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量传递试卷
传热学试卷(1)答案
2007传热学试卷(1)标准答案一.填空题:(共20分)[评分标准:每个空格1分] 1.表征材料导热能力的物理量是____导热系数_____。
2.努谢尔特准则的表达式是___hL/λ___。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_λ为导热系数_、__L 特征尺寸__、__h 为对流换热系数__。
3.凝结换热有__膜状凝结__和__珠状凝结__两种换热方式,其中_珠状凝结_的换热效果好。
4.饱和沸腾曲线有四个换热规律不同的区域,分别指_自然对流__、核态沸腾__、__过渡沸腾__、__稳定膜态沸腾_。
5.管外凝结换热,长管竖放比横放的换热系数要____小__。
是因为___膜层较厚___的影响。
6.决定物体导热不稳定状况下的反应速率的物理量是_导温系数_。
7.定向辐射强度与方向无关的规律,称___兰贝特定律___。
8.换热器热计算的两种基本方法是__平均温压法__和__传热单元数法__。
汽化核心数受_壁面材料_和__表面状况、压力、物性__的支配。
二.问答及推倒题:(共50分)1.名词解释(10分)[评分标准:每小题2分]①角系数:把表面1发出的辐射能落到表面2上的百分数,称为表面1对表面2的角系数。
②肋效率:基温度下的理想散热量假设整个肋表面处于肋肋壁的实际散热量=f η③灰体:物体的单色吸收率与投入辐射的波长无关的物体。
④Bi 准则:Bi=hL/λ=固体内部的导热热阻与外部的对流换热热阻之比。
⑤定性温度:在准则方程式中用于确定物性参数的温度。
2.设一平板厚为δ,其两侧表面分别维持在温度t 1及t 2,在此温度范围内平板的局部导热系数可以用直线关系式λ=λ0(1+bt )来表示,试导出计算平板中某处当地热流密度的表达式,并对b >0、b =0及b <0的三种情况画出平板中温度分布的示意曲线。
(10分) 解:应用傅里叶定律:dxdtbt dx dt q )1(0+-=-=λλ——————2分 分离变量:dt bt qdx )1(0+-=λ对x 作0到δ的积分:⎥⎦⎤⎢⎣⎡+-+-=+-=+-=⎰⎰)21()21()21()1(211222020002121t t t t bt t q dtbt dx q t t t t λλδλδ即:---=⎥⎦⎤⎢⎣⎡++--=⎥⎦⎤⎢⎣⎡-+--=⎥⎦⎤⎢⎣⎡+-+-=λδδλδλδλ)()(211)()(21)()21()21(121212021221202112220t t t t b t t t t b t t t t t t q )1(0--+=t b λλ————————6分 由于q 与x 无关,故由c dxdtbt =+-)1(0λ可知t 沿x 的变化型线与b 值的关系如图所示。
中国计量学院06-07(1)传热试卷(A)1
一、 基本概念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导热问题的第三类边界条件是指规定了边界上物体与周围流体间的表面传热系数h 及周围流体的温度t f ;用数学关系式表示可写为()f W Wt t h n t -=⎪⎭⎫⎝⎛∂∂-λ。
2、辐射换热与导热和对流相比,有两点主要的不同之处: (1) 可在真空中传递,而且实际上真空中辐射能传递最有效 。
(2) 它不仅产生能量的转移,而且还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换 。
3、以下这些传热计算常用的参数中不属于物性参数的是 角系数 。
(热扩散率;导热系数;动力粘度;角系数;吸收比;黑度;表面传热系数)4、边界层可分为哪两种? 流动边界层和热边界层 ;Pr>1时,哪个边界层厚度大? 流动 。
5、黑体辐射的辐射力由 斯忒藩-玻尔兹曼 定律确定;黑体辐射能量按空间方向的分布服从 兰贝特 定律。
6、(1)格拉晓夫数(Gr )是浮升力与粘滞力比值的一种度量,它在自然对流中的作用与雷诺数在强制对流现象中的作用相当。
对 (对,错)(2)在一根垂直放置的圆柱体自然对流中,Gr 数中的特征尺寸应该选择: 高度 (高度;外径) 7、(1)非圆形截面槽道内的换热计算,用当量直径作为特征尺寸,其表达式是:PA d ce 4=(2)对于内管外径为d 、外管内径为D 的同心套管环状通道,当量直径为()()12122122d d d d d d d e -=+-=ππ。
8、蒸汽凝结的方式有 珠状凝结 和 膜状凝结 两种。
9、肋片中沿导热热流传递方向上的热流量是 不断变化的 (1、恒定不变的;2、不断变化的);肋效率fη的定义是: 实际散热量假设整个肋表面处于肋基温度下的散热量的比值 。
10、气体辐射换热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1) 气体辐射对波长有选择性 ;(2) 气体辐射和吸收是在整个容积中进行的 。
二、简答题(共30分,每小题5分)1、 热射线主要由哪几种射线组成?钢锭在炉中加热时,随着温度的升高,为什么钢锭表面颜色会呈黑、红、黄、白的变化?答:一.可见光和红外线二.当温度低于500 ℃时,由于实际上没有可见光辐射,所以为氧化表面的黑色。
同济大学传热学试卷题库
一、是非题1.傅里叶定律既适应于稳态导热,也适用于非稳态导热。
对2.空间某一点处温度沿空间的最大变化率称为温度梯度。
错3.所表示的傅里叶定律只适用于各向同性物体的导热,而不适用于各向异性物体的导热。
对4.工程上经常将材料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表示成线性函数,式中是0℃时材料的导热系数。
错5.无内热源物体的稳态导热方程可表示成,方程中不涉及材料的导热系数,所以稳态导热时材料的导热系数大小不影响材料中稳态温度分布和导热量的大小。
错6.虽然导热微分方程方程中不涉及材料的导热系数,所以稳态导热时材料的导热系数大小不影响材料中稳态温度分布和导热量的大小。
错7. 常物性一维稳态导热问题,如给定两个边界条件,则问题就有确定解。
错8. 炉墙平壁用两层保温材料保温,两种材料的导热系数为λ1和λ2(λ1>λ2)。
若将λ2的材料放在炉墙内侧,则保温效果要好一些。
错9. 热力管道外用两层保温材料保温,两种材料的导热系数为λ1和λ2(λ1>λ2),厚度为δ1和δ2。
若将λ2的材料放在炉墙内侧,则保温效果要好一些。
对10. 温度计放置在测温套管内,管内放少许机油,以测量管道中流体的温度。
为了控制测量误差,作如下传热分析。
