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改革探索篇

合集下载

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探析

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探析

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探析胡 豹(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江苏淮安223001)摘 要: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的深入推广,地方政府履行其在制度实施中的责任时,暴露出了补偿比例偏低、补偿重点不够突出、基金结余比例过高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将直接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长期发展。

商业保险业要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解决筹资机制、补偿方案、风险管控等问题,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发展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商业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中图分类号;F840.684 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961(2008)04-0071-06D iscussi on on the Reform of C o mm er c i a l In surance Involved i n theNew Rura l C ooper a t i ve M ed i ca l Ca r eHU B ao(School of Econom ic Manage m ent,Huaiyin I nstitute of Technology,Huai ’an J iangsu,223001,China )Abstrac t:W ith the in -depth pro motion of ne w rur a l cooperative m edical care in the whole country,so m e p r ob 2le m s come up particularly in local g ove r nm ents during the pr ocess of carrying out its res ponsibility in the i mp le 2m enta tion of the system ,including the low p r oporti on of the compensati on,co mpensati on of conspicuous lack of focus,high p r oporti on of fund balances and othe r issues .I f the se issues cannot be eff ectively solved,they will direc tly affect the long -ter m development of the rur a l medica l care .That comm ercial insurance industr y partici 2pating in the ref or m of the ne w rur a l cooperative medica l ca r e has hel ped t o exp l ore a ne w type of l ong -ter m m echanis m during the developm ent of rural cooperative m edical insurance in ter m s of funding mechanis m s,com 2pensation p lans,risk contr ol and other issues .Key wor ds:comm ercial insurance;rural area;cooperative m edical care收稿日期6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S D )作者简介胡豹(3),男,江苏淮安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金融,商业保险。

我国新农合制度改革之道

我国新农合制度改革之道

浅析我国新农合制度的改革之道摘要: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它是一项为民、利民、便民的新制度。

这项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筹资机制,运行模式,管理监督体系等方面的不完善导致了运行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本文试图通过对外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研究借鉴来总结出我国新农合政策的正确发展之道。

关键词:新农合外国医保改革建议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它是一项为民、利民、便民的新制度,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形势下我们党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该项制度的推行对减轻农民看病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达国家医疗保险制度的分析与借鉴几乎每个发达国家都有自己独特而完善的医疗保险体系,它们在制度上的一些设定值的我国新农合政策进行吸收和借鉴,下面笔者就美国、英国、德国三个国家为例加以分析和研究。

(一)、美国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由私人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构成。

美国是所有工业化国家中惟一不给其全体国民直接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国家。

其医保险制度由以下几部分共同完成:(1)私人医疗保险:美国私人保险的一大特点是雇主为雇员支付保险金,这种情况约占90%。

(2)社会医疗保险:美国政府的医疗保险是一种特指的社会保险制度属于政府资助的社会保险项目,是仅次于社会保障项目的第二大政府财政支出项目。

医疗保险项目由联邦政府负责管理,各州间政策统一。

(3)低收入医疗保险:目前政府低收入医疗保险分为儿童及家庭两种。

前者低于19岁的儿童都可以享有,如果父母临时失业,政府亦会替小孩投保;后者则针对19~65岁的成人,只要收入不超过政府规定单身或夫妻俩人的的收入最低限标准,都可以获得低收入的医疗保险。

浅谈新农合医保制度的思考论文

浅谈新农合医保制度的思考论文

浅谈新农合医保制度的思考论文【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关各方的社会心态是其可持续发展重要因素, 本文从社会心态视角切入,在政府、医疗机构、农民心态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医疗消费心理、三方角色定位角度提出了笔者初浅的认识,并就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提出了初步的设想。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心态;社会角色;对策初探1背景医疗福利需求是社会福利范畴中的重要组成。

关注医疗福利,积极实施、推行、改革医疗保障制度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党重要的民心工程。

依托贫瘠国力建立起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曾极大地牢固了广大农村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也赢得了国际社会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事业的赞许和尊敬。

但是,任何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推行与实施都离不开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大背景。

