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作社有机茶叶生产标准化规程

合集下载

茶叶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

茶叶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

茶叶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茶叶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一、茶叶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的目的和适用范围茶叶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目的是为了规范茶叶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保证茶叶的质量和安全。

适用于茶叶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等环节。

二、茶叶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的基本要求1. 安全生产: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中无事故发生。

2. 质量控制:严格把控每个环节的质量,确保茶叶的品质合格。

3. 卫生要求:维护生产环境的卫生,防止茶叶被污染。

4. 环境保护:合理使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茶叶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的基本程序1. 种植阶段:a. 选择种植地块:选择土壤肥沃、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

b. 检测土壤和水质:定期对土壤和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无重金属和农药残留。

2. 施肥阶段:a. 使用有机肥料:优先选择有机肥料,避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

b. 合理施肥:根据茶树的需求量,合理施加肥料。

c. 禁止施用有毒物质:禁止使用含有重金属和有毒物质的肥料。

3. 病虫害防治:a. 定期检查:定期对茶园进行检查,发现疫情及时处理。

b. 使用生物防治方法:优先选择生物防治方法,避免使用农药。

c. 合理药剂使用:若使用农药,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

4. 采摘阶段:a. 采摘时机:采摘成熟度适宜的茶叶,避免采摘过早或过晚。

b. 清洁采摘工具:保持采摘工具的清洁,避免茶叶被污染。

5. 加工阶段:a. 茶叶初加工:将采摘回来的茶叶进行初步杀青、揉捻等处理。

b. 茶叶精加工:按照不同茶叶的工艺要求进行精加工,如发酵、炒制等。

6. 包装阶段:a. 包装材料选择:选择无毒、无异味的包装材料。

b. 包装卫生:保持包装环境的卫生,避免茶叶被污染。

四、茶叶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的监督和管理1. 监督检查:设立专门的监督检查人员,定期对茶叶农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2. 追溯体系:建立茶叶农产品的追溯体系,可追溯每个环节的生产过程。

3. 管理体系:建立茶叶农产品的管理体系,制定标准操作规程。

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

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

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1. 有机茶指纲要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的关注不断增强,有机茶的生产和消费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有机茶是指在无任何化学肥料、农药和其他化学物质的条件下种植茶树,生产出来的茶叶经过无污染、无添加的加工制作流程,符合国家有机农产品认证标准的茶叶。

有机茶的生产技术规程包括茶园管理、采摘、加工制作等环节。

2. 有机茶栽种技术要生产出高质量的有机茶,首先需要选择优质茶树品种,并在合适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进行适当的栽培管理。

在有机茶的栽培过程中,对于茶园的管理需要严格遵守无污染、无添加、纯天然的原则。

此外,在除草和防虫防病等方面,需要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和物理防治方法,尽可能避免使用农药等化学制品。

通过这样的管理方式,可以保证茶叶的质量安全,进而提升有机茶的市场竞争力。

3. 有机茶采摘技术有机茶采摘是有机茶生产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采摘时间需要在茶叶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进行,一般为春季、夏季和秋季。

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品种,采用不同的采摘方法,以保证茶叶的质量和产量。

对于有机茶的采摘,需要采取手工采摘的方式,避免使用机器化采摘和揉捻等加工方式,防止机械损伤茶叶,影响茶叶的品质。

4. 有机茶加工技术有机茶加工是决定有机茶质量的关键环节。

一般来说,有机茶加工过程分为萎凋、揉捻、发酵、炒制和干燥等阶段。

对于有机茶的加工,需要遵循纯天然、无添加的原则,尽可能减少茶叶在加工过程中的外来污染,保持茶叶的营养成分和天然风味。

同时,还需要控制加工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以保证茶叶的品质稳定和一致性。

5. 有机茶生产的优势和发展前景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有助于保持和提高中国茶叶的品质,提高茶叶的附加值,满足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有机茶的生产还可以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

目前,有机茶已经成为众多国家和地区比较热门的消费品之一,未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和全球茶叶市场的日益扩大,有机茶的发展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茶叶专业合作社生产过程控制规定

茶叶专业合作社生产过程控制规定

茶叶专业合作社生产过程控制规定1、目的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规定控制的要求,并具体实施,确保生产过程受到控制,达到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

2、范围适用于本专业合作社的茶叶制品的生产过程控制。

3、职责3.1综合部制订本规定,并对生产部的执行情况进行指导和检查。

3.2生产部和生产员工应认真执行本规定,保证产品的生产过程得到控制以保证产品质量。

4、控制要求4.1综合部根据供销科提供的顾客订货的要求(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交货期和包装要求等),向生产部下达生产调度单、产品的工艺要求(规程)。

4.2生产部接到生产调度单以后,要认真进行生产准备工作:4.2.1到原料仓库领取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半成品;4.2.2对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进行检查,确认设备和工艺装备等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4.2.3熟悉产品的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4.3岗位员工按照相关产品的生产工艺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并对特殊过程的各种工艺参数进行记录,以证实生产过程的控制状况。

