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浓缩

合集下载

污泥浓缩池

污泥浓缩池

污泥浓缩池概述污泥浓缩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用于将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浓缩,从而减少处理后的污泥体积,并降低处置成本。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泥浓缩池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操作注意事项以及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内容。

工作原理污泥浓缩池的工作原理基于物理和化学的原理。

通过一系列的处理过程,将水中的固体污染物和水分分离,从而实现污泥的浓缩。

主要的工作过程包括进料、沉淀、搅拌、排泥、出料等。

1.进料:废水处理系统中产生的污泥通过管道输送至污泥浓缩池,并经过预处理去除大颗粒物质。

2.沉淀: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固体颗粒向下沉淀,形成污泥层。

3.搅拌:为了防止污泥的结块,浓缩池设计有搅拌装置,不断地搅动污泥,使其保持颗粒状。

4.排泥:水中的清洁液通过溢流口排出,而污泥则通过底部的排泥管道排出。

5.出料:经过浓缩后的污泥会被输送到后续处置设备或存储装置。

结构设计污泥浓缩池的结构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池体:池体是污泥浓缩池的主体部分,一般采用圆形或矩形的结构。

池体的选材应考虑到其与废水、化学药剂等物质的耐腐蚀性。

2.壁板:池体的壁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常见的材料有玻璃钢、不锈钢等。

3.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用于搅动污泥,防止结块和沉渣。

搅拌器的类型和数量应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进行选择。

4.排泥系统:排泥系统包括排泥管道和排泥泵等设备。

排泥管道应位于污泥浓缩池的底部,以便将污泥顺利排出。

5.运输设备:为了将浓缩后的污泥输送到后续处理设备或存储装置,通常需要使用输送带、螺旋输送机等运输设备。

操作注意事项在使用污泥浓缩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控制进料量:合理控制进料量可以保证污泥浓缩效果。

过高的进料量会导致污泥浓度不够,过低的进料量则会导致污泥浓度过高。

2.定期清理:定期清理污泥浓缩池可以防止污泥积累过多,影响浓缩效果。

清理时应注意安全,并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

3.维护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污泥浓缩池的设备,包括搅拌装置、排泥系统等,确保其正常运行。

污泥浓缩

污泥浓缩
但气浮浓缩系统组成较复杂,运行于维护管理难 度大
离心浓缩
优点:占地面积小,造价低 缺点:运行费用与机械维修费用高 分类:按转动装置分转盘式、篮式、转
鼓式;按转速分:高速、中速、低速 离心浓缩机性能见下表:
离心浓缩性能资料
污泥种类
剩余活性污泥 剩余活性污泥 剩余活性污泥 经粗滤以后 剩余活性污泥 经粗滤以后 剩余活性污泥 剩余活性污泥 剩余活性污泥
污泥的气浮浓缩
定义:在加压情况下,将空气溶解在澄清水中, 在浓缩池中降至常压后,释放出的大量微气泡 附着在污泥颗粒的周围,使污泥颗粒比重减小 而被强制上浮,达到浓缩的目的。
气浮法较适用于污泥颗粒比重接近于1的活性 污泥.可将污泥含水率由99.5%降至94%一 96%。
气浮浓缩池的基本形式有圆形和矩形两种
气浮浓缩池的设计
溶气比的确定:气浮时有效空气重量与污泥中 固体物重量之比称为溶气比或气固比
气浮浓缩池表面水力负荷:水力负荷的单位是 m3/(m2·h),当活性污泥含水率不小于95%时, 为1.0一3.6,一般采用1.8。
气浮浓缩他表面团体负荷:当活性污泥含水率 不小于95%时,为1.8—5.0 kg/(m2.h).
入流污泥浓度C0=(2—6)g/L
污泥种类
污泥固体通量 浓缩污泥浓度 (kg/(m2h)) (g/L)
生活污水污泥
1-2
50-70
初次沉淀污泥
4-6
80-100
改良曝气活性污泥
3-5.1
70-85
活性污泥
0.5-1.0
20-30
腐殖污泥
1.6-2.0
70-90
初沉污泥和活性污泥混合 1.2-2.0
气浮浓缩他的池深:

污泥的浓缩与脱水

污泥的浓缩与脱水

图4-4 离心过滤机
图4 -5
圆筒型离心机
图4-6 湿式造粒机的构造示意图 1.隔板 2.溢流管 3.泄水缝 4.提泥螺旋板 5.孔口 1.隔板 2.溢流管 3.泄水缝 4.提泥螺旋板 5.孔口
4.5
污泥的利用和处置
(Utilization and disposal of sludge) sludge)
脱水方法 浓缩脱水 脱 水 装 置 脱水后含水率(%) 95~97 脱水后状态 近似糊状
重力浓缩、气浮浓缩、离心浓缩
自然干化法
自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化场、晒砂场
70~80
泥饼状
真空过滤
真空转鼓、真空转盘等
60~80
泥饼状
压力过滤 机械 脱水 滚压过滤
板框压滤机
45~80
泥饼状
滚压带式压滤机
78~86
泥饼状
离心过滤
离心机
分离液不清, 分离液不清,电耗量 较大, 较大,机械部件磨损 较大 刚才消耗量大, 刚才消耗量大,混凝 剂消耗量较高, 剂消耗量较高,污泥 泥丸紧密性较差
4.2
污泥浓缩
(Thickening of sludge)
污泥浓缩的目的:是去除污泥中的间隙水, 污泥浓缩的目的:是去除污泥中的间隙水 , 缩小污泥的 体积,为污泥的输送、消化、脱水、利用与处置创造条件。 体积,为污泥的输送、消化、脱水、利用与处置创造条件。 主要方法:重力浓缩法、气浮浓缩法和离心浓缩法。 主要方法:重力浓缩法、气浮浓缩法和离心浓缩法。 4.2.1 重力浓缩法(Gravity thickening method) method) 重力浓缩法的构筑物称为浓缩池,分为间歇式浓缩池和 重力浓缩法的构筑物称为浓缩池,分为间歇式浓缩池和连 续式浓缩池。 续式浓缩池。 4.2.2 气浮浓缩法(Gas floatation thickening method) method) 污泥气浮浓缩是依靠大量微小气泡附着在污泥颗粒上, 污泥气浮浓缩是依靠大量微小气泡附着在污泥颗粒上 , 形成污泥颗粒-气泡结合体, 形成污泥颗粒-气泡结合体 , 进而产生浮力把污泥颗粒带到 水面达到浓缩的目的。 水面达到浓缩的目的。 4.2.3 离心浓缩法(Centrifugal thickening method) method) 污泥离心浓缩是利用污泥中固体颗粒和水的密度差异, 污泥离心浓缩是利用污泥中固体颗粒和水的密度差异 , 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中, 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中, 固体颗粒和水分别受到大小不同的 离心力而使其固液分离,达到污泥浓缩的目的。 离心力而使其固液分离,达到污泥浓缩的目的。

