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脉三十二辨(古文原著)

合集下载

中医脉诊全方位总结!看真正中医师如何切脉!(附病脉表)

中医脉诊全方位总结!看真正中医师如何切脉!(附病脉表)

中医脉诊全方位总结!看真正中医师如何切脉!(附病脉表)中医传统脉诊是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

又称切脉、诊脉、按脉、持脉。

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若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

中医师用手按病人的动脉,根据脉象,以了解疾病内在变化的诊断方法。

切脉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反映了中医学诊断疾病的特点和经验。

脉象,可以理解为脉搏的形象。

是由动脉搏动的显现部位(深、浅)、速率(快、慢)、强度(有力、无力)、节律(整齐与否、有无歇止)和形态等方面组成的。

脉象是中医辨证的一个重要依据,对分辨疾病的原因,推断疾病的变化,识别病情的真假,判断疾病的预后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由於脉为血之府,贯通全身,所以体脏腑发生病变,往往反映於脉,有时在症状还未充分显露之前,脉象已经发生了改变。

我国古代医学在诊断疾病方面采用的脉诊,是一项独特诊法脉,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正常的脉象是什么样子?正常人脉象,又称平脉,常脉。

常脉为三部有脉,一息四至(每分钟脉搏早70-80次),不浮不沉,不大不小,节律均匀,从容和缓,流利有力,尺脉沉取不绝。

称为有胃,神,根。

其中有胃,就是有胃气,脉搏表现和缓,从容,流利,有神;有神,是指脉搏应指有力柔和,节律整齐;有根。

主要表现为尺脉沉取不绝。

但正常脉象常随季节、年龄、性别、体质等会有差异。

1)如春、夏、秋季的脉大多偏浮,而且搏动有力;冬季的脉多沉伏于里。

2)年龄越小脉搏越快,青壮年脉多强而有力,老年人的脉较弱;3)身材高大的人脉多长,矮小的人脉较短,瘦人脉多浮,胖人脉多沉;4)饱食后及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脉多软弱。

病脉的特征与意义?由于对脉象感觉与体会的差异,历代医家对常见病脉的分类和命名亦存在着差别。

《黄帝内经》记载有21种脉象,《伤寒杂病论》中记载26种,《脉经》总结分为24种,《景岳全书》只分为16种脉,《濒湖脉学》、《三指禅》则分为27种,《诊家正眼》增疾脉而为28脉,《脉理求真》增至30种,《辨证录》则更有38脉之多。

张仲景《伤寒论》辩脉法(原文及译文)

张仲景《伤寒论》辩脉法(原文及译文)

张仲景《伤寒论》辩脉法(原文及译文)辩脉法作者:张仲景问曰:脉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六日当剧。

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

期十四日当剧。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

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阳脉浮(一作微)阴脉弱者,则血虚。

血虚则筋急也。

其脉沉者,荣气微也。

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

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流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脉(一云秋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

脉(一云夏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

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一云阴气)衰也。

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

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一作纵)。

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阴阳相搏,名曰动。

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

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

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

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

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

减则为寒,芤则为虚。

寒虚相搏,此名为革。

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

其人本虚,是以发战。

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

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

【转】辩脉法

【转】辩脉法

【转】辩脉法辨者,别也。

辨脉者,辨别诸脉之名也。

法者,诸脉部位至数,形状相类相反,别之各有其法也。

脉名者,如浮、沉、迟、数、滑、涩诸脉之名是也。

部位者,如浮、中、沉、上、下之部位是也。

至数者,如迟三至,数六至之至数是也。

形状者,如滑流、涩滞之形状是也。

相类者,如弦与紧,滑与动之类是也。

相反者,如浮与沉,虚与实之反是也。

皮肤取而得之,谓之浮;筋骨取而得之,谓之沉,此以脉之上下部位而得名也,是则凡脉因部位而得名,皆统乎浮沉矣。

如浮而无力谓之濡,沉而无力谓之弱;浮而极有力谓之革,沉而极有力谓之牢;浮中沉俱有力,按之且大谓之实,浮中沉俱无力,按之且大谓之虚;浮中沉极无力,按之且小,似有似无,谓之微,浮中沉极无力,按之且大涣散不收,谓之散;浮沉有力,中取无力,谓之芤,按之至骨,推寻始得,谓之伏,此皆以部位兼形状相反,而得名者也。

一息三至,谓之迟;一息六至,谓之数,此以脉之至数而得名者也,是则凡脉因至数而得名者,皆统乎迟数矣。

如一息四至谓之缓,一息七至谓之疾,数时一止谓之促,缓时一止谓之结,至数不乖,动而中止,不能自还,须臾复动,谓之代,此皆以至数兼相类而得名者也。

流利如珠,谓之滑;进退艰难滞涩,谓之涩,此以脉之形状而得名也,是则凡脉因形状而得名者,皆统乎滑涩矣。

如脉形粗大,谓之大;脉形细小,谓之小;来去迢迢,谓之长;来去缩缩,谓之短;来盛去衰,谓之洪;其形如豆,动摇不移,谓之动;状类弓弦,按之端直且劲,谓之弦;较弦则粗,按之左右弹指,谓之紧,此皆以形状兼相类相反而得名者也。

此辨脉之大概也。

诊者于此能详审而扩充之,则进乎法矣。

今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别之以为纲;以大、小、虚、实,诸脉辨之以为目,务使阴阳标本,虚实寒热,心中有据,指下无差,庶心手相得,而辨证处方,自无错谬矣。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张仲景脉诊十二字箴言

张仲景脉诊十二字箴言

张仲景脉诊十二字箴言张仲景脉诊十二字箴言张仲景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被誉为中医学的经典之一。

在他的医学理论中,脉诊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他总结了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脉诊的十二字箴言,这些箴言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和实践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沉浮:脉象沉浮是指脉搏的节律和力度,沉浮不一可以反映出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情况。

脉象沉浮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二、迟数:脉象迟数是指脉搏的频率和节律,迟数不一可以反映出人体的气血运行情况和脏腑功能状态。

脉象迟数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性质和病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三、浮数:脉象浮数是指脉搏的节律和力度,浮数不一可以反映出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情况。

脉象浮数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四、涩数:脉象涩数是指脉搏的节律和力度,涩数不一可以反映出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情况。

脉象涩数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性质和病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情况。

脉象弦数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六、滑数:脉象滑数是指脉搏的节律和力度,滑数不一可以反映出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情况。

脉象滑数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性质和病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七、数数:脉象数数是指脉搏的频率和节律,数数不一可以反映出人体的气血运行情况和脏腑功能状态。

脉象数数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八、长短:脉象长短是指脉搏的节律和力度,长短不一可以反映出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情况。

脉象长短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性质和病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九、远近:脉象远近是指脉搏的节律和力度,远近不一可以反映出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情况。

脉象远近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被遗忘的中医经典脉诊:浮中按沉,三部十二候,临证必读。

被遗忘的中医经典脉诊:浮中按沉,三部十二候,临证必读。

被遗忘的中医经典脉诊:浮中按沉,三部十二候,临证必读。

展开全文仲景中医师承学堂诊脉必须测定浮、中、按、沉四部一般诊脉皆以浮、中、沉三部来定病在表或半表半里或里。

先父根据他的经验认为:诊脉定位应以浮、中、按、沉四部来分,这样能更好地定表、里,定功能与实质。

浮以定表分,中以定偏里,按是属里,沉则为极里(深层);也可以说浮脉主表、沉脉主里,中与按皆主半表半里。

温病的卫、气、营、血四个阶段,可以用浮、中、按、沉来划分。

总之,浮、中可测定功能方面的疾病,按、沉可测定实质性的本病。

再如新病与久病,气病与血病,外感与内伤等,都可用浮、中、按、沉四部辨别清楚。

今将浮、中、按、沉四部取脉方法及主病情况分述于后。

01浮部的取脉法医生用指轻轻地按在病人皮肤之上。

浮部取脉一般表示病机在表分,如伤寒病初起病在太阳为表,温病则为病在卫分亦为表,或为在肺与皮毛。

当然,浮只表示病在表位,要想全面了解病因病机,还要看兼脉的情况。

如浮滑主风痰,浮数主风热等。

若想进一步测虚实、寒热、表里、气血,或停痰、停饮、郁热、血瘀等,就必须检查其他兼脉,否则难以详细确诊病位与病机。

02中部的取脉法中部的取脉方法,是从浮部加小力,诊于皮肤之下。

如浮部用三菽之力(菽,豆也),中部即是六菽之力。

中部取脉一般表示病在气分,或病在肌肉,或在胃。

如伤寒病是标志邪从表入里,主胃,主阳明;温病则明显属气分,在一般杂病中,即广泛称它为在肺胃之间。

总之,凡脉来明显在“浮”与“中”部者,多主功能性疾病,属阳,属气分。

若病脉需再加力入“按”(九菽之力)、入“沉”(十二菽之力)两部而得,说明邪已入营、入血。

03按部的取脉法医生切脉,从中部加重力量(九菽之力),按在肌肉部分为按部的取脉法。

按部取脉一般反映在里之病,如伤寒病的太阴证,温病的营分证等,杂病反映肝、肌肉及筋膜之间的病变。

凡病脉在按部出现,说明病已入里,主营分、主阴。

04沉部的取脉法从按部加重力量(十二菽之力)向下切脉,按至筋骨为沉部的取脉法。

《脉经》(全本)

《脉经》(全本)