4.4生产部员工对本人所在工序生产的产品进行首检(检验员进行确认),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在员工进行100%自检后,检验员进行抽检,并做好有关记录(首检、自检记录、产品检验卡、日生产统计单等)。

4.5综合部对生产部的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合格品转入半成品库/成品库;如果发生不合格品,检验员对不合格品应进行记录、标识、隔离和提出处置要求。

车间根据处置要求,对不合格品采取相应措施。

对于进行返工的不合格品,检验员应在生产部返工后进行重新检验,符合要求,才可转序或出厂。

4.6生产部对加工科员工执行工艺规程的情况,应定期进行检查(每月至少一次),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记录应提出整改要求。

4.7生产部对生产现场要按专业合作社5S模式进行管理:做到“整理、整齐、清扫、清洁、修养”。

4.8加工科员工对生产设备要按规定进行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并保持记录,以确保生产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对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计量器具(如游标卡尺、检测仪器等)要经常进行检查和合理使用,以保证其示值正确。

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茶叶是我国传统的饮品之一,也是世界上广泛消费的饮品之一。

茶叶的生产技术一直是茶叶行业的重要研究领域。

为了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安全,我国制定了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该规程对茶叶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茶叶生产环境的要求茶叶生产环境的要求包括茶园的选择、土壤的要求、气候条件、水源等方面。

茶园的选择应该在海拔800米以上,土壤应该肥沃、排水良好,气候条件应该适宜,水源应该清洁。

这些要求可以保证茶叶的生长环境良好,从而保证茶叶的品质。

二、茶叶采摘的要求茶叶采摘的要求包括采摘时间、采摘方法、采摘工具等方面。

茶叶的采摘时间应该在清晨或晚上,采摘方法应该轻柔,采摘工具应该干净卫生。

这些要求可以保证茶叶的新鲜度和卫生安全。

三、茶叶加工的要求茶叶加工的要求包括杀青、揉捻、发酵、烘干等方面。

杀青是指将采摘的茶叶在高温下迅速烘干,揉捻是指将杀青后的茶叶揉捻成条状,发酵是指将揉捻后的茶叶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发酵,烘干是指将发酵后的茶叶在高温下进行烘干。

这些要求可以保证茶叶的色、香、味和形态。

四、茶叶储存和运输的要求茶叶储存和运输的要求包括储存环境、储存时间、运输方式等方面。

茶叶的储存环境应该干燥、通风、无异味,储存时间应该尽量短,运输方式应该轻柔。

这些要求可以保证茶叶的新鲜度和品质。

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可以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安全,提高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也可以促进茶叶行业的发展,推动茶叶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因此,茶叶生产企业应该认真遵守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提高茶叶的品质和安全,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茶叶产品。

总之,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是茶叶行业的重要标准,它对茶叶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茶叶生产企业应该认真遵守这些规定,提高茶叶的品质和安全,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茶叶产品。

茶叶标准化生产

茶叶标准化生产

湖北昀和生态观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茶叶产品生产执行标准一、无公害茶园建设,包括无公害茶园的园地选择、茶园管理和茶园铺草1)无公害茶园:基地应选择生态环境好、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土壤未受污染的地域,周边地域环境优良,植被丰富,及交通干线、工厂、城镇等污染源保持一定距离。

2)茶园管理:无公害茶园除草要求以物理措施(耕作)为主,少用、慎用除草剂,有机茶园杜绝使用化学除草剂。

3)茶园铺草:茶园行间铺草是一项传统的经济、实用栽培技术。

通常用稻草、麦杆、山草等草料铺在茶树行间。

二、投产茶园管理技术(一)施肥(“一基三追多次喷”)1、施肥时期:基肥于每年秋季(10-11月)进行。

第一次追肥在春季茶叶开采前15-20天进行,第二次在春茶采摘结束后立即进行,第三次在夏茶采摘结束后立即进行。

每次施肥结合中耕除草。

2、施肥量:一般亩产干茶100公斤的茶园,基肥施用量为菜籽饼100公斤或有机无机复合肥50公斤,或高温堆肥1000公斤;追肥施用量为速效氮肥50公斤,按春、夏、秋4:3:3比例施入。

3、施肥方法:①根际施肥。

在树冠下行间开15—20厘米深的条沟,施入肥料后覆土。

②根外追肥。

宜选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在树冠叶面均匀喷洒。

常用肥料浓度:尿素0.3%--0.5%;过磷酸钙0.5%--1.0%;硫酸钾0.5%--1.0%。

叶面肥应及土壤施肥相结合,采摘前5天停止使用。

(二)修剪1、轻修剪:每年开春后进行一次,剪去树冠面3—5厘米的枝叶,低山可在秋末冬初进行。

2、深修剪:每隔2—3年进行一次,在春茶结束后剪去树冠面以下10—15厘米的细弱枝叶层。

剪后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实行留叶轻采。

3、重修剪:适用于栽植10年以上的茶树,用整枝剪或重修剪机将衰老茶树剪去1/2或1/3,宜在早春或春茶后进行。

4、台刈:用台刈机或锋利柴刀将衰老茶树地上部枝条在离地5厘米左右处全部刈去,宜在早春或春茶后进行。

5、边缘修剪:每年在两茶行之间用修边机修出20—30厘米的操作通道。

有机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有机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有机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概述有机茶是以无公害的、无化学农药的、符合有机食品标准的生产方式来种植、加工制成的茶叶。

