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9-10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优美与崇高

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丑与荒诞。

“优美”概括了古希腊文化中以神庙和人体雕像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

“崇高”概括了继承希伯来文化的西方基督教文化中以哥特式教堂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

二、优美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

优美(beauty or grace)的审美形态最早来源于古代希腊文化。

古希腊的这种单纯、静穆、和谐的美。不仅表现于建筑和雕塑,而

崇高(sublime)的审美形态起源于希伯来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崇高”的艺术风格:

宗教艺术风格:追求对有限人生的精神超越

浪漫主义风格:人自身成为崇高的主体,人超越自我的精神历程

成为崇高的核心。

希腊精神与希伯来精神比较

1.最终目的:人的完满——人被拯救

2.最高观念:按事物本来面目看待事物——训诫和服从高于一切

的赞颂同时对人的价值进行压抑的宗教艺术。

当崇高从宗教艺术风格演变为浪漫主义艺术风格时,它的内容从主体精神的异化复归为主体精神的自觉。追求超越的人对自身的超越这一精神历程,代替宗教超越中的彼岸(天国、上帝),成为崇高的核心。

四、崇高的审美特征

朗吉弩斯在西方美学史上的最大贡献是把崇高作为审美范畴提出来。现代美学中的崇高理论是以朗吉弩斯的《论崇高》为起点而逐步走

向完善的。

物中。

他在《论崇高》中写的一段话表达的意思是,如果我们环视四周的生活,我们会发现,万物的丰富、雄伟、美丽是惊人的。小小的溪流清澈而有用,可是尼罗河、多瑙河、莱茵河还有辽阔的海洋的美却更加令人惊叹;天上的星光是美的,可是与我们自己点燃的火炬比起来,星光就显得黯然无光了;火山在爆发时从地底抛出巨石和整个山丘,大地上还因此流起火的河流,那样的景象具有摧毁一切的惊人气势。

朗吉弩斯通过列举这些对象显示出自然界崇高的美学特征:数量的巨大和力量的强大,威严可怕,令人惊叹,人的实践尚未征服的奇异。

2、崇高也存在于社会生活和艺术中。

朗吉弩斯所理解的社会生活的崇高主要限于人格的伟大、精神的高远和感情的炽烈。

比如,《论崇高》里通篇充满了对意志远大、激越高举、慷慨磊落的人格的赞赏和对和琐屑无聊、心胸狭窄、墨守成规的人格的鄙夷。(二)、崇高的效果

1、崇高的效果是能够唤起人的尊严和自信。

人天生就有追求伟大、渴望神圣的愿望。在崇高的对象面前,人感到自身的平庸和渺小,人奋起追赶对象、征服对象、超过对象,从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一种自豪。

对于崇高的效果,朗吉弩斯在《论崇高》里有这样一段话:“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森罗万象的宇宙中来,仿佛引我们去参加盛会,要我们做造化万物的观光者,做追求荣誉的竞赛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的心灵中植下不可抵抗的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

“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底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黑格尔

“我们在观照伟大的东西时,或者感到恐怖,或者惊奇,或者对自己的力量以及人类的尊严产生自豪,或者由于我们自身的渺小、衰弱而丧魂落魄。”------车尔尼雪夫斯基

2、朗吉弩斯提出艺术中的崇高应该对人的感情产生强烈的效果,使人

狂喜,让人惊奇,这是贯穿《论崇高》全书的一条主线。

他写道:“天才不仅在于说服听众,而且也在于使人狂喜。凡是使人惊叹的篇章总是有感染力的,往往胜于说服和动听。因为信与不信,权在于我,而此等篇章却有不可抗拒的魅力,能征服听众的心灵。”

这里,朗吉弩斯是超越了希腊美学的传统的。崇高的目的不是净化,不是摹仿,也不是理智的说服。

狂喜“是指听众在深受感动时那种惊心动魄,情感白热化,精神高度振奋,几乎失去自我控制的心理状态”。-------朱光潜

康德《判断力批判》论崇高

1、两种崇高:数量的崇高,特点在于对象体积的无限大;力量的崇高,特点在于对象既引起恐惧又引起崇敬的那种巨大的力量或气魄。

数量的崇高——崇高的主观的符合目的性见于想象力遭到“推拒”而理性起来解围。

力量的崇高

力量崇高的事物一方面须有巨大的威力,另一方面这威力对我们却不能成为支配力。

痛感转化为快感,崇敬克服了恐惧

崇高在于自然还是人的内心?

康德所举的力量的崇高都有关道德观念。所以力量的崇高主要是指勇敢精神的崇高,这种精神是一定社会文化修养的结果。

2、康德崇高说的缺点

黑格尔放弃了康德的艺术作品不能崇高以及崇高与美对立的看法法国美学家巴希反对把崇高分为数量的和力量的两种,认为崇高只有力量伟大一种。

对于康德的崇高在于体积巨大的观点,受到后人的批评。英国的勃拉德莱在《牛津诗学讲义》中,就举了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写到的麻雀抗拒猎狗的例子反驳康德的这个观点。

这表明:体积的大小在崇高感中不是主要因素,主要因素是力量或气魄。

--------------------勃拉德莱F.H.

Bradley (1846-1924)

《论崇高》在美学史上的地位

1、朗吉弩斯的崇高范畴的提出以及对崇高效果——狂喜的强调,在美学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标志着一种转变,这种转变在艺术创作中是由理智向情感的转变,由规范法则向精神实质的转变。

2、对感情、灵感、想象的重视使朗吉弩斯的《论崇高》成为若干

年后的启蒙运动者和浪漫主义者手中的武器。他们以此反对新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反对刻板的政治生活对人的自由天性的压抑,崇尚艺术创作中的自由和激情。

优美和崇高的比较

1、静态——动态。

2、小巧、柔顺、完善——巨大、粗犷、无限。

3、愉悦、接近——拒斥、升华。

4、主客融合——主体超越对象而后达到同一。

六、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唐·司空图《诗品》接近阴柔之美的,“纤秾”、“典雅”等

接近阳刚之美的,“雄浑”、“劲健”、“豪放”

宋词中的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豪放派)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婉约派)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审美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