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3) 中的成语 ( 八) 乐以忘忧 《述而》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篇一1.刚毅木讷解释: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
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出处:《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
”2.割鸡焉用牛刀解释: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
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出处:《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3.各不相谋解释:谋:商量,计义。
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不互相商量。
出处:《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4.恭而有礼解释:恭:恭敬;礼:礼节。
恭敬又有礼节。
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解释:器:工具。
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
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出处:《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6.攻乎异端解释:指钻研和实行儒家以外的主张,也指斥责异端。
出处:《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7.过犹不及解释: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
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出处:《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8.怪力乱神解释: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
出处:《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9.后生可畏解释: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
年轻人是可敬畏的。
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0.患得患失解释:患:忧患,担心。
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
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出处:《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篇二1.诲人不倦解释:诲:教导。
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论语》中的115个常见成语整理(含解释及出处)
《论语》中的115个常见成语整理(含解释及出处)《论语》中的115个常见成语整理(含解释及出处)本文是关于《论语》中的115个常见成语整理(含解释及出处),感谢您的阅读!1、哀而不伤【解释】:哀:悲哀;伤: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解释】:终日,整天。
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3、北辰星拱【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
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
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
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出自】:《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比而不周【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
结党营私。
【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屏气凝神【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出自】:《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6、博施济众【解释】:博:广泛;济:救济。
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自】:《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7、博文约礼【解释】:博:金我,广;约:约束。
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8、不耻下问【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不得其死【解释】:指人不得好死。
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出自】:《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0、不舍昼夜【解释】:舍:放弃。
不放弃白天和黑夜。
比喻夜以继日。
【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出自《论语》里的成语,附出处!
出自《论语》里的成语,附出处!1、【犯上作乱】《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2、【巧言令色】《学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3、【一言以蔽之】《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温故知新】《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见义勇为】《为政》:“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6、【是可忍,孰不可忍】《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7、【尽善尽美】《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8、【朝闻夕死】《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9、【朽木不可雕】《公冶长》宰予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10、【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1、【中道而废】《雍也》中道而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12、【文质彬彬】《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3、【见贤思齐】《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4、【举一反三】《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5、【暴虎冯河】《述而》记载,“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16、【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泰伯》:“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7、【任重道远】《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9、【各得其所】《子罕》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论语中的成语
论语中的成语一:《学而》篇(16个)1.1.1 学而时习之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1.2 不亦乐乎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
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2.3 犯上作乱犯:干犯。
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3.4 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
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人。
”1.4.5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则:就;加:加以。
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勉励自己。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宋·朱熹《集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
”1.6.6 行有余力做了事情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和时间。
《论语·学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7.7 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8.8 知过必改认识到自己错了就一定要改。
《论语·学而》:“过,则勿惮改。
”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1.9.9 慎终追远终:人死;远:指祖先。
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
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10.10 过化存神过:经过;存:保存,具有。
圣人所到之处,人民无不被感化,而永远受其精神影响。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上》:“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
”1.10.11 温良谦恭让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等美德。
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
论语成语
教育方面1.【有教无类】【出处】子曰:“有教无类。
”(《卫灵公》)【释义】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2.【诲人不倦】【出处】子曰:“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述而》)【释义】教别人时耐心、不厌倦。
3.【学而不厌】【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释义】学习感到不满足。
形容勤奋好学。
4.【不耻下问】【出处】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释义】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
