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学分标准表涵盖原素拓学分【VIP专享】

合集下载

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 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学分---学时认定对照表

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 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学分---学时认定对照表
大学生艺术展演
国际级
特等奖
80
团委
一等奖
72
二等奖
64
三等奖
56
优秀奖
48
其他参与者
32
国家级
特等奖
72
一等奖
64
二等奖
56
三等奖
48
优秀奖
32
其他参与者
16
省级
特等奖
56
一等奖
48
二等奖
40
三等奖
32
优秀奖
16
其他参与者
8
三、素质拓展类
(三)国防教育类比赛
国防教育各类竞赛、比赛
国家级
特等奖
72
学工处
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
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学分---学时认定对照表
类别
具体项目
获奖情况
学时
认定
部门
一、
创新创业实践类
(一)学术科研类
1.科研训练(包含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等项目)
国家级
第一\二完成人
128\96
学院
其他参与者
64
省级
第一\二完成人
96\64
其他参与者
48
校级
第一\二完成人
64/32
其他参与者
16
学院
77.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举办的系列活动,如“声动南林”普通话推广等
校级
组织、参与
16
78.教务处举办的实践创新活动,如“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成果展”等
校级
组织、参与
16
79.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校园手语操大赛
校级
组织或获奖
16
参与
8

素质拓展赋分标准

素质拓展赋分标准

大学生素质拓展项目体系表及赋分标准一、大学生素质拓展项目体系表二、具体赋分标准注:以下活动均为系级及系级以上项目第一部分军事训练与入学教育1、军事训练,参加由学生工作部门等组织的军训(1学分)2、新生入学教育,参加校规校纪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安全法制教育、适应性教育等。

(每次计0.2学分)第二部分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2、理论学习活动,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活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学习活动、各种结合时政的研讨会等(每次计0.2学分)3、各级党校培训(每次计0.2学分)4、各级团学干部培训(每次计0.2学分)5、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文明修身”、“诚信、责任教育”、“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为主题的演讲赛、征文(书法、画)大赛、辩论赛等(每次计0.3学分)6、以扶贫支教为重要内容的各项实践活动,包括义务校外辅导、义务家教、义务维修等(每次计0.3学分)7、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奉献爱心的实践活动,包括助残(每次计0.2学分)、助老(每次计0.2学分)、献血(每次计0.5学分))、献骨髓(3学分)、捐款捐物等(每次计0.2—1学分)8、典型见义勇为行为,如救火、救灾、抗洪、抢险、勇斗歹徒等每次计(3学分)9、年度获得国家奖学金(6学分)、国家励志奖学金(4学分);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毕业生等荣誉(3学分);获得市级荣誉称号(2.5学分);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团干等荣誉称号(2学分),校级单项积级分子、系级荣誉称号(1学分)第三部分科技学术与创新实践1、全国“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每项1.5学分);省级(每项1学分)。

2、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电子竞技比赛、结构模型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大学生英语比赛等(每项1.5学分),省级(每项1学分)。

3、其他全省、全国级别科技学术创新类比赛(每项1.5学分),省级(每项1学分)。

湖南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教育项目学分认定标准一览表

湖南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教育项目学分认定标准一览表

同一奖项采取 就高原则,团 体奖与个人奖 不重复计算学 分。最高不超 过 3 学分。
1
0.5
2.5 2 1.5 1.5 1 0.5
创新 学分
以学会或行业协会所发的获奖文 件、奖励证书为依据核计学分。 特等奖或金奖按照一等奖核计学 分;银奖按照二等奖核计学分; 铜奖按照三等奖核计学分。
同一奖项采取 就高原则,团 体奖与个人奖 不重复计算学 分。最高不超 过 2.5 学分。
认定的各类高级职业资格证
3

