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有关山的古诗

合集下载

小学生必背古诗 山行 清明 悯农 江南春 秋夕 乐游原 泊船瓜洲 诗词鉴赏

小学生必背古诗 山行 清明 悯农 江南春  秋夕  乐游原  泊船瓜洲 诗词鉴赏

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5.斜:此字读xiá,为伸向的意思。

6.坐:因为。

【简析】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

“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

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

“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

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

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

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

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1.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

2. 借问:请问。

3. 遥指:远远地指着。

【简析】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李白《夜宿山寺》古诗词原文、译文及鉴赏

李白《夜宿山寺》古诗词原文、译文及鉴赏

李白《夜宿山寺》古诗词原文、译文及鉴赏《夜宿山寺》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想象瑰丽,夸张巧妙,活灵活现,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身临其境之感。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唐诗吧。

《夜宿山寺》原文唐代: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译文及注释译文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注释⑴宿:住,过夜。

⑵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危:高。

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⑶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⑷语:说话。

⑸恐:唯恐,害怕。

惊:惊动。

鉴赏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他登了上去。

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

首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

发端一个“ 危”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

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

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三、四两句,“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诗人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山上的这座楼好像有一百尺高,诗人站在楼顶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

在这儿都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此诗语言自然朴素,却形象逼真。

全诗无一生僻字,却字字惊人,堪称“平字见奇”的绝世佳作。

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山行古诗词鉴赏

山行古诗词鉴赏

山行古诗词鉴赏山行古诗词鉴赏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山行古诗词鉴赏,欢迎阅读与收藏。

山行古诗词鉴赏1【年代】:唐【作者】:杜牧【内容】: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天的景色。

诗中写了山路、人家、白云和红叶,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而是巧妙的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而有的只是陪衬。

简单来说,前三句是为了第四句描绘背景,起铺垫的作用。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

“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深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

诗人的目光顺着山路一直向上望去。

这句里的“人家”照应了上一句的“石经”。

山上的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就是这“石经”。

有白云缭绕,说明这里的山很高。

诗人让片片白云遮住了读者的眼睛,但确认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肯定会有另外与众不同的景色吧!对上面的“山”、“山路”、“云”和“人家”,作者只是作了一个简单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但也只是点出了下文的“晚”和“霜”字,并没有表现出作者是多么喜欢秋天,秋天是多么吸引人。

“停车坐爱枫林晚”,这句诗跟前两句不同。

很鲜明的表现出了秋天的美。

“山路”、“白云”和“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但这枫林晚景却使诗人难以抑制这种喜欢这儿的心情。

“霜叶红于二月花”,补足第三句。

在夕阳照射下,枫林显得更美,它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还要艳丽。

通过描写这么一片红色,让人们看到了生机勃勃的秋天。

从这首古诗中,我充分的感受到了,诗人对秋天是那么的喜爱,秋天的景色是那么的美,让我加深一步的认识了着生机勃勃的秋天。

山行古诗词鉴赏2古诗原文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古诗词鉴赏《登飞来峰》

古诗词鉴赏《登飞来峰》

古诗词鉴赏《登飞来峰》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

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

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

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

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闻说:听说。

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望眼:视线。

缘:因为。

赏析这首诗写于宋仁宗皇二年(1050年),王安石当时三十岁,年富力强,雄心勃勃。

当时他已由鄞县县令改任舒州通判。

此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

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

承句写目极之辽远。

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

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

”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

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

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

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

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

”浮云遮望眼”,用典。

古诗词山行 古诗词山行唐代杜牧

古诗词山行 古诗词山行唐代杜牧

古诗词山行古诗词山行唐代杜牧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古诗词山行,以及古诗词山行唐代杜牧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山行古诗原文及翻译山行古诗原文及翻译山行古诗原文:《山行》杜牧〔唐代〕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翻译:深秋时节,沿着远处的石子铺成的倾斜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经过深秋寒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

作品简介与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

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古诗《山行》的原文及赏析古诗《山行》的原文及赏析《山行》是晚唐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著名的绝句,原诗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赏析:这首诗展现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诗人没有像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时哀伤叹息,而是通过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体现了热烈昂扬、积极向上的精神。

《山行》不愧为一首秋色的赞歌。

《山行》深深的吸引着读者,从而也衍生了许多掌故。

一、一部小说。

指的是茅盾在1943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

小说围绕着轮船公司的航船使河水溢出而淹没农田的事件,真实描绘了五四前夕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复杂纠葛,反映了恶势力的妥协,改良主张的`碰壁和农民的无辜受害。

