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小钻孔引流术
颅骨钻孔外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
颅骨钻孔外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摘要】目的报告并总结45例采用颅骨钻孔外引流的手术方法治疗亚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经验。
方法亚急性硬膜外血肿45例,在局麻下经皮钻孔,颅骨钻孔4.0mm,吸除部分血肿,内置直径4.0mm的硅胶管并用尿激酶3万u血肿腔注入,保留2-3小时后,开放引流。
结果额部血肿18例,额颞部11例,顶部7例,顶枕部9例,经引流血肿全部消失。
结论颅骨钻孔外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适用于血肿较小的亚急性硬膜外血肿。
【关键词】微创手术;亚急性硬膜外血肿;尿激酶硬膜外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继发性脑损伤,位于颅骨和硬脑膜之间,出血来源以脑膜中动脉最常见,其主干和前支出血速度快,可在短时间内出现症状,少数由静脉窦或板障出血形成的血肿出现的症状可较迟,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硬膜外血肿。
[4]我科自2009年以来采用并总结了45例亚急性硬膜外血肿采用颅骨钻孔外引流加尿激酶溶血治疗方法,对照以往38例同诊断病例应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对此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和评估。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①治疗组:男33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41岁,伤后至手术时间1-7天。
致伤原因:车祸伤27例,坠落伤9例,打击伤9例。
术前头痛伴呕吐34例,嗜睡18例,神志清楚27例,合并颅骨骨折39例,脑挫裂伤8例,无肢体瘫痪32例,有肢体瘫痪13例,babinski征(±),术前gcs评分达12-15分。
②对照组:男28例,女10例,年龄19-58岁,平均39岁,伤后至手术时间1-5天。
致伤原因:车祸伤21例,坠落伤8例,打击伤9例,术前头痛伴呕吐29例,浅昏迷14例,嗜睡18例,神志清楚6例,合并颅骨骨折34例,脑挫例伤29例,合并肢体瘫痪20例,无肢体瘫痪18例,babinski征(±),术前gcs评分达10-14分。
1.2 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两组病例全部行头颅ct扫描,出血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л/6×ls×层数)。
硬脑膜下钻孔引流术的主导词
硬脑膜下钻孔引流术的主导词硬脑膜下钻孔引流术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手术,用于治疗硬脑膜下血肿或积液。
这种手术是通过在头皮上钻孔,将引流管插入到硬脑膜下,以排除血液或积液,并减轻颅内压力。
硬脑膜下血肿或积液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外科疾病,常常由头部外伤或脑血管破裂引起。
当血液或积液在硬脑膜下积聚时,会导致颅内压力增高,进而对脑组织产生严重的损害。
硬脑膜下钻孔引流术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手术方法。
硬脑膜下钻孔引流术是一种微创手术,相对于传统的开颅手术来说,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手术前,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包括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确定血肿或积液的位置和范围。
手术时,患者会被麻醉,医生会在头部标记钻孔点位,并进行头皮消毒。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使用专用的钻孔器具,在标记的点位上进行小孔钻孔,通常直径为1-2厘米。
然后,医生会将引流管插入到钻孔孔洞中,直达硬脑膜下血肿或积液的位置。
引流管通过负压吸引,将血液或积液排出体外,以达到减轻颅内压力的目的。
硬脑膜下钻孔引流术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手术,需要医生具备良好的解剖学知识和操作技巧。
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避开重要的脑血管和脑组织,以防止进一步损伤。
因此,选择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进行手术非常重要。
