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之文言文字词
中考文言文考试篇目重点字词解释
文言文考试篇目重点字词解释汇编一、陋室铭(1)山不在.高:在于;(2)有仙则名..:则:就;名:出名;(3)斯.是陋室:这(4)惟.吾德馨.:惟:只是;馨:香气,古代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5)草色入.帘青:映入;(6)鸿儒:大儒,此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7)白丁:原指平民百姓,这里指没学问的人;(8)可以调...素琴:可以:可以用来;调:弹奏;(9)阅.金经:看;(10)丝竹:泛指音乐;(11)案牍之劳形...: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劳:使……劳累;形:身体;(12)诸葛庐.:茅庐,茅屋;(13)何.陋之.有:何:什么;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二、爱莲说(1)水陆草木之.花:之:的;(2)可.爱者甚蕃.:可:值得;蕃:多;(3)自.李唐来:自:自从;(4)甚.爱牡丹:非常,十分;(5)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出:从……中长出;而:却;染:沾染污秽;(6)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妖艳;(7)不蔓.不枝.:蔓:牵连;枝:枝节;(8)香远益.清:益:更加;(9)亭亭净直....:亭亭:笔直的样子;净:洁净的;植:站立;(10)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可以;而:却;亵:亲近而不庄重;玩:玩弄;焉:指莲;(11)予谓.菊:谓:认为;(12)花之.隐逸者也:之:的;(13)花之君子..者也:指品德高尚的人;(14)陶后鲜.有闻:鲜:少;(15)宜乎众...矣:宜乎:当然;众:多。
三、橘逾淮为枳(1)晏子将使..楚:将:将要;使:出使;(2)谓.左右曰:谓:对……说;(3)齐之习辞..者也:习:擅长,善于;辞:辞令;(4)今方来:今:现在;方:将要;(5)吾欲辱.之:辱:侮辱;(6)何以.也:以:用;(7)为.其来时:为:于;(8)臣请缚..一人:请:请允许;缚:捆绑;(9)过王而.行:而:表示修饰;(10)何为.者也:为:做;(11)何坐.:坐:犯……罪;(12)酒酣:酒喝得正高兴;(13)诣.王:诣:到;(14)缚者曷.为者也:曷:什么;(15)齐人固.善盗:本来;(16)避.席:避:离开;(17)橘生淮南则为..橘:则:就;为:成为;(18)生淮北则为.枳:为;变成;(19)叶徒.相似:徒:只是;(20)其实.味不同:实:果实;(21)所以然.者何:然:这样;(22)水土异.也:异:不同;(23)民生长..于齐:生:生活;长:成长;(24)入楚则.盗:则:就;(25)得无:莫非;(26)非所与熙..也:与:和;熙:同“嬉”,戏弄;(27)反取病焉...:取:遭到;病:辱;焉:句末助词,无实义。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常考文言文字词归类考点3通假字(24 个)
16. 属予作文以记之__同__“__嘱__”__,__嘱__托______
•
专题讲与练
17. 故患有所不辟也__同__“__避__”__,__躲__避______
•
18.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同__“__辨__”__,__辨__别_______
•
19.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得__”__同__“__德__”__,__感__恩__、__感__激__;_
•
4. 略无阙处_同__“__缺__”__,__空__隙__、__缺__口___
•
5. 亲戚畔之_同__“__叛__”__,__背__叛_______
•
6. 曾益其所不能__同__“__增__”__,__增__加______
•
7. 衡于虑___同__“__横__”__,__梗__塞__、__不__顺___
12. 才美不外见_同__“__现__”__,__表__现_______
•
13.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同__“__(__只__)__”__,__只__、__仅
•
14.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同__“__饲__”__,__喂_________
•
15. 百废具兴_同__“__俱__”__,__全__、__皆_____
•
23. 与之论辨__同__“__辩__”__,__辩__驳______
•
24. 孰视之____同__“__熟__”__,__仔__细____
•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考点3 通假字(24 个)
专题讲与练
1. 学而时习•
2.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同__“__又__”__,__用__于__整__数__和__零__数__之__间_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 课件(共66张PPT)
“德”、“欤”)
通假字三种形式
①同音通假。如: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坐”通“座”,意思是“座位” “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 ②音近通假。如: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意思是“没有”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通“缺”,意思是“缺口” ③音变通假。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 “悦”, “军士吏被甲”——“被”通“披”
无冻馁之患矣 患 生于忧患 名词,忧患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不为也
名词,祸患,灾难
一词多义整理
益慕圣贤之道 名词,学说
道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动词,讲述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仁政
一词多义整理
并自为其名 自以为不如
代词,自已
自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介词,从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若,如果
自三峡七百里中 介词,在
(1)原因——如“既克,公问其故” (2)所以——如“彼竭我盈,故克之” 故 (3)故意——如“广故数言欲亡” (4)旧——如“两狼之并驱如故” (5)特意——如“桓侯故使人问之”
一词多义整理
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廷
朝 皆朝于齐
朝见、拜见
朝晖夕阴 朝辞白帝彩云间 早晨
一词多义整理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实情
野芳发而幽香
发 征于色,发于声
出发 开(花) 表现、显露
舜发于畎亩之中 起、被任用
苍颜白发
头发
一词多义整理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
固 固以怪之矣
本来
吾义固不杀人 本来,引申为坚决
一词多义整理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防
中考必背文言文《使至塞上》重点字词整理
中考必背文言文《使至塞上》要点字词整理① 使至塞上:受命出使边塞。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 1960 年版),是 737 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督查御史参军赴凉州途中所作。
② 使:出使。
③ 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此次出使时跟从不多。
④ 问边:到边塞去观察,指慰劳保卫边境的官兵。
⑤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
汉代称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的身份。
⑥ 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朝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社员济纳旗东南。
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
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经过居延。
但是王维此次出使,实质上无需经过居延。
因此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以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隶属国直到居延之外。
”⑦ 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⑧ 归雁:因季节是春季,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也是诗人自喻。
⑨ 大漠:大荒漠,此处大概是指凉州之北的荒漠。
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
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据后代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观察者证明,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
又:孤烟也可能是唐朝边防使用的安全火。
《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安全火不至。
”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天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安全火。
”⑩ 长河:黄河。
⑾ 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⑿ 候骑:负责侦探、通信的骑兵。
王维出使河西其实不经过萧关,此处大体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⒀ 都护:官名。
唐朝在西北置安西、安北等六多数护府,每府派多数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全部事务。
⒁ 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
这里代指前线。