5.【温故知新】【出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释义】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6.【闻一知十】【出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公冶长》)【释义】听到一件事,便可以推知很多。
多用来形容聪明而善于推理。
7.【举一反三】【出处】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释义】原指教人认识四方形的东西,举出一个角就能类推另外三个角。
后比喻从一件事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
指善于推理,能由此知彼,触类旁通。
为政方面8.【名正言顺】【出处】“名不正则言不顺。
”(《子路》)【释义】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
后指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多形容(做事、说话)理由正当而充分。
9.【祸起萧墙】【出处】“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季氏》)【释义】祸乱就发生在内部。
10.【分崩离析】【出处】“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季氏》)【释义】四分五裂,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形容家庭、集团、组织或国家分裂瓦解。
11.【待价而沽】【出处】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贡》)【释义】等有了好价钱再卖。
比喻怀才待用。
12.【欲速不达】【出处】“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路》)【释义】过于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13.【一言兴邦】【出处】“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子路》)【释义】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
出自《论语》的孔子成语名言
出自《论语》的孔子成语名言1.【有教无类】[出处]子曰:“有教无类。
”(《卫灵公》)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2.【诲人不倦】[出处]子曰:“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述而》)教别人时耐心、不厌倦。
3.【学而不厌】[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勤奋好学。
4.【不耻下问】[出处]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
5.【温故知新】[出处]子曰:“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为政》)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6.【闻一知十】[出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公冶长》)听到一件事,便能够推知很多。
多用来形容聪明而善于推理。
7.【察言观色】[出处]“察言而观色。
”(《颜渊》)琢磨、观察别人言语、脸色来揣测其心思(以便相机行事)。
8.【名正言顺】[出处]“名不正则言不顺。
”(《子路》)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
后指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多形容(做事、说话)理由正当而充分。
9.【祸起萧墙】[出处]“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季氏》)10.【分崩离析】[出处]“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季氏》)四分五裂,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形容家庭、集团、组织或国家分裂瓦解。
11.【待价而沽】[出处]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贡》)等有了好价钱再卖。
比喻怀才待用。
12.【欲速不达】[出处]“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路》)过于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13.【一言兴邦】[出处]“一言而能够兴邦,有诸?”(《子路》)一句话能够使国家兴盛。
14.【见贤思齐】[出处]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见到好人就想学得跟他一样。
15.【择善而从】[出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乐而忘忧-论语》原文及解读
论语《乐而忘忧-论语》原文及解读(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论语《乐而忘忧-论语》原文及解读【导语】:[一十五]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源自《论语》中的成语
源自《论语》中的成语本文是关于源自《论语》中的成语,感谢您的阅读!1.教育方面孔子适应时代的发展,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建立了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
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影响着中国的教育理念,其教学模式仍生存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
关于教育方面的成语也一直在我们的语言中津津乐道。
如:【有教无类】[出处]子曰:有教无类。
(《卫灵公》)释义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诲人不倦】[出处]子曰: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述而》)释义教别人时耐心、不厌倦。
【学而不厌】[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释义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勤奋好学。
【不耻下问】[出处]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 释义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
【温故知新】[出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释义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闻一知十】[出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公冶长》)释义听到一件事,便可以推知很多。
多用来形容聪明而善于推理。
【举一反三】[出处]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释义原指教人认识四方形的东西,举出一个角就能类推另外三个角。
后比喻从一件事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
指善于推理,能由此知彼,触类旁通。
2.为政方面孔子根据政治的需要,提倡道德政治,即为政以德的主张。
他认为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政事是极其重要的。
如:【名正言顺】[出处]名不正则言不顺。
(《子路》)释义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
后指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多形容(做事、说话)理由正当而充分。
【祸起萧墙】[出处]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季氏》)释义祸乱就发生在内部。
【分崩离析】[出处]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季氏》)释义四分五裂,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形容家庭、集团、组织或国家分裂瓦解。
论语中的成语俗语原出处
《论语》中的成语,俗语1,犯上作乱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学而第一》)2,巧言令色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学而第一)3,慎终追远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学而第一)4,温良恭俭让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得之。
5,和为贵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
6,三十而立子曰: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第二)7,温故知新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举直错诸枉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0,见义勇为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11,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第三)12,获罪于天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13,力不同科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14,既往不咎自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5,尽善尽美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矣。
16,朝闻道,夕死可矣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第四)17,见贤思齐子月: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8,父母在,不远游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9,德不孤,必有邻子曰:德不孤,必有邻20,听其言,观其行子曰:始吾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公冶长第五)21,无欲则刚子曰:吾未见刚者。
或对曰:申枨。
子曰:枨也欲,焉得刚?22,不耻下问子曰:敏而勤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3,三思而后行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24,中道而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雍也第六)25,文质彬彬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6,敬而远之樊迟问知。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意思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意思《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集而成,是记载孔子言行的重要儒家经典。