有机茶的生产、加工技术规程是为了确保有机茶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有机生产的标准而制定的指导文件。

本规程将会涵盖有机茶的生产、加工全过程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

1. 有机茶生产1.1 产地选择1.1.1 有机茶的生产基地要选择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水质优良的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1.1.2 避免生产基地附近有污染源。

1.1.3 确保辐射、土壤和空气不受污染,以确保有机茶的品质。

1.2 种植技术1.2.1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茶树品种。

1.2.2 采用有机肥料和有机农药进行茶树的生长管理。

1.2.3 控制病虫害,在必要时采取有机防治方法。

1.3 施肥管理1.3.1 有机茶生产应采用有机肥料,加强土壤养分的补充和管理。

1.3.2 掌握茶树不同生长阶段的肥料需求,避免过量施肥。

1.4 灌溉管理1.4.1 确保茶园的灌溉水源干净,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水源。

1.4.2 合理安排灌溉水量和频率,避免因灌溉不当导致茶树根系病害发生。

2. 有机茶加工2.1 采摘2.1.1 采取手工采摘,避免机械伤害。

2.1.2 控制采摘时间,确保茶叶的新鲜度和品质。

2.2 萎凋2.2.1 采用自然萎凋的方式,不使用化学催凋剂。

2.2.2 控制萎凋时间和温度,保持茶叶的自然风味。

2.3 揉捻2.3.1 揉捻要轻柔均匀,避免破坏茶叶组织。

2.3.2 控制揉捻时间和力度,确保茶叶品质。

2.4 发酵2.4.1 采用自然发酵的方式,不使用化学添加剂促进发酵。

2.4.2 控制发酵时间和温度,确保茶叶风味。

2.5 干燥2.5.1 采用传统炭火或者煤火干燥,不使用化学烘干方法。

2.5.2 控制干燥温度和时间,保持茶叶的色泽和气味。

结语有机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的执行对于保障有机茶的品质和安全至关重要。

生产者应积极遵守规程,提高对有机茶生产、加工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不断提升有机茶的品质,促进产业发展。

有机茶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有机茶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有机茶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有机茶是指在没有污染的产地,按照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生产出鲜叶,在加工、包装、贮运、销售过程中不受化学物品的污染,并经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

它代表了今后茶叶生产的发展趋势,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现将其生产技术介绍如下:一、环境选择有机茶产区应远离城市和工业区。

产区空气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一级标准,灌溉水质符合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一类标准,土壤中的铜、铅、镉、砷、汞、铬等重金属含量必须低于国家有机茶加工技术规定标准。

生产、加工、贮藏场地及周围场地均应保持清洁卫生,禁止使用化学物品。

二、园地选择有机茶园应选择国家级或省级良种园地,种子种苗必须来自有机农业生产系统,不能使用由基因工程获得的品种苗木。

有机茶与非有机农业生产用地应有一定的隔离带,园地土壤有机质含量>1.5%,PH值4.5至6.5,有效土层疏松,生物活性较强。

茶园周围100米以内不得设厕所、粪坑、牲畜圈等。

三、土壤管理1至3年生幼龄茶园,应在行间合理间作绿肥,以改良土壤。

在雨季来临前和秋冬季施基肥后用无污染的秸秆、山青等覆盖土壤,减少水、土、肥流失。

夏天保水防旱,冬天保温防冻。

对土壤肥沃、无杂草、覆盖度高的茶园,应少(免)耕。

提倡利用生物(如蚯蚓等)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严禁使用化学类除草剂、增效剂和土壤改良剂。

四、施肥技术有机茶园允许施用没有受重金属、农药及其他有害化学物质污染,并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天然矿物(如矿石硝石等)、天然腐殖酸盐类(如泥炭等),以及采用纯生物技术生产的有机液肥、菌肥、有机茶专用肥等。

禁止在有机茶园施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复合肥、稀土元素肥料、生长素、叶面营养液等。

每年修剪下的茶树枝叶都要设法归还土壤,可直接作为肥料翻埋入土,也可作土壤覆盖物铺于行间。

有机茶园应施基肥和追肥。

基肥采用经1至6个月堆制,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包括无污染的各类饼肥、绿肥、作物残体、泥炭、有机茶专用肥等肥料。

追肥采用经高温堆制及无害化处理的人粪、禽兽粪、有机茶专用肥及生物有机液肥等。

茶叶有机生产操作规程

茶叶有机生产操作规程

茶叶有机生产操作规程茶叶作为我国很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其生产环节对于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安全非常关键。