《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 之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之常见的敬辞与谦辞一、敬辞类:1、令:“令”字一族,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如令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称对方的母亲;令郎:称对方的儿子;令爱:尊称对方的女儿。
2、惠:“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
如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来临; 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 惠赠:指对方赠送(财物等)。
3、垂:“垂”字一族,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垂爱(都用于书信):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
4、赐:有求于人的敬辞。
如赐教,即请别人指教; 赐复,即请别人答复。
5、高:称别人的事物。
如高见:高明的见解; 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龄; 高龄:称老人(多指六十岁以上)的年龄; 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高朋:对友人的敬称; 高邻:称呼邻居,古代人们对邻居的敬称。
6、贤:用于平辈或晚辈。
如贤弟:称自己的弟弟或比自己年龄小的男性; 贤侄:称侄子。
7、奉:“奉”字一族,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
如奉送:赠送; 奉还:归还; 奉劝:劝告; 奉陪:陪伴。
8、久仰: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劳驾: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 赏光:旧时套语。
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接受自己的意见; 赏脸: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贵姓:问人姓; 贵庚:问人年龄; 大作:称对方的著作; 大驾:称对方,等等。
二、谦辞类:9、家:“家”字一族。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
如家父、家严、家君:称父亲; 家母、家慈:称母亲。
10、舍:“舍”字一族。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
如舍弟:称弟弟; 舍妹:称妹妹。
11、小:“小”字一族。
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之《水调歌头》重点字词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之《水调歌头》重点字词(1)把酒:端起酒杯。
(2)宫阙:宫殿。
(3)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话传奇,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
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相同的。
所以有此一问。
(4)乘风归去:驾着风,回到天上去。
在这里浪漫地认为自己是下凡的神仙。
(5)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
指想象中的宫殿。
(6)不胜:经受不住。
(7)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8)何似:哪里比得上。
(9)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10)绮户:刻有纹饰门窗。
(11)照无眠: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12)何事:为什么。
(13)长向别时圆:长几位总是,向是在的意思(14)婵娟:漂亮的月光,代指月亮。
另注:(15)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
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16)丙辰:熙宁九年(1076)。
苏辙字子由。
(17)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18)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19)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
”(2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句“青天明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把,握着(21)起舞弄清影:在月下起舞,身影摇曳.(2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照进雕花的窗户,照到不眠的人.绮户,装饰着花纹或图案的窗户.(23)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不应对人间有什么圆满,为什么总是在人离别之时圆呢?(24)但愿人恒久,千里共婵娟:盼望人们都能身体康健,即使相隔千里,也可共同沐浴在同样的月光中.婵娟,指月亮.。
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虚词“之”主谓取独用法课件(共18页)
二 判定:
判定小结:
1、定位:名词/代词+之+动词/形容词
主语
谓语
2、检查:去“之”独立成句
二 判定:
过关练习:判断下列“之”的用法。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主谓取独
课堂目标
掌握主谓取独“之”的意义和用法
识记主谓取独 “之”的定义
判定主谓取独 “之”的用法
翻译含有主谓取独 “之”的句子
掌握文言文中主谓取独“之”的意义和用法, 达到高级理解程度★ ★ ★
文言文中的“之”
— 虚词—
中考考频
时间 分值
2022年 选择2分
2021年 翻译3分
2019年 选择2分、翻译2分
2017至2022年中考考频为50%!
文言文中的“之”
课堂目标
掌握主谓取独“之”的意义和用法
识记主谓取独 “之”的定义
判定主谓取独 “之”的用法
翻译含有主谓取独 “之”的句子
掌握文言文中主谓取独“之”的意义和用法, 达到高级理解程度★ ★ ★
一 识记:
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我 爱 你。 主语 谓语 宾语
结果 2、我 之 爱 你,
主语
谓语
独立的句子
独立性
独立的句子。
非独立性
原因
源于你灿烂的笑容。
句子的一部分
一 识记:过关练习
下列关于取消句子独立性,说法正确的是( ) A、让本可以独立成句的句子,不能单独成为句子, 而只能成为句子中的某一成分。 B、取消句子独立性之后,仍可以单独使用。
名词/代词+之+动词/形容词
二 判定:
过关练习:判断下列“之”前后是不是主谓成分。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
中考必考文言文16篇全面解析和翻译复习(绝对经典)
( 盖:句首语气词,
• • • • • •
2.通假字 ① 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 3. 词类活用 ①手自笔录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②腰白玉之环 腰:名词活用为动词,挂 在腰间。
• 古今异义 临表涕零 涕 古义是眼泪 • 今义是鼻涕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 古义是痛心、遗憾 今义是深切地憎恨 开张圣听 开张 古义是扩大 今义是店铺开张 不以臣卑鄙 卑鄙 古义是身份低微、出身低下 今义是(语言、行为)恶劣 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 古义是时候、时刻 今义是四季之中的第三个季节
6.区别虚词“以”的用法
• 1.以衾拥覆(介词,相当于“用”。) • 2.生以乡人子谒余(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凭 借的身份,可译为“用(凭)……身份”。) •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连词,表目的,可译为 “来”。) • 4.俯身倾耳以请(连词,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与中心语。) • 5.以中有足乐者(连词,表原因,相当于“因 为”。) • 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前一个“以”同“是”组 成复音虚词,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 推理的结果;后一个“以”是介词,相当于“把” 或“拿”。)
• 3、通假字 •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 •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 别 •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感激 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
11醉翁亭记
• 1、重点实词 •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临: 坐落。) • ②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临:靠近) • ③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命名, 动词。)
考点15:文言文阅读之字词含义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专题(解析版)
考向15 文言文阅读之字词含义例1:【2022·广西柳州·中考真题】阅读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上①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
傥②遽③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
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上:皇上,指唐太宗。
②傥:倘若。
③遽(jù):迅速。
