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和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分数进行简单的估算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基础,对于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应用分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对于分数的理解不够深刻,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不够到位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分数的含义,学会如何分析实际问题,并将分数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估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操作、交流等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以及分数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教学用具(如分数卡片、实物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量是小明的2倍,请问小红有多少个苹果?”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的应用。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然后,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分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和解答。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试卷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n是一个大于0的自然数,与它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的和是( )。

2.鞋的尺码是指鞋底的长度,通常用“码”或“厘米”作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为b=2a−10(b表示码数,a表示厘米数)。

张力买了一双32码的凉鞋,鞋底长( )厘米;爸爸的皮鞋鞋底长26.5厘米,是( )码。

3.六(1)班有a盒粉笔,每盒20根,用去80根后,此时粉笔还剩( )根,也可以说剩下( )盒。

4.学校买来8个足球,每个a元,又买来b个篮球,每个65元。

65b表示( );a+65表示( )。

5.鞋的尺码通常用“码”或“厘米”作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式为b=2a−10(b表示码数,a表示厘米数)。

25厘米的鞋子用“码”作单位是( )码。

6.已知2x+5=9,那么2x=( )。

57.一本书有200页,明明每天看15页,看了a天,还剩( )页没看,当a=5时,还剩( )页没看。

8.一本书有a页,小明每天看10页,看了b天。

这本书还有( )页没看。

9.长颈鹿的身高比羚羊身高的4倍少0.2米,根据信息写出相应的等量关系式()。

,如果小明在地球上称得的体重是x千克,那么他在月10.在月球上称得的体重是在地球上称得体重的16球上称得的体重是( )千克。

二、判断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11.x+x=x2。

( )12.c×c=2c。

( )13.x=6是方程3x−6=12的解。

( )14.方程a−1=0的解是a=1。

( )15.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却不一定是方程.()三、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16.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表示。

A. B.C. D.17.下面各式中,得数一定相等的是( )。

A.2a 和a 2B.2(a +1)和2a +2C.a ×0和a +0D.3a 和a ×a ×a 18.一个数与它的17的和是19,如果把这个数设为x ,下面符合题意的方程是( )。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讲解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讲解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讲解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学习资料。

一、单元主题。

本单元主要学习多边形的面积。

二、知识点。

(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 面积公式推导。

- 把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法转化为长方形。

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一个三角形(或梯形),平移后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 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高,用字母表示为S = ah(其中S表示面积,a表示底,h表示高)。

2. 计算示例。

- 例如,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厘米,高是3厘米,它的面积S = ah=5×3 = 15平方厘米。

(二)三角形的面积。

1. 面积公式推导。

-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

-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高,而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1)/(2)×底×高,用字母表示为S=(1)/(2)ah(其中S表示面积,a表示底,h表示高)。

2. 计算示例。

- 一个三角形的底是6分米,高是4分米,它的面积S=(1)/(2)ah=(1)/(2)×6×4 = 12平方分米。

(三)梯形的面积。

1. 面积公式推导。

-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与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

-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上底 + 下底)×高,而梯形的面积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梯形的面积=(1)/(2)×(上底+下底)×高,用字母表示为S=(1)/(2)(a + b)h(其中S表示面积,a表示上底,b表示下底,h表示高)。

2. 计算示例。

-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3米,下底是5米,高是2米,它的面积S=(1)/(2)(a + b)h=(1)/(2)×(3 + 5)×2=8平方米。

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单元解读)

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单元解读)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单元解读一、链接课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在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领域所对应的核心素养侧重于空间观念,几何直观,量感和推理意识。

学生要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平面图形及特征,会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并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

多边形的面积是图形与几何领域测量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感受几何直观和符号意识的作用,渗透估测意识、策略,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单元目标学生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有关图形认识和图形测量的经验,同时已经研究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在研究本单元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数、剪、拼、摆等操作活动中,完成对新知的构建。

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在操作中研究新知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为接下来研究圆的面积作好铺垫。

根据学情及教材内容制定了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式来探索规律,认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3.会拼、摆、拆分各种组合图形,并正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4.通过实验、操作、拼摆、割补等方法,使学生经历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5.应用面积的计算公式,使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沟通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通过探索活动,能够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应用。

本单元通过分数加减法、分数比较大小等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安排紧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分数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分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应用分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分数加减法、分数比较大小等实际问题,能灵活运用分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难点:灵活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学具:练习本、文具。