热量按以下传递路线传给温度计:流体→测温套管外表面→测温套管内表面→机油→温度计感温部分→周围环境。
错11. 一面绝热的无限大平壁被流体加热(或冷却)过程中,与流体接触表面处平壁的最大。
对12. 一面绝热的无限大平壁被流体加热(或冷却)过程中,与流体接触表面处平壁的xt最大。
对13. 由牛顿冷却公式thFQ 可知,换热量Q与换热温差t成正比。
错14. 一般地讲,对于同一种流体,自然对流时的对流换热系数要小于强制对流换热系数。
对15.管内强制对流换热时,流速增加,对流换热系数就会增加。
对16.同一流体,有相变时的对流换热系数比无相变时的对流换热系数要大得多。
对17.在相同的流动和换热壁面条件下,导热系数较大的流体,对流换热系数就较小。
大学课程考试《传热学》作业考核试题
大学课程考试《传热学》作业考核试题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60 分)1.下列物质中,()可以产生热对流。
A.钢板B.熔融的铁水C.陶瓷D.铜丝正确答案:B2.炉墙内壁到外壁的热传递过程为()。
A.热对流B.复合换热C.对流换热D.导热正确答案:D3.()是在相同温度条件下辐射能力最强的物体。
A.灰体B.磨光玻璃C.涂料D.黑体正确答案:D4.对流换热系数为1000W/(m2·K)、温度为77的水流经27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
A.80000W/m2B.50000W/m2C.70000W/m2D.60000W/m2正确答案:B5.暖气片外壁与周围空气之间的换热过程为()。
A.纯对流换热B.纯辐射换热C.传热过程D.复合换热6.规定了边界上的热流密度值,称为()。
A.第二类边界条件B.第一类边界条件C.第三类边界条件D.与边界条件无关7.气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
A.减小B.不变C.增大D.无法确定8.单纯的导热发生在中。
A.气体B.液体C.固体D.以上三种物体9.A.AB.BC.CD.D10.蒸汽中若含有不凝结气体,将()凝结换热效果。
A.大大减弱B.大大增强C.不影响D.可能减弱也可能增强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准则表征了浮升力与黏滞力的相对大小,反映自然对流流态对换热的影响B.准则反映表征壁面法向无量纲过余温度梯度的大小,而梯度的大小,能反映对流换热的强弱C.准则反映了动量扩散和热量扩散的大小,准则也称为物性准则。
D.准则表征了惯性力与黏滞力的相对大小,反映自然对流流态对换热的影响12.若换热器中,一侧流体为冷凝过程(相变),另一侧为单相流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逆流可获得比顺流大的换热温差B.顺流可获得比逆流大的换热温差C.逆流和顺流可获得相同的温差D.垂直交叉流可获得最大换热温差13.采用蒸汽和电加热器对水进行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传热学_试卷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传热学》试题(B 卷)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当凝结过程在冷壁面上进行时,视凝结液体依附壁面的不同.可分为膜状凝结和珠状凝结两种。
2、格拉晓夫准则的物理意义表示浮升力与粘性力的相对大小;表达式23γαtl g G r ∆=3、根据物体温度与时间的关系,热量传递过程可分为两类:稳态传热过程和非稳态传热过程。
4、把吸收率等于1的物体称黑体,把光谱吸收比与波长无关的物体称为灰体。
5、同一温度下黑体的辐射能力最大,吸收能力最大 。
6、角系数的性质有相对性、完整性、可加性。
7、非稳态导热定解条件有两个,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8、影响对流换热的主要因素有流动的起因、流动状态;流体的热物理性质;流体的相变;和换热表面几何因素。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1、.下列哪个准则数反映了流体物性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C )A.雷诺数B.格拉晓夫数C.普朗特数D.努谢尔特数2、物体给定辐射方向上,物体在与发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单位投影面积,在单位时间和单位立体角内所发射全波长的能量,称为( A )A 、辐射强度;B 、辐射力;C 、光谱辐射强度;D 、光谱辐射力。
3.彼此相似的现象,它们的同名准则数 ( C ) A.相似 B.不等 C.必定相等 D.之间无关4、温度梯度的方向是指向温度 (A ) A .增加方向 B .降低方向 C . 不变方向 D . 趋于零方向5、实际物体的辐射力比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力 ( B ) A.大 B.小 C.一样 D.差不多6、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是( A )A. 热对流、导热、辐射B. 复合换热、热辐射、导热C. 对流换热、导热、传热过程D. 复合换热、热辐射、传热过程7. 无量纲组合hLλ用于对流换热时称为( C )准则。
A. Re(雷诺)B. Pr(普朗特)C. Nu(努谢尔特)D. Gr(格拉晓夫) 8. 对流换热以( B )作为基本计算式A. 傅立叶定律B. 牛顿冷却公式C. 普朗克定律D. 热路欧姆定律 9. 公式Φ=kA Δt 称为( C )。
传热学试卷——精选推荐
2006~2007年AB一、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Heat conduction: Fin efficiency: V elocity boundary layer: 珠状凝结: 黑体:二、 分析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用铝制的水壶烧开水时,尽管炉火很旺,但水壶仍安然无恙。
但一旦壶内的水烧开后,水壶很快就被烧坏。
试从传热学的观点分析这一现象。
2、对于油,有Pr>>1。