《脉经》(全本)西晋·王叔和着序脉理精微,其体难辨。

弦紧浮芤,展转相类。

在心易了,指下难明。

谓沉为伏,则方治永乖;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

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

和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

故伤寒有承气之戒,呕哕发下焦之间。

而遗文远旨,代寡能用,旧经秘述,奥而不售,遂令末学,昧于原本,斥兹偏见,各逞己能。

致微成膏肓之变,滞固绝振起之望,良有以也。

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决,合为十卷。

百病根原,各以类例相从,声色证候,靡不该备。

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

诚能留心研穷,究其微赜,则可以比踪古贤,代无夭横矣。

卷一脉形状指下秘决第一(二十四种)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浮于手下)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

(一曰手下无,两旁有)洪脉,极大在指下。

(一曰浮而大)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

(一曰浮中如有力。

一曰漉漉如欲脱)数脉,去来促急。

(一曰一息六七至。

一曰数者进之名)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

弦脉,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

(一曰如张弓弦,按之不移。

又曰浮紧为弦)紧脉,数如切绳状。

(一曰如转索之无常)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一曰重按之乃得)伏脉,极重指按之,着骨乃得。

(一曰手下裁动。

一曰按之不足,举之无有。

一曰关上沉不出,名曰伏)革脉,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弦。

(《千金翼》以革为牢)实脉,大而长,微强,按之隐指然。

(一曰沉浮皆得)微脉,极细而软,或欲绝,若有若无。

(一曰小也。

一曰手下快。

一曰浮而薄。

一曰按之如欲尽)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

(一曰浮而短,一曰短而止。

或曰散也)细脉,小大于微,常有,但细耳。

软脉,极软而浮细。

(一曰按之无有,举之有余。

一曰细小而软。

软,一作濡,曰濡者,如帛衣在水中,轻手相得)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欲绝指下。

(一曰按之乃得,举之无有)虚脉,迟大而软,按之不足,隐指豁豁然空。

《诊脉三十二辨》脾胃脉

《诊脉三十二辨》脾胃脉

《诊脉三十二辨》脾胃脉属性:足太阴脾经。

仓廪之官。

五味出焉。

居右手关上。

与足阳明胃经为表里。

脾脏胃腑。

言其体。

属中央己土。

言其用。

已化物为水谷之海。

胃戊化火。

火热土湿。

其气相通。

推磨万物。

变化糟粕。

其华在唇四白。

其窍通于口。

故脾和则口知五味。

又上朝肺金。

下按命门。

心主血。

肝藏血。

脾则裹血。

藉胃气运入命门。

男子化而为精。

女子盈而为月事。

由是播敷各脏。

长养骨髓。

荣于一身。

肌肉肥泽。

故又曰脾主肌肉。

脾藏意智。

能思记曰意智。

血气之主持也。

故又曰谏议出焉。

言其性情之杂着。

脾主味。

自入为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其传于五脏者。

亦各自有味。

其为各脏所传者。

脾主声。

入脾为歌。

心主臭。

入脾为香。

肝主色。

入脾为黄。

肾主液。

入脾为涎。

其为六淫所中。

湿病必起于脾。

如五泄皆湿也。

其为七情所害。

思虑则意舍不宁。

土气凝结。

肝木乘之。

其有不内外因而病者。

饮食劳倦。

则伤脾也。

大抵土爱暖。

热则伤胃。

寒则伤脾。

不寒不热。

则脾胃和平。

脾脉受胃之交。

胃脉终于足大指。

脾脉即起于足大指之端。

故脾病为足大指不能举用。

循指内侧白肉际。

过核骨后。

即孤拐骨也。

上内踝前廉。

循胫骨。

上膝股内前廉。

入腹属脾络胃。

故强立膝股内肿。

腹胀呕食溏泄。

胃脘痛。

客寒于胃。

为善噫。

皆脾病。

从胃上膈挟咽连舌本。

散舌下。

为舌本强。

其支者。

复从胃别上膈。

注心中。

诊脉如九菽之重浮于九菽者。

胃脉也。

按至肌肉阿阿缓漫。

如微风轻柳梢之状曰缓。

次稍加力。

脉道敦实曰大。

此平脉也。

弦紧则肝脉见于脾部。

木来克土为贼邪。

主疼痛。

然土衰则木失培养。

亦主筋拘急而作呕逆。

若沉濡而滑为微邪。

沉主积冷气块。

忧结中满吞酸。

濡则中脘冷痛。

滑则脾家热。

主风寒久停。

渐成霍乱。

实而洪。

心火相乘为虚邪。

土中有火。

火能化物消中。

而脾胃皆虚。

或口干。

或翻胃。

太实主心痛。

芤则血在中焦。

主大肠成痈。

浮涩属金为实邪。

浮主风热。

热则金不能克木。

木来克土。

金乃有病之子。

不能顾母。

主胃中。

空虚。

肢体胀满。

涩则损食气痞上逆。

又有正邪。

濒湖脉学(原文和白话文)

濒湖脉学(原文和白话文)

