血液凝固和血小 板的功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临床意义】纤溶活性增强的筛选、确 诊试验。
1、原发性纤溶
2、继发性纤溶:DIC、恶性肿瘤、急性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肺血栓栓塞、深静 脉血栓形成、心、肝、肾疾病,溶栓治 疗等所致的继发性纤溶亢进时FDP含量 升高。
第七节 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下述4项为血管和血小板异常出血性疾病的检查:
出血象:
束臂试验
出血时间 血小板计数
初筛试验
血块收缩试验
下述4项为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检查:
凝血象:
APTT PT
初筛试验
Fg
TT
一、筛检试验的选择与应用
(一)一期止血缺陷筛检试验的选择与应用

血栓与止血检验临床应用PPT课件

血栓与止血检验临床应用PPT课件

04
实验诊断在血栓与止血中 作用和价值
实验诊断方法概述
血栓弹力图
通过检测血液凝固过程中血栓 弹性和强度的变化,评估凝血
功能。
血小板聚集试验
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反映血 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倾向。
凝血因子活性测定
检测凝血因子活性,确定凝血 障碍类型和程度。
抗凝物质检测
检测抗凝物质如抗凝血酶、蛋 白C等,评估抗凝系统功能。
产后出血原因鉴别
通过检测凝血因子活性、血小板聚集等指标,鉴别产后出血的原因, 如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或凝血功能障碍等。
产后出血治疗监测
监测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评估止血效果,指导输血和抗凝治疗等。
产后出血预防
通过产前检测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功能等指标,预测产后出血风险,采 取相应预防措施。
05
新型血栓与止血检验技术 发展趋势及挑战
新型检验技术原理和特点介绍
免疫比浊法
利用抗原抗体复合物在稀释系统中形成浊度的原理,通过测定特定波长的光通过溶液后光强度的变化,推算出待测物 质的含量。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
发光法
利用某些物质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发出荧光的特性,通过测定荧光强度来推算待测物质的含量。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 线性范围宽、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病理性失衡
当某些因素导致血栓与止血平衡被打破时,可能出现出血性疾病或血栓性疾病。 如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可导致出血倾向;而血液高凝状态则易形成血栓。
02
常用血栓与止血检验方法 介绍
血小板功能检测
血小板黏附试验
通过测定血小板黏附于异 物表面的能力来评价血小 板功能,反映血小板黏附 功能的强弱。
血小板聚集试验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ppt课件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ppt课件
病理性出血
由于止血机制受损或疾病导致出血不止。
PART 02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与检测
出血性疾病的分类
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如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等,由 基因缺陷导致凝血因子缺乏或功
能异常。
获得性出血性疾病
如肝硬化、维生素K缺乏症等,由 疾病或药物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
血管性出血性疾病
如过敏性紫癜、坏血病等,由血管 壁损伤或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的出 血。
研究新的生物标志物,如微小RNA、 蛋白质等,用于早期诊断和监测疾病 进程。
个体化检测的展望
精准医疗
根据个体基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检测 方案,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预防性检测
推广出血和血栓疾病的预防性检测,降低疾病发生率和死亡 率。
提高检测准确性的方法与途径
标准化操作规程
制定并实施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的标准化操作规程,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 一致性。
质量控制
加强实验室内部和外部的质量控制,定期进行比对和校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 性。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家族史、用药 史、既往病史等信息,
有助于判断病因。
体格检查
观察皮肤、粘膜、内脏 等部位是否有出血症状 ,以及测量血压、心率
等生命体征。
实验室检查
检测血常规、凝血功能 、肝功能等相关指标, 以评估患者的凝血状态

特殊检查
如血管造影、内窥镜等 ,有助于发现出血部位
和病因。
2023-2026
ONE
KEEP VIEW

血栓与止血相关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

血栓与止血相关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
➢FIB含量减少 肝脏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 DIC、原发性纤溶亢进症、溶栓治 疗的监测 低或异常原发性纤维蛋白血症
5.血浆D-二聚体(D-Dimer,D-D)
D-二聚体 的产生
交朕纤维蛋白(Fb) 特异的降解产物
临床意义
➢参考范围 0-0.5μg/ml
➢临床意义 ★继发性纤溶(如DIC)标志物; 在原发性纤溶为阴性。
IV
III withoutIII源自IIIII
I
Extrinsic System
III IV
VII III
Ca2+, PL X
Ca2+, PL
V
II
37癈
I
Fibrin
Tissue Factor Calcium (Ca2+)
Measure Clotting Time
Normal Range 11-14.5 sec
➢PT缩短 先天性因子Ⅴ增多 DIC早期(高凝状态) 口服避孕药、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in Blood
in Plasma
试 验 原 理
without
XIII
XIII
XII
XII
IX
凝血因子及凝血 功能检验
抗凝物质检验 纤溶活性检验
常用检验
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粘附试验 血小板聚集试验 血小板相关抗体
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凝血酶时间(TT) 出血时间(BT) 血浆凝血因子
AT测定 血浆蛋白C测定
血浆纤维蛋白原(FIB) 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 血浆D-二聚体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