就外掠等温平板的层流边界层流动,画出油的边界层中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的大致图像。
3、图1示出了常物性、有均匀内热源、二维稳态导热问题局部边界区域的网格配置,试用热平衡法建立节点0的有限差分方程式(设△x ≠ △y )。
4、在对流温度差大小相同的条件下 , 在夏季和冬季 , 屋顶天花板内表面的对流放热系数是否相同 ? 为什么 ?5、灰体的特性?6、写出Bi 数和Nu 数的表达式,并说明它们的物理意义。
三、 推导题(每题11分,共11分) 建立具有内热源)(x Φ、变截面、变导热系数的一维稳态导热问题的温度场微分方程式,假设图2中物体周向绝热。
四、 计算题(每题13分,共39分)1、在热处理工艺中,用银球试样来测定淬火介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冷却能力。
今有一个直径为20mm 的银球,加热到650℃后被置于20℃的盛有静止水的大容器。
用热电偶测得,当银球中心温度从650℃变化到450℃时,其降温速率为180℃/s 。
确定此情况下银球表面与水之间的表面传热系数。
已知在上述温度范围内银的物性参数为ρ=10500kg/m 3、c =262J/(kg ·K)、λ=360W/(m ·K)。
2、在一台缩小成为实物1/10的模型中,用20℃的空气来模拟实物中平均温度为200℃空气图2的加热过程。
实物中空气的平均流速为6.03m/s ,问模型中的流速应为多少?若模型中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为195W/(m 2·K),求相应实物中的值。
传热学试卷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传热学》试卷(A)一、名词解释(3’×5=15’)1、Overall heat transfer process:2、Semi-infinite body:3、Gray body:4、同类现象:5、过冷沸腾:二、判断正误(2’×6=12’)1、导热过程中,在热量传递方向上不同位置处的导热量是相同的。
()2、在对流换热中,传热系数h和导热中的导热系数λ地位相似,故h与λ一样,均为物性参数。
()3、用热电偶测量管道中空气温度时,热电偶结点的换热方式包括:结点与气流间的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与管壁的辐射换热,与电偶臂的导热。
()4、蒸气中含有不凝结气体会削弱膜状凝结换热,而液体中若含有不凝结气体却会增强其沸腾换热。
()5、蓝贝特定律告诉我们,黑体的定向辐射力与空间方向无关。
()6、对于直径很小的导线,在小于临界热绝缘直径范围内增加其绝缘层厚度,有利于其散热。
()二、填空题(4’×6=24’)1、有一水冷器,空气侧表面传热系数h1=20W/(m2·K),传热壁面厚δ=1mm,导热系数λ=200W/(m·K),水侧表面传热系数h2=5000W/(m2·K)。
设传热壁可以看作平壁,则该传热过程中气到水的总传热系数为,为了强化这一传热过程应先从环节着手?2、图1-a 中厚度为δ的单层平壁,两侧温度分别维持在t1及t2,t1>t2,平板材料导热系数呈线性变化,即λ=a+bt (其中a,b 为常数)。
假定无内热源。
图1-a 中画出该平壁内的温度分布曲线,由此可知b 0。
(>,=,<)图1-b 所示双层平壁中,导热系数λ1,λ2为定值,假定过程为稳态,试分析图中曲线1所对应的λ 1 λ2。
(>,=,<)3、如图2所示某半无限大物体的非稳态导热状况,其中(a)图中物体的边界条件为第类边界条件,此类边界条件已知 ,(b)图中物体的边界条件为第 类边界条件,此类边界条件已知 。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试卷(A)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大学 2007 - 2008 学年第 2 学期《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试卷(A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题2分)1.在某一个过程中吸入了100kJ 的热量,同时内能增加了150kJ ,过程是( )(A )膨胀过程 (B )压缩过程 (C )定容过程2.一绝热刚性容器用隔板分成两部分。
左边是盛有高压理想气体,右边为中空。
抽去隔板后,容器内的气体温度将(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3.湿空气的含湿量相同时,温度越高,则其吸湿能力( )(A )越强 (B )越弱 (C )相等 4.有内热源的常物性无限大平壁,稳态导热时的温度分布为( )(A ) (B ) (C )5.物体1为无限长的圆柱表面,物体2为无限大平面,则表面1对表面2的角系数为( )(A )X 1,2=0.2 (B )X 1,2=0.5 (C )X 1,2=1二、填空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6.卡诺机A 工作在927℃和T 的两个热源间,卡诺机B 工作在T 和27℃的两个热源间。
当此两个热机的热效率相等时,T 热源的温度为K 。
7.冬季取暖,若不采取任何其它措施,室内温度将 ,室内相对湿度将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8.物体能全部吸收外来射线,这种物体称为,物体的单色黑度不随波长而变化的物体称为 。
9.在换热器中,冷热流体沿热表面不断地吸收和放出热量,故温度沿整个热表面是不断变化的,常采用 表示其平均温度,它的表达式为 。
10.热量传递的推动力是 ,质量传递的推动力是 。
三、判断题(是画√,非画×,本题共12分,每小题1分)11. 如果工质的所有状态参数都不随时间变化,则工质就处于平衡状态。
( ) 12. 由同一初始状态出发,经过两个不同的过程,它们的终了状态可能相同。
( ) 13. 自然界中发生的一切过程都必须遵守能量守衡,反之,遵守能量守衡的一切过程都能自发地进行。
( )14. 卡诺循环是理想循环,一切循环的热效率都比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低。