1978年以来,我国一改计划经济时代坚守社会公平优先的思路,突显效率优先的原则,已取得30年来举世嘱□的成就。

但是,指导思想的转变必然会左右具体工作的形态,在农村,有关医疗保障政策的变更,就是较为明显的例证。

具体讲, 医疗保障政策就呈现出以下的演变过程:“低水平的全民普及型一选择性的剩余型一高水平的全民普及型[1]”,从过程来看,纵观全国已渐次向高水平的全民普及型阶段推进②。

这一变迁引发的冲击和震动是多方位的,反映在社会心理层面, 就是有关各方社会心态上的变化和由此表现出的相互关系上的调整,对此进行一定的分析,是进行相关弱势群体社会政策研究时不容忽视的方面。

本文仅从社会心态层面切入,试图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基础素材。

2制度演变下的社会心态特征2.1心理认同存在差距。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包含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

其中,安全需要就包含人们对健康保障的需求。

新农合的日的,是为了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福祉,农村居民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对新农合的认知和态度,其实无所谓“对”或“错”,都是出于自身利益的理性选择。

浅谈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历程与启示

浅谈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历程与启示

浅谈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历程与启示【摘要】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解决农村群众医疗保障问题的重要途径,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发展历程、政策支持、效果评估、问题与挑战以及启示等方面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这一制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以及其在农村地区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未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该更加注重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为农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这也一再强调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我国乡村改革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历程、政策支持、效果评估、问题与挑战、启示、未来发展、重要性、意义。

1. 引言1.1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重要性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实现全民医保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保障农村居民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和服务,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

合作医疗可以有效缓解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还可以促进农村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提升农村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稳步发展。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于实现全民医保、减轻农村居民医疗负担、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1.2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当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农村地区得到广泛开展和推广,为农民提供了更加便捷和经济实惠的医疗保障。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人口已超过数亿,覆盖面逐渐扩大,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医疗保障和帮助。

各地政府也加大了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支持力度,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措施,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现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参保覆盖不均衡、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资金支持不足等。

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政策支持和改革,以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服务水平。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研究报告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研究报告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研究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为本,三农问题一直备受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可以说三农问题既是一个历史问题,又是一个现实问题。

在以人为本的今天,农民问题显得更为重要.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医疗费用急剧上涨,农民。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愈发严重。

尤其对于许多贫困地区的农民来讲,仍旧在温饱线上挣扎,医疗状况非常差,因病致贫、返贫现象更是比拟突出。

农民的就医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势在必行.2003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中央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开场试点。

这是我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为解决农民的根本医疗卫生问题进展大规模的投入。

从2003年开场,本着多方筹资,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地区正在不断的增加,通过试点地区的经历总结,为将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的全面开展创造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根底,截至2004年12月,全国共有310个县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1945万户,6899万农民参合,参合率到达了72.6%。

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2021年的覆盖面到达农村的80%以上。

2021年2月17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2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

这份文件明确,2021年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均由上一年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围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力争到达70%左右。

一农村合作医疗的理论根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以农业人口为主,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的经济开展和社会稳定,农民就医问题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农村合作医疗作为整个农村医疗保障的主体与核心,它的特殊性和社会性直接决定了政府在合作医疗中应承当的责任。

我们首先从公共品理论入手,再通过农村合作医疗的特殊性和社会性来对其进展分析。

1公共品理论概述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于1954年在其著名论文——"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中首先对公共品进展了系统论述,并给出了公共品的经典定义:纯粹的公共品指的是这样的物品或劳务,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物品或劳务消费的减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精选多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精选多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精选多篇)第一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近些年,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缓慢以及农村疾病人口数量激增,在农民收入依旧比较低条件下,疾病成为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辛苦奋斗30年,一病又回到从前”成为许多农民真实的生活写照。

许多农村地区,由于贫困,缺医少药,有了病,却看不起的现象很普遍,许多农民只得无奈的忍受疾病的折磨。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己开始困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世纪50、60年代起,党和国家着手努力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以传统农村合作医疗为主要形式的医疗保健制度在保障农民的健康、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方面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甚至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

八十年代初,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都曾派专家来我国考察农村卫生工作,考察组在报告中特别强调指出,中国农村实行的“合作医疗制度,是发展中国家群众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范例”。