污泥的浓缩原理及应用

污泥的浓缩原理及应用

污泥的浓缩原理及应用污泥的浓缩原理及应用污泥处理是对污泌泥进行浓缩、调治、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的加工过程。

污泥的浓缩原理是什么?应用有哪些?一起来了解一下!1.污泥水的分类和去除方法污泥中水的存在形式大致包括:游离水、毛细水、吸附水和内部水,其中游离水是指存在于污泥颗粒间隙中的水,或称为空隙水,占污泥水分的70%左右。

毛细水是指存在于污泥颗粒的毛细管中,占污泥水分的20%左右。

吸附水和内部水是指粘附于污泥颗粒表面的吸附水和存在于其内部的水,占污泥中水分的10%左右。

降低污泥含水率能大大减少污泥体积,以便进一步处置利用。

2.污泥浓缩污泥浓缩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污泥体积,浓缩脱水的.主要对象是间隙水,浓缩后为后续处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降低处理成本。

污泥浓缩可分为重力浓缩、气浮浓缩和离心浓缩,其中重力浓缩应用较多。

⑴重力浓缩法重力浓缩是利用污泥中的固体颗粒与水之间的密度差来实现泥水分离的。

重力浓缩构筑物称为重力浓缩池,可分为连续式重力浓缩池和间歇式重力浓缩池两种。

间歇式污泥浓缩池可建成矩形或圆形,多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

间歇浓缩池设计的主要参数是停留时间。

如果停留时间太短,浓缩效果不好,太长不仅占地面积大,还可能造成有机物厌氧发酵,破坏浓缩过程。

停留时间的长短最好经过试验确定。

连续流重力浓缩池的基本工况为:污泥由中心进泥管连续进泥,浓缩污泥通过刮泥机刮到污泥斗中,并从排泥管排出,澄清水由溢流堰溢出。

连续式浓缩池的合理设计与运行取决于对污泥沉降特性的确切掌握。

污泥的沉降特性与固体浓度、性质及来源有密切关系,在设计时,最好先进行污泥浓缩试验,掌握沉降特性,得出设计参数。

设计参数主要包括:浓缩池的固体通量、水力负荷和水力停留时间。

浓缩池容积应按污泥在其中停留10~16h进行核算,不宜过长。

重力浓缩法的优点是贮存污泥的能力强,操作要求不高,运行费用低,缺点是占地面积大,且会产生臭气,对于某些污工作不稳定,经浓缩后的污泥非常稀薄。

污泥处理处置的主要方法

污泥处理处置的主要方法

污泥处理处置的主要方法1、污泥浓缩浓缩是常用的固液分离方法,可通过两种方式完成:固体上浮至混合液上端,或沉降至混合液底部。

前者一般称为气浮,后者则称为重力浓缩。

污泥浓缩的目的主要是在进行污泥消化或脱水之前,尽量将多余的水分从污泥中分离。

一般来说,污泥浓缩可有效减少污泥处理后续单元如消化、脱水所需的处理容量,而后续单元因容积减少所节省的成本,远高于污泥浓缩单元的设置与运行费用,因此设置污泥浓缩单元有助于降低污泥处理过程的总成本。

2、污泥调理化学调理污泥调理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污泥的固液分离。

在目前可利用的技术中,最常用的方式是是在污泥中添加混凝剂,如氯化铁、石灰或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污泥焚化灰渣也可用作污泥调理剂。

在混浊的液体如污泥中加入混凝剂,可促进固体物质的凝聚,使其更容易与水分离。

近年来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在污泥调理方面的应用日渐广泛,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易于处理,所占体积小,使用起来操作简单,且非常有效。

絮凝剂一般在脱水之前注入污泥中,并与污泥充分混合。

热处理另一种污泥调理方法是将污泥在高温(175~230℃)及高压(1000~2000kPa)下加热,污泥固体中的结合水被释放出来,因此可改善污泥的脱水特性。

热处理的优点是污泥调理后的脱水性比使用化学调理剂更佳;缺点是系统的操作与维护较为复杂,同时污泥热处理也会产生高浓度的蒸煮液,当其回流至污水处理厂时,将明显增加处理单元的负荷。

3、污泥稳定污泥稳定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生化方法降解污泥中的有机固体物质,使污泥更为稳定(减少臭味及腐败),且更容易脱水,同时减少污泥质量。

一般而言,如果直接进行污泥脱水和焚烧,则不需要稳定处理。

污泥稳定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在密闭的反应器中隔绝氧气下进行,称为厌氧消化;另一种则是在污泥中通入空气,称为好氧消化。

4、污泥脱水真空脱水机真空脱水机由覆盖有过滤材料或滤布的圆柱形滚筒构成,滚筒旋转时部分侵入污泥槽中,而槽中污泥已经过调理。

当滚筒内部有一定真空度时,污泥中的水分便被吸入滚筒,并在滤布表面留下固体物质而形成滤饼。

污泥浓缩池施工方案

污泥浓缩池施工方案

污泥浓缩池施工方案1. 引言污泥浓缩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重要的设备之一,用于将废水中的污泥进行浓缩处理,减少处理量和后续处理成本。

