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8.粤教沪科初中物理九上《12.0第12章 内能与热机》word教案(4课时)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2章教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2章教案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案·青岛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第一节温度与内能(课时1)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温度、内能和热量。
“温度”这部分内容是通过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和小学科学课基础上进行的,熟悉使用温度计的过程,掌握它的使用方法。
“内能”这部分内容是通过学生把分子动理论和机械能中的动能和势能作类比引入的,给出内能的单位及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
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是做功的热传递。
“热量”这部分内容是通过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之一——热传递延伸而得出的,教材最后安排“加油站”,让学生了解传递有三种形式和条件。
本节教材授课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温度,第二课时学习内能。
二、教学/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中单位。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1)体会对温度进行准确测量的必要性,养成采集科学准确数据的好习惯。
(2)会使用温度计测温度,会正确读取温度值。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养成遇到仪器和探究其物理原理的好习惯,体验学会使用一种新仪器的愉悦心情。
三、重点难点:温度计的使用。
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1、教学理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在本节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为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及指导下主动的,积极的探索,用自己的实践去亲自感悟。
教学过程体现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教师用和蔼的笑容和充满激情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学模式:透镜式教学法3、教学评价方式:(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交流及时给与鼓励(2)通过分组实验,对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集体主义、创新意识给与积极评价五、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本次教学需要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多媒体电化辅助教学。
粤教沪科初中物理九上《12.0第12章内能与热机》word教案(4课时)
粤教沪科初中物理九上《12.0第12章内能与热机》word教案(4课时)12.1认识内能一、教学目的:1.知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2.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也要随之改变3.知道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内能以及内能改变与温度改变的关系2内能与温度变化的关系三、教具准备:红墨水、玻璃杯、热水、冷水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由已学过的机械能知识类比得出内能的概念(二)、内能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三)、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速度越大,分子动能大,内能越多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因此此种运动又叫热运动.(四)、比较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和相互作用决定的能,与物体微观结构有关;机械能是宏观物体机械运动有关的能量教材图14-3所示两幅图片展示了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两幅图,让学生观察图片、阅读图下文字,知道改变物体内能可以采取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准备铁丝、酒精灯、热水、锤子、铁砧、砂布等,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并实际操作,改变铁丝的内能。
学生可能会想出许多办法,如用热水烫、用酒精灯烧、来回弯折铁丝的某一部位、用锤子敲打铁丝的某一部位、把铁丝在砂布上来回摩擦等。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展示时,对各种不同方法,要引导学生梳理归类,使学生明确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例题:甲、乙两块冰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10℃.甲冰块静止于地面,乙冰块静止在距地面10m高处,则这两个冰块相比较()A.机械能一样大B.乙的机械能大C.内能一样大D.乙的内能大答案:选项B、C(五)、小结内能与温度有关(六)、作业五、教学后记:12.2热量和热值一、教学目的:1、了解热量的概念。
2、知道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
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12.1认识内能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物理课程中已经学习了能量的概念、能量转换、温度和热量等相关知识,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内能学习提供了基础。此外,学生还掌握了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能够进行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
1.内能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物体内部粒子运动的能量,理解内能的定义。
2.内能的单位:学习焦耳(J)作为内能的单位,以及内能与其他能量单位的换算关系。
3.影响内能的因素:探讨质量、温度和状态等因素对内能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或实例进行分析验证。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八年级学习了能量的概念和能量转换,对本节课的内能概念有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学生在九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温度和热量等相关概念,为本节课的内能与温度、热量的关系的学习提供了支持。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内能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内能的重要性和意义。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内能的概念、单位以及影响内能的因素,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和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案例研究: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内能应用实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12.1认识内能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12.1 认识内能【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类比法理解内能的概念,并掌握类比法.