世界卫生组织还在另一份考察报告中指出:“初级卫生工作人员的提出主要来自中国的启发,中国在占80%人口的农村地区发展了一个成功的基层卫保健系统,向人民提供低费用和适宜的医疗保健技术服务,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卫生需求,这种模型很适合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迁,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在六十年代兴起,七十年代达到高峰,八十年代衰落,走过了一个倒“v”型的不平凡路程。

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削弱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群众对管理粗放“大锅饭”式的合作医疗信任度降低,卫生需求的提高和医药费用的大幅上涨,传统农村合作医疗迅速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崩溃。

伴随着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衰落,自1990年起部分贫困地区的婴儿死亡率开始上升,全国各项主要健康指标的改善速度也远低于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国家提出要恢复和重建合作医疗制度,由于种种原因,虽然农村合作医疗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但覆盖率较低。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历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发展。

这个制度是中国农村地区的一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可以帮助他们在疾病发生时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

本篇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历程。

1. 制度建立阶段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村地区医疗保障体系完全被摧毁,农民缺乏医疗保障,医疗资源匮乏。

1952年,中国共产党政府开始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旨在为农村地区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在此阶段,政府主要通过农村合作医疗站设立、农村卫生队建设等措施建立起农村基层医疗保障体系,但由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经费不足等原因,农村合作医疗站的覆盖面依然不足。

2. 制度完善阶段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农村集体经济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逐渐增加,对医疗保障的需求也变得更加迫切。

根据需求,政府于1983年把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纳入农村综合保险体系,提高了其对农村居民的保障水平,为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做出了贡献。

此外,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增加对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力度、提高政府对农村医疗保障的监管等,使得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3. 制度发展阶段21世纪初,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又进一步发展。

2005年,政府开始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原有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改革,重点是从政策制度、保障范围、保障程度等方面进行完善和提升。

改革后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进行了统筹规划和管理,增加了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保障内容,提高了保障范围和医疗保障水平。

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综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发展,从建制阶段到完善阶段再到发展阶段,政府通过投入资金、加强管理、改善保障等手段不断提升其保障水平和覆盖范围。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未来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仍然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来适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探究

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探究
L g l y tm An o it e a se S dS cey
20. 0 96(下)
{占▲ l 荨金 } J
对 我 国新型 夜树 台作 医疗 制度 的 探究
袁 瑞焕
摘 要 从 建 国初到 改革前 , 医疗保 险制度 在解 除人 民群 众 疾苦 , 经济发 展和社 会安 定方 面发挥 了重要 作用 .改革开 促进 放后, 农村合 作 医疗 日益暴露 出与 市场经济 的 矛盾 , 成 了一 系列 的后果 。从 20 年起 , 也造 03 国家开始推 行新 型农村合作 医 疗保 险制度 , 本文在 此 就新 型农村 合作 医疗制 度做 简要 的分析 和探讨 。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政府信誉 医疗筹资模式 医疗改革 中图分 类号 : 9 3 C 1
以缓解不平等 的原则。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在旧农村合作医疗 制度逐渐退 出 突出的对贫困者进行转移支付 , ( 政府信誉缺失对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的影响 三) 后, 旨在为解决 占全国近 23 / 农村人口的医疗保 障问题而设计 的新型
政府本身难以产 生一个使农民在经济上相信政府有关部门及其 新中国成立之初, 面对全国的严峻形势, 中国政府制定 了面向工 工作人员会在新型合作 医疗的运作过程 中充分有效 的予与合作的机 因此选择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 这个 问题在 目 前的新型农村 农兵, 预防为主 , 团结中西医, 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和 以农村为 制,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0 909(090 -7一1 10・5220 )6 6O 2
能参保 的是相对 富裕的群体, 政府对其用一般性税收收入进行补贴, 必然形成逆 向选择 问题, 加剧不平等 , 违背了社会保障制度设计需要

新农合医疗制度发展现状探讨

新农合医疗制度发展现状探讨

新农合医疗制度发展现状探讨首先,新农合医疗制度在覆盖范围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自2003年新农合医疗制度实施以来,覆盖范围逐年扩大。