九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课时练《12.2 内能热传递》 练习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2.2 内能热传递》课时练一、单选题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B.冰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B.0℃的物体内能为零C.静止的物体内能为零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3.冷水解冻是生活中将冻肉快速解冻的好方法,将冻肉放在冷水中,较自然放置解冻更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冻肉刚从冰箱里取出时温度很低,不具有内能B.冻肉解冻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C.冻肉解冻过程中温度从冷水传向冻肉D.此过程中发生热传递的原因是冷水的内能比冻肉大4.甲、乙两物体温度各为40℃、8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的内能可能小于甲B.扩散现象中,分子只能从乙运动到甲C.当甲乙物体接触时,甲吸收了乙的热量,说明甲的内能比乙小D.甲比乙的分子运动一定更剧烈5.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单层的不锈钢盆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盆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C。
将装有西瓜汁的小塑料杯放在盆中的冰块里,几分钟后西瓜汁变成了水果冰棍,这时观察到盆外壁出现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西瓜汁变成了冰棍,属于凝华现象B.西瓜汁变成冰棍的过程,内能增加C.吃冰棍感觉凉爽,因为冰棍含有的热量少D.白霜是盆周围的水蒸气放热形成的6.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在南极的两只小企鹅之间发生了有趣的对话,其中不.正确..的是()A.这里太冷了,冰山肯定没有内能B.再冷,组成冰山的分子在做热运动,所以冰山也有内能C.这里的温度很低,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应该很慢D.对啊,也就是说,温度反映了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7.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下列关于水的理解正确的是()A.0℃的水内能为零B.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却增加了C.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密度变大D.30℃的水比20℃的水所含的热量多8.热量的传递是有方向性的。
传热学试卷及答案-学习指南(专本科函授)
传热学-学习指南一、概念题1.夏季在维持20℃的室内工作,穿单衣感到舒适,而冬季在保持22℃的室内工作时,却必须穿绒衣才觉得舒服。
试从传热的观点分析原因。
2.试分析室内暖气片的散热过程,各环节有哪些热量传递方式?以暖气片管内走热水为例。
3.利用同一冰箱储存相同的物质时,试问结霜的冰箱耗电量大还是未结霜的冰箱耗电量大?4.导热系数的定义?5.写出傅里叶定律的一般表达式,并说明式中各量和符号的物理意义。
6.管内强制对流换热的强化机理和手段。
7.试简述强化凝结换热的原则和途径。
8.影响沸腾换热的因素有哪些?9.空气横掠管束时,沿流动方向管排数越多,换热越强,面蒸气在水平管束外凝结时,沿液膜流动方向管束排数越多,换热强度降低。
试对上述现象做出解释。
10.为强化一台冷油器的传热,有人用提高冷却水流速的办法,但发现效果并不显著,试分析原因。
11.热水在两根相同的管内以相同流速流动,管外分别采用空气和水进行冷却。
经过一段时间后,两管内产生相同厚度的水垢。
试问水垢的产生对采用空冷还是水冷的管道的传热系数影响较大?为什么?12.有一台钢管换热器,热水在管内流动,空气在管束间作多次折流横向冲刷管束以冷却管内热水。
有人提出,为提高冷却效果,采用管外加装肋片并将钢管换成铜管。
请你评价这一方案的合理性。
二、计算题1.平壁与圆管壁材料相同,厚度相同,在两侧表面温度相同条件下,圆管内表面积等于平壁表面积,如图所示,试问哪种情况下导热量大?(a)平板 (b)圆管图1 题1示意图2. 导热系数分别为1λ=0.08W /(m·K),2λ=0.03W /(m·K)的材料,其厚度分别为2mm 和1mm ,中间紧夹有一层厚度可以不计的加热膜.加热膜温度维持在60℃。
材料1一侧维持在1t =30℃的温度,材料2的一侧的温度f t =20℃,表面传热系数h =50W /(m 2·K)的气流相通,如图所示。
假定过程为稳态,试确定加热膜所施加的热流密度大小。
传热学试卷及答案6套
传热学试卷1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导温系数a 表征了物体 的能力;流体粘度ν和a的比值组成的无量纲数是 。
2、强化遮热板作用的方法是和 。
3、研究对流换热的一种方法是比拟法,它是指通过研究______传递和_____传递之间的共性,以建立表面传热系数与阻力系数相互关系的方法。
4、第一类边界条件是 。
5、若炉膛内的火焰温度在1400℃,则炉膛火焰中最大光谱辐射能量所对应的波长约为 。
6、一台换热器,冷流体的入口温度为20℃, 出口温度为50℃,热流体入口温度为100℃, 出口温度为60℃,则该换热器的效能为 。
7、当1Pr >时,热边界层的厚度 流动边界层的厚度。
8、一个含有内热源的大平板,其导热系数为()K m W ⋅/50,测得在稳定情况下,其内部温度分布为:2250050x t -=,则平板内的内热源生成率为________3/m W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对漫射表面,光谱吸收比等于光谱发射率B 、吸收比等于发射率C 、定向辐射强度与空气方向无关 2、绝大多数情况下强制对流时的表面传热系数 自然对流的表面传热系数。
