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配套优质PPT教学课件-下

合集下载

课程与教学论王本陆 ppt课件

课程与教学论王本陆 ppt课件
《课程与教学论》
2.学者下的“课程”定义 尽管我们可以从“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两个维度来概括“课程”, 但什么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却是很难把握,人们意见分 歧更大。 施良方教授归纳课程的六个定义,即课程是教学科目;课程是有 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是学习经验;课 程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是社会改造。这六个定义,课程是 教学科目/课程是教学活动/课程是学习经验,最值得注意。
《课程与教学论》
3. 形成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群 大分化和大综合的趋势 19世纪单一的教学论学科 20世纪前期分化成了“课程论”和“教学论” 20世纪50年代后发展成了各自的学科群:
–课程领域:一般课程论、课程社会学、教材学、潜在课程论 、课程平价论…… –教学领域:教学认识论、教学社会学、脚学伦理学、教学艺 术论、教学技术学……
《课程与教学论》
(二)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 所有的问题我们都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应该怎样和 实际能怎么样三个角度来分类研究。 问题的上述三个角度可以是从同一问题的三个方面来研 究;也可以据此对不同的问题有所角度侧重。这就有了 不同类型的问题。 在课程与教学论领域,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 包含有各自相对独立的范畴。 (三)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课程与教学论》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 17-19世纪。 1632年,捷克人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艺术”体现时代的变革 ; –教育目的或目标:德性/智慧和笃信; –百科全书式的课程内容; –遵循万物的顺序;彻底、迅速和愉快的原则; –班级授课教学思想; –局限:宗教基石和比喻论证方法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的层次定义
美国学者古德莱特课程的层次定义,课程处 于五种状态: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02
它涉及到语文学科的本质、教学 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 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 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 阶段,从最初的语文教育萌芽,到现 代的多元化、个性化教育理念,不断 发展和完善。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语文课程与教学 论的研究重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对学生语文素 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段提高教学效果。
跨学科整合
语文课程与教学将注重与其他学 科的整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
质和跨学科能力。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教学内容改革
语文课程与教学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改 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方式创新
语文教学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 探究式学习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水平。
教育研究
开展语文教学研究,探 索语文教学规律,为教 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
实践指导。
05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未来 发展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
语文课程与教学将更加注重多元 化,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 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以满足不同
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技术融合
随着科技的进步,语文课程与教 学将更加注重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如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手
专业道德
坚守教师职业道德,关爱学生,为 人师表,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 生。
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
持续学习
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学 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教学反思
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 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

课程与教学论学习教材PPT课件

课程与教学论学习教材PPT课件

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发展里程碑


拉尔夫.泰勒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 评价理论专家。他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 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由于对教育 评价理论、课程理论的卓越贡献,泰勒被誉为 “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泰勒原理”的思想渊源:其博士导师心理学家 贾德与桑代克继承并发展了德国实验心理学的创 始人冯特的实验心理学研究路线,倡导行为科学 的研究方法,确立了“行为-联结主义的学习观” 美国由此兴起“教育测验运动”,他们的研究为 “原理”奠定了心理学与方法论基础。
学科结构运动与学术中心课程


运动产生的背景: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发 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轰动美国朝野,被认为是 科技领域的“珍珠港事件”。 1958年,美国颁布《国防教育法》,美国政府拨 巨款用于推行全国范围的课程改革。 1959年9月,美国科学院召集了约35位科学家、学 者和教育家在马萨诸塞的伍兹霍尔集会,议题是 如何改进中小学的自然科学教育?会议主席布鲁 纳作了题为“教育过程”的总结报告(1960年出 版)报告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 行动纲领,并从理论上理性地解决了存在于学科 专家和教育专家之间的持久争论。会后运动在全 国展开。
教学的含义


教学的词源学分析:在我国,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 已出现了“教”与“学”二字。这两字连接为一体,成为 “教学”最早出现在《书.商书. 蜕 命》“教学半”《学记》 (传说是孟子学生乐正克所作)中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 不知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 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里 的教学相长就是“教学半”的引申。 在西方,教由两个意义相近的“TEACHING”和 “INSTRUCTION”表示的,“学”“LEARNING”,教育 学家史密斯说:“教学这个词自古以来就同学习结下不解 之缘。”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课程与教学论 PPT