最初仅有几个试点地区,如今已覆盖全国农村地区。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新农合医疗制度参合总人数达 6.27亿人,占全国农村人口的比例超过了90%。

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农村居民可以享受到新农合医疗保险的福利。

然而,新农合医疗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和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这导致了一些患者不得不前往城市的大医院就诊,增加了医疗资源的压力,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就医费用。

其次,新农合医疗保险政策的执行存在差异。

不同地区的具体政策和制度安排存在差异,导致了一些患者在跨地区就医时遇到了困难。

此外,一些农村居民对新农合医疗保险的认知度和参与意愿较低,影响了制度的运行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应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新农合医疗制度。

首先,需要加大对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和支持,提高其医疗服务水平。

这可以通过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来实现。

其次,应进一步推进农村医疗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通过加大对医疗人才的培训和激励,促使更多的医生和护士选择到农村地区执业。

此外,还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鼓励更多的医疗机构和专家团队参与到农村医疗服务中。

最后,需要加强对新农合医疗保险政策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提高农民的认知度和参与意愿。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宣传广告、教育培训、社区活动等,将政策知识传递给更广大的农村居民。

总之,新农合医疗制度在覆盖范围和基金筹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实际运行中依然面临一些挑战。

通过优化农村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以及加强政策宣传和普及工作,可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新农合医疗制度,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对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对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对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与建议第一篇:对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与建议对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与建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完成“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需要,更是广大农村发展生产、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本文通过选择性的对农民的参合,资金筹集,报销,监管等问题的思考提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途径,以期为完善该制度提供更多理论参考。

一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农民的参合率,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范围1.政府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宣媒体,加强对农民健康权益的维护,开展合作医疗的宣传教育。

要教会农民如何正确分析评价合作医疗制度并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支持,引导农民不断增强自我保障和互助共济意识,并最终形成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2. 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保持其连续性和稳定性消除农民顾虑。

3. 将农民工纳入他们打工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对象的范围,方便他们就医。

目前,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群体的规模是十分庞大的,因此他们的参合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他们这一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同时对积累合作医疗基金,提高补偿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4. 构建多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模式。

从目前来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是以“大病”统筹为主,但对一些病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慢性病)。

因此,有条件地区可以提高保障水平扩大保障的范围。

二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筹资标准,多元化的筹资渠道,适宜的筹资层次和筹资模式1. 建立科学的筹资标准。

必须考虑到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要继续坚持农民个人交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原则。

在筹资机制的原则指导下,综合考虑合作医疗资金需求及各筹资渠道的资金供给潜力,据此确定不同筹资主体间,尤其是农民与政府间不同行政级别政府间的筹资比例标准,确保建立科学合理的筹资水平。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探索和改革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探索和改革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探索和改革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医疗保险制度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在医疗保险制度的探索和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论文将探讨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背景、现状、改革方向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背景中国的医疗保险起源于1950年代的医疗卫生运动,1969年开始实行门诊医疗保险,且面向国家企事业单位和城镇居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2003年通过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此后,我国不断加大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力度,不断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三大保险制度,并进一步整合,加强医保基金的中央调剂和统筹。

当前,中国医疗保险制度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

二、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一)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建立中国已经建立了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了全国90%以上的人口。

医疗保险已不再局限于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覆盖了农民、城市失业人员和城市居民。

(二)保障水平有所提高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近年来,医保支付比例不断提高,报销范围不断扩大,报销比例提高到了70%以上,部分地区达到90%以上。

(三)医保基金持续增长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是医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目前,医保基金持续增长,保障能力逐步提高。

同时,中央与地方政府也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医保基金中央调剂和统筹。

三、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方向(一)激励社会多元化参与中国医疗保险制度需要进一步推进多元化参与,激发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提高医保基金的效益。

政府应该引导和支持医药企业、私人医生、社区医疗机构等多种机构参与医疗保险制度,增强医疗市场竞争,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毕业论文

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毕业论文

学年论文题目: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其对策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意。

作者签名:日期: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容。

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日期: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与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