★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行拂.乱其所为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小石潭记》)B.曾.益其所不能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C.犹宜将.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D.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于”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A.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穿井得一人》)B.力恶其不出于.身也(《大道之行也》)C.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D.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3.下列对【甲】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B.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C.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D.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4.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甲】文蕴含深刻道理,告诉我们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发展,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颓废死亡。
中考语文必背180个文言文实词
中考语文必背180个文言文实词1。
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养(衣食所安)2。
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 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①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②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③准备。
(犹得备晨炊)4。
被:①影响(被于来世) ②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 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6。
毕:①尽(毕力平险) ②全部(群响毕绝)7。
薄:①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 ②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③厚度小。
(薄如钱唇)8。
策:①马鞭。
(执策而临之) ②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 ③记录。
(策勋十二传) ⑤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
长:cháng ①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②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③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④永远。
(死者长已矣) ⑤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⑥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10。
称:①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②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①诚心(帝感其诚)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 ②惩罚13。
驰:①骑(愿驰千里足) 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 ②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④产生(计将安出)15。
辞:①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①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 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7。
箪:①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②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18。
当:①承当,承受。
(当之无愧) ②应当。
(当奖率三军) ③将要。
(今当远离) ④对着,向着。
(木兰当户织) ⑤值,正在。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重点字词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重点字词⑴武判官:名不详,当是封常清幕府中的判官。
判官,官职名。
唐代节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节大使,可委任幕僚协助判处公事,称判官,是节度使、观察使一类的僚属。
⑵白草:西北的一种牧草,晒干后变白。
⑶胡天:指塞北的天空。
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各民族的通称。
⑷梨花:春天开放,花作白色。
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⑸珠帘:用珍珠串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
形容帘子的华美。
罗幕:用丝织品做成的帐幕。
形容帐幕的华美。
这句说雪花飞进珠帘,沾湿罗幕。
“珠帘”“罗幕”都属于美化的说法。
⑹狐裘:狐皮袍子。
锦衾:锦缎做的被子。
锦衾薄:丝绸的被子(因为寒冷)都显得单薄了。
形容天气很冷。
⑺角弓:两端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一作“雕弓”。
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
控:拉开。
⑻都护: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
铁衣:铠甲。
难着:一作“犹着”。
着:亦写作“著”。
⑼瀚海:沙漠。
这句说大沙漠里到处都结着很厚的冰。
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百丈:一作“百尺”,一作“千尺”。
⑽惨淡:昏暗无光。
⑾中军:称主将或指挥部。
古时分兵为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帅的营帐。
饮归客:宴饮归京的人,指武判官。
饮,动词,宴饮。
⑿胡琴琵琶与羌笛:胡琴等都是当时西域地区兄弟民族的乐器。
这句说在饮酒时奏起了乐曲。
羌笛:羌族的管乐器。
⒀辕门:军营的门。
古代军队扎营,用车环围,出入处以两车车辕相向竖立,状如门。
这里指帅衙署的外门。
⒁风掣:红旗因雪而冻结,风都吹不动了。
一言旗被风往一个方向吹,给人以冻住之感。
掣:拉,扯。
⒂轮台:唐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县境内,与汉轮台不是同一地方。
天山:一名祁连山,横亘新疆东西,长六千余里。
⒃满:铺满。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⒄山回路转:山势回环,道路盘旋曲折。
中考文言文复习必记的150个常用的实词
中考文言文复习必记的150个常用的实词中考文言文复习必记的150个常用的实词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积累、掌握150个左右常用文言实词,能结合具体语境说出它们的意思。
综合上海目前正在使用的三套教材,笔者觉得下列实词值得大家在学习课内文言文时给予足够的重视:岸、卑、比、鄙、兵、病、薄、踣、步、察、尝、朝、彻、乘、驰、从、错、达、旦、当、道、得、定、毒、恶、伐、犯、方、菲、奉、负、赋、覆、更、故、顾、固、观、归、好、号、还、惠、及、极、疾、计、加、假、间、简、见、节、竭、津、尽、进、居、举、具、聚、苦、劳、类、良、临、虑、论、漫、靡、灭、名、明、命、没、谋、难、平、期、戚、奇、强、窃、清、请、穷、秋、求、取、去、全、任、容、入、塞、上、少、舍、身、生、胜、师、实、食、使、事、是、时、属、说、素、汤、通、痛、亡、望、为、谓、闻、徙、牺、鲜、向、效、信、兴、行、形、修、徐、许、寻、业、遗、异、易、诣、益、阴、应、盈、游、余、语、喻、缘、远、阅、责、章、知、止、治、致、众、专、走、足、作、坐以上实词未必都会成为中考加点词解释的命题范围,但却都是教材中反复出现,并在课外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极高的实词,要想真正提高课外文言文阅读能力,掌握这些实词是必不可少的。
同学们在学习以上文言实词的过程中,首先应该重视对字词基本含义的了解和积累。
任何一个字词都有它的本义与引申义,文言文学习应重视常见实词的本义及主要引申义的认读,如2005年中考试题中的“全”、“徙”、“去”,它们的释义分别为“完整”、“移动”、“离开”,是这三个常用实词的本义或主要引申义,积累这一类知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迁移能力,这是文言文学习的目标之一。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不妨参考光明日报出版社的《初中文言读本》,该书每篇短文后所附的“小辞典”很好地阐释了常见实词的发展演变过程。
在文言字词的认读中,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
比如,在古汉语中,有一种我们称之为“通假字”的现象,即古人用此字来代彼字,通假字的'读音和词义,一般都同于假借的字,例如“卧右膝,诎右臂支船”中的“诎”同“屈”,解释为“弯曲”;又比如,古汉语一般为单音节词,即一个汉字为一个词,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为主。
上海市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虚词简表
序号例词词义例句出处1 之①代词。
可译为“他(她)”“他(她)们”“我”“我们”“它”“它们”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有一牧童见之处士笑而然之友人惭,下车引之学而时习之曲肱而枕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康肃笑而遣之呼尔而与之伯牙鼓琴(六上)书戴嵩画牛(六上)书戴嵩画牛(六上)陈太丘与友期行(七上)《论语》十二章(七上)《论语》十二章(七上)《论语》十二章(七上)狼(七上)卖油翁(七下)鱼我所欲也(九下)(可译为“这”“那”“这些”“那些”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有闻而传之者渔人甚异之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属予作文以记之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论语》十二章(七上)穿井得一人(七上)桃花源记(八下)小石潭记(八下)岳阳楼记(九上)鱼我所欲也(九下)②助词。