濒湖脉学简介脉学在中医学中是极受看重的.自晋代王叔和著《脉经》后,五代高阳生著成《脉诀》,以其通俗易懂.便于记诵而广为传播,但因个中谬误也许多.李时珍继续了正统的脉学,博采历代各家之长,对经义大加施展,如他指出,把脉独取寸口,是以此候五脏之气,而不是切按五脏六腑经脉之体,剖析透彻.他在《脉经》24脉的基本上,又增述了3种脉,使中医脉象增至27种,即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他用朗朗上口.易于记诵的七言诗句写成“体状诗”,对每一种脉象做了形象的描写,如说浮脉“浮脉唯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命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短短四句把浮脉的脉位.脉象.临床意义表述得很清楚.他还用“相类诗”.“主病诗”,把统一类的各类脉加以归纳,对其在诊断病证方面的意图加以剖析.这就是《濒湖脉学》的全体内容,固然篇幅不久不多,但在中医脉学成长史上却有重要地位,已经成为进修脉学的必读著作.史料记录《濒湖脉学》是李时珍撷取《内经》.《脉经》等诸书精髓,联合本身的经验撰著而成.总为一卷,内容分两部分,一是阐述了27种脉象的脉形特色,分辨办法及主治病证,二是引录了其你李言闻阐述脉学理论的《四言举要》.《濒湖脉学》有序云:宋有俗子,诬捏脉诀,鄙陋讹谬,医进修诵,认为权舆,逮臻颁白,脉理竟昧.戴同父常刊其误,先考月池翁著《四诊创造》八卷,皆精诣奥室,浅学未能窥造珍 ,因撮粹撷华僭撰此书,以便习读,为脉指南.世之医病两家,咸以脉为首务.不知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尔.上士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成.明嘉靖甲子上元日,谨书于濒湖薖所.《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脉学考据》,以上三书是明代李时珍所撰,都是有关「脉学」的论著,所以合订在一路,以便浏览.《濒湖脉学》是作者研讨「脉学」的心得.他根据各家论脉的精髓,列举了二十七种脉象.先以简明的字句,再以恰当的比方来论述各类不合的脉象,以帮忙读者懂得.个中同类异脉的辨别点和各类象的响应病证,都编成歌腑,以帮忙读者诵记.最后所附删补宋.崔嘉彦所著的「四言举要」,也是以易诵.易记的词法,周全地论述有关「脉学」的各类问题,所以本书是初学「脉学」的优越读物.《奇经八脉考》是研讨「奇经八脉」的专论.「十二经脉」是中医阐述心理,病理机制的一种学说,而「奇经八脉」是「十二经脉」以外的旁支,也就是中医《脉经》学说中不成朋分的一部分,本书不单详叙「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还联合所主病证,提出响应的治疗.同时也是凭脉诊断疾病的一种根据,所以对进修和研讨「脉学」也有参考的须要.《脉诀考据》的主题,是以考据和评论当时风行的脉学书《王叔和脉诀》为对象,其内容是集录明以前各家对该书的不合看法,联合作者本身的看法,作为一种学术上的评论辩论,因为这里面接触到好些脉学上的现实问题,如「七表八里」.「男女脉位」等,所以对研讨脉学来说,是能起到论证息争决部分存疑问题的感化.《濒湖脉学》所例举的脉象共有二十七种,分离为:浮脉.沉脉 .迟脉 .数脉.滑脉.涩脉 .虚脉 . 实脉.长脉.短脉.洪脉.微脉.紧脉. 缓脉.芤脉 .弦脉 .革脉.牢脉.濡脉.弱脉.散脉.细脉.伏脉 .动脉.促脉.结脉.代脉.每种脉象并附有歌决解释.作者:李时珍濒湖脉学明李时珍脉学七言诀■ 浮脉体状诗: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相类诗: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杨花无定踪.主病诗: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 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贫血.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畅.■ 沉脉体状诗: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 女子寸兮须眉尺,四时如斯号为平.相类诗:沉帮筋骨自调匀,伏则推筋着骨寻; 沉细如绵真弱脉,弦长实大是牢形.主病诗: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 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力积并寒,寸沉痰郁水停胸,关主中寒痛不通,尺部浊遗并泻痢,肾虚腰及下元痛.■ 迟脉体状诗:迟来一息至惟三,阳不堪阴气血寒, 但把浮沉分表里,消阴须益火之原.相类诗:脉来三至号为迟,小快于迟作缓持, 迟细而难知是涩,浮而迟大以虚推.主病诗:迟司脏病或多痰,沉痼症痂细心看, 有力而迟为冷痛,迟而无力定虚寒.寸迟必是上焦寒,关主中寒痛不堪,尺是肾虚腰脚重,溲便不由疝牵丸.■ 数脉体状诗:数脉息间常六至,阴微阳盛必狂烦, 浮沉表里分虚实,惟有儿童作吉看.相类诗:数比平人多一至,紧来如数似弹绳, 数而时止名为促,数在关中动脉形.主病诗:数脉为阳热可知,只将君相火来医, 实宜凉泻虚温补,肺病秋深却畏之.寸数咽喉口舌疮,吐红咳嗽肺生疡,当关胃火并肝火,尺属滋阴降火汤.■ 滑脉体状滑脉如珠替替然,往来流畅却还前, 诗:相类莫将滑数为同类,数脉惟看至数间.主病诗:滑脉为阳元气衰,痰生百病食生灾, 上为呕吐下蓄血,女脉调时定有胎:寸滑胭痰生呕吐,吞酸舌强或咳嗽,当关宿食肝脾热,渴痢癫淋看尺部.■ 涩脉体状诗:细迟短涩往来难,散止依稀应指间, 如雨沾沙轻易散,病蚕食叶慢而艰.相类诗:参伍不调名曰涩,轻刀刮竹短而难, 微似秒芒微软甚,浮沉不别有无间.主病诗:涩缘血少或伤精,反胃亡阳汗雨淋, 寒湿入营为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寸涩心虚痛对胸,胃虚胁胀查关中,尺为精血俱伤候,肠结溲淋或下红.■ 虚脉体状举之迟大按之松,脉状无涯类谷空, 诗:相类莫把芤虚为一例,芤来浮大似慈葱.主病诗:脉虚身热为伤暑,自汗怔忡惊慌多, 发烧阴虚须早治,养营益气莫蹉跎.血不荣心寸口虚,关中腹胀食难舒,骨蒸疹痹伤精血,却在神门两部居.■ 实脉体状诗:浮沉皆得大而长,应指无虚幅幅强, 热蕴三焦成壮火,通肠发汗始安康.相类诗:实脉浮沉有力强,紧如弹索转无常,须知牢脉帮筋骨,实大微弦更带长.主病诗:实脉为阳火郁成,发疯谵语吐一再,或为阳毒或伤食.大便不通或气疼.寸实应知面热风,咽疼舌强气填胸,当关脾热中官满,尺实腰肠痛不通.■ 长脉体状诗:过于本位脉名长,弦则非然但满张,相类诗弦脉与长争较远,良工尺度自能量.主病诗:长脉迢迢大小匀,反常为病似牵绳,若非阳毒癫痫病,等于阳明热势深.■ 短脉体状诗:两端缩缩名为短,涩短迟迟细且难,相类短涩而浮秋喜见,三春为贼有邪干.主病诗:短脉惟于尺寸寻,短而滑数酒伤神,浮为血涩沉为痞,寸主头痛尺腹痛.■ 洪脉体状诗:脉来洪盛去还衰,满指滚滚应夏时,若在春秋冬月分,升阳散火莫怀疑.相类侍:洪脉来时拍拍然,去衰来盛似波澜,欲知实脉整洁处,举按弦长愊愊坚.主病诗:脉洪阳盛血应虚,相火炎寒冷病居,胀满胃翻须早治,阴虚泄痢可愁知.寸洪心火上焦炎,肺脉洪时金不堪.肝火胃虚关内察,肾虚阴火尺中看.■ 微脉体状诗:微脉稍微瞥瞥乎,按之欲绝有如无,相类诗:微为阳弱细阴弱,细比于微略较粗. 主病诗:气血微兮脉亦微,恶寒发烧汗淋漓, 男为劳极诸虚候,女作崩中带下医.寸微气促或心惊,关脉微时胀满形,尺部见之精血揭,恶寒淌痛苦悲伤呻吟.■ 紧脉体状诗:举如转索切如绳,脉象因之得紧名.老是寒邪来作寇,内为腹痛外身疼,相类诗:见弦.实脉.主病诗:紧为诸痛主于寒,喘咳风瘸吐冷痰, 浮紧表寒须发越,紧沉温散天然安.寸紧人迎气口分,当关怀腹痛沉沉,尺中有紧为阴冷,定是奔豚与疝疼.■ 缓脉体状诗:缓脉阿阿四至通,柳梢袅袅贴轻风, 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懈弛中.相类诗:见迟脉.主病诗:缓脉营衰卫有余,或风或湿或脾虚, 上为项强下痿痹,分离浮沉大小区.寸缓风邪项背拘,关为风眩胃家虚,神门濡泄或风秘,或是蹒珊足力迂.■ 芤脉体状诗:芤形浮大轻如葱,边实须知内已空, 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侵阴络下贱红. 相类诗:中空旁实乃为芤,浮大而迟虚脉呼, 芤更带弦名曰革,芤为掉血革贫血. 主病诗:寸芤积血在于胸,关里逢芤肠胃痈, 尺部见之多下血,赤淋红痢漏崩中.■ 弦脉体状诗:弦脉迢迢端直长,肝经木旺土应伤, 肝火满胸常欲叫,翳蒙瞳子泪淋浪. 相类诗,弦来端直似丝弦,紧则如绳阁下弹, 紧言其力弦言象,牢脉弦长沉伏间. 主病诗:弦应东方肝胆经,饮痰寒热疟缠身, 浮沉迟数须分离,大小单双有重轻.寸弦头痛膈多痰,寒热症痂查左关,关右胃寒亲信痛,尺中阴疝脚拘挛.■ 革脉体状诗:革脉形如按鼓皮,芤弦相合脉寒虚,相类诗:女人半产并崩漏,须眉营虚或梦遗.相类诗:见芤.牢脉.■ 牢脉体状诗:弦长实大脉牢坚,牢位常居沉伏间.相类革脉芤弦自浮起,革虚牢实要详看.主病诗:寒则牢坚里有余,腹心寒痛木乘脾,疝颓症痂何愁也,掉血阴虚却忌之.■ 濡脉体状诗:孺形浮细按须轻,水面浮绵力薄材不由, 病后产中犹有药,平人若见是无根.相类诗:浮而柔细知为濡,沉细而柔作弱持,微则浮微如欲绝,细来沉细近于微.主病诗:濡为亡血阴虚病,髓海丹田暗已亏,汗雨夜来蒸入骨,血山崩倒湿侵脾.寸濡阳微自汗多,关中其奈气虚何,尺伤精贫血寒甚,温补真阴可起痾.■ 弱脉体状诗:弱来无力按之柔,柔细而沉不见浮,阳陷入阴精血弱,白头犹可少年愁.相类诗:见濡脉.主病诗:弱脉阴虚阳气衰,恶寒发烧骨筋痿, 多惊多汗精力减,益气调营急早医.寸弱阳虚病可知,关为胃弱与脾衰,欲求阳陷阴虚病,须把神门两部推.■ 散脉体状诗:散似杨花涣散飞,去来无定至难齐, 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不必医.相类诗:散脉无拘涣散然,濡来浮细水中绵, 浮而迟大为虚脉,芤脉中空有双方.主病诗:左寸怔忡右寸汗,溢饮左关应软散, 右关软散胻胕肿,散居两尺魂应断.■ 细脉体状诗:细来累累细如丝,应指沉沉无绝期, 春夏少年俱晦气,秋冬老弱却适宜.相类诗:见微.濡脉.主病诗:细脉萦萦血气衰,诸虚劳损七情乖, 若非湿气侵腰肾,等于伤精汗泄来.寸细应知呕吐频,入关腹胀胃虚形,尺逢定是丹田冷,泄痢遗精号脱阴.■ 伏脉体状诗:伏脉推筋着骨寻,指间才动隐然深, 伤寒欲汗阳将解,厥逆脐疼证属阴.相类诗:见沉脉.主病诗:伏为霍乱吐一再,腹痛多缘宿食停, 蓄饮老痰成积累,敞寒温里莫因循.食郁胸中双寸伏,欲吐不吐常兀兀,当关腹痛困沉沉,关后疝疼还破腹.■ 动脉体状诗:动脉摇摇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团, 其本来是阴阳搏,虚者摇兮胜者安.主病诗:动脉专司痛与惊,汗因阳动热因阴, 或为泄痢拘挛病,须眉亡精女子崩.■ 促脉体状诗:促脉数而时一止,此为阳极欲亡阴, 三焦郁火炎炎盛,进必无生退可生.相类诗:见代脉.