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3)其它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概述 (4)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 (5)三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其对策 (6)(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 (6)(二) 解决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问题的对策 (8)总之 (9)参考文献 (10)摘要: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险体系对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摘要】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旨在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和相关研究成果。

结合现有政策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未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建议。

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为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优化和完善提供重要参考,促进农村居民健康服务的均等化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问题、影响因素、对策建议、研究成果、政策建议、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开始试点实施,旨在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解决农村地区医疗资源不足和费用负担过重的问题。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医疗资源不足和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覆盖范围和质量仍有待提高。

部分地区存在医疗保障资金管理不规范、医疗服务报销难等问题,导致农民对合作医疗制度信心不足。

医药费用上涨、医保基金不足等因素也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带来了压力。

在此背景下,关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综述,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问题所在,探讨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改进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也将总结相关研究成果,提出政策建议,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农村居民医疗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农村居民基本医疗需求,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虽然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参保覆盖率不高、医疗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地区医保基金支撑压力大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践与思考——以诸暨市为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践与思考——以诸暨市为例
入严重不足 , 医疗设施落后 , 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匮乏 , 广大农 民
点县( ) 市 之一 , , 对此 市委 、 政府高度重视 , 市 把它作 为工作 的
重中之重来抓 , 通过全市上下 5 年的共同努 力, 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制度在全市全面顺利实施 , 市 10 个行政村 由 2 0 全 39 03年 1 2
诸暨市合作医疗制度兴起于六十年代后期 , t十年代逐步
得到普及 , 当时的历 史条件 下 , 解决广大农 民的医疗保健 在 为
作 医疗 工 作 情 况 , 对取 得 成 绩 予 以充 分肯 定 , 出存在 问题 , 指 提
出相 应 的 对 策 ,企 图探 索 一 条 适 合 我 市 经 济 社会 发展 水 平 、 适
合农 民需 求 的农 民 医 疗保 障路 子 。
问题发挥 了重要作用 。进入八十年代后 , 由于农村经济体制的 改革 , 作为 当时医疗载体 的合作 医疗站相继转 为个 体 , 合作医 疗逐渐削弱 。九十年代后期 , 随着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深
入 开 展 , 医 疗 重新 得 到 重 视 和加 强 。 19 年 以来 , 暨 市 合作 自 98 诸
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制度是 由政府 、 引导 、 支持 , 农民 自愿参 加, 个人 、 集体和政府 多方筹资 , 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 御疾病风险的能力 , 利于 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 , 有 有利于保 护农 村生产力 , 有利于缩小城 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差 距 , 一件 是
先后在次坞镇 、 店口镇开展 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合作医疗 试点 工作 , 致力于解 决农民 医疗保障 问题 , 夯实 基础 , 累经 积 验。20 03年 1 2月, 诸暨市作为全省 2 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 7

新医改背景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路径探究

新医改背景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路径探究

新医改背景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路径探究作者:荣注瑶刘钊张希元唱游蔡苏州来源:《学习周报·教与学》2020年第51期摘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我国自己创造的惠及广大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它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但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具体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以河北省正定县为着眼点,梳理新医改启动以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变迁过程,总结新农合实施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为今后持续推进新型农村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医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路径一、新医改背景医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体制度的自我革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过程。

自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始以来,我国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完善。

2009年出台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标志着新一轮医改的开始,新医改是对上一轮医改的继续,是对上一轮医改的继承与扬弃;新医改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

新医改以“一个目标、四梁八柱”为主要核心内容,并提出了六则意见,其中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现状及取得成效(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面支出不断加大2014年正定县在社会保障方面投入44248万元,用以保障全县社保政策落实;在城乡医保方面投入23534万元,用以保障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药费用及时报销;投入资金297万元落实县医院药品零差率政策,支持公立医院改革;投入资金3087万元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县级财政配套政策。

2015年正定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入17434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14316万元。

最新-新农合医疗制度实施困境探析3篇 精品

最新-新农合医疗制度实施困境探析3篇 精品

新农合医疗制度实施困境探析3篇第一篇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困境1.1自愿原则下的逆向选择困境治疗,由于目前农村人口的流动性较大,外出务工的人员不断增加,这部分人员由于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不愿意参保,而他们又恰恰是农村中支付能力最强的人群。