本文档旨在介绍污泥浓缩池的施工方案,包括污泥浓缩池的位置选择、设计要点以及施工步骤等。

2. 污泥浓缩池位置选择污泥浓缩池的位置选择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进料管道的连接:污泥浓缩池与污水处理系统的进料管道连接紧密,方便污泥的输送和回流。

•电源供应和设备维护:污泥浓缩池需要稳定的电源供应,并留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设备检修和维护。

•后续处理设施的布局:污泥浓缩池应与后续处理设施(如污泥脱水设备)布局合理,使得污泥的输送过程简化,并能减少处理过程中的能耗和时间。

3. 污泥浓缩池设计要点在进行污泥浓缩池的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污泥浓缩池容积:根据处理的污水量和浓缩效果,确定污泥浓缩池的容积。

通常,污泥浓缩池的容积应根据预计的处理量来确定,并有一定的超设计。

•污泥浓缩池的结构:污泥浓缩池的结构应具备良好的密闭性,以减少污泥浓缩过程中的气味和粉尘的外泄。

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

•污泥浓缩池的搅拌装置:为保证污泥浓缩效果,污泥浓缩池中应装置搅拌装置,以确保污泥均匀搅拌和浓缩。

4. 污泥浓缩池施工步骤4.1 准备工作•制定施工计划和安全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包括混凝土、钢筋、模板和施工机械等。

•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区域平整。

4.2 模板搭设•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模板的搭设,确保模板的稳定和平整。

•检查模板是否符合要求,修整不合格部分。

4.3 钢筋制作与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制作钢筋排布图。

•根据钢筋排布图,进行钢筋的加工和预埋。

•安装钢筋,确保位置准确,并进行固定。

4.4 混凝土浇筑•在模板内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浇筑过程中需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浇筑速度。

•控制浇筑的高度和厚度,确保施工质量。

4.5 养护和拆模•在混凝土硬化前,进行适当的养护工作,保持水泥的湿润。

污泥浓缩池的设计规定及数据

污泥浓缩池的设计规定及数据

污泥浓缩池的设计规定及数据1.设计流程量:根据进入污泥浓缩池的污泥流量确定设计流程量,一般根据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流程量确定,或者根据每天平均产污量确定。

2.污泥浓缩比:浓缩比是指浓缩前后污泥固含量的比值,影响污泥浓缩效果。

一般来说,浓缩比越高,浓缩效果越好,但是随之而来的能耗和设备投资也相应增加。

浓缩比一般可以根据处理效果和经济考虑进行确定。

3.污泥浓缩时间:浓缩池的停留时间是指污泥在浓缩池内停留的时间,影响浓缩效果。

停留时间一般根据污泥的特性确定,如浓度、稳定性等。

通常情况下,停留时间为1-4小时。

4.污泥浓缩池的尺寸:根据设计流程量确定污泥浓缩池的尺寸,确保污泥在池内停留时间足够,并且能够达到预期的浓缩效果。

污泥浓缩池的尺寸一般设计为长方形或圆形,需要考虑到进出水口的位置,以及各种设备的布置。

5.污泥浓缩池的深度:污泥浓缩池的深度一般根据污泥的浓度和稳定性确定。

浓缩池的深度一般为2-4米,较深的深度可以增加浓缩效果,但也增加了挖掘和施工的难度。

6.污泥浓缩设备的选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污泥浓缩设备,常见的有压力式脱水机、离心机、带式脱水机等。

设备的选型需要考虑到处理能力、能耗、运行维护成本等因素。

7.污泥浓缩池的布置:根据污泥浓缩池的设计要求,合理布置进出水口、排气装置、污泥输送设备等,确保操作便利、安全可靠。

除了上述设计规定,污泥浓缩池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地质、地形、环境和安全等因素,以及根据当地相关法规进行设计。

具体设计参数和数据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包括污泥的特性、运行要求、技术要求等。

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工艺试验和模拟计算,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污泥浓缩机

污泥浓缩机

污泥浓缩机污泥浓缩机是一种用于处理污泥的设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污水处理站和工业废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越来越多,如何高效地处理和处置这些污泥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污泥浓缩机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首先,污泥浓缩机主要通过机械分离的方式将污泥中的水分去除,从而减少污泥的体积和重量。

这样一来,不仅便于污泥的运输和储存,还可降低后续处理过程中的成本。

常见的浓缩机有带式压滤机、螺旋离心机和板框压滤机等,它们的工作原理各不相同,但都能实现对污泥的高效浓缩。

其次,污泥浓缩机具有快速和高效的特点,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大幅度降低污泥的湿度。

一般情况下,浓缩机能将污泥的湿度从80%左右降低到20%以下,甚至更低。

这不仅减少了污泥的体积,节约了储存空间,还有利于后续处理过程中的干化、焚烧或填埋等环节。

此外,污泥浓缩机在处理过程中能够进行自动化控制,减少了人力成本和操作难度。

现代化的浓缩机通常配备有先进的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浓缩机的各项参数进行监控和调节,如浓缩机进料量、压力、旋转速度等。

操作人员只需对设备进行简单的操作和维护,即可实现高效的污泥浓缩。

此外,污泥浓缩机还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可以处理不同性质和浓度的污泥。

无论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生活污泥,还是工业废水处理厂的工业污泥,均可通过调整浓缩机的工作参数,实现对不同污泥的浓缩和处理。

这大大提高了浓缩机的适用范围,使其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最后,污泥浓缩机在污泥处理过程中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可忽视。

通过将污泥浓缩后,降低了运输和储存成本。

另外,浓缩机处理后的污泥湿度降低,其含水量也相应减少,这对于污泥的后续处置方式如干化、焚烧或填埋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浓缩后的污泥更易被焚烧或填埋,从而减少了环境污染风险和处理成本。

综上所述,污泥浓缩机作为一种高效、快速、自动化的污泥处理设备,已经在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污泥浓缩机工作原理

污泥浓缩机工作原理

污泥浓缩机工作原理
污泥浓缩机是一种用于处理废水处理厂、工业污水处理、污泥处理等领域中的污泥浓缩设备。

它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将含有水分的污泥转化为高固含量的污泥,减少污泥体积,方便后续处理和处置。