下面是店铺网小编带来的出自论语的成语及意思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意思推荐1) 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
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2) 三十而立《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3) 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4) 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5) 文过饰非《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
”《庄子·盗跖》:“辩足以饰非。
”唐·刘知几《史通·惑经》:“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社口,怀疑不展,若...6)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 《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7) 温故知新《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8) 杀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9)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0) 慎终追远《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1) 无所不至《论语·阳货》:“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12) 成人之美《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13) 天道酬勤这句话出自于《论语》,“天”指“上天”,“道”指“主张”,“酬”可解释为“实现志愿”,“勤”为“勤劳”。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及解释下面网整理的这些成语都是来自《论语》,一起来学习吧。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出处:《论语•述而篇》原文: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释义:一天,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子路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事后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何不这样说,他这个人,一发愤学习就忘记吃饭,内心一快乐就忘记忧愁,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呢。
”解读:正是有了这种勤奋不倦的为学精神,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并授徒讲学,成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
天道酬勤,一个人如果有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精神,再配合科学的工作、学习方法,一定会取得成功。
君子成人之美出处:《论语•颜渊》原文: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释义:“君子”是古代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的一个词语,如“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
在孔子心目中,“君子”是理想的人格标准,仅有两万余字的《论语》中,“君子”这个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君子”呢?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
”解读:关于君子的标准,孔子还有一些名言。
如,《论语•里仁》里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论语•宪问》里的“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意思是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不要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过犹不及出处:《论语•先进》原文: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释义:子贡问老师说:“子张和子夏哪一个更贤德?”孔子说:“子张做事总是过头,而子夏总是做得还不够火候。
”子贡说:“那么是子张要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与不够是一样的。
”解读:“师”即子张,“商”指子夏,两个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成语“过犹不及”就出自此处。
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了头和没有做到位效果都是不好的。
成语积累(带注释)
成语积累A1. 哀而不伤【解释】:哀:悲哀;伤: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B2.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解释】:终日,整天。
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3. 北辰星拱【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
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
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
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出自】:《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 比而不周【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
结党营私。
【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屏气凝神【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出自】:《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6.博施济众【解释】:博:广泛;济:救济。
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自】:《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7.博文约礼【解释】:博:金我,广;约:约束。
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8.不耻下问【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不得其死【解释】:指人不得好死。
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出自】:《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0.不舍昼夜【解释】:舍:放弃。
不放弃白天和黑夜。
比喻夜以继日。
【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不亦乐乎【解释】: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
【出自】:《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解释】: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实用)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实用)1.教育方面孔子适应时代的发展,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建立了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
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影响着中国的教育理念,其教学模式仍生存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
关于教育方面的成语也一直在我们的语言中津津乐道。
如:【有教无类】[出处]子曰:“有教无类。
”(《卫灵公》)<释义>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诲人不倦】[出处]子曰:“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述而》)<释义>教别人时耐心、不厌倦。
【学而不厌】[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释义>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勤奋好学。
【不耻下问】[出处]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释义>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
【温故知新】[出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释义>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闻一知十】[出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公冶长》)<释义>听到一件事,便可以推知很多。
多用来形容聪明而善于推理。
【举一反三】[出处]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释义>原指教人认识四方形的东西,举出一个角就能类推另外三个角。
后比喻从一件事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
指善于推理,能由此知彼,触类旁通。
2.为政方面孔子根据政治的需要,提倡道德政治,即“为政以德”的主张。
他认为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政事是极其重要的。
如:【名正言顺】[出处]“名不正则言不顺。
”(《子路》)<释义>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
后指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多形容(做事、说话)理由正当而充分。
【祸起萧墙】[出处]“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季氏》)<释义>祸乱就发生在内部。
《论语》里的115个成语典故
《论语》,一部不朽之作,影响了两千年来的中华文明。
书中的许多警句格言,广为流传;仅仅出自《论语》的成语就有115个之多!今天这篇文章值得收藏!1.哀而不伤【解释】哀:悲哀;伤: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解释】终日,整天。