相当于“的”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伯牙鼓琴(六上)宋之丁氏得一人之使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实是欲界之仙都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穿井得一人(七上)穿井得一人(七上)愚公移山(八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上)答谢中书书(八上)曹刿论战(九下)(起某些特殊的语法功能,无实际意义,可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但微颔之何陋之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其此之谓乎狼(七上)狼(七上)狼(七上)孙权劝学(七下)卖油翁(七下)陋室铭(七下)爱莲说(七下)虽有嘉肴(八下)附:动词。
到,往已而知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八上)(非考试篇目)2其①代词。
可译为“他(她)的”“他(她)们的”“它的”等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及其家穿井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论语》十二章(七上)穿井得一人(七上)狼(七上)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上) (可译为“他(她)”“他(她)们”“它”等)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两小儿辩日(六下) 卖油翁(七下) (可译为“这”“那”“这些”“那些”等) 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复前行,欲穷其林 《论语》十二章(七上) 答谢中书书(八上) 桃花源记(八下) (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其一人专心致志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一犬坐于前学弈(六下)《论语》十二章(七上) 愚公移山(八上) ②副词。
中考复习古诗文阅读之词语解释
(苏轼《游沙湖》)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首 页
返总回目首页录
【注释】 ①黄州:今湖北黄冈,当年作者被贬此地。②相(xiàng)田:察 看田地的好坏。③王逸少:指王羲之,字逸少,相传他在此临池学习书 法,池水尽黑。④黄鸡:报晓的公鸡。该句意思是:不要因为时光易逝, 年华老大而悲伤。
2021 《史记·管晏列传》 理解内容、翻译句子
《诫子书》《孙权 虚词解释、文学文化常识、
2020 劝学》
理解内容、翻译句子
实词解释、虚词解释、翻译 2019 《马说》《出师表》
句子、理解内容
17 从近五年中考题来看,文言文阅读是益阳 中考的必考内容。考查内容为课内、课内
17 外比较阅读,分值为17分。考查的知识点 主要有词语解释、一词多义、断句、翻译
恐人人皆恃恩私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楚子使人追之,不及。
有恃无恐
怀民亦未寝. 寝:睡觉
坐:因……犯罪。
怀民亦未寝. 寝:睡觉
汉语中有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古今不同。
我昔为秦王 莫不然者
(
)
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
今非昔比
”而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就是多读、多写、多想、多积累。
(《曹刿论战》)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首 页
返总回目首页录
【乙】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 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③深 矣,常有以自下④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 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⑤。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 大夫。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六册教材常考文言文知识点汇编
鸢飞戾天者
戾
至、到达
罪过,乖张
《与朱元思书》
经纶世务者
经纶
筹划、治理
规划、管理国家大事的才能
《与朱元思书》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
真正,确实
诚实
《富贵不能淫》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是
这
表判断的动词
《富贵不能淫》
子未学礼乎
子
你
儿子
《富贵不能淫》
丈夫之冠也
丈夫
男子
女子的配偶
《富贵不能淫》
父命之
月色入户
户
多指门
住户,人家
《记承天寺夜游》
念无与为乐者
念
考虑,想到
纪念,思念
《记承天寺夜游》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
只是
转折连词,但是
《记承天寺夜游》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闲人
清闲的人
指与事无关的人,多含贬义
《记承天寺夜游》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许
表示约数
或许,允许
《与朱元思书》
猛浪若奔
奔
指飞奔的马
奔跑,飞奔
三人行
三
表示多个
表示确数
《〈论语〉十二章》
有朋自远方来
朋
志同道合的人
朋友
《〈论语〉十二章》
饭疏食,饮水
疏
粗糙
疏通、疏散
《〈论语〉十二章》
饭疏食,饮水
水
指冷水
无色无味的液体
《〈论语〉十二章》
温故而知新
故
学过的知识
原来的、从前的
《〈论语〉十二章》
学而时习之
时
按时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复习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知识点归纳
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一、文言实词归纳:基本篇目1、基本字词归纳一文言实词:文言实词的基本词汇和现代汉语词义相同,但由于历史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不少文言实词在词义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的已经不用,所以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词,有助于扫除文言文阅读上的障碍;①古音通假即通假字,文言文里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来使用的现象叫通假;有两种情况:一是本有其字而不用,用另一个同音字代替;如愚公移山中“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中的“厝”通“措”,放置之意;二是本无其字,有音无字,用同音字表示;通假的方式包括同音通假“说”通“悦”,高兴之意,双声通假“亡”通“无”,没有之意,和迭韵通假“徧”通“遍”之意;通假现象在文言中普遍存在,在复习时要进行系统的汇总,便于掌握;②古今异义由于语言的发展变迁,不少文言词汇的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词形完全相同而古今意义有别的双音词,在现代为双音词而在古代为偏义词或短语的语言现象;例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为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为没有出路的境地;曹刿论战中“可以一战”中的“可以”古义是两个词,可以凭借之意,今义是一个词,表示许可或可能;③古今词义变化词义的变化,大致有三个途径:一是词义的扩大;例如“江”和“河”在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可以指任何的江河,词义扩大了;二是词义的缩小;例如“臭”在古代是“气味”的意思,现在专指不好闻的气味,词义缩小了;三是词义的转移;例如“涕”在古代指“眼泪”,而现在却指鼻涕了,词义发生了转移;④一词多义在古汉语中,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用法,不同的读音,表达不同意义;例如: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命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出名,着名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说出⑤词类活用在古汉语的实词中,某个词属于哪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失去了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而临时充当另一类词,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复习词类活用首先要区别“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经常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语法功能,如“指”解释为“手指”是名词,解释为“指点”“指出”是动词;其次分析词类活用还要和同音词区别开来;有的词读音相同,写法也相同,但如果它们在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就不是词类活用;如“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中的“足”是指“脚”,是名词;而“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句中的“足”是“充足”的意思;1故故虽有名马; ——马说所以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学过的知识公问其故——扁鹊见蔡桓公原因、缘故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特意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论战因此广故数言于亡; ——陈涉世家故意2间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隔开