获得国务院认定的各类中级 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职业资格证书
2
获得国务院认定的各类初级 职业资格证书
1
素拓 学分
素拓 学分
素拓 学分
素拓 学分
凭录取学校签章的相关 最高不超过 3 学
证明材料核计学分。
分。
凭职业资格证书核计学 分。
凭职业资格证书核计学 分。
凭职业资格证书核计学 分。
2.5
凭文化艺术及体育竞赛行政主管 同一奖项采取
2
部门颁发的获奖证书或表彰文件 就高原则,团
1.5
素拓 核计学分。第 1-2 名及一级按一 体奖与个人奖
1
学分 等奖、第 3-5 名及二级按二等奖、 不重复计算学 第 6-8 名及三级按三等奖核计学 分。最高不超
1
分。
过 2.5 学分。
0.5
创业活 动类
0.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获得省级及省级以上计算机 计算机及软件资格 等级考试合格证书
1
与水平考试
获程序员、高级程序员、系统 分析员证书
1
素拓 学分 素拓 学分
素拓 学分
凭证书核计学分。 凭证书核计学分。 凭证书核计学分。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学分标准表(涵盖原素拓学分)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学分标准表(涵盖原素拓学分)
一等奖
3
二、三等奖
2
优胜奖、鼓励奖、参赛奖等
1
市级、校级
一等奖
1
二、三等奖
0.5
群众性体育竞赛
国家级
一等奖(第1-4名)
4
二、三等奖(第5-16名)
3
优胜奖、鼓励奖、参赛奖等
2
省级
一等奖(第1-2名)
3
二、三等奖(第3-8名)
2
优胜奖、鼓励奖、参赛奖等
1
市级、校级
一等奖(第1名)
1
二、三等奖(第2-8名)
附件1:常熟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成果学分认定标准表
学分类型
项目类
等级或内容
分值
计划类别
认定依据
备注
创新
实践学分
论文或文学艺术作品发表
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ISTP(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SHP(人文社会科学会议录索引)、A﹠HCI(艺术与文科引文索引)等检索
听取学术讲座
0.1/次
理论与人文类竞赛(含演讲与辩论活动)
国家级
一等奖
4
有关证书、证明。其中校级体育竞赛运动员成绩达到运动健将的按校级一等奖计,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按校级二等奖计
同一系列(项目)竞赛按就高原则获得学分,不得累计。体育专业类竞赛按科技竞赛类计。
二、三等奖
3பைடு நூலகம்
优胜奖、鼓励奖、参赛奖等
2
省级
3
由计算机学院协助确定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
省、部级
1
国家级
2
专业技术等级证书
初级
1
艺术、体育类考级证书参照执行;具体等级由相关学院协助确定

创新与素质拓展学分

创新与素质拓展学分

北华大学机械类本科人才创新与素质拓展学分暨当量成绩B认定实施细则(2010年10月修订)第一章总则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高本科生创新与素质拓展能力,根据北华大学《机械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北华大学机械类专业方向分流方案》和《北华大学创新与素质拓展学分的实施意见(试行)》,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条本科学生除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学分外, 还应获得不低于4 学分的“创新与素质拓展”学分方可毕业(其中课外科技创新类学分不低于2学分,见“培养方案”中带“*”的项目);该学分是对学生参加创新与素质拓展活动成效的考量,是申请课程免修的重要依据,也是在学制第三年进行分流培养的重要依据之一。

因此,在校大学生应积极参加课外创新与素质拓展活动,并申请获得相应学分。

第二条学生创新与素质拓展活动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课外科技创新方面主要内容(“培养方案”中带“*”的项目)◆参加各种学科及专项科技竞赛;◆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或其它出版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或著作;◆获得各级别科技成果或专利;◆获得各种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参加学院组织的科技创新活动(二)其它活动的主要内容(“培养方案”中带“#”的项目)◆参加各种文娱和体育活动或比赛,并获得相应表彰或奖励;◆获得全国计算机水平考试、国家外语水平考试合格证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文体活动,体质健康达标;◆参加素质拓展教育活动。

注:项目赋分细则见第三章。

第三条学院定期对学生的“创新与素质拓展学分申请”组织评审,审核认定后进行公示,并报教务处审批;经教务处审定批准后,将该学分记入该生的“学生成绩总表”中(对应课程为“创新与素质拓展选修”课程)。