3.教学资源:与本节课相关的教学案例、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创设情境,如小明的妈妈做了5个苹果,小明吃了2个,妈妈吃了1个,问小明和妈妈一共吃了几个苹果?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1)分数加法:呈现一个实例,如小明有2/5的苹果,妈妈给了他1/3的苹果,问他现在有多少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

(2)分数减法:呈现一个实例,如小明有3/4的糖果,他吃掉了1/2,问他还剩下多少糖果?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

(3)分数比较大小:呈现一个实例,如小明有3/5的铅笔,小红有2/5的铅笔,问小明和小红谁有更多的铅笔?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人教新课标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则,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乘法2. 分数的除法3. 分数乘除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2. 演示法:通过具体实例演示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过程。

3. 练习法: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数乘除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分数的加减法,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2. 讲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讲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实例演示运算过程。

讲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实例演示运算过程。

3. 练习分数乘除法的运算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分组讨论分数乘除法的应用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分数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分数乘除法的运算。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能熟练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七、课后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分数乘除法的掌握程度,了解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八、教学资源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PPT课件、练习题等。

九、教学进度安排1课时:讲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1课时:练习分数乘除法的运算。

1课时:分组讨论分数乘除法的应用。

十、教学总结本单元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能熟练运用。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1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1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1课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 能够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和探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方法1. 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探索,自主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 提问: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15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片、剪刀、直尺和三角板。

- 引导学生将平行四边形纸片剪拼成一个长方形,观察并记录剪拼过程。

- 学生讨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

3. 验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10分钟)- 学生用直尺和三角板测量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计算面积,并与剪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进行比较。

-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4. 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10分钟)-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草坪、操场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 提问:如何计算其他特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点评并给出拓展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主要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主要内容

第六单元主要内容一、认识长方形1. 长方形的性质长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有两对相等的边,且对边相互平行。

在长方形中,较长的两边称为长边,较短的两边称为短边。

长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

2. 认识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边和短边的两倍之和,即周长=2×(长边+短边)。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边和短边的乘积,即面积=长边×短边。

二、认识平行四边形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有两对相互平行的边。

在平行四边形中,对边相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2. 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等于所有边长之和,即周长=边1+边2+边3+边4。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边和高的乘积,即面积=底×高。

三、认识竖式计算1. 竖式加法和减法竖式加法是指将两个数的各位数对齐进行相加的运算方法。

竖式减法是指将两个数的各位数对齐进行相减的运算方法。

2. 竖式乘法和除法竖式乘法是指将两个数的各位数对齐进行相乘的运算方法。

竖式除法是指将被除数和除数的各位数对齐进行相除的运算方法。

四、认识数学方程1.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变量的一次方程。

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用逆运算的方法,将未知数的系数带入等式中求解。

2. 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是指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

解二元一次方程可以用代数和消元的方法,将方程转化为只含有一个变量的一次方程进行求解。

五、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折1. 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是指将图形沿着给定的方向和距离移动,而保持其大小和形状不变。

任何平移都可以由两个连续的平移合成。

2. 图形的旋转图形的旋转是指以某一点为中心,使图形绕着这个中心点旋转一定的角度。

旋转可以分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

3. 图形的翻折图形的翻折是指围绕着一条直线,使图形在这条直线的两侧对称。

翻折可以分为水平翻折和垂直翻折。

总结:这一单元主要围绕着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竖式计算、数学方程和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折展开学习。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案单元整体说明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一方面让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另一方面在自主探究组合图形的面积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同时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圆的面积和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打下基础。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图形的认识和图形的测量等知识经验,为此,教材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基础,通过实验和观察,把平行四边形进行转化,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然后推导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在此基础上,再完成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教学。

这样既可以巩固学生对各种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和面积计算公式的运用,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的迁移。

课时安排教学建议1.重视动手操作与实验,让学生经历探索的全过程。

本单元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都是建立在学生数、剪、拼、摆等操作活动之上的,所以操作发现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师既要做好引导,又要注意不要包办代替,一定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操作、合作交流的基础上经历推导出图形面积公式的全过程。

2.注意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一方面,在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中,都是将所研究的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另一方面,组合图形的面积也是将其转化为基本图形来计算的。

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将所研究的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从而找到所求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结合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面积计算公式和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可以有多种途径和方法。