课程与教学论 PPT

• 预设课程重视教师要根据一定的原则选择并传 递那些相对确定的固定的知识,把课程看作是 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
• 在师生关系上,预设课程强调教师成为课程的 设计者和控制者的角色,教师与学习者的关系 是控制和服从的关系,是传递和接受的关系。
生成课程
• 概念:生成课程是指课程内容未经预先设
定,而是在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指导过程 中形成的一种课程形态。
生成课程的特征
• 与预成性课程相比,生成课程具有一定的 偶发性。 • 生成课程的目标强调的是在活动中形成的 目标,强调学习者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 用中所产生的自己的目标。
• 在教育内容方面,生成课程注重学习者的兴 趣和需要。 • 把学习者的经验看成是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 来源。 • 把教材看成是供学生建构、创造学习经验的 媒介、素材或工具。 • 在师生关系方面,生成课程强调教师与学习 者共同开发课程,教师是学习者学习积极的 支持者、引导者和平等的合作者。
2、预设课程与生成课程都是课程结构的重要 组成部分,两者具有互补性。 • 一般来说,预设课程在课程结构中应处于 基础和主干的地位,生成课程处于补充地 位。预设课程是基础,生成课程是发展。 预设课程可以为生成课程奠定基础和方向。 生成课程则可以提高预设课程的针对性、 开放性和可变性。
• 预设课程过度必然导致对生成的忽视, 挤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生成过多也 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 划的落实。在这里,预设和生成都要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相对于学生的发 展,预设课程与生成课程都只是手段 和措施。
无处不在 一旦确立,难以改变,甚至影响人的一
隐性课程存在形态
非预设隐性课程 预设隐性课程 • 没有精心的组织,课 • 经过有意识的设计和 程计划没有明确规定, 组织,以渗透方式对 对学生发展起重要作 学生产生熏陶作用。 用。 • 校园风景 • 宣传栏、板报