第四条为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开展各类自主学习、创新实践活动,当学生获得足够的科技创新学分以后,允许学生以累计的创新学分申请免修某一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或实践环节的学分(详见第四章),原则上四年内最多可以免修20学分。

素质拓展学分计分标准

素质拓展学分计分标准
B3
行业准入、资格认证
获得国家、省级劳动人事等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
国家2分,省级1分(根据落款来看)
但普通话、驾照1分(申报时选择省级选项)
2分/1分
为培养方案以外,学生自主申请获得,每学年累加最高限3分。
B4
等级考试认证
非英语专业学生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六级,英语专业通过国家英语八级,其他语种参照执行;通过雅思、托福、剑桥商务英语、国家计算机等考试,并获得证书
C2
体育类竞赛
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省级一二三等奖,提供证书
8分6分4分/4分3分2分
排名前三,国家级按排名依此递减2分;省级按排名依次递减1分。同一项目取最高级计,不重复累计。
C3
艺术作品展演
参与国家级、省级、校级文艺作品展或演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获奖作品需盖章或证书,需要相关证明材料
4分/1分/0.5分
完成团省委要求的共青团员成绩单必修、选修项目
2分/1分
依据共青团员成绩的必修项目、选修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转化。每学年累加得分最高限2分
D7
学生活动
个人信息需标注好
参与院级及以上辩论赛、篮球赛、非学术类讲座等各类文体活动,提供相关证明
0.2分/次
每学年累加得分最高限2分
参与院级及以上学术讲座、论坛、关于党的培训等相关活动,提供相关证明
限记1次分
D2
其他培训活动
参加校级及以上组织的培训班学习一周及以上,并获结业证书
1分
每种类型培训限记1次分
D3
表彰情况
被评为国家、省、校级、院级优秀团干、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社团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党员等仅限第一学期申请
5分/2分/1分/0.5分
按学年计分,同一项目取最高级计,不重复累计。

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 学分置换办法

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 学分置换办法

“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倡导和鼓励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创新创业活动、科技竞赛、素质拓展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和艺术修养,经学校研究决定,在本科生中设立“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学分(以下简称“创新拓展学分”)第二条“创新拓展学分”指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以我校学生名义参加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并获得成果者,按规定获得的学分,是对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与素质拓展活动成效的考量,也是我校学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

“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学分化是根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所制定的第二课堂培养计划,鼓励和倡导本科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并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状况全面纳入培养方案中学分管理。

第三条“创新拓展学分”为培养方案中必须完成的学分,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完成12个“创新拓展学分”后方可毕业。

第二章学分体系第四条“创新拓展学分”包括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两部分,共计12学分。

其中必修8学分,选修4学分,具体学分体系见表1,在此前提下,学校鼓励学生多修“创新拓展学分”。

第五条必修学分包括创业基础(1学分)、思政课程社会实践(1)和专业社会实践(6学分)两个个模块,必修学分模块之间,不可相互替代、充抵。

选修学分包括各类科技与专业竞赛、志愿服务、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职业技能培训与其它四个模块,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在一个或多个模块进行选修,累计达到4学分即可。

表1 “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学分体系性质学分体系活动形式学分学期安排必修创业基础思政课程社会实践活动 1 第1-4学期思政课程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 1专业课外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 6 第2-6学期选修科学技术与专业竞赛学分创新创业竞赛、科研训练、大创计划4 第1-7学期志愿服务学分志愿服务活动社团活动与社会分工学分社团活动与社会分工职业技能培训及其它学分职业技能证书及其它第三章学分评分标准第六条学生参加创业基础按表2获得相应学分,就业指导中心确定主题活动,任课教师确定成绩评定和记载。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分认定参考标准_一_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分认定参考标准_一_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分认定参考标准
1、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文学作品等
内容计分主体学分值要求
学术论文署名的前三名学生作者4分第一单位为“上海理工大学”
文学作品署名的前三名学生作者2分有正规刊号
出版著作署名的前三名学生作者2分正式出版,不少于100000
字符
2、科研项目
内容计分主体学分值要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成员4分正式立项并已结题横向委托课题负责人4分经费已到学校账户并已结题
3、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内容计分主体学分值要求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
设计、软件著作权
所有署名者2分第一单位为“上海理工大学”
4、科技、创新、创业竞赛活动
内容计分主体学分值要求
科技、创新、创业竞赛获奖所有署名者
2分同一奖项的多名学生,同等
对待。