A 、小于B 、等于C 、大于D 、无法比较3、下列 材料表面的法向黑度为最小。
A 、水B 、镀锌的铁皮C 、各种颜色油漆D 、磨光的铬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下列 物质的导热能力最差。
A 、合金钢 B 、空气 C 、水 D 、油5、格拉晓夫准则Gr 越大,则表征 。
A 、浮升力越大B 、粘性力越大C 、惯性力越大D 、动量越大6、当量直径P Ad e 4中P 表示 。
A 、长度B 、宽度C 、润湿周长D 、周长7、表面辐射热阻与 无关。
A 、表面粗糙度B 、表面温度C 、表面积D 、角系数8、水平圆筒外的自然对流换热的特性尺度应取 。
A 、圆筒的长度B 、圆筒外径C 、圆筒内径D 、圆筒壁厚度三、简答与分析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当采用肋片增强传热时,应把肋片加装在哪一侧?为什么?2、当大气中三原子气体比例增加时,会出现所谓大气温室效应,试说明其原 因?3、什么是沸腾换热的临界热流密度?为什么有些换热设备需在加热热流密度低于临界热流密度状态下工作?4、图1示出了常物性、有均匀内热源∙Φ、二维稳态导热问题局部边界区域的网格配置,试用热平衡法建立节点0的有限差分方程式(不需要整理)。
传热学试卷
1. 在稳态导热中 , 决定物体内温度分布的是 ( B导热系数 )2. 下列哪个准则数反映了流体物性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C普朗特数 )3. 单位面积的导热热阻单位为 ( B. )4. 绝大多数情况下强制对流时的对流换热系数 ( C. 大于) 自然对流。
5. 对流换热系数为 100 、温度为 20 ℃的空气流经 50 ℃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 D. )大)6. 流体分别在较长的粗管和细管内作强制紊流对流换热,如果流速等条件相同,则( C. 细管内的7. 在相同的进出口温度条件下,逆流和顺流的平均温差的关系为( A. 逆流大于顺流)8. 单位时间内离开单位表面积的总辐射能为该表面的(A. 有效辐射)9. (D. 黑体)是在相同温度条件下辐射能力最强的物体。
10. 削弱辐射换热的有效方法是加遮热板,而遮热板表面的黑度应( B. 小一点好)11. 在锅炉的炉墙中:烟气内壁外壁大气的热过和序为 : 【 A. 辐射换热 , 导热 , 复合换热】12. 由表面 1 和表面 2 组成的封闭系统中: X 1,2 _____ X 2,1 。
C. 可能大于,等于,小于13. 流体流过短管内进行对流换热时其入口效应修正系数【B. >1 】14.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 下列哪种物质的导热能力最差 ? 【A. 空气】15. 下列哪种物质中不可能产生热对流 ? D. 钢板16.Gr 准则反映了 ________ 的对比关系。
D. 角系数17. 表面辐射热阻与 ________ 无关。
D. 角系数18. 气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 C. 增大】19. 下列哪种设备不属于间壁式换热器 ? 【D.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20. 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 C. 导热、热对流和热辐射】21 .对于过热器中:高温烟气→外壁→内壁→过热的传热过程次序为(A .复合换热、导热、对流换22 .温度对辐射换热的影响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热传递测试达标试卷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热传递测试达标试卷【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热传递测试达标试卷一、填空题。
1.液体或气体受热,遇冷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这种传热方式叫作。
2.热总是从较的一端传向较的一端。
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作。
3.像太阳、篝火这样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方式叫作。
4.冬天人们经常捧着热水袋暖手,这是利用的方式来传递热量。
5.不需要依靠空气、水等任何物质,就能传递热量,即使在真空中也能进行。
6.如图,在一段铜丝上每隔一定的距离穿上一些小钢珠,然后用酒精灯对其加热。
号小钢珠的温度上升最快,号小钢珠的温度上升最慢。
温度上升的一样快的是小钢珠。
二、判断题。
1.冬天戴手套会感到暖和,这是因为手套给我们提供了热量。
( )2.热传导一般是在空气中发生的一种传热方式。
( )3.在竖直的金属条中部加热,热量只会向一侧传递。
( )4.燃烧的香冒出的烟会向下飘。
( )5.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木制的筷子,这是因为木头不会导热。
( )6.暖气片应该安装在窗户的上方,能加快空气的对流。
( )7.分歧物体之间不会产生热辐射。
( )8.保温盒既能保存热的食物,又能保存冰块。
( )9.建筑物的外墙加岩棉板是为了保温。
( )10.太阳向地球传递热量的体式格局是热对流。
( )三、选择题。
1.冬天用电暖器取暖,热空气( )。
A.向上运动B.向下运动C.无固定运动方向2.炒菜锅的手柄一般都是橡胶或木头做的,主要是为了( )。
熊,网A.轻巧美观B.降低成本C.减慢热传导,防止烫手3.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产生热传递,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A.质量B.体积C.温度4.人站在阳光下会感到热,是因为太阳利用( )的方式传递了热量。
A.热辐射B.热传导C.热对流5.普通情况下,金属传导热的才略比木头( )XXXB.强C.一样6.冬天,在同一环境里用手触摸木头、大理石和塑料,会感到大理石更冷,这是因为( )。
热能与动力工程考核试卷
10. ABCD
11. ABC