作者化用霜叶红于二月花,改于为似,是以霜叶比假左派,虽红似二月之花,但仅似而已,不是真红,同时霜叶又和暂占上风的反革命势力作比,以喻其得势的日子也不会太长。

山水古诗词鉴赏

山水古诗词鉴赏

山水古诗词鉴赏山水古诗词鉴赏山水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它不仅生动地描绘了华夏山川的旖旎风光,汇成千古江山的历史艺术画卷。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山水古诗词鉴赏,希望大家喜欢。

山水古诗词鉴赏篇1:山中朝代:唐代作者:王勃原文: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赏析这首抒写旅愁乡思的小诗,诗人在寥寥二十个字中,巧妙地借景抒情,表现出了一种悲凉浑壮的气势,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开阔的意境。

首句“长江悲已滞”,是即景起兴。

在字面上也许应解释为因长期滞留在长江边而悲叹,诗人在蜀中山上望见长江逶迤东去,触动了长期滞留异乡的悲思。

可以参证的有作者的《羁游饯别》诗中的“游子倦江干”及《别人四首》之四中的“雾色笼江际”、“何为久留滞”诸句。

但如果与下面“万里”句合看,可能诗人还想到长江万里、路途遥远而引起羁旅之悲。

这首诗的题目是“山中”,也可能是诗人在山上望到长江而起兴,是以日夜滚滚东流的江水来对照自己长期滞留的旅况而产生悲思。

与这句诗相似的有杜甫《成都府》诗中的名句“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以及谢脁的名句“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这里,“长江”与“已滞”以及“大江”与“游子”、“客心”的关系,诗人自己可以有各种联想,也任读者作各种联想。

在一定范围内,理解可以因人而异,即所谓“诗无达诂”。

古代诗人往往借江水来抒发羁旅愁情,而王勃此句的艺术独创性在于,他不仅借大江起兴,而且把自己的悲愁之情注入大江,使长江感情化、人格化。

诗人客居巴蜀,一颗心为归思缠绕而无法排解,因此,当他在山上俯瞰长江时,竟感到这条浩浩奔流的大江,也为自己的长期淹留而伤心悲痛,以至它的水流也迟滞不畅了。

这新奇的想象,既缘于诗人的“移情”作用,又符合生活的实感。

人在山上望长江,由于距离远,看不清它的滚滚奔腾的波涛,往往会感到江水是凝滞不动的。

所以,这句诗中长江悲伤滞留的形象,也真切地表达了诗人的直觉感受。

悲愁的长江与悲愁的诗人相互感发、契合、共鸣,强烈地感染了读者的情绪。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至六年级古诗词鉴赏《山行》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至六年级古诗词鉴赏《山行》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至六年级古诗词鉴赏《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山行:在山中行走。

远上:登上远处的。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石径:石子的小路。

斜:此字读xi ,为倾斜的意思。

生:另有版本作深。

(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车:轿子。

坐:因为。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翻译】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

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深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

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

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

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

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

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

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

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

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

王维《山居秋暝》古诗鉴赏《山居秋暝》全文赏析

王维《山居秋暝》古诗鉴赏《山居秋暝》全文赏析

王维《山居秋暝》古诗鉴赏《山居秋暝》全文赏析《山居秋暝》由王维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古诗吧。

《山居秋暝》作者: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注解】1.暝:日落,夜晚。

夜色。

2.空山:幽静的山。

3.新:刚刚。

4.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也指竹子枝叶相碰发出的声音。

5.喧:喧哗,这里指洗衣服姑娘的欢笑声。

6.浣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huàn):洗。

7.莲动:意谓溪中莲花动荡,知是渔船沿水下行。

8.随意:尽管,虽然。

9.春芳歇:春天的芳华凋谢了。

春芳:春草。

歇:干枯。

10.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本人。

11.留:居。

12.王维,约(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

唐代诗人、画家。

山水田园派诗人,人称“诗佛”。

13.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1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反用《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意。

意谓任它春芳消歇,王孙也可以久留,因为秋色同样迷人,使人留恋。

15.全文中心:这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

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山居秋暝》【翻译1】山上刚刚下过一场雨,晚上天气清凉带来了秋意。

