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生简介ppt课件

合集下载

走进诗仙李白ppt课件

走进诗仙李白ppt课件
商人,对李白影响深远。
03
早年教育
李白早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表现
出非凡的才华。
成长经历及主要事迹
游历四方
李白在青年时期开始游历四方,足迹遍 布大半个中国,积累了丰富的阅历和人 生经验。
诗歌创作
在游历过程中,李白创作了大量脍炙人 口的诗歌,如《望庐山瀑布》、《行路 难》等,表现出卓越的诗歌才华。
李白在处理题材时独具匠心,他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挖 掘题材的内涵和意义,使得他的诗歌在题材上具有多样性和创 新性。同时,他还善于将不同的题材进行巧妙的融合和转化, 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03
李白代表作品赏析
《静夜思》等思乡之作解读
1 2
《静夜思》创作背景及情感表达 李白在异乡漂泊时,通过月光触发对故乡的深深 思念,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出浓烈的乡愁。
豪放洒脱的情感表达
李白的诗歌情感表达豪放洒脱,他不受 拘束,敢于直抒胸臆,将自己的思想和 感情毫无保留地倾泻出来,给读者带来 强烈的震撼和共鸣。
多样化题材选择
广泛的题材范围
李白的诗歌题材非常广泛,从山水田园到边塞征战,从咏史怀 古到送别赠言,无不涉及,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丰富的 生活阅历。
独特的题材处理
李白是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其诗歌 充满了瑰丽的想象和奔放的激情。
跨文化传播及国际影响力
01
02
03
东方文化瑰宝
李白的诗歌作品是东方文 化的瑰宝,吸引了世界各 地文学爱好者的关注和研 究。
跨文化交流桥梁
李白的诗歌在跨文化交流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增进 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 友谊。
国际文学影响
李白的诗歌作品在国际文 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 重要贡献。

李白的生平介绍PPT

李白的生平介绍PPT



三、揭露现实,抨击时政 这是李白对社会的愤怒抗争,是他叛逆精 神的重要体现。他反对玄宗好大喜功,穷 兵黩武,揭露将非其人,致使百姓士卒白 白送死,由于玄宗的骄纵,宦官权势炙手 可热……通过对政事朝纲的分析,并到幽 燕的实地观察,李白以诗人的敏感,洞幽 烛微,在当时诗人中他和杜甫最早揭示祸 乱将作。“安史之乱”爆发,他的爱国热 情因此升华,摆脱了用藏出处的矛盾。他 的反抗性格和叛逆精神具有深刻的爱国内 涵,并富于社会意义和时代特征。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2月28日),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 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 (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 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 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1130篇, 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梁园吟 》、《将 进酒》、《金樽清酒斗十千 》《静夜诗》等诗篇,有 《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 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 阶。达亦不足贵,究亦不足悲。韩信 羞将绛灌比,祢衡耻逐屠沽儿。君不 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 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年早欲五 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


四、赞美大自然,反映诗人对祖国的热爱 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这位伟大的漂 泊者用他的双脚和诗笔丰富了大唐的山水,他的大 笔横扫,狂飙突进,于是,洞庭烟波、赤壁风云、 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在 诗中,诗人灵动飞扬,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 他神游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上的奔驰的骏马。 在诗里,诗人一扫世俗的尘埃,完全恢复了他仙 人的姿态:上穷碧落下黄泉。他的浪漫、癫狂、 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 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

历史名人李白简介PPT全

历史名人李白简介PPT全
主要成就-诗歌
综 述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
风 格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语 言
李白诗歌的语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语,有的豪放,不拘声律,近于散文,但都统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主要成就-词赋
李白在词坛上处于开山祖地位,这是词学家的共识。即便传世“李白词”确实全部是伪作并不属于词体,李白仍然是词体发展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没有这一环,就无法全面地说明词体的发展史。从唐末五代《花间集》以来,所有的唐宋词选集、总集,在具体操作中,都不会忘记李白,至少也要在序跋题记中提上一句。
主要成就-书法
《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行草诗,也是其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
主要成就-思想
盛唐国力强盛,多数士人渴望建功立业。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功业自许,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实现“谈笑安黎元”、“终与安社稷”的理想。他以大鹏、天马、雄剑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他希望能像姜尚辅佐明君,像诸葛亮兴复汉室。《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抒怀》《永王东巡歌》《行路难》(其二)都反映了他的这类思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物评价
杜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杜甫:“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辛弃疾:“当年宫殿赋昭阳,岂信人间过夜郎。明月入江依旧好,青山埋骨至今香。不寻饭颗山头伴,却趁汨罗江上狂。定要骑鲸归汗漫,故来濯足戏沧浪。”(《忆李白》)魏颢:“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 许多文人都对李白有着很高的评价。