12. ABC
13. ABC
14. AD
15. ABCD
16. ABC
17. BD
18. ABCD
19. ABC
20. BC
三、填空题
1. Q, W
2. n
3.熵增
4.物质的量,物质的种类
5. T2/T1
6.热流量,热导率,受热面积
7.减少
8.密度
9.绝对零度
6.热传导的基本公式是q = -kA(dT/dx),其中q表示_______,k表示_______,A表示_______。
7.在一个热力学过程中,如果系统对外做功大于吸收的热量,则系统的内能将_______。
8.水在4℃时的密度达到最大值,这个现象称为水的_______异常。
9.热力学第三定律指出,在_______时,所有纯净物质的熵等于零。
D.动力能
2.下列哪个物理过程是放热的?()
A.焓变为正
B.熵变为负
C.温度升高
D.压力增加
3.热力循环中,热效率最高的循环是?()
A.卡诺循环
B.布雷顿循环
C.汽轮机循环
D.燃气轮机循环
4.热量传递的方式有几种?()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5.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是什么?()
A.能量守恒定律
B.碱性燃料电池
C.膜电极燃料电池
D.磷酸燃料电池
12.下列哪个物理量与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关?()
A.焓
B.熵
C.内能
D.功
1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什么?()
A. ΔU = Q - W
热传递试卷科学五年级【含答案】
热传递试卷科学五年级【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热传递的方式有几种?A. 1种B. 2种C. 3种D. 4种答案:C2. 以下哪种物质是热的良导体?A. 空气B. 木材C. 铜D. 塑料答案:C3. 热量的单位是什么?A. 焦耳B. 瓦特C. 牛顿D. 千克答案:A4. 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这个过程叫做什么?A. 热膨胀B. 热传递C. 热辐射D. 热对流答案:B5.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热传递?A. 冰融化B. 水沸腾C. 钢铁生锈D. 电灯发光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热传递只能发生在固体之间。
(×)2. 热辐射不需要介质。
(√)3. 热量是一个状态量。
(×)4. 任何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5. 热传递的速率与物体间的温差成正比。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传导、对流、辐射2. 1焦耳等于多少瓦特秒?答案:13. 热传递的方向是从______物体传向______物体。
答案:高温、低温4. 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总是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直到两者达到______。
答案:热平衡5. 热传递的速率与物体间的温差、物体的______和______有关。
答案:导热系数、表面积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及其特点。
2. 什么是热平衡?热平衡的条件是什么?3. 简述热膨胀的原理。
4. 什么是绝热体?举例说明。
5. 简述热传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根铜棒和一根铝棒,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将它们的另一端分别放在沸水中,哪根棒先变热?为什么?2. 一个物体的温度从20℃升高到30℃,吸收了多少热量?已知物体的比热容为0.5×10^3 J/(kg·℃),质量为2kg。
大学专业试卷(附答案)《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试卷A卷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试卷A卷适用专业:考试日期: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试卷总分:100分一、填空题(20分,每空2分)1、能源按照其有无加工、转换,可分成一次能源和()能源两类,而一次能源又可根据它是否可以再生进一步可以划分为()能源和非再生能源两类。
2、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人们划分一定的范围作为热力学研究对象我们称该研究对象为(),这个对象以外的部分我们称为()。
3. 对流换热根据其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分为()和()。
4. 稳定流动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为()5. 某卡诺热机工作在1000K和100K两热源范围内,则这种热机的工作效率为()%,这种热机反向工作成为一种制冷机其制冷系数为()%。
6、闭口系统的熵变可分为两部分,即熵流和()。
二、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2分)1、下列物理量是强度性质的有()。