有机茶叶生产是一种对于环境友好、无公害且符合人体需要的茶叶生产方式。

下面是有机茶叶生产操作规程。

一、土壤准备1.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茶叶种植。

2.在种植前进行土壤化验,确定土壤的养分含量,并根据化验结果调整土壤肥力。

3.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采用有机肥料覆盖和热水烫灭菌等方式进行处理。

二、茶叶种植1.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茶叶品种进行种植。

2.使用有机种苗,并进行严格的田间管理,包括除草、浇水、修剪等。

3.禁止在茶园中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病虫害。

三、采摘工艺1.选择茶叶翠绿、叶面鲜嫩的茶树进行采摘。

2.采摘时间要合适,避免过早或过晚采摘导致茶叶品质下降。

3.采摘过程中要进行分类,将不同等级的茶叶分开采摘。

四、茶叶加工1.鲜叶采摘后要尽快送往加工车间,避免鲜叶变质。

2.加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和器具要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茶叶被污染。

3.禁止使用任何化学添加剂和防腐剂,采用传统的加工方法进行茶叶加工。

五、包装和存储1.茶叶加工完成后,要进行干燥和筛选,确保茶叶质量和卫生安全。

2.茶叶包装要使用无公害的包装材料,并注明有机茶叶的标识。

3.茶叶存储要选择通风、阴凉和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六、质量检测1.茶叶生产过程中要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测,包括对种植土壤、采摘鲜叶和加工茶叶的检测。

2.检测项目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指标等,确保茶叶的安全和质量。

七、记录和认证1.要建立健全的记录制度,记录茶园的管理情况、茶叶加工情况、质量检测结果等。

2.有机茶叶生产要通过相关部门的认证,并标注有机茶叶的认证标志。

有机茶叶生产操作规程是确保有机茶叶安全和质量的关键流程,茶农和生产企业在实施时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以保证有机茶叶的品质和安全。

有机绿茶的操作规程

有机绿茶的操作规程

有机绿茶加工操作规程1、绿茶加工艺鲜叶——杀青——揉捻(做形)——干燥2、鲜叶的要求2.嫩1度:要求独芽、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初展。

2.叶2色:要求叶色绿和深绿,蛋白质、叶绿素含量高,对外形色泽和叶底较好。

2.叶3型:长炒青要求柳叶型,圆炒青要求椭球形。

2.4品种:以小叶种最好,中叶种其次,大叶种较差,但经工艺处理后仍可做,外形较粗大。

因小叶种一般嫩茎短而细,芽叶要比大叶种小,制成绿茶外形条索较为紧细美观,而且中小叶种茶多酚,咖啡碱含量相对较少,可减轻绿茶的苦涩味。

3、摊凉萎调,鲜叶采摘回来后,在室内进行薄摊,厚度为1厘米左右,经2个小时的摊放后4、杀青:杀青是绿茶初制的关键性工序,绿茶绿不绿,会不会产生红梗红叶,由杀青来决定,技术掌握好,品质就好。

4.杀1青的目的:4.1破.坏1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氧化,防治叶子红变,为保持绿茶绿叶清汤的品质特征奠定基础。

4.2蒸.发2业内一部分水分,从而降低细胞的膨压,增强韧性,使叶质变软,为揉捻成条创造条件。

4.3随.着3叶内水分蒸发,使叶内具青臭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会发,高沸点芳香物质显露,增进茶香。

4.杀2青的原则:4.2高.温1杀青,先高温后低温杀青的主要目的是破坏酶的活性,防治叶子变红,鲜叶在一般室温下,叶温在20-℃3,0要防止产生红梗红叶,必须在最初的二、三分钟内,使叶温升到75℃以上,才能钝化酶的活性,制止酶促氧化作用。

4.3抛.闷2结合,多抛少闷主要是抛闷的作用不同,抛是为了散发水分,散发青草气,保持香气,保持叶色青绿,闷是为了提高叶温,促使叶片受热,便于逊色破坏酶的活性。

因为芽叶各部位的水分含量和酶的活性是不同的,顶芽和嫩茎含水量较高,酶活性也较强,在杀青时顶芽水分蒸发快,容易炒焦,而嫩茎的水分蒸发慢,最容易出现红变。

因为叶片受热面积大,叶梗受热面积小。

而梗子本身含水分高,散发水分速度慢,剩余水分也高。

因此,抛闷结合的方法就是利用闷炒形成的高温蒸气穿透力,使顶芽和嫩茎内部迅速升温,是防止顶芽炒焦断碎和产生红梗红叶的有效措施。

有机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有机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有机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一、选茶有机茶生产的第一步是选茶。

选茶必须在有机茶园进行,选用经过有机认证的品种,确保茶叶的有机生态性质。

二、施肥在有机茶园中,施用有机肥料是非常重要的。

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质量,增加茶树对营养素的吸收,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三、除草有机茶园中不能使用化学除草剂,因此需要采用物理方法或者手工除草。