主病诗:促脉惟将火病医,其因有五细推之, 不时喘咳皆痰积,或发疯斑与毒疽.■ 结脉体状诗:结脉缓而时一止,独阴偏胜欲亡阳,浮为气滞沉为积,汗下分明在主意.相类诗:见代脉.主病诗:结脉皆因气血凝,老痰结滞苦呻吟,内生积累外痈肿,疝瘕为殃病属阴.■ 代脉体状诗:动而中断不克不及还,复动因而作代看,病者得之犹可疗,平人却与寿相干.相类诗:数而时止名为促,缓止须将结脉呼,止不克不及回方是代,结生代逝世自殊途.主病诗:代脉原因脏气衰,腹痛泄痢下元亏,或为吐泻中宫病,女子受孕三月兮.■■ 四言诀■经脉与脉气脉乃血脉,气血之先,血之地道,气味应焉.其象法地,血之府也,心之合也,皮之部也.资始于肾,资生于胃,阳中之阴,本乎营卫,营者阴血,卫者阳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阴阳之义.气如橐钥,血如波澜,血脉气味,高低轮回.十二经中,皆有动脉,惟手太阴,寸口取决,此经属肺,上系吭嗌,脉之大会,息之出入.一呼一吸,四至为息,日夜一万,三千五百. 一呼一吸,脉行六寸,日夜八百,十丈为准. ■ 部位.诊法初持脉时,令仰其掌,掌后裔骨,是谓关上. 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寸阴尺,先后推寻. 心肝居左,肺脾居右,肾与肺门,居两尺部. 灵魂谷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 左大顺男,右大顺女,本命扶命,男左女右. 大前一分,人命之上,左为人迎,右为气口. 神门定夺,两在关后,人无二脉,病逝世不愈. 男女脉同,惟尺则异,阳弱阴盛,反此病至. 脉有七诊,日浮中沉,高低阁下,新闻求寻. 又有九候,举按轻重,三部浮沉,各候五动. 寸候胸上,关候膈下,尺候于脐,下至跟踪. 左脉候左,右脉候右,病随地点,不病者否. ■ 五脏平脉浮为心肺,沉为肾肝,脾胃中州,浮沉之间. 心脉之浮,浮大而散;肺脉之浮,浮涩而短; 肝脉之沉,沉而弦长;肾脉之沉,沉实而濡; 脾胃属土,脉宜懈弛,命为相火,左寸同断.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时懈弛,是谓平脉.太甚实强,病生于外,不及虚微,病生于内. 春得秋脉,逝世在金日,五脏准此,推之不掉. 四时百病,胃气为本,脉贵有神,不成不审. ■ 辨脉提纲调处自气,呼吸定息,四至五至,温和之则. 三至为迟,迟则为冷;六至为数,数即热证. 转迟转冷,转数转热.迟数既明,浮沉当别, 浮沉迟数,辨表里因.外因于天,内因于人. 天有阴阳,风雨晦冥,人喜怒忧,思悲恐惧. 外因之浮,则为表证,沉里迟阴,数则阳盛. 内因之浮,虚风所为,沉气迟冷,数热何疑. 浮数表热,沉数里热,浮迟表虚,沉迟冷结. 表里阴阳,风尚冷热,辨表里因,脉证参别. 脉理众多,总括于四,既得提纲,引申触类. ■ 诸脉形态浮脉法天,轻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 有力洪大,来盛去悠;无力虚大,迟并且柔; 虚甚则散,涣漫不收;有边无中,其名曰芤; 浮小为儒,绵浮水面;濡甚则微,不任寻按. 沉脉法地,近于筋骨,深深鄙人,沉极为伏; 有力为牢,实大弦长;牢甚则实,幅幅而强;无力为弱,柔小如绵;弱甚则细,如珠丝然.迟脉属阴,一息三至,小驶于迟,缓不及四,二损一败,病不成治,两息夺精,脉已无气.浮大虚散,或见芤革,浮小濡微,沉小细弱,迟细为涩,往来极难,易散一止,止而复还,结则来缓,止而复来,代则来缓,止不克不及回. 数脉属阳,六至一息,七疾八极,九至为脱.浮大者洪,沉大牢实;往来流畅,是谓之滑;有力为紧,弹如转索;数见寸口,有止为促;数见关中,动脉可候,厥厥动摇,状如小豆.长则气治,过于本位,长而端直,弦脉应指.短则气病,不克不及满部,不见于关,惟尺寸候. ■ 诸脉主病一脉一形,各有主病,数脉相兼,则见诸证.浮脉主表,里必缺少,有力风热,无力血弱.浮迟风虚,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暑,浮芤掉血,浮洪虚火,浮微劳极,浮濡阴虚,浮散虚剧,浮弦痰饮,轻狂痰热.沉脉主里,主寒主积,有力痰食,无力量郁,沉迟虚寒,沉数热伏,沉紧冷痛,沉缓水蓄,沉牢痼冷,沉实热极:沉弱阴虚,沉细痹湿,沉弦饮痛,沉滑宿食,沉伏吐利,阴毒聚积. 迟脉主脏,阳气伏潜,有力为痛,无力虚寒. 数脉主腑,主吐主狂,有力为热,无力为疮. 滑脉主痰,或伤于食,下为蓄血,上为呕吐. 涩脉少血,或中毒湿,反胃结肠,自汗厥逆. 弦脉主饮,病属胆肝,弦数多热,弦迟多寒, 浮弦支饮,沉弦悬饮,阳弦头痛,阴弦腹痛. 紧脉主寒,又主诸痛,浮紧表寒,沉紧里痛. 长脉气平,短脉气病,细则气少,大则病进, 浮长风痫,沉短宿食,贫血脉虚,气实脉实. 洪脉为热,其阴则虚.细脉为湿,其血则虚. 缓大者风,缓细者湿,缓涩血少,缓滑内热. 濡小阴虚,弱小阳竭,阳竭恶寒,阴虚发烧. 阳微恶寒,阴微发烧,男微虚损,女微泻血. 阳动汗出,阴动发烧,为痛为惊,崩中掉血. 虚寒相搏,其名曰革,须眉掉精,女子掉血. 阳盛则促,肺痈阳毒,阳盛则结,症痂积郁. 代则气衰,或泄脓血,伤寒心悸,女胎三月. ■ 杂病脉象脉之主病,有宜不宜,阴阳顺逆,凶吉可推. 中风浮缓,急实则忌,轻狂中痰,沉迟中气.尸厥沉滑,卒不知人,入脏身冷,入腑身温. 风伤于卫,浮缓有汗;寒伤于营,浮紧无汗; 暑伤于气,脉虚身热;湿伤于血,脉缓细涩. 伤寒热病,脉喜浮洪,沉微涩小,证反必凶. 汗后脉静,身凉则安,汗后脉躁,热甚必难. 阳病见阴,病必危殆,阴病见阳,虽困无害. 上不至关,阳气已竭.代脉止歇,脏绝倾危. 散脉无根,形损难医,饮食内伤,气口急滑. 劳倦年伤,脾脉大弱.欲知是气,下手脉沉, 沉极则伏,涩弱久深.火郁多沉,滑痰紧食, 气涩血芤,数火细湿.滑主多痰,弦主留饮. 热则滑数,寒则弦紧.轻狂兼风,沉滑兼气, 食伤短疾,湿留孺细.疟脉自弦,弦数者热, 弦迟者寒,代散者折.泄泻下痢,沉小滑弱; 实大浮洪,发烧则恶.呕吐反胃,轻狂者昌, 弦数紧涩,结肠者亡.霍乱之候,脉代勿讶; 厥逆迟微,是则恐怖.咳嗽多浮,聚肺关胃. 沉紧小危,浮濡易治.喘急息肩,轻狂者顺; 沉涩肢寒,散脉逆证.病热有火,洪数可医, 沉微无火,无根者危.骨蒸发烧,脉数而虚, 热而涩小,必殒其躯.劳极诸虚,浮软微弱,土败双弦,火炎急数.诸病掉血,脉必见芤, 缓小可喜,数大可忧.瘀血内蓄,却宜牢大, 沉小涩微,反成其害.遗精白浊,微涩而弱, 火盛阴虚,芤孺洪数.三消之脉,浮大者生; 渺小微涩,形脱可惊.小便淋闭,鼻头色黄, 涩小无血,数大何妨.大便燥结,须分气血, 阳数而实,阴迟而迟.癫乃重阴,狂乃重阳, 浮洪喜兆,沉急凶殃,痫脉宜虚,实急者恶, 浮阳沉阴,滑痰数热.喉痹之脉,数热迟寒. 缠喉走马,微伏则难.诸风眩晕,有火有痰, 左涩逝世血,右大虚看.头痛多弦,浮风紧寒, 热洪湿细,缓滑厥痰.气虚弦软,贫血微涩, 肾厥弦坚,真痛短涩.亲信之痛,其类有九, 细迟从吉,浮大延久.疝气弦急,积累在里. 牢急者生,弱急者逝世,腰痛之脉,多沉而弦, 兼浮者风,兼紧者寒,弦滑痰饮,濡细肾着, 大乃肾虚,沉实闪肭.脚气有四,迟寒数热, 轻狂者风,濡细者湿.痿病肺虚,脉多微缓, 或涩或紧,或细或软.风寒湿气,合而为痹, 浮涩而紧,三脉乃备.五疸实热,脉必洪数; 涩微属虚,切忌发渴,脉得诸沉,责其有水;浮气与风,沉石或里,沉数为阳,沉迟为阴;浮大出厄,虚小可惊.胀满脉弦,土制于木;湿热数洪,阴寒迟弱;浮为虚满,紧则中实;浮大可治,虚小危极.五脏为积,六腑为聚,实强者生:沉细者逝世.中恶腹胀,紧细者生, 脉若浮大,邪气已深.痈疽浮散,恶寒发烧,如有把柄,痈疽所发.脉数发烧,而痛者阳.不数不热,不疼阴疮.未溃痈疽,不怕洪大,已溃痈疽,洪大恐怖.肺痈已成,寸数而实.肺痿之形,数而无力.肺痈色白,脉宜短涩,不宜浮大,唾糊呕血.肠痈实热,滑数可知,数而不热,关脉芤虚;微涩而紧,未脓当下,紧数脓成,切不成下.■ 妇儿脉法妇人之脉,以血为本,血旺易胎,气旺难孕.少阴动甚,谓之有子,尺脉滑利,怀胎可喜.滑疾不散,胎必三月,但疾不散,蒲月可别.左疾为男,右疾为女.女腹如箕,男腹如釜.欲产之脉,其至离经,水下乃产,未下勿惊.新产之脉,缓滑为吉,实大弦牢,有证则逆.小儿之脉,七至为平,更察色证,与虎口纹.■ 奇经八脉诊法奇经八脉,其诊又别.直上直下,浮则为督,牢则为冲,紧则任脉.寸阁下弹,阳蹻可决;尺阁下弹,阴蹻可别.关阁下弹,带脉当决.尺外斜上,至寸阴维;尺内斜上,至寸阳维.督脉为病,脊强癫痫;任脉为病,七疝瘕坚;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带主带下,脐痛精掉;阳维寒热,目弦僵仆;阴维肉痛,胸胁刺筑;阳蹻为病,阳缓阴急;阴蹻为病,阴缓阳急.癫痫契瘲,寒热恍惚,八脉脉证,各有所属.平人无脉,移于外络,兄位弟乘,阳溪列缺.■ 真脏绝脉病脉既明,吉凶当别.经脉之外,又有真脉.肝绝之脉,循刃责责.心绝之脉,转豆躁疾.脾则雀啄,如屋之漏.如水之流,如杯之覆.肺绝如毛,无根萧索,麻子动摇,浮波之合.肾脉将绝,至如省客.来如弹石,去如解索.命根子将绝,虾游鱼翔.至如涌泉,绝在膀胱.真脉既形,胃已无气.参察色证,断之以臆.濒湖脉学李时珍曰.宋有俗子.诬捏脉诀鄙陋讹谬医进修诵.认为权舆.逮臻颁白.脉理竟昧.戴同父常刊其误.先考月池翁著四诊创造八卷.皆精诣奥室,浅学未能窥造(珍)因撮粹撷华僭撰此书以便习读.及四珍之末.谓之巧者尔.上士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成.明嘉靖甲子上元日,谨书于濒湖?所.浮(阳)浮脉举之有余.按之缺少.(脉经)如轻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轻泛貌)如循榆夹(素问).如水漂木(.崔氏)如捻葱叶.(黎氏)浮脉法天.有轻清在上之象.在卦为乾.在时为秋.在工资肺.又谓之毛.太甚则中坚旁虚.如循鸡羽.病在外也.不及则气来毛微病在中也.脉诀言寻之如太甚.乃浮兼洪紧之象.非浮脉也.【体状诗】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夹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相类诗】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杨花无定踪.浮而有力为洪浮而迟大为虚虚甚为散浮而无力为芤浮而柔细为濡【主病诗】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贫血.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畅.浮脉主表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暑浮芤掉血浮洪虚热浮散劳极沉(阴)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脉经)如绵里砂内刚外柔.(杨氏)如石投水.必极其底.沉脉法地.有渊泉鄙人之象.在卦为坎,在时为冬.在工资肾.又谓之石.亦曰营.太甚则如弹石.按之益坚.病在外也.不及则气来虚微去如数者.病在中也.○脉诀言缓度三关状如缓数及各部之沉.篮绵乃弱脉,非沉也.【体状诗】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耍滑匀,女子寸兮须眉尺.四时如斯号为平.【相类诗】沉帮筋骨自调匀.伏则推。