(2)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3)知道内能的单位.(4)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2.过程与方法(1)通过类比,分析实例,用推理的方法认识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动能和势能. (2)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3)通过讨论,了解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时是等效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重点】内能的概念.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教学难点】1.用类比的方法认识分子具有动能和势能.2.了解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在我们生活中常会观察到这样一些现象,烧开水的壳盖常被蒸汽顶起来.装水的瓶子结冰后,瓶子会被胀裂.请学生思考:壳盖能被顶起来,蒸汽对它做了功;瓶被胀裂,冰对瓶子做了功,说明蒸汽和冰都具有能,这是一种什么形式的能呢?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述:这种能量不同于机械能,它来自于水蒸气和冰的内部,称作内能.内能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内容.二、新课教学板书:认识内能(一)什么是内能?1.复习(先提问学生,播放课件)(1)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2)动能和势能的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物体由于被举高或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势能.2.用类比引导学生认识内能学生活动:请学生观察教材图12-1,类比、思考、交流、讨论、总结.运动的篮球具有动能,运动的分子也一定具有动能;苹果和地球因相互作用而具有势能,分子之间也有相互作用力,分子也有势能.被压缩的弹簧各部分互相排斥而具有势能,互相排斥的分子也具有势能.教师讲述:同学们用这种将已知的事物跟未知的事物进行比较,根据它们的相同或相似推知未知事物也可能有某种属性,这种方法叫类比法,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小结:物理学中,把物体内部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不论温度的高低,都具有内能.3.认识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启发学生思考内能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再请学生阅读回顾分子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使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到,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的动能越大,当物体的体积不变时,分子的势能是不变的,则物体的内能越大;反之,温度越低,内能越少.小结: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二)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教师讲述:既然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那么只要改变物体的温度就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判断.(1)用力压打气筒的活塞让学生触摸并描述压缩前后筒壁的温度的变化,并判断筒壁的内能是否发生变化.(2)将一杯开水放在冷水中让学生触摸水放入前后的温度,并作描述,判断水的内能是否发生变化.2.学生实验:给每组一根铁丝,请同学们互相讨论,想出各种办法来改变它的内能,并进行实验,再将实验情况记录下来.小结:列举同学们所用的各种做法:如一类为弯折、磨擦、敲打等,另一类为晒、烧烫等.前者是通过做功的方法,后者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来改变内能的.3.请学生阅读教材图12-3(或看课件)并知道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改变内能的.再让学生任选身边的两个物体来进行实验.并将实验过程下来,以便能孰悉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课件)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4.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展示课件或看课本)总结热传递是怎样改变内能的5、做功改变内能(播放课件)总结做功是怎样改变内能的6、通过演示(或讨论、思考)让学生了解“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是完全等效.所以功与内能的单位是相同的,都是焦(J).【课堂小结】1.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分子势能和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和联系.2.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温度变化,内能也会变化.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4.克服摩擦力做功,内能增大.5.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小.。
沪粤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2章 内能与热机【创新教案】12.4 热机与社会发展
12.4热机与社会发展一、教学目的:1.常识性了解汽油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常识性了解柴油机与汽油机在构造和工作过程中的异同点。
3.常识性了解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常识性了解柴油机与汽油机在构造和工作过程中的异同点2、提高读图视图能力。
三、教具准备:内燃机示教模型(带电灯指示),教学挂图。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二).进行新课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热机〉最常见的内燃机,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分别叫做汽油机和柴油机。
1.汽油机用汽油作燃料的内燃机(1)构造(出示模型或挂图。
边指示边讲解)。
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气缸,活塞,连杆,曲轴。
(介绍名称的同时,介绍各功能)冲程: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2)工作原理。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又分为四个冲程。
〈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此后,活塞又由上向下运动,从此进入下一轮循环。
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有四个冲程,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两周,对外做一次功。
(3)能的转化:在做功冲程燃气对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其余三个冲程靠消耗飞轮的机械能来完成。
2.柴油机:用柴油作燃料的内燃机。
柴油机与汽油机的区别:①柴油机与汽油机的相同点:都是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都要经历四个冲程。
②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不同点:构造方面:些油机没有火花塞,而在相应位置上安装的是喷油嘴。
吸入的气体不同,点火方式不同(三).1.热机是利用燃料来做功的装置。
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做功)。
2.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热机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占最多,应减小废气的能量损失。