《课程与教学论教案》课件

《课程与教学论教案》课件

《课程与教学论教案》PPT课件第一章:课程与教学论概述1.1 课程与教学论的定义解释课程与教学论的概念强调课程与教学论的重要性和价值1.2 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概述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介绍重要的课程与教学论思想和理论1.3 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内容解释课程与教学论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强调课程与教学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第二章:课程设计2.1 课程设计的概念与意义解释课程设计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课程设计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2.2 课程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介绍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强调课程设计的灵活性和适应性2.3 课程设计的实践案例提供课程设计的实践案例分析强调课程设计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第三章:教学策略与方法3.1 教学策略的概念与意义解释教学策略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3.2 教学策略的类型与选择介绍常用的教学策略类型和选择原则强调教学策略的个性化和差异化3.3 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实践提供教学方法的应用实践案例强调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有效性第四章:课程评价与反思4.1 课程评价的概念与意义解释课程评价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课程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4.2 课程评价的原则与方法介绍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强调课程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4.3 课程反思的实践与策略提供课程反思的实践案例和策略强调课程反思在教学成长中的重要性第五章:课程与教学论的应用5.1 课程与教学论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解释课程与教学论在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强调课程与教学论在提高教育质量中的作用5.2 课程与教学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解释课程与教学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具体应用强调课程与教学论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性5.3 课程与教学论在教育改革中的应用解释课程与教学论在教育改革中的具体应用强调课程与教学论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第六章: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6.1 课程标准的概念与意义解释课程标准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6.2 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制定介绍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制定方法强调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可衡量性6.3 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的实施与评估提供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实施与评估的案例强调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第七章:课程资源与教学材料7.1 课程资源的概念与分类解释课程资源的概念和分类强调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7.2 教学材料的选择与使用介绍教学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强调教学材料的适宜性和有效性7.3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提供课程资源开发与共享的案例强调课程资源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第八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8.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与意义解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8.2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介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案例强调信息技术的创新和有效性8.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策略提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策略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第九章:多元智能与课程设计9.1 多元智能理论的概念与意义解释多元智能理论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9.2 多元智能与课程设计的关联介绍多元智能与课程设计的关系和方法强调多元智能理论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9.3 多元智能课程设计的实践案例提供多元智能课程设计的实践案例强调多元智能课程设计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第十章:课程与教学论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趋势探讨课程与教学论的未来发展趋势强调课程与教学论在教育改革中的角色10.2 课程与教学的创新与变革介绍课程与教学的创新和变革方向强调课程与教学创新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10.3 教师在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中的角色探讨教师在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中的角色和责任强调教师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关键作用第十一章:课程与教学论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11.1 特殊教育的概念与挑战解释特殊教育的定义和面临的挑战强调特殊教育的重要性与独特性11.2 课程与教学论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介绍课程与教学论在特殊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强调个性化教学和适应性课程设计的重要性11.3 特殊教育中的创新教学策略与方法提供特殊教育中创新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案例强调特殊教育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造力第十二章:课程与教学论在跨文化教育中的应用12.1 跨文化教育的概念与意义解释跨文化教育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跨文化教育在多元社会中的作用12.2 课程与教学论在跨文化教育中的应用介绍课程与教学论在跨文化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强调文化敏感性和包容性的重要性12.3 跨文化教育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探讨跨文化教育中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强调跨文化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和能力第十三章:课程与教学论在终身教育中的应用13.1 终身教育的概念与理念解释终身教育的定义和理念强调终身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13.2 课程与教学论在终身教育中的应用介绍课程与教学论在终身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强调灵活性和适应性的重要性13.3 终身教育中的挑战与机遇探讨终身教育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强调终身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第十四章:课程与教学论在在线教育中的应用14.1 在线教育的概念与特点解释在线教育的定义和特点强调在线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14.2 课程与教学论在在线教育中的应用介绍课程与教学论在在线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强调互动性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14.3 在线教育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探讨在线教育中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强调在线教育对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第十五章:课程与教学论在教育政策与改革中的应用15.1 教育政策与改革的概念与目标解释教育政策与改革的目标和意义强调教育政策与改革对教育体系的重要性15.2 课程与教学论在教育政策与改革中的应用介绍课程与教学论在教育政策与改革中的具体应用强调课程与教学改革对教育质量的提升作用15.3 教育政策与改革中的挑战与前景探讨教育政策与改革中面临的挑战和前景强调教育改革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和未来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主要内容、设计原则与方法、评价与反思、应用领域、未来发展趋势等。

《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课 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以及教 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互动和 发展的规律。
其研究范围涵盖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 教育的各个阶段,以及不同类型的教 育机构、政策和实践中课程与教学的 现象和问题。
02
课程理论
课程设计的原则
系统性原则
目标导向原则
《课程与教学论》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课程与教学论概述 • 课程理论 • 教学理论 •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 课程与教学论的应用与实践
01
课程与教学论概述
课程与教学论的定义
01
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研究课程与 教学现象、规律和问题的学科, 旨在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 实践策略。
02
实践应用
课程与教学论在教育实践 中得到广泛应用,帮助教 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提高教学质量。
改革推动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改革 的重要推动力量,为教育 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 指导。
教师教育中的课程与教学论
教师培养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师培养的重要内容 ,帮助教师掌握教学理论和实践技能 。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改革
相互影响和制约
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课程 设计需要考虑到教学的实际需求,而教学则要根据课程要求 进行。
课程与教学的矛盾与冲突
目标定位差异
课程设计注重整体规划和目标达成, 而教学则更关注具体实施和效果反馈 ,两者目标定位的差异可能导致矛盾 。
内容安排冲突
课程设计的内容安排可能与实际教学 需求存在差异,导致教师在教学实施 中面临选择和取程内 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清晰,形成 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课程与教学论 完整版本ppt课件