5、创业活动及其他
内容计分主体学分值要求
注册创办公司署名的前三
名学生
2分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获得者2分学院自行确定认定证书的类
别。

注:署名前三名学生含义为:第一、二、三作者(学生),或第一作者(指导教师),第
二、三、四作者(学生)。

成都中医药大学素质拓展学分计算表

成都中医药大学素质拓展学分计算表

成都中医药大学素质拓展学分计算表一、素质拓展学分折算标准:1、获得素质拓展积分20—30分,可折算获得素质拓展学分1学分。

2、获得素质拓展积分31—40分,可折算获得素质拓展学分2学分。

3、获得素质拓展积分41—50分,可折算获得素质拓展学分3学分。

4、获得素质拓展积分51分以上,可折算获得素质拓展学分4学分。

二、数字拓展积分标准表类别项目积分执行标准备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参加班会,党团员参加党团组织活动优秀积3.00分;优良积2.00分;优秀积3分;优良积2分(全勤为优秀,未出现无故旷缺为优良。

)党、团校培训合格党校合格积3.00分;团校合格积2.00分;党团校优秀学员积1.00分;党校学习合格积3分,团校合格积2分,被评为优秀学员加1分。

阅读有益课外读物阅读一本积1.00分;阅读一本积1分(以手写读书笔记认定。

该项积分每年不超过8分)。

该项积分每学年不超过8分校内公益劳动参加一次积1.00分;参加一次积1分社会公益活动参加一次积2.00分;参加一次积2分(该项积分每年不超过10分)。

该项积分每学年不超过10分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行为行为一次积3.00分;行为学校表彰积10.00分;行为市级表彰积20.00分;行为省级表彰积30.00分;每次积3分,受到学校、市级以上、省级以上表彰分别积10、20、30分。

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国家级科技学术活动作品参赛积10.00分;国家级优秀奖(参与奖)积20.00分;国家级三等奖积30.00分;国家级二等奖积35.00分;国家级一等奖积40.00分;送交作品参赛积10分,获一、二、三等奖分别积40、35、30分。

(如设优秀奖或参与奖等加20分)省市级科技学术活动作品参赛积8.00分;省级优秀奖(参与奖)积10.00分;省市级三等奖积20.00分;省市级二等奖积25.00分;国家级一等奖积30.00分;送交作品参赛积8分,获一、二、三等奖分别积30、25、20。

创新与素质拓展学分计算表

创新与素质拓展学分计算表
国家级
重点
10
等差递减1分
一般
8
等差递减1分
省级
重点
7
等差递减1分
一般
5
等差递减1分
校级
重点
3
等差递减0.5分
一般
1
等差递减0.2分
1、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参加者
2-6
指导教师确认(依据林学院的管理办法)
2、在业余时间参加开放实验或创新实验研究,自拟方案进行实验,有规范实验报告
1/20学时
专业小组认定
等差递减1分
2、省部级
一等奖1—8名
8
等差递减1分
二等奖1—6名
6
等差递减1分
三等奖1—4名
4
等差递减1分
3、申请一项专利得到专利号
主要完成人
5
等差递减1分
一般成员
3
等差递减1分
职业技能鉴定
中级以上
1
此项得分上限2分
通过国家外语水平考试
通过四级考试(非外语专业)
1
同类证书取最高分
通过六级考试(非外语专业)
2
科研活动
1、在科学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有总结报告)
4
省级以上
2、辅助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成绩突出(有总结报告)
2
省级课题以上
(前2名)
3、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完成计划任务(有心得或总结报告)
1
指导老师确认;
此项得分上限3分
4、参加学术报告会议,并整理形成报告摘要
1/20学时
5、参与科研课题立项(1-5名)
1
竞赛组织者确认
专业教学改革
参加专业教学改革项目,承担部分改革内容,有总结报告;或参加课程的网络教学建设,承担部分内容,有总结报告

