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化习俗比较[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英文化习俗比较

摘要: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交际双方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交际或沟通成功。但愿望和现实是有距离的。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受挫或失败,产生误解,甚至造成关系恶化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不少人把这一点归结为语言不通。但在许多情况下,语言并不是妨碍交际的原因。跨文化交际中的许多问题,包括误解、不快、关系紧张,甚至发生了严重的后果都缘于交际双方不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而造成的。

关键词:文化习俗文化习俗分类中西文化习俗比较与应用

唐菊裳在《中外文化差异与贸易合作》一书中曾说:“语言仅仅是交流的一种工具,交流比语言的范围更广,它包含着传送一种思想和理解对方的思想。一个能熟练地运用英、德、日三国语言的中国人,并不一定能从说这些语言的人的文化背景来理解和解释他们的思想。。。”唐菊裳的话提到了“文化背景”,文化背景的范围是十分宽广和复杂的。大至人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小至人们的言谈举止、风俗习惯都是文化背景的重要内容,都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而跨文化交际中的许多问题,包括误解、不快、关系紧张,甚至发生了严重的后果都缘于交际双方不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而造成的。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文化习俗方面的差异是文化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障碍之一。文化习俗意识在人们的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即使是许多有文化修养,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们也难以摆脱文化习俗的羁绊。文化习俗的内涵及其影响原比人们所想象的要大得多,深刻的多。

习俗的定义

文化习俗是一个十分普遍、人们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就其实质,习俗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属于民俗学的范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俗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确定无疑的。那么,我们该如何界定习俗?它又具体包括些什么内容?关于这,从事文化研究的中外学者早有论述。

维基百科上对于习俗或风俗是这样解释的:

风俗一词是指既定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人们在使用这一术语时所关注的是俗又称作民俗(民间风俗)。风俗的涵括范围很广,可以包括食、衣、住、行、育、娱乐、宗教、岁时、生命礼节、艺术等等。

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邓肯。米切尔教授(Prof. Duncan Mitchell)在其主编的《新社会词典》中是这样解释风俗或习俗一词的:

风俗一词是指既定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人们在使用这一术语时所关注的是:日常生活的常规化行动;常规行动中所包含的规则;在重复行动中明显可辨的文化类型;整个文化中与众不同的性质。

在中国,习俗大多被理解为是习惯风俗的意思。东汉学者许慎将习字解释为“数飞也”①,即练习或学习飞行的意思,这是习字的本义。习字随着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在本义基础上又演变出多种重要含义,习惯、习性便是其中的一种。《礼记·乐记》说:“五年视博习亲师”,学者解释其中的习字含义是“常也”。常即经常、惯常。经常、惯常自然成为习惯,这便是习俗的习的基本定义。《说文解字》说:“俗,习也”。表示俗与习在意义上具有同一性的一面。《周礼·大司徒》疏说:“俗,风俗也”;《荀子·富国》注说:“俗,谓民之风俗也”;《吕览·长攻》注说:“俗,常也”;《周礼·大司徒》注说:“谓常所行与所恶也”。根据以上解释可知,俗的意义与习字相近或相通,确切而言,便是风俗的意思。《荀子·荣

辱》说:“是注释习俗之节异也”;《春秋繁露·王道通》说:“人主以好恶喜怒变习俗”;《战国策·赵策》说:“常民溺于习俗”。按古代经史学家的解释,前述文句所见的习俗一词,均是风俗习惯的意义。综合前述解释和实际情况剖析,可以认为,凡有一定流行范围,一定流行时间或流行区域的意识行为,无论是官方的,民间的,均可称为习俗,这亦是习俗的基本定义。

习俗的分类

文化习俗的类别是很多的,但按照与跨文化交际是否有所联系可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即和话语交际有联系的习俗,主要包括:

姓氏习俗、称谓习俗、问候习俗、引见习俗、称赞习俗、致谢习俗、致歉习俗、拜访习俗、邀请习俗、禁忌习俗和委婉语。

第二类,和非话语交际有联系的习俗,即体态语

第三类,其他习俗,如女士优先,隐私等。

中外文化习俗比较与实际应用

习俗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和道德传统的反应和体现,同时有助于陶冶情操、规范行为、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

文化习俗在跨文化交际中所处的地位是如此重要,这就要求人们对其进行一些研究,建立良好的文化习俗差异意识,着重了解一些最基本的习俗差异,尽量避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或误解。这里我只择要论述其异同。

㈠姓氏习俗

①汉语的姓氏名号中,有单姓、复姓、三字或四字姓之分,以单数姓居多。

英语姓氏中有复姓,但数目极少,主要是单姓。

②汉语和英语的姓氏中,姓是世代相传的,子女一般承袭父姓。但中国妇

女婚嫁后保持本姓,英语国家的已婚妇女一般改随夫姓。比如Marry Cooper嫁给了Jim Tailor那她婚后就叫Marry Tailor.

③汉语姓氏和英语姓氏体系中,名字都有性别之分。如Francis是男名,而

Frances却是女名。

④汉语名字的排列顺序和英语正好相反。中国是先姓后名,而英语国家则

相反。

⑤在中国,称呼他人名字是一件很敏感的事,忌讳直呼父母或其他长辈的

名字。

㈡称谓习俗

相同之处:这两种称谓体系的社会功能都一样,有利于保持、加强、甚至建立各种人际关系。同时,他们都有通称、职务称谓、职业称谓、姓名称谓、不称等类型。他们都受到性别、年龄、身份、地位等制约。

不同之处:①汉语中某些亲戚称谓可用于非亲属成员之间。比如汉语中“阿姨”

就可以用于称呼年龄偏大的妇女,而在英语中这种用法不普遍。

②有时有些称谓语无法在对方称谓语体系中找到相对应的称谓。如英语中“sir”一词,尽管很多人都译成“先生”,实际上它比汉语中“先生”的含义要广。汉语中“先生”一词大多只用于对大教育家、大理论家及学者文人的尊称。㈢问候习俗

相同之处:1. 问候具有相互性。无论在中国还是英语国家,甲问候了乙,乙必然会做出反应。中国人相见均喜欢用“你好”来问候对方;而英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