课程与教学论 完整版本ppt课件
有:“六年,教之数与方名。”汉语“课程”出现于唐代,孔颖达在 《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中的“奕奕寝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 时用到:“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治。”,这是我国“课程” 一词的最早出处。宋代朱熹应用课程一词较多,例如“宽着期限,紧着 课程”、“小立课程,大做功夫”,但很难说是专用术语,只能大致说 包括了学习的内容和进程安排。 近代,我国就把各级学校的教学科目及其教学顺序、教学时数等的规定, 叫做某级学校的课程,如小学课程。教育学中所说的“课程”,严格地 说是“学校课程”。释义
容。
本课程选择什么样的教材?
王本陆 男,1967年生,湖南人,教育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教育学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电子邮箱:
学术领域
1.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认识论,现代教学理论,全资源课程理论 2. 教育伦理学:教育伦理哲学,教学伦理学 3. 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改革哲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校本研究 主讲课程
学生具备必要的教育学通论和教育
心理学知识。在此基础上,由教师引导
学习并研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包
括课程与教学的概念、历史发展过程、
形态,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实施与评
价,校本课程,以及教学的功能、本质、
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原则、教学中的
师生关系、教材的使用、教学方法与组
织形式、教学环境、教学设计等相关内
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课程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
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课程 二、与课程相关的概念 三、课程的表现形式
一、什么是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
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 能力
观察法:通过 观察学生的学 习行为和教师 的教学行为, 了解教学过程
和效果
能力培养
利用多媒体技 术进行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积极

利用网络技术 进行远程教学, 打破时间和空
间的限制
利用虚拟现实 技术进行模拟 教学,提高学 生的实践能力
和创新能力
利用人工智能 技术进行个性 化教,改进教
学方法
评价内容:包 括知识、技能、
起源:19世纪末,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课程与教学论”的概念
发展:20世纪初,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提出“教学论”的概念,将课程与教学论分 开
成熟:20世纪中叶,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课程论”的概念,将课程与教学论重新结合
当代:21世纪初,课程与教学论逐渐走向多元化、综合化,注重实践和应用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果。
讲授法:教师 讲解,学生听 讲,适用于知
识传授
讨论法:学生 讨论,教师引 导,适用于问
题解决
演示法:教师 演示,学生观 察,适用于技
能训练
探究法:学生 探究,教师指 导,适用于创
新能力培养
合作学习法: 学生合作,教 师协调,适用 于团队协作能
力培养
自主学习法: 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辅导,适 用于自主学习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评价改革,教师更加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 效果。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改革促使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了教师的专业 素养。

2024版课程与教学论完整版本ppt课件

2024版课程与教学论完整版本ppt课件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选择能 够最好地呈现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学情况灵活调 整和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 的教学效果。
04
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
教学过程的本质与阶段
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的过程。它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既包括教师的教,也包括 学生的学。
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整合
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 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06
课程与教学改革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课程与教学改革动态
国内课程改革
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强调学科整合与跨学科学 习,推动课堂教学模式创 新。
国外课程改革
关注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 倡导项目式学习、合作学 习等教学方式,重视教育 技术应用。
课程与教学论完整版 本ppt课件
目录
• 课程与教学论概述 • 课程的理念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 • 课程资源与教学环境 • 课程与教学改革与发展趋势
01
课程与教学论概述
课程与教学论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
课程与教学论是研究学校教育中的 课程与教学现象、问题及其规律的 一门科学。
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课程与教学思想
01
古代教育家对课程与教学的思考和探索,为现代课程与教学论
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
02
随着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课程与教学
论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改革与创新
03
面对新时代的教育挑战,课程与教学论正在进行着改革与创新,

课程与教学论(课堂PPT)

课程与教学论(课堂PPT)

.
6
▪ 5."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确定教育目标,选择 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 6.泰勒原理的贡献与局限:1)泰勒原理对目标的 强调,在世界各国课程领域发生了巨大影响,20世 纪五六十年代曾一度成为课程开发的唯一“科学” 模式(2)“泰勒原理”一直被作为基本框架,他 确定了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范围。(3) 它综合了当时有影响的教育学流派和思想的各种 主张,囊括了课程开发的诸种重要因素,形成了 一个系统的模式,模式简洁明了、易于理解把握, 有人把《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称为“圣经”。 (2)泰勒原理的局限性在于:泰勒原理是课程开发 的一个非常理性的框架,它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 时代科学至上的印记。
.
5
二、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里程碑: 拉尔夫.泰勒的贡献
▪ 1.“泰勒原理”是前人研究升华的结果,它的实践 基础主要指‘八年研究’。其主旨在于改革课程 体制。在这八年的实验研究期间,为了使每一所 学校在课程开发时有章可循,泰勒提出了课程开 发的一般程序和原理,即反映在《课程与教学的 基本原理》一书中的‘泰勒原理’。
.
3
▪ 3、查特斯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 课程开发的过程解析为七个步骤:⑴通过研究社 会背景中的人类生活,确定教育的主要目标;⑵ 把这些目标分析成各种理想与活动,然后再继续 把它们分析成教学工作单元的层次;⑶将分析成 教学工作单元的理想与活动按其重要性的程度排 列次序;⑷把对儿童有很大价值、对成人价值不 大的理想和活动提到较高的位置;⑸删除在校外 学得更好的理想与活动,然后确定在学校教育期 间能够完成的最重要的理想与活动;⑹收集处理 这些理想与活动的最佳实践措施;⑺根据儿童心 理特征安排这些理想与活动,以便用一种适当的 教顺序获得它们。