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设置标准

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设置标准

途径项目内容学分说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1-6名)结项优秀5排名不分先后结项合格4省级(1-6名)结项优秀4结项合格3校级(1-5名)结项优秀3结项合格2院级(1-5名)结项优秀2结项合格1学科竞赛A类(国家级竞赛)特等奖7排名不分先后一等奖5二等奖4三等奖3参赛(优秀)奖2B类(部委级竞赛)特等奖6一等奖5二等奖4三等奖3参赛(优秀)奖2C类(省级竞赛)特等奖5一等奖4二等奖3三等奖2D类(校级竞赛)一等奖2其他奖项1E类(学院级竞赛)获奖1体育类比赛打破全国纪录7排名不分先后打破省级纪录6国际级比赛个人或集体前8名5国家级比赛个人或集体前8名4省级比赛个人或集体前6名3市级比赛个人或集体前3名2校级比赛个人或集体第1名1学术论文A类1-5名10等差递减0.5分B类1-4名7等差递减0.5分C类1-4名5等差递减0.5分D类1-3名3等差递减0.5分E类1-3名2等差递减0.5分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设置标准文章专著作品发表文章或报道2000字以上2若为集体创作,按排名先后顺序等差递减0.5学分,不足0.5学分,按0.5学分计。

1000字以上1少于1000字0.5出版专著、译著和文学作品20万字以上510万字以上45万字以上3低于5万字2发表美术、音乐、设计等作品A类出版社3B类出版社2C类出版社1参加学术会议国际学术会议大会报告6排名不分位次墙报展示4国内学术会议大会报告4墙报展示2专利申请发明专利以授权号为准1-10名10等差递减0.5分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以授权号为准1-5名5等差递减0.5分申请外观设计专利以授权号为准1-5名3等差递减0.5分科研训练参与教师课题;开放实验项目撰写2000字以上实验或研究报告,并考核合格1累计不超过2学分社会实践参军并光荣退役提供退役证3提供退役证社会实践与调研(科技文化卫生服务等)全国优秀团队、先进个人4提供学校团委开具的证明,排名不分位次省级优秀团队、先进个人3校级优秀团队、先进个人2院级优秀团队,先进个人1社会调查3000字以上调研报告并产生显著社会效益23000字以上调研报告1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累计一周及以上或满32学时时1学校社团活动担任社团组织成员半年及以上并参与社团活动0.5提供学校团委开具的证明,累计不超过1学分创业实践活动满一年3个学分,不满一年半年以上2个学分,半年1个学分3提供工商管理部门经营许可证或营业执照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国家级注册资格证书2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证书从业资格证2行业行政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颁发的证书等级考试全国大学外语考试六级425分及以上2提供相关等级考试证书全国大学英语考试(艺术体育类学生)四级425分及以上2全国大学外语四六级口语考试A级、B级2全国大学外语四六级口语考试C级1全国高校外语专业考试八级2托福考试(TOEFL)80分及以上2托福考试(TOEFL)60分及以上1雅思考试(IELTS)6.5分及以上2雅思考试(IELTS)6分及以上1 BEC商务英语中级及以上2 BEC商务英语初级1职业英语水平等级中级及以上(三级以上)2职业英语水平等级初级、基础级(四、五级)1韩语能力考试五级及以上2韩语能力考试一级、二级、三级、四级1日本语能力测试一级(含其他语种)2日本语能力测试二级、三级、四级(含其他语种)1山东省口语等级考试1国家汉办组织的国际汉语证书考试1普通话水平测试超过学生培养方案要求的,且须获得二级甲等以上1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非计算机类专业)二级1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2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3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考试程序员2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考试高级程序员3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考试系统分析员5国家健将级运动员4国家一级运动员3国家二级运动员2武术中级(四、五、六段)2国家一级裁判员3国家二级、三级裁判员2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等级证书四级及以上及瑜伽、舞蹈等体育锻炼证书1通识读书自行选择3本以上人文素养类书目进行研读,提交5000字以上读书心得1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认定,累计不超过1学分听讲学术报告企业家论坛、创业沙龙5次且至少提交1篇2000字以上学习心得1累计不超1学分备注:1.“国家级注册资格证书”:指列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目录》的职业资格,可从国家职业资格工作网查询,证书颁发部门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素质拓展与创新能力培养(院级活动)学分计算办法______针对10级

