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一上《土与火的艺术》教案及反思
第十八课 土与火的艺术-苏少2011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十八课土与火的艺术-苏少2011版一年级美术上册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土与火的基本特征
2.掌握使用土和火制作美术作品的基本方法
3.提高学生的美术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准备
1.老师准备好土和火的材料
2.准备讲解PPT或黑板草图
3.提前准备好需要制作的作品实例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老师先展示几张土和火的艺术作品,并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第二步:介绍土和火材料的基本特征
老师向学生介绍土和火的基本特征,例如土是一种质地松软、易成型的物质,火是一种能够提供热能和光能的物质。
第三步:示范制作
老师现场示范如何使用土和火来制作美术作品,并介绍基本工具和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使用土和火制作美术作品的基本方法
2.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
1.制作过程中需要掌握材料的湿度以及火的温度
2.使用火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火的安全使用
教学延伸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力,使用土和火来制作个性化的艺术作品。
可以选择不同材质的叠加使用,更好地表现自己作品的独特风格。
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对土与火的特征和用途有了基本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美术技巧和创造力。
同时,也对自然材料的利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土与火的艺术》教案
《土与火的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陶瓷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技巧。
3.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陶瓷艺术的基本概念:陶瓷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2. 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从新石器时代至现代陶瓷艺术。
3. 陶瓷艺术的欣赏角度:造型、釉色、纹饰等。
4. 陶瓷创作的基本技巧:拉坯、捏塑、彩绘等。
5. 陶瓷艺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陶瓷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欣赏角度。
难点:陶瓷创作的技巧和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陶瓷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欣赏角度。
2. 示范法:展示陶瓷创作的技巧和过程。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创作陶瓷作品。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陶瓷艺术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土与火的艺术——陶瓷艺术鉴赏与创作》2. 教具:陶瓷作品、制作工具、釉料等3. 设备:拉坯机、烤箱等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古代陶瓷作品,引发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陶瓷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欣赏角度。
3. 示范:展示陶瓷创作的技巧和过程,让学生了解制作方法。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陶瓷创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课堂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创作水平等方面,以便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八、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收集陶瓷作品图片,分析其艺术特点。
3. 鼓励学生进行家庭作业创作,尝试独立完成陶瓷作品。
九、评价方法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的参与度、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陶瓷作品,从造型、釉色、纹饰等方面进行鉴赏。
3. 综合素质评价:考察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和动手能力。
十、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陶瓷博物馆或艺术家工作室,加深对陶瓷艺术的认识。
一年级美术上册《土与火的艺术》教案、教学设计
4.观察日记作业:
-学生需在课后观察生活中遇到的陶艺作品,记录在日记中,并简要描述作品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点。
-通过持续观察,学生可以培养对陶艺作品的敏感度,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作业提交与评价:
-学生需按时提交作业,教师将对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创意、技巧和实践过程。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它们是怎么从泥土变成这个样子的呢?”
3.引入主题: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土与火的艺术——陶艺,并简要介绍陶艺的发展历史和在我国的文化地位。
(二)讲授新知
1.陶土的特性:介绍陶土的来源、种类和特点,如可塑性、吸水性等,并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
(五)总结归纳
1.展示作品: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陶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经验。
2.评价与反思: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针对作品的创意、技巧和完成度等方面给予肯定和建议。
3.归纳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陶艺制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和热情。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的陶艺知识和技能,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们正处于好奇心旺盛、动手欲望强烈的阶段。他们对美术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对直观、可触摸的材料更感兴趣。《土与火的艺术》这一章节恰好满足了他们对于泥土这种天然材料的探索欲望。在学科和课本的基础上,我分析以下学情:
1.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但在具体操作和细节把握上还需进一步指导。
2.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出较强的互动意愿,但团队协作和分工合作的能力尚待提高。
3.学生对于陶瓷艺术的认识有限,但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8课土与火的艺术|苏少版
教案名称: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8课土与火的艺术|苏少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陶艺的基本知识,掌握陶瓷的制作流程。
2. 培养学生运用泥巴进行创意制作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和热情。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热爱。
2. 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我、追求美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介绍陶艺的基本知识,包括陶瓷的制作流程、泥巴的使用技巧等。
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 陶瓷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陶瓷的制作流程,包括制陶土、成型、修坯、装饰、釉烧等环节。
3. 泥巴的使用技巧,如揉、搓、拍、压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陶瓷的制作流程,泥巴的使用技巧。
难点:对陶瓷制作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理解和掌握,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泥巴、陶艺作品图片、制作工具等。
学具:泥巴、制作工具、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陶艺作品,引导学生关注陶瓷的美。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作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二)基本知识讲解1. 讲解陶瓷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讲解陶瓷的制作流程,重点讲解泥巴的使用技巧。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陶艺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创意制作,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制作出独特的作品。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陶瓷制作流程:1. 制陶土2. 成型3. 修坯4. 装饰5. 釉烧七、作业设计学生回家后,运用所学知识,制作一个陶瓷小作品,下周上课时进行展示。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和培养有特长的学生。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火与土的艺术|苏少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火与土的艺术|苏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火与土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学会使用泥土进行简单的造型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对泥土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材料的尊重和爱护,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教学内容1. 火与土的艺术介绍:简单介绍火与土在艺术创作中的历史和意义,展示一些经典的火与土艺术作品。
2. 泥土的特性与处理:讲解泥土的特性,如何选择和处理泥土进行创作。
3. 泥土造型创作:教授学生如何使用泥土进行简单的造型创作,如制作小动物、器皿等。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评价和反馈。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火与土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学会使用泥土进行简单的造型创作。
2. 难点:泥土的处理和造型技巧,以及作品的创意和美观度。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电脑、PPT、经典火与土艺术作品图片等。
2. 学具:泥土、水、工具刀、画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导入,激发学生对火与土艺术的兴趣。
2. 新授:讲解火与土艺术的历史和意义,展示经典作品,讲解泥土的特性与处理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泥土造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1. 火与土的艺术2. 内容:火与土艺术的历史和意义泥土的特性与处理泥土造型创作技巧作品展示与评价作业设计1. 作业名称:泥土造型创作2. 作业内容:学生使用泥土进行自由创作,可以制作小动物、器皿等。
3. 作业要求:作品需具有创意和美观度,泥土处理得当,造型技巧熟练。
课后反思泥土的特性与处理1. 泥土的选择: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泥土,如粘土、陶土、瓷土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例如,粘土适合做雕塑和模型,而陶土适合做容器和器皿。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土与火的艺术|苏少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土与火的艺术|苏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土与火在艺术创作中的基本应用,掌握简单的陶艺和火绘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创新,学生能够运用泥土进行造型创作,体验火的魅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和热爱,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泥土的特性:介绍泥土的质地、颜色、可塑性等基本特性。
2. 陶艺基础:教授简单的陶艺造型方法,如捏、塑、拉坯等。
3. 火的处理:讲解火在陶艺和火绘中的作用,包括烧制、上色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泥土的可塑性和火的处理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想象力与泥土造型相结合,创作出有个性的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陶艺作品示例、火绘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泥土、水、陶艺工具、防护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陶艺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主题。