松林沐浴着皎洁的月光,清清的泉水从河床的石头上流过。

洗衣服的妇女们归来,竹林里笑语喧哗,渔船顺流而下搅动了一片片莲叶。

春天的芬芳留不住就由它去吧,我自己却要居住在这风光秀丽的山中。

《山居秋暝》【翻译2】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

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

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

有关写山的古诗词精选

有关写山的古诗词精选

有关写山的古诗词精选郁郁青山,肃穆千载,那峻拔的峭壁犹如壮士的傲骨,那幽邃的山谷犹如仁者的虚怀.滚滚江河,连绵不尽,那激溅的浪花凝聚着无数智者的哲思,那不息的川流传诵着无数志士的亮节.古人,今人,乃至后人,有多少人的情多少人的魂附驻于山倾注于水,才使得那山,那水,那风景如画,如诗,如歌.乱云飞渡的庐山,吸引着四海游客的脚步,也撩拨着游山者的眼睛.庐山,在常人眼里只是山,清秀,俊美,而又神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关于写山的古诗词,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关于写山的古诗词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___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____佚名《上邪》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____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____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____林逋《山园小梅·其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____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____*《沁园春·长沙》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____苏麟《断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____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____王维《山居秋暝》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____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____王维《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____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古诗词鉴赏《三峡》

古诗词鉴赏《三峡》

古诗词鉴赏《三峡》三峡南北朝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阙通:缺;重岩一作:重峦)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溯同:泝;暮到一作:暮至)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巘一作:左山右献)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

”注释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略无:毫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缺口,空隙。

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非:不是。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xiāng):上,这里指漫上。

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山水景色的古诗词-登鹳雀楼原文译文鉴赏

山水景色的古诗词-登鹳雀楼原文译文鉴赏

山水景色的古诗词-登鹳雀楼原文|译文|鉴赏《登鹳雀楼》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登鹳雀楼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欢迎大家查看。

《登鹳雀楼》原文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译文及注释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登鹳雀楼》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

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

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

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

古诗词鉴赏《过小孤山大孤山》

古诗词鉴赏《过小孤山大孤山》

古诗词鉴赏《过小孤山大孤山》过小孤山大孤山宋陆游八月一日,过烽火矶。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

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

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

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

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

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

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

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

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

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

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

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

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

俄复开霁,遂行。

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

始见庐山及大孤。

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

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晚抵江州。

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柴桑、栗里,皆其地也;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

岸土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

古诗词鉴赏:《望天门山》李白

古诗词鉴赏:《望天门山》李白

古诗词鉴赏:《望天门山》李白导语:今天要鉴赏的诗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望天门山,快来阅读!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注释:(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

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2)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楚江:即长江。

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开:劈开,断开。

(3)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一作“直北”。

回:回漩,回转。

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4)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出:突出,出现。

(5)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赏析:天门山,就是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合称。

两山夹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形势非常险要,“天门”即由此得名。

诗题中的“望”字,说明诗中所描绘的是远望所见天门山壮美景色。

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

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第三四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山水有关的古诗词

山水有关的古诗词

山水有关的古诗词《鹿柴》作者:唐·王维诗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江雪》作者:唐·柳宗元诗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望庐山瀑布》作者:唐·李白诗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登鹳雀楼》作者:唐·王之涣诗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鸟鸣涧》作者:唐·王维诗文: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竹里馆》作者:唐·王维诗文: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山中》作者:唐·王维诗文: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滁州西涧》作者:唐·韦应物诗文: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望天门山》作者:唐·李白诗文: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早发白帝城》作者:唐·李白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10. ◦诗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有关登山浪漫主义的古诗词

有关登山浪漫主义的古诗词

有关登山浪漫主义的古诗词1. 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此诗写登山望岳之景。

首联远望泰山,“齐鲁青未了”写出泰山雄伟。

颔联描绘神奇秀丽。

颈联写登山时的感受,云气在胸间激荡。

尾联表达登顶的决心,充满豪情,登山中的壮阔与诗人的壮志相融合,尽显浪漫。

2. 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赏析:诗人登山至飞来峰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想象登上山顶的壮观景象,充满浪漫色彩。

“不畏浮云遮望眼”体现登山者的无畏,在登山过程中感悟到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这种哲理与豪情相融合,是登山浪漫主义的体现。

6. 李白《《登太白峰》:“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赏析:此诗中诗人登山太白峰,在登山过程中充满奇幻想象。

他仿佛与太白星对话,想要乘风直出浮云间,举手近月,登山的艰辛被这种浪漫的幻想所掩盖,体现出登山时对仙境的向往,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7. 谢灵运《《登池上楼》:“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赏析:诗人登山临池上楼眺望,虽有仕途不顺的愁绪,但登山眺望所见景色却充满生机。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写出登山观景的动作,而对春景的描写则融入了他内心复杂的情感,在登山观景中有一种幽微的浪漫,在自然景色里寄托情思。

8. 岑参《《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有关描写山的古诗大全

有关描写山的古诗大全

有关描写⼭的古诗⼤全有关描写⼭的古诗⼤全 ⼩编为⼤家收录了有关描写⼭的`古诗⼤全,这些关于⼭的古诗包括:钱塘湖春⾏、观沧海、⽩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题破⼭寺后禅院等经典诗词! 1、会当凌绝顶,⼀览众⼭⼩。