污泥浓缩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进料:将含有水分的污泥从污泥储存池或污泥输送系统送入污泥浓缩机。

2. 稀释与混合:将进料的污泥与一定比例的混合液进行混合,稀释污泥的浓度,使其更易于处理。

3. 混合液的加入:将稀释后的污泥与混合液混合,在混合液的作用下,增加污泥的可流动性和粘度,便于后续处理。

4. 外加药剂投加:根据实际需要,在污泥中加入适量的药剂,如絮凝剂、助凝剂等,以促进污泥的固液分离。

5. 固液分离:将经预处理的混合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机的篦板区域,通过篦板的挤压和刮刀的刮除作用,使污泥中的固态部分逐渐被压缩并推入浓缩部分。

6. 滤液排放:透过篦板的间隙,因压力差将污泥中的水分和部分溶解性物质排出,形成滤液。

7. 污泥脱水:将浓缩部分中的污泥进一步压榨,排除多余的水分,实现污泥的脱水与浓缩。

8. 污泥固体排出:脱水后的固体污泥通过传动设备推离脱水区域,最终形成高含固的污泥饼,方便后续处理、处置或回收利用。

整个污泥浓缩机的工作过程是一个连续循环的过程,根据污泥的特性和使用要求,可以灵活调整工艺参数,以实现最佳的浓缩效果。

污泥的浓缩和脱水课件

污泥的浓缩和脱水课件
浓缩和脱水的污泥可以用于制作建 材,如砖块、混凝土等,实现废物 资源化利用。
污泥浓缩和脱水的案例分析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
该厂采用了浓缩和脱水技术对污 泥进行处理,减少了污泥的体积 ,并实现了资源化利用。具体案
例包括
• 处理流程
该厂采用了机械浓缩和带式压滤 脱水技术,对污泥进行浓缩和脱
水处理。
• 应用效果
厌氧消化法
将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处理,产生沼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使水分蒸发,污泥变 干。
04
污泥浓缩和脱水的应用和案例
污泥浓缩和脱水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01
02
03
减少污泥体积
通过浓缩和脱水,可以大 幅度减少污泥的体积,使 其更易于处理和处置。
提高污泥稳定性
浓缩和脱水过程可以促进 污泥中微生物的厌氧发酵 ,提高其稳定性,减少臭 味和污染。
目的
减轻污泥的体积,提高污泥的密度,以便更好地进行污泥处理和 处置。
污泥脱水的定义和目的
定义
污泥脱水是指通过机械或化学方 法,进一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 将污泥中的水分和固体分离。
目的
减少污泥的体积,提高污泥的干 度,以便更好地进行污泥处理和 处置。
污泥浓缩和脱水的常用方法
01
02
03
04
物理浓缩法
便于运输和处置
经过浓缩和脱水的污泥, 可以形成固体状或半固体 状,更便于运输和处置, 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污泥浓缩和脱水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改善土壤结构
浓缩和脱水的污泥含有丰 富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 可以作为土壤改良剂,改 善土壤的结构和肥力。
提高土壤保水性
污泥中的有机质可以提高 土壤的保水性能,有助于 作物的生长。

污泥浓缩工作原理

污泥浓缩工作原理

污泥浓缩工作原理
污泥浓缩是指将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浓缩
处理,以减少体积和水分含量,达到减少废物产生和处理成本的目的。

污泥浓缩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个方面。

首先,污泥浓缩中的物理过程主要是通过应
用压缩力和离心力来实现。

常见的物理浓缩技术
包括压滤、离心和薄膜浓缩。

其中,压滤是最常
用的污泥浓缩方法之一。

在压滤中,污泥被置于
滤布上,并通过施加压力使污泥中的水分渗透进
滤布中,留下更为浓缩的污泥固体。

而离心浓缩
则是通过旋转离心机将污泥加速旋转,从而使污
泥内部的水分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分离出来。


薄膜浓缩中,通过超过薄膜的压力来推动水分通
过薄膜而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浓缩。

化学浓缩是污泥浓缩的另一种方法。

常见的
化学浓缩方法包括添加絮凝剂和凝固剂。

絮凝剂
的添加可以使悬浮在污泥中的微小颗粒聚集在
一起形成较大的颗粒,从而方便后续的分离。


凝固剂的添加则可以使污泥中的一些溶解性物
质转化为不溶性沉淀物质,从而达到浓缩的目的。

此外,生物浓缩也是污泥浓缩的一种方法。

生物浓缩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和污泥进行生
物降解过程中的自然浓缩效应。

通常,通过减少处理污泥的氧气供应,可以抑制微生物的活性,使其在污泥中停留更长时间,从而使污泥中的水分进一步分离出来。

总之,污泥浓缩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式实现污泥中水分的分离和浓缩。

通过选择合适的工艺和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污水处理需要将污泥浓缩到不同的水分含量,达到减少废物处理和运输成本的效果。

污泥浓缩

污泥浓缩

污? 泥浓缩污泥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含水率很高,体积很大,输送、处理或处置都不方便。

污泥浓缩可使污泥初步减容,使其体积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从而为后续处理或处置带来方便。