诗仙李白人物介绍主题班会课件(共24张PPT)

诗仙李白人物介绍主题班会课件(共24张PPT)

青莲居士的由来
李白援“青莲”自号与引“青莲”
从其存世作品分析,李白的
李白通过修禅,减轻
入诗,渊源有自,六朝至隋唐
维摩信仰主要凸显的是《维
了身心酒肆,
“独朗谢垢氛”的效果。
白内心佛教情怀之外在身份认
能立其志”的精神内涵。
同。
李白号“青莲居士”源于《维 摩诘经》之“青莲”佛典,表 明了李白尊崇佛教以及向往 维摩诘的生活模式。
在大乘佛教的人物谱系 中,李白最为尊崇的是 维摩诘,甚至还以之自 比。
李白在《赠僧崖公》 诗中叙述自己曾在郎 陵东学禅于白眉空。

诗仙李白的生平
他在中国四处游历,广泛结交友人,希望得到引荐从而步入仕途,最终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 他最终却不屑于皇权富贵,离开了京城。 后来他由于安 史之乱受到了牵连被流放,最终病逝。
李白:早年天才
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出 生于绵州昌隆县青莲乡(今四 川省江油市青莲镇)。祖籍为 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其家 世、家族皆不详。
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 武则天去世。李白五岁。发奋 读书始于是年。《上安州裴长 史书》云:“五岁诵六甲。”六甲, 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长史, 州之次官。
姓名的由来
第二种说法
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说:“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 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 之”。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中写 道:“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李)枝以复姓,先夫人 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取所象”。 从以上文献中我们不难看出,李白的姓名是其父回到蜀 中给自己恢复了李姓后,为后来出世的李白取的名字, 李母梦到太白金星后于是有了身孕,在阵痛难忍中生出 李白,李白的名字就是根据这一梦境得来的。

李白生平简介ppt课件

李白生平简介ppt课件
34
蜀道难
噫吁嚱,危呼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5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镵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9
李白前期漫游与干谒
开元十三年(725),李白二十五岁,以为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 远游” (《上安州裴长史书》。
经长江三峡出蜀,沿途作有《登峨嵋山》、 《峨嵋山月歌》、《渡荆门送别》等诗。
出蜀至江陵,他遇到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 祯赞他“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
10
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 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
8
三、李白的漫游经历
(一)蜀中时期(705--724) (二)以安陆为中心的干谒漫游时期(725--
742) (三)长安三年时期(742--744) (四)以东鲁、梁园为中心的再次漫游时期
(744--755) (五)安史之乱时期(755--762)
艺术特色:
(1)诗情豪迈悲壮,具有震动人心的气势与 力量(“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夸 张的手法、排比的句式,充实深厚而又波涛 汹涌的情感。
(2)结构大起大落,诗情跌宕。 悲——乐——狂放——愤激——狂放 (3)语言富于变化 (长短,节奏等的变化)
30
3、大量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和抒情方式, 构成奇幻绚丽、色彩斑驳的艺术世界,洋溢 着浓厚的浪漫气息。