这样可以保证茶叶不受化学残留物的污染。

四、采摘采摘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环节。

采摘时间的选择、采摘方式和采摘人员的技术都会影响茶叶的品质。

五、加工有机茶叶的加工过程也要保证无化学残留物的污染。

传统的手工加工方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同时也可以采用有机认证的加工设备进行加工。

六、包装有机茶叶的包装也要符合有机认证的要求。

包装材料要符合食品卫生标准,不含有害物质,并且符合有机认证的要求。

七、储存有机茶叶的储存要求严格,需要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储存环境的选择和控制都会影响茶叶的品质。

有机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的执行,可以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安全性,也可以保护环境和消费者的健康。

有机茶,是一种以无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生产的茶叶,符合有机农业标准,能够保护环境、增加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收入,并保证了消费者的健康。

有机茶的生产和加工需要严格遵循一系列规程和标准,下面我们将继续讨论有机茶生产和加工的相关内容。

八、质量控制和追溯体系在有机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建立起完善的质量控制和追溯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茶叶生产和加工环节中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有明确的记录和追踪,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安全。

质量控制体系应该包括对原材料、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和生产设备的监控和控制系统。

九、认证有机茶的生产加工必须通过相关的有机认证。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有机茶的认证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但都要求茶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不能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

有机认证可以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有机茶生产者和加工商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生态农业开发公司有机茶叶种植操作规程

生态农业开发公司有机茶叶种植操作规程

生态农业开发公司有机茶叶种植操作规程1.目的通过对茶有机种植生产的管理,使有机产品原料的质量更有效地得到保证。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生态基地种植全过程的管理。

3.职责生产部及生态基地负责实施本规程。

4.内容4.1基地选择4.1.1要求生态基地与周围环境保持大气清洁,远离污染源,水源无污染,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4.1.2品种与种苗发展无性系良种生态基地,有计划地改造低产生态基地,推广换种改植技术,逐步提高无性系良种生态基地比例。

种植以本地群体种为主的、适应当地气候环境条件。

4.1.3种苗以短穗扦插无性繁殖方式繁殖,不使用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

4.2生态基地开垦4.2.1平地和坡度15以下的缓坡地等高开垦,坡度大于15°时,等高内倾筑梯坎,梯面宽应大于1.5m。

开垦深度在50cm以上,在此深度内如有障碍层应破除。

4.3种植要求4.3.1种植时间: 2月份或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

4.4 基肥4.4.1 植苗行确定后,按植苗行开种植沟,深50cm、宽60cm的种植沟内施足底肥,每667m2(亩)施农家肥或青草等有机肥2t~3t,加饼肥0.1t~0.13t,施后覆土。

距种植时间间隔不少于10天。

4.4.2种植密度:单行条栽行距130~150cm,株距30cm2每丛茶苗2株,每677m2 (亩)3000株左右;双行条栽大行距150cmp小行距40cm,株距30cm9每丛1~2株,每667 m2 (亩)苗4000~5000株左右。

4.5树冠管理4.5.1轻修剪对于覆盖度较大的生态基地每年在上年度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进行轻修剪,修剪深度5厘米左右,剪下的枝叶要及时清离地面,茶行边缘修剪保持茶行20厘米间隙,以利田间作业及通风透光。

4.5.2深修剪当树冠育芽能力衰退,新梢生长能力减弱,产量显著下降时,常用深修剪,剪去茶树枝头过多的关节和细枝,恢复并提高产量。

深修剪深度,剪去树冠绿叶层的1/2,约10-15厘米,深修剪不能常用,要慎用,一般间隔5年以上用一次,修剪时间春茶过后为主。

有机茶生产、管理与加工技术规范

有机茶生产、管理与加工技术规范

有机茶生产、管理与加工技术规范现在的消费市场对茶叶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有机茶叶的生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不仅给茶叶的生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是对茶园种植业地一个挑战。