首先,经浓缩之后,可使污泥管的管径减小,输送泵的容量减小。

浓缩之后采用消化工艺时,可减小消化池容积,并降低加热量;浓缩之后直接脱水,可减少脱水机台数,并降低污泥调质所需的絮凝剂投加量。

污泥浓缩使体积减小的原因,是浓缩将污泥颗粒中的一部分水从污泥中分离出来。

从微观看,污泥中所含的水分包括空隙水、毛细水、吸附水和结合水四部分,如图1所示。

空隙水系指存在于污泥颗粒之间的一部分游离水,占污泥中总含水量的65~85%之间;污泥浓缩可将绝大部分空隙水从污泥中分离出来。

毛细水系指污泥颗粒之间的毛细管水,约占污泥中总含水量的15~25%之间;浓缩作用不能将毛细水分离,必须采用自然干化或机械脱水进行分离。

吸附水系指吸附在污泥颗粒上的一部分水分,由于污泥颗粒小,具有较强的表面吸附能力,因而浓缩或脱水方法均难以使吸附水与污泥颗粒分离。

结合水是颗粒内部的化学结合水,只有改变颗粒的内部结构,才可能将结合水分离。

吸附水和结合水一般占污泥总含水量的10%左右,只有通过高温加热或焚烧等方法,才能将这两部分水分离出来。

污泥浓缩主要有重力浓缩,气浮浓缩和离心浓缩三种工艺形式。

国内目前以重力浓缩为主,但随着氧化沟、A2/O等污水处理新工艺的不断增多,气浮浓缩和离心浓缩将会有较大的发展。

事实上,这两种浓缩方法在国外早已有了非常成熟的运行实践经验。

一、重力浓缩工艺1.工艺原理及过程重力浓缩本质上是一种沉淀工艺,属于压缩沉淀。

浓缩前由于污泥浓度很高,颗粒之间彼此接触支撑。

浓缩开始以后,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下层颗粒间隙中的水被挤出界面,颗粒之间相互拥挤得更加紧密。

通过这种拥挤积压缩过程,污泥浓度进一步提高,从而实现污泥浓缩。

污泥浓缩一般采用圆形池,如图1所示。

进泥管一般在池中心,进泥点一般在池深一半处。

污泥浓缩工作原理

污泥浓缩工作原理

污泥浓缩工作原理
污泥浓缩是指将污泥中的水分含量降低,从而减少处理量和提高处理效果的过程。

污泥浓缩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种。

物理方法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机械设备对污泥进行加压,使其水分排出。

常见的物理方法有压滤和离心浓缩。

压滤是利用过滤器将污泥放置在滤布上,然后通过施加压力,使水分从滤布上排出,达到浓缩污泥的效果。

压滤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处理能力大,适用于大规模的污泥处理。

缺点是设备费用高,维护成本较高。

离心浓缩是利用离心机将污泥进行高速旋转,使重力和离心力共同作用下,将污泥中的水分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浓缩效果。

离心浓缩的优点是处理效果好,能够达到较高的浓缩度,同时设备结构较简单。

缺点是处理能力较小,适用于小规模的污泥处理。

化学方法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改变污泥中颗粒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达到浓缩的效果。

常见的化学方法有絮凝和固化。

絮凝是利用絮凝剂将污泥中的颗粒物凝聚成较大的团状,随后通过沉淀或过滤分离出水分,从而实现浓缩效果。

絮凝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处理效果较好。

缺点是需要添加化学药剂,对环境影响较大。

固化是通过添加固化剂将污泥中的水分转化为固态或半固态,从而减少水分含量。

常见的固化剂有石灰、水泥等。

固化的优点是处理效果稳定,能够达到较高的浓缩度,同时固化后的污泥更易于处理和处置。

缺点是固化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处理能力较小。

综上所述,污泥浓缩工作原理可以通过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实现。

不同的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浓缩方法。

污泥的浓缩原理及应用

污泥的浓缩原理及应用

污泥的浓缩原理及应用1. 引言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通常需要进行浓缩处理,以降低处理成本和减少处理量。

本文将介绍污泥的浓缩原理及其应用。

2. 污泥浓缩的原理污泥浓缩是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将污泥中的水分含量减少,从而提高污泥的固含量。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污泥浓缩方法。

2.1 机械浓缩机械浓缩是通过机械设备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的方法。

常用的机械设备包括离心机、压滤机等。

机械浓缩的原理是通过应用离心力或压力使污泥中的水分被分离出来,从而达到浓缩的目的。

2.2 热浓缩热浓缩是通过加热污泥使之脱水的一种方法。

加热可以提高污泥内部的水分蒸发速率,从而达到浓缩效果。

常见的热浓缩方法包括蒸发浓缩、气氛浓缩等。

2.3 化学浓缩化学浓缩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对污泥进行处理,使其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浓缩效果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浓缩方法包括絮凝浓缩、盐析浓缩等。

3. 污泥浓缩的应用污泥浓缩在污水处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3.1 厌氧消化池前浓缩在厌氧消化池前对污泥进行浓缩可以降低污泥的体积和水分含量,提高厌氧消化的效率。

浓缩后的污泥可以更好地利用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提高能源回收效果。

3.2 污泥干化前浓缩在污泥干化过程中,对污泥进行浓缩可以减少蒸发过程中的能耗和时间,提高干化效果。

浓缩后的污泥可进一步进行干化处理,得到高固含量的污泥固体。

3.3 污泥焚烧前浓缩在污泥焚烧处理过程中,对污泥进行浓缩可以减少焚烧设备的负荷和燃料消耗。

浓缩后的污泥可用于生物质能源生产或其他用途。

3.4 农业用途浓缩后的污泥中含有丰富的养分,可以用于农业用途。

污泥浓缩后的固体作为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和促进作物生长。

4. 总结污泥的浓缩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机械浓缩、热浓缩和化学浓缩是常见的浓缩方法。

在厌氧消化、污泥干化、焚烧处理和农业用途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合理选择浓缩方法和应用场景,可以实现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处理量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标。