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夹杂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参与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扁鹊见蔡桓公一会儿骈死于槽枥之间; ——马说中间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暗中3绝以为妙绝; ——口技极点群响毕绝; ——口技停止、消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隔绝4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岳阳楼记观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景象、景观但坐观罗敷——陌上桑看5病君之病在肌肤; ——扁鹊见蔡桓公疾病、大病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困苦不堪6书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石壕吏信乃丹书帛曰; ——陈涉世家写7上上使外见兵; ——陈涉世家皇上身上衣裳口中食; ——卖炭翁身体上的8见昨日见军帖; ——木兰诗看见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拜见才没不外见; ——马说通“现”,显露9比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裙中;——核舟记靠近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陈涉世家等到10少宾客意少舒; ——口技稍微少时,一狼径去; ——狼一会儿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世家年轻的11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狼随从,跟随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顺从,听从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顺从12分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分给,分配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长度单位,十分为一寸,这里指八分挂零,说明很小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隆下之职分也;——出师表分内,名分13文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文章文过饰非; 掩饰14世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父子相继为一世问今是何世; ——桃花源记时代,朝代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马说世上15业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出师表事业,功业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桃花源记职业16犯作奸犯科; ——出师表触犯17达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愚公移山到,达到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做官,显贵18当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捕蛇者说抵充,相抵木兰当户织; ——木兰诗对着,面对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应当19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在……之后20伐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卖炭翁砍伐齐师伐我; ——曹刿论战攻打,讨伐伐无道,诛暴秦; ——陈涉世家讨伐21阴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水的南面,南岸朝晖夕阴; ——岳阳楼记阴暗22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用言语规劝以塞忠谏之路; ——出师表同上23极感极而悲者矣; ——岳阳楼记极点,极端此乐何极; ——岳阳楼记尽,穷尽南极潇湘; ——岳阳楼记到初极狭,才通人; ——桃花源记极其,非常;这是副词用法24国夫大国,难测也; ——曹刿论战国家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岳阳楼记国都,京城25备前人之述备矣; ——岳阳楼记完备众妙毕备; ——口技具备,齐备26径少时,一狼径去; ——狼径直,一直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核舟记直径27将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木兰诗扶,持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率领,统率项燕为楚将; ——陈涉世家将帅,将领28顾顾野有麦场; ——狼看见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看望、访问29胜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陈涉世家尽,全部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优美30复扁鹊复见; ——扁鹊见蔡桓公又31称先帝称之曰能; ——出师表称赞,赞许袒右,称大楚; ——陈涉世家号称不以千里称也; ——马说称呼不能称前时之能; ——伤仲永符合32乘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陈涉世家量词,辆公与之乘; ——曹刿论战〔同坐一辆战车〕33章又用篆章一; ——核舟记印章34惊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口技受惊波澜不惊; ——岳阳楼记振起35属忠之属也; ——曹刿论战一类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扁鹊见蔡桓公隶属,管辖神情与苏、黄不属; ——核舟记类似36策执策而临之; ——马说鞭子策勋十二转; ——木兰诗记载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驱使37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口技奇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零数38许高可二黍许; ——核舟记上下、光景杂然相许; ——愚公移山赞同、答应39舍便舍船; ——桃花源记丢下屋舍俨然; ——桃花源记房屋40志处处志之; ——桃花源记记必先苦其心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志41寻寻向所志; ——桃花源记找寻病终; ——桃花源记不久42道会天大雨,道不通; ——陈涉世家道路得道者多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仁政伐无道,诛暴秦; ——陈涉世家正道43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巩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愚公移山固执戍死者固十六七; ——陈涉世家本来44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衰亡今亡亦死; ——陈涉世家逃跑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通"无"45举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陈涉世家发动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被举用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出师表推荐死则举大名矣; ——陈涉世家成46坐众宾团坐; ——口技坐着但坐观罗敷; ——陌上桑因为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同"座"47食谨食之; ——捕蛇者说喂食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捕蛇者说吃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吃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通“饲”,喂二、通假字归纳:1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陈涉世家2苟富贵,无相忘;"无"通"毋":不要; ——陈涉世家3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发起——陈涉世家4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陈涉世家5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上——木兰诗6出门看火伴;“火”通“伙”:伙伴——木兰诗7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 ——核舟记8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通“又”:还有——核舟记9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选——核舟记10虞山王毅叔远甫;“甫”通“父”:男子美称11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横放——核舟记12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通"措":置放——愚公移山13指通豫南;“指”通“直”:一直——愚公移山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愚公移山15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愚公移山16汤熨之之所及也;“汤”通“烫”:用热水焐——扁鹊见蔡桓公17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还"通"旋":回转、掉转——扁鹊见蔡桓公18火齐之所及也;"齐"通"剂":药剂,汤药——扁鹊见蔡桓公19必能裨补阙漏;"阙"通"缺":缺陷——出师表20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横——出师表21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露——马说22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干,本领——马说23系向牛头充炭直;"直"通"值":价值、价钱——卖炭翁24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岳阳楼记25百废具兴;"具"通"俱":都,全都——岳阳楼记26子墨子九距之;“距”通“拒”:抗拒——公输27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通“御”:抵挡——公输28公输盘诎;“诎”通“屈”:折服——公输29自余为戮人;“戮”通“戮”:遭到贬谪——始得西山宴游记30而游者皆暴日中;“暴”通“曝:晒——峡江寺飞泉亭记3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通“现”:出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2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3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4衡于虑;“衡”通“横”:梗塞,指不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5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6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口技37持其赀去;“赀”通“资”:资材——越巫38客问元方:“尊君在不”“不”通“否”:吗——陈太丘与友期39略无阙处;“阙”通“缺”:中断——三峡40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闲情记趣41傧者更道;“道”通“导”:引导——晏子故事两篇42缚者曷为者也“曷”通“何”:什么——晏子故事两篇43圣人非所熙也;“熙”通“嬉”:开玩笑——晏子故事两篇44辑以翡翠;“辑”通“缉”:连缀——寓言四则之买椟还珠45宣王说之;“说”通“悦”:高兴——寓言四则之滥竽充数4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伤仲永4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论语〉十则48屏弃而不用;“屏”通“摒”:摒弃——为学三文言虚词用法归纳:1相对于实词而言,文言虚词没有一定的实在意义,主要用来组词成句,在句子中起语法作用;文言虚词中可以包括代词、动词、副词等类别,而这些词类按现代汉语的划分方式,应属实词;这是因为文言虚词的概念是沿用古代留存下来的传统提法,古人的语言观念不如今人明确,分类自然不够仔细;文言虚词大体可以分为:代词、介词、助词、叹词、副词、连词等候;一个虚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并不相同,如“其”可以作代词;也可以是助词或副词,应结合其在语句中的作用,具体辨析;2确定虚词的意义,首先要确定词性;要确定词性就得掌握每个虚词的用法规律,要联系上下文作细致辨析;除此之外,还要弄清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如“之”作主语、谓语宾语则是代词或动词,若在主谓之间,则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翻译;复习虚词时要掌握虚词的使用方法:一是在语言环境中辨别词性和用法;如"公与之乘"这个"之"是涉及的对象,是曹刿,"之"是代词;二是从语法角度分析它的作用;就是看是否充当句子成分,充当了什么成分;如果没有充当成分,只起组合作用或表语气,就是助词;3在复习中,可以从虚词功能的角度作分类,以便于系统归纳掌握;A. 起指代作用的虚词;包括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中“予”是“我”的意思,除此之外还有"吾"、"余"等词;第二人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中的“若”是“你”的意思,此外还有"汝"、"尔"、"乃"等词;第三人称: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中的“其”是“他们”的意思,此外还有"之"、"彼"、"伊"等词;指示代词: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中的“是”作“这个”讲;此外还有"此"、"斯"、"夫"、"或"等词;疑问代词: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中的“孰”作疑问代词“谁”讲,此外还有"何"、"安"、"药"等词也是疑问代词;B. 起限制或修饰作用的虚词;包括程度副词: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中的“愈”作“更加”讲;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甚”作“很”讲;以为妙绝口技中的“绝”作“极点”讲;此外还有"殊"、"稍"、"益"等词均可充当表程度的副词;范围副词: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桃花源记中的“咸”作“都”讲;众妙毕备口技中的“毕”作“全”讲;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中的“并”作“一共”讲;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中的“但”作“只”讲;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石壕吏中的“唯”作“只”讲;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中的“止”通“只”,表范围;此外还有"悉"、"俱"、"举"等词都可以作表范围的副词;时间副词: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中的“已”作“已经”讲,表时间;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中的“既”作“已经”讲,表时间;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中的“向”作“从前”讲,表时间;囊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元一焉捕蛇者说中的“囊”作“从前”讲,表时间;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中的“会”作“适逢”讲,表时间;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中的“素”作“平素,平常”讲,表时间;忽逢桃花林桃花源记中的“忽”作“忽然”讲,表时间;情态副词: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中的“诚”作“实在”讲,表示一种情态;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口技中的“渐”作“渐渐”讲,表示一个变化的过程;尉果笞广陈涉世家中的“果”作“果然”讲,表示一种情态;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中“故”作“故意”讲,表情态;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捕蛇者说中“几”作“几乎”讲,表情态;表谦敬、频率、重复的副词:徒属皆曰:"敬受命"陈涉世家中的“敬”表谦敬;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中的“猥”和“枉”表降低身份的谦词;扁鹊出,桓侯又不悦扁鹊见蔡桓公中的“又”作“再一次”讲,表频率;表语气或否定的副词: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复兴汉室,还于旧都出师表中的“庶”表陈述语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中的“宁”表反问语气;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主陈涉世家中的“不”表否定;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中的“弗”表否定;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表否定;C. 起关联作用或组合结构作用的虚词;表时间、处所、对象、方式、原因、被动、比较的介词:试用于昔日出师表中的“于”是一个表时间的介词,相当于“在”;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中的“于”作“到”讲,表时间;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中的“于”后面跟地点,表处所;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中的“乎”也是一个表地点的介词,做“在”讲;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中的“缘”作“沿着”讲,表方式;当窗理云鬓木兰诗中的“当”作“对着”讲,表对象;告之于帝愚公移山中的“于”表对象,作“向”讲;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中的“以”作“凭”讲,表示对象;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中的“以”也是“凭”的意思,但表示方式;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中的“比”表比较关系;表并列、递进、选择、因果、假设、条件、转折、关联作用的连词: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中的“及”表并列作用;下视其辙,登就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曹刿论战中的“遂”表结果的连词;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中的“苟”是表假设关系的连词;当“如果”讲;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中的“藉第令”是一个表假设关系的连词;非死则徙耳,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中的“而”是一个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当“但”讲;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中的“而”表修饰关系;D. 