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 宪法意识 薄弱 成因 培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当前我国公民宪法意识依然较为薄弱,主要体现在公民对宪法的认识有待提高、宪法理念有待提升、权利意识有待加强、对宪法事件的态度有待转变。造成我国公民宪法意识薄弱的成因在于,公民的宪法意识提升受传统观念、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宪法实施效果的制约。针对上述我国公民宪法意识薄弱的现状和成因,文章提出了我国公民宪法意识的若干培育路径。

【关键词】公民宪法意识薄弱成因培育

公民宪法意识是一国公民对宪法现象的认知、评价、意志等方面意识形式的总称。公民的宪法认知是公民对于宪法理论、宪法实践的理解,是公民其他方面宪法意识的基础条件。公民的宪法评价,是公民在其宪法认知的基础上,按照宪法理论标准或者道德标准,对不同的宪法现象之间通过比较之后获得的肯定性、否定性评价。公民的宪法意志,是公民具有相应目的的宪法意识,宪法意志是公民宪法行为最为直接的思想源泉。公民宪法意识包含权利保护、权力制约的意识和公民对宪法本身的认知。

培育公民宪法意识,是推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切实维护公民各项权利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切实强化了法治建设,公民宪法意识在较大程度上获得了提升。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公民宪法意识还存在许多薄弱的地方,主要是公民的宪法权威意识尚未牢固树立,公民的宪法信仰明显缺失,宪法主体并未不折不扣地将宪法作为自己的根本行为准则。同时,公民尚未形成正确的权利意识,对宪法的功能作用认识错位,并未正确地认识到宪法是用来约束政府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根本大法。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培育公民宪法意识,成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和亟待加以切实解决的重大历史命题。在推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公民的宪法意识无疑就是十分重要的“软件”,公民的宪法意识只有在法治的土壤之中才能茁壮成长,有力地推动法治社会建设。

当前我国公民宪法意识依然较为薄弱

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公民的宪法意识有了较大程度提高。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公民的宪法意识依然处于不均衡的状态,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公民宪法意识依然较为薄弱,主要体现在:

公民对宪法的认识有待提高。“公民的宪法认识是公民宪法意识的最直接体现”。①公民对宪法认识的同时还构成了公民宪法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提高对宪法认识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提高宪法意识的过程。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律制度体系的不断健全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不断推进,宪法受到了更多群体的关注,公民对宪法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知之不多到认识深刻的过程,宪法在目前已经较为普遍地走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据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韩大元进行的一项调查统计,接受调查对象中有76%以上认为民法和人民生活联系最为紧密,而只有10%的受调查对象认为宪法和人民生活最密切。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宪法是根本大法,但是却缺乏更进一步的了解,对宪法缺乏信任感。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公民对宪法的认识亟待提高。

公民的宪法理念有待提升。“宪法理念是宪法意识的高级形式”。②公民的宪法理念集中反映了公民对本国宪法的接受程度,同时还能够集中体现宪法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程度如何,公民有着正确的宪法理念还是文明社会的标志。反之,如果公民尚未形成普遍的正确的宪法意识,那么就表明社会的文明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当前我国的现实状况是,公民的宪法意识还有待提升,公民对宪法的功用、宪法的地位认识不到位,对民主、法律依然缺乏信仰。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和法制建设的顺利推进,我国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有了较大程度提高,但是,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尚未普遍成为我国公民的坚定而不可动摇的价值理念,“宪法法律至上”的理念尚未牢固树立,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公民的法治意识、民主意识可能会发生动摇,比如在不了解候选人的情况下盲目、任意选举等,使选举的民主性受到了极大弱化。

公民的权利意识有待加强。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公民的宪法意识是否进步就是通过公民是否具有权利意识而决定的,公民的权利意识构成了宪法意识的重要

组成部分。2004年修订的《宪法》中增加了人权保障方面的内容,将人权保护

提高到了宪法保障的层次。党的十八大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做出了重要安排部署,最近制定、修订的法律法规也高度重视公民人权保障问题,国家更加重视人权保障,公民的权利意识也逐步提高。即便如此,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草民”传统观念尚未完全根除,不少公民遇到自身权利需要救济时还未能理性地通过法律渠道维权,而是“信访不信法”,选择信访的方式维权,甚至极少数民众通过“以暴制暴”等非理性方式维权,这些问题的存在均表明当前公民自觉维权、依法维权、依法行使公民权利的权利意识依然有待进一步加强。

公民对宪法事件的态度有待转变。所谓宪法事件,也就是和宪法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热点事件,各种宪法事件中实际上包含了宪法的价值与理念,对公民宪法意识产生重大影响。公民有什么样的宪法意识,就会有相应的对待宪法事件的态度,因此,公民对待宪法事件的态度能够反过来体现公民的宪法意识、反映公民宪法意识的发展程度。

当前我国公民宪法意识薄弱的原因

公民宪法意识的提升受传统观念制约。包括公民宪法意识在内的所有人类意识,均必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和西方国家相区别的文明,即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自身特色的传统文化观念。在我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服从”和“人治”而非“反抗”和“法治”是十分鲜明的特征,此种传统的“人治”和强调“服从”的观念对公民宪法意识的提升带来了极大的制约。在“人治”的影响下,必然形成“义务本位”、“权力至上”的传统文化,数千年的中国专制统治也充分地说明了这点,在这样的传统文化“强势”影响下,高举“民主”、“科学”的精神和旗帜也就障碍重重、阻力极大,公民宪法意识的提升也就注定必然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