2. 知识讲解:介绍泥土的基本特性和陶艺的基本技巧。
3. 示范教学:现场演示陶艺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了解泥土的可塑性。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陶艺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分享: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与评价。
板书设计土与火的艺术提纲:泥土的特性陶艺基础火的处理作品创作与分享作业设计个人作业:每人创作一个小型陶艺作品。
小组作业:每组合作完成一个较大型的陶艺作品。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泥土和火的运用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体验。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创造力。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泥土的可塑性掌握不够,需要更多的个别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
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步骤。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精美的陶艺作品或播放关于陶艺的短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同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如“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尝试一下?”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土与火的艺术|苏少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土与火的艺术|苏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陶瓷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制作过程。
2. 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陶瓷制作。
教学内容1. 陶瓷艺术的基本概念2. 陶瓷艺术的制作过程3. 陶瓷艺术的欣赏和评价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陶瓷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制作过程。
2. 教学难点:陶瓷艺术的欣赏和评价。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陶瓷作品图片、陶瓷制作工具、陶瓷制作视频。
2. 学具:陶土、陶瓷颜料、陶瓷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陶瓷作品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陶瓷艺术的基本概念。
2. 讲解:通过讲解陶瓷艺术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陶瓷的制作方法。
3. 实践:让学生动手制作陶瓷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陶瓷作品,并进行欣赏和评价。
板书设计1. 陶瓷艺术的基本概念2. 陶瓷艺术的制作过程3. 陶瓷艺术的欣赏和评价作业设计1. 让学生制作一件陶瓷作品,要求造型独特,色彩丰富。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陶瓷艺术的欣赏和评价的文章,要求语言流畅,观点明确。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陶瓷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陶瓷制作。
在实践环节,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在展示与评价环节,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得到了提升。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陶瓷艺术的制作过程”。
陶瓷艺术的制作过程陶瓷艺术的制作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妙的过程,它包括了原料的选择、成型、修整、装饰、烧制等多个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对最终作品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原料的选择成型成型是陶瓷制作的核心环节,它包括手工成型和机械成型两种方式。
手工成型包括捏塑、拉坯、盘筑等方法,这些方法都需要工匠有丰富的经验和技巧。
机械成型则是利用模具进行批量生产,效率较高,但缺乏手工成型的独特韵味。
苏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教案(上)土与火的艺术
苏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教案(上)土与火的艺术苏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教案(上)画声音课型感知、绘画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感受声音的独特魅力,对自身的听觉进行初步的关注和了解。
2、能用水彩笔和油画棒,以不同的点、线、面、色彩表达不同的声音。
3、激发热爱生活、关注自我的感情。
教学重点:使用绘画工具,利用不同的点、线、面,描绘听到的各种声音。
教学难点:声音的表现和自我感觉、自我意识相联系。
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2、各种声音的录音3、范画、绘画工具学生准备:水彩笔、油画棒教和学的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的美术课先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用你的耳朵仔细听。
(教师拍手)你听到了什么声音?2、邀请学生一起开展拍手游戏。
⑴模仿教师的拍手节奏拍手。
拍出轻重不同、快慢不同的声音,感受掌声的节奏,体验快乐。
⑵学生自己创造不同的掌声,增强趣味,加强对声音的感受。
3、大家拍手的声音真好听,但是拍过了就没了,你有没有办法把掌声留住?我们可以把掌声画下来,激励学生尝试用点、线、面描绘声音,进行第一次作业。
4、展示并讲评作品,总结出声音是可以画出来的。
揭示课题——画声音二、讲授新课1、通过比较,真实感受听清脆的铃声,感受和掌声的不同,你觉得这样的铃声该用什么颜色来画呢?试一试,第二次作业。
讲评作业,从作业中反映出声音的颜色。
并体会出声音不同色彩也会不同,原来声音是有颜色的。
2、模仿感受学生模仿生活中有哪些喜欢听的声音和害怕听到的声音,通过回忆、模仿,再一次感受丰富的声音。
3、介绍学生作品《外公的呼噜声》让学生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点、线、面的灵活运用。
4、考考学生的小耳朵灵不灵,能不能听出声音的变化。
媒体播放风声,感受高低不同的风声变化。
进行第三次作业:画出声音的变化5、展示讲评作业6、考考你的眼力展示德库宁的《喧闹声》你可以从图画中听到什么声音?总结:原来画中就有声音。
7、欣赏范图并播放相应的声音,进行比较,从中体会不同声音的不同之处并感受画面的不同。
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8课 土与火的艺术》苏少版