有机茶生产、管理与加工技术规范一、茶园环境的选择1、选择生态环境好、空气清新、水源洁净、土壤未受污染、周围无污染的地方作有机茶生产、加工的基地。

2、茶园周边环境优良、自然植被丰富,远离交通干线、工厂和城镇、附近及上风口(或河流的上游)没有污染源。

3、茶叶生产、加工、贮藏与销售场所及周围场地禁止使用人工化学物品,防止污染。

4、有机茶种植区与非有机农业区之间应有100米以上宽度的隔离带。

5、有机茶园土壤要求土层深厚,有效土层达60厘米左右,排水性和透气性能良好,生物活性较强,营养丰富,耕层有机质含量大于1.5%,PH值4.5—6.0。

二、有机茶园的建设要求1、园地开垦:对于15°以下的缓坡地,首先清除地面杂物,然后耕垦两次,第一次深度40厘米以上,第二次30厘米左右,清除根茎平整地面。

2、坡度在15°—25°的丘陵山地,应种植等高水平的梯级菜园,加强水土保持。

3、在每2hm2左右的茶园附近建一个积肥坑,便于有机肥的采积和施用。

4、集中连片的茶园应设置干道和支道,茶园干道和支道应保留植被和植树,以保持水土。

5、种植茶树的品种应选择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无病虫害的种子苗木。

我县应以福鼎大白菜为主要品种,辅之其他中小叶品种。

6、尽可能选用来自有机生产系统的或未经禁用物质处理的种子苗木,禁止使用基因工程、辐射技术生产的种子苗木。

7、新种植茶园尽量选用无性繁殖的茶苗,产量高、见效快。

8、茶树种植前应施足底肥,每亩500kg有机农家肥或200—400kg有机专用复合肥。

9、种植规格按单株双行开沟种植:4.5—5尺开厢,大行距3—3.5m,小行距1.5只,株距0.8尺左右。

种植沟宽2尺,沟深1尺。

亩株数3500—4000株。

合作社茶叶实施方案

合作社茶叶实施方案

合作社茶叶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茶叶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需求的增加,合作社茶叶生产的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为了更好地推动合作社茶叶的发展,制定合作社茶叶实施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二、目标和意义。

1. 目标,制定合作社茶叶实施方案,旨在提高茶叶生产效率和质量,增加茶叶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合作社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意义,合作社茶叶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提升茶叶产业整体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实施方案。

1. 建立茶叶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包括茶园规划、茶树种植、茶叶采摘、加工等环节,确保茶叶生产的质量和安全。

2. 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合作社成员的茶叶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引导他们采用科学的种植、管理和加工技术。

3. 推广有机茶叶生产模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倡生态友好型的茶叶生产方式,提高茶叶的品质和安全性。

4. 加强茶叶品牌建设,通过市场营销手段,提升合作社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销售渠道,提高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5. 支持合作社成员开展茶叶加工业务,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茶叶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四、保障措施。

1. 政策支持,加大对合作社茶叶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合作社茶叶生产和销售。

2. 资金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合作社茶叶产业的金融支持,提供贷款、信贷和融资服务,帮助合作社茶叶产业发展。

3. 技术支持,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引进先进的茶叶生产技术和装备,为合作社茶叶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4. 市场支持,加强与茶叶生产企业和商贸企业的合作,拓展茶叶销售渠道,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合作社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五、预期效果。

1. 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2. 推动合作社茶叶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茶叶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 增强合作社成员的组织意识和协作能力,促进合作社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机茶叶生产管理规范

有机茶叶生产管理规范

有机茶叶生产管理规范1目的和范围保证有机作物生产符合GB/T19630.1-19630.4-2005标准的要求,并通过有机产品认证。

适用于我公司的有机茶园基地。

2职责生技部负责有机作物生产管理的全部过程;其他部门负责协助作物生产过程。

3控制要素3.1基地环境的选择基地选择在远离城镇生活居民和工矿企业,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等,环境质量好,综合污染指数低,土壤条件优越,果园周围植被丰富,没有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是有机作物生产的理想选择地。

基地的环境质量应符合:a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95中的二级标准;b农田灌溉用水符合GB5084的规定;c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96中的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

3.2转换计划2006年9月底为有机生产的认证,实行开垦荒地300亩试点,根据国家的有机标准进行有机转化,其它以常规产品与有机产品必须严格分开,实行平行生产。

3.3基地范围的区域保护基地应边界清晰,所有权和经营权明确,如每个农户在同一地区从事农业生产,要有明显的隔离带分开,以防有机生产区域可能受到邻迈的常规生产区域污染的影响,则在有机和常规生产区域之间应设置缓冲带物理障碍物,保证有机生产地块不受污染。

以防止临近常规地块的禁用物质的漂移。

在有机生产区域周边设置天敌的栖息地,提供天敌活动,产卵和寄居的场所,提高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控制能力。

3.4作物品种的选择3.4.1品种的选择依据:3.4.1.1尽量使用有机种子和种苗。

3.4.1.2选择能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特点、对病虫害有抗性的作物种类及品种。

在品种的选择中要充分考虑保护作物的遗传多样性。

3.4.1.3禁止使用包衣种子和任何转基因作物品种。

3.5作物栽培管理3.5.1茶树应种植在土壤深厚疏松、有机含量高、PH值在4.0-6.5范围内的区域。

3.5.2根据不同作物生理需求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控制土壤水份,有效的调节土壤肥力状况和茶树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合作社有机茶叶生产标准化规程一、基地环境质量要求1、有机生产需要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有机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

基地的环境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a)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

(详见附录)b)农田灌溉用水水质符合GB5084的规定。

(详见附录)c)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

(详见附录)2、采取封闭式管理方式,安装隔离、消毒系统,设定消毒间、更衣室。

给工人配备工作服,在进入种植园区前通过消毒间、更换工作服;参观者在进入农场种植园之前也必须通过消毒间,并更换工作服。

3、缓冲带和栖息地如果有机生产区域有可能受到邻近的常规生产区域污染的影响,则在有机和常规生产区域之间应当设置缓冲带或物理障碍物,保证有机生产地块不受污染。

以防止临近常规地块的禁用物质的漂移。

缓冲带宽度应视污染源的强弱、远近、风向等因素而定,要起到有效地隔离作用。

重视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在有机生产区域周边设置天敌的栖息地,提供天敌活动、产卵和寄居的场所,提高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控制能力。