课程与教学论配套优质PPT教学课件-绪论

课程与教学论配套优质PPT教学课件-绪论

第二部分
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
揭示规律
01
确立价值
02 优化技术
03
认识课程与教学的客观规律
1
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
英才教育
平民教育
确立课程与教学的价值观
2
任务
3 探讨优化课程与教学的技术问题
我该选用什 么教学方法 来上课呢?
A 事实问题
B 价值问题
归纳总结 C 技术问题
01
认识客 观规律
02
确立价 值观
朱熹
教育的作用
朱熹
(二)论读书法
1、循序渐进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读书2、计熟划。读)精思
(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
3、虚心涵泳
(“虚心”指读书时要静心思虑,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涵泳”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
4、切己体察
(强调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必须身体力行。)
5、着紧用力
03
优化技 术问题
你学会了吗?
课 程 与教学论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
杜 威
泰 勒
哈佛大学幸福公开课当中,泰勒老师在一个小时内, 20次提到孔子,认为孔子以及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思想中 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了 解古代先贤们的伟大教育思想吧。
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本有“六经”:
目 录
01 研究对象
02 研究任务
第一部分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01
03
02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现象
问题
观察、概括和
遵循、运用规律

课程与教学论配套优质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课程与教学论配套优质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教师的社会实践或 师生共同的实践活动
实践说
教学并不是从做中学 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
学习间接经验
教学本质的多样探索
交往说
教学是特殊的交往活动
关键问题
师生关系是教学的基本关系,师 生交往是教学的前提条件
区分教学交往与人际交往
教学本质的多样探索
01 02
特殊认识说
03
特殊特认殊识性说


总结


总结
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是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科学文 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 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教学
你学会了吗?
Thank you
课 程 与教学论
教学基本要素






赫尔巴特
杜 威
泰 勒
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你 可以观察到一些教学要素,如 教师、学生、教材、教具等等。 但哪些要素对教学来说是必不 可少的呢?各种要素间又是如 何联系的呢?
内容大纲
Ta b l e of C o n te n t s
教学本质 多样探索
01
教学本质 是一种特 殊认识说
02
教学本质的多样探索
发展说
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
A
发展说
B
单纯的把教学概括为发展
除教学外,训导、社会实践、游戏、文体活动等也都促进 儿童身心发展,难道它们是一回事吗?
教学本质的多样探索


总结


三者的关系
总结
教师、学生 教学内容
你学会了吗?
Thank you
课 程 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ppt课件

课程与教学论 ppt课件

• 1、学科的含义
• 定义:学科是按照领域性质对知识所划分的门类。
• 存在条件:确定的对象、严密的知识体系、相对稳定的研究者队伍、有标志 性的研究成果
• 层次结构:宏观—— 一级学科(如教育学)

中观—— 二级学科(如教育技术学)

微观—— 方向(如计算机辅助教育)
2020/10/15
34
• 2、学科与科学 • 学科和科学都是人们对某一知识领域的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都是有
•主体与客体、主体性、建构、生成、理解、同化等
• 2、提供思维范式 • 现成论的思维方式:课程建构的目标模式 • 生成论的思维方式:课程建构的批判模式
2020/10/15
41
• 3、提供方法基础 • 方法:一般是指人们为了解决理论的、认识的、实践的、日常生活的等特定
任务或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所选择和采取的手段、途径和方式的总和。 •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或学说。又称哲学方法论,
现代课程理论学科建立标志是美国著名教育家、课程理论家泰勒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2020/10/15
24
二、教学论的历史发展
(一)教学词源的释义
在我国,“教学”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学记》中。 《学记》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以 论文教学为主的教育专著。 在西方,“教学思想”追溯到古代希腊苏格拉底的雄辩术。 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誉为“古代西方第一部” 教学法论著。
• 2、研究的停滞(60年代中期-70年代后期) • 3、研究的繁荣(70年代后期-90年代后期)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心理学
• 4、研究的深化(20世纪90年代后期-)