术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以确保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通常情况下,患者会留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术后恢复期间,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嘱咐,进行合理的休息和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
总的来说,硬脑膜下钻孔引流术是一种有效治疗硬脑膜下血肿或积液的手术方法。
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可以显著减轻颅内压力,保护脑组织免受进一步损伤。
然而,由于手术操作的复杂性和风险性,患者在选择手术时应慎重考虑,并选择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治疗。
术后,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计划,以促进恢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经皮穿刺引流高血压脑出血30例
[ ] 邹 纯 才 , 海 燕 , 玉 华 药 品 计 算 机 网 络 管 理 [ ] 2 鄢 王 J .中 国 药 学
杂 志 , 9 9 5 3 9. 1 9 , :4
经 皮 穿 刺 引 流 高 血 压 脑 出血 3 0例
王 才 ,王 俊 花 ,杨 岭 02 0 ) 1 0 0
( 兰察 布盟 医院 急救 中心 急诊 科 , 乌 内蒙 古 集 宁
[ 参 考 文 献 ]
[ ] 范 珍 珠 . 机 在 医 院药 库 管 理 中 的 应 用 [] 1 微 J .中 国 药 事 容 。科 室 帐 目反 映各 科 室每 月领 用 药 品汇 总金 额 的情 况 及 处方 消 耗 情况 等 。库 存药 品 情 况报表 , 以统 计药 库 内药 品 的数 量及 金额 情 况 , 可
当年药 库购 人 和 发 出的 药 品 品种 、 量 、 数 金额 按剂 型
分类 列 出 明细 报表 , 提供 药 品 收入 支 出 的 品种 、 量 数
库 、 房 及 临床 科 室 问 的药 品往 来将 在 网络上 运行 , 药 这 将 使 我 院的 药 品管 理步 人 一条 系 统 化 、 规范 化 、 科
在 帐 目方 面进 行 了 全 面 现 代 化 的 监 控 管 理 , 如 药 品消 耗情 况统 计 , 可对 全 年药 库 药 品 的消 耗情 况 ,
按 品种 、 月份 进 行 统 计 , 出药 品 价 格情 况 , 告 按 列 报 药 品的逐 月 消 耗 数 量 表 。 药 品 收 支 汇 总 统计 , 对 可
本组 男 2 1例 ,女 9例 ,年 龄 4 ~5 5 0岁 5例 ,
5 ~6 1 0岁 1 3例 ,6 ~7 1 0岁 1 2例 。按 病 情 分 级
神经内科技术操作规范
神经内科技术操作规范一、腰椎穿刺术二、脑脊液动力学检查三、侧脑室持续引流术四、经皮颅骨小钻孔脑内血肿穿刺术五、神经系统检查一、腰椎穿刺【适应证】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病变(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膜炎或脑炎)、脱髓鞘疾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癌病、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及颅内转移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对脊髓病变和多发性神经根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也有帮助;还适用于脊髓造影和鞘内注射药物治疗等。
【禁忌证】穿刺部位有化脓性感染或脊椎结核,有出血倾向,血小板<50000/mm3,以及临床上有脑疝倾向时。
颅内压升高并有明显的视乳头水肿、怀疑后颅窝占位性病变时,应慎重操作。
【操作方法】患者侧卧位,屈颈抱膝,取腰4~5椎间隙或腰5~骶1椎间隙为穿刺点(沿双侧髂嵴最高点之间的连线与脊椎中线相交处为腰4棘突,其下为腰4~5椎间隙),常规消毒,术者带无菌手套,用3%碘酒消毒,75%酒精脱碘,用2%普鲁卡因在穿刺点做皮内、皮下麻醉。
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持穿刺针自穿刺点缓慢刺入,刺入韧带时可感受到一定阻力,之后有落空感时提示已刺入蛛网膜下腔,可抽出针芯让脑脊液流出。
如没有脑脊液流出可转动穿刺针或将穿刺针退出少许,直到脑脊液流出为止。
测定初压,留取脑脊液送检,测定终压,插入针芯,拔出穿刺针,局部敷无菌纱布固定,嘱去枕平卧6小时。
【临床意义】1、压力高可见于脑水肿、颅内占位性病变、感染、急性脑卒中、静脉窦血栓形成、良性颅内压增高,以及心衰、肺功能不全及肝昏迷等。