3.如何提高热机效率的效率?让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减小内能损失,运动部件润滑良好。
4.内能对环境的影响。
(1)废气污染(CO、SO 、酸雨)。
(2)噪声污染。
5.保护环境,减小污染措施。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教学教案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教学教案12.1 认识内能教学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的单位焦耳。
2.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3.知道对于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多,温度越低,内能越少。
4.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教学重点内能的概念以及内能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类比的方法认识分子具有动能和势能,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
器材准备装有适量冷、热水烧杯(400 mL)各一只、铁丝一段、压缩空气引火仪、酒精灯、锤子、铁砧、砂纸等。
教学过程教学思路设计:本节课我首先通过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做功的能量来源问题引入新课,然后通过与机械能的类比,建立内能的概念,再结合分子动理论说明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最后通过学生活动展示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学生在认真阅读分析的基础上充分交流讨论,亲身实验,感受体验,列举实例,强化应用。
我个人觉得教学方法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学思路比较顺畅,有助于学生逐步建立内能的概念。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各种热机图片,如汽油机、柴油机、汽车、火车、拖拉机、轮船、喷气式飞机、火箭等,让学生看图比较,讨论交流,找出它们的相同点。
交流、归结要点:(1)都需要燃烧燃料;(2)最后都产生动力,带动其他机器工作。
提示:热机实质上是利用燃料燃烧释放出的内能来产生动力的。
由此引出本章课题《内能和热机》。
那么,什么是内能呢?二、新课教学(一)什么是内能1.阅读分析,充分交流讨论思考:(1)什么叫做物体的内能?对于物体具有内能,你是怎样理解的?(2)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相同,为什么?(3)同一物体的内能与其温度有什么关系?为什么?(4)为什么说“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每小组向全班汇报一个问题,教师及时点评总结。
典例解读 1.(多选)下面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B.同一物体温度越低,物体内能越大C.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大D.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小【解析】从内能概念上看,物体内能的大小与分子个数(质量决定)、分子动能大小(温度决定)及分子势能(体积决定)三个因素决定,其中质量越大,温度越高,体积越大时,物体的内能会越大。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12章 内能与热机第4节 热机与社会发展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第4节热机与社会发展【知识与技能】1.知道热机的概念,了解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2.了解汽油机、柴油机的构造.能表述内燃机各冲程的工作状态和能量转化.3.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2.利用动画、图片或模型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3.通过阅读“科学世界”了解现代汽车的一些常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重点】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能的转化过程,燃料的热值.【难点】热机中的能量转化及损失,了解热机效率.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能量转化.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二、新课教学知识点一热机的作用及其发展1.热机的作用:热机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教材p36插图,想一想热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感受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2.热机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或挂图展示历史上和现实中的热机,让学生感受热机的丰富多彩和广泛用途.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分析,得出热机的共同特点:将燃料燃烧时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知识点二汽油机利用模型、课件,分析汽油机结构.(教材P37活动、P38图12-17)1.了解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各部件的作用.2.明确每个冲程的完成过程和其中能量的转化情况.3.出示柴油机的结构图,自学教材38页到39页信息浏览的内容,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分析出汽油机与柴油机有哪些不同点?名称区别汽油机柴油机构造火花塞喷油嘴吸入的物质吸入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只吸入空气燃料燃烧的方式点燃式压燃式总结:(1)柴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也是包括四个冲程;(2)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轴转动两周,燃气对外做功一次.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在这个四个冲程中,利用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冲程是吸气、压缩和排气冲程.4.如何提高热机的效率:(1)分析汽油机工作时的能流图.(2)常见热机的效率知识点三热机与环境1.汽油机的燃料:含铅汽油、无铅汽油、乙醇汽油2.火箭:神七发射3.热机造成的污染分析一、热机1.概念及其能量转化2.热机的种类二、汽油机1.汽油机的工作原理2.汽油机与柴油机对比三、热机与环境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12.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比热容现象,如为什么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气候更温和,为什么汽车发动机需要用水冷却等,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建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向家长或朋友讲解比热容知识,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科普传播能力。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热量、温度等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比热容的定义、公式和应用,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②重点突重要实例:不同物质比热容的比较、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③简洁明了:
-简化表述: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比热容的概念和应用
-重要图表:绘制比热容与温度变化的图表,展示比热容的特性
④艺术性和趣味性:
-艺术设计:使用彩色粉笔绘制图表,增加视觉效果
-趣味元素:引入相关故事或趣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比热容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设计预习问题,如“什么是比热容?”“比热容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比热容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比热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比热容的积极性。
4.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关注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2章 内能与热机【创新教案】第1课时 比热容
12.3.1比热容一、教学目的:1、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2、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3、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2、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三、教具准备:电加热器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学生理解“水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之间的关系。
(二)、进行新课(1)演示实验:出示盛有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的两只烧杯,但我们明显地看出两者的体积不相同,这是为什么?(请学生回答)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不同,密度是物质的属性。
介绍电加热器(俗称:“热得快”),强调电加热器每一秒钟放出的热量是一定的,两个电加热器是相同的,在相同的时间里它们放出的热量也是相等的。
请两名同学帮助观察温度计,并随时报告温度。
实验结果:煤油温度升得快。
这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水吸的热量比煤油多。
(2)比热容:换用其他物质,重复实验,得到的结果是类似的。
就是说,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上述实验所反映的物质特性呢?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比热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升1℃时吸收的热量,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
(3)比热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4)比热表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
物理学中,常把由实验测定的物质的比热,列成表格,便于查找。
课本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比热,请同学们查出铝的比热及它的单位。
你能具体地说明铝的比热的物理意义吗?(提问)从表中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最大。
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12.4热机与社会发展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2. 课程平台:课堂教学管理系统,用于展示课件和收集学生作业。
3. 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教学课件、动画演示热机工作原理。
4.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实验操作、问题解答、案例分析。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热机改进方案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解答此题,学生能够掌握热机改进的基本方法,并能够提出创新的改进方案。
5. 例题五:热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效率比较
题目:一个热机在不同的工况下工作,分别为工况A、B和C,求热机在这三种工况下的效率,并进行比较。
解答:分别计算热机在工况A、B和C下的效率,并进行比较。具体的计算方法和比较方法需要根据热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原理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2.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发展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
3. 科学态度:通过了解热机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责任感。
4. 科学应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如评估不同热机的工作效率,提出改进措施等。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 《热力学第二定律》:阐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及其在热机效率上的体现。
- 《环保型热机的研究与发展》:介绍环保型热机的设计理念、技术特点和未来发展。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 调查不同类型的热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空调、燃气热水器等,并分析其工作效率和环保性能。
- 研究提高热机效率的技术创新和改良措施,如涡轮增压、热交换器等。
讲解: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热机效率公式的理解和运用。通过解答此题,学生能够掌握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并理解热机效率的概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教学设计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第一节温度与内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测量原理学会正的确的使用温度计,学会摄氏度的读法和写法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
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
通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温度的规定。
【教学难点】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教学准备】演示实验:空气压缩器、温度计,三只烧杯分别倒入冷水、温水和热水。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 讲授法,实验演示法, 阅读法,科学探究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温度教学程序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师学生1.导入演示实验:学生上台来体验并进行描述,引出温度含义。
学生描述测体温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过渡到新课。
提问:温度是表示什么的量?(得出温度定义)凭感觉来判断温度的高低是不大可靠。
在同一室温下,用手去摸大理石,感觉有点凉;去摸毛衣和棉被,会感觉暖和。
所以不能凭人的感觉去判断温度,那如何才能准确的测量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观看同学做实验。
仪器:温度计有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实践中体验。
2.温度计的构造和特点让学生结合温度计和课本上图1—34说出温度计的构造,教师强调观察的顺序(由内到外,由上到下?)温度计上刻度的单位?温度的常用单位:摄氏度℃ 正确的读法?30℃、—60℃ 0℃、100℃、—100℃,学会比较—30℃和—40℃、—60℃和25℃、45℃和90℃的大小。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12.2 热量与热值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新版)粤教沪版初