李白生平简介ppt课件

李白生平简介ppt课件

开元末,大概由于许氏夫人去世,李白便移居山
东任城(今山东济宁),时已四十一岁。
13
李白二入长安之风光与失落
天宝元年,李白四十二岁。可能是因元丹丘推 荐,玄宗皇帝下诏,命李白入京。 “仰天大笑 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赐七宝床,御手调羹,命待诏翰林。命其起草 诏诰。据说他曾作过《和蕃书》、《出师诏》 等文,又应诏作过一些描写宫廷歌舞享乐生活 的诗文,如《泛白莲池序》、《宫中行乐词》、 《清平调》等。歌功颂德,“平交”诸侯。
沿江东下,东至金陵和扬州。李白风华正茂, 广事交游,轻财好施。
“襄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万, 有落魄公子,悉皆救之。” 《上安州裴长史书》
“少任侠,手刃数人”。 魏颢《李翰林集序》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托身白刃里, 杀人红尘中”。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11
开元十五年(727),李白西游安州(今湖北 安陆),故相许圉师妻以孙女。李白以安陆 为家,一面读书写作,一面从事干谒活动。
9
李白前期漫游与干谒
开元十三年(725),李白二十五岁,以为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 远游” (《上安州裴长史书》。
经长江三峡出蜀,沿途作有《登峨嵋山》、 《峨嵋山月歌》、《渡荆门送别》等诗。
出蜀至江陵,他遇到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 祯赞他“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
10
“诗仙”李白
1
一、李白其人 二、李白的思想 三、李白的漫游经历 四、李白的诗
2
一、李白其人
李白(701——762)
字太白,籍贯一说为蜀人(刘全白); 一说为山东人(元稹);一说陇西人(李阳 冰);一说出生于中亚碎叶(今吉尔吉斯斯 坦境内,范传正说)。据唐李阳冰《草堂集 序》等记载,李白是凉武昭王九世孙,其先 因故流亡到碎叶。中宗神龙元年,李白随父 迁居唐剑南道绵州彰明县青莲乡。李父入蜀 后,一直过着“高卧云林,不求禄仕”的隐 逸生活,可能是一个富商。

李白简介ppt课件

李白简介ppt课件

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怨情 美人卷珠帘,伸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李白的作品有:《客中行》、《将进酒》、 《秋浦歌》、《静夜思》、《送孟浩然之广 陵》、《送友人》、《古风》、《早发白帝 城》、《望天门书》、《关山月》、《中山问 答》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 川江油)人(见彩图四川江油李白故里陇西院)。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 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 “好剑术”(《与韩荆州书》)。他很早就相信当时流行的道教,喜欢 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李白约在二十五、 二十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 地方,并在安陆(今属湖北)与唐高宗时任宰相的许圉师的孙女结婚, 后又徙家任城(今山东济宁)。开元十八年 (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 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因受玉真公主等的推荐, 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 李白初时心情兴奋,很想有所作为,但时值玄宗后期,政治日趋腐败黑 暗,李林甫把持政权,在朝廷上逐渐形成了一个腐朽的统治集团,贤能 之士屡遭排斥和迫害。李白秉性耿直,对黑暗势力不能阿谀奉承,因而 遭受谗言诋毁,在长安前后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后11年内, 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 识,结成好友,同游今河南、山东的一些地方,携手探胜,把酒论文, 亲密无间,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次年两人分手,此后未再会面, 但彼此都写下了感情深挚的怀念诗篇。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 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当时,玄宗任命其第十六子 永王李□为山南东路、 岭南、 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江陵大都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深感生存在这样的国家是不平
凡的,因此颇有自豪之感。可一想到
这兴旺发达的帝国内部己产生了腐朽
的因素,他的轩昂情绪又受到打击。
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
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
“何时人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
她入道成仙。李白还在送卫尉张卿的
诗中陈述自己景况很苦,希望引荐,
愿为朝廷效劳。
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
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
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
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
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因为被
灭族而搬至西域;但此说缺乏
佐证。据《旧唐书》记载,李
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
李白简介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三年(756年),他
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
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
15
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阶级的
上层。李白这次在长安还结识了贺知章。
李白有次去紫极宫,不料竟在那里遇见了
贺知章。他早就拜读过贺老的诗,这次相
遇,自然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
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
曲》,兴奋地解下衣带上的金龟叫人出去
换酒与李白共饮。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
出尘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
白器宇轩昂,资质不凡,司马承祯一见已
十分欣赏,及至看了他的诗文,更是惊叹
不已,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
极之表”。
8
辞亲远游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乘舟沿江出
峡,渐行渐远,家乡的山峦逐渐隐没不可
辨认了,只有从三峡流出的水仍跟随着他,
推送着他的行舟,把他要送到一个陌生而
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
2
水市)。
李白简介
• 他文章风采名震天下,后因不能 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弃官 而去,然后飘荡就四方的流浪生活。
• 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20世 纪60年代前,中国学者普遍认为李白 出生于四川江油(今四川绵阳江油市 青莲乡)。
李白简介