这种种因素进一步加剧了逆向选择的可能性。

1.2大病统筹原则下的给付模式选择困境从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主要是以大病为重点,主要用来解决因大病造成的社会问题。

首先,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因为农民看不到预期的收益,通常缺乏有效关注,于是,在大多地区,便采取来一种福利型的模式。

通过建立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统筹账户,农民的缴纳部分归纳在人的账户,平常用于普通门诊的补偿费用,社会统筹账户则由政府纳入补助,用于大病的补偿。

这样做的缺点是资金比较分散,而且报销费用低,没有起到负担农民医疗的作用,合作医疗便成为一种形式。

1.3农民参加的积极性不高依据制度经济学的原理,任何一项制度的建立都是制度相关群体利益博弈的结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行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如何协调政府,农民,医疗机构之间的关系。

这三者在磨合的过程当中,地位不近相同的,在他们之间,存在着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这个过程当中,政府又担任着监督者的角色,同时也是制度的制定者、组织者,地位上占优势;而且医疗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等,对于农民来说医疗机构具有天然的优势,而农民在地位上很明显居于弱势,同时合作医疗的主要受益对象和主体又正好是农民,所以如果农民在合作医疗过程中的地位得不到有力保障,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很明显将会偏离设计者的初衷,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农民地位的弱势也决定了农民是最容易被调动和发展的一个群体。

首先,从医疗机构出发,它必须从自身利益来考虑,它具有扩大影响,扩大需求的动机,而且农民在也愿意获得最好的医疗服务,在可以享受到一定的医疗补助的情况下。

其次,也可以政府通过吸引农民参与到制度制定和组织监督的过程中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改革探索篇各地积极实践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模式,获得可喜成绩。

一、广东--从云浮到番禺:摸索前行截至2007年第一季度,广东省1391个乡镇中的20975个行政村的4935万农业人口中,已有4137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享受这一医疗保障的农业人口数占到总数的%,这一参保比例居于全国的领先位置。

1、云浮路径:合作医疗、补充医疗双轨并行云浮模式在方案设计上十分注重调动农民的参合积极性,采取分档次、积分制、优惠检查费用等,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面和受益程度,但主管部门工作量很大。

在目前广大欠发达地区,这种模式还是比较合理的。

云浮市以其六年来在农村合作医疗领域做出的改革成绩,成为“中国十大政府创新典型”。

2004年初,云浮市的“创新路径”清晰显露:市县两级政府开始投入额外的财政补贴,云浮实行合作医疗和补充医疗的双轨并行制。

具体做法:参加合作医疗保险的农户在缴纳10元之后,再多交5元参加补充医疗保险。

而在农户的5元的基础上,市县政府共补贴10元,这样一个农户就增加了15元的补充医疗保险基金,以提供10000元的补充医疗赔付额,补助额即可由2000元提高到12000元。

2005年起,云浮又将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民住院补充医疗保险合并,统称为合作医疗,并实施分档管理。

实行高额补助后,当年获得最高限额12000元补助的就有348人。

2006年云浮市开始试行积分制,但凡参保两年而又从未享受过合作医疗报销的农户,每户可以累积200分,该户就能提高2%的赔付额度,享受52%的报销额度。

这一系列的连续动作,让这个“经济困难市”在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上取得不菲成绩。

2007年,全市参加合作医疗已经万人,覆盖率达到%,比省制定的目标高出个百分点。

2、番禺模式: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在2007年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上,广州市番禺区以“管办分离、商业公司托管”的基金运作模式得到中央决策层的肯定,被评为全国新农合先进试点。

此外,番禺模式被保监会、发改委、卫生部、社科院及全国50个县市的100多位政府官员评价为“标杆”,为制度创新提供了一个样板,被概括为“政府主导、卫生部门监管、保险公司承办、信息化操作”。

这种保险公司参与新农合的基金模式更适合在经济发达地区推广。

为了“创新合作医疗运行机制”,实现合作医疗的“征、管、用”分离的运作,番禺模式开始于2005年1月1日的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法,亮点在于“商业保险公司的介入,从而打破了政府在整个农合工作中独当一面的局面,又并不否定政府的主导地位”。