提倡以脉象来观察病情的著作

提倡以脉象来观察病情的著作

提倡以脉象来观察病情的著作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也是中医学的基础著作。

它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其中《灵枢》一书中有关于观察病情的章节。

在《灵枢·卫气行》和《灵枢·脉度》等章节中,详细讲述了利用脉象来观察病情和判断疾病的方法。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的脉象是体内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的反映,通过观察脉象的形态、节律和力度等特征,可以了解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判断疾病所在及病情轻重,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在中医诊断中,医生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病情。

脉搏的触诊技巧包括观察脉搏的位置、形态、速度、力度和节律等等。

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不同的脉象特征可以对应不同的疾病类型和机体状况。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黄帝内经》提倡的脉象观察方法是在古代医学理论和技术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各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如血液化验、影像学等,能够更准确地了解病情。

因此,在现代医学实践中,脉象观察往往作为辅助手段使用,而不是主要依据。

诊脉三十二辨白话文

诊脉三十二辨白话文

诊脉三十二辨白话文
诊脉三十二辨,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患
者的脉搏情况,可以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进而辨别疾病的病情。

这种方法在中医中被视为一种艺术,需要医生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
践才能够熟练掌握。

在诊脉过程中,医生需要观察患者的脉搏节律、脉搏的强弱、
速度和深浅等情况。

通过这些观察,医生可以判断出患者的阴阳虚实、气血状况、脏腑功能等情况,从而对疾病做出初步判断。

诊脉三十二辨是指医生在诊脉的过程中,需要观察患者的脉象,包括三十二个方面的情况。

这些方面包括,脉长短、脉弦弱、脉浮沉、脉迟数、脉洪细、脉滑涩、脉代代、脉洪微、脉洪涩、脉洪数、脉洪迟、脉洪长、脉洪短、脉洪弱、脉洪弦、脉洪浮、脉洪沉、脉
洪滑、脉洪代代、脉洪洪、脉洪微、脉洪涩、脉洪数、脉洪迟、脉
洪长、脉洪短、脉洪弱、脉洪弦、脉洪浮、脉洪沉、脉洪滑。

通过对这些脉象的观察,医生可以初步判断出患者的病情,为
后续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因此,诊脉三十二辨在中医诊断中具有
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医生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总之,诊脉三十二辨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脉搏情况,医生可以初步判断出患者的病情,为后续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这种方法需要医生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够熟练掌握,是中医医生必须要具备的重要技能。

脉诊图解大全,28种脉象让你快速掌握脉诊

脉诊图解大全,28种脉象让你快速掌握脉诊

脉诊图解大全,28种脉象让你快速掌握脉诊什么是脉诊?脉诊是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

又称切脉、诊脉、按脉、持脉。

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若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

脉诊在临床上,可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

临床上主要掌握脉诊的时间、病人的体位,医生的指法和指力轻重,每次按脉时间,以每侧脉搏跳动不少于50次为限,同时要了解健康人脉象的变化情况,才能正确地进行脉诊。

我国古代医学在诊断疾病方面采用的脉诊,是一项独特诊法脉,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脉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

《史记》中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便是以精于望、闻、问、切的方法特别是以脉诊著名的。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甚至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他把我国古代脉诊的发明完全归功于扁鹊,并不确切。

据历史记载,我国脉诊的渊源很古,例如,传说中的上古医生做贷季、鬼臾区等已经讨论了脉诊。

到春秋战国时期,脉诊已经达到相当水平。

当时开始出现的重要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和稍晚的《难经》中,已经对脉诊有许多详细论述。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药文献帛书——《脉法》、《阴阳脉症候》,也有用脉诊判断疾病的宝贵材料。

这些都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脉学已成为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浮脉大凡浮脉主表、主风。

寸脉浮,上焦之风,多表证;关脉浮,风在肝脾;尺脉浮,风在肾与大小肠腑。

风为百病之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无处不到,虽内伤杂病亦多见风邪盘踞,若邪气不去,日久根深蒂固,五脏不调,气血失和,则酿生重症痼疾。