素质拓展与创新能力培养(院级活动)学分计算办法______针对10级

素质拓展与创新能力培养(院级活动)学分计算办法______针对10级素质拓展与创新能力培养(院级活动)学分计算办法(一)思想政治1、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①按时参加升国旗仪式,一学年计0.5学分,累计不超过1学分;②担任升国旗主持人和国旗下讲话的演讲员,各计0.5学分。

③参加校级团校和党校的各种培训班学习并结业,各计0.5学分,在校期间累计不超过1学分。

④在校期间按时参加每周的主题团日活动并有个人总结,计1学分。

2、大学生骨干培养活动担任校、系、班级学生干部,任期满一学年且取得一定成绩者计0.5学分,在校期间累计不超过1学分。

3、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①参加党、政或教育部门主办的各级思想教育或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竞赛者,国家级一、二、三等奖计3学分;省级一、二、三等奖计2学分;市(校)级一、二、三等奖及单项奖计1学分;优胜奖及参加者计0.5学分(同类竞赛只取最高分,不重复计学分)。

②因见义勇为或好人好事得到国家、省、市(校)级相关部门通报表扬者,分别计3、2、1学分。

4、优秀大学生培养计划①获得党、政或教育部门组织主办的国家、省、市(校)级各类荣誉称号(包括优秀党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和优秀共青团员等),分别计3、2、1学分。

②在校级月文明教室创建活动中,一学年有6次(含6次)以上被评为校文明教室且未曾获差1次的班级成员分别计0.5学分。

③一学年有6次(含6次)以上被评为校级文明寝室且未曾获差1次的寝室成员分别计0.5学分。

5、优秀大学生事迹报告团①成为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组织的优秀大学生事迹报告团成员参加报告会计3学分。

②成为省教育厅、共青团省委组织的优秀大学生事迹报告团成员参加报告会计2学分。

③成为市教育厅、共青团市委组织、怀化学院组织的优秀大学生事迹报告团成员参加报告会计1学分。

④参加优秀大学生事迹报告团的报告会,并有完整记录者计0.5学分。

(二)学术科技(同类只取最高分,不重复计学分)1、“科技·读书”节活动参加学校“科技·读书”节系列活动获一、二、三等奖,计1分;优胜奖及参加者计0.5学分。

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项目内容及记分标准表

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项目内容及记分标准表
附件1
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项目内容及记分标准表
活动
项目
获奖等级或内容
分值
备注




(含挑战杯及其他创业技能竞赛)
学校级
一等奖
3分
以相关证明、证书为准。2人或以上人数参与的项目,其分值分配请按附件“分值分配系数表”执行。
二等奖
2分
三等奖
1分
鼓励奖
0.5分
省级
一等奖
6分
二等奖
5分
三等奖
4分
鼓励奖
3分
国家级
5分
专业类证书
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注册会计师、精算师、国际注册内审师、注册金融分析师、注册证券分析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高级专业资格证书
6分
以相关证明、证书为准,其它类专业资格证书比照执行。在考取相关证书过程中,每通过一个科目加1分,累计最高6分。
金融
行业
基本
技能
手工点钞
0.5分/项
以相关证明、证书为准,破纪录再加1分。
一等奖
8分
二等奖
7分
三等奖
6分
鼓励奖
5分
国际级
特等奖或第1名
10分
等级奖、单项奖或第2-18名
8分
鼓励奖
7分
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
校级
项目申请书填报,并批准立项
1分
以相关证明、证书为准。2人或以上人数参与的项目,其分值分配请按附件“分值分配系数表”执行。(其他科研活动参照此评分标准)
提交项目调研和实验研究报告等
1分
以相关证明、证书为准,其它从业类资格证书比照执行。
职业类证书
助理会计师、助理营销师、助理物流师、国际商务师、金融理财师、助理理财规划师、金融英语证书(通过综合考试)、全国外贸跟单员证、国际商务单证员专业证书、心理咨询师二级、等职业资格证书