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8课土与火的艺术》苏少版一. 教材分析《第18课土与火的艺术》苏少版是一年级上册的美术课程,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欣赏陶瓷艺术,感受陶瓷的美,并尝试自己制作陶瓷作品。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观察、欣赏、实践等环节,使学生了解陶瓷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和模仿,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对于本课的内容,他们可能会感到陌生,但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他们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陶瓷的基本知识,学会欣赏陶瓷艺术,并能够制作简单的陶瓷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欣赏、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陶瓷的基本知识,学会欣赏陶瓷艺术。
2.难点:掌握陶瓷制作的基本技巧,制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陶瓷作品。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欣赏法、实践法、讨论法等,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陶瓷作品、制作陶瓷的工具和材料。
2.学生准备:带上一件自己喜欢的陶瓷作品,了解其特点和制作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如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然后提问:“你们听说过陶瓷吗?谁能告诉我陶瓷是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陶瓷作品,如瓷器、陶器等,让学生欣赏并观察其特点。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陶瓷的基本知识,如陶瓷的定义、制作方法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制作陶瓷的基本步骤,如揉泥、搓泥条、塑造等。
在示范过程中,教师讲解每个步骤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然后,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分组进行实践,制作自己的陶瓷作品。
苏少一上《土与火的艺术》教案及反思
土与火的艺术吴甥一、教学目的1. 了解中国彩陶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2.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彩陶的造型。
3.学习线条韵律美的装饰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运用线条韵律美表现彩陶的花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珍贵的文物。
请你猜一猜:这件陶器的年龄有多大?这个陶壶现在大约有四千八百多岁了。
这么古老的陶壶是怎样做出来的呢?原来呀,人们把粘土加水混合后,制成各种器物,干燥后用火烧制,形成坚硬的陶器。
因此,陶器也称为“土与火的艺术”。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走进第18课《土与火的艺术》。
感受陶器的魅力。
揭题,板书。
(二)、新授中国古代先民至少在1万年以前就已掌握了制作陶器的技术,虽然现代制作工艺很发达了,但是我国和世界上一些少数名族到现在还用原始的制陶工艺和烧制方法制作陶器呢。
陶器的种类很多,今天我们主要欣赏和学习的彩陶就是其中之一。
彩陶是指在橙红色陶器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然后高温烧制。
陶器呈现出赭红、黑、白的美丽图案。
(分析图片上陶器的颜色)这么好看的彩陶罐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罐子外形的主要部分有口、颈、腹、底、耳等部位组成,了解了彩陶的结构,谁敢到黑板上来画一个不一样的陶罐?(要求画大些)请两名学生上黑板画。
分析两名学生画得不同的部分。
问下面的小朋友:1、你是怎么想的?2、你觉得哪些部位是必须要有的?哪些部位是可有可无的?欣赏不同造型的彩陶。
选择最吸引你眼球的一个来说说它特别在哪里。
小结:每个部分根据设计者自己的意愿进行变化,可适度进行夸张。
(三)、作业——画彩陶轮廓出示作业要求:1、只要画出陶罐的外形。
2、轮廓要撑满整张卡纸。
(出示两张作品,对比讲解构图)3、要设计得有趣、夸张。
学生画轮廓,教师指导(提醒轮廓线要粗一些)、点评。
(四)、装饰方法小朋友们设计的陶罐真有特色,敢不敢和我们古代的能工巧匠们比一比呢?在外形上真是一点也不输给他们,只是里面少了些什么呢?(花纹、图案)老师带了一位很厉害的好朋友来为大家助阵,它就是:线。
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第18课 土与火的艺术-苏少版
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第18课土与火的艺术-苏少版一、教学内容1.学习素材:《尘土与光影》、《山高水远》等作品。
2.学习目标:在观察、比较、表达中掌握“土”的造型及色彩表现。
3.学习重点:通过“土”和“火”的艺术表现探索自然造型及其构成美。
4.学习难点:感受自然中“火”与“土”的艺术诠释,并加以表达。
二、教学步骤1.引入教师通过图片、视频、展品等资料,现场或多媒体方式向学生介绍一幅作品,景点以“火”和“土”相结合的自然景观为主题,如《尘土与光影》、《山高水远》、《石头记》等。
2.导入选择一幅火和土相结合的画作,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作者的表现方法,掌握如何用画笔描绘土地的造型和色彩表达,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察感悟和意见。
3.探究让学生观察、比较,从土壤表面的细节中发现自然界的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律,探究“土”的造型特征和所呈现的景象,如镜面映象、水波荡漾、冰雪晶莹等。
同时,让学生深入探究“土”和“火”之间的因果关系,感受到火对土的影响,如烧灼、熔融、煅烧等。
引导学生表达不同的情感、氛围和信息,如生命的嬗变、时光的流转、情境的熏陶等。
4.练习让学生通过创意表现,自由发挥,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转化为画作。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意,进行个性化表达,最后展示作品并进行评价。
5.拓展通过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和反思,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之美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掌握审美意识和表达能力,拓展对艺术的认知。
6.验收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验收和评价,并及时反馈。
三、教学重点通过自然景物的观察和视觉体验,理解土地的形态和色彩表现;通过学习、练习和创作,掌握用画笔表达土地景观和气息氛围的艺术感悟。
四、教学难点感受自然中“火”与“土”的艺术诠释,并加以表达,通过画作表达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认知和体验。
五、教学方式采用视频、图片、展品等中外多种教学资源,以观察、比较、表达等为主;采用个性化探究式、创作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能力。