2、压力低主要见于低颅压、脱水、脊髓蛛网膜下腔梗阻、脑脊液漏等。
【并发症】最常见为腰穿后低颅压头痛,可持续2~8天,头痛以额、枕部为著,可伴有颈部和后背痛,咳嗽、打喷嚏或站立时症状加重,严重者还可伴有恶心、呕吐和耳鸣。
平卧位可使头痛减轻,应大量饮水,必要时可静脉输入生理盐水。
二、脑脊液动力学检查【常规压力测定】侧卧位的正常压力为80~180mmH20,>200mmH20提示颅内压增高。
CT导引下经皮穿刺引流术治疗肾囊肿
癌 和 印戒 细胞 癌 。B o r r ma n n I V型 ( 弥漫浸 润型 ) 6例 , 癌 组 织
在 胃壁 内弥 漫浸 润 性 生 长
黏膜变 平 , 一 般 不 形 成 腔 内肿 块 及 溃 疡 , 肿 瘤 与 正 常 胃壁 无 明 确 界 限 之 分 。若 累 及 全 胃 , 胃腔 变 狭 小 , 失去 弹性 , 状 似 皮 革
制 成的囊 , 故称( 革囊 胃 ) 。组 织 学 类 型 也 多 分 化 较 低 的 腺 癌 、 富 于纤 维 间 质 的 癌 ( 硬癌 ) 和 印戒细胞 癌。B o r r ma n n型 V 型
4 0 0 Hu , 窗位0 Hu 观 察 较 满意 。
2 结 果 本组 5 2例 胃 癌 患 者 中 3 2例 胃 壁 局 限 性 不 规 则 增 厚 僵 硬, 1例 患 者 广 泛 性 胃壁 增 厚 , 胃 腔缩 窄 , 呈皮革 胃, 1 9例 患 者
腹 膜 后 主 动 脉 旁 淋 巴 结 2例 , 肝 胃韧带为 1 例, 而 胃周 淋 巴 结
少见) , 远 处 器 官 转 移 4例 ( 肝 脏 转 移 3例 、 肾 上 腺 1例 ) 。
3 讨 论
目前 胃肿 瘤 的 检 查 仍 以 胃钡 餐 造 影 及 胃纤 维 内窥 镜 为 主, 它 们 能 明确 显 示 病 变 及 其 部 位 。造 影 检 查 尚 能 显 示 肿 瘤 的 腔 内生 长 情 况 , 内窥 镜检 查 能 获 明 确 的 病 理 结 果 , 但 它 们 对 肿 瘤 突 破 浆 膜 向外 的直 接 侵 犯 情 况 及 淋 巴 结 、 肝 脏 等 的 转 移 情 况 均 不 能 很 好 的显 示 。 随 着 c T 设 备 和 检 查 技 术 的不 断 发 展和完善 , 不 仅 清 晰 显 示 胃的 断 层 形 态 、 胃腔大 小、 胃壁 的 厚 度, 还可以显示肿瘤 的隆起 、 溃疡 、 环堤 、 黏 膜集 中 、 相 邻 器 官 浸润和有无远处转移征象 , 将极大提高 c T对 胃癌 的正 确 诊 断 与分期 , 是传统钡餐 、 内镜 、 活检三大手段 的重要 补充 , 对 临 床 治 疗 方 案 的确 定 、 手 术 方 式 的选 择 都 有 重 要 意 义 。
钻孔引流术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
脱 。严格消毒 , 争一次穿 刺成功 , 力 在输 出侧抽取 少许血 液
标本化验 。取下 回输 侧止血带 , 手臂 呈放松状 态 , 血侧继 采 续止血带加压 , 经常更 换部位 , 嘱患者握拳 、 并 放松 , 慢节奏
通过对本组病例采 集前后 血常规 比对、 产物 的化验、 终 病人情况 , 一致认定治疗效果好 。笔 者认为充分的采集前准 备, 采集 中机器 的熟练操作 , 密切的病情观察 , 及加强采集后 巡视 , 有利于提高采集 产品 的质量及治 疗效果 。 保证病人 安
时通知 医生 , 必要时暂停采集 , 待患者症状好转 , 再继续进行
收 稿 日期 2 1 — _6 O O05O
( 辑 编
雪松 )
钻 孔 引流术 围手 术 期 的观 察 与护 理
王淑 香 北京 市石 景 山 医 院 神经 外 科 1 04 003关键词源自钻孔引流术 手术期
观察 与护理
中用药及抢救物 品, 必要时备心电监护仪 。指导患者保 持双 臂皮肤清洁, 穿易穿脱宽大上衣 , 术前少量 进食清淡饮食 , 适
量饮水 , 空小便并 于术前 5 O n让 患者 口服 葡萄糖 酸 排 ~l mi
钙 1  ̄2 rl () 练 掌 握 血 细 胞 分 离 机 的 操 作 , 据 不 同 0 0n。 4 熟 根
全。
至单采结束 。( ) 3 熟练掌握机器 锌报警 原因, 并及 时排 除 , 避
免再次发生 , 以消除患 者对机 器的安 全性能产生 怀疑 , 同时
使采集或置换 术顺利进行 , 提高采集效果 。本组病 例无一例 因机器原因而终止采 集。观察终产 物的性质 、 , 量 根据经 验
初步判断采集效果 , 必要时 可抽取少 许送 检化验 , 动态调 节
钻孔引流术与微创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比较
・
83 ・ 2
中 国微 创 外 科 杂 志 2C i Mi Iv S hn J n n
・
临 床 论 著
・
钻孔引流术 与微创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 比较
何 震 王 保 良 冯 天 保
全 有 效 的 手术 方 式 。
8 13 P= .1 ] 组 G S无 显 著差 异 ( = .8 , 0 7 3 。 结 论 .5 , 00 7 。3 O 0 4 9 P= . 8 )
3组 治 疗 效 果 相 近 , 为治 疗 慢 性 硬 膜 下 血 肿 安 均
【 关键词】 慢性 硬膜下血肿 ; 钻孔 引流术 ; 微创引流术
1 1 一般 资料 .