创新创业活动学分认定细则

创新创业活动学分认定细则

创新创业活动学分认定细则为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根据学校《“四个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标准》文件精神,特制订电信学院创新创业活动学分认定管理办法。

一、学分类型及认定安排创新创业活动学分包括学生通过参加假期教学、技能竞赛、科技创新、特长生培养、首席工人技术能手带徒、校园创业、第二课堂等活动取得的学分。

三年制学生在校期间应取得创新创业学分不低于10分,两年制学生在校期间应取得创新创业学分不低于6分。

表1 三年制创新创业活动学分类型及认定安排表二、学分内容1、假期实践假期实践主要是指利用暑假期间,到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实习,了解企业对专业人才专业技术能力的要求、职业素质的要求和岗位设置情况。

或者利用暑假期间,对专业相关企业进行调研,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企业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假期实践学习成果为在企业进行生产实习的实习报告,或者行业调研报告,行业调研报告调研企业不得少于8家。

假期教学结束后一学期开学2周内上交学习成果,根据学制不同,每次学分分别为1分或者2分,设封顶。

2、技能竞赛(1)技能竞赛学分认定细则电信学院大学生技能竞赛活动包括《大学生科技活动与技能竞赛管理办法》(浙工商教〔2007〕87号)所规定的技能竞赛活动和院级技能竞赛活动。

得分标准是:省级一等奖8分,省级二等奖6分,省级三等奖4分。

其他级别奖项得分以省级奖项为基准,国家级为2,省级为1,市级为0.8,校级为0.5,院级为0.25。

多人参加的竞赛每个人平均分配分数。

成功参加省级及以上竞赛但未获得奖项者,按校级三等奖认定,成功参加市级竞赛但未获得奖项者,按院级三等奖认定(竞赛级别按教务处备案级别执行)。

3、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指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开发活动,含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科技制作、申报各种专利(或软件著作权)等。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以结题通过为准,专利以正式的专利证书或相关公告为准。

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分认定项目列表及认定标准

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分认定项目列表及认定标准

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分认定项目列表及认定标准一、学科竞赛注:1.按照名次奖励的项目,A类竞赛:第1-2名参照一等奖,第3-5名参照二等奖,第6-8名参照三等奖;B类竞赛:第1-2名参照一等奖,第3-4名参照二等奖,第5-6名参照三等奖;C类竞赛:第1名参照一等奖,第2名参照二等奖,第3名参照三等奖。

2.C类竞赛:由学校教学单位或职能部门组织参加的可获得上述学分;学生个人自行参赛的,需经学校审批,视赛事情况给予学分认定,否则不予认可。

3.同一项目获得不同级别奖项的,按可认可学分最高值计。

二、课题研究注:申报对象为以学生个人或团队申请的课题。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四、学术作品(一)专著注:1.申报对象为以学生个人或团队撰写的专著。

2.著作类成果应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备案的正规出版单位公开出版发行,且有统一书号。

3.“学术著作”由著作所属学科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核定,不符合条件的视为“与专业相关的其他著作”。

4.著作仅对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予以计分。

5.工具书以索引形式出现的,均只计1学分。

6.若著作出版社虽未列入国家百佳出版社,但属于受业内认可的具有高学术影响力的出版社,由科研工作部依据相应办法核定计分。

(二)论文注:1.申报对象为以学生个人或团队撰写的论文。

2.权威刊物:被《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工程索引》(EI)收录的刊物,还包括厦门大学公布的最优刊物、一类核心刊物和《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CHINA DAILY(理论版)。

3.核心刊物:除了权威刊物之外,还包括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收录的刊物和厦门大学公布的二类核心刊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