课程与教学论配套优质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论配套优质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指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 结束时有意或无意 得到的结果。
在一个星期里读完《红与黑》,讨论 时列出对你印象最深的五件事情。
参观动物园,讨论在那里看到的有趣的事情。
你学会了吗?
课 程 与教学论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纽斯赫尔巴特杜威泰 勒红星小学想根据自身优势开发一门校本课程, 但开发小组的老师们在关于确定课程目标方面产生 了疑惑,他们想知道制定出正确完整的课程目标要 从哪几方面考虑呢?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总目标,是社会对教育所 培养的人才的总要求,它规定了人的质量规格和基 本素质。
我国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接班人。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定义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 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
对于小学低段学生,其 要求为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 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你学会了吗?
课 程 与教学论
课程目标的取向






赫尔巴特
杜 威
泰 勒
近年来,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外课程价值观 和课程内容的比较问题,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议 题。有专家把中国和英国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 课程价值观进行了全面的对比,通过比较明显发 现我们国家的课程内容是偏重学科知识的,英国 的课程内容是偏重于学生的实际经验,这主要是 由于课程目标的取向不同。那么什么是课程目标 的取向呢?
课 程 与教学论
课程目标的概念






赫尔巴特
杜 威
泰 勒
有人曾就中、英、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分布 作了对比研究。发现中、英、各学段的教学内容存在 着显著的差异,中国的小学数学分为数与代数、图形 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英国的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几何与测量两个领 域。而这种不同究竟是有什么不同的原因导致的呢? 有人说课程目标是课程价值观的核心问题,是影响课 程内容选择的重要依据,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什么 是课程目标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教师的社会实践或 师生共同的实践活动
实践说
教学并不是从做中学 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
学习间接经验
教学本质的多样探索
交往说
教学是特殊的交往活动
关键问题
师生关系是教学的基本关系,师 生交往是教学的前提条件
区分教学交往与人际交往
教学本质的多样探索
01 02
特殊认识说
03
特殊特认殊识性说
那究竟怎样看待我国现行的教学体系呢?下面就 让我们开始这部分的学习吧!