第十八课 土与火的艺术-苏少2011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十八课土与火的艺术-苏少2011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土与火在艺术中的应用2.学会基本的手工泥塑技巧3.能够通过泥塑表现出自己设计的形象和构图二、教学重点1.理解和应用土与火的艺术特点2.掌握手工泥塑的基本技巧3.能够通过泥塑展现出自己的想象和构思三、教学内容1.土与火的艺术特点介绍–土是一种自然素材,具有天然美感–火是土的一种变化状态,可以给作品带来更多的视觉效果–土与火结合使用可以创造出更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2.手工泥塑技巧介绍–准备好所需工具:泥板、腕子、刀子、卡子、棒子等–将泥板按照需要的形状和大小切割–用手和工具塑形,注意比例和造型特征的表现–使用火烤干或风干的方式固定作品3.设计和制作作品–根据主题和构思设计出自己的作品–使用手工泥塑技巧制作出作品形状和细节–通过火烤干或风干的方式完成作品四、教学过程1.教师对土与火的艺术特点进行简单讲解,并与学生交流和讨论2.教师演示手工泥塑的基本技巧,让学生动手跟随操作,练习基础造型和拼接3.教师让学生自由发挥,设计和制作自己的作品,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作品4.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览和分享,互相欣赏和评论自己或其他同学的作品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表现情况2.学生制作的作品的设计、构思和表现效果3.学生对土与火的艺术特点和手工泥塑技巧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六、教学资料和器材1.土、泥板、腕子、刀子、卡子、棒子、火炉等工具和材料2.学生的课堂笔记和作品展览板七、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就自己制作的作品进行写作或口头表述,分享自己的灵感和构思2.学生可以从互联网或图书馆中寻找和了解更多手工泥塑的相关知识和艺术作品,扩展自己的艺术视野八、教学总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土与火在艺术中的应用,理解手工泥塑的基本技巧和表现形式。
2.学生在制作自己的作品时,能够体现出自己的想象和构思,通过作品分享和展览,增强了彼此的艺术交流和欣赏体验。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土与火的艺术》教案-苏少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土与火的艺术》教案苏少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体验陶瓷艺术,激发他们对传统工艺的兴趣和尊重。
学生将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掌握基本的陶艺技巧,培养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陶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教学内容1. 陶瓷艺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 陶艺的基本技巧和制作方法3. 陶瓷艺术的应用和欣赏4. 创作自己的陶艺作品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陶艺的基本技巧和制作方法,创作出自己的陶艺作品。
难点:理解陶瓷艺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培养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兴趣。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陶瓷作品图片、陶瓷制作视频、陶艺工具和材料2. 学具:陶艺工具和材料、纸张、彩色笔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陶瓷作品图片和播放陶瓷制作视频,引起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介绍陶瓷艺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陶瓷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 示范:展示陶艺的基本技巧和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陶艺的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陶艺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提供帮助。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陶艺作品,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努力。
板书设计1. 陶瓷艺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 陶艺的基本技巧和制作方法3. 陶瓷艺术的应用和欣赏4. 创作自己的陶艺作品作业设计学生根据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创作一幅以陶瓷为主题的绘画作品,要求运用所学的陶艺技巧和色彩搭配,表达自己对陶瓷艺术的感受和理解。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对陶瓷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他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陶艺技巧,还培养了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更多的陶瓷作品和邀请陶艺家进行讲座,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第18课 土与火的艺术|苏少版
师:接下来,老师在博物馆里还搜寻了一些十分可爱的动物模样的陶器,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蝙蝠瓶:这个小小的口、长长脖子,圆圆肚子的花瓶上有一只……? 师:对,这是一只蝙蝠,蝙蝠的蝠与幸福的福同音,所以这只瓶子有洪福 齐天的美好寓意。
陶猪罐:这个大口,短脖子、圆肚子的罐子是一只猪的造型,猪在古代是 3、吉祥动物引
与“祥”相通。古人还将羊看成知礼、有德、孝顺的化身。跪伏的羊,更 一定的介绍。
是温顺谦卑的象征,最符合中国人将道德与审美合一的思想观念。
师:在这只小羊的背上还有一个圆形小孔,你来猜猜它的作用是什么?
师:在古代,人们用这只美丽的小羊来插蜡烛,是功能和外观集一体的艺
术品。
师:我们都知道羊,而且是一只非常大的羊,所以这两个汉子组合起来就 是“美”字,所以羊在古代也是美的象征。
板
书
设
PPT 投影
计
第十八课 土与火的艺术
教
本课课前准备充足,无论道具还是课件,都经过反复磨合与更改。整个课堂流程
学 是很顺利的,但有些地方可以继续完善。
反
课前探究游戏部分,可以对“喝茶”部分进行减少,直接进行对比探究,“喝茶”
思 会把我们的主题稍稍带去茶文化当中,而本次的主题为对比两种茶具,得出谁更坚硬,
分别放了 2 只杯子,请 2 位小朋友扮演主人,另外 2 个小朋友扮演客人来 过 动 画 片 导 入
做做喝茶的小游戏吧!小主人要为客人们倒茶哦,并且说“欢迎来做客, 到课题,花费需
请喝茶!”小客人们不要忘记用礼貌用语说“谢谢”哦!——好,开始! 要 5 分钟时间,
觉得有些空泛,
师:游戏结束,停!刚刚小主人与小客人扮演的都非常精彩,演绎地很生 不 如 让 孩 子 自
苏少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土与火的艺术》教案设计