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3.北辰星拱【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
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
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
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出自】《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比而不周【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
结党营私。
【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屏气凝神【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自】《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6.博施济众【解释】博:广泛;济:救济。
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自】《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7.博文约礼【解释】博:金我,广;约:约束。
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8.不耻下问【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不得其死【解释】指人不得好死。
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出自】《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0.不舍昼夜【解释】舍:放弃。
不放弃白天和黑夜。
比喻夜以继日。
【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图片11.不亦乐乎【解释】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
出自《论语》的成语(115个)
出自《论语》的成语(115个)《论语》,一部不朽之作,影响了两千年来的中华文明。
书中的许多警句格言,被广为流传;而你可知道,出自《论语》的成语竟有115个之多!A1、哀而不伤【解释】:哀:悲哀;伤:伤害。
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B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解释】:终日,整天。
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3、北辰星拱【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
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
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
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出自】:《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比而不周【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
结党营私。
【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屏气凝神【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出自】:《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6、博施济众【解释】:博:广泛;济:救济。
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自】:《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7、博文约礼【解释】:博:金我,广;约:约束。
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8、不耻下问1【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不得其死【解释】:指人不得好死。
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出自】:《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0、不舍昼夜【解释】:舍:放弃。
不放弃白天和黑夜。
比喻夜以继日。
【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学习的成语
读过《论语》的人,都能随口说出其中的一些成语来。
以下是店铺带来论语关于学习的成语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论语关于学习的成语1.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
《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发愤忘食用功学习,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女,同“汝”,你;爰,何。
)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奋。
3 诲人不倦诲:教导。
教人时不嫌疲劳。
形容教导特别耐心。
《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4举一反三比喻从懂得的一点,类推而知道其他的,形容善于类推,能触类旁通。
语本《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5 三复斯言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
反反复复地体会这句话。
语本《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
”6 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
温习已学过的东西,又有新的体会。
《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现在有时比喻吸取历史经验,给认识当前情况提供参考7循序渐进循:依照,沿着。
依照次序逐步地向前。
《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朱熹注“不得于天而不怨天,不合于人而不尤人,但知下学而自然上达;此但自言其反自修,循序渐进耳。
”8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导。
《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后来泛用以表示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
论语中学习的句子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中的成语
《论语》中的成语一、《学而》篇(1)不亦乐乎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释义:乎:语气词,相当于“吗”或“呢”。
不是很愉快吗?(“不亦”即“不是”,表示反问的副词,解释时不要加上“也”字)也表示事态发展已达到极限或过甚的程度,并带有诙谐意味。
(2)犯上作乱原文:“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释义: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3)巧言令色原文:“巧言令色,鲜矣仁。
”其实这个成语最早不是出自《论语》,而是出自《书•皋陶谟》:“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释义:指用花言巧语和媚态伪情来迷惑、取悦他人。
(4)行有余力原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释义:指做好正常工作以后,还有可用的精力。
(5)贤贤易色原文:“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释义:本指对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
后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6)言而有信原文:“及朋友交,言而有信。
”释义:说出话来算数;有信用。
(7)慎终追远或追远慎终原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释义:现多采用宋儒释义即: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8)温良恭俭让原文:“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释义: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
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
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9)小大由之原文:“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
”释义:指用途可大可小。
(10)食无求饱原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释义: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节制。
(11)敏于事,慎于言原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释义: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
(12)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富而好礼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如何?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释义:贫而无谄:指虽然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富而无骄:指很富有但不趾高气扬;富而好礼:虽很富有但不骄纵无礼。
论语选读成语===
《论语选读》中的成语1、为政以德众星拱北:天上众星拱卫北辰。
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
节用爱人:节约财用,爱护百姓。
陈力就列:依据自己的才能担当一定的职务,各就其职位尽力。
持危扶颠:扶助将要倾倒的。
比喻扶持大局。
开柙出虎:原指看管虎的人未尽责任。
后也用来比喻放纵坏人。
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
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
分崩离析: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
大动干戈:发动战争。
干戈,泛指武器,比喻战争。
现在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
季孙之忧:季孙:鲁国大夫;忧:忧患。
指内部的忧患。
祸起萧墙:指祸患起于内部。
后用以指内部出乱子。
也指家庭成员中自起矛盾造成祸患。