01 现代教学的形成
02 现代教学的分化与多样化
03 我国现代教学的发展
第一部分
现代教学的形成
1
现代教学的演化过程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现代教学主要从中世纪教学演化而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其演化的两个具体环节
2
描述现代教学的基本形态
人类已有的并要求学生掌握的结论
4 教学认识具有发展性
共同属性
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 中改造主观世界
独特个性
改造学生主观世界 促进学生发展 促进个体发展
全面、高效 宗旨 功能
归纳总结
教 学
特殊 认识
教学 认识
人师
学 生
人类文明精 华成果
学生身心发展
你学会了吗?
内容大纲
Ta b l e of C o n te n t s
教学本质 多样探索
01
教学本质 是一种特 殊认识说
02
教学本质的多样探索
发展说
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
A
发展说
B
单纯的把教学概括为发展
除教学外,训导、社会实践、游戏、文体活动等也都促进 儿童身心发展,难道它们是一回事吗?
教学本质的多样探索
➢ 最早的教学:人类的教学活动最早萌芽在日常生活之中。 ➢ 专门教学:伴随学校的诞生而出现
诸子百家 竞相讲学
私学
官学 古希腊
古罗马
文艺复 兴
古代学校教育
“七艺” 产婆术
基督教
中世纪
宗教教育 《圣经》
人文主义教育
背诵记忆 学生天性和兴趣
培养统治人才是教学的 基本宗旨
教学内容以人文学科为主
面向少数学生,教学具有 等级性
间接性、高效 性、系统性
区分教学认识与 一般认识
3 教学认识具有间接性
首先,教学认识的内容以间接经验为主。 其次,教学认识的方式具有间接性。
最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发现和探索具有间接性。
教学内容是经过了加工和选择的
以间接的方式去经验 直接经验
教师有意识组织和设计的 间接经验
在教师设计好了的问题情境中进行
教育者、学习者、未成熟、未成年者
学生个体认识又不同于其它个体的认识。
学生个体认识
制度化的教育系统中展开
学生 认识主体 + 不成熟的主体
2 有教师教是教学认识的重要特征
01
独特的教师领 导学生认识客 观世界的三体 结构
02
学生的学习能 有领导、有目 的、有计划、 有组织地进行
03
教师的设计和 引导下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发表了《大 教学论》,首次描述了现代教学的基本形态
夸美纽斯的贡献:
1. 他提出了“泛智”的思想
2. 主张普及初等教育
3.系统普及班级授课制及相关学年制 4.提出直观性、量力性、巩固性等重要教学原则
3
19世纪中后期现代教学形态的特点
普及义务教育,扩大教学对象 课程体系的变革 发展师范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教育科学的发展 教学方法体系日益丰富
学的特征
03
面向少数学生,教学具有等级性
你学会了吗?
课 程 与教学论
现代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赫尔巴特
杜 威
泰 勒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围绕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 学体系,究竟是否是‘现代教学’?”展开了激烈的 讨论。一种观点认为,现行的教学体系重知识,轻方 法,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而是“传统教 学”。另一种观点认为,现行的教学体系参照西方教 学体系建立而来,坚持个人全面发展,注重发挥教育 理论的指导作用,因而是“现代教学”体系。
1
普及义务教育,扩大教学对象
17世纪以来
19世纪中后期
2
课程体系变革的表现
打破神学 对教学内 容的垄断
加强民族语 言教育和科
以个别教学为主,教学 质量和效益较低
培养统治人才是教学 的基本宗旨
我国 察举、科举
读书做官
价值追求
古代教学价值追求的落脚点
古希腊
城邦民主政治
演说论辩的技巧
服务
中世纪
宗教教育
教会神职的僧侣
教学内容以人文学科 为主
我国
伦理修身之术 为政以德
“四书”“五经”
传授基本的文化知识以及 伦理、政治、宗教领域的 知识
课 程 与教学论
古代教学及特征






赫尔巴特
杜 威
泰 勒
我们知道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文化没有中断 过的文明古国,专门的、有组织的教学活动至 少延续了4000多年。在整个古代,教学可以说 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将教学视为治 国安邦之本,是中国的一贯传统。那么古代教 学从无到有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呢?它又有 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学习
目的
教师
学生
现成知识
认识世界和发展自身
教学认识
教学本质的特征
教学认识是学生个体 1 认识活动
有教师教是 教学认识
2
的重要特征
教学 认识
3 教学认识具有间接性 4 教学认识具有发展性
1 教学认识是学生个体认识活动
人类认识
直接经验
个体认识不同于人类历史总认识。
个体认识 学生
间接经验
他人、前人的实践
课 程 与教学论
教学本质观






赫尔巴特
杜 威
泰 勒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教学以及 教学的基本要素,相信同学们对教学是什么已 经很清楚了,那么把握教学概念,很重要的一 点是找出教学不同于其它活动的本质属性,即 教学最内在的稳定的基本特性。那教学的本质 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入学和结业无明确统一要求
单一 记忆、背诵、体会和辩论
归纳总结
最早教学
01
日常生活
古希腊
古罗马 文艺复兴
西方教学 04
古代教学 发展
02 专门教学
学校诞生
诸子百家竞相讲学 官学和私学并行发展
03
我国教学
归纳总结
01
培养统治人才是教学的基本宗旨
04 以个别教学为主,教学质量和效益较低
古代学校教
02
教学内容以人文学科为主
古希腊
文法、修辞、辩证法
中世纪
神学知识
《圣经》
面向少数学生,教学 具有等级性
官学
皇室
身份等级
学校主要是为社会上层阶 级的子女而开设的
私学
身份
经济承受能力
以个别教学为主,教 学质量和效益较低
教学质量和效益较低
教学规律 教学技能
组织形式 教学方法
基于个人经验
随意性较大 质量和效益不高
个别教学
确定学生各自的教学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