4、采取积极的、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土壤盐碱化、过量或不合理使用水资源等,在土壤和水资源的利用上,充分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运用秸秆覆盖或间作的方法避免土壤裸露。

6、充分利用作物秸秆,禁止焚烧处理。

二、种子及种苗品种、质量要求1、禁止使用经禁用物质和方法处理的种子和种苗。

当从市场上无法获得有机种子或种苗时,可以选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过的常规种子或种苗,但应制订获得有机种子和种苗的计划。

2、选择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特点、对病虫害具有抗性的作物种类及品种。

在品种的选择中应充分考虑保护作物的遗传多样性。

三、基地投入品及生产资料的质量要求(一)、投入品:1、常规农业系统中的设备在用于有机生产前,必须得到充分清洗,去除污染物残留。

2、在使用保护性的覆盖物、塑料薄膜、防虫网时,只允许选择聚乙烯、聚丙烯或聚碳酸酯类产品,并且使用后应从土壤中清除,禁止焚烧。

禁止使用聚氯类产品。

3、禁止引入或使用转基因生物及其衍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种子、繁殖材料及肥料、土壤改良物质、植物保护产品等农业投入物质。

(二)、生产资料:1、指定肥料——“翠京元微生物肥”及其系列产品。

2、杀虫剂、杀菌剂必须使用通过有机认证或经认证机构许可的产品。

如:武夷菌素、石硫合剂、波尔多液、3%除虫菊素、苦参碱等。

3、禁止使用人粪尿。

4、可以通过回收、再生和补充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方式来补充因作物收获而从土壤带走的有机质和土壤养分。

5、矿物肥料只能作为长效肥料并保持其天然组分,禁止采用化学处理提高其溶解性。

严格控制矿物肥料的使用量,以防止土壤重金属累积。

6、在有理由怀疑肥料存在污染时,在施用前对其重金属含量或其它污染因子进行检测。

禁止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和城市污水污泥。

7、有机肥堆制过程中禁止使用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

允许添加来于自然界的微生物。

见表A表A、有机作物种植允许使用的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1生产资料入库单生产资料出库单四、农艺技术要求1、采用作物间、套作等形式以保持茶叶种植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持土壤肥力。

利2用豆科作物、免耕或土地休闲进行土壤肥力的恢复。

2、在一年只能生长一茬作物的地区,允许采用两种作物的轮作。

禁止连续多年在同一地块种植同一种作物,但果树、牧草、水稻及多年生作物除外。

3、应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合理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喷灌、渗灌等)控制土壤水分。

4、一切农事活动从整形修剪、施肥、田间管理、病虫防治、采收等都必须有详细的记录,如:有机茶叶生产(种植)档案茶叶生长期的管理日常农事记录3采收记录茶叶生产方法1、施肥每年2月中旬、6月中旬、9月中旬,各施一次翠京元微生物肥,每亩每次施用80ml,兑水60-120kg(土壤湿度大可少用水),均匀地喷洒在树冠下;同时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每亩施用2000kg-2500kg(有机质少、密植的果园要多施用)。

幼树每年施用微生物肥两次即可。

有机肥的腐熟、施用方法是:将一瓶翠京元微生物肥(80ml)均匀喷洒在4000kg有机肥中,覆盖完好的塑料薄膜,发酵21天后,再兑水浇灌果园(可不挖施肥沟);2月中旬和6月中旬、9月中旬各灌一次,每次每亩施用700kg-800kg。

2、除草采用人工除草;当杂草长至25-35cm时,安排人工除草;其实施用微生物肥一般不需要除草。

3、采收及加工严格按照有机农产品生产要求进行。

五、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措施要求1、病虫草害防治的基本原则:从作物——病虫草害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害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

2、优先采用农业措施,通过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非化学药剂种子处理,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秋季深翻晒土,清洁田园,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一系列措施起到防治病虫草害的作用。

3、利用灯光、色彩诱杀害虫,机械捕捉害虫,机械和人工除草等措施,防治病虫草害。

以上方法不能有效控制病虫害时,允许使用的物质见表B:表B、有机作物种植允许使用的植物保护物质和措施44、据上述介绍,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抑制害虫:567六、基地产出品的质量要求1、必须是按有机产品GB/T 19630标准种植的产品;2、产品必须是外形美观、品质优异;3、禁止从外部收购不符合有机产品标准的产品,以次充好,一经发现,严惩不怠。

8七、茶叶的加工、运输、包装、标识及贮藏要求(一)、加工1、加工厂环境:(1)、周围不得有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不得有垃圾堆、粪场、露天厕所和传染病医院;不得有昆虫大量孳生的潜在场所。

(2)、生产区建筑物与外缘公路或道路应有防护地带。

(3)、应制定文件化的卫生管理计划,并提供以下几方面的卫生保障:(a)外部设施(垃圾堆放场、旧设备存放场地、停车场等)(b)内部设施(加工、包装和库区)(c)加工和包装设备(防止酵母菌、霉菌和细菌污染)(d)职工的卫生(餐厅、工间休息场所和厕所)(4)、加工厂区采取封闭式管理方式,安装隔离、消毒系统,设定消毒间、更衣室。