12.2 热量与热值【教学目标】1.知道热量的定义、符号和单位.2.知道热量与内能和温度的关系.3.了解并掌握物体吸热或放热与质量和温度的关系.4.知道热值的定义,会用Q=qm进行简单的计算,了解燃烧的效率.【教学重难点】1.理解热量与内能和温度的关系.2.会用公式Q=qm进行计算,了解燃烧的效率.【教学过程】一、什么叫做热量思考:内能改变多少可以用什么来度量呢?热量是物体内能改变的一种量度.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当仅有热传递时,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2.符号:热量通常用符号Q表示,吸热时Q吸,放热时Q放.3.单位:焦(J)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出来的热量约为103J4.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对应于热传递的过程.一个物即使试温度很高,也不能说它含有的热量多.不能说一个物体含有多少热量,只能说一个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或放出了多少热量.二、探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这段内容是通学生对热量概念的理解,又为下节课学习比热容打基础.活动1:实验之前,应先提出问题: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事实猜想.进行猜想可以为后面的实验研究定向,同时对最终理解实验结论具有铺垫作用.活动A按照教材设计进行即可.活动B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教师要适时提醒学生如何控制变量.为方便计算,同时考虑到课堂上加热的时间有限,取100g、200g、300g的水即可.对质量不同的水进行加热时,如果用酒精灯作热源,要保证每个酒精灯的火焰大小、燃烧情况基本相同.得出结论后,教材给出了1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需要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这里可以根据学生实际适当扩展一下:1kg砂石温度升高1℃×103J;1kg砂石温度升高10℃,需吸收多少热量?10kg砂石温度从10℃升高到100℃,需吸收多少热量?与水对比,你有什么发现?这样会对后面学习比热容作好铺垫.三、燃料的热值烧时这种放热本领的不同,物理学中引入了热值的概念.至此可以顺势给出热值的定义和单位.常见燃料的热值表比较简单,类似的表格前面见过多次,可以让学生阅读表格,谈谈有什么发现.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确燃料的热值表示的含义,知道表示气体热值时单位常用J/m3,在常见燃料中氢的热值是最大的.有关热值的计算公式比较简单,可以利用教材中的题目或者教师另选类似的题目进行练习.这里的计算只为帮助认识热值,不必扩展更多更深.燃烧的效率问“完全燃烧”,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要有这样的限定.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燃料燃烧所产生热量的流向,知道哪些是有用的,哪些被浪费掉了,进一步理解效率的意义.在比较普通家用煤炉、普通燃煤锅炉和现代化锅炉的效率时,通过多媒体投影、挂图展示相关情景,可以产生更加形象化的效果.教师还应加以引申,让学生知道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是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目标.活动2: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热值概念的理解,运用热值概念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其中的第1个问题可以在课堂上完成,可以个人活动,也可小组活动.第2个问题应与课后课外活动1结合起来,布置每个学生回家完成.就一个班级而言,最好有不同燃料结构的家庭调查进行对比,以丰富学生对我国家庭燃料结构与节能措施的认识.一定要让学生实际进行调查,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良好习惯,实现新课程标准中“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信息浏览栏目对西气东输作了简单介绍,是希望学生能够关注社会现实中的重大问题.西气东输是我国近年来重要的工程项目之一,是解决东部能源紧缺的重要举措,对东部地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让学生通过上网或查阅书籍,搜集有关信息,然后全班进行交流共享.课外活动1:是一个以调查、访问、观察为主要形式的综合性活动,意图是希望通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我们周围普通人生活的变化和发展,感受社会的不断进步,进一步激发学生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贡献的热情.实际教学中,对不同层次、不同条件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也可结合研究性学习课程,将它作为一个课题,组织小论文评选等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自己也要带头进行这方面的调查研究,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课外活动2:“小胖墩”、“豆芽菜”这类亚健康体形的原因展开讨论,也可以与本章其他内容综合在一起,让学生以小论文的形式参与讨论交流.不管采用什么形式,都要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和身边的实际,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指导自己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和健身意识. 以上两个活动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是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绝佳素材,老师们在教学中一定要予以足够的重视,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活动,切实有所收获.【课堂小结】1.热量: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2.当仅有热传递时,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3.1kg纯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103J.4.热值: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与燃料质量的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热机与社会发展教案粤 教沪版
12.4 热机与社会发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②知道热机中能量的转化,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汽油机模型和汽油机活动挂图的演示理解汽油机的工作过程,能够简单描述汽油机的四个冲程.【教学重点】理解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教学难点】汽油机四个冲程的理解.【教学准备】试管、水、橡皮塞、酒精灯、火柴、汽油机模型、汽油机活动挂图.【教学过程】复习引入1、复习提问:请举例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打气时气筒会发热用锯子锯木料时锯条会发热2、刚才的事例都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那么反过来想,内能会转化为机械能吗?进行新课一、热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热机的种类很多,有蒸汽机、汽油机、柴油机、燃气轮机、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等.这些热机的共同特点,是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然后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二、汽油机1.汽油机是用汽油燃料,使汽油在机器内部燃烧,从而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种热机.