全 组 共 15例 。均 行头 颅 C 5 T检查 确 诊 , T扫 C 描血 肿 为 低 密 度 、 密 度 、 密 度 或 混 杂 密 度 , 等 高 患 者表 现 为 颅 高 压 症 状 、 神 症 状 、 瘫 、 识 障 碍 精 偏 意 等 。2 0 0 3年 1 前均 采 用颅 骨 钻 孔 引 流术 治 疗 慢 月 性 硬 膜下 血 肿 ,0 3年 1月 后 开 展 了微 创 穿 刺 引 20 流术 和微 创 置 管 引 流术 。按 照 不 同 手 术 方 法 将 病 例分 为 钻孔 引 流组 、 创 穿 刺 引 流组 、 创 置 管 引 微 微 流组 。3组 一 般 资 料 比 较 差 异 无 显 著 性 , 可 比 有
,
置入 血肿 腔 , 三通 装 置在 密 闭装 态 下 进行 冲洗 引 接 流 血肿 , 后保持 引流 2— , 查头 颅 C 术 4d 复 T显 示 血
肿 消 失 拔 出引 流 管 。 12 4 统计 方法 计量 资料用 均数 ±标准 差表示 , ..
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的临床体会
【 文章编 号】10 81 (01 3 05 0 07— 57 2 1)2 — 1 7— 2
硬膜外 血肿 是 指位 于硬 脑 膜与 颅骨 内板之 间 的血 肿 , 约 占外伤性颅 内血肿 3 % ,好发 于幕上 半球 凸面 。硬膜 外 0 血肿 的形成 多与外 伤有 关 ,颅骨 变形伤 及血管 ,血液 聚集 于硬脑膜 与颅骨 内板之 间 ,使得 硬膜逐 渐分 离。脑膜 中动 静脉是最常见 的来 源血 管 ,亦 可见 于静 脉窦 、颅 骨板 障静 脉 。开颅手术具 有创 伤大 、手 术危 险高 、术后 并发 症较 多 等缺点 ,近年来微创 治疗硬 膜外 血肿 逐渐取 代传 统手术 治
作者简介 : 春林 (9 7一 ,男 ,河北省永清县人 ,主治医师 ;研究方 向:神经外科。 杨 17 )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
临 床 研 究
Cl ia r s a c i t l ee rh n
18・ 5
C ieeju lo tnmein n tn pamay hns o ma feho de e ad e oh r c i h
2 临床 表 现 1例患者以呼吸 困难 、心悸 、胸闷 为主要 临床表现 ,2 例患者 以顺固性心 衰为 临床表现 ,并 伴有 咳嗽。心前 区主
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③ 没有局 灶性神 经定 位体征 之晕厥 者 ,常系近端 夹层破 人心包 所致心 包填 塞。④ 当病 变累 及 无名动脉时 ,有 3~ %可发 生脑血管 意外 ,两侧肢 体血 压 6 不等 ,脉搏短绌 也是 A D分 离 的重要 体征 。⑤ 心超 非常 适 合许多可疑 的 A D病人 的检查 ,可在床 边进 行 ,有诊 断 价 值的发现是主动脉 内有 波浪状 内膜 片将 其分 为真通 道和 假 通道 。增强 C T扫描 时可见内膜 片分割或 以造影到密度差 来 区分 的两个明显 的主 动脉腔 。MR 特别适用 于诊 断主动 脉 I 夹层分离 ,敏感性 和特异性 均可达 9 % 。⑥ 主动脉 夹层 内 8 科治疗主要是降低 血压和 减慢心 率 ,以降低 心肌 收缩力 及 其射血速 度。 目前认 为远端 型患 者 主要 以 内科治 疗 为 主 , 近端 型则 以手术 ( 常见经皮覆膜支架 置入 术)治疗为主 。
硬膜外血肿钻孔引流术体会
硬膜外血肿钻孔引流术体会标签:硬膜外血肿;钻孔引流硬膜外血肿是指外伤后出血积聚于颅骨内板和硬膜之间,是颅脑损伤中常见继发性病变,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30%,若能及时正确地治疗,常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对于急性大量的血肿应急诊行开颅手术,但对于部分病例采用创伤较小的钻孔引流的方法也能获得好的疗效。
近几年来笔者所在科采用此法治疗了30例患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10~68岁,平均45.7岁。
交通事故伤16例,砸伤7例,坠落伤3例,跌伤4例。
手术距受伤时间均为5 d~1周。
1.2临床表现轻度意识障碍12例,表现为嗜睡;成人病例表现为颅内高压症状、头痛、呕吐、夜间难以睡眠;早期视乳头水肿10例,表现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病理反射阳性6例;术前GCS评分:13~15分19例,9~12分9例,6~8分2例。
1.3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经头颅CT诊断为硬膜外血肿。
血肿部位:额部7例,颞部8例,顶部6例,顶枕部3例,骑跨横窦3例,后颅凹3例。
血肿量按多田公式计算,幕上血肿量20~40 ml,幕下血肿量10~15 ml。
部分病例有线形骨折,18例有不同程度的占位表现,同侧脑室受压变形但未消失,中线结构稍移位,移位程度在5~8 mm之间,环池及四叠体池表现为缩小,但未消失。
1.4手术方法全部病例均以脱水治疗为基础,手术于入院后5~7 d,依CT 定位,以血肿中心为钻孔点,局麻+基础麻醉后做一直切口,长约2.5~3 cm,用乳突撑开器撑开切口钻颅,根据需要可扩大骨孔直径至2.5 cm,吸除部分血肿减压,血肿液化较好者自动流出一部分,另行头皮切口将剪有侧孔的引流管经皮下潜行后置入血肿腔,关闭切口。
引流管外接引流袋引流,术后以无菌生理盐水4 ml+尿激酶2 万U溶解后经引流管注入血肿腔,夹闭引流管2~4 h后放开,1次/d,为避免灌注液经头皮切口缘溢出,影响冲洗溶解效果,须紧密缝合切口。
慢性硬膜下血肿两种钻孔引流术式比较