第五篇-污泥浓缩与脱水

第五篇-污泥浓缩与脱水
农肥 注意重金属离子含量在容许范围 沼气 污泥中蛋白质可作饲料或从中提取维生素
第二节 污泥浓缩
污泥浓缩的目的是去除污泥中的间隙水, 缩小污泥的体积,为污泥的输送、消化、 脱水、处置与利用创造条件。
浓缩方法主要有:重力浓缩法、气浮浓 缩法和离心浓缩法
一、重力浓缩法
最常用的浓缩方法,其构筑物称为浓缩 池。
剩余活性污泥
气味少,绒毛状,黄至棕色,难脱水, 生物活性很强
好氧消化污泥 黄至棕色,有时难脱水,有生物活性
三、污泥的处理与利用
1、污泥处理与利用的意义 使污泥中有毒有害及腐化发臭物质得到
妥善处理或稳定,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 污染; 综合利用能源,变废为宝。 总之,污泥处理的最终目的是污泥减量、 稳定、无害化及综合利用。
分离液不清,电耗量 较大,机械部件磨损 较大
不适于含砂粒 量高的污泥
设备简单,电耗低,管 理方便处理量大
钢材消耗量大,混凝 剂消耗量较高,污泥 泥丸紧密性较差
适用于含油污 泥的脱水
污泥的干燥
污泥浓缩、脱水后,含水率还很高,体 积很大,为了便于进一步的利用和处理, 可作干燥处理或焚烧。干燥处理后,污 泥含水率可降至约20%左右,体积可大 大减少,便于运输、利用和最终处理。
助凝剂主要是调节污泥的pH值,供给污泥以多孔 状格网的骨架;改变污泥颗粒结构破坏胶体的稳定 性;提高混凝剂的效果;增强絮体强度。主要有硅 藻土、珠光体、酸性白土、铝屑、污泥焚烧灰、电 厂粉尘、石灰及贝壳粉等。
二、淘洗
是将污泥与3-4倍污泥量的水混合而进行沉淀分离 的方法。
淘洗的目的是降低污泥中的碱度和粘度,节省混凝 剂的用量,提高浓缩效果,缩短浓缩时间。
第三节 污泥调理
是污泥浓缩或机械脱水前的预处理,目 的是改善污泥浓缩和脱水性能,提高机 械脱水设备的处理能力。

污泥浓缩池建造方案

污泥浓缩池建造方案

污泥浓缩池建造方案1. 项目简介本文档提供了一份完整的污泥浓缩池建造方案。

污泥浓缩池是用于处理污泥并将其浓缩的设备,目的是减少处理后的污泥体积,提高处理效率和减少处理成本。

2. 设计要求污泥浓缩池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处理能力:能够处理所需处理规模的污泥量。

- 浓缩效率:能够达到预期的污泥浓缩效果。

- 操作稳定性:设备稳定运行,操作简单可靠。

- 节能环保:在设计和运行过程中考虑节能和环保因素。

- 经济性:建造和运营成本合理,经济可行。

3. 设计方案根据上述要求,我们提出以下污泥浓缩池的设计方案:1. 污泥投入口:设立合适的进料口,使污泥能够均匀进入浓缩池。

2. 污泥加药系统:在进入浓缩池之前,通过加药系统添加适量的药剂,以提高浓缩效率。

3. 浓缩区设计:设立合适的浓缩区域,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污泥中的水分分离出来,达到浓缩的效果。

4. 污泥排放口:设立污泥排放口,将经过浓缩处理的污泥排出。

5. 操作系统:配置适当的操作系统,用于监控和控制污泥浓缩池的运行。

4. 材料选择在污泥浓缩池的建造过程中,我们建议选择以下材料:- 材料:优先选择耐腐蚀性好、强度高的材料,如玻璃钢、不锈钢等。

- 密封材料:选用耐腐蚀性好、密封性能优良的材料,如橡胶密封圈等。

- 药剂搅拌器:选择耐腐蚀、耐磨损、操作稳定的材料。

5. 施工流程污泥浓缩池的建造需要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 设计阶段: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方案设计。

2. 材料采购:采购所需的建设材料和设备。

3. 施工准备:组织人力、机械设备进行施工准备工作。

4. 基础施工:进行污泥浓缩池的基础施工,确保基础牢固稳定。

5. 设备安装:安装污泥浓缩池所需的设备。

6. 管道布置:布置污泥的进料管道和排放管道。

7. 电气接线:进行设备的电气接线工作。

8. 运行调试:启动设备,进行运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9. 收尾工作:完成相关工程验收和文档整理。

6. 预算和进度控制在项目启动前,应编制详细的预算,并制定进度计划。

水处理--污泥处理技术:浓缩脱水

水处理--污泥处理技术:浓缩脱水

污泥处理技术:浓缩脱水1原理与作用污泥浓缩的作用是通过重力或机械的方式去除污泥中的一部分水分,减小体积;污泥脱水的作用是通过机械的方式将污泥中的部分间隙水分离出来,进一步减小体积。

浓缩污泥的含水率一般可达94%~96%。

脱水污泥的含水率一般可达到8O%左右。

2应用原则污泥浓缩和脱水工艺应根据所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污泥特性、后续处理处置方式、环境要求、场地面积、投资和运行费用等因素综合确定。

3常规浓缩与脱水3.1浓缩工艺的主要类型及特点污泥浓缩的方法主要分为重力浓缩、机械浓缩和气浮浓缩。

目前经常采用重力浓缩和机械浓缩。

重力浓缩电耗少、缓冲能力强,但其占地面积较大,易产生磷的释放,臭味大,需要增加除臭设施。

初沉池污泥用重力浓缩,含水率一般可从97%~98%降至95%以下;剩余污泥一般不宜单独进行重力浓缩;初沉污泥与剩余活性污泥混合后进行重力浓缩,含水率可由96%~98.5%降至95%以下。

机械浓缩主要有离心浓缩、带式浓缩、转鼓浓缩和螺压浓缩等方式,具有占地省、避免磷释放等特点。

与重力浓缩相比电耗较高并需要投加高分子助凝剂。

机械浓缩一般可将剩余污泥的含水率从99.2%~99.5%降至94%~96%。

3.2脱水工艺主要类型及特点机械脱水主要有带式压滤脱水、离心脱水及板框压滤脱水等方式。

带式脱水噪声小、电耗少,但占地面积和冲洗水量较大,车间环境较差。

带式脱水进泥含水率要求一般为97.5%以下,出泥含水率一般可达82%以下。

离心脱水占地面积小、不需冲洗水、车间环境好,但电耗高,药剂量高,噪声大。

离心脱水进泥含水率要求一般为95%~99.5%,出泥含水率一般可达75%~80%°板框压滤脱水泥饼含水率低,但占地和冲洗水量较大,车间环境较差。

板框压滤脱水进泥含水率要求一般为97%以下,出泥含水率一般可达65%~75%。

螺旋压榨脱水和滚压式脱水占地面积小、冲洗水量少、噪声低、车间环境好,但单机容量小,上清液固体含量高,国内应用实例尚不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泥浓缩污泥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含水率很高,体积很大,输送、处理或处置都不方便。