教学中不要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种固定或简单的途径或方法上,要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途径和角度去思考和探索解决面积计算的问题。

第1课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课时内容教材第87~88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人教版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人教版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复习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 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

3. 交流分享: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4. 深化理解:教师出示例题,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讲解解题思路和注意事项。

5. 巩固练习:学生完成教材练习题,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和合作意识。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和困惑,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五、教学策略1. 创设情境: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引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 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4. 反馈激励:及时表扬学生的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教具:平行四边形模型、直尺、三角板等。

3. 课件: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

七、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1、公式:
2、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
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3、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4、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5、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6、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7、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必须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

当组合图形是凸出的,用虚线分割成几种简单图形,把简单图形面积相加计算。

当组合图形是凹陷的,用虚线补齐成一种最大的简单图形,用最大简单图形面积减几个较小的简单图形面积进行计算。

人教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位数(例4、例5)ppt

人教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位数(例4、例5)ppt

(2)有5个数,它们分别是:14,8,22,15,
28。小明说:“因为22排在这五个数的中间,所
以22是这组数的中位数。”你认为小明说得对吗?
为什么?(
不对,因为没先排)序
(3)某小组六名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60厘米, 140厘米,145厘米,150厘米,142厘米,157厘 米,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147.5 )。
1200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中位数的优点: 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 因此,有时用它来代表全体 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怎样计算中间的数呢?
某超市工作人员月工资如下表。
单位:元
经 理 副经理 员工B 员工C 员工D 员工E 员工F 员工G 员工H

工 8000 5 0 0 0 1500 1200 9 0 0 1000 1300 9 0 0 9 0 0
可以求出平均数来反映同学们的水平。
(36.8+34.7+25.8+24.7+24.6+24.1+23.2) ÷7 =193.9÷7 =27.7(m)
姓名 李明 陈东 刘云 马刚 王朋 张炎 赵丽
成绩/m 36.8 34.7 25.8 24.7 24.6 24.1 23.2
姓名
成绩 /m
李明 36.8
五年级同学举行投篮比赛
五(4)班第一小组一分钟进球个数如下: 单位:个
姓名 小明 小华 小刚 小伟 小军 小敏 小丽
个数 21 18 19 2 20 17 22
五(4)班第二小组一分钟进球个数如下: 单位:个
姓名 小海 小玲 小红 小莹 小雨 小静
个数 30 20 16 24 21 3
(1)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2)为什么中位数比平均数大?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课件


×
=
长方形的面积
=长 × 宽
宽高
结论:
通过割补的方法,我们可清楚地看到,任
何一个
平行四都边可形以转化
为 长方形 ,而且长方形的 长和 宽恰好
等 S=a × h
还可以写成:S=a·h 或 S=ah
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 6m,高 是 4m,它的面积是多少?
S =ah =6 × 4 = 24(m2)
答:它的面积是 24 m2。
4m 6m
S =ah
=5×2.5 = 12.5(m2) 答:它的面积是
12.5 m2。
算出下列平行四边形面积?
做一做 厘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方法一 方法二
S=ah
=10×12 =120(平方厘米)
S=ah
=15×8 =120(平方厘米) 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CLICK TO ADD TITLE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姓名
想一想:
在我们周围有哪些东西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
用数方格的方法试一试!
复习:1、这是什么图形? 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它有 1
什么特征?
2


3
6
4 24
6
4 24
你发现了 什么?
宽高
底 长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20米 。
()
×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分米,高是0.5厘米,
它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 ( )
×
(4) 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与长方形的长和宽相
等,它们的面积一定相等。( )

李大爷说的对,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 积等于底与高的乘积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主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分数知识,对于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不知道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或者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难点,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理解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不知道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以及如何在计算过程中避免错误。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教材内容,了解分数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分蛋糕、分水果等,引入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时如何计算价格,让学生尝试用分数来解决这些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分数运算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在旁边巡视,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互相学习和交流。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第六单元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把用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它的()A. 长和面积都不变B. 周长不变,面积变大C. 周长不变,面积变小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A. 12平方厘米B. 15平方米C. 20平方米3.计算如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正确算式是()A. 4.8×6B. 10×8C. 6×84.把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都同时扩大到原来的三倍,那么这个梯形的面积与原来相比,就扩大到原来的()A. 3倍B. 9倍C. 27倍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6厘米,那么它的底边的长可能是()A. 12厘米B. 14厘米C. 10厘米6.一片树林的形状是梯形,它的上底是36米,下底是104米,高是50米.如果每棵树占地25平方米,这片树林一共有()棵树。