止血与血栓教学大纲

止血与血栓教学大纲

止血与血栓教学大纲止血与血栓教学大纲血液是人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血管系统运输氧气和养分到达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维持着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然而,当血管受到损伤时,人体就需要一种机制来防止过多的出血,这就是止血的作用。

与此同时,血液在凝固过程中也会形成血栓,以防止血液过多凝固或流失。

因此,对于止血与血栓的教学是医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一、止血的基本原理止血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和生物化学反应来阻止出血的过程。

在人体受到创伤后,血管会收缩以减少出血量,并通过血小板的聚集和血管壁的收缩来形成血栓。

同时,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也会被激活,形成凝血酶,促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形成血栓网。

这些机制共同作用,最终实现止血的效果。

二、止血的分类止血可以分为局部止血和全身止血两种方式。

1. 局部止血:局部止血是指通过直接处理创伤部位来实现止血的方法。

常见的局部止血方法包括手指压迫、冷敷、止血带的使用等。

这些方法能够暂时阻止出血,为后续的处理提供时间窗口。

2. 全身止血:全身止血是指通过药物或手术等方式来实现止血的方法。

例如,使用止血药物如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等来促进凝血过程,或者通过手术修复血管来达到止血的目的。

三、血栓的形成与预防血栓是指在血管内形成的凝结物,它可以阻塞血管,导致血液供应不足,甚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对于血栓的形成与预防也是教学大纲中的重要内容。

1. 血栓的形成:血栓的形成与止血过程有相似之处,但其机制更为复杂。

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聚集并释放血小板因子,促使凝血因子激活,形成血栓。

此外,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也会被激活,形成纤维蛋白,进一步增强血栓的稳定性。

2. 血栓的预防:为了预防血栓的形成,教学大纲中应包括相关的预防措施。

首先,教学内容应涵盖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如长时间的静脉穿刺、长时间卧床、手术、肿瘤等。

其次,应介绍预防血栓的方法,如积极活动、使用抗凝药物、戒烟等。

血栓与止血检查

血栓与止血检查

1)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被检者PT/正常人PT,参考值1.
• 整个凝血过程分为三期 2)缩短:见于血栓性疾病
其抗凝的主要机制在于它能结合血浆中的一些抗凝蛋白,使这些抗凝蛋白的活性大为增强。 ②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
标本采集:同APTT,枸橼酸钠抗凝血2ml,mlml血液混匀,两者是1∶9关系。
其抗凝的主要机制在于它能结合血浆中的一些抗凝蛋白,使这些抗凝 蛋白的活性大为增强。
黏附(GPI、VWF、胶原) 参考值:16~18秒,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为异常。
2)反应性增多:急性感染、某些恶性肿瘤。
血小板血栓 聚集 血小板血栓 聚集 释放反应Ⅰ ADP
释放反应Ⅰ 其肝抗素凝 :的是主一要种机酸制性在粘于多它糖能,结主合要血由浆肥中大的细一胞些和抗嗜凝碱蛋性白粒,细使胞这产些生抗;凝蛋白的活性大为增强。ADP
瀑布”样的反应链直至血液凝固。
• 凝血途径包括:内源性凝血途径、外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途径

• 分三个阶段:即因子Ⅹ激活成Ⅹa;因子Ⅱ(凝血酶原)激活成Ⅱa(
凝血酶);因子Ⅰ(纤维蛋白原)转变成Ⅰa(纤维蛋白)。
瀑布学说
• 内源性凝血途径:从因子Ⅻ的激活开始,通过一系列的
作用,直至激活因子Ⅹ生成Ⅹa;
• 纤维蛋白形成期 2)反应性增多:急性感染、某些恶性肿瘤。
除因子Ⅳ(钙)外,均为蛋白质。 2)反应性增多:急性感染、某些恶性肿瘤。
血栓形成
出血不止
参考值:16~18秒,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为异常。
若血管臂的结构和功能、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血浆vWF因子等有缺陷,则血管臂脆性和通透性增加,出血点增多。
• 外源性凝血途径:由因子Ⅶ与因子Ⅲ组成复合物,在有Ca2+