慢性硬膜下血肿两种钻孔引流术式比较谯飞;范润金;尚彬;张逵;刘毅;唐辉【摘要】目的:钻孔手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最常见的治疗方式,通过比较钻单孔和钻双孔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效果,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钻孔冲洗加密闭引流手术治疗的152例CSDH患者的资料,统计两种钻孔方式治疗患者各自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住院天数、气颅发生率、复发率等指标.结果:78例钻单孔的患者中,复发6例(7.69%);74例钻双孔的患者中,复发5例(6.76%),P>0.05单、双孔手术各自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6.31±3.12) min、(53.20±4.58) min,P<0.01;术后拔管时间分别为(3.21±1.02)d(2.90±1.53)d,P>0.05;住院天数分别为(5.02±1.25)d、(7.21 ±2.17)d,P<0.05;两者气颅发生各为18例(23.1%)、3例(52.70%),P<0.05.结论:钻单、双孔引流治疗CSDH的复发率较低,在减少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气颅发生率方面,钻单孔具有优势.【期刊名称】《川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29)003【总页数】4页(P256-259)【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单孔引流;双孔引流;复发【作者】谯飞;范润金;尚彬;张逵;刘毅;唐辉【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四川南充637000;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四川南充637000;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四川南充637000;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四川南充637000;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四川南充637000;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四川南充6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5慢性硬膜下血肿为常见于老年人的外伤性颅内血肿,占颅内血肿的10%[1],目前较多报道的对这类疾病的治疗主要有钻孔,锥颅穿刺和开颅血肿清除三种方法。
钻孔引流手术配合及注意事项
主讲人:时间:CONTENTS目 录大脑的解剖病因临床表现钻孔引流术前准备术中手术配合术后病发症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脑部结构硬膜:由2层纤维膜组成,紧贴颅骨内面,包在脊髓外面的叫硬脊膜,通过枕骨大孔与硬脑膜相连。
蛛网膜:半透明膜,位于硬膜深面,与深面软膜之间有许多小梁呈网柱状为蛛网膜下隙,内充满脑脊液此腔贯通脑和脊髓软膜:紧贴脑和脊髓表面的薄膜脑脊液循环机制流动于脑室、中央管、蛛网膜下隙内的无色、透明、无沉淀、的液体为脑脊液。
正常400~500ml/日颅腔内容物脑组织、脑脊液、血液脑组织占80%以上(1150~1350ml)脑脊液占10%(150ml)血液占2~11%颅腔容积1400~1500ml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
正常值: 成人0.69~1.96kpa(70~200mmh20) 儿童0.49~0.98kpa(50~100mmh20)颅内容物由颇组织、脑脊液、血液组成。
颅脑损伤继发性病变,通常由于脑内或脑组织与颅骨之间的血管破裂,血液在脑内或脑与颅骨之间积聚并对脑组织产生压迫而形成。
其发生率约占闭合性颅脑损伤的10%和重型颅脑损伤的40%~50%。
血肿的发生常伴随原发性脑损伤,但也可能在没有明显原发性脑损伤的情况下单独发生。
脑血管畸形外伤颅内肿瘤血液病高血压病因高血压是导致脑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期未控制好的高血压会使脑部小动脉发生病变。
当血压骤然升高时,这些已经病变的脑部小动脉容易破裂出血,形成颅内血肿。
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畸形,如脑动脉淀粉样变性、烟雾病、脑动脉瘤等,也是导致颅内血肿的重要原因。
这些异常的血管团可能因为压力改变而破裂出血。
颅脑外伤是导致颅内血肿的另一大原因。
外伤导致的硬脑膜下出血是由于头部受到撞击或其他外部力量作用于头骨和软组织之间,引起硬脑膜下的小血管破裂出血。
指颅内肿瘤内部的血管突然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肿瘤周围脑组织的情况,会压迫周围的结构并引起炎症反应,进而诱发颅内高压和颅内血肿。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是在影像技术下经皮经肝在胆道内放置导管的一项技术手段。
对很多胆道疾病来说,PTCD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也可以是姑息性的治疗方法。
1、什么是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ercute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 drainage,PTCD,也有将cholangio写成bileduct或biliary的.也称PTBD)是指在影像设备(通常为X线透视或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并置入引流管,使胆汁流向体外或十二指肠的一系列技术,主要用于胆道梗阻和急性炎症的治疗。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是在经皮经肝胆造影术(PTC)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介入治疗技术。