A. 140B. 130C. 1207.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A. 30B. 60C. 1208.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如果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2倍,那么三角形的底边长( )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长.A. 大于B. 小于C. 等于9.如图是一个由草绳编织成的圆形茶杯垫.沿虚线剪开,展开后是一个近似的三角形(如下右图所示),这时三角形的面积相当于茶杯垫的面积,这个三角形的高相当于圆形茶杯垫的()A. 半径的一半B. 半径C. 直径10.一堆钢管,最上层有3根,最下层有13根,每相邻两层相差1根,一共有()根。

A. 88B. 80C. 176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1.一个三角形面积是72平方米,底是12米,它的高也是12米 。

( )1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m ,4m ,把这个三角形按1:2缩小,得到的图形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 21 倍。

( ) 13.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认识分数的大小比较和运算。

3.能够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分数的大小比较和运算。

难点: 1.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用分数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关于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的教学内容。

2.板书:准备好板书内容,方便学生复习和理解。

3.实物:准备分数条、分数块等教学辅助工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 1. 通过实物展示引入分数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2. 请学生回答:你们平时在生活中都见过什么样的分数呢?二、学习1. 讲解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带领学生认识分子、分母的含义,并进行相关练习。

三、练习 1. 让学生互相组队,完成相关练习题。

2. 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及时点评和讲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 1. 对上节课内容进行简单的复习。

2. 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复习练习。

二、学习 1. 讲解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 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技巧。

三、操练 1. 让学生进行分组操练,巩固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 对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三课时一、引入 1. 回顾分数的概念和大小比较方法。

2. 引入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让学生了解分数运算的基本规则。

二、学习 1. 讲解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2.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进行加减法计算。

三、练习 1. 学生进行个人练习,巩固分数加减法运算的能力。

2. 对学生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课堂小结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掌握了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规则。

3.同学们要多加练习,提高分数运算的技巧。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

2.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分数运算练习。

七、拓展阅读留给学生自主探究和拓展学习的空间,可以参考相关数学书籍或网上资源进行进一步学习。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案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组合图形的面积四个部分。

它们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以未知向已知转化为基本方法开展学习的。

这是进一步学习圆的面积和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的基础。

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安排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之后,也是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把不规则的平面图形转化为规则的平面图形来计算,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并巩固了学生对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的认识及面积计算,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对空间观念和直观几何已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他们在生活中积累了有关图形认识和图形测量的经验,再加上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为此,学习本单元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数、剪、拼、摆等操作活动中,完成对新知的构建。

所以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在操作中学习新知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师既要做好引导,又要注意不要包办代替,一定要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操作,切忌由教师带着做。

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为接下来学习圆的面积作好铺垫。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相应图形的面积;了解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数学思考:在推理公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应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经历计算公式的过程。