苏少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土与火的艺术》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土和火在艺术中的运用;2.学习使用基本的艺术材料,如画笔、颜料、画纸等;3.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4.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5.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准备土和火的出现时间、运用方式以及相关艺术作品的资料;2.准备用于涂抹土和使用颜料画火的艺术材料,如土、颜料、画笔等;3.准备展示学生作品的展示板或墙壁。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认识土和火在艺术中的运用1.导入:观看相关素材,介绍土和火在艺术中的运用及相关作品。
2.学习活动:用丰富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土和火的特点,启发学生尝试使用土和火进行创作,并带领学生自行发挥,通过画画的方式来了解土和火在艺术中的表现形式。
3.总结: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并结合来几种作品介绍,指引学生感受它们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第二课:使用土作画1.导入:用丰富多彩的语言讲解土作画的相关技巧和注意事项。
2.学习活动: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使用土来自由创作,老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构图,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发掘自己的创造潜力。
3.总结:请学生现场表演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第三课:使用颜料画火1.导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画火的画法和技巧。
2.学习活动:学生使用颜料画火,老师指导学生现场观察、模仿,并辅导学生技艺。
3.总结:请学生现场表演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第四课:产生火和土的化学反应1.导入:介绍土和火的化学反应及相关作品。
2.学习活动:老师示范土和火的化学反应,进行实验,观察和探究土和火的化学反应的情况,激发学生感兴趣和切身体验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爱探究的精神。
3.总结:请同学们分享实验结果的感悟,并指导他们将这种化学反应的过程转化为创作作品。
四、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老师评价,考察学生创造力、审美水平和合作精神;2.对于学生的成长记录、课堂表现和作品,给予及时有效的反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土与火的艺术》教案-苏少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土与火的艺术》教案-苏少版1. 教材简介本教学设计是针对小学一年级上册的美术教学内容,以《苏少版》美术教材为基础,提供适应小学生认知特点的艺术素材与艺术技巧,让孩子们通过本次课程学会如何运用手指、手掌、用泥巴和火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激发孩子绘画的兴趣,培养其对美术的理解与欣赏能力。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土与火的艺术》这一主题,让学生了解运用手指、手掌、泥巴和火这些基本艺术材料,来进行艺术创作,并能够了解土与火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能力目标1.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基本的艺术材料进行创作,完成美术作品。
2.能够通过欣赏他人作品,进行个人观察、想象和想法表达,积极参与到本次课程中来。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艺术创作可以十分简单,只要动手动脑,解放自我,想象自由。
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美和创造的乐趣。
3.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本次课程的主题是《土与火的艺术》。
下面是本次课程的具体内容:1.了解土和火的基本概念和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2.介绍土和火的艺术创作方法和在其中需要注意的技巧。
3.给予学生基础训练:运用手指来进行画画。
4.进行示范:用手掌来进行土的艺术创作。
5.让学生进行泥巴创作:泥巴捏出一些小造型,如小鸟、小猪、小人等等。
6.进行示范并进行练习:用火来进行石头和木头的烙画。
7.让学生自主创作:让学生们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让学生观看一些关于土和火的图片,引导他们了解土和火这两种数据素材的基本概念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引入这次课要学习的主题《土与火的艺术》。
第二步:讲解1.依次介绍土和火这两种艺术素材的创作技法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2.针对手指画画和手掌画画,进行具体的展示,让学生道出其中的不同。
第三步:操作1.班级分为若干小组,分别进行不同的操作,如制作泥巴造型、烙画石头等等。
2.在学生自主创作的过程中,老师抽查并指导学生操作。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土与火的艺术》教学设计-苏少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土与火的艺术》教学设计-苏少版一. 教学背景分析学生人数:45人课时安排:五节课(每节课40分钟)教学设备:彩色纸张、颜料、画笔、框架、胶水、布置墙壁的布和图画教学目标:•了解土和火的基本特征•学习使用颜料、画笔等美术工具,进行创意设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沟通能力和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队伍合作意识和多元化思维能力二. 教学内容设计2.1 教学大纲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介绍《土与火的艺术》,了解土和火对美术的意义和作用第二课具体学习颜色和形状的搭配,通过使用颜料、画笔画出动人的土和火第三课了解线条和图形的表现力,创造出生动有趣的土和火的形象第四课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设计,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第五课学生分组进行创作,进行反馈和总结并进行展览2.2 课堂教学安排第一课•通过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土和火对于美术的意义和作用•在黑板上写出《土与火的艺术》并让学生完成该题目下的艺术绘图展示第二课•手动示范颜料和画笔的使用,引导学生制作出好看的土和火的作品•让学生自由发挥,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第三课•重点讲解线条和图形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创造出百变的土和火的形象•案例介绍——《火车奔跑的印象》第四课•导师讲解各种艺术元素,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设计•分为小组展示,展示后进行交流和讲解第五课•学生分组完成反馈和总结,最后进行展览并进行评议三. 