PTC是在DSA或B超的监视下,利用特制的穿刺针经皮穿入肝内胆管,再将对比剂直接注入胆道,而使肝内外胆管迅速显影的一种进行性胆道直接造影方法。
在临床上,良性和恶性病变所致的梗阻性黄疸,均可行PTCD治疗,这项治疗技术能很快缓解肝内胆管的张力,明细改善症状,从而可为择期手术创造条件,也可作为长期姑息治疗的手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
近年来,随着穿刺器械和穿刺技术的逐步改善和发展,PTCD 已包括胆管外引流术、内-外引流术、内引流术等多种介入治疗技术。
根据病人的病变类型和程度选择不同的引流方式。
2、PTCD适应证恶性胆系肿瘤的姑息治疗胰头癌、壶腹癌、胆系恶性肿瘤等可造成梗阻性黄疸,此类患者大多高龄,或伴有心脑肺基础性疾病,且发现时多为晚期,不能耐受手术或已无手术机会。
胆道梗阻会引起胆道压力增高,造成皮肤巩膜黄染;还会造成肝细胞肿胀,导致肝细胞功能受损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
此时可通过胆汁引流降低胆道压力,改善肝功能,缓解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胆汁引流方法包括:经皮穿刺、内镜下胆汁引流(EPD)及胆肠吻合术。
其中,PTCD被广泛的应用。
重症脑出血:微创手术PK开颅手术PK保守治疗邓国林
重症脑出血:微创手术PK开颅手术PK保守治疗邓国林发布时间:2023-07-05T05:15:44.229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9期作者:邓国林[导读]汶川县人民医院四川阿坝 623000重症脑出血,是指发病24h内的脑出血,是卒中后的第二位死亡原因,死亡率高达30%~40%。
但其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和致残率高。
目前,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微创手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其治疗方式仍以保守治疗为主。
保守治疗又分为两种方式:保守治疗为保守观察或手术。
早期明确出血原因及血肿位置是正确选择手术方式的前提,而选择何种手术方式应综合患者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基础疾病等因素来进行个体化选择。
对于重症脑出血患者,在常规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微创手术、开颅手术和微创+开颅手术等方法。
重症脑出血的微创手术你知道多少?微创手术,是指在 CT或 MRI引导下,通过头皮微小切口完成对血肿的清除或释放,主要包括钻孔减压术、经皮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经鼻内镜下血肿清除术。
其中钻孔减压术适用于血肿位于颅底及重要功能区,但又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的患者。
经皮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包括经鼻内镜下微创血肿清除术和经皮穿刺引流术两种。
前者是利用内镜观察或监视下操作,在皮肤表面钻一个孔,然后用特殊的穿刺针进入血肿腔,进行清除或释放血肿,其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后者是通过外科穿刺技术将导管伸入血肿腔,并连接一根长导管,从血管进入体内,并经过分流管到达脑室或脑室内进行引流。
其优点为:创伤小、恢复快;适应证广泛、操作简便;无开颅手术风险;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经皮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已成为脑出血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随着 CT技术的发展及显微外科技术的提高,微创手术已成为脑出血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可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及基础疾病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重症脑出血的开颅手术这些知识你知道吗?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至今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
钻孔引流手术流程
钻孔引流手术流程钻孔引流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排除体内积聚的液体或脓液。
它是通过使用专用的手术工具,在患者体表上进行切口,然后通过钻孔引流管将积聚的液体引流出来。
本文将详细介绍钻孔引流手术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术前准备在进行钻孔引流手术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病史询问,以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
必要时,还会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引流的部位和深度。
医生还会向患者解释手术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征得患者的同意。
二、手术准备在手术开始之前,医生会对手术器械进行消毒,并将手术区域进行无菌处理。
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以确保手术过程的舒适和安全。
医生还会准备好必要的导管、钻孔引流管和引流袋等设备。
三、手术操作1. 切口:医生根据需要在患者体表上标记出引流的部位,并进行局部消毒。