它常用在汽车、飞机、摩托车和小型农业机械上.2.构造及其作用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又分为四个冲程.开始工作前,活塞位于气缸上端,进、排气门均关闭.工作时,活塞由上向下运动,进气门打开,排气门仍关闭.由于缸内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体被吸入汽缸.这是第一个冲程,吸气冲程.活塞运动到最下端,就开始转为向上运动,这时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混合气体被强行压缩,使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此时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这是第二个冲程,压缩冲程.压缩结束时虽然温度较高,但未能达到燃料的燃点.在压缩冲程结束的瞬间,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由上向下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实现了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这是第三个冲程,做功冲程.做功冲程结束,活塞继续由下向上运动,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燃烧后的废气被活塞推出缸外.这是最后一个冲程,排气冲程.此后,活塞又由上向下运动,从此进入下一轮循环.概括来讲就是:内燃机工作时,四个冲程周而复始,在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来回往复两次,曲轴转动两周,对外作功一次.只有做功冲程是对外做功的,其余的三个冲程是辅助冲程,要靠装在曲轴上的大飞轮的惯性来带动的.在压缩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在做功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三、热机效率1.热机工作时,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100⨯=完全有用Q Q η 2.蒸汽机的效率很低,只有6%~15%.内燃机的效率较高,如汽油机的效率为20%~30%,柴油机的效率可达45%.提高热机的效率,是人类在制造热机技术方面孜孜不倦的追求.四、热机与环境1.交流讨论:热机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热机在能的转化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请指出热机工作过程中可能造成哪些环境污染.(1)形成大气污染热机排出的废气:①废气温度高于环境温度;②废气中含有铅、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2)噪声污染2.怎样控制热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1)改进燃烧设备,消除烟尘;(2)提高燃料的综合利用;(3)充分利用污染少和无污染的能源;(4)在内燃机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以减少噪声污染【课堂小结】1.汽油机是用汽油燃料,使汽油在机器内部燃烧,从而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种热机.它常用在汽车、飞机、摩托车和小型农业机械上.2.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3.热机工作时,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4.热机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热机在能的转化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粤教沪科初中物理九上《12.0第12章 内能与热机》word教案(4课时)
12.1认识内能一、教学目的:1.知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2.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也要随之改变3.知道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内能以及内能改变与温度改变的关系2内能与温度变化的关系三、教具准备:红墨水、玻璃杯、热水、冷水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由已学过的机械能知识类比得出内能的概念(二)、内能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三)、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速度越大,分子动能大,内能越多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因此此种运动又叫热运动.(四)、比较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和相互作用决定的能,与物体微观结构有关;机械能是宏观物体机械运动有关的能量教材图14-3所示两幅图片展示了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两幅图,让学生观察图片、阅读图下文字,知道改变物体内能可以采取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准备铁丝、酒精灯、热水、锤子、铁砧、砂布等,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并实际操作,改变铁丝的内能。
学生可能会想出许多办法,如用热水烫、用酒精灯烧、来回弯折铁丝的某一部位、用锤子敲打铁丝的某一部位、把铁丝在砂布上来回摩擦等。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展示时,对各种不同方法,要引导学生梳理归类,使学生明确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例题:甲、乙两块冰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10℃.甲冰块静止于地面,乙冰块静止在距地面10m高处,则这两个冰块相比较()A.机械能一样大B.乙的机械能大C.内能一样大D.乙的内能大答案:选项B、C(五)、小结内能与温度有关(六)、作业五、教学后记:12.2热量和热值一、教学目的:1、了解热量的概念。
2、知道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
3、了解热值的概念,会根据热值来计算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12.4热机与社会发展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第三环节:课堂讲解(10分钟)
现在,让我们来讲解一下热机的工作原理。以汽油机为例,它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在吸气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内形成负压,吸入混合气;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将混合气压缩;在做功冲程中,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对外做功;在排气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将废气排出气缸。
3. 确定教学媒体使用:在本节课中,将使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和网络资源等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热机的基本原理、分类和效率等知识;实验器材用于开展热机效率计算的实验;网络资源用于查找生活中的热机实例,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
同学们,大家好!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热机的基本原理,这节课我们将深入了解热机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首先,让我们一起思考一个问题:热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第四环节:实例分析(15分钟)
了解了热机的工作原理后,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生活中的热机实例。请大家思考一下,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使用的热机类型是什么?它们在工作过程中是如何实现能量转换的?