祸起萧墙:鸣鼓而攻之:比喻大张旗鼓地加以声讨。
攻,遣责、声讨。
风行草偃:风吹过的时候,草就倒伏。
旧时比喻用仁德感化,人们自然心悦诚服。
行,吹过。
偃,倒伏。
化若偃草:形容教育或感化的力量很大,如风过草倒一般。
偃草,草被风吹倒。
足食足兵:粮食富足,军备齐全。
2、克己复礼克己复礼:抑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都合于礼。
犯上作乱:①触犯上级,闹乱子;②指叛逆活动;③历代剥削阶级把人民的反抗、起义诬蔑为“犯上作乱”。
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这个可以容忍,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
表示绝不容忍。
名正言顺:原指是名分不正,道理就讲不通。
后指做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也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
3、待贾而沽愚不可及:原指装傻,别人无法赶上他。
后指极其愚笨。
指处于不利局面善于装糊涂的人。
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5.21)翻译:宁武子,当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就聪明;当国家昏庸无道时,他就装愚蠢。
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赶得上;他的那种装愚,别人可就赶不上了。
笃志好学:一心一意爱好学习。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8.13)翻译:孔子说:坚定信念,努力学习,坚守治国做人之道,有危险的国家,不要进入,有祸乱的国家,不在哪里居住。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小升初知识拓展:出自《论语》中的成语(三)全国通用
出自《论语》的成语(三)《述而篇》【述而不作】——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
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信而好古】——信:相信;好:爱好。
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
原句:《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学而不厌】——厌:满足。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形容好学。
【诲人不倦】——诲:教导。
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原句:《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不愤不启】——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
启:启发。
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
【不悱不发】——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
发:启发。
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
原句:《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反三】【一举三反】【一隅三反】——反:类推。
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原句:《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用行舍藏】——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
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原句:《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
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原句:《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执鞭随蹬】——手里拿着马鞭,跟在马镫旁边。
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在左右。
原句:《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
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
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原句:《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求仁得仁】——求仁德便得到仁德。
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原句:《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饮水曲肱】【饭蔬饮水】——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曲肱而枕】——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泛指胳膊。
论语选读(3) 中的成语 ( 八) 乐以忘忧 《述而》
《论语选读》中的成语(八)翻译: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接解的知识,学习永不满足,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这些对于我有哪些呢?”成语义:教导人不知疲倦。
形容教导别耐心。
翻译:孔子说:不到冥思苦想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点拔他;不到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告诉他一点,他不能由此类推出相关三点,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成语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
68 乐以忘忧《述而》原文: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翻译:你为会么不说:“他的为人,发愤时,竟然忘记了吃饭;快乐时,就忘记了忧愁,连衰老就会到来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成语义:快乐的忘记了忧愁。
形容非常高兴。
69乐在其中《述而》原文: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翻译:吃粗食,喝冷水,弯曲着胳膊当枕头,快乐就在其中了。
成语义:快乐就在这里。
70临事而惧《述而》成语义:遇到事情而有所惧怕。
指遇到事谨慎处理。
原文: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翻译:孔子说:“赤手空拳要和老虎搏斗,没有船要趟水过河,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不和他在一起。
和我一起的必须是遇事小心谨慎,严肃认真,善于筹划谋略的而能争取成功的人71暴虎冯河《述而》原文:同上翻译:同上成语义:①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
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
②比喻果敢勇猛。
72 求仁得仁《述而》原文:求仁而得仁,又何怨?翻译:求仁德而得到了仁德,不有什么怨恨呢?成语义:寻求仁德就得到仁德。
比喻理想、愿望都已实现,如愿以偿。
73 三人行,必有我师《述而》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在一块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
选择他们的长处,向他们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反省自己改正。
74 述而不作《述而》原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翻译:孔子说:只传述旧知识而不创作新知识,相信而且喜爱古代的文化,我把自己比作老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选读》中的成语
(八)
翻译: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接解的知识,学习永不满足,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这些对于我有哪些呢?”
成语义:教导人不知疲倦。
形容教导别耐心。
翻译:孔子说:不到冥思苦想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点拔他;不到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告诉他一点,他不能由此类推出相关三点,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成语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
68 乐以忘忧《述而》
原文: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翻译:你为会么不说:“他的为人,发愤时,竟然忘记了吃饭;快乐时,就忘记了忧愁,连衰老就会到来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成语义:快乐的忘记了忧愁。
形容非常高兴。
69乐在其中《述而》
原文: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翻译:吃粗食,喝冷水,弯曲着胳膊当枕头,快乐就在其中了。
成语义:快乐就在这里。
70临事而惧《述而》
成语义:遇到事情而有所惧怕。
指遇到事谨慎处理。
原文: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翻译:孔子说:“赤手空拳要和老虎搏斗,没有船要趟水过河,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不和他在一起。
和我一起的必须是遇事小心谨慎,严肃认真,善于筹划谋略的而能争取成功的人71暴虎冯河《述而》
原文:同上
翻译:同上
成语义:①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
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
②比喻果敢勇猛。
72 求仁得仁《述而》
原文: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翻译:求仁德而得到了仁德,不有什么怨恨呢?
成语义:寻求仁德就得到仁德。
比喻理想、愿望都已实现,如愿以偿。
73 三人行,必有我师《述而》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在一块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
选择他们的长处,向他们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反省自己改正。
74 述而不作《述而》
原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
翻译:孔子说:只传述旧知识而不创作新知识,相信而且喜爱古代的文化,我把自己比作老彭。
成语义:只阐述前人的学说,自己并不创新,指没有新的见解。
75 信而好古《述而》
原文:同上
翻译:同上
成语义:信奉并爱好古代文化。