污泥浓缩可使污泥初步减容,使其体积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从而为后续处理或处置带来方便。

首先,经浓缩之后,可使污泥管的管径减小,输送泵的容量减小。

浓缩之后采用消化工艺时,可减小消化池容积,并降低加热量;浓缩之后直接脱水,可减少脱水机台数,并降低污泥调质所需的絮凝剂投加量。

污泥浓缩使体积减小的原因,是浓缩将污泥颗粒中的一部分水从污泥中分离出来。

从微观看,污泥中所含的水分包括空隙水、毛细水、吸附水和结合水四部分,如图1所示。

空隙水系指存在于污泥颗粒之间的一部分游离水,占污泥中总含水量的65~85%之间;污泥浓缩可将绝大部分空隙水从污泥中分离出来。

毛细水系指污泥颗粒之间的毛细管水,约占污泥中总含水量的15~25%之间;浓缩作用不能将毛细水分离,必须采用自然干化或机械脱水进行分离。

吸附水系指吸附在污泥颗粒上的一部分水分,由于污泥颗粒小,具有较强的表面吸附能力,因而浓缩或脱水方法均难以使吸附水与污泥颗粒分离。

结合水是颗粒内部的化学结合水,只有改变颗粒的内部结构,才可能将结合水分离。

吸附水和结合水一般占污泥总含水量的10%左右,只有通过高温加热或焚烧等方法,才能将这两部分水分离出来。

污泥浓缩主要有重力浓缩,气浮浓缩和离心浓缩三种工艺形式。

国内目前以重力浓缩为主,但随着氧化沟、A2/O等污水处理新工艺的不断增多,气浮浓缩和离心浓缩将会有较大的发展。

事实上,这两种浓缩方法在国外早已有了非常成熟的运行实践经验。

一、重力浓缩工艺1.工艺原理及过程重力浓缩本质上是一种沉淀工艺,属于压缩沉淀。

浓缩前由于污泥浓度很高,颗粒之间彼此接触支撑。

浓缩开始以后,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下层颗粒间隙中的水被挤出界面,颗粒之间相互拥挤得更加紧密。

通过这种拥挤积压缩过程,污泥浓度进一步提高,从而实现污泥浓缩。

污泥浓缩一般采用圆形池,如图1所示。

进泥管一般在池中心,进泥点一般在池深一半处。

排泥管设在池中心底部的最低点。

上清液自液面池周的溢流堰溢流排出。

较大的浓缩池一般都设有污泥浓缩机,如图2所示。

污泥浓缩机系一底部带刮板的回转式刮泥机。

底部污泥刮板可将污泥刮至排泥斗,便于排泥。

上部的浮渣刮板可将浮渣刮至浮渣槽排出。

刮泥机上装设一些栅条,可起到助浓作用。

主要原理是,随着刮泥机转动,栅条将搅拌污泥,有利于空隙水与污泥颗粒的分离。

对浓缩机转速的要求不像二沉池和初沉池那样严格,一般可控制在1~4r/h,周边线速度一般控制在1~4m/min。

浓缩池排泥方式可用泵排,也可直接重力排泥。

后续工艺采用厌氧消化时,常用泵排,因可直接将排除的污泥泵送至消化池。

2.工艺控制(1)进泥量的控制对于某一确定的浓缩池和污泥种类来说,进泥量存在一个最佳控制范围。

进泥量太大,超过了浓缩能力时,会导致上清液浓度太高,排泥浓度太低,起不到应有的浓缩效果;进泥量太低时,不但降低处理量,浪费池容,还可导致污泥上浮,从而使浓缩不能顺利进行下去。

污泥在浓缩池发生厌气分解,降低浓缩效果表现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当污泥在池中停留时间较长时,首先发生水解酸化,使污泥颗粒粒径变小,比重减轻,导致浓缩困难;如果停留时间继续延长,则可厌氧分解或反硝化,产生C02和H2S或N2,直接导致污泥上浮。

浓缩池进泥量可由下式计算:Q i=q s·A/C i (1)式中,Q i为进泥量(m3/d);C i为进泥浓度(kg/m3);A为浓缩池的表面积(m2);q s为固体表面负荷[kg/ (m2·d)]。

固体表面负荷q s系指浓缩池单位表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浓缩的干固体量。

也的大小与污泥种类及浓缩池构造和温度有关系,是综合反映浓缩池对某种污泥的浓缩能力的一个指标。

温度对浓缩效果的影响体现在两个相反的方面:当温度较高时,一方面污水容易水解酸化(腐败),使浓缩效果降低;但另一方面,温度升高会使污泥的粘度降低,使颗粒中的空隙水易于分离出来,从而提高浓缩效果。