但浮脉又分有力无力,并兼紧、缓、迟、数、虚、芤、洪、濡、涩、短、弦、滑,因此上有虚实之别。

又,“水饮应沉而言浮者,上焦阳不能运,随着停留”句,是风邪闭郁肺气、不能宣发、水饮停留上焦,治当宣发上焦之气,肺气一转而水饮消散。

中医诊脉口诀

中医诊脉口诀

中医诊脉口诀中医诊脉口诀气口九道脉(中医理论)手检图曰:肺为五脏华盖,上以应天,解理万物,主行精气,法五行,应四时,知五味。

气口之中,阴阳交会,中有五部,前后左右,各有所主,上下中央,分为九道,诊之则知病邪所在也。

李濒湖曰:气口一脉,分为九道,总统十二经,并奇经八脉,各出诊法,乃歧伯秘授黄帝之诀也。

扁鹊推之,独取寸口以决死生。

盖气口为百脉流注,朝会之始,故也。

三部虽传,而九道沦隐,故奇经之脉,世无人知,今撰为图,并附其说于后,于后,以泻千古之秘藏云。

歧伯曰:前部如外者,足太阳膀胱也。

动苦目眩头项腰背强痛,男子阴下湿痒,女子少腹痛引命门,阴中痛子脏闭,月水不利。

浮为风,涩为寒,滑为劳热,紧为宿食。

中部如外者,足阳明胃也。

动苦头痛面赤。

滑,为饮;浮,为大便不利;涩,为嗜卧肠鸣不能食。

足胫痹。

后部如外者,足少阳胆也。

动苦腰背胻股肢节筋痛,浮为气。

涩为风,急为转筋为劳。

前部如内者,足厥阴肝也。

动苦少腹痛引腰,大便不利,男子茎中痛,小便难,疝气,两丸上入,女子月水不利,阴中寒,子户闭,少腹急。

中部如内者,足太阴脾也。

动苦腹满胃中痛,上管有寒食不下,腰上状如居水中。

沉涩,为身重足胫寒痛,烦满不能卧,时咳唾有血,洩利食不化。

后部如内者,足少阴肾也。

动苦少腹痛,与心相引背痛,小便淋,女人月水来上抢心胸,胁满,股里拘急。

前部中央直者,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也。

动苦心下坚痛,腹胁急。

实急者为感忤,虚者为下利肠鸣。

女子阴中痒痛,滑为有娠。

中部中央直中者,手厥阴心主也。

动苦心痛,面赤多喜怒,食苦咽。

微浮苦悲伤恍惚,涩为心下寒,沉为恐怖,如人将捕之状,时寒热,有血气。

后部中央直者,手太阳肺、手阳明大肠也。

动苦咳逆,气不得息。

浮为风,沉为热,紧为胸中积热,涩为时咳血。

前部横于寸口丸丸者,任脉也。

动苦少腹痛,逆气抢心,胸拘急不得俛仰。

《脉经》云:寸口脉紧细实长下至关者,任脉也,动苦少腹绕脐痛,男子七疝,女子瘕聚。

三部俱浮,直上直下者,督脉也。

中医把脉口诀表

中医把脉口诀表

中医把脉口诀表分类:中医保健字号:大中小订阅气口九道脉(中医理论)手检图曰:肺为五脏华盖,上以应天,解理万物,主行精气,法五行,应四时,知五味。

气口之中,阴阳交会,中有五部,前后左右,各有所主,上下中央,分为九道,诊之则知病邪所在也。

李濒湖曰:气口一脉,分为九道,总统十二经,并奇经八脉,各出诊法,乃歧伯秘授黄帝之诀也。

扁鹊推之,独取寸口以决死生.盖气口为百脉流注,朝会之始,故也。

三部虽传,而九道沦隐,故奇经之脉,世无人知,今撰为图,并附其说于后,于后,以泻千古之秘藏云。

附图:歧伯曰:前部如外者,足太阳膀胱也。

动苦目眩头项腰背强痛,男子阴下湿痒,女子少腹痛引命门,阴中痛子脏闭,月水不利。

浮为风,涩为寒,滑为劳热,紧为宿食。

中部如外者,足阳明胃也.动苦头痛面赤。

滑,为饮;浮,为大便不利;涩,为嗜卧肠鸣不能食。

足胫痹。

后部如外者,足少阳胆也。

动苦腰背胻股肢节筋痛,浮为气。

涩为风,急为转筋为劳。

前部如内者,足厥阴肝也.动苦少腹痛引腰,大便不利,男子茎中痛,小便难,疝气,两丸上入,女子月水不利,阴中寒,子户闭,少腹急。

中部如内者,足太阴脾也。

动苦腹满胃中痛,上管有寒食不下,腰上状如居水中.沉涩,为身重足胫寒痛,烦满不能卧,时咳唾有血,洩利食不化。

后部如内者,足少阴肾也。

动苦少腹痛,与心相引背痛,小便淋,女人月水来上抢心胸,胁满,股里拘急。

前部中央直者,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也。

动苦心下坚痛,腹胁急.实急者为感忤,虚者为下利肠鸣。

女子阴中痒痛,滑为有娠。

中部中央直中者,手厥阴心主也.动苦心痛,面赤多喜怒,食苦咽.微浮苦悲伤恍惚,涩为心下寒,沉为恐怖,如人将捕之状,时寒热,有血气.后部中央直者,手太阳肺、手阳明大肠也.动苦咳逆,气不得息。

浮为风,沉为热,紧为胸中积热,涩为时咳血。

前部横于寸口丸丸者,任脉也。

动苦少腹痛,逆气抢心,胸拘急不得俛仰。

《脉经》云:寸口脉紧细实长下至关者,任脉也,动苦少腹绕脐痛,男子七疝,女子瘕聚。

中医28种脉象之欧阳计创编

中医28种脉象之欧阳计创编

就是平常健康人的脉象。

一般而言,脉来不大不小,不浮不沈,来去从容,一息四五至(正常人的一呼一吸叫做一息),就属于平脉。

而常人的脉又会随着时令、年龄、性别、体力、生活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

由于这些都是因为季节而有的脉象变化,因此并不属于病况,所以称为「平脉」。

年老人脉较快且硬,成年人脉较慢而柔,小儿脉更快;男子脉较慢,女子脉较快,这是因男女老幼不同而有的脉象差异;至于经常劳动体力的人,脉多大而有力,经常用脑的人,脉细且无力。

在运动后、饮酒、洗浴、激动之后,脉会较快。

相反地,安静或睡眠时,脉会较慢,这是因生活起居不同而有所变化的平脉。

大体而言,这些脉象的变动,只是会稍微地变化,与正常的脉象并不会有太大出入。

在切脉时,必须把握「不大不小、不浮不沈、来去从容、一息四五至」(小儿一息可有六至)的原则。

如果超过了这些范围,又出现了其它的病象时,就属于病脉。

◎病脉与「平脉」相出入时,就称为「病脉」。

古人将它分为二十八脉:浮、沈、伏、迟、数、疾、代、促、结、洪、细、长、短、弦、虚、实、弱、微、散、缓、濡、紧革、牢、滑、动、涩」各自描写出不同的脉象与主病。

在临症上,言二十八种脉象,很少只见一种脉象,通常都是兼见几种的脉象。

为了便于记忆,清代名医陈园将这二十八脉分为八大类,并且以浮、沈、迟、数、细、大、短、长八脉为纲,分别叙述各种脉象与主病。

浮脉:(附洪脉、虚脉、散脉、芤脉、革脉、濡脉)浮脉的脉象,是指用轻的指力,就可以得到脉象,虽然彰明易见,但是重按反而不见。

它的主病,是表症、阳症与腑病。

在浮脉相类的脉象中,又包括洪、虚、散、芤、革、濡等六种脉象。

凡是浮而有力的叫洪脉,主要是邪盛火亢;浮而无力的是虚脉,主要是气血虚弱;浮且中空如管的是芤脉,主病为失血;脉象浮而散乱的是散脉,主病是肾气衰败;浮而外强中空较芤为剧的是革脉,主病是阴阳不交而极为细软的是濡脉,主要为阳虚有湿。

以上各病症与脉象,是以浮脉为纲。

脉诊大全(附文:中医诊断歌诀)

脉诊大全(附文:中医诊断歌诀)
其病在里。寸沉短气,胸痛引胁;或为痰饮。或水与血。关主中寒,因而痛结;或为满闷,吞酸筋急。尺主背痛,亦主腰膝;阴下湿痒。淋浊痢泄。
【兼脉歌】无力里虚,有力里实。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十一、微脉
【体象歌】微脉极细,而又极软;似有若无,欲绝非绝。
【主病歌】微脉模糊,气血大衰。左寸惊怯,右寸气促。左关寒挛。右关胃冷。左尺得微,髓竭精枯;右尺得微,阳衰命绝。
十二、细脉
【体象歌】细直而软,累累萦萦;状如丝线,较显于微。
【主病歌】细主气衰,诸虚劳损。细居左寸,怔忡不寐;细在右寸,呕吐气怯。细入左关,肝阴枯竭;细入右关,胃虚胀满。左尺若细,泄痢遗精;右尺若细,下元冷惫。
【兼脉歌】实而且紧,寒积稽留。实而且滑,痰凝为祟。
八、长脉
【体象歌】长脉迢迢,首尾俱端;直上直下,如循长竿。
【主病歌】长主有余,气逆火盛。左寸见长,君火为病;右寸见长,满逆为定。左关见长,木实之殃;右关见长,土郁胀闷。左尺见之,奔豚冲兢;右尺见长,相火专令。
九、短脉
【体象歌】短脉涩小,首尾俱俯;中间突起,不能满部。
十七、弦脉
【体象歌】弦如琴弦,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指下挺然。
【主病歌】弦为肝风,主痛主疟,主痰主饮。弦在左寸,心中必痛;弦在右寸,胸及头疼。左关弦兮,痰疟癥瘕;右关弦兮,胃寒膈痛。左尺逢弦。饮在下焦;右尺逢弦,足挛疝痛。
【兼脉歌】浮弦支饮,沉弦悬饮。弦数多热,弦迟多寒。弦大主虚,弦细拘急。阳弦头痛,阴弦腹痛。单弦饮癖,双弦寒痼。
二十二、革脉
【体象歌】革大弦急,浮取即得;按之乃空,浑如鼓革。
【主病歌】革主表寒,亦属中虚。左寸之革,心血虚痛;右寸之革,金衰气壅。左关遇之,疝瘕为祟;右关遇之,土虚为疼。左尺诊革,精空可必;右尺诊革,殒命为忧。女人得之,半产漏下。

图解中医脉诊,28种脉口诀

图解中医脉诊,28种脉口诀

图解中医脉诊,28种脉⼝诀国学医养堂2020-05-10脉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

《史记》中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便是以精于望、闻、问、切的⽅法特别是以脉诊著名的。

要有效地治疗疾病,⾸先必须有正确的诊断。

现代医学利⽤科学技术的有关成就,诊断疾病的⼿段越来越多了。

但在古代,医⽣诊病主要靠眼望、⼝问、⽿听、⿐闻、⼿摸等⽅法。

这在古代世界许多国家⼏乎都是这样,⽽且各国都有⾃⼰丰富的经验。

我国古代医学在诊断疾病⽅⾯采⽤的脉诊,是⼀项独特诊法。

脉诊⼜叫切脉,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也是辨证论治的⼀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图⽂解释脉象: 脉诊歌 1、浮脉:浮在⽪⽑,如⽔漂⽊;举之有余,按之不⾜。

【主病】浮脉为阳,其病在表。

⼨浮伤风,头疼⿐塞;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膈;尺脉得之,下焦风客,⼩便不利,⼤便秘涩。

【兼脉】⽆⼒表虚,有⼒表实。

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

浮芤失⾎,浮短⽓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伤,浮濡⽓败。

2、沉脉:沉⾏筋⾻,如⽔投⽯;按之有余,举之不⾜。

【主病】沉脉为阴,其病在⾥。

⼨沉短⽓,胸痛引胁;或为痰饮。

或⽔与⾎。

关主中寒,因⽽痛结;或为满闷,吞酸筋急。

尺主背痛,亦主腰膝;阴下湿痒。

淋浊痢泄。

【兼脉】⽆⼒⾥虚,有⼒⾥实。

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3、迟脉: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息。

【主病】迟脉主脏,其病为寒。

⼨迟上寒,⼼痛停凝;关迟中寒,癥结挛筋;尺迟⽕衰,溲便不禁,或病腰⾜,疝痛牵阴。

【兼脉】有⼒积冷,⽆⼒虚寒。

浮迟表冷,沉迟⾥寒;迟涩⾎少,迟缓湿寒;迟滑胀满,迟微难安。

4、数脉:数脉属阳,象为太过;⼀息六⾄,往来越度。

【主病】数脉主腑,其病为热。

⼨数喘咳,⼝疮肺 ;关数胃热,邪⽕上攻;尺数相⽕,遗浊淋癃。

【兼脉】有⼒实⽕,⽆⼒虚⽕。

辨脉法第一原文及译文

辨脉法第一原文及译文

辨脉法第一原文及译文
《辨脉法第一》是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的开篇之作,主要介绍了中医脉象的基本知识和辨脉法。