血栓与止血检验

血栓与止血检验
一氧化氮(NO)测定
一氧化氮是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活性物质,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舒张血管的 作用,与止血和血栓形成有关。
03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临床应 用
血栓性疾病的诊断
01
02
03
深静脉血栓形成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凝血因 子、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等 指标,有助于诊断深静脉 血栓形成。
动脉血栓形成
检测血小板活性、凝血酶 等指标,有助于诊断动脉 血栓形成。
检验前准备
告知医生近期用药情况
01
如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以便医生根据情况调整检验方
案。
避免剧烈运动
02
在检验前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饮食注意事项
03
检验前应避免进食高脂、高糖、高蛋白食物,以免影响检验结
果。
检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遵守医生指导
在检验过程中,应遵守医生的指 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避免干扰因素
在检验过程中,应避免吸烟、饮 酒等干扰因素,以免影响检验结
果。
观察身体反应
在检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身体 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
医生。
检验结果解读与报告
了解检验指标
在解读检验结果前,应了解各项检验指标的意义 和正常范围。
综合分析
在解读检验结果时,应结合患者情况和其他检查 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02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方法
血液凝固分析
01
凝血酶原时间(PT): 检测外源性凝血途径是 否正常。
02
03
04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检测内源性 凝血途径是否正常。
纤维蛋白原(Fbg):反映血 浆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与血 栓形成风险相关。

血栓与止血检验理论ppt课件.ppt

血栓与止血检验理论ppt课件.ppt

血小板收缩功能的模式图
6.维持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
• 血管内皮细胞和内皮细胞之间存在的空隙, 由PCL来填充
而且血小板还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再生和 修复过程
故能增强血管壁的抵抗力,降低血管的脆 性和通透性
二、正常完整止血过程
血管期 血小板期 血液凝固期 血栓动力学变化期
血栓形成
第三节 血液凝固(coagulation)
凝血因子特性 凝血因子的功能及其分子基础 凝血机制
一、凝血因子特性
凝血因子:血浆中和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 共14个,12个已编号(I-XIII),2个未编号(激
肽释放酶原PK、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
除FⅣ为Ca++外,其余均为蛋白质 除FⅢ外, 其余均存在于血浆中 除FⅣ、Ⅲ外,大部分在肝脏合成
大血管收缩:
特点:① 神经调节完成 ② 使血管平滑肌收缩 ③ 血流减少
2.激活血小板
3.促进血液凝固
4.抗血栓形成作用
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屏障作用 摄取和清除循环中一些促凝物质、血管活
性物质 血管内皮细胞能合成和分泌一些物质
血管内皮细胞能合成和分泌一些物质:
舒张血管:PGI2(prostacyclin)、NO 抑制血小板聚集:PGI2(前列环素) 灭活凝血因子:PC(蛋白C)系统、AT、TM 、 促进血块溶解:t-PA
γ-羧基谷氨酸:具有结合Ca++的能力,并借助于 Ca++ 与磷脂膜结合,Ca++起“搭桥”作用
γ-羧基谷氨酸
Ca++
磷脂膜
在肝合成必须依赖VitK,VitK缺乏可导
致新生儿出血或获得性成人出血性疾病
II、VII IX、X

《血栓与止血检测》课件

《血栓与止血检测》课件
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因子活化等是止血机制的关键步骤。
止血检测的方法和应用
常见方法
常用的止血检测方法包括凝血时间、止血时间和红 细胞计数等。
应用领域
止血检测在手术、创伤和出血性疾病等领域具有广 泛的应用。
总结和讨论
1 掌握关键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您将全面掌握血栓与止血的关键知识和技术。
2 深入讨论
血栓检测的方法和技术
1
技术进展
2
近年来,血栓检测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
包括ELISA、流式细胞仪等。
3
常见方法
血栓检测常用方法包括凝血时间检测和D二聚体术为血 栓检测带来了新的突破。
止血的过程和机制
1 止血的目的
止血是为了阻止大出血和恢复血管的完整性。
2 止血机制
血栓的定义和形成过程
1 什么是血栓?
血栓是血液在血管内部形成并阻塞血液流动 的固体块。
2 形成过程
血栓的形成包括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激活 和纤维蛋白生成等多个步骤。
血栓的危害和相关疾病
1 血栓的危害
血栓可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深静脉血栓形 成等严重健康问题。
2 相关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等疾病与血栓形成和 血栓相关疾病风险密切相关。
我们将进行深入的讨论,共同探讨血栓和止血领域的研究前沿和未来发展。
《血栓与止血检测》PPT 课件
这个PPT课件将介绍血栓和止血的关键概念和技术。我们将深入探讨血栓的形 成过程、危害和检测方法,以及止血的过程、机制和检测应用。
课程介绍
1 了解血栓与止血
血栓和止血是人体中关键的生理过程,对人 体健康至关重要。
2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全面了解血栓的形成和 危害,以及止血的过程和检测方法。