在保证污泥不水解酸化的前提下,总的浓缩效果将随温度的升高而提高。

综上所述,当温度在15~20℃时,浓缩效果最佳。

初沉污泥的浓缩性能较好,其固体表面负荷q s一般可控制在90~15Okg/(m2·d)的范围内。

活性污泥的浓缩性能很差,一般不宜单独进行重力浓缩。

如果进行重力浓缩,则应控制在低负荷水平,q s一般在10~3Okg/(m2·d)之间。

常见的形式是初沉污泥与活性污泥混合后进行重力浓缩,其q s 取决于二种污泥的比例。

如果活性污泥量与初沉污泥量在1:2~2:1之间,q s可控制在25~8Okg/(m2·d),常在60~7Okg/(m2·d)之间。

即使同一种类型的污泥,q s值的选择也因厂而异,运行人员在运行实践中,应摸索出本厂的q s最佳控制范围。

由式(1)计算确定的进泥量还应当用水力停留时间进行核算。

水力停留时间计算如下:T=V/Q i=A·H/Q i (2)式中,A为浓缩池的表面积(m2);H为浓缩池的有效水深,通常指直墙深度(m)。

水力停留时间一般控制在12~30h范围内。

温度较低时,允许停留时间稍长一些;温度较高时,不应使停留时间太长,以防止污泥上浮。

【实例计算】某处理厂的污水处理系统每天产生含水率为98%的混合污泥1500m3。

该厂污泥处理系统中有4座直径为14m、有效水深为4m的圆形重力浓缩池。

该厂在运行中发现固体表面负荷宜控制在7Okg /(m2·d)左右。

试计算该厂需投运的浓缩池数量及每池的进泥量,并对水力停留时间进行核算。

【解】浓缩池的面积A=3.14×7×7=154m2,浓缩池的有效容积V=154×4=615m3。

污泥的含水率为98%,则含固量为2%,C i=20kg/m3。

将A、C i及q s值代人式(1),得每座浓缩池的进泥量Q i=70×154/20=540m3/d将V和Q i代人式(2),得水力停留时间T=615/540=1.13d=27h<30h需投运的浓缩池数量n=1500/5400=2.8≈3因此,该厂需投运3座浓缩池,每池的进泥量为540m3/d,污泥在每池中的停留时间为27h。

(2)浓缩效果的评价在浓缩池的运行管理中,应经常对浓缩效果进行评价,并随时予以调节。

浓缩效果通常用浓缩比、分离率和固体回收率三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浓缩比系指浓缩池排泥浓度与之入流污泥浓度比,用f表示,计算如下:f=Cμ/C i(3)式中,C i为入流污泥浓度(kg/m3);Cμ为排泥浓度(kg/m3)。

固体回收率系指被浓缩到排泥中的固体占入流总固体的百分比,用表示,计算如下:η=Qμ·Cμ/(Qi·Ci)(4)式中,Qμ为浓缩池排泥量(m3/d);Qi为入流污泥量(m3/d)。

分离率系指浓缩池上清液量占入流污泥量的百分比,用F表示,计算如下:F=Q e/Q i=1-η/f(5)式中,Q e为浓缩池上清液流量(m3/d);f表示污泥经浓缩池后被浓缩了多少倍;可表示经浓缩之后,有多少干污泥被浓缩出来;F表示经浓缩之后,有多少水分被分离出来。

以上三个指标相辅相承,可衡量出实际浓缩效果。

一般来说,浓缩初沉污泥时,f应大于2.0,η应大于90%。

如果某一指标低于以上数值,应分析原因,检查进泥量是否合适,控制的q s是否合理,浓缩效果是否受到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浓缩活性污泥与初沉污泥组成的混合污泥时,f应大于2.0,可应大于85%。

【实例分析】某处理厂污泥浓缩池,当控制q s为5Okg/(m2·d)时,得到如下浓缩效果: 入流污泥量=500m3/d入流污泥的含水率为98%排泥量Qμ=200m3/d排泥的含水率为95.5%试评价浓缩效果,并计算分离率。

【解】Ci=2%=20kg/m3Q i=500m/dQμ=4.5%=45kg/m3Qμ=200kg/m3将以上数值代入式(3)和式(4),可得f=45/20=2.25>2.0η=200×45/(500×20)=90%≥90%F=(500-200)/500=60%经计算可知,该浓缩效果较好。

污泥被浓缩了2.25倍,有90%的污泥固体随排泥进入后续污泥处理系统,只有10%的污泥固体随上清液流失。

经浓缩之后,60%的上清液中携带10%的固体从污泥中分离出来。

(3)排泥控制浓缩池有连续和间歇两种运行方式。

连续运行是指连续进泥连续排泥,这在规模较大的处理厂比较容易实现。

小型处理厂一般只能间歇进泥并间歇排泥,因为初沉池只能是间歇排泥。

连续运行可使污泥层保持稳定,对浓缩效果比较有利。

无法连续运行的处理厂应“勤进勤排”,使运行尽量趋于连续,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初沉池的排泥操作。

不能做到“勤进勤排”时,至少应保证及时排泥。

一般不要把浓缩池作为储泥池使用,虽然在特殊情况下它的确能发挥这样的作用。

每次排泥一定不能过量,否则排泥速度会超过浓缩速度,使排泥变稀,并破坏污泥层。

3.日常维护管理浓缩池的日常维护管理,包括以下内容:(1)由浮渣刮板刮至浮渣槽内的浮渣应及时清除。

无浮渣刮板时,可用水冲方法,将浮渣冲至池边,然后清除。

(2)初沉污泥与活性污泥混合浓缩时,应保证两种污泥混合均匀,否则进入浓缩池会由于密度流扰动污泥层,降低浓缩效果。

(3)温度较高,极易产生污泥厌氧上浮。

当污水生化处理系统中产生污泥膨胀时,丝状菌会随活性污泥进入浓缩池,使污泥继续处于膨胀状态,致使无法进行浓缩。

对于以上情况,可向浓缩池入流污泥中加入Cl2、KMnO4、03、H202等氧化剂,抑制微生物的活动,保证浓缩效果。

同时,还应从污水处理系统中寻找膨胀原因,并予以排除。

(4)在浓缩池入流污泥中加入部分二沉池出水,可以防止污泥厌氧上浮,提高浓缩效果,同时还能适当降低恶臭程度。

(5)浓缩池较长时间没排泥时,应先排空清池,严禁直接开启污泥浓缩机。

(6)由于浓缩池容积小,热容量小,在寒冷地区的冬季浓缩池液面会出现结冰现象。

此时应先破冰并使之溶化后,再开启污泥浓缩机。

(7)应定期检查上清液溢流堰的平整度,如不平整应予以调节,否则导致池内流态不均匀,产生短路现象,降低浓缩效果。

(8)浓缩池是恶臭很严重的一个处理单元,因而应对池壁、浮渣槽、出水堰等部位定期清刷,尽量使恶臭降低。

(9)应定期(每隔半年)排空彻底检查是否积泥或积砂,并对水下部件予以防腐处理。

4.异常问题分析与排除现象一:污泥上浮。

液面时泡逸出,且浮渣量增多。

其原因及解决对策如下:(1)集泥不及时。

可适当提高浓缩机的转速,从而加大污泥收集速度。

(2)排泥不及时。

排泥量太小,或排泥历时太短。

应加强运行调度,做到及时排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