A. 温度TB. 内能UC. 焓HD.体积V2、可逆过程表示:( )A 无摩擦 B准平衡 C无摩擦,准平衡 D有摩擦,准平衡3、热力过程中Wt=W,该过程为:()A 定温B 定压 C定容 D定熵4、在定容过程中,在T-S图上过呈现的斜率为:()A C p/TBC v/T C T/C pD T/C v5、已知氮气可作为理想气体,压力较高的常温氮气绝热节流后,其温度:()A、升高;B、降低;C、不变;D 、(A),(B),(C)都有可能6、绝热过程的状态方程式适用于:()A、理想气体绝热过程;B、理想气体可逆绝热过程;C、理想气体定比热可逆绝热过程;D、任意气体定比热可逆绝热过程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热量不能由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B.理想气体分子无体积C.可逆过程一定是平衡过程D、热量是热力学系统和外界之间只有当温度不同时才能发生传递8、对导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差越大导热量就越大B、导热系数越大导热量越小C、导热距离越大导热热阻越小D、温度梯度越大热流密度就越大9、不可逆过程⎰∆T Qδ= ()A >0B =0 C<0 D≤010、有人将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成下列方式,其中()是正确的.A、永动机不可能实现;B、从单一热源取热并使之全部转化成为功而不造成其他变化的热机可能被制造出来C、热机制冷系数可能达到100%D、热机供热系数可能达到100%11、经下列过程,热力学体系的内能无变化的有()。
传热学考试真题试卷与解析
东南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传热学》试题(A卷)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某物体温度分布的表达式为t=f(x ,y,τ),此温度场为二维(几维)、非稳态(稳态或非稳态)温度场。
2、当等温线图上每两条相邻等温线的温度间隔相同时,等温线的疏密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不同区域导热热流密度的相对大小。
3、导热微分方程式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傅里叶定律建立起来的导热物体中的温度场应当满足的数学表达式。
4、工程上常采用肋片来强化传热。
5、换热器传热计算的两种方法是平均温差法和效能-传热单元数法。
6、由于流动起因的不同,对流换热可以区别为强制对流换热与自然对流换热。
7、固体表面附近流体温度发生剧烈变化的薄层称为温度边界层或热边界层,其厚度定义为以过余温度为来流过余温度的99%处。
8、判断两个现象相似的条件是:同名的已定特征数相等;单值性条件相似。
9、凝结有珠状凝结和膜状凝结两种形式,其中珠状凝结有较大的换热强度,工程上常用的是膜状凝结。
10、遵循兰贝特定律的辐射,数值上其辐射力等于定向辐射强度的π倍。
11、单位时间内投射到表面的单位面积上总辐射能为投入辐射,单位时间内离开表面单位面积的总辐射能为该表面的有效辐射,后者包括表面的自身辐射和投入辐射被反射的部分。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辐射换热不依赖物体的接触而进行热量传递;B、辐射换热过程伴随着能量形式的两次转化;C、一切物体只要其温度T>0K,都会不断地发射热射线;D、辐射换热的大小与物体温度差的四次方成正比。
2、大平板采用集总参数法的判别条件是(C)A.Bi>0.1 B.Bi=1 C.Bi<0.1 D.Bi=0.13.已知边界周围流体温度和边界面与流体之间的表面传热系数的称为( C )A.第一类边界条件B. 第二类边界条件C.第三类边界条件D. 初始条件4、在热辐射分析中,把光谱吸收比与波长无关的物体称为(c )A、黑体;B、透明体;C、灰体;D、绝对白体。
传热学考研真题试卷
传热学考研真题试卷一、选择题1. 传热的基本方式有哪些?A. 导热B. 对流C. 辐射D. 所有选项都是2. 以下哪个不是影响导热系数的因素?A. 材料的组成B. 材料的厚度C. 材料的密度D. 温度3. 对流换热与导热换热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对流换热需要介质B. 对流换热是热能的传递C. 对流换热是分子运动的结果D. 对流换热需要温度差二、填空题1. 傅里叶定律表明,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量与______成正比,与材料的______成反比。
2. 牛顿冷却定律指出,物体表面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热交换速率与它们之间的______成正比。
三、简答题1. 简述导热、对流和辐射的基本原理。
2. 描述稳态导热和非稳态导热的区别。
四、计算题1. 已知一个长方体材料的尺寸为:长度L=0.5m,宽度W=0.3m,高度H=0.2m。
材料的导热系数为k=50W/m·K,材料两侧的温度差为ΔT=50K。
计算通过材料的总热流量。
2. 一个长直管道内流动的流体与管道壁面之间的对流换热系数为h=1000W/m²·K,管道内流体的平均温度为Tf=300K,管道壁面的温度为Tw=320K。
若管道的直径为D=0.1m,求单位长度管道的热交换量。
五、论述题1. 论述辐射换热在不同材料表面的特性及其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2. 讨论在实际工程中,如何根据材料的热物理性质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
六、案例分析案例:在一个冬季的寒冷夜晚,一个房间的窗户玻璃突然破裂。
请分析可能的物理原因,并讨论在这种情况下,房间内的热量损失情况。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2. C3. A二、填空题1. 温差,导热系数2. 温差四、计算题1. 总热流量Q = k * A * ΔT / L = 50 * 0.3 * 0.2 * 50 / 0.5 = 600 W2. 单位长度管道的热交换量q = π * D * h * (Tf - Tw) = π * 0.1 * 1000 * (300 - 320) = -314.16 W/m五、论述题1. 辐射换热不依赖于介质,可以在真空中进行。
热的传递五年级试卷