教学评估3.1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的作品质量•学生的创作能力•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3.2 教学反思和改进•加强学生画画技巧,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艺术素质•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度4.1 任务驱动的学习模式通过创意设计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在探究任务中发现问题,展示和互动的灵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4.2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的教学方法之间的整合,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和素质,培养学生的美术和实践技能4.3 合作学习模式通过新的教育技术和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熟悉采集和判断信息的方法和技巧,学生间的团队精神得到充分萌发五. 教学资源5.1 教学设备•彩色纸张•颜色颜料•画笔•框架•胶水•布形墙壁5.2 教学参考资料•学科知识课本•专业书籍•课程资料在这次教学设计中,我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图像创造和实践操作的角度去反思未来。
苏少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18土与火的艺术》教案设计
本节手工课,无范画
反思和总结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自主探究的欣赏与学习过程中,了解彩陶的造型特色及其艺术风格,感受彩陶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彩陶的外形。
教学设计
教学改进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彩陶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2.运用线条的韵律美表现彩陶的造型。
教学重难点
运用线条的韵律美表现彩陶的造型。
教学过程
1. 你知道线有哪些秘密?(长短、粗细、曲直、疏密)
苏州XX实验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土与火的艺术
主备人
授课时间
月日
类型
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授课人
总第35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了解彩陶的历史及彩陶演变的基本知识、艺术特色以及制作方法,初步认识彩陶的结构、器形特征和主要的纹样;能以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彩陶的器形。通过观看图片,了解彩陶的基本知识;观察、比较、归纳彩陶的主要造型特征;通过观察课件演示、教师示范和作业练习,进一步加深对彩陶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自主探究的欣赏与学习过程中,了解彩陶的造型特色及其艺术风格,感受彩陶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彩陶的外形。
教学设计
教学改进
课堂练习
试试看,自己设计一个造型有趣的坛坛罐罐,并用线条进行装饰。
学生作业并展评。(造型美、装饰美)
作业要求
教学中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以生动有趣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鼓励学生大胆做画。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 火与土的艺术|苏少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火与土的艺术|苏少版一、教学背景本课程针对一年级学生,旨在通过观察、模仿、创作等各种方式,让学生了解火与土在艺术中的表现形式,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火和土在艺术中的表现形式;2.让学生感受火和土的视觉特征,并能模仿表现;3.培养学生的美术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4.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技能。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火的表现方式;2.土的表现方式;3.模仿画作;4.创作火与土的画作。
四、教学重点1.火和土的表现方式;2.模仿画作。
五、教学难点1.创作火与土的画作。
六、教学方法本堂课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观察与模仿;2.创作。
七、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1) 观察火与土的艺术作品通过PPT展示火与土的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火和土在艺术中的表现方式,并引导学生思考火和土在画作中的意境。
(2) 集体讨论引导学生进行集体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火与土在画作中的感受和理解,并以此激发学生的美术表现欲望。
2. 核心教学环节(1) 模仿画作通过展示火与土的模仿画作,让学生观察和模仿画作中火与土的表现方式,并引导学生发现画作中的细节和特点。
(2) 创作画作由老师示范创作火与土的画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发挥进行创作,同时老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足。
(3) 互相欣赏学生互相欣赏各自的画作,并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习借鉴其他人的优点,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
3. 结束环节(1) 总结学习内容通过带领学生总结学习内容来加深学生对本次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巩固和内化。
(2) 课堂点评通过课堂点评的方式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和指导,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绘画学习中继续努力。
八、教学评估本堂课的教学评估包括以下方面:1.学生的观察、模仿、创作情况;2.学生对火与土在美术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
九、教学资源准备本堂课所需资源包括:1.PPT课件;2.画板和颜料等绘画工具;3.布置画室的相关器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与火的艺术
吴甥
一、教学目的
1. 了解中国彩陶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2.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彩陶的造型。
3.学习线条韵律美的装饰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运用线条韵律美表现彩陶的花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珍贵的文物。
请你猜一猜:这件陶器的年龄有多大?