临床检验基础课件—血栓与止血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课件—血栓与止血检验
待测血浆0.1ml
PT试剂0.2ml
混 匀
特点:操作简便、重复性差
保持试管倾斜角度 30度左右,不断轻轻 倾斜旋转试管,记录 液体凝固所需时间
同时启动秒表
37 ℃
(二)血凝仪的原理
检测原理
凝固法
底物显色法
免疫法
1.凝 固 法
凝血因子级联激活反应最终导致血液凝固。该过程在血液的生物物理特性上可表现为:电阻增大、粘度增强,浊度上升。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检测可监测血液的凝固过程,进而反映凝血功能的差异
1.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
在待测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III因子)和Ca2+,以此激活凝血系统进而观察血浆凝固需要的时间,是反映外源途径凝血功能的重要试验
PT报告方式及参考值
“秒” 成人:11~13s 新生儿:延长2~3s 早产儿:延长3~5s 较正常对照延长3s以上有临床意义 “PTRPT 参考值:0.85~1.15
2.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测定(FDP)
来源:Fg、可溶性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多聚体、交联纤维蛋白被纤溶酶降解 临床应用 诊断原发/继发性纤溶 检测是否有血栓形成
检测原理
以被检物质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为抗原,制备相应的抗体,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对被检物进行定性或定量测定。 胶乳凝集法:常用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仪器法:免疫比浊法
3.纤维蛋白原含量(Fibrinogen Fg)
Clauss法(凝血酶法) 根据纤维蛋白原与凝血酶作用最终形成纤维蛋白的原理。以国际标准品为参比血浆制作标准曲线,用凝血酶来测定血浆凝固时间,所得凝固时间与血浆中纤维蛋白浓度呈负相关从而得到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PT衍生法 仪器法测定PT时,Fg全部转变为纤维蛋白,浊度与Fg浓度成正比 免疫法 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原理测定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常用方法:比浊法、酶联免疫等 测试结果与生理性Fg活性不一定平行

血栓与止血

血栓与止血

Ca2+
GPⅢa
Ca2+ Fbg
GPⅢa
GPⅡb
Ca2+
Ca2+
GPⅡb
血小板聚集机理
粘附与聚集的结果
血小板大量聚集、 粘附于血管破损处 形成白色血栓
暂时止血
3.释放功能 :(release reaction)

指血小板在诱导剂的作用下,将胞浆内特殊
颗粒中的内含物释放出血小板的反应
-颗粒
• 因子IX(factor IX,F IX) FIX又称抗 血友病B因子,是单链糖蛋白,分子量 57000,血浆浓度约80nmol/L。F IX可 被F IXa或TF-F VII(a)复合物激活,两 者反应都需要钙离子的存在。
• 因子X(factor X,F X) F X(又称为 Stuart-Prower因子) F X既可被多成分酶复 合物F X酶(tenase,由F IXa、F VIIIa、钙 离子和磷脂组成)激活,又可被TF-FVIIa 复合物激活。
Ⅻa
XIIf
XIa
激肽释放酶原
(三)凝血酶敏感因子
FⅠ、FⅤ、FⅧ、FⅩⅢ:
共同特征:
对凝血酶(Ⅱa)敏感。
合成部位:F Ⅰ、 Ⅴ—— 肝脏
FⅧ —— 不明
FⅩⅢ —— 肝、血小板
(四)其他因子
FⅢ、FⅣ、vWF:
合成部位:F Ⅲ—— 脑、胎盘、肺等各种组织
FⅣ —— Ca2+
vWF —— 内皮、血小板
凝血因子的功能及其分子基础
因子Ⅰ(即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bg):
血浆中浓度为2.0~4.0g/L。其功能 除直接参与凝血过程外,还参与动脉粥 样硬化及肿瘤血行转移等,Fbg水平升 高还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 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BC PLT
血常规检查
WBC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一)血小板检测
血小板计数
参考值
(100~300) ×109 /L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血液一般检查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临床意义
1、血小板数增多:PLT > 400X109/L
原发性增多:
骨髓增殖性肿瘤 >1000X109/L
凝血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FXII
FXIIa
“瀑布学说”
FXI HMWK FXIa
FIX Ca2+ FIXa
FVIII T FVIIIa
Ca2+
FIXa/FVIIIa
FVIIa Ca2+
FVIIa/TF
FVIII
FV
酶促反应
FX FVa
PT
FXa Ca2+ FXa/FVa
Ca2+
T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F室GHuaiGeF 制作
血细胞分析仪原理
阻抗型原理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实验中
假性血小板减少: ➢巨大血小板:遗传或获得性 ➢血小板聚集或凝集:由EDTA诱导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血细胞分布直方图
电脉冲信号
细胞体积直方图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血小板直方图
直方图体积分布范围为2~20fl。 正常人血小板体积大小呈偏态分布, 峰值范围为 6.8~13.5 。
临床意义
2、血小板减少: (4)血小板分布异常:
脾肿大 (肝硬化、Banti综合征)
血液被稀释 (输人大量库存血或大量血浆)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临床应用评价
实验前:
➢ 晨间血小板较低,午后血小板高于晨间,冬季高于 夏季,动脉血高于静脉血,静脉血高于末梢血。
➢ 进食和剧烈活动后血小板升高,休息后又可恢 复到原有水平;
二、二期止血检查思维
内源
12 11 9 8
纤维 蛋白