第五环节:小组讨论(10分钟)
现在,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热机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每个小组可以举一个热机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例子,并分析其工作原理和效率。
5. 及时给予学生作业反馈,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刚刚结束的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第四节“热机与社会发展”的教学中,我以生活实例引入,通过讲解、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力图让学生全面掌握热机的工作原理、分类、效率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课后,我布置了相关的作业,并及时进行了批改和反馈。但教学是一个不断反思和改进的过程,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和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认识内能一、教学目的:1.知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2.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也要随之改变3.知道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内能以及内能改变与温度改变的关系2内能与温度变化的关系三、教具准备:红墨水、玻璃杯、热水、冷水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由已学过的机械能知识类比得出内能的概念(二)、内能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三)、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速度越大,分子动能大,内能越多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因此此种运动又叫热运动.(四)、比较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和相互作用决定的能,与物体微观结构有关;机械能是宏观物体机械运动有关的能量教材图14-3所示两幅图片展示了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两幅图,让学生观察图片、阅读图下文字,知道改变物体内能可以采取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准备铁丝、酒精灯、热水、锤子、铁砧、砂布等,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并实际操作,改变铁丝的内能。
学生可能会想出许多办法,如用热水烫、用酒精灯烧、来回弯折铁丝的某一部位、用锤子敲打铁丝的某一部位、把铁丝在砂布上来回摩擦等。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展示时,对各种不同方法,要引导学生梳理归类,使学生明确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例题:甲、乙两块冰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10℃.甲冰块静止于地面,乙冰块静止在距地面10m高处,则这两个冰块相比较()A.机械能一样大B.乙的机械能大C.内能一样大D.乙的内能大答案:选项B、C(五)、小结内能与温度有关(六)、作业五、教学后记:12.2热量和热值一、教学目的:1、了解热量的概念。
2、知道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
3、了解热值的概念,会根据热值来计算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4、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燃料。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热量的概念。
2、探究水的吸热与质量、温度变化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一)、物理学中,把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热量是为了描述和量度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变化而引入的,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对应于热传递的过程。
一个物体的温度即使很高,也不能说它含有的热量多;反之,物体的温度低,也不能说它含有的热量少。
如果没有发生热传递,即它的内能没有改变,就谈不上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内能减少,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内能增加,吸收热量。
(二).燃料的热值方法1、观察课本上的“几种燃料的热值”表格,说明不同的燃料,即使质量相同,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也是不同的,这个特性可以用热值表示,并给出定义和单位,并结合简单的例题会计算有关热值的习题.例题:把5kg40℃的水烧开,需要完全燃烧多少kg的干木柴?(已知干木柴的燃烧值为1.2×107J/kg,外界为标准大气压,并且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分析:利用吸热公式Q吸=Cm(t-t0)可以算出将水烧开要吸收多少热量,解题时应注意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即水烧开时的温度为100℃,再利用燃料的燃烧值求干木柴的质量.解答:Q吸=Cm(t-t0)=4.2×103J/(kg·℃)×5kg×(100℃-40℃)=1.26×106J因为Q吸=Q放=1.26×106J所以干木柴质量(三).有效利用燃料教师分析实际取暖的有关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燃料很难完全燃烧,而且放出的内能不能被完全利用,有效利用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把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理想情况下放出的热量的比值称为炉子的效率,可以画出比例图,学生分析并理解炉子的效率是哪些部分之比.对于提高炉子的效率和燃料的利用率可以由学生阅读资料,分组讨论得出.提高燃料利用率也是由学生阅读资料,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关的课外资料,主题是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形成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四)、小节(五)、作业五、教学后记:12.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一、教学目的:1、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2、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3、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2、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三、教具准备:电加热器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学生理解“水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之间的关系。
(二)、进行新课(1)演示实验:出示盛有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的两只烧杯,但我们明显地看出两者的体积不相同,这是为什么?(请学生回答)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不同,密度是物质的属性。