然后,医生使用手术刀进行切口,以便插入钻孔引流管。
2. 插管:医生将钻孔引流管插入切口处,并沿着预定的路径逐渐推进,直至达到积液的部位。
在插入过程中,医生需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组织或器官。
3. 引流:一旦钻孔引流管到达积液的部位,医生会通过引流管将积液缓慢地引流出来。
引流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情况调整引流的速度和力度,以确保引流顺利进行。
4. 固定:引流完成后,医生会将钻孔引流管固定在体表上,避免其脱落或滑动。
通常会使用透明敷料或其他固定材料进行固定。
5. 结束:手术结束后,医生会对切口进行简单的处理,并给予患者必要的护理和术后指导。
患者通常需要继续观察引流部位的情况,并按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治疗和复查。
四、注意事项1. 术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手术操作中,医生需要精确地确定引流的部位和深度,并小心操作,以避免损伤重要的血管、组织或器官。
3. 引流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及时调整引流的速度和力度。
钻孔引流术介绍课件
钻孔引流术的应用
01
脑部手术:清 除脑部积液,
减轻脑水肿
02
眼部手术:治 疗眼内炎,减
轻眼压
03
耳部手术:治 疗中耳炎,减
轻耳痛
04
鼻部手术:治 疗鼻窦炎,减
轻鼻塞
05
口腔手术:治 疗口腔感染感染,
减轻肿胀
07
关节手术:治 疗关节积液,
减轻疼痛
08
腹腔手术:治 疗腹腔积液,
钻孔引流术的注意事 项
适应症和禁忌症
01
适应症:适用于各种原因引 起的脑积水、脑脓肿、脑肿 瘤等疾病。
03
术前准备:需要进行详细的 检查和评估,确保患者身体 状况符合手术要求。
02
禁忌症:患有严重心脏病、 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 者不宜进行钻孔引流术。
04
术后护理:术后需要密切观 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 理并发症。
临床应用拓展
01 02 03 04
01
应用于各种外科手术,如腹腔 镜手术、微创手术等
02
应用于肿瘤治疗,如肿瘤切除 术、肿瘤消融术等
03
应用于血管疾病治疗,如血管 成形术、血管支架植入术等
04
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如脑肿 瘤切除术、脑动脉瘤夹闭术等
研究进展和挑战
研究进展: 钻孔引流术 在医学领域 的应用越来 越广泛,包 括神经外科、 骨科、泌尿 外科等。
01
02
03
04
谢谢
减轻腹胀
09
胸腔手术:治 疗胸腔积液, 减轻呼吸困难
10
泌尿系统手术: 治疗尿路感染,
减轻疼痛
钻孔引流术的操作步 骤
术前准备
患者体位:仰卧位,头偏 向一侧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护理要点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护理要点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是一种治疗胆道疾病的有效方法。
在进行这一手术过程中,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手术并恢复健康。
以下是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护理的要点:1.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护士需要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和诊断结果,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检查患者是否有过敏史,是否有出血倾向等。
2. 术中护理: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与医生密切配合,提供必要的器械和药物。
护士需要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并及时记录。
3. 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护士需要将患者转移到恢复室,并继续监测生命体征。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4. 疼痛管理: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不适,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疼痛评估结果,合理选择镇痛药物,并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和剂量。
5. 导管护理: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中,患者需要留置引流管。
护士需要定期检查引流管的通畅性和固定情况,避免引流管脱落或堵塞造成并发症。
6. 皮肤护理:护士应定期检查穿刺部位的皮肤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并避免感染的发生。
如果发现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7. 宣教指导:护士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宣教指导,包括术后护理、饮食调理、注意事项等。
同时,还要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帮助他们适应治疗过程。