给工人配备工作服,在进入加工厂区前通过消毒间、更换工作服;参观者在进入加工厂区之前也必须通过消毒间,并更换工作服。

2、加工:(1)、有机加工应配备专用设备,如果必须与常规加工共用设备,则在常规加工结束后必须进行彻底清洗,并不得有清洗剂残留。

(2)、加工工艺应不破坏食品的主要营养成分,可以使用机械、冷冻、加热、微波、烟熏等处理方法及微生物发酵工艺;可以采用提取、浓缩、沉淀和过滤工艺,但提取溶剂仅限于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水、乙醇、动植物油、醋、二氧化碳、氮或羧酸,在提取和浓缩工艺中不得添加其它化学试剂。

(3)、加工用水水质必须符合GB 5749的规定。

(4)、禁止在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采用离子辐照处理。

(5)、禁止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石棉过滤材料或可能被有害物质渗透的过滤材料。

(二)、包装1 、提倡使用由木、竹、植物茎叶和纸制成的包装材料,允许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其它包装材料。

包装应简单、实用,避免过度包装,并应考虑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

2、包装上必须印有产品批号及保质期限。

3、允许使用二氧化碳和氮作为包装填充剂。

94、禁止使用含有合成杀菌剂、防腐剂和熏蒸剂的包装材料。

5、禁止使用接触过禁用物质的包装袋或容器盛装有机产品。

(三)、储藏1、有机产品在贮存过程中不得受到其它物质的污染。

2、贮藏产品的仓库必须干净、无虫害,无有害物质残留,在最近5天内未经任何禁用物质处理过。

3、除常温储藏外,允许以下储藏方法:(a)储藏室空气调控;(b)温度控制;(c)干燥;(d)湿度调节。

4、有机产品应单独存放。

如果不得不与常规产品共同存放,必须在仓库内划出特定区域,采取必要的包装、标签等措施确保有机产品不与非认证产品混放。

5、产品出入库和库存量必须有完整的档案记录,并保留相应的单据。

如:原料产品入库单产成品入库单产品出库单(四)、运输1、运输工具在装载有机产品前应清洗干净。

2、有机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与常规产品混杂或受到污染。

3、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外包装上的有机认证标志及有关说明不得被玷污或损毁。

4、运输和装卸过程必须有完整的档案记录,并保留相应的单据。

(五)、标识1、统一使用商标——翠京元;并完整运用有机认证的标志。

2、印制在获证产品标签、说明书及广告宣传材料上的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可以按比例放大或者缩小,但不得变形、变色。

认证机构的标识的相关图案或者文字应不大于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

八、基地产品销售及售后质量追溯保障体系要求(一)、销售1、为保证有机产品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在销售过程中应当避免与非有机产品的混合;避免与有机产品不允许使用的物质接触;建立有机产品的购买、运输、储存、出入库和销售等记录。

2、应在销售场所设立有机产品销售专区或陈列专柜,并与非有机产品销售区、柜分开。

3、在有机产品的销售专区或陈列专柜,应在显著位置摆放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复印件。

(二)、售后质量追溯保障体系——批次号管理规程为了对本公司生产的有机农产品质量实施有效的控制与追踪,一旦发生质量问题,便于查找原因,落实责任,特制定如下有机农产品《批号管理规程》:(一)、批号管理的范围批号管理的范围主要包括:各地块种植生产出最终有机农产品,采收、分检、储存、销售等各环节。

(二)、批号管理的内容1、对各地生产的有机农产品,在采收、分检过程中,采取“标签”的形式,实行批号管理。

2、对各地块生产的有机茶叶,按地块编制批号标签。

3、在有机茶叶收获时,必须在收获的有机农产品包装箱(袋)上有详细记载的有机农产品标签。

4、在有机茶叶采收时,检验员、管理员、保管员要对各地块的有机茶叶的批号标签情况进行认真核实,核实无误后,再进行验质检斤。

5、保管员入库时,将各地块采收的有机农产品用专用包装物标准定量,标明保管批号标签后,单独码垛保管。

6、每一批次的有机农产品进行分检后,相应的编制每一个批次,每一批次的成品都单独入库储存。

7、在有机茶叶出库时,要按照批号标签上的采收时间本着先入先出的原则出库、销售,发货人在出库验收时“批次”情况进行认真核实。

8、在产品销售时,要在[领货凭证]上注明产品批次,以备发生产品质量问题时,予以追踪。

(三)、批号管理的方法有机茶叶采收后分为两类:1、原料茶叶(指直接采收下来的农产品):批次号的形成包括:YL、采收日期(年、月、日)、采收基地名称(1号、2号、3号等)、地块名称(1区、2区、3区等)。

例如YL20060522-1-1表示原料产品采收在2006年5月22日1号基地1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