问题解决:能用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思考、比较、推理和概况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教学内容:本单元教材包括四部分内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和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1.利用方格纸和割补、拼摆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2.认识简单的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教学重难点: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是学生借助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这几种图形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它们是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本单元面积公式的推导都是建立在学生数、剪、拼、摆的操作活动之上的,所以操作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既要做好引导,又要注意不要包办代替,一定要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操作,切忌由教师带着做.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转化”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本单元面积公式的推导都采用了转化的方法. 课时安排:9课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练习题:一、填空: 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其中一条高剪开,平移后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 2、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都().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46厘米,一边的长为14厘米,另外三边的长分是()、()、(). 3、平行四边形的高是5厘米,底是高的2倍,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二、选择题. 1、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6倍,高缩小3倍,它的面积(). ①不变②扩大6倍③缩小3倍④扩大2倍 2、用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高和面积()①不变②都比原来大③都比原来小④只有高变小 3、平行四边形同一底上可以画()条高. ①无数② 1 ③ 2 ④ 5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底长100米,高50米,每公顷产菜125吨.这块地产菜多少吨?面积有什么关系?4.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1)组织学生利用手里的学具试拼.(指名演示)(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突出旋转、平移)教师提问: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5.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来拼.(1)由学生独立完成.(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6.讨论:(1)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2)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7、引导学生明确: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②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同时板书)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同时板书)④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同时板书)(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为什么要加上“除以2”?(强化理解推导过程)板书:三角形面积=底×高÷2(4)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用a和h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求画斜线的三角形的面积.(二)计算下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1.底是4.2米,高是2米;2.底是3分米,高是1.3分米;3.底是1.8米,高是.1.2米;(三)判断1、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就是16平方厘米.()2、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3、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是20厘米,它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题:一、填空(1)27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1.4公顷=()平方米(2)一个三角形的底是4分米,高是30厘米,面积是()平方分米.(3)一个三角形的高是7分米,底是8分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4)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8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5)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比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少12.5平方分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6)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高是10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是()米;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0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米.二、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底和高都是0.2分米的三角形的面积是0.2平方米.()2.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它们的底和高也一定相等.()3.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4.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5.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6.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它的两条直角边的乘积的一半.()7.三角形的底和高都扩大2倍,面积也扩大2倍.()8.如果三角形与平行四形的底相等,高也相等,那么它们的面积也相等.()9.三角形的面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10.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的计算练习题:一、填空题.1.两个( )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 ).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和等于( ),梯形的高等于( )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 )的面积的一半.2.求梯形的面积,必须知道( )个条件,它们分别是( ).3.一个梯形的面积是76平方厘米,下底是12厘米,上底是8厘米,梯形的高是( )厘米.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三角形面积总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正方形和长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 )3.两个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形状也相同.( )5.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或梯形面积的大小分别与它们的底和高有关,与它们的形状和位置无关.( )6.两个面积相等、形状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 )交流 变式训练创境激疑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师:大家搜集了许多有关生活中的组合图形的图片,谁来给大家展示并汇报一下. (指名回答)生1:这枝铅笔的面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组成的.生2:这条小鱼的面是由两个三角形组成的.……师:同桌的同学互相看一看,说一说,你们搜集的组合图形分别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合作探究二、探索活动,寻求新知师:生活中有许多组合图形,老师准备了3幅,大家观察一下,这些组合组图形是由哪些简单图形组成的?如果求它们的面积可以怎样求?图二:是由两个三角形组成的.面积 = 三角形面积+三角形面积图三:作辅助线使它分成一个大梯形和一个三角形.方法一:是由两个梯形组成的.师:为什么要分成两个梯形?怎样分成两个梯形?引导学生说出将它转化成以学过的简单图形以及在图中作辅助线.师:是的,可以用作辅助线的方法将它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简单图形来计算.(板书:转化).大家想想,用辅助线的方法还有不同的作法吗?方法二:作辅助线补成一个长方形,使它变成一个大长方形减去一个三角形.方法三:作辅助线使它分成一个大梯形和一个三角形.(课件分别演示这三种方法师:数学中我们习惯用分割法或添补法回答要给予好的评价,特别是要鼓励不爱举手的学生讲一讲.注意座在后排的学生表现)师:同学们认识组合图形了,那么大家还想了解有关组合图形的哪些知识?生1:我想了解组合图形的周长.生2:我想知道组合图形的面积怎样计算.……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三、探讨例题,学习新知师:同学们的表现真了不起.老师家这几天装修房子,要刷新墙体.刷新墙体的工人工资是平方米来计算的,请你们帮我算一算.(课件出示例4)例4:右图表示的是一间房子侧面墙的形状.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师:怎样才能计算出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呢?先让学生思考,再动手计算.交流汇报:5m活中,到处都有组合图形,我们计算面积时,根据“图形位移,面积不变”的道理,用辅助线把它进行割、补、拼转化成简单的图形,再计算出该组合图形的面积就方便多了,这些方法中有的简单,有的繁琐,如果没有要求多种方法的,我们尽量选择最简单的方法来计算.拓展应用四:利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1、做一做刚才同学们帮老师算了刷新墙的面积,客厅大概是下图这种形状.准备铺上地板砖,大家能帮老师计算一下客厅的总面积吗?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教师参与小组活动.方法一:把组合图形分割成两个长方形.4×3+3×7=12+21=33(cm2)方法二: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4×6+3×3=24+9=33(cm2)第三种方法:分割成两个梯形.(3+7)×3÷2+(3+6)×4÷2第四种方法: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7×6-3×3=42-9=33(cm2)让学生说一说试用了什么方法?前三种使用了分割法,最后一种使用了添补法.总结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结束语:同学们在这节课表现非常出色!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般是把它们分割或添补成我们学过的简单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等,要注意根据已知条件分或补,再计算它们的面积.作业布置做一做3cm4c6c7cmmm3cm3cm教学反思本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大胆尝试放手,相信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给足学生时间和思维的空间,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组合图形的面积练习题:一、填空(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形. (2)一个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是15厘米,高是8.8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3)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分米5厘米,高是底的1.2倍,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4)有一堆圆木堆成梯形,最上面一层有3根,最下面一层有7根,一共堆了5层,这堆圆木共有()根.二、判断题(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于梯形面积.()(2)梯形的上底下底越长,面积越大.()(3)任何一个梯形都可以分成两个等高的三角形.()(4)两个形状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课题5 估算图形的面积——树叶的面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用数方格的方法估测出不规则平面图形的面积.初步体会“四舍五入”的思想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重点体会“四舍五入”的估测不规则平面图形面积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教学预设备注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创境激疑一、新课导入1、星期天,小丁丁、小胖、小亚和小巧组织的雏鹰假日小队活动,一起到森林公园去游玩,他们看到树林里的草地上有些树叶,他们会提什么问题呢?一片树叶的面积有多大?一片树叶到底有多大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树叶的面积.出示课题:树叶的面积合作探究二、新课探究探究:()平方厘米师:要比较这些图形的大小就是在比它树叶的面积大约是:( 48 )平方厘米.拓展应用1、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呢?这个梯形的面积大约是()c㎡.2、这个“脚印”的面积大约是()c㎡总结可以用方格纸来帮助我们估测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要注意大于等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可以舍去.作业布置每个人用数方格的方法估测出手掌的面积板书设计估算图形的面积——树叶的面积例5、( 30 )平方厘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测评
一、填空。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