据《新唐书》记载,
中文系12级汉语言文学
刘诗瑶,吴雪,乔梦婷,柴江艳
1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
天水),出生于吉尔吉斯坦碎叶城。有
“诗仙”之称。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人,和杜甫并称“大李杜“。

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二十五岁
时就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
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
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
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
“好剑术”(《与韩荆州书》)。
他很早就相信当时流行的道教,
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
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自称
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
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
定,海县靖一”(《代寿山答孟
少府移文书》)。
6
• 一方面要做超脱尘俗的 隐士神仙,一方面要做君主 的辅弼大臣,这就形成了出 世与入世的矛盾。但积极入 世、关心国家,是其一生思 想的主流,也是构成他作品 进步内容的思想基础。李白 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 留存很少,但像《访戴天山 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 等篇,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
以“大道匡君,示物周
博”,而“圣朝园池遐荒,
殚穷六合”,幅员辽阔,
境况与前代大不相同,夸
耀本朝远胜汉朝,并在结
尾处宣讲道教的玄埋,以
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
心情。
太白醉酒
13
初进长安
• 李白西来的目的是献赋,另外,也 趁此游览一下长安,领略这座“万国 朝拜”的帝京风光。他居住在终南山 脚下,常登临终南山远眺。当他登上 终南山的北峰时,眼前呈现出泱泱大 国的风貌。
7
• 让李白想不到的是在江陵会有一次不平
凡的会见,他居然见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
的道士司马承祯。天台道士的司马承祯不
仅学得一整套的道家法术,而且写得一手
好篆,诗也飘逸如仙。玄宗对其非常尊敬,
曾将他召至内殿,请教经法,还为他造了
阳台观,并派胞妹玉真公主随他学道。李
白能见到这个备受恩宠的道士,自然十分
开心,还送上了自己的诗文供其审阅。李
又遥远的城市中去。
9

白作清来自平调 图太白醉酒图
10

因为他看到李白不仅仪表气度非
凡,而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又不
汲汲于当世的荣禄仕宦,这是他几十
年来在朝在野都没有遇见过的人才,
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奖的话赞美他。
这也就是说他有“仙根”,即有先天
成仙的因素,和后来贺知章赞美他是
“谪仙人”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把他
兵败之后,李白受牵连,流放夜郎(今贵
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投奔族叔当涂县令李
阳冰,不久即病逝,也有说是:“醉致疾
亡”,就是喝酒引发疾病而死(见皮日休
《李翰林诗》)。也有说是单纯的喝酒猝
死(见《旧唐书》)。也有说是醉酒入湖
中捉月溺死,这种说法古已有之且广为流
传。
李白生平
李白
18
再次远行

天宝三年(公
元744年)的夏天,
李白到了东都洛阳。
在这里,他遇到蹭蹬
的杜甫。中国文学史
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
见面了。此时,李白
已名扬全国,而杜甫
风华正茂,却困守洛
城。
李白和杜甫
19
与杜甫相识

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但他并
没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
去来”的感叹,离开了长安。
17
赐金放还
• 42岁的李白得到唐玄宗的妹 妹玉真公主的推荐(一说由道士 吴筠引荐)到了长安,唐玄宗对 李白的才华很赏识,礼遇隆重。 李阳冰《草堂集序》谓:“降辇 步迎,如见绮皓(秦汉间“商山 四皓”之一)”。“以七宝床赐 食,御手调羹以饭之。”。但唐 玄宗只让他供奉翰林,做自己的 文学侍从。三年后被唐玄宗“赐 金放还” 。
“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间?”
Page 16

一年快过去了,李白仍然作客长
安,没有机会出任,他的心情有些沮
丧。好友诚意相邀,希望他同去青山
之阳的别业幽居,但李白无意前往。
这次去长安,抱着建功立业的理想,
却毫无着落,这使李白感到失望并有
点愤懑。往王公大人门前干谒求告,
也极不得意,只有发出“行路难,归
看做非凡之人。这便是李白的风度和
诗文的风格给予人的总的印象。
11
初进长安

封建帝王常在冬天狩猎。唐玄宗即位后,已
有过多次狩猎,每次都带外国使臣同去,耀武扬
威,以此震慑邻国。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
年),玄宗又有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
因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
12
初进长安

他的《大猎赋》希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