8. 心理支持: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较大的刺激和挑战,护士需要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减轻其焦虑和恐惧情绪,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是一项复杂的手术,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和细致的护理观察,可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康复,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护士的专业知识和关怀将为患者带来舒适和希望。
脑出血钻孔引流手术宣传文案
脑出血钻孔引流手术,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专业团队,精准操作,确保手术安
全可靠。
钻孔引流技术,微创治疗,恢复迅速,疼痛减轻。
先进设备,高精度导航,精准定位,手术更加精细化。
专业麻醉师全程陪护,舒适体验,安全无忧。
个性化治疗方案,因人而异,针对病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多年临床经验,医生
团队实力强大,技术娴熟可靠。
手术风险低,恢复期短,让您早日重返健康生活。
钻孔引流手术,切口小,创伤小,美容效果更佳。
手术过程安全无痛,专业护理,让您安心放心。
严格术前检查,科学诊断,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术后恢复指导,定期复查,全程关注您的健康。
手术后并发症少,效果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专业团队,注重细节,让您享受高品质医疗服务。
医疗设施先进,环境舒适,让您
在治疗中感受到温暖。
钻孔引流手术,为您解除病痛,重拾健康人生。
恢复期短,康复效果好,让您尽快回到正常生活。
术后康复护理,定期随访,全程呵护您的
身体。
手术过程精细化,安全可靠,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我们的目标是您的健康,我们的宗旨是您的满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皮颅骨小钻孔脑内血肿穿刺术
经皮颅骨小钻孔脑内血肿穿刺术( puncture of brain hematoma by small drilling hole of skull)是非手术微创治疗脑出血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结合头颅CT和MRI对颅内出血部位的精确定位,常能准确指导颅内血肿穿刺,由于其方法简便,病人负担小,反应轻,正逐渐替代一部分传统的开颅清除术
1.适应症
1.1意识分缓状况(表36-2)1-111级及部分1v级者均可行钻孔颅内血肿抽吸治疗:
1.2出血部位脑叶出血、壳核出血及部分小脑出血者
1.3出血量大脑半球大于30ml,小脑大于10ml者
1.4病程和病情发病3-5天,病情进行性加重者
2.禁忌症
2.1 意识状况分级v级及部分IV级,脑疝形成或呼吸衰竭者
2.2 80岁以上或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者
2.3血液病、出凝血时间过长或血小板少于5万者
2.4脑干、小脑蚓部出血者
3.术前准备
3.1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血糖、心电图和头颅CT检查:
2家属同意签字后,剃头和头皮清洗:
3.3消毒穿刺包(含颅钻、穿刺针、导丝),硅胶管,纱布,5~10ml注射空针,麻醉药物,尿激酶以及消毒液等
4.操作方法
4.1穿刺点的选定:是穿刺成功的关键,以CT显示血肿最大层面为靶点,以线尺或卡尺测量CT显示血肿中心距离后按比例换算,如幕上出血的穿刺,先测CT片上0一M线向上至最大血肿层面的距离,再测出血肿中心至额骨及枕骨外板的前后距离,换算成实际距离后,两者在颅表的交汇点,即为穿刺点。
原则上是血肿距头皮最近、避开大血管、血窦及重要功能区为准,穿刺深度为血肿内侧缘至同侧颅骨外板间的距离。
正确选点后,以龙胆紫作标记
4.2病人体位:取病灶朝上倒卧位,头部垫以硬枕
4.3穿刺: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百分之2利多卡因5毫升局麻后,术者以一手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一手持颅钻垂直刺入皮下组织达颅骨外板,加压旋转钻透颅骨,当有落空感后停钻,将导丝由颅钻侧槽内插入颅内,固定好导丝缓慢退出颅钻,将去针芯的穿刺针套在导丝外面插入颅内,拔出导丝插入圆钝头针芯,穿透硬脑膜,按计算深度缓慢向血肿腔内进针至有落空感时拔出针芯可见淤血涌出,接注射器轻轻抽吸。
如进针达预定深度无淤血流出时,可将针退至脑外颅骨内调整进针方向重新穿刺,当抽出血肿的百分之70~百分之80以后,观察无新鲜出血时即可拔出穿刺针,结束穿刺。
穿刺点涂予碘酒,纱布加压包扎,防止脑脊液外漏,如出血量过大,或凝血块多、血液粘稠不易抽吸时,可向血肿腔内一次注入尿激酶1~2万U,保留硅胶管,间隔4~8小时重新抽吸
5.注意事项
5.1病人头位必须正确,不合作者可给以镇静剂,锥颅方向应与颅骨表面垂直,以防穿针偏离靶点;
5.2穿针尖斜面应磨短,针芯尖要磨圆,向脑内进针时要插入针芯,以尽量避免损伤脑组织及血管;
5.3如需改变脑内进针方向时,必须将穿刺针退至颅内脑外,以减少脑组织损伤;
5.4如出血量过大,一次不可抽吸过多(小于60ml)防止减压过快过大、中线移位或脑组织塌陷而造成新的出血;
5.5抽吸中一旦有鲜血涌出,应立即停止抽吸,必要时注入止血药,并留置硅胶管,以利引流:
5.6应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止颅内感染,操作应尽量轻柔以防止不必要的损伤;
5.7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改变,一有意外,随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