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5 cm2,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cm2。

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6 cm、8 cm、10 cm,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cm2。

4.一块三角形围巾的面积是5.1 dm2,高是1.7 dm,底是()dm。

5.一个直角梯形的下底长20 cm,如果上底增加3 cm,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

这个直角梯形的上底长(),面积是()。

二、判断。

1.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一定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
2.边长是4 m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3.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4.在中,①的面积与②的面积相等。

()
三、选择。

1.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大。

A.长方形B.正方形C.无法确定
2.比较右图中A、B、C的面积,可以得出()。

A.A的面积最小
B.B的面积最小
C.C的面积最小
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8 dm2,高是4 dm,那么底是()。

A.4.5 dm B.9 dm C.18 dm
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倍,那么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

A.10 B.20 C.100
5.如下图,阴影部分和空白部分的面积相比较,()。

A.阴影部分的面积大
B.空白部分的面积大
C.一样大
四、画一画,算一算。

1.画一个与给出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2.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五、解决问题。

1.有一个平行四边形果园,底是40 m,底是高的一半,一共种了850棵苹果树,
平均每棵苹果树占地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同学们准备用一张长9 m、宽2.4 m的红纸做成腰长是0.3 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小红旗,一共可以做多少面小红旗?
3.李叔叔利用篱笆和一面墙围成了如下图所示的花园,篱笆全长28.5 m。

(1)这个花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在篱笆一周每隔1.5 m栽一棵观赏树(篱笆两端不栽),一共要栽多少棵观赏树?
4.王大爷家有3块菜地,形状分别是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如下图)。

(1)王大爷选面积最大的一块菜地种白菜,如果每棵白菜占地0.16 m2,那么一共
可以种多少棵白菜?
(2)王大爷选面积最小的一块菜地种土豆,如果每平方米产土豆6 kg,那么一共可以产土豆多少千克?
一、1.4
2.30
3.24
4.6
5.17 cm370 cm2
二、1.× 2.× 3.× 4.√
三、1.B 2.A 3.B 4.C 5.A
四、1.略
2.52×34-(26+52)×12÷2=1300(dm2)五、1.40×(40×2)÷850≈3.76(m2) 2.(2.4÷0.3)×(9÷0.3)×2=480(面) 3.(1)(28.5-8)×8÷2=82(m2)
(2)28.5÷1.5-1=18(棵)
4.(1)11.6×10÷2=58(m2)8×10=80(m2) (3.5+8.5)×10÷2=60(m2)
58<60<8080÷0.16=500(棵)
(2)11.6×10÷2×6=348(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