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脱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脱位:Dislocation of the shontder joint
一、分类
1、前脱位:喙突下、盂下、锁骨下
2、后脱位:肩峰下、盂下、冈下
3、下脱位:盂下
4、盂上
二、肩关节前脱位机制:喙盂下最常见
间接暴力:外展、外旋力量同时作用于肱骨头直接暴力:暴力直接作用于肱骨后方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1、有外伤史
2、局部疼痛肿胀、特殊姿势
3、方肩畸形、关节空虚
4、Dungas征(+)
5、X线确诊与鉴别有无合并骨折
四、治疗
(一)复位:手法、局麻
1、Hippocrates法(足蹬法)
2、Kocher法
3、Stimson法
(二)固定
1、单纯脱位:三角中悬吊屈肘90o位3W,全并骨折,延1~2w
2、关节囊破损明显或肩带肌力不足,搭肩位胸肱绷带固定
(三)功能锻炼爬墙外展爬墙上举弯腰垂臂旋转滑车带臂上举
肘关节脱位Dislocation of the elbow joint
一、分类
后、外侧方、内侧方、前脱位
二、脱位机制:
跌倒时上肢外展,手掌着地,暴力传递至尺、桡骨上端、肘关节过伸,尺骨鹰嘴突处产生杠杆作用,使尺、桡骨近端脱向肱骨远端的后方。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1、有外伤史
2、患处肿痛不能活动,肘屈曲约135o
3、肘后空虚
4、肘部三点关系改变
5、X线可明确
四、治疗
(一)手法复位
(二)固定:长臂石膏托屈肘90o,三角巾悬吊2~3w
(三)功能锻炼
桡骨头半脱位:Subluxation of head of radius /pulled elbow
一、脱位机制: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
桡骨头未发育好,桡骨颈部的环状韧带只是一片薄弱的纤维膜,前臂被提拉,桡骨头即向远端滑移,恢复原位时,环状韧带的上半部不及退缩,卡压在肱桡关节内。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有上肢被牵拉病史
2、小儿诉肘部疼,下肯取物和活动肘部,拒摸
3、检查体征少,桡骨头压痛(+)
4、X线(—)
三、治疗
手法复位,无需麻醉,不必固定
上肢骨折
一、锁骨骨折Clavicular fracture
呈“~”形弯曲,内端粗大,外端扁平与肩峰相关节。内则2/3凸向前,呈三棱棒形,外侧1/3凸向,后呈扁平形。全长在体表可扪及。
(一)病因及分类:
1、间接暴力:跌倒时肩部着地,暴力传至锁骨;跌侧时手向外撑;好发于中1/3处,成人多为短斜骨折,儿童可为青枝骨折。
2、直接暴力:少见,粉碎性骨折。
(二)移位特点:
近折端受胸锁乳突肌的牵拉而向上、向后。
远折端受上肢重量影响向下,同时受胸大肌、斜方肌、背阔肌的牵拉而向前,向内。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
局部有肿胀和压痛,扪诊可摸到移位的骨折端。
患肩下沉,并向前、内倾斜,患肢活动障碍。
常用姿势:健侧手掌托住患肢肘部,头偏向患侧。
幼儿表现不明显,不愿活动上肢,穿衣伸手时有啼哭,要考虑。
X线可确诊
(四)治疗
1、幼儿青枝骨折或其他不全骨折,三角巾悬吊患肢3w
2、有移位的骨折,可用手法多位后包横“8”字绷带,结合长条宽胶布粘贴固定
(1)手法复位:
局麻后,病人坐凳上,挺胸,两手撑腰,术者右膝顶于两肩胛骨之间,并用两手分别握病人两上臂前外侧,向后、上、外牵引。矫正缩短、成角和侧方移位,如仍有侧方移位,可用捺正手法。
(2)横“8”字绷带粘贴胶布固定法
经外固定后应密切观察有无血管,神经压迫症状,随时调整。应经常维持挺胸提肩姿势,主动锻炼握拳及伸、屈肘关节,并作两肩后伸活动。卧肩时应取仰卧位,在肩胛区垫枕,使两肩后伸。3~4w 折外固定。
二、肱骨髁上骨折humerus supracondylar fracture
小儿常见,有时可有血管,神经等严重并发症
解剖概要:肱骨下端扁而宽,前有冠状窝,后有鹰嘴窝,两窝之
间仅有一层薄的骨质故髁上易骨折。(10~20o携物角,肘伸10o,屈130~150o,旋前、后各80~90o。)
肱动、静脉及正中神经从上臂的下段内侧逐渐转向肘窝部前侧,由肱二头肌腱膜下通过进入前臂。髁上骨折时,肘窝前部由于有肱二头肌腱膜横行于其上,故肱A、V及正中神经易被骨折端刺伤。桡神经与骨外髁较接近,故有被挫伤可能,尺神经经过肱骨内上髁的后方,当骨折移位严重时,亦被挫伤。
(一)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常见以儿童为多
1、病因及移位情况
跌倒时,肘关节半屈或全伸位,手掌着地,暴力经前臂向上传递而达肱骨下端,将肱骨髁推向后上方,同时,由上向下的体重和冲力,洽肱骨干下部推向前下方,髁上最薄弱处发生骨折,骨折线从前下方斜向后上方,亦可呈横形成粉碎形者。远折段向后上移位,又可因暴力来自髁的前、内成前、外同时伴有向桡或尺侧移位,近折段向前移位,可压迫损伤肱A、V或正中神经。
2、临床表现和诊断
肘部肿胀及压痛、有向后突出及半屈位畸形。与肘关节后脱位相似(骨擦音、触及骨折端、反常活动、正常肘后三角),要检查桡A 及正中、桡、尺神经功能。缺血性肌挛缩早期为剧病,桡A 消失,手部皮肤苍白,发凉、麻木,爪形手畸形X线可确诊。“5P 征”(Painlessners 无病,pulselessness 无脉,pallor 皮肤苍白,paresthesia感觉异常,paralysis肌肉麻痹)
3、治疗
(1)手法复位和后侧石膏托固定:用于肘部肿胀较轻,搏桡动脉擦动正常者。
①手法复位:a、麻醉:局麻、臂丛或全麻
b、体位:仰卧肘屈50o,前臂置于中立位
c、拔伸牵引
b、矫正远折段的侧方移位和旋转移位
e、矫正远折段的向后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