热的传递五年级试卷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热的传递主要有哪三种方式?A. 传导、对流、辐射B. 传导、对流、蒸发C. 传导、辐射、吸收D. 对流、辐射、吸收2. 以下哪种物质的导热性能最好?A. 木材B. 铜块C. 玻璃D. 橡胶3. 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总是从哪里向哪里传递?A. 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B. 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C. 物体内部向外部D. 物体外部向内部4.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热辐射?A. 太阳的热量传递到地球B. 热水袋温暖手部C. 铁锅加热食物D. 电风扇吹风降温5. 在对流过程中,热空气会怎样移动?A. 向上移动B. 向下移动C. 不移动D. 随机移动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热的传递只能发生在固体中。
()2. 金属是热的良导体,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3. 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总是保持不变的。
()4. 热辐射不需要介质即可传递。
()5. 对流只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热的传递有三种方式:____、____、____。
2. 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总是从____向____传递。
3. 热的良导体包括____、____、____等。
4. 热辐射是沿____传递的。
5. 对流是指流体中较热的部分向____移动,较冷的部分向____移动的现象。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热的传递的三种方式及其特点。
2. 为什么金属是热的良导体?3. 热辐射与热传导有什么不同?4. 什么是对流?它通常发生在哪些物质中?5. 热的传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块铜块和一块木头,哪个更适合做热水袋的底部材料?为什么?2. 冬天,为什么人们喜欢坐在炉火旁边取暖?3. 为什么太阳的热量能传递到地球上?4. 夏天,为什么人们喜欢穿浅色衣服?5. 在烹饪过程中,为什么使用金属锅比使用塑料锅更快煮熟食物?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热的传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共2页
一、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1、探讨三传类比,不仅在理论上有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在质量传递中,雷诺类似律把整个边界层作为_ _处理,故雷诺类似律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当Pr= 时才适用;普朗特-泰勒类似律将整个边界层视为由___和____组成;冯﹒卡门类似律认为湍流边界层是由____、____和____组成,提出了三层模型。
2、固体内部发生非稳态热传导时,若固体内部存在明显温度梯度,则Bi ____。
3、流动进口段长度为____至____的轴向距离,流动进口段长度L e 的估算式为_____;传热进口段长度为____至____的轴向距离,传热进口段长度L t 的估算式为_____。
4、毕渥数Bi 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其表示的物理意义为_______。
5、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为_____、______和_______。
6、无界固体壁面上的稳态湍流主体速度分布形状为______。
7、不稳态热传导边界条件视具体情况一般可分为三类: 、_ 和___ 。
8、管内流动时,若摩擦系数与对流传热系数均趋于稳定则表明边界层内速度与温度分
布属于 和___ ;其数
学表达式为 和___ 。
9、边界层积分动量方程的形式为: 。
温度边界层热流方程的形式为: 。
浓度边界层积分传质方程的形式为: 。
二、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由局部对流传热系数
x
h 与壁面温度梯度的关系为
0=--=y s x dy dt t t k h )(,试简述利用该式求解局部对流传热系数x h 的
步骤?
2、简述速度边界层和温度边界层的定义和特点?
第2页,共2页
三、推导题(本题共1题,共14分)
设平板壁面上层流边界层的速度分布方程和温度分布方程分别为:
2
2222111y c y b a t t y c y b a u s ++=-++=;试应
用适当的边界条件求出),(21=i c b a i i i
、、各值及速度分布
方程和温度分布方程。
解,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在制药过程中,温度为310.93K (37.78 ℃)的蓖麻油以0.061m/s 的速度流过一个非常宽的、长为6.096m 的热平板。
热平板的表面温度为366.48K (93.33 ℃)。
试确定:(1)在板末端的流动边界层厚度δ;(2)每单位宽度表面上的总阻力;(3)在板末端的流动边界层厚度
t
δ;(4) 板末端的
局部传热系数x h ;
(5)每单位宽度表面的总热流量。
假定导温系数
h m /.2310260-⨯=α,在该膜温下的导热系数k=0.213W/(m•K),
密度s m m kg /.,/.2
431065030866957-⨯==νρ。
2,如图所示,有一冷凝液膜沿壁面温度为T s 的无限宽垂直固壁下流,从而被冷却。
设液膜主体温度为T 0,假定只有离壁面很近的液体其温度才有明显变化,过程为稳态,流动为层流,有关的物性为常数。
(1) 试证明⎥⎥⎦
⎤
⎢⎢⎣⎡⎪⎪⎭⎫ ⎝⎛-⎪⎪⎭⎫ ⎝⎛=2max 2δδy y u u z ,并写出u max 的表达式; (2) 试根据题意对u z 的表达式进行适当的化简;
(3) 结合上述结果化简能量方程,并写出相应的定解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