具体而言,就是政府购买商业保险公司的专业化的服务,通过招标委托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承办补偿等具体业务,改变了以往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的做法,使政府从繁杂的具体业务中脱离出来,专注于管理和监督。

区政府每年向保险公司支付管理费,而管理费并不来自农合基金,区、镇政府、村集体和个人每年筹集的资金全部用作医疗补偿。

在基金测算方面,农合办是秉持“以收定支、保障适度、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保险公司按照卫生局的要求,利用精算技艺,每年定时进行测算,确定当年适当的保障水平。

2005年、2006年基金节余率为%、%,都稳定地达到了预期控制的目标。

政府组织则负责推动保费的征收,直接把保费汇入区财政的基金专户,保险公司使用保费办理补偿需要根据实际支出向卫生、财政部门请款,而两部门又每月对该补偿请款进行抽查、核算、划拨。

全程实行封闭运行,各方职责明确,互相监督约束。

这种流程分工彼此制衡的机制保障了“番禺模式”的有效安全运转。

如今,“番禺模式”得到国家决策层的认可,为商业公司进入民生领域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空间。

二、苏南昆山市“四合一”模式苏南作为全国农村经济发达地区的代表,其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所显示出的先导性,对其它地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苏南全面改进“福利?风险型”的合作医疗制度,在原有合作医疗基础上实施市(县)乡(镇)两级统筹的大病风险医疗制度,进行社会化医疗保险制度(并与城镇职工医疗制度并轨,实行城乡一体)试点工作,逐步推广。

在这方面,昆山市推行了“四合一”合作医疗新模式,即“家庭储户+住院风险统筹+大病救助+预防保健基金”。

在具体实施上,建立家庭储户卡制度,对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员,以户为单位,建立家庭储户卡,将合作医疗基金中的40~50%存入家庭储户,供参保人员在村卫生室使用,超支自负,如有积余可转入下年度。

住院风险统筹基金,占筹资标准的40~50%实行以镇为单位统筹,以量入为出,略有积余为原则,实行分段结报,原则上80%左右的住院风险基金用于参保人员在本镇卫生院住院使用。

大病救助基金,原则上从市、镇二级财政补助,按年人均各项提取大病救助经费,实行以镇为单位的统筹,主要用于对一些因急病、重病外转就诊的参保人员以及因病返贫的特困家庭给予重点的救助。

预防保健基金,占合作医疗基金筹集标准的10%,主要用于对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发放教育材料。

这一运行新模式的优点是:账户的形式使农民能够直接感受到自己出的钱大部分直接用于自身看病,而支付少量的钱又能享受较大数额的大病风险补偿,增加了对农民的吸引力;农民每次看病均需记账签字,从而直接对乡村医生的行为进行监督。

三、江苏省赣榆县--滚动式预缴费制度江苏省赣榆县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过程中通过滚动式预缴费制度,很好地解决了农民的筹资难问题,并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

这种模式更适合在欠发达地区推广滚动式预缴费制度是指参合农民结报医药费时,本着自愿的原则,用报销所得的费用,向所在镇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预缴该户次年医疗资金的制度。

这种筹资方式现场预缴手续简便,可操作性强,保证了资金筹集与进入专用帐户环节的资金入口安全。

而且减轻了镇村干部的收费任务,降低了筹资成本,从根本上解决了筹资难的问题。

赣榆县在2003-2004年新型合作医疗试点期间,用三个季度的时间,运用滚动式预缴费方式,共筹集农民参合资金800多万元,占下一年度农民应缴资金的80%以上。

经粗略估算,新筹资方式在赣榆每年只需40万元左右费用,较传统模式节约75%左右的成本。

在报销过程中将报销费用扣除为农民下一年度的参合资金,要比从口袋里掏现金更容易让农民接受。

这也正是滚动式预缴费制度的生命力所在。

四、江西省镇赉县--地方性尝试:村医代收吉林省镇赉县通过村医代收的办法,探索出降低征收成本、提高效率的筹资新方式。

从2005年底开始,镇赉县选取60个村做试点,将村医纳入新农合医疗体系,农民到定点村医处看病,可以报销8元医药费;定点村医负责新农合的宣传和本村村民的收费工作。

镇赉县合管办对定点村的村医组织了多次培训,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还为村医建立了热线电话,一些报销手续不清楚、需要重新核定的患者都交由合管办帮助核定。