本文将原文和译文呈现如下,并进行拓展解释。

原文:
伤寒有五,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

伤寒脉浮,阳明脉按之涩,少阳脉弦,太阴脉博,少阴脉微细,厥阴脉癖。

此六脉者,名曰伤寒。

其脉浮者,病在表;沉者,病在里。

妇人伤寒,脉滑而数,发热,其脉弦,此为热入血室,不得汗,脉沉者,阳明受病也。

译文:
伤寒有五种,一种是太阳伤寒,一种是阳明伤寒,一种是少阳伤寒,一种是太阴伤寒,一种是少阴伤寒。

太阳伤寒的脉象是浮,阳明伤寒的脉象是按之涩,少阳伤寒的脉象是弦,太阴伤寒的脉象是博,少阴伤寒的脉象是微细,厥阴伤寒的脉象是癖。

这六种伤寒病脉象,称为伤寒。

如果脉浮,说明病在表;脉沉,说明病在里。

如果是妇人伤寒,脉象滑而数,发热,说明热入血室,不能发汗,如果脉沉,是阳明经感受寒邪。

拓展解释:
本文介绍了伤寒的五种类型,其中太阳伤寒、阳明伤寒、少阳伤寒、太阴伤寒和少阴伤寒。

太阳伤寒的脉象是浮,阳明伤寒的脉象是按之涩,少阳伤寒的脉象是弦,太阴伤寒的脉象是博,少阴伤寒的脉
象是微细,厥阴伤寒的脉象是癖。

伤寒的脉象特点是脉搏浮沉不一,脉搏有力或无力,脉搏急促或缓慢,脉搏部位深浅不一等。

中医辨脉法是指通过观察脉搏的变化,判断身体疾病的部位、性质和程度的方法。

在《辨脉法第一》中,张仲景提出了伤寒的辨脉法,即通过观察六脉,判断伤寒的类型和病情。

这是中医辨脉法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黄帝内经·脉度原文

黄帝内经·脉度原文

黄帝内经·脉度原文【题解】脉度是指脉的长度,文中说明了二十八脉的长度和测量的方法,以及二十八脉对应的生理、病理情况和治疗方法,故篇名脉度。

【原文】黄帝日愿闻脉度。

岐伯答日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

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

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

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

跻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

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

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1],盛者写之,虚者饮药以补之。

【提要】本篇主要叙述了人体周身经脉的总长度。

【注释】[1]疾诛之疾,快、迅速;诛,消灭、去除。

疾诛之,是指用放血等方法祛除邪气。

【白话解】黄帝说我想知道人体经脉的长度。

岐伯回答说手的六条阳经,从手至头,每条经脉长为五尺,六条经一共是三丈长。

手的六条阴经,从手至胸中,每条是三尺五寸长,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六条一共是二丈一尺长。

足的六条阳经,从足向上至头是八尺,六条经共为四丈八尺长。

足的六条阴经,从足至胸中,每条六尺五寸长,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六条共三丈九尺长。

跷脉每一条从足至目的长度为七尺五寸,左右两条,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共为一丈五尺长。

督脉、任脉各为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两条合为九尺。

所有这些经脉合起来一共是一十六丈二尺长,这就是人体营气通行的主要通路。

经脉的循行为里,其间分支出来并在经脉之间横行联络的叫做络脉,别出络脉的细小脉络叫做孙络。

孙络中气盛而且血多的,应该立即用放血等方法快速地除去邪气,邪气盛的用泻的方法治疗,虚的服用药物来调补。

【按语】这一段落是讲人身脉络的总长度,并强调这是营气通行的大经隧。

对于前一篇有关营气的内容进行了补充。

这其中的计算,是以从手至头、从手至胸中、从足上至头、从足至胸中的距离进行计算的,而不牵扯到我们现在所认识的经脉的循性蹈线的长短差异,主要目的是了解营气通行路线的总长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脉三十二辨(古文原著)自序脉虽四诊之一。