3 7
10 5 2
外源
纤维 蛋白
首选筛查试验 再用确诊试验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血小板直方图小结
1.受外界异常信号干扰或灰尘所致。

2.红细胞碎片影响。

3.EDTA盐抗凝剂或药物等造成血小板

凝集

4.大血细胞或巨大血小板所致
5.5.异常血小板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血小板功能
血小板收缩蛋白 血块收缩试验

内皮细胞


vWF
2、血管异常: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3、药物干扰:乙酰水杨酸、双嘧达莫(潘生丁)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二)出血时间测定
BT延长见于:
4、严重缺乏血浆某些
纤 维
凝血因子:


vWD;
DIC等
内皮细胞
vWF

?
GP1 血 小?板Fra bibliotek血小板粘附机理
一、一期止血的检查
(一)血小板计数 (二)出血时间测定 (三)束臂试验(自学)
(二)出血时间测定
➢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 ➢BPC数量和功能 ➢血浆凝血因子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二)出血时间测定
BT延长见于: 1、血小板
明显减少
功能异常
原发性或继发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无力症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二)出血时间测定
BT延长见于:
内皮细胞 合成 释放
vWF
血小板 粘附
胶原
白色血栓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一、一期止血的检查
(一)血小板检测 (platelet count,PLT)
是由骨髓中成熟巨核细胞的胞质脱落而来。
1/3储存在脾脏 2/3在循环血液 寿命:7-10天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血液一般检查
(四) VWF测定(自学)
(五)血块收缩试验(自学)
(六)血小板聚集试验(自学)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一期止血的检查小结
BT
正常 延长 延长 延长
PLT
正常 减少 正常 增多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二、二期止血的检查
血管损伤后内皮下组织暴露
内源
外源
凝血途径
共同途径
红色血栓
慢粒 真红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骨纤早期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临床应用
实验后: 反应性增多: <500X109/L 运动 手术 急性感染 急性溶血 某些癌症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临床意义
2、血小板减少: 低于100×109/L。 (1)血小板的生成障碍: 再障 放射性损伤 急性白血病 巨幼贫 骨纤晚期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临床意义
2、血小板减少:
(2)血小板破坏增多 ITP SLE 风疹 上感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 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
免疫性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临床意义
2、血小板减少:
(3)血小板消耗增多
DIC
非免疫性
休克
手术 败血症
输血后血小板减少症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呈偏态,峰顶5~10fl
10
20
30(fl)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血小板直方图
血小板受到静电干扰,使PLT的计数假性增高。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血小板直方图
标本中含有大量红细胞碎片
标本中有多数血小板聚集
标本中小红细胞增多
MCV MCH MCHC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血栓与止血检查
/附属医院 刘怀
血栓与止血检测
血管中流动的血液为什么不凝固?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止血与血栓性疾病
出血性疾病
减弱
加强
促凝系统
抗凝系统
加强 血栓性疾病
减弱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血栓与止血检测
破损的血管为什么能止血?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一、一期止血的检查
➢ 肝素或药物诱导血小板减少。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临床应用评价
实验前:
➢ 新生儿血小板较少,3个月后才达到成人水平。 ➢ 妇女月经早期BPC降低,经期后逐渐上升,妊娠
中晚期升高,分娩后1—2d降低,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实验中
光学显徽镜计数法 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法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
GP1 血 小
?板
血小板粘附机理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二)出血时间测定
(template bleedingtime TBT) 将皮肤毛细血管刺破后,血液自然流出到 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称为出血时间。 参考值:6.9±2.1分钟,超过9分钟为异常
九江学院临检教研室HuaiGe 制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