这个陶壶现在大约有四千八百多岁了。
这么古老的陶壶是怎样做出来的呢?原来呀,人们把粘土加水混合后,制成各种器物,干燥后用火烧制,形成坚硬的陶器。
因此,陶器也称为“土与火的艺术”。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走进第18课《土与火的艺术》。
感受陶器的魅力。
揭题,板书。
(二)、新授
中国古代先民至少在1万年以前就已掌握了制作陶器的技术,虽然现代制作工艺很发达了,但是我国和世界上一些少数名族到现在还用原始的制陶工艺和烧制方法制作陶器呢。
陶器的种类很多,今天我们主要欣赏和学习的彩陶就是其中之一。
彩陶是指在橙红色陶器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然后高温烧制。
陶器呈现出赭红、黑、白的美丽图案。
(分析图片上陶器的颜色)
这么好看的彩陶罐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罐子外形的主要部分有口、颈、腹、底、耳等部位组成,了解了彩陶的结构,谁敢到黑板上来画一个不一样的陶罐?(要求画大些)请两名学生上黑板画。
分析两名学生画得不同的部分。
问下面的小朋友:1、你是怎么想的?2、你觉得哪些部位是必须要有的?哪些部位是可有可无的?
欣赏不同造型的彩陶。
选择最吸引你眼球的一个来说说它特别在哪里。
小结:每个部分根据设计者自己的意愿进行变化,可适度进行夸张。
(三)、作业——画彩陶轮廓
出示作业要求:
1、只要画出陶罐的外形。
2、轮廓要撑满整张卡纸。
(出示两张作品,对比讲解构图)
3、要设计得有趣、夸张。
学生画轮廓,教师指导(提醒轮廓线要粗一些)、点评。
(四)、装饰方法
小朋友们设计的陶罐真有特色,敢不敢和我们古代的能工巧匠们比一比呢?在外形上真是一点也不输给他们,只是里面少了些什么呢?(花纹、图案)
老师带了一位很厉害的好朋友来为大家助阵,它就是:线。
教师边讲边演示:
1、我们先来玩一个反义词的游戏。
有的线长(短),有的线粗(细),有的线曲(直),有的线疏(密)。
还有我们熟悉的各种各样的线,你们可不要小瞧这些线条,它们可以组成变化无穷的形象。
不相信就看老师来画一画。
2、我可以用线先分割一下,可以用线有规律的来画,也可以用线随意表现自己喜欢的内容。
最后整理修饰需要加粗的线条。
看看老师的花纹主要出现在哪些部位?
有了老师给你们的这个法宝,有没有信心比我们的祖先画得更好呀?
为了让你们的胜算更大一些,老师还带来了一些世界各国的著名彩陶。
看看这些聪明的外国人是如何设计和装饰彩陶的。
(五)、作业——添加花纹图案
出示作业要求:
1、用各种有趣的线条来为你的彩陶添画花纹图案。
2、建议主要用赭红、黑、白来完成哦!
3、装饰好以后沿着彩陶的轮廓剪下来。
(六)、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七)、作业点评(造型美、装饰美、古朴美)
(八)、拓展
半立体的彩陶。
(九)、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认真地学习。
了解了陶器的结构,掌握了用点、线、面装饰的方法。
希望小朋友们在课后能把学到的知识用在更多的地方。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欣赏陶艺”为本,,把“情”贯穿始终,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与创造体验,将多媒体技术与美术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同时
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努力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整节美术课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很大发展。
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成功之处:
1、课前通过图片展示的玩泥巴,把学生的兴趣初步培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原来玩泥巴也是一门艺术,把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中将学生自然带入本课内容。
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每一步都带着小问题进行设计。
让学生在不断地解疑中获得成就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本节课整体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对陶瓷的理解。
通过学生欣赏、感受陶瓷的艺术美,然后通过欣赏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进一步的培养了学生对陶瓷的兴趣感。
整个过程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从对陶瓷的初步的了解到进一步的了解到完全的接受到最后的非常喜欢,让他们在循序渐进的练习过程中,掌握方法。
欣赏过程中师生合作增加了他们的自信,激发了学习兴趣。
2、在欣赏泥塑作品时,好多同学都被各民族精美的作品感染,灵感被启发,创新思维被一一激发,收获很大,使我明白了无论干什么“真诚”是最主要的。
3、多媒体的运用,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的通过音乐和画面很好的感受了陶瓷的艺术价值。
并尝试多遍不同形式,让学生更好的巩固了解陶瓷,喜欢陶艺。
二、不足之处:
1、课堂是学生的,应该更多的让学生参与讨论、比较、欣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觉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情绪,让学生一步步走进美术。
2、由于每个学生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反应也会不同,有的会超出教师的预想,而有的却达不到教师设定的目标,这些是教师预料不到的,因而,教师应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以事先设计教学构思为基础,但不受其局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并能及时对教学环节进行调整,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只有这样,真正从学生出发为学生量身订做的一节课,才算是真正成功的一节课。
三、改进措施:
1、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设置本堂课的完成任务目标,切记设置过多内容。
2、教师的讲解还是过多,所以以学生为主体的欣赏课学习还是自己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内容。
3、评价机制的设立一定要有要求和最后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