在村级设定点医疗机构给农民报销8元钱,既保证了参合群众的利益,又兼顾了村医的利益。

由定点村医收缴参合费,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了管理成本。

另外,这种筹资方式与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紧密挂钩,让农民在有形的医疗服务面前自主选择是否继续参合,改变了以往“宣传?发动”的传统筹资模式,也有效防范了一些地区借新农合筹资之机搞捆绑收费、搭车收费的现象。

镇赉县在试点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是管理成本加大;二是村医参与宣传新农合等工作没有经济回报;三是一些刚毕业的村医和技术不高、群众不认可的医生所在村的缴费进度较慢。

今后还会采取“多条腿走路”的办法,探索以村医为主,当地村支部、村委会等为辅的缴费方式。

五、四川省绵竹市--医疗机构垫付结算补偿金在绵竹市,农民到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出院时一个窗口结账,一个窗口报销,可以直接拿到新农合补偿款。

这笔支出由医疗机构垫付,每月底到市新农合服务中心报销。

但是,并非所有的垫付款都能报销,如果被发现有违“合理诊断、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的情况,医疗机构就要自己“埋单”了。

为了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防止医疗机构过度治疗,全市成立了合作医疗专家指导组,每月抽调多名专家对住院费用超过1000元的病例进行审查。

同时,市新农合服务中心担当“把门人”的角色,每月对所有住院患者的资料进行逐一审查。

如今,“违规风险由医疗机构自己承担”已经成为一条“铁律”。

结算补偿由医疗机构垫付制度,既方便了农民就地住院就地结算,又制约了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使农民就医需求明显增长。

2006年,绵竹市参合农民常见病单病种费用下降14%?43%。

门诊住院人次比2005年同期增长20%,总费用仅比2005年同期增长1%。

2006年参合农民在乡镇卫生院的平均住院费用为680元,而2005年为1090元。

参合农民在平均住院费用减少的基础上,又得到了合作医疗补偿,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积极性。

合作医疗基金运行是否安全,补偿能否及时兑现,操作是否公正,是农民最关心、也最担心的问题。

为此,四川省强化了对医疗各环节的监督管理,赢得了广大农民的信赖。

六、重庆市--不让一个“缺席”,推行贫困医疗救助在贫困地区,很多家庭连每人每年10元钱也缴纳不起。

为此,重庆市逐步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通过新农合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新农合制度与农村贫困医疗救助制度的无缝衔接,大大提高了贫困参合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他们的做法是:由民政医疗救助金资助农村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仅2006年就资助万贫困农民参合;取消了贫困参合农民住院起付线;在年底新农合基金有节余的情况下,对因大病住院的贫困人口给予了第二次补偿;在新农合补偿基础上,提高贫困家庭补偿比例。

在很多地区,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报销设有起付线,农民先自付、后报销。

渝北区对部分困难农民实行了住院支付“零门槛”。

费用在1000元以内的,按新农合规定报销后,患者自付部分由民政部门给予全额救助,使困难群众生病后能及时入院治疗;费用在1000元以上的部分,按新农合规定报销后,由民政部门对患者自付部分救助60%,年最高救助金额控制在3000元以内。

七、山西省长治市--市医院“托管”乡卫生院,卫技人员“领办”村卫生所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条件较差、“参合”农民舍近求远就医难等状况,山西东南部长治市在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过程中,采取市县级医疗机构、卫技人员“托管”和“领办”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的方式,部分解决了基层卫生机构的“缺医”之渴。

这种“支农”很必要,基层就缺这种既有证书、又有技术的好医生。

长治市规定“托管”人员管理乡(镇)卫生院不少于三年,双方要签订协议书,三年之后“被托管”乡镇卫生院应达到一定医疗服务标准。

承担托管任务的人员原单位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不变,同时可参与乡镇卫生院收入分配,并享受每月市财政800元至1200元的补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