表结构的虚词;结构助词: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中的“之”相当于结构助词,作“的”讲;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中的后一个“之”结构上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何陋之有”中的“之”在结构上充当宾语前置的标志;此外还有"者"、"所"等词可以作结构助词;语气助词:盖-岁之犯死者有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捕蛇者说中的“盖”表陈述的语气;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中的“者”表判断语气;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中的“焉”表肯定的语气;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中“乎”表询问语气;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中的“耶”表疑问语气;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中的“哉”表反问语气;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矣”表强烈的感叹语气;E. 表感叹的虚词一一叹词;.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中“嗟夫”表示作者的感叹; 嗟乎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陈涉世家中的“嗟乎”表示陈涉对无人了解自己的感叹;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中的“呜呼”表示作者无可奈何的感叹;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中的“噫”表示作者找不到志同道合之人的感叹;四文言虚词举例①、之1结构助词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的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2语气助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补充音节,无实在意义;②其作副词“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还是错误!以作介词“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用“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凭借作连词“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因为“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由于“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来“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用来4. 而作连词分别表顺承关系、判断关系和修饰关系;例如|“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表顺承关系,不译5. 乃“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表承接关系的连词,作“于是、就”讲“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表判断关系的动词,作“是”讲“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表人称的代词,作“你的”讲6. 于作介词用,根据语言环境不同,意义各不相同;“告之于帝;”愚公移山——对“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到“苛政猛于虎;”捕蛇者说——比“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给7. 为作介词“为天下唱;”陈涉世家——替、给“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向“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被焉作助词“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表句末语气,不译⑨所所与“以”结合表原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表原因作介词结构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用来⑩乎作语气助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吗作介词。
中考常考文言文翻译字词
1.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也可作代词,指代事物或人;还可作动词,表示“去、往”。
例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滕文公上》)翻译:孔子登上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觉得天下变小了。
2. 而:表示转折、递进、顺承等关系,相当于“却、而且、然后”等。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论语·为政》)翻译:我曾经整天思考,却不如片刻学习的效果好。
3. 也: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疑问、感叹等语气。
例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温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4. 以:表示目的、原因、方式等,相当于“来、因为、用”等。
例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进而获得新的理解,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5. 其:作代词,指代前文提到的人或事物。
例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6. 于:表示时间、地点、原因等,相当于“在、因为”等。
例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翻译: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思考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7. 而:表示转折、递进、顺承等关系,相当于“却、而且、然后”等。
例句:“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翻译:孔子说:“君子不局限于某一器物。
”8. 故:表示原因、结果,相当于“所以、因此”等。
例句:“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翻译:孔子说:“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常常忧愁。
”9. 与:表示并列、联合,相当于“和、跟”等。
例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中考文言文字词翻译大全
中考文言文字词翻译大全
1.水尤清冽尤:格外。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道:道路。
见:出现。
3.为坻,为屿,为嵁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4.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大约。
5.佁然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
6.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清:凄清。
居:停留。
7.隶而从者隶:跟从。
8.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
9.下见小潭下:在下面。
10.日光下澈下:往下。
11.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在空中。
1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像北斗星一样。
蛇:像蛇那样。
13.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14.似与游者相乐乐:逗乐。
1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使-----凄凉。
寒:使-----寒冷。
16.记之而去去:离开。
1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珮、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
18.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
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19.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0.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专题复习之文言文字词《论语》十则(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3、三省吾身()4、为人谋而不忠乎()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6、传不习乎()7、可以为师矣()8、学而不思则罔()9、思而不学则殆()10、温故而知新()11、诲女知之乎() 12、是知也()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4、择其善者而从之()15、死而后已()16、士不可以不弘毅()17、其恕乎()18、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9、勿施于人()《孙权劝学》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权谓吕蒙曰()当涂掌事()辞以军中多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孰若孤()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非复吴下阿蒙()即更刮目相待()遂拜蒙母()《口技》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善口技()会宾客大宴()施八尺屏障()但闻()满坐寂然()呓语()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当是时()一时齐发()众妙毕备()以为妙绝()意少舒()稍稍正坐()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虽人有百手()不能名其一处也()两股战战()几欲先走()群响毕绝()《桃花源记》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缘溪行( ) 