——杜甫《望岳》 2、不识庐⼭真⾯⽬,只缘⾝在此⼭中。

——苏轼《题西林壁》 3、⽇照⾹炉⽣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李⽩《望庐⼭瀑布》 4、⼈间万事,毫发常重泰⼭轻。

——⾟弃疾《⽔调歌头·壬⼦三⼭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5、泰⼭不要欺毫末,颜⼦⽆⼼羡⽼彭。

——⽩居易《放⾔五⾸·其五》 6、灵⼭多秀⾊,空⽔共氤氲。

——张九龄《湖⼝望庐⼭瀑布泉 / 湖⼝望庐⼭瀑布⽔》 7、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杜甫《望岳》 8、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9、挂席⼏千⾥,名⼭都未逢。

——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 10、庐⼭秀出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李⽩《庐⼭谣寄卢侍御虚⾈》 11、今古长如⽩练飞,⼀条界破青⼭⾊。

——徐凝《庐⼭瀑布》 12、⾹炉初上⽇,瀑⽔喷成虹。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 13、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庐⼭曲。

——宋之问《寒⾷江州满塘驿》 14、登⾼望蓬流,想象⾦银台。

——李⽩《游泰⼭六⾸》 15、笑别庐⼭远,何烦过虎溪。

——李⽩《别东林寺僧》 16、泰⼭嵯峨夏云在,疑是⽩波涨东海。

——李⽩《早秋单⽗南楼酬窦公衡》 17、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古涧藤。

——陆游《⾃咏⽰客》 18、昼夜蔽⽇⽉,冬夏共霜雪。

——谢灵运《登庐⼭绝顶望诸峤》 19、⼭重⽔复疑⽆路,柳暗花明⼜⼀村。

——陆游《游⼭西村》 20、⼭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处。

——岑参《⽩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1、⽔何澹澹,⼭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22、绿树村边合,青⼭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庄》 2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 24、会当凌绝顶,⼀览众⼭⼩。

古诗词鉴赏《长相思 一重山》

古诗词鉴赏《长相思 一重山》

古诗词鉴赏《长相思一重山》长相思·一重山五代李煜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译文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

山远天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

菊花开了又落了,时令交替轮换。

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飞,可是思念的人却还没有回来。

只有帘外的风月无思无忧。

注释《长相思》: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句,多写男女相思之情。

又名《相思令》、《双红豆》、《吴山青》、《山渐青》、《忆多娇》、《长思仙》、《青山相送迎》等。

此调有几种不同格体,俱为双调,此词为三十六字体。

重:量词。

层,道。

烟水:雾气蒙蒙的水面。

枫叶:枫树叶。

枫,落叶乔木,春季开花,叶子掌状三裂。

其叶经秋季而变为红色,因此称“丹枫”。

古代诗文中常用枫叶形容秋色。

丹:红色。

塞雁:塞外的鸿雁,也作“塞鸿”。

塞雁春季北去,秋季南来,所以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故乡的亲人的思念。

帘:帷帐,帘幕。

风月:风声月色。

鉴赏《长相思·一重山》这首小令,《新刻注释草堂诗余评林》在词调下题作“秋怨”。

这“秋怨”,便是统贯全词的抒情中心。

虽然通篇未曾出现“秋”、“怨”字眼,但仔细吟诵一遍,便会觉得“秋怨”二字确实最为简洁、准确地概括了本词的旨意。

全词写了一个思妇在秋日里苦忆离人、急盼归来,然而最终没有盼来的怨恨心绪。

上片写她望中所见之景。

这三句描写了一幅荒寂寥廓的群山秋色图,层次极为分明:“一重山”,是近景,“二重山”,是中景;“山远天高烟水寒”,是远景。

这一切都是跟着思妇眺望目光的由近及远渐次展开的。

清初词人纳兰性德的名作《长相思》曰:“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写主人公越山过水,渐去渐远,很可能是受了该词的启发。

需注意的是,“烟水寒”的“寒”,并非仅仅用来形容“烟水”,而且还曲折传出了思妇的心理感觉。

正因为久望不见,更添哀伤,心头才滋生了寒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鉴赏:有关山的古诗有关山的古诗
1、《题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2、《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游钟山》
宋·王安石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4、《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6、《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江上望皖公山》
唐·李白
奇峰出奇云。

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

口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

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

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

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

投迹归此地。

8、《咏江郎山》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仞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9、《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1、《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2、《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3、《饮酒》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4、《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5、《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6、《行路难》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7、《登峨眉山》
唐·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18、《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