介绍电加热器(俗称:“热得快”),强调电加热器每一秒钟放出的热量是一定的,两个电加热器是相同的,在相同的时间里它们放出的热量也是相等的。
请两名同学帮助观察温度计,并随时报告温度。
实验结果:煤油温度升得快。
这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水吸的热量比煤油多。
(2)比热容:换用其他物质,重复实验,得到的结果是类似的。
就是说,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上述实验所反映的物质特性呢?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比热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升1℃时吸收的热量,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
(3)比热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4)比热表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
物理学中,常把由实验测定的物质的比热,列成表格,便于查找。
课本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比热,请同学们查出铝的比热及它的单位。
你能具体地说明铝的比热的物理意义吗?(提问)从表中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最大。
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
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升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
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
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水比热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
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
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
(三)、小结:通过一些具体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热的概念。
(四)、作业布置:五、教学后记:12.4热机与社会发展一、教学目的:1.常识性了解汽油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常识性了解柴油机与汽油机在构造和工作过程中的异同点。
3.常识性了解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常识性了解柴油机与汽油机在构造和工作过程中的异同点2、提高读图视图能力。
三、教具准备:内燃机示教模型(带电灯指示),教学挂图。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二).进行新课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热机〉最常见的内燃机,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分别叫做汽油机和柴油机。
1.汽油机用汽油作燃料的内燃机(1)构造(出示模型或挂图。
边指示边讲解)。
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气缸,活塞,连杆,曲轴。
(介绍名称的同时,介绍各功能)冲程: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2)工作原理。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又分为四个冲程。
〈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此后,活塞又由上向下运动,从此进入下一轮循环。
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有四个冲程,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两周,对外做一次功。
(3)能的转化:在做功冲程燃气对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其余三个冲程靠消耗飞轮的机械能来完成。
2.柴油机:用柴油作燃料的内燃机。
柴油机与汽油机的区别:①柴油机与汽油机的相同点:都是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都要经历四个冲程。
②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不同点:构造方面:些油机没有火花塞,而在相应位置上安装的是喷油嘴。
吸入的气体不同,点火方式不同(三).1.热机是利用燃料来做功的装置。
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做功)。
2.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热机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占最多,应减小废气的能量损失。
3.如何提高热机效率的效率?让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减小内能损失,运动部件润滑良好。
4.内能对环境的影响。
(1)废气污染(CO、SO 、酸雨)。
(2)噪声污染。
5.保护环境,减小污染措施。
(1)改进燃烧设备,采取集中供热,加装消烟除尘装置。
(2)提高内能的综合利用率。
(3)充分开发、利用污染小或无污染的能源(如太阳能等)。
6.分层练习评析。
7.小结。
8.布置作业:五、教学后记:(赠品不喜欢可以删除)期末学生评语选粹◆品学皆优◆你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你文静温和,大家都愿意和你一起玩。
上课时你能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每次作业也完成得很好,令老师感到非常满意。
每次的值日工作你都能出色地完成。
如果你能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将会是老师、家人、同学的骄傲!◆朴实无华◆你是一个朴实的孩子。
你脚踏实地、勤奋好学,但是你也要知道学习不靠死记硬背,而要讲究方法。
学习上有不懂的问题,不要羞于开口,要多问,多思考,多练习。
老师相信:只要你信心不倒,努力不懈,终有一天会到达成功的彼岸!◆善良懂事◆善良的孩子最让人欣赏,恰好你就是;乐观的孩子最惹人喜爱,恰好你也是;懂事的孩子最值得称赞,恰好还是你。
课堂上,你总是专心致志,从你高举的手中,老师看到了你的自信。
翻开你的作业本,更是让人赞不绝口。
望你再接再厉,创造一个更辉煌的明天!◆顽皮好动◆你是一个非常聪明、机灵还有点调皮的孩子。
这半个学期以来,你的作业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老师也为你感到高兴。
但你缺乏自制力,课堂上总是乱说乱动。
老师希望你快快成长起来,早日摆脱稚气,做一个自省自律的好学生。
◆优秀干部◆你是一个上进心强,聪明而且心地善良的孩子。
担任***后,你更是能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做同学们的榜样。
同学们对班委进行民主评议时,你受到的赞扬最多。
真棒!老师很欣赏你的工作能力,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你会发展得更好。
◆运动健将◆运动场上你矫健的身姿,拼搏的精神,夺冠的斗志,感染着班级的每一位同学。
劳动时,重活、累活你总是抢着去干。
可真正的男子汉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还应该有丰富的知识。
相信你会把运动场上的拼搏精神用在学习上,给我们一个又一个的惊喜!◆调皮捣蛋◆你做事认真,字写得漂亮,班的宣传墙报每次都留下你秀丽的笔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