其精微玄妙。

非粗工庸术所能推测。

晋王叔和之言曰。

心中易了。

指下难明。

谓沉为伏。

方治永乖。

以缓作迟。

危殆立至。

况有数候。

俱见异病同脉者乎。

若是乎辨之不易也予何人斯。

敢为脉辨。

然理虽难辨。

自上古神圣以及历代名宿。

虽兼望闻问。

未有舍切而能施其巧者。

予又不得不为之辨。

辨之云者。

亦非敢于古人未发之旨。

妄增一说也。

古人之言简质平意淡。

多含蓄未易通晓。

予则辨之使显。

俾隐深之妙。

洞若观火。

及至后儒。

各殚所学。

博求众本。

人持一说。

莫所适从。

予则辨之。

使其据经分剖。

不致混乱。

一辨大略也。

自二辨至七辨。

宗伯仁之六脉。

而着其所统共得二十九脉。

每脉各注。

其阴阳。

肖其形象。

如芤动牢革之最难明者。

皆有确义可寻。

自八辨至十二辨。

则详叙十二经源流。

不特尽脉所经行之处。

与诊脉之法。

如辨肺经。

则肺之体。

肺之用。

肺之性情。

肺所受六淫七情之伤。

以及肺之积。

肺之败。

不独知肺之脉。

兼尽肺之义。

心脾肝肾。

莫不皆然。

而于胞络三焦。

向所愦愦者。

尤极开晰。

自十四辨至三十二辨。

则究极脉中变化之奥。

有全取诸书者。

则标其目。

虽粗工庸术。

阅是编当亦有会。

然不敢自谓无漏也。

聊以此请正天下。

有知予盖留心于此道者。

或肯惠然赐教耳。

祝序管侗人先生。

不知何许人。

此书为其手着。

言简意赅。

了如指掌。

洵有裨初学之书也。

予于今春。

得于吴市之旧书肆中。

虽为抄本。

而简端有新刊二字。

似当时已付梓行。

大约流传未广。

致湮没。

惜哉。

爰将原本邮寄吉生仁丈。

即烦校正付印。

以公同好云。

癸亥鞠秋下浣海昌后学祝绍钧识于吴门客次一·辨诊脉大法脉者。

血气之先也。

血气盛则脉盛。

血气衰则脉衰。

王叔和分七表八里九道七表者。

浮芤滑实弦紧洪也。

八里者。

微沉缓涩迟伏濡弱也。

九道者。

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也。

滑伯仁括之以浮沉迟数滑涩之六脉。

浮沉之脉。

轻手重手而取之也。

芤洪散大长濡弦皆统于浮。

伏短细牢实皆统于沉。

迟数之脉。

以己之呼吸而取之也。

缓结微弱皆迟之类。

疾促皆数之类。

滑涩之脉。

则察夫往来之形也。

滑类乎数。

涩类乎迟然脉虽似而理则殊。

数为热。

迟为寒。

滑为血多气少。

涩为气多血少。

究而论之。

叔和表里之说。

不可不知。

伯仁之论。

尤捷而便。

诊时男左女右。

人臂长则疏下指。

臂短则密下指。

掌后高骨为关。

先以中指定关位。

徐下前后二指。

要得举按寻三法。

轻手循之曰举。

重手取之曰按。

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

下指时轻按以消息之。

次重按以消息之。

然后自寸至关逐部寻究。

须均呼吸。

以定至数。

一呼一吸。

要以脉四至为率。

呼出心与肺。

吸入肾与肝。

间以脾脉在中为一息。

五至是平脉也。

其有太过不及。

则为病脉。

又须识频率胃脉与脏腑平脉。

然后及于病脉。

频率谓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也。

胃脉谓三部中每部各有浮中沉。

浮主皮肤。

候表及腑。

沉主筋骨。

候里及脏。

胃脉在中。

按之和缓。

无胃则真脏脉见矣。

平脉如心脉洪大而散之类。

既推病在何部。

更分在气在血。

又须识三部所主。

寸为阳。

为上部。

主头以下至心胸之分。

关为阴阳之中。

为中部。

主脐腹肚胁之分。

尺为阴。

为下部。

主腰足胫股之分。

病脉见时。

在上为上病。

在下为下病。

左曰左病。

右曰右病。

左脉不和病在表。

右脉不和病在里。

脉法之要。

不外乎此。

二·辨浮脉所统有十(芤洪大散虚长弦濡紧革皆统于浮)浮。

阳金也。

指下按之不足。

轻举有余。

如风吹毛。

如水漂木。

曰浮。

是阴不足。

阳有余。

其病在表。

主风。

有力表实风邪盛。

无力表虚阴血亏。

浮迟表冷。

浮数风热。

浮滑痰热。

浮芤失血。

浮洪虚热。

浮大鼻塞。

浮散劳极。

浮虚伤暑。

浮濡阴虚。

浮弦风痰。

浮紧风寒。

浮缓风湿。

又寸浮。

主伤风头疼发热。

关浮。

左主膨胀。

右主中满腹痛飧泄。

浮而大。

风在胃中张口息肩。

尺浮。

客阳在下焦。

虚喘耳鸣溲便秘。

若浮而无力。

按之如捻葱叶曰芤。

芤草中空。

状如葱管。

浮沉二候易见。

故曰有边。

独中候豁然难见。

正如以指着葱。

浮取得上面之葱皮。

中取正在空处。

沉按又得下面之葱皮。

无中非绝无。

但比之浮沉。

则无力。

若泥为绝无。

是无胃气矣。

旧以前后为两边。

与葱义不合。

芤为阳火。

是阴去阳存之脉候。

主失血。

大抵气有余。

血不足。

血不统气。

故虚而大。

若芤之状也。

经曰。

常病得之生。

卒病得之死。

血虚故也。

寸芤主血妄行。

为吐为衄。

关芤左血海空。

右胃虚。

主腹多积瘀。

尺芤下焦虚。

主血淋血崩。

若满指腾上。

来盛去长。

如江河之大。

波涛涌起曰洪。

洪即实脉之无力者也。

为气血大热之候。

属火。

寸洪胸满烦热。

关洪胃热口干。

尺洪二便秘塞下血。

若脉形加于常脉一倍曰大。

阳也。

经云。

大则病进。

然平人三部皆大。

往来上下自如。

为禀质之浓。

一部独大。

斯可占病。

若按之满指。

来去不明。

漫无根底。

如杨花散漫之象曰散。

阳也。

火也。

散脉独见。

有表无里。

是血亡而气欲去。

主身危。

又产妇得之生。

孕妇得之堕。

若形大力薄。

举按豁豁然不能自固曰虚。

阴也。

经曰。

久病脉虚者死。

若过于本位。

不大不小。

迢迢自若曰长。

阳也。

木也。

主气血有余。

若长而软滑曰气治。

长而坚搏曰气病。

实牢弦紧。

皆兼长脉。

邪气盛则见之。

又女人左关长曰多淫欲。

男子两尺长曰多春秋。

若按之浮软。

如水面浮绵。

随手而没曰濡。

濡主气血虚乏。

又为伤湿阴也。

寸濡上焦寒。

阳虚自汗。

关濡脾虚冷。

尺濡恶寒。

若按之端直以长。

状若筝弦挺然指下者曰弦为阳中伏阴属木。

弦。

贵轻虚。

以滑劲急如新张弓弦者。

病危。

凡经络间为寒所滞。

气血不舒。

则弦脉见故脉弦必作痛。

阳弦头痛。

阴弦腹痛。

尺弦少腹痛。

又木旺者脉必弦。

木旺必来侮土。

土虚不能制湿。

而痰饮之症生。

故疟脉自弦其单弦。

或寒。

或痛。

或饮癖。

或拘急。

又有双弦。

脉来如引二线。

为肝实。

为寒痼。

弦甚为紧。

状如转索。

乃热为寒束。

阴阳相搏之脉。

属阳。

病则为痛为毒。

其芤弦相合。

形如按鼓皮者曰革。

阳也。

芤虚弦寒。

虚寒相搏。

是精血遗亡而气独守。

女子半产漏下。

男子亡血失精。

三·辨沉脉所统有五(伏短细实牢皆统于沉)沉。

阴水也。

重手按下。

至筋骨乃得。

如绵裹砂。

内刚外柔。

如石投水。

必极于底曰沉。

是气满三焦。

而不运于脏腑。

为阴逆阳郁之候。

其病在里。

为寒为水蓄为气。

有力里实。

必痰食有形之物。

凝滞于内。

无力里虚。

乃无形之气。

郁结于中。

沉迟痼冷。

沉数伏热。

沉滑痰食。

沉涩气郁。

沉伏霍乱。

沉牢冷积沉弦饮痛。

沉紧冷痛。

沉弱阴痛。

沉缓寒湿。

寸沉左为寒邪在心。

右为寒痰停蓄。

伤寒两寸沉曰难治。

平人两寸沉曰无阳。

多艰于寿。

关沉伏寒在经。

左主两胁刺痛。

右主中满吞酸。

尺沉肾寒。

主腰背冷痛。

男子精冷。

女子血结。

沉细为阴痒。

伏类于沉。

然沉行筋骨间。

伏行骨上重按着骨。

指下裁动曰伏。

阴水也。

积阴冷毒之气。

滞于三焦。

为关格闭塞之候。

伏而数曰热厥。

亢极而兼水化也。

伏而迟曰寒厥。

阴极而气将绝也。

惟伤寒脉伏。

主大汗而解。

寻之两头无。

中间有。

不及本位。

状如米粒曰短。

阴金也。

是气不足以导其血。

为不及之病。

涩微动结。

皆兼短脉。

过于悲哀之人。

其脉多短。

短而滑数为酒伤。

寸短头痛。

关短宿食。

尺短胫冷。

又关不诊短。

短见于关上。

是上不通寸为阳绝。

下不通尺为阴绝。

若应指沉沉。

不绝如丝曰细。

阴也。

为吐衄。

为忧劳过度。

为湿。

凡血衰气少则顺。

否则逆。

若中取之沉取之脉。

皆幅幅有力曰实。

属土。

是伏阳在内。

寒锢于外。

实而静为气血有余。

实而躁为里有邪。

妇人尺实为有孕。

实统牢革。

牢革之脉。

古人多混淆莫辨。

不知革浮牢沉。

革虚牢实。

形证各异。

故革脉见浮部。

其按之坚固有力。

动而不移曰牢。

阴中有阳。

里实表虚。

病主胸中气促。

骨间疼痛。

大抵其脉近于无胃气。

故诸家皆谓危殆之脉。

四·辨迟脉所统有五(缓结代微弱皆统于迟)迟。

阴土也。

一呼一吸。

脉不及五至曰迟。

乃阴盛阳亏之候。

主脏寒。

审其迟之微甚。

知寒之浅深。

有力冷痛。

无力虚寒。

浮迟表寒。

沉迟里寒。

乍迟乍数为虚火。

又有不浮不沉。

不疾不徐。

不微不弱。

如微风轻柳梢之状曰缓。

缓属阴。

土有和缓之义。

冲和之气。

洋溢于脉。

血满肌肉。

故不嫌迟。

乃脾之正脉。

若浮而缓曰卫气伤。

沉而缓曰荣气弱。

诸部见缓脉。

皆主气血不敛。

为不足之症。

缓大风虚。

缓细湿痹。

缓涩血虚。

缓弱气虚。

寸缓皮肤不仁。

关缓不欲饮食。

尺缓脚弱下肿。

若脉来迟缓。

时一止而复来者曰结。

结者。

阴脉之极。

阴独盛而阳不能入为七情所郁。

寒邪滞经。

气血痰饮食五者。

一留于其间。

则见为结脉。

浮结气滞。

沉结积聚。

结促皆危症。

结促之脉。

无常数。

或二动或三动。

一止即来。

有动而中止。

不能自还。

因而复动。

繇是复止。

寻之良久。

乃复强起曰代。

若暴损气血。

元气不续者可治。

痛脉时见代。

娠妇亦有代脉。

必在三月余。

不则一脏绝。

他脏代至。

故曰代必死。

若轻诊即见。

重按如欲绝。

有而若无者曰微。

阴也。

是劳极诸虚之候。

浮微阳不足。

沉微阴不足。

曾经汗吐下后见之。

为阴阳将自和欲愈之脉。

软极曰弱。

萎弱不振。

类濡而沉。

阴也。

气虚则脉弱。

阳陷入阴之象。

寸弱阳虚。

尺弱阴虚。

关弱胃虚。

病后老人见之顺。

平人少年见之逆。

五·辨数脉所统有二(疾促统于数)数。

阳火也。

一呼一吸。

脉逾五至曰数。

是阳热太过之脉。

有力实火。

无力虚火。

浮数表热。

沉数里热。

寸口数实肺痈。

数虚肺痿。

数而坚如银钗之股。

曰蛊毒。

数之甚为疾。

脉来数时一止。

而复来者曰促。

促者阳脉之极盛。

阳盛而阴不能和。

气血痰饮食五者。

一有留滞。

则脉必见止而为促。

促非恶脉。

然渐退则生。

进则死。

六·辨滑脉所统有一(动统于滑)滑。

阳水也。

然非独阳。

乃纯阳正阴和合交结。

不能独取而成滑。

阴随阳化曰热化。

故其症为热。

实形则往来流利。

如珠走盘。

而中有力。

大抵血盛则脉滑。

故肾脉宜于滑而收敛。

脉形清者。

为血有余。

三五不调。

脉形浊者。

为血滞。

为痰。

浮滑风痰。

沉滑食痰兼气。

滑数痰火。

滑短宿食。

寸滑阳实。

胸中塞满吐逆。

关滑气满食即吐。

尺滑蓄血。

妇人尺滑有断绝。

为经闭。

和滑为孕。

举之无寻之有。

无头无尾。

状如大豆。

厥厥动摇。

不离其处者曰动。

动随虚见阳也。

阴虚阳战于内。

动脉即现。

多于关部见之。

主痛主泄痢。

见于寸为阳。

阳动为惊为汗。

见于尺为阴。

阴动则发热形冷。

七·辨涩脉涩。

阴金也。

如雨沾沙。

如刀刮竹。

往来极难曰涩。

涩为气有余。

气盈则血少。

荣卫不相随。

故脉来蹇滞。

肺则宜此。

病之所主。

复中气结。

内则血痹痛。

外则中雾露毒。

浮涩表恶寒。

沉涩里燥涸。

寸涩液不足。

关涩血不足。

尺涩精不足。

必艰于嗣。

又女人有孕。

为胎痛不安。

或胎漏。

无胎为败血。

八·辨肺大肠脉手太阴肺经。

为一身之华盖。

统十二经。

十五络。

五脏六腑之死生吉凶。

皆于此决。

盖肺居脏腑最上。

脏腑之气。

无不上熏乎肺也。

以其位高。

辅君主行荣卫。

故曰相傅之官。

治节出焉。

居右手寸口。

与手阳明大肠为表里。

肺脏大肠腑。

言其体。

属西方辛金。

言其用。

肺主气。

多言则伤气。

咳嗽由此而作。

肺又藏魄。

并精出入谓之魄。

精气之臣佐也。

其窍通于鼻。

肺和则鼻知香臭。

言其性情之杂着。

肺主声。

自入为哭。

其传于五脏者。

亦各自有声。

其为各脏所传者。

心主臭。

入肺为腥。

脾主味。

入肺为辛。

肝主色。

入肺为白。

肾主液。

入肺为涕。

其为六淫所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