芳草鲜美( ) 落英缤纷( ) 甚异之( )欲穷其林( ) 仿佛若有光( ) 才通人( ) 豁然开朗( )屋舍俨然( ) 有……之属()阡陌交通()悉如外人()并怡然自乐()具答之()便要还家()咸来问讯()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延至其家()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问津者()《陋室铭》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有仙则名( ) 斯是陋室( ) 惟吾德馨( )( ) 鸿儒( ) 白丁( ) 调素琴( ) 金经( ) 丝竹( ) 劳形( ) 案牍( ) 孔子云( )《爱莲说》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甚蕃( )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 ) 不蔓不枝( )( ) 香远益清( )亭亭静植( )( ) 亵玩( ) 予谓菊( ) 陶后鲜有闻( ) 宜乎众矣( )《三峡》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自三峡七百里中()略无阙处()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素湍绿潭()绝巘()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林寒涧肃()属引凄异()()哀转久绝()《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四时俱备()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与朱元思书》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风烟俱净()2、从流飘荡()3、任意东西()4、一百许里()5、天下独绝()6、百叫无绝()7、急湍甚箭()8、猛浪若奔()9、负势竞上()10、互相轩邈()11、千转不穷()12、鸢飞戾天() 13、经纶世务()14、窥谷忘反()15、横柯上蔽()《马说》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故虽有名马()2、祗辱于()3、骈死()4、不以千里称也()()5、马之千里者()6、一食()7、或尽粟一石()()8、食马者()9、是马也()10、食不饱()11、才美不外见()()12、欲与常马等()()13、安求() 14、策之不以其道()()()15、尽其材()16、执策而临之()()17、其真无马邪()()18、其真不知马也()《五柳先生传》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何许人()2、亦不详其姓字()3、好读书()4、不求甚解()5、每有会意()()6、或置酒而招之()7、造饮辄尽() 8、期在必醉()9、曾不()10、环堵萧然()11、短褐穿结()12、不蔽风日()13、晏如也()14、颇示己志()() 15、以此自终()16、不戚戚于贫贱()17、不汲汲于富贵()18、兹若人之俦乎()()19、衔觞赋诗()20、以乐其志()《送东阳马生序》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嗜学()2、致书以观()3、假借()4、弗之怠()5、走送之()6、不敢稍逾约()7、余因得遍观群书()8、益慕圣贤之道() 9、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10、叩问() 11、援疑质理()()12、礼愈至()13、俟其欣悦()14、卒获有所闻()15、负箧曳屣()16、至舍()17、四支()18、持汤沃灌()19、久而乃和()20、皆被绮绣()21、日再食()22、腰白玉之环()23、烨然()24、緼袍敝衣()25、略无慕艳意()26、不若人()27、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小石潭记》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西行()2、心乐之()3、水尤清洌()4、蒙络摇缀()5、参差披拂()6、可百许头()()7、影布石上()8、佁然不动()9、俶尔远逝()10、往来翕忽()11、斗折蛇行()12、凄神寒骨()13、悄怆幽邃()14、以其境过清()15、不可久居()16、乃记之而去()17、隶而从者()《岳阳楼记》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谪守()2、越明年( )3、百废具兴( )4、增其旧制( ) ( ) 5、属予作文( )6、观夫( )7、胜状( )8、衔远山( )9、横无际涯( ) 10、朝晖夕阴( )11、气象万千()1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13、前人这述备矣( ) 14、然则( )15、南极潇湘()16、迁客骚人( ) 17、若夫( ) 18、霪雨霏霏()19、连月不开( )20、浊浪排空( ) 21、日星隐曜( ) 22、山岳潜形( ) 23、薄暮冥冥( ) ( )24、登斯楼也() 25、去国怀乡()26、忧谗畏讥()()27、春和景明( )28、波澜不惊()29、沙鸥翔集( ) 30、长烟一空()31、此乐何极()32、心旷神怡()33、宠辱偕忘( ) 34、把酒临风( ) 35、予尝求( ) 36、古仁人之心( ) ( )37、或异二者之为( ) 38、不以物喜( ) 39、是进亦忧()40、先天下( ) 41、微斯人( ) ( ) 42、吾谁与归( )《醉翁亭记》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名之者谁()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③醉翁之意不在酒()④若夫日出而林霏开()⑤野芳发而幽香()⑥临溪而渔()⑦非丝非竹()( )⑧树林阴翳()9、环滁皆山也()10.林壑尤美()11、.蔚然而深秀()12、佳木秀而繁阴()13、.太守自谓也()14、太守谓谁()15、饮少辄醉()16、醉翁之意() 17、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8、岩穴暝()19、伛偻提携()20、泉香而酒冽()21宴酣之乐()22、弈者胜()23、觥筹交错()24、苍颜白发()25、颓然乎其间者()26、已而夕阳在山()27、游人去而禽鸟乐也()28、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陈涉世家》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少时()2、尝与人佣耕()()3、辍耕之陇上()4、怅恨久之()5、苟富贵()6、若为佣耕()7、安知()8、適戍渔阳()9、屯大泽乡()10、皆次当行()11、会天大雨()12、度已失期()13、今亡亦死()14、等死()15、死国可乎()1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17、以数谏故()18、上使外将兵()()19、今或闻无罪()20、楚人怜之()21、诚以吾众()22、诈自称()23、为天下唱()24、吴广以为然()25、卜者知其指意()26、然足下卜之鬼乎()()27、念鬼()28、陈胜王() 29、置人所罾鱼腹中()30、固以怪之矣()()31、间令()32、往往语()33、指目陈胜()()34、吴广素爱人() 35、忿恚尉()36、尉果笞广()37、陈胜佐之()38、并杀两尉()39、藉第()40、宁有种乎()41、从民欲也()()42、徇蕲以东()43、比至陈()44、与皆来会计事()()45、被坚执锐()46、号为张楚()47、刑其长吏()《唐雎不辱使命》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2、易安陵()3、大王加惠()4、其许寡人()5、虽然,受地于先王()6、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7、故不错意也()8、请广于君()9、逆寡人者,轻寡人与()()10、非若是也()11、岂直五百里哉()12、怫然怒()13、以头抢地()14、仓鹰()15、休祲降于天()16、天下缟素()17、色挠()18、长跪而谢之()19、寡人谕矣()20、徒以有先生也()《隆中对》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躬耕陇亩()2、好为《梁父吟》()3、莫之许()4、谓为信然()()()()5、屯新野()6、先主器之()7、将军岂愿见之乎()8、君与俱来()9、将军身率益州之众()10、此人可就见()11、不可屈致也()12、将军宜枉驾顾之()13、凡三往()14、因屏人曰()15、由是先主遂诣亮()16、度德量力()17、信大义()18、箪食壶浆()19、遂用猖蹶()() 20、然志犹未已()21、君谓计将安出?()22、自董卓已来()23、不可胜数()24、然操遂能克绍()()25、抑亦人谋()26、此诚不可与争锋()27、诚如是()()28、贤能为之用()29、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30、利尽南海()3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32、高祖因之以成帝业()33、民殷国富()34、帝室之胄()35、著于四海()36、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出师表》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中道崩殂()2、益州疲弊()()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3、再而衰()24、难测也()25、望其旗靡()26、故逐之()()《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邹忌讽齐王纳谏()2、修八尺有余()3、朝服衣冠()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5、徐公何能及君也()6、复问其妾()7、明日()8、孰视之()9、吾妻之美我()10、私我也() 1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12、皆以美于徐公()13、今齐地方千里()14、莫不私王()15、王之蔽甚矣()16、面刺寡人之过()17、能谤讥于市朝()()18、闻寡人之耳者()19、门庭若市()20、时时而间进()21、期年之后()22、皆朝于齐()《愚公移山》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方七百里()2、年且九十()3、惩山北之塞()4、出入之迂也()5、聚室而谋()6、吾与汝()7、毕力平险()8、指通豫南()9、达于汉阴()10、杂然相许()11、其妻献疑曰()12、投诸渤海之尾()13、如太行、王屋何()14、且焉置土石()()15、荷担者() 1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17、寒暑易节()18、始一反焉()19、汝之不惠()20、固不可彻()2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22、何苦而不平()23、河曲智叟亡以应()24、惧其不已也()25、一厝朔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